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60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草←鼠←蛇←鹰C.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鹰2、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生命最早可能出现在()A.原始大气B.原始森林C.原始海洋D.湖泊和河流3、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B.C.D.4、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A.草地B.林地C.水田5、鸟类的受精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A.卵黄B.胚盘C.卵白D.卵黄膜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______动物。7、人们根据动物体内有没有______,把动物分成两类,一类为______,另一类为______.8、古人类化石表明,人类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四个阶段。在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人的容量变化是最显著的。9、如图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并利用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用箭头标出物质循环方向并将未完成的部分填充完整.

10、【题文】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保护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人类世世代代都有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和美好的生存环境,人类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消毒可大幅降低手术的感染率,并对手术器械的消毒,以能够杀死____结构为标准.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判断题:线粒体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实现能量转化;叶绿体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物质。()13、我们所有人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每个人的全部基因中都可能有5~6个致病基因。

。A.正确B.错误14、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______.(判断对错)15、在陆地上和水里都能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______(判断对错)16、蚯蚓的刚毛是运动器官.______.(判断对错)17、动物通过学习行为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18、判断题: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19、食物保鲜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3分)20、“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得的光和热,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其中种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我们所熟悉的花生就是其一。(一)花生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____发育来的。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分析:若探究“水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需选取①和②为对照实验,请改正实验中的一处不足:____。(二)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____。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____(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____(填字母)。(2)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移动;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____。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6分)21、【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2、【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3、【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此题是中考常考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解答】A.鹰和蛇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高级消费者;处在不同营养级;鹰以蛇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鼠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草→鼠→蛇→鹰。故错误;C.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不符合题意;

D.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网)的最高级消费者。在该食物网中,鹰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故符合题意。

故选D。【解析】D2、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生命起源的过程。关键是理解化学进化学说,识记原始的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故C符合题意。

故选C。【解析】C3、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理解和掌握三者的位置和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染色体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每条染色体一般只含有一个DNA分子;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故染色体、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是:染色体>DNA>​基因,D符合题意。

故选D。【解析】D4、A【分析】略。

【解析】A5、B【分析】解:A;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A错误;

B;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B正确;

C;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C错误;

D;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D错误.

故选:B【解析】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恒温。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恒温动物的概念,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解答】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体表大都被羽,血液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解析】恒温。

7、脊柱;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分析】解: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故答案为:脊柱;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据此答题.

关键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解析】脊柱;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8、略

【分析】试题分析: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生活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造不同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的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生活在距今20-1万年前,已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致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能够狩猎,并在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语言的产生,是人类和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在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人的脑容量变化是最显著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解析】【答案】能人直立人智人9、略

【分析】

生态系统中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植物;动物、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绿色植物是生产者,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因此,绿色植物与二氧化碳、水、无机盐之间是双向箭头;而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是分解者.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可结合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来解答.

10、略

【分析】【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及其影响;据此答题.

解答:解: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同时,人口过渡增长导致的失业问题可能引发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居后;人均耕地远少于世界人均耕地,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人均淡水占有量也远少于世界水平.因此,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为了人们美好的生存环境,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故答案为:社会发展;生物圈;控制人口的增长【解析】【答案】社会发展生物圈控制人口的增长11、芽孢【分析】【解答】手术器械要灭菌;要杀灭一切生物,包括芽孢.而芽孢是最难杀灭的,因为芽孢是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体,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都有很强的抵抗力,故而杀死了芽孢,细菌就都被杀死了.

故答案为:芽孢。

【分析】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当环境适宜时,芽孢就又萌发形成一个细菌.明确这不是细菌的生殖方式,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A【分析】【解答】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能量转换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的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3、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遗传病的有关知识。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遗传病一般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一对基因只有都是隐性致病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遗传病,而一对基因中一个基因是显性、一个是隐性致病基因时,则不会患遗传病,表现正常。人类有许多遗传病是有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在一般人群中,这类疾病比较少见,据研究,每个人都携带5-6个不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当近亲结婚时,由于夫妇之间的血缘关系很近,来自共同祖先的相同基因很多,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这样,他们的子女中患遗传病的机会往往比非近亲婚配者高出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因此,我们所有人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只是携带致病基因,不一定会表现出遗传病。故此题说法正确。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故选A。【解析】A14、√【分析】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生物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链条;若这个链条上的某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因此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

故答案为:√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现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此题是一道基础题,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生物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系,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解析】√15、×【分析】解: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受精),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大鲵等).而不是仅指陆地上和水里都能生活就可,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属于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熟记两栖动物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6、×【分析】解: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蠕动;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因此蚯蚓就是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以及刚毛的配合,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因此蚯蚓的运动器官是刚毛和肌肉.

故答案为:×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解析】×17、√【分析】试题分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解析】【答案】√18、×【分析】【解答】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19、A【分析】【解答】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等,故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就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就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3分)20、(一)受精卵②中加相同但干燥的布

(二)(1)叶绿体④bf(顺序不能颠倒)

(2)左A不变蓝B变蓝【分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叶片的结构、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验等,掌握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是解答的关键。【解答】(一)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是由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的。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①和②为对照实验,应改正实验中的一处不足是②中加相同但干燥的布。(二)(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①是表皮细胞,②是叶肉细胞,叶肉细胞有叶绿体。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④气孔的部分关闭有关。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的点是乙图中b,因为夜晚呼吸作用消化有机物,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乙图中f,植物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①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左移动,因为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说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解析】(一)受精卵②中加相同但干燥的布(二)(1)叶绿体④bf(顺序不能颠倒)(2)左A不变蓝B变蓝五、其他(共3题,共6分)21、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或用澄清石灰水检验)22、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和发酵原理的应用.解答此题结合图中的现象从酵母菌发酵现象;发酵原理和发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