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假期提升专项练习历史压轴训练4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25高考假期提升专项练习历史压轴训练4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25高考假期提升专项练习历史压轴训练4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25高考假期提升专项练习历史压轴训练4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25高考假期提升专项练习历史压轴训练4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菁优高考历史压轴训练4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24•湖北开学)公元723年,唐玄宗接受大臣建议,把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房、户房、兵房、刑礼房、枢机房五房,对应领导六部的工作。中书门下的出现()A.顺应三省一体化的趋势 B.打破了皇权独尊的局面 C.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D.导致了冗官现象的出现2.(2024•石家庄模拟)唐朝前期,外层防御圈以各都护府为核心,内层防御圈以边境都督府为核心。都护府与边境都督府辖有若干羁縻府州,以镇抚外族,同时兼统邻近数州军队。都护府与镇戍系统仅负责提供敌情与牵制敌人,具体作战由中央派遣军队承担。由此可知,唐朝前期()A.注重边疆地区治理 B.形成外重内轻局面 C.藩镇割据潜滋暗长 D.军制改革迫在眉睫3.(2023秋•滨海新区期末)唐初,规定“民有见业农者,不得转为工贾。”唐朝中后期,出现了“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的情形。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重农政策的废除 B.赋税制度的演变 C.法律制度的约束 D.多种经营的出现4.(2024秋•天心区校级月考)陈寅恪认为,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的唐王朝仍延续国祚一百余年,东南八道财赋的供给是重要原因;黄巢起义断绝了汴路、运河的交通,导致大唐帝国的土崩瓦解。陈寅恪的研究表明()A.东南藩镇维护中央权威 B.交通建设有利于国家稳定 C.南北方的联系日益密切 D.北方经济落后于南方地区5.(2024•安徽开学)唐朝两税法施行之后,租庸调制度并没有一刀切地废止,如按照“人丁”即政府认定的劳动力数量来征发徭役的现象仍然存在。这说明唐朝的赋税改革()A.增加了税收名目 B.扩大了征收对象 C.加重了人民负担 D.依旧唯丁身为本6.(2024•魏都区校级开学)某学者对唐朝三省制有一段精辟的叙述:“坐庙堂者,商订于造命之初,毋或擅权而好胜;居纠驳者,审查于出令之后,不惮纠过以弼违,则上下之间始无旷职,而三省之设不为具文。”这体现了唐朝()A.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B.宰相逐步丧失行政大权 C.决策权与行政权开始分离 D.中枢机构形成制衡关系7.(2024春•南通期末)唐初,尚书仆射官居从二品,高于中书令、门下侍中,在政事堂议事时尚书仆射的意见往往会成为主流意见。高宗时,尚书仆射如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则不得参与议政,从此政事堂内三省长官平列,无高低之分。唐朝这一制度创新()A.扩大尚书仆射的权力 B.消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调整了中央决策机制 D.形成三省分理具体政务惯例8.(2024春•深圳期末)唐开元以后,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兼任六部尚书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六部官员拜相出席政事堂会议的人数越来越多,原本由尚书省会议裁决的政务,也逐渐转移到政事堂裁决。这表明当时()A.中书门下成为秘书侍从机构 B.中央机构分工更加明确 C.中枢权力运作机制发生变化 D.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加强9.(2024春•琼山区校级期末)唐初,三省长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基本专职化,“不归本司”。宰相会议所做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这一变化()A.强化了三省权力 B.加强了权力监督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规范了决策程序10.(2024•广州一模)唐代初期,政务事项原则上都要先向尚书省申报,再以尚书省的名义奏报皇帝。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后,却逐渐形成了“事无大小,皆悉闻奏”的局面,比如有太学生直接向武则天告假回家,还得到了武则天应允。这一变化可以说明()A.监察制度日趋完善 B.官僚机构对皇权的限制愈加艰难 C.行政效率不断降低 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11.(202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皇帝),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这一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公九卿制 D.南北面官制12.(2024秋•潍坊月考)《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由宰相李吉甫主持编纂,以“成当今之务,树将来之势”。该书分镇记载了各府州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四至八到的方里,开元、元和的贡赋,以及沿革、山川、盐铁、垦田、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项。其编纂()A.旨在为税制改革提供参考 B.规范了地方志编写的范例 C.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D.利于提升国家的洽理效能13.(2024秋•温州月考)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由此可见()①三省长官分掌宰相职权②中央决策体系日臻完备③中央行政效率大大降低④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24•天津模拟)唐初,政府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对逃散浮寄的人户采取追索回原籍的办法。宪宗元和五年(810年)政府将附郭而居、以城市为生活和工作场所的浮户统一纳入城市户籍管理体系。这一转变主要基于()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赋税制度改革的推进 D.坊市分置界限的打破15.(2024•河北二模)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唐初的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使其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朝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一变化()A.体现了中央对现实政治的妥协 B.有利于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C.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D.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16.(2023秋•让胡路区校级期末)《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历四年正月十八日,敕有司:“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分为九等……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荒田开佃者,亩率二升。”据此推知,该税制()A.不抑兼并,按财产两次征税 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计亩征银 C.以均田制为基础,分类征收 D.废除丁税人身依附关系松弛17.(2024春•仁寿县校级期末)贞观年间,唐太宗接受宰相封德彝的建议,发布了征召中男(十六岁到二十岁的男子)入伍的诏令。而魏征认为这是“竭泽而渔”,连续数次驳回这个诏令。当时魏征供职的部门最有可能是()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兵部18.(2023秋•长安区期末)在唐代,出于三省行政的职能不同,不同部门官员的工作诉求难以统一,经常出现三省官员相互之间“日有争论,纷纭不决”的现象。为此,乃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匡其政。据此可知,政事堂宰相集议的设立()A.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C.消除了三省间分歧 D.避免了决策的失误19.(2024•梅河口市校级开学)隋和唐初的宰相为三省长官,即尚书仆射、中书令、侍中各二人。同时,又以各种加衔,如参掌朝政、平章国计、同知政事等名目参与宰相事务。这一现象()A.反映出文官制度走向成熟 B.促进了中枢决策科学化 C.推动了相权与君权的平衡 D.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20.(2024•广西开学)819年,唐宪宗任命抚州司马令狐通为右卫将军,门下省给事中崔植因认为令狐通任寿州刺史时擅自用兵,不宜奖励重用而封还制书,后“上令宰臣谕植,以通父(令狐)彰有功,不忍遂弃其子。其制方行”。这一事件体现了唐代()A.三省体制逐渐崩溃 B.门下省职能被剥夺 C.政治制度运行特征 D.中枢决策机制失灵21.(2024•冀州区校级模拟)通观东汉迄于唐中叶600余年间客与部曲的演变过程,始终以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来,即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这一矛盾()A.推动了赋税征收标准的变革 B.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的根源 C.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 D.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22.(2024•江西)唐代诏令用纸书写,颁下州县的诏令需长时间传递,白麻纸招虫,不能耐久,故用黄麻;重大诏命或当朝宣命,无须久存,故用白麻。黄轻白重,遂为故事。大约到德宗时,中书只有黄麻可用,白麻已皆在翰林院。这折射出()A.行政效率提高 B.中央集权加强 C.决策事权转移 D.科举影响扩大23.(2024•泰山区校级开学)皇帝的诏书在唐代由中书省拟定,皇帝亲览后在纸尾批几句,加盖御印,经宰相出旨。到宋初,宰相对于某事提出几项意见,拟成几条办法,送由皇帝决定,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谓之“面取进止”。这反映了唐到宋()A.中枢决策机制更加完善 B.宰相机构运作程序优化 C.皇帝揽权制约宰相权力 D.相权加强威胁君主专制24.(2024•川汇区校级开学)“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A.在隋朝时期已经称为定制 B.使中央行政决策实现民主化 C.导致“冗官”问题的出现 D.促使封建官僚政治日渐完善二.材料题(共5小题)25.(2023春•十堰月考)赋税制度的变革,事关王朝兴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租庸调制,务使大家有田地,自可向国家完粮;抽出余暇,为国家义务服役……租庸调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此制的最高用意,在为民制产,在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于是对政府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不感痛苦。——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u)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出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卷226(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推行租庸调制的意义。(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26.(2022秋•图木舒克校级期末)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新唐书》材料三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资治通鉴》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运作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政事堂”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27.(2022秋•东阳市校级月考)1989~2018年,是中国边疆研究的热潮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秉承历史传统,承袭了“恩威并施,羁縻治之”的治理政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政治制度——羁縻府州制。唐朝的羁縻制度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要忠于中原政府、不得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实际上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第二种是所谓的内属国,如疏勒、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第三种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回纥、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统治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权的文书多用“皇帝敬问”。——摘编自李振中《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论略》材料二如表1989~2018年30年边疆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聚类主题词高频关键词边疆重点地区新疆、清代新疆、新疆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云南省、云南边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西藏、拉萨、日光城、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蒙古、内蒙古、蒙古地区、黑龙江、黑龙江流域、黑龙江省、广西、海南岛、海南边疆关注时段清朝(清代、清朝、乾隆、清政府、清代前期、清廷、明清时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朝)、明代(嘉靖、万历、明初、明廷、朱元璋)、唐朝(唐代、唐王朝、唐前期、隋唐时期)、元(元代、成吉思汗)、汉(秦汉、西汉、西汉王朝、汉武帝、两汉、东汉)边疆治理边疆治理、边疆政策、治理、边疆教育、对策、边疆问题、改土归流、宗藩关系、治边思想、屯田(制)、经略、土司制度、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社会治理、国家治理、政策、理藩院、羁縻州府、西藏地方政府、安西四镇、策略、黑龙江将军、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卫所、天下观——改编自朱尖《中国边疆研究学术热点、特征与边疆内涵认知》材料三在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20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唐王朝实施羁縻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2)指出材料二中边疆研究最突出关注的地区,说明关注该问题的历史与现实意义。(3)分析材料二、三,结合所学说明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28.(2024•河北开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两税之立,则异于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积于场辅囤仓,直(价值)虽轻而众以为富;有流通蕃息之货,数虽寡而计日收赢;有庐舍器用之资,价虽高而终岁无利。如此之比,其流(流即类)实繁,一概计估算缗,宜其失平长伪(助长虚伪)。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于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于征求。此乃诱之为奸驱之避役。力用不得不弛,风俗不得不讹,闾井不得不残,赋入不得不阙。——摘自[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自两税之兴,因地之广狭瘠腴而制赋,因赋之多少而制役,其初盖甚均也。责之厚赋,则其财足以供。责之重役,则其力足以堪。何者?其轻重厚薄,一出于地,而不可易也。户无常赋,视地以为赋。人无常役,视赋以为役。是故贫者鬻田则赋轻,而富者加地则役重。此所以度民力之所胜,亦所以破兼并之门,而塞侥幸之源也。——摘自[北宋]苏轼《策别十•较赋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陆贽和苏轼对唐代两税法的评价有何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苏轼评价的时代背景。29.(2024•内乡县校级开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学家钱穆评论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唐代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1)根据材料一,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何变化?起到什么作用?(2)根据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反映了哪两种权利之间的冲突?结合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利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三.论述题(共1小题)30.(2023秋•香坊区校级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朝代经济政治文化唐曲辕犁普遍推广;茶广泛种植;均田制逐渐瓦解;港口城市贸易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有所发展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考试以进士和明经为主;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谏官佛教进入全盛时代,刊印《金刚经》;诗歌步入鼎盛时期;书法“颜筋柳骨”宋从越南引进“占城稻”;“田制不立”,土地买卖频繁;坊市界限打破,出现纸币交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广泛设立中央设三司使,地方设知州和通判;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形成,实行“糊名法”;出现谏院理学兴起;词、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苏黄米蔡四大家,主张“有意无法”;三大发明完成明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番薯引入中国,棉花广泛种植;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苏州的丝织业、佛山的冶铁业出现;大规模雇佣劳动的手工工场;禁止海外私人贸易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八股取士;形成完备的科、道监察体系,出现厂卫制度心学成熟;出现“异端”思想家李贽;世情小说盛行;出现总结性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如表为中国唐、宋、明三朝若干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2025年菁优高考历史压轴训练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24•湖北开学)公元723年,唐玄宗接受大臣建议,把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房、户房、兵房、刑礼房、枢机房五房,对应领导六部的工作。中书门下的出现()A.顺应三省一体化的趋势 B.打破了皇权独尊的局面 C.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D.导致了冗官现象的出现【分析】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需依据材料结合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进行分析。【解答】随着形势的变化,唐玄宗设立中书门下,原本一分为三的相权又重新集中,顺应了在唐初已经出现的三省一体化的趋势,A项正确;中书门下的出现并未打破皇权独尊的局面,古代皇权总体上处于强化的趋势,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到行政效率问题,排除C项;冗官主要体现在职务重叠的问题上,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2.(2024•石家庄模拟)唐朝前期,外层防御圈以各都护府为核心,内层防御圈以边境都督府为核心。都护府与边境都督府辖有若干羁縻府州,以镇抚外族,同时兼统邻近数州军队。都护府与镇戍系统仅负责提供敌情与牵制敌人,具体作战由中央派遣军队承担。由此可知,唐朝前期()A.注重边疆地区治理 B.形成外重内轻局面 C.藩镇割据潜滋暗长 D.军制改革迫在眉睫【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唐朝的中央集权。【解答】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材料可以看出边疆都护府负责镇抚外族,机构设置严密职责明确,同时也注重对边疆的节制,说明注重边疆地区的治理,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虽掌握军权但受中央节制,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作战是中央派遣军队承担,地方只负责提供敌情与牵制敌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唐朝前期边疆治理的弊端,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023秋•滨海新区期末)唐初,规定“民有见业农者,不得转为工贾。”唐朝中后期,出现了“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的情形。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重农政策的废除 B.赋税制度的演变 C.法律制度的约束 D.多种经营的出现【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唐初严格限制农民弃农经商,唐朝中后期则出现了大量农户外出经商的情况,结合所学,唐朝中后期推行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弃农经商的情况增加了,B项正确;唐朝继续实行重农政策,并未废除,排除A项;弃农经商情况增多,体现法律约束的放松,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百姓弃农经商,而非发展粮食种植、禽畜饲养、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2024秋•天心区校级月考)陈寅恪认为,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的唐王朝仍延续国祚一百余年,东南八道财赋的供给是重要原因;黄巢起义断绝了汴路、运河的交通,导致大唐帝国的土崩瓦解。陈寅恪的研究表明()A.东南藩镇维护中央权威 B.交通建设有利于国家稳定 C.南北方的联系日益密切 D.北方经济落后于南方地区【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唐朝的中央集权。【解答】根据材料“藩镇林立的唐王朝仍延续国祚一百余年,东南八道财赋的供给是重要原因;黄巢起义断绝了汴路、运河的交通,导致大唐帝国的土崩瓦解。”可知,东南八道的财赋通过运河运输到中央,延续唐朝统治,而黄巢起义断绝了运河交通,导致唐朝灭亡,可见南北交通稳定对于唐朝政权延续的重要性,这也侧面表明了南北方的联系日益密切,C项正确;东南藩镇并非都是维护中央的,排除A项;材料并非强调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而是南北联系紧密对国家政权稳定的影响,排除B项;北方经济落后于南方地区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2024•安徽开学)唐朝两税法施行之后,租庸调制度并没有一刀切地废止,如按照“人丁”即政府认定的劳动力数量来征发徭役的现象仍然存在。这说明唐朝的赋税改革()A.增加了税收名目 B.扩大了征收对象 C.加重了人民负担 D.依旧唯丁身为本【分析】本题考查两税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由材料可知,唐朝实施两税法征税改变过去“以丁身为本”的做法,确立“以资产为宗”的征收原则,但材料中说明两税法之后,以丁数多寡征发徭役的现象仍旧存在,这无疑增加了当时百姓的负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说明增加税收名目,排除A项;也没有体现出征收对象的扩大,排除B项;两税法实施后,只是存在以丁身征收徭役的现象,而其它税收的征发转向以资产为主,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两税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2024•魏都区校级开学)某学者对唐朝三省制有一段精辟的叙述:“坐庙堂者,商订于造命之初,毋或擅权而好胜;居纠驳者,审查于出令之后,不惮纠过以弼违,则上下之间始无旷职,而三省之设不为具文。”这体现了唐朝()A.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B.宰相逐步丧失行政大权 C.决策权与行政权开始分离 D.中枢机构形成制衡关系【分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要求根据材料“商订于造命之初,毋或擅权而好胜”“审查于出令之后,不惮纠过以弼违”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商订于造命之初,毋或擅权而好胜”“审查于出令之后,不惮纠过以弼违”“上下之间始无旷职”可以看出,三省各尽所职,又相互制约,总于皇帝,A项正确;唐朝时宰相握有行政大权,排除B项;汉武帝设立中外朝制度,决策权与行政权开始分离,排除C项;“制衡关系”表述片面,不能完全体现题干主旨,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唐朝三省六部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难度适中。7.(2024春•南通期末)唐初,尚书仆射官居从二品,高于中书令、门下侍中,在政事堂议事时尚书仆射的意见往往会成为主流意见。高宗时,尚书仆射如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则不得参与议政,从此政事堂内三省长官平列,无高低之分。唐朝这一制度创新()A.扩大尚书仆射的权力 B.消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调整了中央决策机制 D.形成三省分理具体政务惯例【分析】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的三省体制涉及国家中枢权力决策,据材料可知,唐初尚书省长官在三省中地位最高,唐高宗时期三省长官地位是平等的,由此可见,唐初至唐高宗时期,中央决策机制进行了调整,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到唐高宗时,尚书卜射的权力相对减小,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据材料无法得出唐朝三省体制形成分理具体政务惯例,材料反映了唐初到唐高宗时期中央决策机制得到调整,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学生需掌握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内容、演变、运行机制、特点以及影响。8.(2024春•深圳期末)唐开元以后,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兼任六部尚书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六部官员拜相出席政事堂会议的人数越来越多,原本由尚书省会议裁决的政务,也逐渐转移到政事堂裁决。这表明当时()A.中书门下成为秘书侍从机构 B.中央机构分工更加明确 C.中枢权力运作机制发生变化 D.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加强【分析】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隋唐三省六部制。【解答】根据材料反映的原本由尚书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至政事堂裁决,中书令原来掌管决策,反映出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C项正确;中书门下是中央行政机构,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三省之间的分工,且尚书裁决的权利转移到了政事堂,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相权对皇权的制约,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2024春•琼山区校级期末)唐初,三省长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基本专职化,“不归本司”。宰相会议所做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这一变化()A.强化了三省权力 B.加强了权力监督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规范了决策程序【分析】本题考查了隋唐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根据所学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及特征进行分析。【解答】三省原本就有参与决策和负责执行的权力,看不出权力强化,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对三省长官的监督牵制,排除B项;材料所述为中央决策,未提及基层治理和官员选拔,不能得出扩大了统治基础,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三省长官每日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所做决策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规范了决策程序,故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10.(2024•广州一模)唐代初期,政务事项原则上都要先向尚书省申报,再以尚书省的名义奏报皇帝。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后,却逐渐形成了“事无大小,皆悉闻奏”的局面,比如有太学生直接向武则天告假回家,还得到了武则天应允。这一变化可以说明()A.监察制度日趋完善 B.官僚机构对皇权的限制愈加艰难 C.行政效率不断降低 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分析】本题考查隋唐的政治制度,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隋唐的政治制度。【解答】据材料可知,事无大小都向皇帝汇报请示,说明皇权的加强,唐朝的门下省对皇权的约束降低,B项正确;监察制度是监察百官的,与材料制度无关,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影响行政效率,材料说的是皇权,排除C项;地方管制的设置,是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材料没有体现地方管制,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隋唐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1.(2024秋•道里区校级月考)“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皇帝),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这一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公九卿制 D.南北面官制【分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要求依据材料“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中“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皇帝),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央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因此,这一记载说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汉时期的中央官制,排除C项;南北面官制是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难度适中。12.(2024秋•潍坊月考)《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由宰相李吉甫主持编纂,以“成当今之务,树将来之势”。该书分镇记载了各府州县的等级、户、乡的数目,四至八到的方里,开元、元和的贡赋,以及沿革、山川、盐铁、垦田、军事设施、兵马配备等项。其编纂()A.旨在为税制改革提供参考 B.规范了地方志编写的范例 C.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D.利于提升国家的洽理效能【分析】本题考查了唐朝的中央集权,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根据材料“以贞观十道为基础,分为47个节镇,将所属各府州县的户口、沿革、山川、古迹以至贡赋等依次作了叙述”及所学可知,该书继承和发展了汉魏以来地理志、图记、图经的优良体例传统,对各项地理内容作了翔实的记载,又在府州下增加府境、州境、八到、贡赋等项内容。该书有利于朝廷掌握藩镇的具体情况,为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了支持,意在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服务,D项正确;《元和郡县图志》属于地理著作,并不是唐代税制改革的依据,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该书对地方治理的记载,并未涉及规范编写格式,排除B项;《元和郡县图志》包括了唐朝各地的地方管理,并不止局限于边疆,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唐朝的中央集权,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13.(2024秋•温州月考)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由此可见()①三省长官分掌宰相职权②中央决策体系日臻完备③中央行政效率大大降低④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及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一分为三,①项正确;据材料“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法的”可知,三省六部制下,皇帝的权力得到一定的限制,皇帝的命令未经中书门下的审核,直接发出被认为是违法的,这有利于中央决策体系日臻完备,②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政事堂的设立体现了三省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④项正确,B项正确;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③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4.(2024•天津模拟)唐初,政府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对逃散浮寄的人户采取追索回原籍的办法。宪宗元和五年(810年)政府将附郭而居、以城市为生活和工作场所的浮户统一纳入城市户籍管理体系。这一转变主要基于()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赋税制度改革的推进 D.坊市分置界限的打破【分析】本题考查古代赋税制度,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唐朝的赋税制度。【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发生了变化,且这一变化主要和附郭而居、以城市为生活和工作场所的人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实行两税法改革,对居民征税不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以现居为簿,这进一步影响到了城市户籍管理,C选正确;“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唐朝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排除B项;宋朝时坊市分置界限才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古代赋税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2024•河北二模)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唐初的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使其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朝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一变化()A.体现了中央对现实政治的妥协 B.有利于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C.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D.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需要考生掌握唐朝中后期衰亡的过程及辩证分析藩镇割据的影响。【解答】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朝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并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动摇到了唐王朝的统治根基,地方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材料中的演变正是中央政府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妥协,A项正确;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且唐政府将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使地方易于形成藩镇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信息显示地方监察职能在演变中不断弱化,不是“完善”,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虽然地方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政大权,但多数节度使在形式上是服从中央的,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中央集权,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16.(2023秋•让胡路区校级期末)《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历四年正月十八日,敕有司:“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分为九等……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荒田开佃者,亩率二升。”据此推知,该税制()A.不抑兼并,按财产两次征税 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计亩征银 C.以均田制为基础,分类征收 D.废除丁税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分析】本题考查了赋税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中《旧唐书•食货志》的记载,大历四年对百姓及王公贵族的每年税钱进行了规定,并根据家庭的贫富程度分为九等。同时,夏税和秋税的征收额度也与田亩的等级有关,可知这是两税法。两税法承认土地私有,在法律上放开了土地兼并的限制,按照资产和土地分两次征收,即以土地和资产为征税依据,分夏秋两季征收,A项正确;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计亩征银是“一条鞭法”,排除B项;以均田制为基础,分类征收是租庸调制,排除C项;废除丁税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发生在清朝,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赋税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7.(2024春•仁寿县校级期末)贞观年间,唐太宗接受宰相封德彝的建议,发布了征召中男(十六岁到二十岁的男子)入伍的诏令。而魏征认为这是“竭泽而渔”,连续数次驳回这个诏令。当时魏征供职的部门最有可能是()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兵部【分析】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三省六部制的把握。【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的政务执行,因此根据材料“连续数次驳回这个诏令”可知徵供职的部门最有可能是门下省,B项正确,排除AC项;兵部负责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18.(2023秋•长安区期末)在唐代,出于三省行政的职能不同,不同部门官员的工作诉求难以统一,经常出现三省官员相互之间“日有争论,纷纭不决”的现象。为此,乃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匡其政。据此可知,政事堂宰相集议的设立()A.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C.消除了三省间分歧 D.避免了决策的失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根据题干可知,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解答】A、根据材料“日有争论,纷纭不决”可知其弊在于各项政令不能及时下达,以致贻误事机,因此设立政事堂,各省宰相集中议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A项正确;B、材料不涉及各省宰相权力增减的问题,B项错误;C、政事堂宰相集议,有利于减少分歧,但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C项错误;D、宰相集体商议,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但不能保证每次决策都是科学的,且最终决策权在皇帝,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这是一个高频考点,学习时还需要注意其目的、特点、影响等。19.(2024•梅河口市校级开学)隋和唐初的宰相为三省长官,即尚书仆射、中书令、侍中各二人。同时,又以各种加衔,如参掌朝政、平章国计、同知政事等名目参与宰相事务。这一现象()A.反映出文官制度走向成熟 B.促进了中枢决策科学化 C.推动了相权与君权的平衡 D.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分析】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据材料可知,隋和唐初时,宰相之外又以加衔的形式,使一些人参与宰相事务,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宋朝文官制度走向成熟,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之下三省分工明确,门下省有封驳权,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一定程度上促进中枢决策科学化,但材料强调的是对相权的分散,加强皇权,排除B项;“推动了相权与君权的平衡”表述错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2024•广西开学)819年,唐宪宗任命抚州司马令狐通为右卫将军,门下省给事中崔植因认为令狐通任寿州刺史时擅自用兵,不宜奖励重用而封还制书,后“上令宰臣谕植,以通父(令狐)彰有功,不忍遂弃其子。其制方行”。这一事件体现了唐代()A.三省体制逐渐崩溃 B.门下省职能被剥夺 C.政治制度运行特征 D.中枢决策机制失灵【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上令宰臣谕植,以通父(令狐)彰有功,不忍遂弃其子。其制方行”。【解答】根据材料可知,门下省给事中对皇帝的官吏任命进行了驳回,皇帝借助宰相通过此任命,这体现了唐代政治制度运行的特征,C项正确;门下省的封驳未被采纳,并不能表明三省体制在当时走向崩溃,排除A项;门下省的封驳职能并未被剥夺,排除B项;中枢决策机制并未失灵,三省依然在发挥作用,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唐朝符三省六部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难度适中。21.(2024•冀州区校级模拟)通观东汉迄于唐中叶600余年间客与部曲的演变过程,始终以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来,即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这一矛盾()A.推动了赋税征收标准的变革 B.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的根源 C.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 D.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赋税制度,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根据材料“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可知豪强希望佃客依附于自身,而国家希望将这一群体编户,这是因为编户是全部赋役的承担者,这一矛盾长期难以调和,最终推动了两税法的出台,国家不再以编户作为唯一征税标准,而是“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A项正确;东汉至唐中叶并非一直动荡,也有隋唐盛世,因此材料中的矛盾并非国家陷入动荡的根源,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这一矛盾并非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排除C项;不抑兼并是宋代的土地政策,与材料时间和现象并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赋税制度,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2.(2024•江西)唐代诏令用纸书写,颁下州县的诏令需长时间传递,白麻纸招虫,不能耐久,故用黄麻;重大诏命或当朝宣命,无须久存,故用白麻。黄轻白重,遂为故事。大约到德宗时,中书只有黄麻可用,白麻已皆在翰林院。这折射出()A.行政效率提高 B.中央集权加强 C.决策事权转移 D.科举影响扩大【分析】本题考查了隋唐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材料中书省的地位和职权进行分析。【解答】中书省和翰林院都有起草诏令的职权,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制的变化,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黄麻书写的诏令一般是需要长时间传递的不紧急的诏令,而白麻书写的诏令一般为重大的诏令或者紧急的诏令,唐朝后期,中书省只有黄麻可用,而白麻都在翰林院,折射出唐代决策事权的转移,重大诏令或者紧急诏令的起草由中书省转移到翰林院,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决策权的变化,没有涉及科举制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23.(2024•泰山区校级开学)皇帝的诏书在唐代由中书省拟定,皇帝亲览后在纸尾批几句,加盖御印,经宰相出旨。到宋初,宰相对于某事提出几项意见,拟成几条办法,送由皇帝决定,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谓之“面取进止”。这反映了唐到宋()A.中枢决策机制更加完善 B.宰相机构运作程序优化 C.皇帝揽权制约宰相权力 D.相权加强威胁君主专制【分析】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唐时诏书主要由丞相草拟,皇帝最后批准通过,丞相有较大的提议参政权,而宋代虽然丞相草拟,但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说明要完全按皇帝的要求才能发诏,体现皇帝在发诏中的决定权提高,这制约了宰相权力,C项正确;材料主要阐释的是皇帝诏书在唐宋时期不同的草拟与颁行,与决策机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关系,未涉及到宰相机构运作程序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皇权的加强,而非相权加强,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学生需掌握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内容(重点)、演变、运行机制、特点以及影响。24.(2024•川汇区校级开学)“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A.在隋朝时期已经称为定制 B.使中央行政决策实现民主化 C.导致“冗官”问题的出现 D.促使封建官僚政治日渐完善【分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三省六部制。【解答】根据所学,三省六部制通过分散相权,加强了皇权,同时使分散的相权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提高了行政效率,所以材料中的制度为三省六部制,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在隋朝时期已经称为定制,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人治社会,三省的分工不能从根本上限制皇权,不能实现中央行政决策实现民主化,排除B项;隋唐时期确立的三省六部制不会引起宋朝的“冗官”现象,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官僚政治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宋朝官僚政治进一步发展,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二.材料题(共5小题)25.(2023春•十堰月考)赋税制度的变革,事关王朝兴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租庸调制,务使大家有田地,自可向国家完粮;抽出余暇,为国家义务服役……租庸调项目分明,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此制的最高用意,在为民制产,在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于是对政府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不感痛苦。——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u)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出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卷226(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推行租庸调制的意义。(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分析】本题考查租庸调制、两税法。第一问要结合租庸调制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两税法的影响来解答。【解答】(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根据材料“抽出余暇,为国家义务服役”可分析出使国家有稳定的赋役来源;根据材料“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可分析出减轻农民的负担;根据材料“在为民制产,在使有身者同时必有田有家”可分析出“为民制产”,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农业生产时间。(2)本题是背景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背景:根据材料“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可分析出均田制遭破坏,户口不实;根据材料“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可分析出安史之乱后,各级政府随意加税;根据材料“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可分析出富者逃税,贫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根据材料“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可分析出官吏盘剥,逃户增多,租庸调制无法推行。作用:根据材料“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可分析出简化征税项目;根据材料“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可分析出扩大征税范围,增加政府收入;根据材料“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可分析出改变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答案为:(1)使国家有稳定的赋役来源;减轻农民的负担;“为民制产”,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农业生产时间。(2)背景:均田制遭破坏,户口不实;安史之乱后,各级政府随意加税;富者逃税,贫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官吏盘剥,逃户增多,租庸调制无法推行。作用:简化征税项目;扩大征税范围,增加政府收入;改变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点评】本题考查租庸调制、两税法,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6.(2022秋•图木舒克校级期末)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新唐书》材料三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资治通鉴》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运作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政事堂”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度,要求学生结合三省六部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来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中央官制,要求学生结合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内容以及材料材料来分析。(3)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度,要求学生结合三省六部制度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1)三省之间职责明确,并且相互牵制,而且与皇权为中心,最终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非常注重决策的程序。(2)唐朝初即政事堂是在厦门讨论政务的地方,到了后来,改为中书门下,成为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3)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各省之间职责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由于注重决策程序,所以能够减少决策的失误,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成熟。故答案为:(1)特点:注重程序;三省职权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以皇权中心。(2)变化:唐初,政事堂是宰相集体议政的场所;后来,改为中书门下,成为国家的行政机构。(3)历史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成熟。【点评】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决策正确性和行政效率;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中国官职的重大改革,历代基本沿袭。27.(2022秋•东阳市校级月考)1989~2018年,是中国边疆研究的热潮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秉承历史传统,承袭了“恩威并施,羁縻治之”的治理政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政治制度——羁縻府州制。唐朝的羁縻制度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要忠于中原政府、不得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实际上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第二种是所谓的内属国,如疏勒、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第三种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回纥、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统治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权的文书多用“皇帝敬问”。——摘编自李振中《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论略》材料二如表1989~2018年30年边疆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聚类主题词高频关键词边疆重点地区新疆、清代新疆、新疆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云南省、云南边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西藏、拉萨、日光城、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蒙古、内蒙古、蒙古地区、黑龙江、黑龙江流域、黑龙江省、广西、海南岛、海南边疆关注时段清朝(清代、清朝、乾隆、清政府、清代前期、清廷、明清时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朝)、明代(嘉靖、万历、明初、明廷、朱元璋)、唐朝(唐代、唐王朝、唐前期、隋唐时期)、元(元代、成吉思汗)、汉(秦汉、西汉、西汉王朝、汉武帝、两汉、东汉)边疆治理边疆治理、边疆政策、治理、边疆教育、对策、边疆问题、改土归流、宗藩关系、治边思想、屯田(制)、经略、土司制度、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社会治理、国家治理、政策、理藩院、羁縻州府、西藏地方政府、安西四镇、策略、黑龙江将军、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卫所、天下观——改编自朱尖《中国边疆研究学术热点、特征与边疆内涵认知》材料三在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20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唐王朝实施羁縻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2)指出材料二中边疆研究最突出关注的地区,说明关注该问题的历史与现实意义。(3)分析材料二、三,结合所学说明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分析】(1)本题考查了唐王朝实施羁縻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2)本题考查了对于新疆地区的治理,要求学生联系所学分析新疆问题的重要性。(3)本题考查了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要求学生联系所学作出回答。【解答】(1)根据材料一“唐代秉承历史传统,承袭了‘恩威并施,羁縻治之’的治理政策“可推出唐朝实施羁縻制度恩威并施;根据材料一”唐朝的羁縻制度分三种情况”可推出唐朝实施羁縻制度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意义:唐朝实施羁縻制度可从对边疆地区、对唐朝的发展以及制度本身的影响三个角度进行作答,即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羁縻州制度为唐朝的强盛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发挥了多族群参与唐朝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唐朝的鼎盛;羁縻州制度稳固了沿边地区的秩序,为后世的巩固统一提供了制度参考和实践经验。(2)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新疆地区是边疆研究最突出关注的地区。意义:从历史意义来分析,新疆长期处于分裂,新疆问题历朝历代都很突出;从现实意义来说,新疆地理位置重要,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一段,加强对新疆的治理,是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必要手段。(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经过康、雍、乾三代的努力,西北边疆终归统一,对边疆地区因俗而治、实行羁縻政策,同时保持了这种传统的姻亲关系,还在经济上采取了优待政策,促进了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也为治理其他边疆问题提供了依据。故答案为:(1)唐王朝实施羁縻政策的特点:恩威并施;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意义: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羁縻州制度为唐朝的强盛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发挥了多族群参与唐朝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唐朝的鼎盛;羁縻州制度稳固了沿边地区的秩序,为后世的巩固统一提供了制度参考和实践经验。(2)新疆地区;意义:从历史意义来分析,新疆长期处于分裂,新疆问题历朝历代都很突出;从现实意义来说,新疆地理位置重要,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一段,加强对新疆的治理,是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必要手段。(3)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清朝经过康、雍、乾三代的努力,西北边疆终归统一,对边疆地区因俗而治、实行羁縻政策,同时保持了这种传统的姻亲关系,还在经济上采取了优待政策,促进了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稳定和发展,也为治理其他边疆问题提供了依据。【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的运用的能力。28.(2024•河北开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两税之立,则异于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积于场辅囤仓,直(价值)虽轻而众以为富;有流通蕃息之货,数虽寡而计日收赢;有庐舍器用之资,价虽高而终岁无利。如此之比,其流(流即类)实繁,一概计估算缗,宜其失平长伪(助长虚伪)。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于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于征求。此乃诱之为奸驱之避役。力用不得不弛,风俗不得不讹,闾井不得不残,赋入不得不阙。——摘自[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自两税之兴,因地之广狭瘠腴而制赋,因赋之多少而制役,其初盖甚均也。责之厚赋,则其财足以供。责之重役,则其力足以堪。何者?其轻重厚薄,一出于地,而不可易也。户无常赋,视地以为赋。人无常役,视赋以为役。是故贫者鬻田则赋轻,而富者加地则役重。此所以度民力之所胜,亦所以破兼并之门,而塞侥幸之源也。——摘自[北宋]苏轼《策别十•较赋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陆贽和苏轼对唐代两税法的评价有何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苏轼评价的时代背景。【分析】(1)本题考查了陆贽和苏轼对唐代两税法的评价的异同,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2)本题考查了影响苏轼评价的时代背景,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1)同:根据材料“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因赋之多少而制役,其初盖甚均也”可知,考虑到制度的公平;根据材料“有积于场辅囤仓,直(价值)虽轻而众以为富;有流通蕃息之货,数虽寡而计日收赢”“此所以度民力之所胜,亦所以破兼并之门,而塞侥幸之源也”可知,关注民生。异:根据材料“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于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于征求。此乃诱之为奸驱之避役”“力用不得不弛,风俗不得不讹,闾井不得不残,赋入不得不阙”可知,陆贽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