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地理2023.01考生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教育ID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本练习卷满分共100分,作答时长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25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选对一项得2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2022年11月8日,天宇上演了一次月全食(太阳、地球、月球几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月球被地球影子遮蔽)。与此同时,月球在移动过程中遮住天王星,出现“月全食巧遇月掩天王星”的天文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能示意该天文现象天体位置关系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包含太阳、月球和地球在内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清末光绪年间出版的蒙学教材《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中写到:“日面有黑影,大小方圆凹凸斜角不等,亦无定在,篆文象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文中的“黑影”可能是()A.太阳耀斑 B.日珥 C.太阳黑子 D.日冕物质拋射4.当“黑影”现象增多时,地球上最可能出现()A.到达地球光热资源瞬时增加 B.扰动地球磁场引发强烈地震C.卫星导航等无线通信受干扰 D.高纬度地区的极光现象消失2021年4月7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II号”钻机系统成功在南海2000多米深的海底降落,钻头成功下钻231米的海底岩石中,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新记录。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此次“海牛II号”钻探到了地球内部圈层的()A.I圈层 B.II圈层 C.上地幔 D.下地幔6.图中()A.I圈层由气体以及悬浮物质组成 B.II圈层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C.III圈层主体是河流水和冰川融水 D.IV圈层的液态物质运动形成磁场7.在过去80万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相对平缓。然而,从1740年到2011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明显。下图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沿海低地被淹没②化石燃料的燃烧③森林面积的增加④土地利用的变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下图为某地质时期地表温度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A.寒武纪到新近纪生物种类持续增多 B.志留纪是爬行类动物繁盛时期C.第四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 D.生物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9.追溯古地理环境特征的重要依据是()A地层层理及顺序 B.海陆分布及变化C.生物分布及演化 D.化石种类及特点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A.①层大气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 B.②层比③层的气压高、密度小C.③层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各层气温的变化幅度大体相同11.①层气温随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为()A.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B.二氧化碳吸收可见光C.地球表面地势起伏,形态各异 D.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1日14时21分,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发生5.6级地震,给印度尼西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图为本次地震发生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此次地震()A.地处东半球、赤道以南大西洋地区 B.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C.可运用遥感技术统计受灾人口数量 D.释放能量大,震级高,烈度小13.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①在室外,需避开危险物如电线杆②在高层建筑内,尽快乘电梯逃离③在教室里,可双手抱头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在行驶的汽车内,抓牢扶手避免摔倒或碰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2年11月3日,第22号台风“尼格”在广东珠海到阳江一带沿海登陆。下图为台风“尼格”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台风“尼格”()A.生成于热带洋面 B.中心有狂风暴雨C.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 D.引起海啸破坏房屋农田15.下列防御台风“尼格”的正确措施是()A.遇强风时,大树下避风 B.密切关注气象台预警信息C.可趴在洼地,避免强风影响 D.海上各种船只需要减速慢行16.下图为不同纬度的两个海洋观测站同时期测得的水温垂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相比b观测站,a观测站处()A.纬度位置较高 B.海水蒸发量大C.表层水温季节变化更明显 D.海洋生物数量和种类较多下图为长江口夏季盐度分布图。花岙盐场是浙江省仅存的一座海盐手工晒盐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影响长江口盐度较低的主要因素是()A.沿岸洋流 B.纬度位置 C.入海径流 D.海陆轮廓18.推测花岙盐场晒盐旺季时的气象条件()①气温较高②湿度较大③风力较小④降水较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每年中秋节前后的钱塘江大潮蔚为壮观,其成因主要有()①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叠加②台风活动频繁③钱塘江水量丰富④盛行东南风⑤太阳辐射剧烈⑥喇叭形湾口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为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关于南太平洋以30°为中心的洋流分布规律的正确叙述是()A.赤道附近洋流向东流 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大洋东岸为寒流 D.大陆西岸为暖流2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A.①洋流携带冰山给海上航运造成威胁 B.顺着②洋流航行可以加快航行的速度C.③洋流因寒暖流交汇而形成大的渔场 D.④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基岩风化强度最大的地区()A.空气湿度较小 B.植物种类多样C.岩石质地坚硬 D.微生物数量少23.图示区域()A.气候较湿润的区域,土壤的形成速度较快B.基岩风化速度与年平均气温变化呈正相关C.地势平坦地区,土层厚度的差异比较小D.冰原和苔原地区,土壤较贫瘠,终年冻结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因石漠化现象严重,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曾以种植玉米为生,用玉米和秸秆作为饲料养牛。在科研人员努力下,选择当地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的多年生牧草代替玉米,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实现人地和谐发展。读图及文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4.翻耕土地,将会()①提高土壤疏松程度②破坏土壤结构③促进杂草生长④增加耕作面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当地种植牧草代替玉米,有利于()①改变气候类型②促进岩石风化③增加植被类型④减少表土损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图及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新疆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1)通常在博斯腾湖周边地区,中午时近地面吹________(湖风或陆风),深夜时近地面吹________(湖风或陆风)。近年来,博斯腾湖周边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不断增加,使得博斯腾湖水量________,湖陆风的强度________(增强或减弱)。为研究湖陆风的成因,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大气热力环流模拟实验,下图为模拟实验示意图。(2)通过上图所示模拟实验,可以观察到烟气主体的运动方向大致呈________(顺时针/逆时针)流动。据此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________。(3)结合所学,列举生产生活中热力环流的具体实例。27.截至2021年底,“母亲水窖”项目在以西部为主的30个省(区、市)修建集雨水窖13.99万口,在1045所学校实施“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受益人口共计约330万人。左图为集雨水窖示意图,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集雨水窖工程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和____。(2)用箭头正确示意右图中A、B、C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方向____(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并写出对应的名称:A_____、B____、C____。(3)说出我国西部地区发展集雨工程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好处。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在于________。(多项选择题)A.不断塑造着地球表面形态 B.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C.加剧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D.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物质28.某地理兴趣小组暑期到新疆塔里木盆地开展研学旅行。阅读下图及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任务一:辩识地貌类型,描述形态特征(1)观察上图甲、乙、丙、丁四幅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图。甲乙丙丁地貌名称________沙丘链____形态特征____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垄脊呈平行纵列分布_______任务二:观察外部形态,探究地貌成因沙丘是沙漠中常见的地貌类型,其形态与风向密切相关。(2)说明在野外利用沙丘形态判断主导风向的依据。(3)从成因角度,上图四幅地貌景观(甲、乙、丙、丁)中可以与下图所示地貌景观归为一类的是____,这类地貌类型的名称是____。任务三:说明自然环境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甲、乙、丙、丁四地中最理想的农耕场所是____,据图说明其利于农耕的主要有利条件:____。29.下图为非洲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说出非洲大陆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2)图中①~③为非洲大陆上选取的典型植被景观照片。将①~③的植被类型名称与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写在表中。①②③植被类型名称________热带雨林________气候类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述图3中①植被类型的景观特点,并结合图3说出该植被类型景观的成因。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答案】1.A2.D【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太阳、地球、月球几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月球被地球影子遮蔽”可知,此次月全食发生时,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中间。在移动过程当中,月球遮住天王星,表明此时四个天体的位置分布由内向外依次为太阳、地球、月球、天王星,符合该天文现象的天体位置关系是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包含太阳、月球和地球在内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组成可观测宇宙,故包含太阳、月球和地球在内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可观测宇宙,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依次为,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组成太阳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组成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可观测宇宙。【答案】3.C4.C【解析】【3题详解】1.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黑斑点,所以文中的“黑影”可能是太阳黑子,C正确;耀斑是太阳色球爆发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块,A错误;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B错误;日冕物质抛射是巨大的、携带磁力线的泡沫状气体,在几个小时中被从太阳抛射出来的过程,不会出现黑色斑点,D错误。故答案选C。【4题详解】耀斑爆发时,太阳发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磁场和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使卫星导航等无线通信受干扰,C正确;并不影响太阳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A错误;地震是地球内能的释放,太阳活动不会引发强烈地震,B错误;太阳活动强烈时,极光现象可能会频繁发生,D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特别是在耀斑出现频繁且强度变强的时候。【答案】5.B6.A【解析】【5题详解】“海牛II号”钻探231米的海底岩石中,主要探测为地壳(II圈层),B正确;I圈层为大气圈,A错误;地壳平均厚度为17km,地幔在地壳之下,所以不会钻探到上地幔、下地幔,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I圈层为大气圈,由气体以及悬浮物质组成,A正确;II圈层为地壳,主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B错误;III圈层为水圈,主体是海洋水,C错误;IV圈层为内核,外核的液态物质运动形成磁场,D错误。故选A。【点睛】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地球外部圈层通过生物圈与地球内部圈层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地理环境。7.【答案】D【解析】【详解】沿海低地被淹没是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的结果,①错误;随着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能源,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②正确;森林面积的增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③错误;土地利用的变化,如砍伐森林,破坏湿地等,都会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8.D9.D【解析】【8题详解】在生物演化过程中,伴随一些物种的消亡与另一些物种的繁盛,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不是寒武纪到新近纪生物种类持续增多,A错误,D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生代是爬行类动物的繁盛时期,B错误;第四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三叠纪末期,灭绝的成因复杂,主要与极端气候、酸雨等多种因素变化有关,C错误。故选D。【9题详解】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所以追溯古地理环境特征的重要依据是化石种类及特点,D正确;地层层理及顺序反映地质年代变化,可以判断地层形成年代,A错误;对于具体的地层而言,海陆分布及变化、生物分布及演化对古地理环境的反映效果较化石差,海陆分布及变化、生物分布及演化是对整个变化过程的研究,BC错误。故选D。【点睛】地层:具有相同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①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②沉积岩中容易找到化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③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答案】10.C11.D【解析】【10题详解】由图可知,①层为近地面至12km高空处,且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故①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因空气下热上冷,以对流运动为主,A错误;受地球引力的影响,离地表越近,空气密度越大、气压越高,故②层(平流层)比③层(高层大气)的气压高、密度大,B错误;③层为50km高空至大气上界,为高层大气,高层大气中有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对地球的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C正确;由图可知,①层对流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②层平流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③层高层大气的气温随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且各层气温变化的温差不一致,可知各层气温变化幅度不同,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①层为对流层,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离地面(下垫面)越近,气温越高;离地面(下垫面)越远,气温越低;故其气温变化规律为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D正确;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但臭氧主要存在于②平流层中,A错误;二氧化碳对可见光吸收较少,B错误;地球表面地势起伏对近地面气温有影响,但对更高处的大气层气温变化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点睛】对流层的范围为地面以上至约12km高空处,对流层内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故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因大气下热上冷,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答案】12B13.C【解析】【12题详解】此次地震发生在爪哇岛,并非南大西洋,西邻印度洋,A错误;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地壳不稳定,B正确;遥感没有统计数据的功能,C错误;此次地震对印度尼西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烈度大,D错误。故答案选B。【13题详解】地震发生时,在室外,需避开危险物如电线杆,以避免电击,①正确;在高层建筑内,不能乘电梯逃离,以防止电梯由于地震而损坏,困在电梯里,②错误;在教室里,可双手抱头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③正确;在行驶的汽车内,抓牢扶手避免摔倒或碰伤,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答案】14.A15.B【解析】【14题详解】由图可知台风“尼格”生成于热带洋面的气旋,A正确;台风中心为台风眼,以下沉气流为主,多晴朗天气,B错误;台风“尼格”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错误;海洋上的地震会引起海啸,D错误。故答案选A。【15题详解】遇强风时,大树可能被刮到,不能在大树下避风,A错误;应密切关注气象台预警信息,做好应对台风的准备,B正确;台风会带来强降雨,趴在洼地可能被淹,C错误;台风会带来大风,海上各种船需要快速回港避风,D错误。故答案选B。【点睛】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中国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16.【答案】A【解析】【详解】从ab观测站的表层海水温度可知,a观测站处表层海水温度更低,说明a观测站纬度位置较高,A正确;纬度位置较高,太阳辐射量较小,海水蒸发量小,B错误;表层水温季节变化更小,C错误;纬度位置较高,藻类植物较少,海洋生物数量和种类较低纬度地区少,D错误。故选A。【答案】17.C18.B19.B【解析】【17题详解】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盐度较低,即长江口附近的盐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区盐度低,主要原因是长江河水的汇入稀释了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故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小主要受长江径流(入海径流)的影响,C正确;洋流、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和盐度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1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晒盐旺季要蒸发旺盛的季节,即要选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降水较少的天气,①④正确;湿度较大、风力较小的季节蒸发较慢,不利于晒盐,②③错误;故选B。【1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钱塘江大潮成因有: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①正确;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河流深度大,顶托作用明显,③正确;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④正确;此外,大潮与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⑥正确;台风活动频繁不利于进行观潮,太阳辐射与钱塘江大潮关系不大,②⑤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1)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2)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3)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此外,高纬度海区结冰量、融冰量的大小、海区的封闭度、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答案】20.C21.B【解析】【20题详解】由图可知,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南赤道暖流向西流,A错误;南太平洋以30°为中心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错误;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由高纬流向低纬的④秘鲁寒流,C正确,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由所学洋流分布知识可知,①洋流为北太平洋暖流,②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③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④洋流为秘鲁寒流。①洋流为北太平洋暖流,不是由极地高纬向低纬度流动的寒流,不会携带冰山,A错误;顺着②洋流航行可加快航行速度,B正确;③洋流不在寒暖流交汇处,不会形成大渔场,C错误;④洋流为秘鲁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不是增温增湿,D错误。故选B。【点睛】洋流可影响沿岸地区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洋流可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补偿流海区易形成渔场。洋流可影响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洋流从极地地区携带冰山向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巨大威胁;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同时也会扩大污染范围。【答案】22.B23.A【解析】【22题详解】由图可知,基岩风化强度最大的地区年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大,地表植被为森林,可知其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热带雨林区内。热带雨林内,空气湿度大,A错误;热带雨林内,水热条件好,植物种类多样,微生物数量多,B正确,D错误;由于基岩风化强度大,且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岩石质地较为疏松,C错误。故选B。【23题详解】由图可知,降水量较丰富的森林地区,基岩风化强度大,土壤形成的速度快,A正确;由图可知,年均温较高的荒漠地区,基岩风化强度小,B错误;图中未能反映出土层厚度与地势之间的关系,C错误;冰原和苔原地区,基岩风化强度小,土壤厚度小,较为贫瘠,但部分季节性冻土分布区,夏季表层土壤融化,D错误。故选A。【点睛】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成正相关,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答案】24.A25.D【解析】【24题详解】翻耕土地,可以提高土壤疏松程度,但会改变土壤自然形成的剖面,破坏土壤结构,①②正确;翻耕土地将破坏杂草的根系,抑制杂草生长,③错误;翻耕土地不会增加耕地面积,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当地气候类型由纬度位置和大气环流等共同影响,种植牧草不会改变气候类型,①错误;材料可知,多年生牧草根系发达,且表层土发育苔藓,利于水分下渗,将促进岩石的风化,②正确;牧草是当地的植被,故种植牧草不会增加植被类型,③错误;由材料可知,种植牧草后,土壤不需要翻耕,且多年生牧草,根系发达,有利于固定土壤,表层土发育苔藓,可以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故牧草代替玉米,可以减少表土损失,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③错误,②④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植物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增加水分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26.【答案】(1)①.湖风②.陆风③.减少④.减弱(2)①.顺时针②.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而高空形成低气压,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3)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湖陆风【解析】【分析】本题以新疆博斯腾湖为背景材料,涉及到热力环流的原理及过程、热力环流的应用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白天,由于湖水增温增的慢,气温低,湖面形成冷高压;陆地增温增得快,气温高,形成热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由高压指向低压,于是近地面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形成湖风。夜间,由于湖水降温降的慢,气温高,湖面形成热低压;陆地降温降得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大气水平运动由高压指向低压,于是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湖泊,形成陆风。近年来,博斯腾湖周边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不断增加,使得博斯腾湖水量减少,湖陆风的强度减弱。【小问2详解】冰块处气温低,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冰块附近形成高压,冰块的高处形成低压;热水附近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热水附近形成低压,高处形成高压,于是低处大气又冰块流向热水区,高处由热水区流向冰块,因此可以观察到烟气主体的运动方向大致呈顺时针流动。由上面可知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而高空形成低气压,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生产生活中热力环流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湖陆风。27.【答案】(1)①.下渗②.地表径流(2)①.②.下渗③.水汽输送④.蒸发(3)提供生活用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4)ABD【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集雨水窖示意图和水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降水通过管道流至沉淀池,并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水窖,导致下渗及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故其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小问2详解】因图中已有发生在海洋上空的降水,故C为海洋水的蒸发,箭头应由海洋表面指向大气。B为水汽输送,海洋上空水汽输送至陆地上空,箭头应由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A为下渗,箭头应由陆地表面指向地下土壤。如图所示。小问3详解】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发展集雨工程可以减少水资源的自然损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集水雨窖可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用水,提高生活质量。【小问4详解】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当中,侵蚀作用形成侵蚀地貌,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地貌,不断塑造的地表形态,A正确;水循环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B正确;水循环在不同圈层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使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趋于平衡,C错误;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营养盐类、盐分等,D正确。故选ABD。28.【答案】(1)①.冲(洪)积扇②.(风蚀)雅丹地貌③.风蚀蘑菇④.(呈)扇形⑤.(呈)新月形⑥.(呈)蘑菇状(2)沙丘的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3)①.甲②.流水地貌(4)①.甲②.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地形地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常见地貌类型及特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甲地貌以出山口为顶点,呈扇状,是冲(洪)积扇。乙地貌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垄脊呈平行纵列分布,是雅丹地貌。丙地貌是沙丘链,由图可知组成沙丘链的单个沙丘,其形态特征呈新月形。丁地貌形态特征呈蘑菇状,是风蚀蘑菇。【小问2详解】有丙图可知,新月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威海招标面试题及答案
- 应对文化产业管理证书考试的试题及答案机制
- 光电工程师的实习与培训试题及答案
- 专利代理实务中的伦理问题试题及答案
-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导读试题及答案
- 专利文献的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护士资格证题型识别试题及答案
- 儿童艺术考试题及答案
- 工会考试多选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激光技术工程师考场实战经验试题及答案
-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 《记金华双龙洞 》说课课件
- DL∕T 5161.6-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6部分:接地装置施工质量检验
- 8.1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课件+视频)-【中职课堂】高二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
- 实验训练2数据查询操作
- 四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任务三 布袋的制作》(教案)
- 《巍巍井冈山》教学设计
- 餐饮宴会营销方案策划(2篇)
- 希尔顿酒店品牌策略分析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题400道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宁夏医科大学自主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真题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