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0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C.此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12、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做电学实验使用的电路;同学们对此电路提出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采用此电路可以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时要保持电阻R阻值不变B.采用此电路可以测量电阻R的阻值,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C.开关闭合后,当变阻器滑片由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D.开关闭合,进行电流表和电压表调换位置的操作,电路元件不能被烧毁3、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如图为我国首位遨游太空的女宇航员王亚平所做实验的一个画面,图中的水呈球状,并从这个水球上看到了王亚平倒立的头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B.水呈球状是因为不受重力的作用C.水球不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D.王亚平通过悬水球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虚像4、下列哪一结构没有黏液腺,不能分泌黏液()A.气管B.鼻C.支气管D.肺5、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动物甲、乙、丙完成绕道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分别是165次、32次、5次.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丙→乙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56gB.112gC.9.288×10-26kgD.567、喜树中含有一种被称为喜树碱的生物碱,这种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之间,实验分析得知其元素组成为:C占69.0%、O占18.4%,且O含量为H的4倍,其余为N,则一个喜树碱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A.42B.43C.44D.45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B.“风吹石头跑”说明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C.磕到碗边上的鸡蛋破了,是因为碗给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给碗的力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9、形成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因素C.海陆热力差异D.地形因素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使用____能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使用____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1、成渝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易发区,多地震、滑坡、崩塌和____等地质灾害.12、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常见的连接方式是通过一个无线路由器来实现.无线路由器是通过____波向四周有效范围内的终端传递信息,其传播速度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光速.13、人造地球卫星广泛应用于通信、气象、国防等领域,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____能转化为____能.14、铁、金刚石、稀有气体等都是由____构成的。15、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上方有一个静止的小磁针,轴线上右边的圆圈表示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的横截面,由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d端为____极,导线的a端应接电源的____极,闭合电路的这部分导体分别向“1”、“2”、“3”、“4”四个方向运动时,沿____方向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

16、如图是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基本操作是:打开煤气阀,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有同学担心燃烧时煤气在进口处是否会向空气中泄漏?你的观点:我认为煤气在进口处____(选“会”或“不会”)向空气中泄漏,理由是____。

17、在如图所示的照明电路中,根据插座的正确接入情况,可以判断出火线应是____线,把开关和电灯正确连入照明电路中时,点M所在电线应接入____线(两空均选填“A”或“B”)。18、一年当中,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____同月平均气温____之差,叫做该地的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9、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20、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21、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22、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3、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6分)24、磁铁对小铁球的磁力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小铁球受到磁力的示意图。25、如图所示,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接入家庭电路中,要求:

①同时闭合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电灯才能亮;

②三孔插座单独接入。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12分)26、图甲所示是家庭中常用的一种插线板.小宇同学在使用中发现:开关断开时指示灯不亮;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开关闭合时指示灯亮,插孔能提供工作电压;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根据以上描述,请在图乙中画出开关;指示灯和插孔的连接方式,并把接线板与电源线接通.

27、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要求将开关;灯泡和带保险丝的三孔插座正确连入电路中.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32分)28、将图中的元件连接。要求灯泡L1、L2并联,电流表测灯L1中的电流,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S2只控制灯L2。

29、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有两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开关S1当开关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加0。2A,电路的总功率增加1。6W。请画出两种可能的连接电路图,并分别计算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的阻值。

30、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输电线都因电流过大可能引起火灾。试分析其中一例引起火灾的原因是什么?

31、如图小雁告诉同学:自己将被踩瘪乒乓球(但没有破)放在热水里烫一会;被踩瘪的地方重新鼓起来了.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难道空气的体积会随温度变化吗?于是他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根玻璃管穿过软木塞插进烧瓶里,在玻管里装入一段带色的小水柱,如图所示.然后用手握着烧瓶,使烧瓶里的空气变热,发现玻璃管里的小水柱向外移动.手离开后,烧瓶里的空气温度降低,这时小水柱向内移动.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解答】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D说法正确;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B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构成可知;此反应有两种新物质生成,故C说法错误;

D;由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分子的变化,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2、C【分析】【解答】A;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改变电压的时候要保持电阻不变;故A正确;

B;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既可以保护电路,又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得出多次实验数据,排除实验结论的偶然性,故B说法正确;

C;开关闭合后;当变阻器滑片从左向右滑动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由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故C说法错误;

D;开关闭合;如果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调换位置,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相当于开路,因此电路元件都不可能被烧毁,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作用的理解和掌握.3、C【分析】【解答】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A错误;

B;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存在表面张力,故水呈球形,故B错误;

C;水球不破裂是因为水分子间有引力;故C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珠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是实像而不是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间的作用力;凸透镜的。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存在表面张力,故水呈球形;

(3)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力存在引力和斥力;

(4)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4、D【分析】【解答】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中的鼻、气管和支气管内有粘液腺,分泌粘液,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温暖和湿润的作用,故选D;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结构以及功能,是基础题,要熟记。5、A【分析】【解答】解: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越大,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就越强.“动物甲;乙、丙完成绕道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分别是165次、32次、5次”.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是甲→乙→丙.

故选:A.

【分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6、D【分析】【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单位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

故答案为:D7、A【分析】【分析】根据元素的含量来计算物质的化学式;然后利用化学式可知物质的构成,则可判断分子中的原子总数。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元素的质量分数来计算得出物质的化学式,再利用化学式判断物质的构成即可解答,计算较复杂。

【解答】解:由O占18.4%;且O含量为H的4倍;

则H元素的含量为4.6%;

N元素的含量为1-69%-4.6%-18.4%=8%;

则该物质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为

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10H8O2N)n;

又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之间;

300<(12×10+1×8+16×2+14)×n<400;

则n=2符合;

即物质的化学式为C20H16O4N2;

则1个分子中含有20+16+4+2=42个原子。

故答案为:A8、D【分析】【分析】正确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指物体之间的推;拉、挤、压、提、吸引、排斥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该题里包含的很多信息,要正确理解力的概念.【解答】解:A、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以发生相互作用,也有力产生,故A选项错误;

B;“风吹石头跑”说明风对石头施加力的作用;故B选项错误;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磕到碗边上的鸡蛋破了,碗给鸡蛋的力等于鸡蛋给碗的力,故C选项错误;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D选项正确;

故选:D.9、B【分析】【分析】依据我国季风气候的成因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很大,夏冬两季气压差较大,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冬季风影响过的地区,寒冷干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富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故选: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模型符号【分析】【分析】1.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在科学的学习中,我们曾用过许多符号(symbol);例如v(速度);(风向)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解答】

使用____能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使用____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故答案为:模型;符号。11、泥石流【分析】【分析】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解答】解:成渝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多地震.同时当地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所以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故答案为:泥石流.12、微等于【分析】【解答】WiFi利用了电磁波家族中的微波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因为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故答案为:微;等于.

【分析】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WiFi在2.4Ghz频段工作,属于微波,其传播速度等于光速.13、动重力势【分析】【解答】解:人造地球卫星在远地点时动能最小;势能最大;在近地点动能最大,势能最小,故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会变大;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故答案为:动;重力势.

【分析】人造地球卫星在远地点时动能最小,势能最大;在近地点动能最大,势能最小.14、原子【分析】【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故答案为:原子15、S负“1”和“3”【分析】【分析】(1)利用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的方向确定了螺线管的N、S极;然后利用螺线管的绕向和磁极,根据安培定则再确定螺线管中电流方向,进一步确定电源的正负极;(2)产生感应电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在解题过程中若要判定螺线管或磁体的NS极,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根据图示的磁感线方向来确定;②利用周围小磁针的NS极来确定;③利用和已知极性的磁体的相互作用情况来确定;④利用安培定则来确定.在此题中,就是利用小磁针的SN极来确定的螺线管的磁极;

本题同时考查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解答】解:由于小磁针静止时;其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螺线管的d端为S极,c端为N极;

根据螺线管的N、S极和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由于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外电路回到电源负极.所以可以确定b为电源的正极;a为负极;

由图分析可知;导体向“1”;“3”的方向运动时都会切割磁感线,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导体向“2”、“4”的方向运动与磁感线方向一致,没有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故答案为:S;负;“1”和“3”.16、不会进口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小【分析】【分析】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比较煤气进口处的内外气体的流速分析回答。

【解答】解:因为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大气压,大气将煤气压进管道,使煤气和空气流向燃烧头被点燃燃烧,而不会向空气中泄露.

故答案为:(1)不会;(2)进口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小。

17、A|A【分析】【分析】(1)对于家庭电路;两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线右火线”,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2)为了安全,开关应该接到火线和用电器之间.【解答】解:对于家庭电路,两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线右火线”,所以可判断,A是火线,B是零线;

据开关的接法可知;对于电灯,开关应接到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所以把开关和电灯正确连入照明电路中时,点M所在电线应接入A线.

故答案为:A;A.18、最高值最低值气温年较差【分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减去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

【解答】解:一年当中;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一般来说,北半球陆地的气温年较差是指7月的气温减去1月的气温.

故答案为:最高值;最低值;气温年较差.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9、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20、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21、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22、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3、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2题,共16分)24、【分析】【分析】磁铁能够吸引具有磁性材料的物体;因此小铁球将受到磁铁对它的作用力,方向指向靠近磁铁的磁极.根据课标,本题将“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几个知识点与“探究磁铁可以改变钢球运动的方向”相结合.使学生能从画图的过程反映其物理思维过程,检验其对以上知识的掌握程度.【解答】解:过球心画指向磁铁最近的磁极的作用力.如图所示。

25、【分析】【分析】只有在光线很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说明两开关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即为串联;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开关控制火线;且火线接入灯尾金属点,零线接入螺旋套;三孔插座的接线方法是要求“左零右火上接地”.【解答】解:灯泡与两个开关串联,且火线要先过开关,再接入灯泡尾部的金属点,零线接入螺旋套;三孔插座与灯泡并联,其接法为:左零右火上接地,如下图所示:

五、其他(共2题,共12分)26、解:由题意可知;开关断开时指示灯不亮,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开关闭合时指示灯亮,插孔能提供工作电压;如果指示灯损坏,开关闭合时插孔也能提供工作电压.说明两者是并联,且都有开关来控制.故其连接如图所示:

【分析】【解答】根据题意判断出指示灯与插孔为并联;且都有开关来控制,再结合连接要求对接线板进行连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接线板的连接,能正确判断指示灯与插孔的连接特点是正确解答的关键.27、解:

【分析】【解答】解:(1)灯泡接法: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