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新课标要求1.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新教材变化新教材新变化:1.2024版七年级新教材在课时标题、每课小标题都发生了突破性变化,如第7课第一目小标题变为老子和《道德经》、第三目小标题变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新教材依据新课标对部分内容作了重新编排,使教材更符合新课标要求;如第7课新增了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子”的含义、“韦编三绝”的故事、稷下学宫等;新教材引入了大量史学考古、理论研究新成果,课文标题后引语部分增加相应内容的图片信息,正文部分采用了大量的新地图、新图片、考古新发现的遗物,历史知识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如第7课引语旁配有《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拓片》;4.新教材增加了“学史崇德”栏目,更符合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更符合新课标坚持德育在先的理念,更加符合“为党育人,为国育人才”的“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如第7课新增了【学史崇德】“孟子有关大丈夫的名言”的故事,更好地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唯物史观)2.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家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家国情怀)教学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教学难点百家争鸣的原因和影响教学方法研读史料法教学资源ppt教学内容及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观看视频:中国通史——百家争鸣孔子和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春秋战国还有哪些重要思想家?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出现什么新气象?二、老子和《道德经》1.老子的生平任务一:阅读教材,完成有关老子的基本信息。老子老子主要活动路线图名字:名耳,又名老聃(dān)时期:春秋后期国别:楚国人经历:周朝史官,掌管王室典籍,学识渊博著作:《老子》(《道德经》)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2.老子的思想主张任务二:研读《老子》的言论,说说具体蕴含了老子的哪些主张?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材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主张:1.核心思想:道,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2.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3.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4.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三、孔子和儒家学说1.孔子的生平任务一:阅读教材,完成有关老子的基本信息。孔子名字:名丘,字仲尼时期:春秋后期国别:鲁国人经历: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中年在鲁国从政,后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著作:《论语》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2.孔子的思想主张任务二:研读《论语》中孔子的言论,说说具体蕴含了哪些主张?有何积极意义?材料: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其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主张:(1)核心思想:“仁”。(2)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3)反对苛政,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实行德政。积极意义:为政以德”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此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3.孔子的教育成就任务三:研读史料、阅读教材,为什么梁启超说“孔子之教育俟百世而不惑”?材料:“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梁启超《世界伟人》教育成就:孔子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4.孔子的教育理论任务四:说说下列孔子言论分别体现了什么学习理念?对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材料: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指导意义:孔子在学习上强调,要抱着诚实求学和虚心请教的态度,向能者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把经常复习旧知和探求新知相结合,要把学习和思考相结合。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整理古籍(跨学科:历史+语文)任务五:孔子晚年在整理古籍方面有何成就?成就: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和修订古代重要典籍,《诗》、《书》、《礼》、《乐》、《易经》、《春秋》这些古代典籍,后人合称之为《六经》,对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追问:你能讲讲“韦编三绝?的故事吗?你从孔子身上学到了什么?孔子晚年时十分喜欢研读《易》。当时书籍主要写在竹简上,再用牛皮绳将这些竹筒按顺序编连起来。《易》深奥难懂,为了深入学习这部书,孔子把《易》翻阅了许多遍,甚至编连竹简的牛皮绳都披磨断了好几次,不断换上新的再读。即便这样孔子还谦逊地说:“如果给我增加几年寿命,到50岁时去学习《易》,便可以不犯大的过错。"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来源点拨:重视学习,坚忍持久的努力。只要能够付出努力,并持之以恒,就能成为一名具有真才实学的行业专家,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人才。6.孔子的地位任务六:你是否赞同瓦尔特对孔子的评价?结合本课的学习,请说明你的理由。材料:法国学者、作家格扎维埃·瓦尔特对孔子评价:《论语》有云:“仲尼,日月也。”他正是中华之“华”的源泉,只要借助他,这道“光华”就将“永恒”!这道“光华”就超越国家的疆界,肩负启迪人类的神圣使命。地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孔子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仁爱、和谐)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四、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派别任务一:阅读教材,思考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哪些学派影响较大?原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学在官府”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主要派别: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学派2.百家争鸣的主张任务二: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中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各个派别的代表人物和主张。派别代表人物主张著作儒家孟子荀子仁政(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民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才能的天下);拥护正义战争,强调仁者无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维护社会秩序《孟子》《荀子》墨家墨子兼爱、非攻(互爱互利,反对攻伐兼并,残害生命);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统一思想;提倡节俭《墨子》道家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庄子》法家韩非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韩非子》兵家孙武、吴起、孙膑奠定我国军事理论的基础《孙子兵法》3.孟子的精神任务三:孟子认为什么才是“大丈夫”?从中你能感受到他的什么精神?孟子材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大意: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精神: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点拨:这种精神对后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影响。4.墨子的主张任务四:墨子的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主张?结合墨子生活的历史时期,说说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墨子材料: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墨子·尚贤上》主张:尚贤(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与兼爱互利联系起来原因:战国时期为等级社会,各诸侯国任用亲信、富贵之人,(不一定是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治理国家,国家必乱。墨子提倡任用贤能(真才实学)之人,国家才会富强,才能在兼并战争中取胜。5.百家争鸣的含义任务五:结合所学,阅读教材,说说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战国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6.百家争鸣的意义任务六:研读材料,阅读教材,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材料: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念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志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世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明确: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五、课堂小结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春秋时代,出现了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到战国时代,涌现了更多的思想流派,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和兵家等。这些学派的代表思想家游说天下,并相互论辩,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为大。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制作老子人物小卡片,学会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研读老子名言,感悟理解其中蕴含的主张制作孔子的人物小卡片,学会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研读孔子名言,感悟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研读史料,阅读教材,总结孔子的教育主张,理解其对后世教育的影响讲成语故事,从中体会、学习孔子的重视学习、持之以恒精神研读史料、结合所学、理解、概括孔子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表格整理百家争鸣中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著作小组合作,研读史料,理解孟子名言体现的精神和墨子主张反映的时代特征结合材料,理解、概括百家争鸣的意义齐读感悟观看视频,提出疑问,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落实唯物史观核心素养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家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落实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板书设计核心素养拓展提升课堂辩论活动设计:出示有关儒家和法家主张的两组材料:第一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可使制挺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程序
- 企业法律顾问合同(2025年版)
- 2025年审计鉴定合同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北师大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厘米做单位量长度 (7)-西师大版
- 专题一第2课三、《便携移动设备》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吉林省辽源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届东方电气集团校园招聘正式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eepSeek科普学习解读
- 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4版)
- 脑卒中-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 疫情统计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浙江省绍兴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基本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原理_过镇海
- 水转印检验规范(吉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