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A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11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结合所学,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年代是()A.1945年B.1963年C.1980年D.1993年2、【题文】武昌起义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革命党人颁行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对南京临时政府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A.完全由革命派组成B.革命派与立宪派平分秋色C.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D.旧官僚掌握政权3、英国著名学者罗素评价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的标志性理论是A.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B.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C.信仰上帝即可得救D.人是万物的尺度4、学生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回答仲弓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回答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讱。”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孔子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B.孔子根据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解释C.体现了孔子在处事原则上“中庸之道”的思想D.孔子论证了“仁”和“礼”的辩证关系5、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下面关于这一政策的评价不够准确的一项是A.在封建社会初期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B.人为地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也受到限制C.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D.与中国国情相吻合,使中国古代农业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6、罗斯福实施“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渡过了1929-1933年的空前大灾难。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缓过气来了。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发展国家福利制度C.加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体化D.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自我调整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政治理想与古代中国。
儒;法、道是在乱世求治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三个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流派;他们通过多角度观察人类个体与群体的永恒矛盾和处在这种矛盾中的人生价值观,提出了不同的政治理想。或赞赏“洪荒无君”时代;或从“法先王”视角出发,赞赏“三皇五帝与三代”时代;或从“法后王”视角出发,赞赏“后世”时代。其思想成为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如表。
。学派政治理想的核心内容欣赏的时代儒家“礼治”A____法家B____“后世”时代道家“无为而治”C____2;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两个人:孔子、秦始皇,前者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后者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问题:
(1)孔子和秦始皇各自奠定了怎样的中国文化主调和中国政治制度基石?
(2)请从不同视角,结合史实谈谈汉以后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____(判断对错)9、如图形象地反映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状况。《辛丑条约》的签订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____(判断对错)10、“欲”与生俱来,源于内心的渴望,关系到人性完善以及人类生活的和谐。儒学大家们都将“欲”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材料二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人心之公,每为私欲所蔽。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朱子语录》材料三天理充周,原不与人欲相为对垒。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唯然,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行天理于人欲之内,而欲皆从理。——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材料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孟子和董仲舒关于“欲”的看法(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看法的出发点。____(2)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观点有哪些不同?分别指出其积极意义。____(3)概括材料四中黄宗羲的人欲观。他超越前人的见解是什么?据材料分析不可能实现的原因。11、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材料二今天和任何时候都一样,使国家的强盛是政府的责任,而国家今后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因此,必须领导经济,因为它太弱了,需要革新,而且革新工作只有决定了才能执行。——戴高乐《战争回忆录》材料三我重复说,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济,至少经济尚未要求干涉时应当这样。如果国家参与生产,这跟一个以冒险精神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不相适应,这种情况自然而然意味着,经济绝不能由国家来代表它的利益一种竞争的经济制度是所有经济制度中最经济的,同时又是最民主的制度。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制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材料四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材料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于稳定各国经济,促进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加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世贸组织深化了贸易体系的法制化、规范化和世界贸易的自由化。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则在金融国际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庄宗明主编:《世界经济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构建这种经济体系而采取的相应措施。____(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何种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什么成果?____(3)依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以二战后欧洲为例,说明“修补”是如何“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的。____(4)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金融、贸易领域相比于二战后初期有何新变化?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使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最终得以确立。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认为,不能采取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____(判断对错)14、俄国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与中国的辛亥革命性质相同。____(判断对错)15、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______(判断对错)16、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____。(判断对错)17、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展开,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____(判断对错)18、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____(判断对错)19、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认为,不能采取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____(判断对错)20、1944年7月,美、苏、中、法等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评卷人得分四、材料解析题(共1题,共8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摘编自凤凰网: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材料二美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代议制在广土众民范围内真正实行民主治理的国家,它建立了一整套模式,从而较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改革论坛网:宣晓伟《美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安排的优点和缺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的历史背景。简要说明北宋主要是通过哪些具体举措来实现“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对美国和世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16分)22、【题文】【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4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2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请从战败国处置角度分析为什么二战后能维持世界范围内长时间的和平?评卷人得分六、问答题(共3题,共15分)24、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概括出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材料一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材料二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位于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林,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明孝陵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圆丘,称“宝顶”,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神权的思想要求。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请回答: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亚里士多德认为:“凡以政治修明著称于世的城邦无不对人口有所限制。最美的城邦;其大小必然有限度一个城邦,如果像一个民族国家那样,人口太多了,虽然在物质需要方面的确可以充分自给,但它既难以构成一个真正的立宪政体,也就终于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城邦。”同样,孟德斯鸠也认为:“从自然特质来说,小国宜于实行共和政体,中等国宜于由开明的君主治理,而大帝国只能由一个专制君王来维持。”
根据材料概括亚里士多德及孟德斯鸠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表明态度(赞成、反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结合材料和中外史实进行论证,史论结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信息“欧共体已经建立”,即1967年以后,所以直接排除A、B两项;图片信息“苏联尚未解体”,即1991年以前,所以排除D项。综上所述,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解析】【答案】C2、C【分析】【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但政府中也混入了不少立宪派和旧官僚。A、B、D三项的表述皆与史实不符,正确答案为C。【解析】【答案】C3、D【分析】本题考查智者运动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起源、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其中“朦胧稚嫩”时期是智者运动时期,代表人物及言论是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D项说法正确;A项康德的观点,属于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人文精神的成熟时期,B项是文艺复兴,是人文精神的复兴时期,C项是宗教改革,是人文精神的发展时期,可以排除。故选D。【解析】【答案】D4、B【分析】略。【解析】【答案】B5、D【分析】试题分析:考点:A、B、C表述都是正确的,D项仅仅看到对农业发展有促进的一面,但长期执行重农抑商,不利于科技的进步,限制了古代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且这一政策严重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的发展,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重要原因。看法不全面,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解析】【答案】D6、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实质的理解.【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罗斯福新政是在严重的经济危机下,采用政府全面干预政策,采取措施,解决危机,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故D正确;
AB是措施的表现或结果;不是实质,故排除;
C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三皇五帝与三代法治洪荒无君【分析】【分析】1.解答儒家欣赏的时代需要准确把握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仁”;“礼”,并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或从‘法先王’视角出发,赞赏‘三皇五帝与三代’时代”;解答法家政治理想的核心内容需要准确掌握法家思想的主旨;解答道家欣赏的时代需要准确把握道家思想政治思想的核心,即“无为而治”,并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中“或赞赏‘洪荒无君’时代“.
2.(1)解答孔子是怎样奠定中国文化主调需要把握孔子的思想主张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内容;解答秦始皇是怎样奠定中国政治制度基石需要把握秦始皇开创的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
(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解析】【解答】1.依据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礼制”并结合题干所给材料中“或从‘法先王’视角出发;赞赏‘三皇五帝与三代’时代”可知,儒家欣赏的时代为三皇五帝与三代;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可知,法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法治;依据道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无为而治”并结合题干所给材料中“或赞赏‘洪荒无君’时代”可知,道家欣赏的时代是洪荒无君.
2.(1)依据题干中“中国文化主调”并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可以从孔子的思想主张;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角度分析孔子是怎样奠定中国文化主调的;依据题干中“中国政治制度基石”并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确立的有关知识,可以从秦始皇开创的政治制度、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秦始皇是怎样奠定中国政治制度基石的.
(2)依据题干中“汉以后”;“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科举制考试内容的变化、专制主义不断强化的角度论述儒学文化的历史影响.
故答案为:
1.A.三皇五帝与三代;B.“法治”;C.洪荒无君.
2.(1)孔子提出“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和谐人际关系;提倡“礼”以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其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到汉代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历代政治制度的蓝本.
(2)儒家伦理纲常强化君臣;官民等级差别;政治与道德的合力推动君主政治不断朝专制集权方向发展,历代皇帝多遵循宗法原则和儒家礼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历代的选官制度也多以儒家学说为取舍标准;科举制创立后,儒家经典成为重要考试科目,明清科考更是从“四书”;“五经”中出题.
思想、习俗等略(言之成理即可).8、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20世纪60年代和改革开放教育事业发展的状况、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迁移、运用能力.【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的教育事业得到发展,而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影响-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影响的掌握.【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签订而引起,因此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错误的.故本题错误.10、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孟子和董仲舒的思想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和“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可见,孟子主张减少欲望,董仲舒认为欲望有度。第二小问,出发点:孟子强调加强个人修身以扩充人的善性;董仲舒维护专制统治。(2)本题考查朱熹和王夫之的思想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天理存,则人欲亡”,可见朱熹认为天理与人欲相对立;存天理,灭人欲。由材料“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行天理于人欲之内,而欲皆从理。”,可见王夫之认为理欲相容,理存欲中;从欲从理,以理导欲。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作用,注重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而王夫之则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3)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可见黄宗羲主张自私自利是自然的人欲。由材料”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可见黄宗羲人要对社会尽义务,社会也要给人权利。结合所学,在分封建社会,君主独裁专制,所以黄宗羲的见解不能实现。【解析】(1)看法:孟子:减少欲望。董仲舒:欲望有度。出发点:孟子强调加强个人修身以扩充人的善性;董仲舒维护专制统治。(2)观点:材料二认为:天理与人欲相对立;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三认为:理欲相容,理存欲中;从欲从理,以理导欲。意义:材料二:重视主观意志作用,注重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材料三: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3)人欲观:自私自利是自然的人欲。见解:人要对社会尽义务,社会也要给人权利。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11、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结合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可以分析出特点:美国主导;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与国际权力结构相联系。措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签订关贸总协定。(2)本题主要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材料二“使国家的强盛是政府的责任,而国家今后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因此,必须领导经济,因为它太弱了,需要革新,而且革新工作只有决定了才能执行”再结合史实可以分析出模式: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成果: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3)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三、四”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制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修补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整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建立比较完备的福利制度调整为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修正民族国家:欧洲一体化程度日益加强(或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4)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于稳定各国经济,促进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加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世贸组织深化了贸易体系的法制化、规范化和世界贸易的自由化。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则在金融国际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概括出新变化:当今贸易体系呈现法制化、规范化、自由化;金融体系的国际化的确立。【解析】(1)特点:美国主导;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与国际权力结构相联系。措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签订关贸总协定。(2)模式: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成果: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3)修补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整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建立比较完备的福利制度调整为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修正民族国家:欧洲一体化程度日益加强(或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4)新变化:当今贸易体系呈现法制化、规范化、自由化;金融体系的国际化的确立。12、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二战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解析】【解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使世界经济开始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B.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十月革命,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过程重大史实的识记.【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的性质,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已学知识的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俄国的十月革命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故答案为:×15、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而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在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需要掌握梭伦改革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影响的识记。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考查对梭伦改革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析】B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是识记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于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解析】【解答】依据所学;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古代商业发展:
①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
②周朝: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③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④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对外贸易发达;城市里坊市分开⑤宋朝:对外贸易发达;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打破市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农村中出现草市;打破日中为市限制,出现晓市、夜市。
⑥明清:涌现出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解析】【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故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十月革命,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过程重大史实的识记.【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故答案为:√20、A【分析】【分析】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故题目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四、材料解析题(共1题,共8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地方权力膨胀,使国家自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呈现出分裂局面。第二小问,联系所学可知,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削弱地方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三方面,即派文官任州郡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官员;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2)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别从联邦制给美国以及对世界带来的影响等加以阐述即可。如对美国:维护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确保了地方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美国的繁荣与稳定奠定了基础;对世界: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与管理模式提供了借鉴。【解析】(1)背景:唐末、五代的分裂割据导致宋初国家的分裂局面。变化:①派文官任州郡长官;②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官员;③设转运使,将赋税权收归中央。(2)制度:联邦制。意义:对美国:维护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确保了地方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美国的繁荣与稳定奠定了基础;对世界: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与管理模式提供了借鉴。五、简答题(共2题,共16分)22、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
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23、略
【分析】
本题考查一战后对德国的处置.考查凯恩斯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核心主张及其原因;《纽伦堡原则》的意义、二战后能维持世界范围内长时间的和平的原因.
对德国与日本的处置的不同及其原因:
1;不同:对法西斯分子的惩罚力度不同;日本小于德国;对两国领土占领方式不同,德国分区占领,日本则被美国单独占领;对法西斯政府的处置不同,德国被彻底摧毁,日本保留了天皇制.
2、原因:美国战后势力膨胀,苏联成为惟一和法西斯势力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但主要精力放在巩固欧洲的既得利益上;中国等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处于恢复之中.【解析】(1)第一小问的主张;依据材料一“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等信息可以得出凯恩斯主张有限度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工程承包及运维服务合同
- 电子支付平台技术开发合作协议
- 第八单元综合指导 《词语积累和词语解释》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个人货物运输合同与个人货车出租合同6篇
- 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 第5单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统编版)
- 个体工商户网络经营场所租赁合同8篇
- 监控摄像头安装告知协议
- 2025年法规毒理学试验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公司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报道
-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彭吉象
- 浙江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新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附含答案)
- 醇基燃料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 《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情侣自愿转账赠与协议书范本
- 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水族箱饲养淡水鱼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 公转私付款合同模板
- DB14-T 3043-2024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 青岛西海岸新区2025中考自主招生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气象学与气候学》全书电子教案B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