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6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帝者,生物之主,兴宜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在中国,最早把这两个字合起来,作为最高统治者称呼的是()A.黄帝B.大禹C.嬴政D.项羽2、《史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率百官登临泰山,为自己立碑颂德,共刻一百四十七字,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当时所用的字体应该是A.甲骨文B.铭文C.小篆D.隶书3、有人说,江南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妙龄女郎,从古至今令千万文人为之低吟浅唱。东汉末年,许多北方人远离家乡来到江南主要是因为()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南方经济发达C.北方战乱频繁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4、14、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5、“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材料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A.外戚专权B.宦官专权C.封建君主专制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6、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计算时间长度。

(1)1640年世界近代史开始,1840年中国近代史开始,两者相距____年。

(2)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间共经历了____年。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两者相距____年。8、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______(判断对错)9、隋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江都地区。

错误:______正确:______。10、李世民于626年继承皇位,改年号为“_______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他明白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_______,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________、________。11、如图是《战国七雄示意图》;回答各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

A:____B:____

C:____D:____12、(1)我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而黄河流域是栽培_____的最早起源地。(2)西周疆域广大,为实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____________制。(3)“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称赞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_______。(4)发生于秦赵之间的_______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歼灭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没有能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了。13、汉武帝时期,派遣______两次出使西域,促使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______,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15、()明朝时丝织业中心是成都,制瓷业中心是景德镇。16、秦朝和商朝共同灭亡的原因是因为暴政。______(判断对错)17、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18、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19、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了唐朝的灭亡。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3题,共15分)20、如图,仔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1)图一与图二分别是哪一居民居住的房屋?房屋名称分别叫什么?(2)这两种房屋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从房屋的差异中,你受到什么启示?21、看图作答—隋朝大运河(1)写隋朝大运河的四段河道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2)填出图中的地点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3)隋朝大运河的作用(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的印刷品采用了什么技术?图二中的人物有什么贡献?(2)图三和图四分别与哪两项重大发明有关?(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4题,共20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一一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一一南朝《宋书》材料三:(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一一《魏书》材料四:魏主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王里,园兹大举,光宅中原。”(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依据材料一、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这里的魏主是谁?为了顺应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结合所学知识,他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阅读材料四,都城从平城迁至河洛王里,新的都城指哪里?

(5)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它对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24、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盛世局面】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盛世局面的出现与该统治者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列举至少两点)

【技术创新】材料二两幅图片

图一图二(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和同一家】材料三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3)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积极影响?

【对外友好】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列举至少两点)25、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四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1)结合材料一“徙木立信”的故事说说商鞅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对你在做人方面有何启示?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看出商鞅还具有什么精神?“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3)群臣为何反对商鞅变法?

(4)商鞅最终惨死;其变法失败了吗?为什么?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______

①学汉语②穿戴汉族服饰③改汉姓④禁止与汉族贵族联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26、材料中说“尽道隋亡为此河”,你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评卷人得分六、辨析题(共3题,共27分)27、东周时期,一些重要的诸侯国比如齐国、晋国、楚国等仍然存在,说明西周时期传承下来的宗法制分封制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说法正确吗?如有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28、盘庚将都城迁至镐(今陕西西安);从此商朝得以稳定发展,并且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这种看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判断以上材料正误;理由是什么?29、如图是泉州风景胜地老君岩;图片中人物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秦统一天下以后;秦王嬴政自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王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决定兼采“皇”,“帝”之号,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这一称呼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故选:C。

本题以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者,生物之主,兴宜之宗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解析】C2、C【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统一文字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所以,秦始皇为自己歌功颂德的碑刻应该采用的是小篆,故选C。【解析】C3、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人南迁。题干中的“东汉末年”是关键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北方战乱频繁,很多北方人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南方,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故选C。【解析】C4、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元朝设宣政院管理“吐蕃之境”,又在宣政院下设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管理政务和宗教,辖境包括今天的西藏全境;青海大部、四川一部和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的部分地区。自此西藏成为中国一个行政区,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D5、D【分析】“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材料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解析】D6、C【分析】略。

【解析】C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200109392【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时间与纪年等方面的知识。根据题意可以以推断出:

(1)1840-1640=200;

(2)1949-1840=109;

(3)209+184-1=392

【点评】掌握常见公元纪年时间计算,涉及公元前后时间计算掌握公元前后时间相加减去“1”的方法。8、略

【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汉化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因此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本题需理解和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9、略

【分析】隋末农民起义是爆发在隋末推翻隋统治者的农民起义.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淫逸的皇帝.611年,隋炀帝为了发动攻打高丽的战争,大批征兵;调粮、造战船.山东、河北一带,历来是隋统治者搜刮财赋的中心,又是进攻高丽的战争中征调最多、受害最深的地方,再加上这年夏天发大水,山东地区灾情特别严重.故隋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

故答案为:

错误:江都地区;正确:山东地区.

本题以“隋末农民起义”考查的是隋末农民起义的地区.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地区.【解析】江都地区;山东地区1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第二子目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中的内容:“李世民于626年继承皇位,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他明白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兼收并用。”可知,故填贞观唐太宗选贤用能唯才是举兼收并用。考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解析】【答案】贞观唐太宗选贤用能唯才是举兼收并用11、齐楚秦燕【分析】【分析】依据所学;战国七雄指的是东方的齐;南方的楚、西方的秦、北方的燕、中间的赵魏韩七个国家。因此A是齐、B是楚、C是秦、D是燕。

故答案为:A:齐;B:楚;C:秦;D:燕。

【点评】本题考查战国七雄。12、略

【分析】(1)本题考查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情况。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故填:粟。(2)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把王室亲族,功臣和古代先王后代,分封到国土的重要地区,授予他们爵位、土地和人民,建立起众多诸侯国,受封诸侯要效忠周王,为周王镇守疆土,交纳贡赋,随周王出征作战。故填:分封制。(3)本题考查都江堰的相关知识。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是称赞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的功绩的诗句。故填:李冰。(4)本题考查长平之战的相关知识。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次歼灭战,从此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故填:长平。【解析】(1)粟。(2)分封制。(3)李冰。(4)长平。13、张骞西域都护【分析】西汉时曾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人物是张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没置管理西域的机构是西域都护,标志着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答案为:

张骞;西域都护。

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张骞西域都护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牛耕的出现。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解析】【答案】√15、×【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手工业发展。北宋制瓷水平大大超过前代。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五大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产品行销海内外。南宋,元朝时期,景德镇成为了全国的著名的制瓷中心。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16、√【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商朝的暴政,导致了商朝的灭亡。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秦朝和商朝共同灭亡的原因是因为暴政。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相关史实。【解析】√17、√【分析】【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的范围得到扩大。铁农具具有坚硬;耐磨损等优点,铁农具的使用,使得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铁农具。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贞观年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游历讲学;访遍名寺,受万人尊敬。回国后,以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19、×【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灭亡。持续8年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使得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四、识图题(共3题,共15分)20、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居民居住房屋的相关知识点。图一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图二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2)本题考查的是干栏式房屋和半地穴房屋的差异的原因的相关知识点。这两种房屋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地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洼潮湿。半坡原始居民地处黄河流域,干燥寒冷。各自的作用:干栏式房屋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半地穴式房屋有保暖避风的好处。(3)本题考查的是从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得到的启示的相关知识点。河姆渡原始居民地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洼潮湿。干栏式房屋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性能。半坡原始居民地处黄河流域,干燥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有保暖避风的好处。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人们要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科学合理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

【解析】(1)图一: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图二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2)河姆渡原始居民地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干栏式房屋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性能。半坡原始居民地处黄河流域,干燥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有保暖避风的好处。(或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不同)(3)人们要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知识点。依据地图信息及所学知识可见,隋朝大运河河道分为四段,自北到南(ABCD段)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2)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知识点。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①为涿郡;②为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③为隋朝都城长安;④为余杭。(3)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作用及影响的知识点,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一方面起到促进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了隋朝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具有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的消极作用。【解析】(1)写隋朝大运河的四段河道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2)填出图中的地点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3)隋朝大运河的作用积极作用:促进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巩固了隋朝的统一;消极作用: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材料一中图一的印刷品采用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本题考查指南针、火药。图三和图四分别与指南针、火药发明。罗盘就是现在的指南针。蒙古人在灭亡金、灭亡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3)本题考查中国发明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三大发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预示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4)本题考查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根据本题材料内容可知,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进步的社会更加能够推动科技的发展。【解析】(1)雕版印刷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2)指南针、火药。(3)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是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4)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等。五、材料题(共4题,共20分)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变化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材料“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可知江南地区在西汉时期经济落后。依据材料“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江南地区在南朝时期由落后变为了富裕。(2)本题考查的是江南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从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壤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身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此外,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3)本题考查的是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点。这里的魏主指的是北魏孝文帝。他在位时进行了改革。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元。鼓励鲜卑贵族㔿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职、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4)本题考查的是孝文帝迁都的相关知识点。北魏建立以后,定都平城。那里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新建的文化。因此孝文帝把都城签到了洛阳。(5)本题考查的是江南经济发展和孝文帝改革给我们带来启示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经过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加强各民族友好交往等。【解析】(1)由落后变为富裕。(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人民辛勤劳动;统治者的重视等。(3)孝文帝;措施: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4)洛阳。(5)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加强各民族友好交往等。2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唐玄宗的统治相关知识。据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知,这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农业工具相关知识。据材料二可知,图一是用于耕作的曲辕犁;图二是用于灌溉的筒车。这些新式工具的发明,促进了唐代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3)本题主要考查文臣公主入藏相关知识。据材料“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颂赞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可以判断,材料中的“公主”是指文成公主。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本题主要考查玄奘西行天竺相关知识。据材料“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可知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玄奘。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域及中亚各国,一路备尝艰辛苦难。玄奘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他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有贤能的皇帝统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解析】(1)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答对任意两点给2分)(2)曲辕犁,筒车。(3)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4)《大唐西域记》。(5)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有贤能的皇帝统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言之有理,答对两条即可)。25、略

【分析】(1)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结合所学可知,“徙木立信”是商鞅为了取得人民的信任,让变法深入人心而做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做人一定要将诚信。

(2)根据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中商鞅的名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以看出商鞅具有创新的精神;“治世不一道”,是指治世的法则不是死板的,“便国不法古”,是指使国家安适不效法古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即无论治理天下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在旧方法(即古法)已经失效的情况下,就不应该死守了,必须创新。所以这句话正确。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规定:奖励军功,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首级多少来计算,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变法内容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4)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成功了,没有失败。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秦国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因为变法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主持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他最后被车裂而死,是由私人矛盾引起,不是变法失败引起。

(5)据材料四“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采取的汉化措施有: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故选A。

(6)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改革的角度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不断改革,社会才会向前发展;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等等。

故答案为:

(1)为了取得人民的信任;让变法深入人心;做人要诚信。

(2)创新精神;正确: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社会就会发展滞后;只有不断改革,社会才会向前发展。

(3)因为变法内容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4)没有失败。因为变法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主持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秦国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5)A。

(6)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A26、(1)由“尽道隋亡为此河”可知;材料一中的“河”是指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开通于隋炀帝时期。

(2)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