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诗词大会50道综合诗词选择题一、诗词基础知识类1.“诗仙”指的是哪位诗人?()A.杜甫B.李白C.王维D.白居易注释: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其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诗作想象丰富奇特,故而被后人誉为“诗仙”。答案选B。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
《楚辞》B.
《诗经》C.《论语》D.
《乐府诗集》注释:《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答案为B。3.以下哪个不是词的别称?()A.乐章B.琴趣C.诗余D.赋比注释: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赋比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比喻。所以答案选D。二、诗句理解类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A.悲愤B.闲适C.激昂D.惆怅注释:这句诗出自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诗人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抬头望见南山,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在、闲适恬淡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陶醉。答案是B。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战士怎样的决心?()A.思乡心切B.贪生怕死C.保家卫国D.消极避战注释: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诗句描述了战士们在黄沙漫天的战场上,历经百战,铠甲都被磨穿,但不打败进犯之敌就绝不返乡,尽显战士们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决心。答案选C。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的哲理是()A.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B.旧事物永远不会灭亡C.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D.要保持悲观心态注释: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比,又以千帆竞发、万木皆春展现出蓬勃的新生力量,说明新事物总会取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答案为A。三、诗词作者类7.《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孟浩然注释: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壮美景色的赞美以及自己的雄心壮志。作者杜甫,答案选B。8.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是()A.李煜B.柳永C.苏轼D.辛弃疾注释:此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如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无穷无尽,写出了李煜亡国后的愁苦心境。答案是A。9.《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A.唐朝人B.宋朝人C.元朝人D.明朝人注释:马致远,号东篱,是元代戏曲家、散曲家,他的这首《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图,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答案选C。四、诗词意象类10.在古诗词中,“柳”常被用来象征()A.坚强B.离别C.富贵D.高洁注释: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相赠的习俗,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所以“柳”常象征离别。答案为B。11.“月亮”这一意象在诗词中常引发的情感是()A.喜悦B.思乡C.愤怒D.冷漠注释:许多游子漂泊在外,仰头望月,借月寄托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所以月亮常引发思乡之情。答案选B。12.“大雁”在诗词里通常代表()A.春天的使者B.爱情的象征C.游子的漂泊D.书信的传递注释:大雁每年秋季南迁,春日北归,行踪不定,常让游子联想到自身漂泊无依;而且古代传说大雁能传书,诗词中常用大雁寄托游子思乡怀亲之情以及羁旅漂泊之感。答案选C。五、诗词背诵类1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下一句是()A.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注释:这两句诗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整诗句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了朋友间真挚深厚的情谊不因距离而减损。答案选A。1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上一句是()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注释:原词顺序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答案选A。15.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的下一句是()A.长河落日圆B.萧关逢候骑C.都护在燕然D.单车欲问边注释:全诗为“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描绘出塞外大漠雄浑壮阔的奇异风光。答案选A。六、诗词格律类16.以下属于五言绝句的是()A.《静夜思》(李白)B.《望庐山瀑布》(李白)C.《登高》(杜甫)D.
《泊秦淮》(杜牧)注释: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体裁之一,全篇仅四句,每句五个字。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符合五言绝句的格律特征。《望庐山瀑布》是七言绝句,《登高》是七言律诗,《泊秦淮》是七言绝句。答案选A。17.诗词中押韵一般押在()A.每句的最后一个字B.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C.奇数句的最后一个字D.随意押注释:在近体诗中,押韵通常押在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首句可押可不押,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答案选B。18.律诗要求颔联()A.不对仗B.对仗C.可对仗可不对仗D.只押韵不考虑对仗注释:律诗共八句,分为四联,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要求对仗工整,即上下句在结构、词性、意义等方面相互对应,以增强诗歌的形式美与表现力。答案选B。七、诗词风格类19.苏轼的词风格豪放,以下哪句最能体现这一风格?()A.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注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句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将滚滚长江与千古英雄融合,尽显豪放派词风。A句情感深沉细腻,C句温情婉约,D句空灵清幽,均不似B句这般豪放。答案选B。20.李清照前期词作多为()A.豪放派B.婉约派C.田园派D.边塞派注释:李清照前期生活优裕,婚姻美满,词作多写闺阁之怨、相思之情,词风婉约细腻,情感柔美,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豪放派风格豪迈奔放;田园派多描绘田园生活;边塞派侧重边塞风光与战争场景。答案选B。21.岑参是边塞诗派代表诗人,他的诗风格特点是()A.清新自然B.沉郁顿挫C.雄浑壮阔D.含蓄委婉注释:岑参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对边地生活与塞外风光有着深切感受,其诗作充满异域风情,描绘出塞外大漠、雪山、狂风等雄浑壮阔之景,风格豪迈奔放。沉郁顿挫是杜甫诗风;清新自然如王维部分诗作;含蓄委婉多形容婉约派诗词。答案选C。八、诗词背景类22.杜甫的《春望》创作于()A.开元盛世B.安史之乱时期C.贞观之治D.北宋末年注释:《春望》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疮痍,杜甫目睹国破家亡、百姓流离之惨状,有感而发写下此诗,抒发了忧国忧民、感时伤怀之情。答案选B。23.辛弃疾的许多词抒发了“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抱负,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A.北宋与辽对峙B.南宋与金对峙C.唐朝安史之乱D.明朝倭寇之乱注释: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北方大片土地被金朝侵占,南宋偏安一隅,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北伐,收复失地,他的词作饱含壮志难酬的悲愤,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民族矛盾与爱国情怀。答案选B。24.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是为了反映()A.宫廷奢华生活B.文人雅士的情趣C.下层百姓的疾苦D.宗教思想注释: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旨在反映社会现实,尤其是下层百姓受压迫、贫困等疾苦状况。答案选C。九、诗词综合类25.以下诗词与传统节日无关的是()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D.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注释:A句写春节,新桃换旧符是春节习俗;B句描绘清明景象;C句写重阳节登高、插茱萸习俗;D句出自王翰的《凉州词》,描写的是战前饮酒的豪迈场景,与传统节日无关。答案选D。26.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仗工整,从以下哪个角度体现?()A.颜色、数量、动物、方位B.声音、动作、植物、地点C.情感、状态、景物、气候D.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注释:“两个”对“一行”是数量对仗;“黄鹂”对“白鹭”是动物对仗;“鸣”对“上”是动作对仗;“翠柳”对“青天”,翠是颜色、柳是植物,青是颜色、天是方位,综合来看从颜色、数量、动物、方位等角度对仗工整。答案选A。27.下列对诗词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夸张手法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比喻手法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了拟人手法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了反问手法注释:“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的是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先问怎么能做到这样,接着回答因为心境高远,地方也就显得偏远了。而不是反问,反问是答案就在问句中。其他选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答案选D。十、诗词名句出处类2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A.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B.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C.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D.欧阳修《醉翁亭记》注释:这两句出自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句对仗工整,蕴含着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情致缠绵,为千古名句。《雨霖铃》是柳永的离别词;《如梦令》有李清照的多首,风格各异;《醉翁亭记》是散文体裁,非诗词。答案选A。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孟浩然注释:诗句出自杜甫的《望岳》,诗人以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展现出非凡的气魄。答案选B。3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源自()A.于谦《石灰吟》B.文天祥《过零丁洋》C.郑燮《竹石》D.龚自珍《己亥杂诗》注释:于谦的《石灰吟》以石灰自喻,“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明自己不怕牺牲,坚守高洁品格的决心。《过零丁洋》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竹石》写竹子坚韧;《己亥杂诗》题材广泛。答案选A。十一、诗词中的地理知识类31.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描绘的是()的西湖。A.杭州B.扬州C.惠州D.颍州注释:西湖位于杭州,此句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将西湖比作西施,无论晴雨,都各具风姿,生动展现了杭州西湖的绝美景色,使之声名远扬。答案选A。3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的庐山。A.江西B.安徽C.湖南D.湖北注释:庐山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苏轼这句诗蕴含哲理,人们往往因身处其中,不能全面看清事物的真相,同时也让庐山闻名遐迩。答案选A。3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涉及的两个城市,白帝在今()A.重庆B.四川C.湖北D.湖南注释: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江陵指今湖北荆州市,诗句描写长江三峡壮丽风光,以船行之速侧面烘托三峡水流湍急。答案选A。十二、诗词中的历史人物类3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提到的历史人物“周郎”指()A.周瑜B.周亚夫C.周文王D.周敦颐注释:这句诗出自杜牧的《赤壁》,赤壁之战中,周瑜作为孙吴联军主将,借助东风之势大破曹军,奠定三国鼎立局面,诗中以假设口吻感慨若东风不给周瑜便利,二乔将被曹操掳至铜雀台。“周郎”即周瑜,他年少成名,才貌双全,时人尊称为“周郎”。答案选A。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诸葛亮B.刘备C.关羽D.张飞注释:此句出自杜甫的《蜀相》,诸葛亮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六出祁山,却因病逝于五丈原,大业未成,后世英雄每每想起,都不禁潸然泪下。诗句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才智与忠诚,同时抒发了对他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答案选
A。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中的
“飞将”
指()A.卫青B.霍去病C.李广D.李陵注释:李广英勇善战,长期戍守北部边疆,多次抗击匈奴侵扰,令匈奴闻风丧胆,匈奴人称其为
“飞将军”。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李广这类英雄将领的敬仰,期望有良将守边,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答案选C。十三、诗词中的文化典故类37.“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青鸟”指代()A.信使B.吉祥鸟C.春天的使者D.一种珍稀鸟类注释:在神话传说中,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为西王母传递信息,后人常用青鸟代指信使。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希望青鸟能帮忙探望传递心意。答案选
A。38.“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闻笛赋”
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相关?()A.向秀B.嵇康C.阮籍D.山涛注释:向秀在好友嵇康、吕安被害后,经过他们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写下《思旧赋》以缅怀友人。这里的
“闻笛赋”就化用此典故,抒发诗人对旧友的思念及物是人非之感。答案选A。39.“鸿雁传书”
这一典故源自()A.《汉书・苏武传》B.《史记・项羽本纪》C.《左传》D.《论语》注释: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谎称苏武已死,汉使设计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书信,匈奴单于只好放苏武归汉,从此
“鸿雁传书”便成为传递书信、消息的典故。答案选A。十四、诗词中的哲学思想类4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蕴含的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理论比实践重要C.读书无用D.只要实践就能获得真知注释:诗人陆游强调,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说明了实践对于获取真知的关键作用,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答案选
A。4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启示我们()A.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B.不要满足于现状,要不断进取C.追求物质享受D.A和B注释:诗句意思是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登上更高的楼层,一方面从字面直观理解是站得高看得远的地理视角;另一方面深层寓意是人不能安于现状,要有不断向上、进取的精神,去追求更高目标,拓宽视野。答案选
D。4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绝境中无法找到出路C.只要坚持就能成功D.人生没有坎坷注释:诗人描绘了山水环绕、看似无路可走,却又突然出现柳绿花红的村庄这一情景,比喻在困境中似乎陷入绝境,但只要坚持前行,转机总会出现,反映了事物发展虽会历经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答案选
A。十五、诗词中的艺术特色类43.以下诗句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A选项中,“明月松间照”是静态描写,月光洒在松树林间;“清泉石上流”是动态描写,清泉在石头上潺潺流淌,动静相衬,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B句侧重静态描绘雪景;C句主要展现送别友人时望着孤帆远去的动态画面;D句着重对西湖夏日荷花盛开的艳丽静态刻画。答案选A。4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句诗运用了()的表现手法。A.对比B.夸张C.拟人D.象征注释:诗句将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发臭,与路边贫苦百姓冻饿而死的凄惨景象进行鲜明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震撼人心,具有极强的批判现实力量。答案选
A。4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战斗场面的是(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注释:C选项“马作的卢飞快”是视觉上看到战马飞驰,“弓如霹雳弦惊”是听觉上听到弓弦震动发出如霹雳般声响,从视觉与听觉结合,生动展现出激烈的战斗场景,尽显豪迈气势。A句侧重营造战前氛围;B句描绘军队生活场景;D句表达壮志豪情及理想抱负。答案选C。十六、诗词中的情感表达类46.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壮志豪情B.离别之苦C.思乡之情D.闲适自得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5年轮胎动平衡试验机项目发展计划
- Unit 1 Life choices Writing Workshop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
- 开店合股合同范本
- 2-1《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10 能源开发与利用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利用智能工具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 5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 我们有精神 (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宁波2025年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卫健系统其他事业单位招聘事业编制4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太仓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
- 2025年个体户合伙投资协议(三篇)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2025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
- 14磁极与方向(教学设计)-二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 小学教师读书分享活动课件
- Premiere视频编辑案例教程第2版(Premiere Pro 2020)全套教学课件
- 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全册奥数(含答案)
- 尖尖的东西我不碰(课堂PPT)
- 工程勘察和设计承揽业务的范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