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科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浙科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浙科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浙科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浙科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浙科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27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商君遗礼,弃仁思,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子壮到出赞。”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人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2、《哈佛中国史》载:“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他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繁荣时,国家才能强盛。”以下措施与材料对应的是A.保甲法、保马法、均输法B.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C.保甲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3、1809年,穆罕默德·阿里规定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并没收许多违规的宗教地产。这一措施最深远的影响是A.进一步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B.巩固了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C.削弱了宗教势力的政治影响D.清除了马木路克的残余势力4、梭伦是古代希腊著名的“七贤”之一,完成改革后,毅然辞官远游。那么他的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地位应是A.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C.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D.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5、某同学在搜集历史学习资料时;发现了下图中一些刻有希腊人名的陶片。这些文物有助于我们研究古代雅典。

A.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B.民主政治体制的建设C.古典文化的繁荣程度D.债务奴隶的数量多少6、公元前592年4月,雅典公民特拉奥西古参加了公民大会,聆听了令人振奋的有关民主制的演说。但在选举国家公职人员时,他却只能出任低级官职,他当时应属于A.第一等级B.第二等级C.第三等级D.第四等级7、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A.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行政选区B.抽签选举成立五百人议事会C.“陶片放逐法”D.废除债务奴隶制8、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中国实为下策”。瓦德西持上述观点主要原因是A.充分认识到中国地广人多B.希望各国侵华达成相互谅解与妥协C.认识到中国人民富有反抗精神D.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9、两汉时期,地方长官(郡太守)拥有自辟僚属和察举大权。长官与僚属形同君臣,长官升调或僚属离职后,长官依旧自居“故主”,僚属则成为“故吏”。这主要体现了A.依附关系根源于察举制B.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C.早期官僚政治尚不成熟D.郡县制下地方权力很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发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1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13年底张謇出任农商总长;立即着手经济法制建设。他深知,想要快速顺利有效地进行经济法制建设,仅靠自己和农商部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上获得时任大总统袁世凯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下取得广大工商界的参与和拥护。对于国务院,张謇尽量利用机会宣示和解释自己制定经济法规的设想和方案,以争取获得支持和同情。对于作为法律审核机构的参议院;众议院和法制局,张謇设法沟通,除了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已表示希望两院给予支持外,还在某些重要法规交付审议时,希望参政院和法制局视情况而简化审核程序,尽速审议通过。对于工商界,张謇尽量兼顾工商业习惯,吸收他们所提出的合理意见,如不能吸收则给予解释说服。张謇在制定经济法规时较多地注意到了本国的经济状况,如《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就是根据清末资政院在全国各商会讨论和广泛的调查基础上拟订的。

《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经农商部邀请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后而制定。其他经济法规的制定,也比较广泛地征求了工商界的意见。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进行经济法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经挤法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作用。12、材料旧社会中国农村有强大的宗族势力;往往在宗族共有名义下拥有大量族田,其中大公堂一般由族长管理,小公堂一般由农民自己轮流管理,而祠堂则是宗族的标志,是全族立法;司法、行政的机关。除地主土地外,土改中被没收最多的就是由地主乡绅管理的族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祠堂等得由当地政府管理,并充为公用。因为祠堂依然安放着祖宗神牌,曾出现因祠堂拟改做仓库引发群众闹事案件。土改中通过“引苦:“诉苦、“论苦”,启发农民阶级觉悟,分清宗族内阶级界限,但最初诉苦指向是停留在“生存伦理”层面。农会成立后,通过相关组织规则规定:农民协会是农村中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农会的迅速发展实现了乡村权力的的转移,但领导农会的雇贫农们往往“过于老实,自己没有主张,容易被人掌握,做落后群众的俘房”

——摘编自何朝银《土地改革与义序宗族乡村的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改革中瓦解宗族势力的措施及其障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消解乡村宗族势力的意义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以1855年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为标志;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国家公务员制度诞生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到1927年,“吾国政治恶劣,强半由于官吏贪墨,贿赂公行”。有鉴于此,南京国民政府在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后,用考试录用和有效的管理方式澄清吏治,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必然成为其亟须进行的事务,正如胡汉民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纪念周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至于我们今后实行总理所定的考试制度,当然是为的拔取党国的人才而考试,为的澄清全国的吏治而考试,为的实现总理的三民主义而考试”,由此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摘编自张玲《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槪括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影响。14、(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为缓和社会矛盾;1712年康熙颁发谕旨,把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全国人丁和应征的丁银,基本加以固定,作为以后每年征收丁银的常额依据,之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一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能解决赋役负担偏枯不均的问题。雍正即位后,进一步加强赋役改革,推行摊丁入亩。雍正元年(1723),按“因田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和“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的原则在直隶试点,将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第二年“造册征收,(在直隶全省)通省计摊,统为核算”。接着,除山西等少数省外,相继全国推行。至雍正七年基本上普及到全国的绝大部分省区。自此“一省之内,(亦)则例各殊”的徭役形式“始规划一”,故有人称“(摊丁入亩)一举而数善备焉。”

——摘编自冯元魁《论清代前期的赋役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时赋役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推行赋役改革的历史作用。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代各朝设立并延续到道光年间的各类赈灾和济贫机构;如粥厂;留养局、栖流所等,几乎完全实行施养手段对灾民或贫弱人员进行赈济和救助。光绪朝中后期开始,晚清政府率先在直隶地区创办一批工艺局场所,旨在对突民、流民进行救助,以解救京城日益严重的荒政事务以及贫困、犯罪等社会危机。这类新式赈灾机构通常是设置简繁不一的生产劳动部门,侧重传授某种具体的谋生技能或手艺。如光绪三十四年,庆亲王奕劻等奏请在京师设置的9个工艺厂,即为“兴实业而惠穷黎,宗旨在教养贫民”。光绪二十六年山西发生严重旱灾之时,巡抚锡良即迫于“库空如洗”,不得不“借资民力,乞助邻疆,以拯民命”。

光绪二十九年;山东多地大雨如注,利津黄河决口,水突严重,巡抚周馥“广求南省义绅集资协助”。次年,安徽灾情困苦,巡抚诚勋决定开办赈捐,“全赖本省外省各官坤不分畛域,广为劝捐,源源接济。

评析材料中关于清末赈灾方式的变化。16、材料西晋灭亡后的100余年间,北部中国先后建立了20多个割据政权,旧史称“五胡十六国”。南部中国的东晋是在南北方世族的支持下建立的,当时“举贤不出世族”,“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世族子弟骄奢淫逸,“不乐武位”,既无力收复中原,也为寒门庶族从戎武中崛起创造了条件。589年,隋统一南方。西晋灭亡后的100余年间,北部中国先后建立了20多个割据政权,旧史称“五胡十六国”。南部中国的东晋是在南北方世族的支持下建立的,当时“举贤不出世族”,“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世族子弟骄奢淫逸,“不乐武位”,既无力收复中原,也为寒门庶族从戎武中崛起创造了条件。589年,隋统一南方。——据吕克勤、徐耀耀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隋文帝“革除旧弊”的原因及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文帝改革的影响。隋文帝即位之初就“革除旧弊”,在中央设置三省及六曹掌管全国军政机要,地方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栽减郡县数目,并将地方官的任免权收归吏部。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和地方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举人”,为寒门庶族开辟了入仕的途径。17、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的巨大灾难促使人们对西方社会进行反思。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宪政运动的失败等原因,致使梁漱溟对从前的宪政主张逐渐产生了怀疑,最终经过重重思考,决定致力于在保持现有社会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以儒家理论为核心的社会改良来振兴中国农村,刷新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进而实现中国现代化。这是梁漱溟文化建国的理想尝试,是他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设计的既有别于全盘西化的自由主义,又不同于苏俄共产党的“儒家社会主义”之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的巨大灾难促使人们对西方社会进行反思。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宪政运动的失败等原因,致使梁漱溟对从前的宪政主张逐渐产生了怀疑,最终经过重重思考,决定致力于在保持现有社会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以儒家理论为核心的社会改良来振兴中国农村,刷新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进而实现中国现代化。这是梁漱溟文化建国的理想尝试,是他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设计的既有别于全盘西化的自由主义,又不同于苏俄共产党的“儒家社会主义”之路。——摘编自崔慧殊《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及其争议研究》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梁漱溟和毛泽东关于乡村建设思想的不同之处,并简要评价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思想。1927年是全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最初“觉悟”阶段。这一年的3月,毛泽东开始“觉悟到乡村中的不满可能会变成‘无产阶级’革命的动力”。梁漱溟确立了他“如何去替民族开这条路来,则我之所谓‘乡治’是已”的立国之道,开始了他实践乡村建设计划的第一步。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那些因负债而押出土地变为“六一汉”的人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越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毁性的打击。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等之分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唯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出庭担任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材料二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

——梭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梭伦针对贵族与大众之间的矛盾采取了怎样的处理原则?(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6分)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2题,共1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详解】

“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的意思是,秦国人家中如果家庭富裕,那么儿子成年后要(与父母)分家,如果家庭贫困,那么儿子成年后要入赘到别人家。这是商鞅在社会风尚习俗等领域的改革措施,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所以这有利于增加户口数,提高政府赋税收入,故选C。材料着眼于社会习俗的变革,与土地所有制的变革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着眼于社会习俗的变革,材料与司法制度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材料着眼于社会习俗的变革,并非军事改革,排除D。2、B【分析】【详解】

根据题干中“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使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使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故B项正确。A项,保甲法、保马法目的在于减轻国家军事负担,均输法在于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调控管理,增加国家税收,与题意不符合,排除。方田均税法指政府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与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等无直接联系,故排除CD两项。3、C【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阿里规定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并没收许多违规的宗教地产,这削弱了宗教的统治势力,进而削弱其对国家的政治影响,故选C。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废除了包税制,没收违规宗教地产,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但那些没有地契或地契不合规格的宗教地产是收归国有的,排除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巩固了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而不是材料中对宗教违规地产的没收,排除B;材料针对的是宗教长老阶层的势力,而不是马木路克,排除D。4、B【分析】试题分析: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选B。贵族制时期是民主制的开端;C项伯利克里时期民主制发展到顶峰;D项克里斯提尼时期民主制完善。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梭伦改革是雅典走上了民主制的道路,推动了雅典的进步,也为人类创造了政治文明遗产,其改革中有很多是倾向于平民的措施,如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役制,公民不会再因为债务问题而沦为奴隶,发展工商业等这些措施也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5、B【分析】图片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属于雅典民主政治体制的产物,故B正确;陶片放逐法并不能用于研究雅典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错误;陶片放逐法也不是古典文化的繁荣的象征,故C错误;陶片放逐法与债务奴隶的数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陶片放逐法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6、C【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实行了财产等级制度,等级越高,享有的政治权利越多。特拉奥西古“只能出任低级官职”,他应该属于第三等级,故C项正确;ABD项排除。7、B【分析】【详解】

抽签选举是由运气或“神意”决定的,虽然随意,但是机会均等,最能体现公平,故B项正确;AC项无法体现出机会均等的内容,排除;D项是梭伦改革的内容,也无法体现机会均等,排除。8、C【分析】【分析】

【详解】

A项不是瓦德西的核心观点,排除;由“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故瓜分中国实为下策”,说明八国联军虽然绞杀了义和团运动,但是瓦德西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精神,以致认为列强应该调整对华政策,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故C正确;B、D项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9、C【分析】【分析】

【详解】

“故主”、“故吏”的说法体现了早期官僚政治的不成熟,所以正确为C;依附关系根源不是察举制,A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不涉及家天下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郡县制下地方权力不大,因为郡县制下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略

【分析】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这些措施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这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故答案为“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解析】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三、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11、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根据材料时间1913年;结合所学知识,张謇进行经济法制改革时的时代背景为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急严重,但此时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当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而张謇本人也提倡实业救国;张謇的经济法制改革既结合了本国商业发展的实际,也大量吸收了西方法律思想。

(2)特征:根据材料张謇在修订经济法规时注意协调官商各方势力;其在制定经济法律条例时广泛调查,听取政府部门、商人意见,而且在制定法律时尽量根据本国商人实际需要制定,关注本国国情。作用:根据所学,张謇经济法制改革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不可分,而且其修订法律能照顾本国商人,符合本国国情,因此有利于改善经济秩序,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基础,为后世经济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解析】(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

(2)特征:注意协调各方力量;广泛听取意见;关注国情。

作用:有利于改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的基础,为后世经济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土改中被没收最多的就是由地主乡绅管理的族田”得出没收地主和地主管理性公田;根据材料“祠堂等得由当地政府管理,并充为公用”得出征收宗族祠堂充作公用;根据材料“启发农民阶级觉悟,分清宗族内阶级界限”得出在宗族内展开阶级划分;根据材料“农民协会是农村中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得出构建农会等新公共权力。

第二小问障碍;根据材料“农村有强大的宗族势力”得出农民宗族观念强大;根据材料“启发农民阶级觉悟,分清宗族内阶级界限,但最初诉苦指向是停留在‘生存伦理’层面”得出农民缺乏阶级观念;根据材料“过于老实,自己没有主张,容易被人掌握”得出翻身农民缺乏行使基层权力的能力;

(2)根据材料涉及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律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通过消除乡村宗族势力巩固新生政权,可得出有利于建立乡村治理新机制,巩固新生政权;根据材料可知乡村宗族势力掌握大量田产,故可得出消解乡村宗族势力有利于推动土地改革的完成。【解析】(1)措施:没收地主和地主管理性公田;征收宗族祠堂充作公用;在宗族内展开阶级划分;构建农会等新公共权力;

障碍:农民宗族观念强大;农民缺乏阶级观念;翻身农民缺乏行使基层权力的能力;

(2)消除了封建族权对农村社会秩序的控制;推动土地改革的完成;有利于建立乡村治理新机制,巩固新生政权。13、略

【分析】【详解】

(1)据材料“以1855年英国颁布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为标志;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国家公务员制度诞生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可以得出,受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据材料“吾国政治恶劣,强半由于官吏贪墨,贿赂公行”可以得出传统官僚政治的弊端;据材料“当然是为的拔取党国的人才而考试,为的澄清全国的吏治而考试,为的实现总理的三民主义而考试”可以得出国民政府统治选拔人才的需要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等。

(2)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在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后,用考试录用和有效的管理方式澄清吏治”可以得出有利于澄清吏治,稳定政局,巩固统治;结合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促进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巩固等。【解析】(1)背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借鉴西方文官制度成功的经验;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存在一定弊端;科举制度废除后官员选拔制度不成体系;南京国民政府巩固统治的需要。

(2)影响:稳定了国内政局;巩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选拔了大批知识分子参与国家建设;促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14、略

【分析】(1)由材料中的信息“进一步加强赋役改革;推行摊丁入亩”“因田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在直隶试点”“相继全国推行”等信息,可以概括得出雍正时赋役制度改革的特点。

(2)雍正推行赋役改革的历史作用;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统一赋役,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保证赋税,巩固财政收入、有利于刺激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雍正时赋役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历史作用,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进行评述的能力。【解析】(1)特点:继承前朝;因时更新;先行试点,逐步推广;丁随地起,地丁合一。

(2)作用:统一赋役,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保证赋税,巩固财政收入;刺激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削弱人身依附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客观上有利人口增长和清查。15、略

【分析】【分析】

首先;根据材料概括得出清末赈灾方式的变化,根据“清代各朝设立并延续到道光年间的各类赈灾和济贫机构”“这类新式赈灾机构通常是设置简繁不一的生产劳动部门,侧重传授某种具体的谋生技能或手艺”得出变化赈灾的形式由政府直接教济(施养)转变为以工代赈;根据“广求南省义绅集资协助”得出赈灾的主体由各级政府担当转向政府与民间慈善力量并存;根据“全赖本省外省各官坤不分畛域,广为劝捐,源源接济”得出由各地独自赈灾发展到区域之间的互相帮助赈灾。

然后;分析清末赈灾方式的变化的原因,可从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西方先进赈灾理念的影响,政府财政紧张,近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等方面分析总结。

最后;评价清末赈灾方式的变化,可从赈灾方式渐趋近代化;稳定社会秩序、培养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技能的深远影响、促进中国近代实业的发展等角度分析积极意义,结合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分析得出无力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危机。

【详解】【解析】变化赈灾的形式由政府直接救济(施养)转变为以工代赈(教养兼施;寓养于教);赈灾的主体由各级政府担当转向政府与民间慈善力量并存;由各地独自赈灾发展到区域之间的互相帮助赈灾。

原因: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西方先进赈灾理念的影响;由于政府腐败;灾民增多、对外赔款、筹办洋务等造成的政府财政紧张;民主意识的兴起(清末专制制度受到冲击);西学东渐;近代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

评价:清末赈灾方式渐趋近代化,显示出晚清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进步性;提高了赈灾的效率和作用;有助于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危机(稳定社会秩序);培养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技能,有利于从长远的角度解决社会救济问题;促进了中国近代实业的发展;有利于各地相互救济,共度时艰;无力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危机。16、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北部中国先后建立了20多个割据政权”得出南北政权割据造成社会长期动荡;根据“举贤不出世族”“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得出门阀世族垄断官场,威胁皇权。

措施:根据“在中央设置三省及六曹掌管全国军政机要”得出创立三省六部制;根据“栽减郡县数目”得出改革郡县制;根据“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举人”得出实行科举选官。

(2)影响:根据“在中央设置三省及六曹掌管全国军政机要”得出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为唐朝制度改革奠定基础;根据“为寒门庶族开辟了入仕的途径”得出改变了选拔官员的方式,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削弱世族势力,新士人阶层产生;结合所学可知,隋文帝改革巩固了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解析】(1)原因:南北政权割据造成社会长期动荡;门阀世族垄断官场;威胁皇权。

措施:创立三省六部制;改革郡县制;实行科举选官。

(2)影响: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为唐朝制度改革奠定基础;改变了选拔官员的方式,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巩固了统一,促进了民族交流和交融;削弱世族势力,新士人阶层产生。(表述合理可酌情给分)17、略

【分析】【详解】

(1)根据“1924年”;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得出一战带来的战争灾难促使人们对西方社会反思;根据“中国宪政运动的失败等原因,致使梁漱溟对从前的宪政主张逐渐产生了怀疑”,可得出宪政运动失败,政府统治黑暗,启示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新的救国之路;根据“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结合所学,国民革命期间,农村在大革命期间显示出巨大能量。

(2)关于“不同之处”,可以从思想本质,改造方式、改造结局等方面归纳说明。关于“评价”,要一分为二。既要肯定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代表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振兴乡村的历史担当,其坚持传统以改造乡村的某些理念被后来中国建设农村所借鉴。同时要指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在未取得民族独立的情况下,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在中国行不通;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未能从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以维护落后制度为目的,难以起到真正的效果。【解析】(1)背景:一战带来的战争灾难促使人们对西方社会反思;宪政运动失败;政府统治黑暗,启示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新的救国之路;工农革命运动兴起,农村在大革命期间显示出巨大能量。

(2)不同之处:本质不同。梁漱溟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毛泽东是社会主义革命思想。方式不同:梁试图通过维持现有制度下,依靠儒家传统道德,以改良方式对农村进行改造;毛则是以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结局不同:梁的实践成效不大,以失败而告终;毛在革命胜利后对农村大规模改造,推行生产关系变革,改变了农村面貌。

评价:进步性: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改造农村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坚持传统以适应现代化改造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其改造乡村的部分理念被后来中国建设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