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75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超级细菌”是对目前临床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均具耐药性的病菌,抗生素滥用是产生“超级细菌”的重要原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超级细菌”具有细胞壁,能抵御任何一种抗生素的作用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超级细菌”产生的根本原因C.长期滥用抗生素对突变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加速细菌的进化D.“超级细菌”的产生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典型实例2、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B.着丝点分裂C.细胞质不均等分配D.染色体复制3、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直接观察到的是()A.相对性状的分离B.遗传因子的分离C.等位基因的分离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4、已知玉米的高茎对矮茎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亲本为Aa的玉米随机传粉,得到F1,F1植株成熟后再随机传粉,收获F1;中高茎植株的种子再种下,得到F2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植株中矮茎占1/6B.F2植株中纯合子占1/3C.F1高茎植株中纯合子占1/4D.F1矮茎植株中纯合子占1/35、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另一个体杂交,其子代中黄色圆粒豌豆占3/8,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A.YyRrB.YyrrC.yyRrD.Yyrr或yyRr6、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能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A.B.C.D.7、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个月AFP基本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分泌量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血液中AFP含量会持续性异常升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AFP含量超标可以作为确诊肝癌的依据B.AFP对于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C.肝癌细胞分裂周期变长导致AFP合成量增加D.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发生突变后才会表达8、研究发现,某昆虫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XO(缺少Y染色体)为雄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雌雄同体B.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是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结果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该昆虫的性别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后分离,在联会时____________间还常常发生_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则自由组合,使配子的遗传组成多种多样。10、传统的育种方法是_____,缺点是_____长,而且_____是有限的。11、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含有的遗传信息不同。12、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___________,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多细胞植物和动物的种类不断增多。13、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_____单位,是由_____________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______个基因。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_。
(2)DNA分子的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碱基之间的这种配对关系叫做______________原则。
(3)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______)A.正确B.错误16、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______)A.正确B.错误17、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______)A.正确B.错误18、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______A.正确B.错误19、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性染色体传递()A.正确B.错误2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该物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A.正确B.错误21、孟德尔在实验选材时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且豌豆的花冠形状又非常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A.正确B.错误22、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16分)23、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具有削弱红色素合成的作用,且BB和Bb削弱的程度不同,BB个体表现为白色。现用一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产生的后代F1表现为粉红色∶白色=1∶1,让F1中的粉红色自交,产生的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7∶6∶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__________定律。产生的后代F1粉红色和白色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的异常分离比除了与B基因的修饰作用有关外,可能还与F2中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F2白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3)某白花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粉红花个体,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二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为研究属于何种原因,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写出实验的材料、操作思路及预期的结果和结论(假定实验过程中环境因素不影响基因所决定的性状的表达,且如果发生了基因突变只能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大豆花叶病毒会严重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科研人员筛选出了A;B和C三个抗大豆花叶病毒的纯合品系;并对抗性遗传进行研究。
(1)用三个抗大豆花叶病毒的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F1
F2
抗病。
感病。
抗病。
感病。
感病。
A×感病。
12
0
116
42
B×感病。
13
0
95
36
C×感病。
9
0
99
34
据表分析,抗性性状均为_____性性状,三组杂交的F2均接近_____的分离比。
(2)为探究不同抗性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图1所示杂交实验。
①据实验一分析,品系B和品系C的抗性基因位于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2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抗病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
②据实验二推测,从位置关系上看,品系A和品系B的抗性基因可能是_____或同一对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突变基因。
(3)科研人员利用S序列(某染色体特定位置的标记物;不同品系中S序列长度不同)进一步确定A;B两品系抗性基因的位置关系。
①用引物扩增A品系、感病品系及其相互杂交得到的F1和F2若干个体中的S序列;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分析,推测A品系抗性基因与S序列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
②同一条染色体的基因间距离越近,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越低。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A品系抗性基因和S序列、B品系抗性基因和S序列之间的交换概率。若结果不同,则说明_____。25、玉米紫冠(A)对非紫冠(a)、非糯(B)对糯(b)、非甜(D)对甜(d)有完全显性作用,3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3个纯种的玉米品系,即甲(aaBBDD)、乙(AAbbDD)和丙(AABBdd),某小组设计了获得aabbdd个体的杂交方案如下。
第一年:种植品系甲与丙,让品系甲和丙杂交,获得F1的种子;
第二年:种植F1和品系乙,让F1与品系乙杂交,获得F2的种子;
第三年:种植F2,让F2自交,获得F3的种子;
第四年:种植F3;植株长成后,选择表现型为非紫冠糯甜的个体,使其自交,保留种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
(2)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表现型有____________种。
(3)F3中aabbdd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基因B、b与D;d独立遗传;请在甲、乙、丙3个品系中选取材料,设计可行的杂交实验方案。
第一步:取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得F1;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B、b与D、d独立遗传。26、某昆虫有白色、黄色、绿色三种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相关色素的合成原理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二只绿色昆虫杂交,子代出现了3/16的黄色昆虫,此二只绿色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白色昆虫的性别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只未知基因型的白色雌虫Q;请从未知基因型的绿色;白色和黄色雄虫中选材;设计一个一次性杂交实验,以准确测定Q的基因型(写出相关的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子代的雌虫体色均为绿色,则Q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Q的基因型是AaXbXb;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Q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
1;“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2;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
A;根据题干在“超级细菌”是对目前临床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均具耐药性的病菌;说明“超级细菌”不具有能抵御任何一种抗生素的作用,A错误;
B;“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染色体,因此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错误;
C;“超级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而长期滥用抗生素对突变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加速细菌的进化,C正确;
D;“超级细菌”的产生属于环境中的抗生素对生物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点睛】2、C【分析】【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配对;可能发生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布在细胞中;②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被纺锤丝牵引移向细胞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细胞质分裂。
【详解】
A;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的现象,次级卵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不会发生分离,A错误;
B;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的现象,初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B错误;
C;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质的分配都是不均等的,C正确;
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不出现染色体复制;而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错误。
故选C。
【点睛】3、A【分析】【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
A;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的是相对性状的分离;A正确;
BCD;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不能通过肉眼观察到;BC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现象,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4、A【分析】【分析】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可进行自交,也可以进行杂交,随机授粉可理解为自由交配,本题中需要注意F2是收集的F1中高茎植株上的种子种植后获得的。
【详解】
A、Aa自交后代为AA∶Aa∶aa=1∶2∶1,即F1中A=1/2,a=1/2,F1植株成熟后再随机传粉,收获F1中高茎植株的种子再种下,由于F1中高茎植株上的种子,其雌配子来自F1中的高茎植株,而F1高茎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所以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a=2∶1,而雄配子来自F1整体,还包括了aa的配子,所以雄配子的比例为A∶a=1∶1,即F2的基因型为AA=2/3×1/2=1/3;Aa=2/3×1/2+1/3×1/2=1/2;aa=1/3×1/2=1/6,A正确;
B、由A分析可知,F2中纯合子占1/3+1/6=1/2;B错误;
C、Aa自交后代为AA∶Aa∶aa=1∶2∶1,所以F1高茎植株中纯合子占1/3;C错误;
D、F1矮茎植株都是纯合子;D错误。
故选A。5、D【分析】【详解】
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另一个体杂交,其子代中黄色圆粒豌豆(Y_R_)占3/8,而3/8=3/4×1/2,据此可推知:若将双亲的两对基因拆开来考虑,则有一对基因相当于杂合子自交,另一对基因相当于测交,进而推知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或yyRr,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6、C【分析】【分析】
已知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aabbcc与显性纯合个体AABBCC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再根据测交结果判断F1的基因组成情况。
【详解】
已知隐性性状个体aabbcc与显性纯合个体AABBCC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如果三个基因完全独立,那么测交结果应该有八种基因型,而测交结果只有4种基因型,说明有2对基因是连锁的。根据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发现去掉隐性亲本提供的abc配子后,F1AaBbCc产生的4种配子是abc、ABC:aBC:AbC=1:1:1:1,不难发现其配子中A与C、a与c始终是在一起的,是连锁基因,它们与B、b之间是自由组合的。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与连锁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自交和测交常见的比例以及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这是该题考查的重难点;根据所学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结合题意的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基因A、a与C、c之间的连锁关系,这是突破问题的关键。7、B【分析】【分析】
癌细胞的特征有:细胞分裂速度快;无限增殖,形态结构改变,易分散和转移。
【详解】
A;根据题意“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分泌量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血液中AFP含量会持续性异常升高”,因此血液中AFP含量超标可以作为诊断肝病的依据,而不是确诊肝癌的依据,A错误;
B;AFP对于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AFP具有抵抗母体的排斥反应等作用,B正确;
C;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分裂加快,细胞分裂周期变短,AFP合成量会增加,C错误;
D;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说明正常细胞内的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可表达,D错误。
故选B。8、D【分析】【分析】
1;该题的知识点是性别决定;由题意知,雌雄同体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X,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O,即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X),由于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昆虫的性别;
2;从性染色体组型分析;雌雄同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和不含有性染色体配子,且比例是1∶1。
【详解】
A;雌雄同体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是X∶O=1∶1,因此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是XX∶XO=1∶1,即雌雄同体∶雄体=1∶1,A错误;
B;由题意知;雄体缺少一条性染色体,是单体,不是单倍体,B错误;
C;XO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两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不同,C错误;
D;由题意知;昆虫的性别是由X染色体数目决定的,染色体数目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D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还有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详解】
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片段的互换,这种现象为交叉互换。【解析】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杂交育种周期可选择范围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基因重组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基本有遗传效应许多14、略
【分析】【详解】
(1)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2)DNA分子的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中的这种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4)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5)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6)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解析】①.脱氧核苷酸②.碱基互补配对③.缺失④.种群⑤.生殖隔离⑥.基因突变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A【分析】【详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正确。16、B【分析】【详解】
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的碱基序列;
故错误。17、A【分析】【详解】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故正确。18、A【分析】【详解】
人类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正确。19、A【分析】略20、A【分析】略21、A【分析】略22、A【分析】【详解】
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正确。四、实验题(共4题,共16分)23、略
【分析】【分析】
据题文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1)由题意可知:一红花植株(A_bb)与纯合白花植株(AABB或aaBB或aabb)进行人工杂交,F1表现为粉红色(A_Bb)∶白色=1∶1,说明亲本红花植株为杂合子,亲本白花植株含有B基因,进而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F1粉红色和白色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F1中的粉红色自交,产生的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7∶6∶2;接近于7∶6∶3(为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理论上,基因型为AaBb的F1粉红色植株自交所产生的F2中,白色(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粉红色(6A_Bb)∶红色(2Aabb+1AAbb)=7∶6∶3,而实际上却是白色∶粉红色∶红色=7∶6∶2,说明F2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致死。F2白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4/7。
(3)某白花纯合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或aabb,其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粉红花个体。为了研究该粉红花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让该粉红花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该粉红花个体的出现是环境因素引起,则该粉红花性状不能遗传;用该粉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只有白花植株。若该粉红花个体的出现是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该粉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用该粉红花植株自交,因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致死,所以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粉红色(AABb)∶白色(AABB)=2∶1。
【点睛】
本题易错点在于:不能准确判断花色与基因组成的关系。由题意“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和“B基因具有削弱红色素合成的作用,且BB和Bb削弱的程度不同,BB个体表现为白色”准确定位:红色为A_bb,粉红色为A_Bb,白色为A_BB、aaB_和aabb。在此基础上,依据亲代和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推知双亲和F1的基因型,并依据F2的性状分离比明辨控制该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而围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解析】基因自由组合AaBbaaBb某些个体致死4/7用该粉红花植株自交,如果后代中只有白花植株则属于环境因素引起的;如果后代中粉红色:白色=2:1,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24、略
【分析】【分析】
依据孟德尔分离定律可知,2个纯质亲本杂交,在F1代中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在F2代中的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3:1。由实验一知F1代自交后得到F2代的比例中抗病与感病是15:1;类似于9:3:3:1的比例,说明抗病与感病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确定2个基因的位置关系,就要看电泳后出现的条带,是否出现扩增A品系和抗性条带。
【详解】
(1)三个抗大豆花叶病毒的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可知,A×感病、B×感病、C×感病,F1代全部表现为抗病,所以抗病为显性性状;在F2代中抗病与感病比例中接近3:1。
(2)①由实验一知F1代自交后得到F2代的比例中抗病与感病是15:1,类似于9:3:3:1的比例,说明抗病与感病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株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组合16种,若以AABB表示抗病植株的基因型,aabb表示感病植株的基因型,依据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可知,抗性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F1代杂合体中等位基因自由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2代中有4种表现性,9种基因型,16种基因组合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5:1,故只要有A或B基因的存在,植株表现为抗病,aabb是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所以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在F2代有16种基因型组合,只有AABB、aaBB、AAbb这三种是纯合体,在F2代中有15份个体是抗病的;所以纯合个体占3/15为1/5。
②依据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2代杂合体中等位基因自由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品系A和品系B的抗性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或同一对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突变基因。
(3)①用引物扩增A品系、感病品系及其相互杂交得到的F1和F2若干个体中的S序列;通过电泳图谱分析可知,当电泳结果出现A品系的S序列的扩增结果时,植株为抗性,当电泳结果只出现感病植株的S序列扩增结果时,植株为感病,故推测A品系抗性基因与S序列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②同一条染色体的基因间距离越近;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越低,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A品系抗性基因和S序列;B品系抗性基因和S序列之间的交换概率,若结果不同,说明两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的基因间距离越远,故说明A、B基因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不同的两个基因。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旨在考查学生根据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解析】显3:1281/5等位基因当电泳结果出现A品系的S序列的扩增结果时,植株为抗性,当电泳结果只出现感病植株的S序列扩增结果时,植株为感病A、B基因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不同的两个基因25、略
【分析】【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1)由题干可知,aaBBDD(甲)×AABBdd(丙)→F1:AaBBDd,表现型为紫冠非糯非甜。
(2)AaBBDd(F1)×AAbbDD(乙)→F2:AABbDD、AABbDd、AaBbDD、AaBbDd;且比例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生态农业门面房购置与农产品销售合同4篇
- 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沪科新版必修1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数字经济年薪制工资合同3篇
- 物业服务商与商户就2025年度物业管理签订的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南京市二手房买卖合同附件清单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加工钢材买卖居间合同附带质量监管协议3篇
- 专属2024人力资源代招服务合作合同版
- 2025年度能源市场交易代理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解析版)
- 012主要研究者(PI)职责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
- 2024年个人车位租赁合同经典版(二篇)
- 农耕研学活动方案种小麦
- 2024年佛山市劳动合同条例
- 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方案
- 城镇智慧排水系统技术标准
- 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
-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优秀课件4人教版
- 节能降耗课件
- 尼尔森数据市场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