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图1表示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图2表示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则图1中M点的纬度;图2中N点的月份分别约是()

A.30°;1月B.60°;7月C.60°;1月D.30°;7月2、图中D所在阴影区域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原因是()

①地形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

②气压带影响——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③洋流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

④盛行风向——常年盛行东南信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当北京时间11月12日12点时,纽约(74°W)的区时是()A.11月12日16点B.11月11日23点C.11月日1点D.11月11日23点04分4、据材料;完成下题。

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4000公里,南菜北运”为标题,讲述了一名司机驾车从广西运输蔬菜水果至新疆的经历。本次运输于1月27日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1月30日晚到达新疆。本次运输过程中,该车辆A.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B.先后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C.穿越秦岭和柴达木盆地D.正午影子的长度保持不变5、下面哪幅图表示我们家乡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新棉镇的气候类型()

A.AB.BC.CD.D6、形成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水汽,最主要源地是()

①热带太平洋②温带太平洋。

③印度洋④大西洋A.①B.①③C.①D.①②③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读“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斜线绘出夜半球__________。

(2)图中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_;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

(3)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最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_。

(4)这天;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________。

(5)图中地方时是12点的是________,B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点,C地此时正值日出还是日落?_____。8、依据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来判读气候类型。

热带:1____;2____;3____;4____。

亚热带:5____;6____。

温带:7____;8____;9____。9、下图为亚洲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l月季风的是________图,表示亚洲7月季风的是________图。

(2)在甲图中,A气压名称为________,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3)B、C、D三字母附近的箭头,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____,表示夏季风的是________。

(4)东亚季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10、读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图甲)和黄赤交角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在图甲中b~a之间公转过程中,公转速度(_______)A.逐渐变慢B.逐渐变快C.先变慢后变快D.先变快后变慢(2)地球公转在图甲中什么位置时,长郡中学升旗旗杆影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______)A.aB.bC.cD.d(3)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乙上是(______)A.∠XOFB.∠TOFC.∠FOND.∠TON(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______)(多项选择)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C.各地太阳高度都无日变化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纬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乙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读图甲可知,此时AB为_____(晨;昏)线。

(2)读图甲,此日A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此日A、B、D三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按夜长由长至短的顺序是_____。

(3)图甲表示的节气是图乙中______(填字母)位置的光照图;

(4)图乙中,地球在②段运动中,北京的白昼将__________(变长或变短);

(5)图甲中,A地的地方时刻为____时,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

(6)该日,C地的昼长约为____小时,D地的日出为当地时间______。12、读“某月的亚洲季风图”(左图)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______季节,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气压中心的名称)切断了_______(气压带名称);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2)左图所示的季节,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对应右图中的_____(填E或F或G序号)位置,此季节环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3)左图所示季节,B处盛行____季风(风向),其主要成因是_____;半年后,A处盛行_____季风(风向),其主要成因是______。13、下图为亚洲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l月季风的是________图,表示亚洲7月季风的是________图。

(2)在甲图中,A气压名称为________,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3)B、C、D三字母附近的箭头,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____,表示夏季风的是________。

(4)东亚季风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14、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丁为_______;从地貌类型看,甲为____________。

(2)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__,主要形成原因为__________(地质作用类型),该地貌形成的物质组成分布特征为________。

(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___________(地质构造类型)有关。

(4)如果该图的陆地地处欧亚板块、东部的海洋地处太平洋板块,则这两个板块交界处会形成________、_________地貌。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16、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17、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________。(判断对错)A.正确B.错误18、河漫滩平原发育于山前地带。____A.正确B.错误19、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24分)20、一艘满载原油的油轮从波斯湾出发;驶往我国上海。途经甲地时,船上旗杆的影子指向西南方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节气为____。地球处于____(近日点;远日点)附近。

(2)图中90°E以西的晨昏线为____(晨线、昏线),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时,北京日出时间____(早于;晚于)甲地。

(3)此时甲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____。

(4)指出甲海域此季节的盛行风向,并说明其成因。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公布,黑龙江2015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二连增”。粮食品质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黑龙江是中国第一产粮大省。该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是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省,正实现从“中华大粮仓”向“健康大厨房”的转变,其绿色产品远销境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材料二、2015年3月18日经济日报报道,近日对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行业采访发现,在国家玉米“托市”收购政策影响下,东北地区原料玉米价格保持高位,然而淀粉、酒精、饲料等下游市场产品价格却长期在低位徘徊,在政策、市场的双重压力下,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此外,由于加工链条短、产品趋同等原因,目前玉米深加工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行业进入升级整合加速期。材料三、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1)比较冬季A;B两地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黑龙江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条件。

(3)对于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工业的发展,有的专家持反对意见,有的专家则大力支持,请阐述你的意见,并说明理由。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奥地利某村在18世纪60年代约有200人,以放牧和编织为生。到1910年,因大多数村民外迁,全村仅剩39人。随着山地旅游的兴起,改造后的农舍用于接待住宿,当地传统农业向旅游业转变。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村成为登山、滑雪胜地。到2001年,常住居民增长到420人,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与此同时,受观光、滑雪等活动的影响,当地植被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下图为该村景观及当地气温、降水量图。

(1)简述旅游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林线是由于低温、土壤等条件限制而不能生长森林的界限。该村附近的林线海拔大约2070米。(2)指出该村林线附近的森林植被类型;说明该植被生长的大致月份及主要依据。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的土壤,冻土层厚度与积雪等地表覆盖状况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某年该村相邻的甲、乙两地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

(3)比较甲、乙两地冻土层的差异,说明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赤道的线速度约为1670km/h;M点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其纬度应为60°。图2中地球公转速度在N点最慢,应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在7月初,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点睛】2、C【分析】【详解】

结合图示可图中D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该地区属于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该纬度带远离赤道,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②错误;该地主要是受地形、东南信风和暖流综合影响形成的的热带雨林气候。①③④正确,本题C符合题意。3、B【分析】【详解】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根据时区的划分,纽约(74°W)处于西五区,西五区比东八区晚13小时,因此当北京时间11月12日12点时,纽约(74°W)的区时是11月12日12点减去13小时,即11月11日23点,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4、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广西;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位于季风气候区,甘肃大部分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因此车辆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A对;广西、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等位于外流区,甘肃大部分地区位于内流区,先后经过内外流区和内流区,B不对;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材料中各省份并未进入柴达木盆地,C不对;从1月27日到1月30日,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车辆位置也不断变化,正午影子的长度会有所变化,D不对。故选A。

【点睛】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5、D【分析】【详解】

读A图可知;该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高温期少雨,低温期多雨,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读B图可知,该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不高,降水终年均匀,具有全年温和湿润的特征,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读C图可知,该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较多,集中在夏季,应为温带季风气候;读D图可知,该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石棉县新棉镇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气候类型一般是纬度位置(阳光直射与斜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季风)、地形地势和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它是分地域分类型的,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6、B【分析】【分析】

【详解】

受东南季风影响;自北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带来丰富的水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西南地区距离印度洋较近,受西南季风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多,所以①③正确。大西洋距离我国较远,对我国降水影响小,④错误。温带太平洋纬度偏高,给我国带来的降水少,②错误。故本题选择B项。

【点睛】

印度洋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太平洋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大西洋影响我国的新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详解】

(1)晨昏线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背对阳光一侧为夜半球。

(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为一年中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的时间,即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3)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C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南北极圈以及以内的地区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图示D点在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图示A;B、C、D四点比较A点位于晨线以东,且距离晨线的经度差最大,即日出最早,最先看到日出。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自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各点和北回归线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即B>C>A>D。

(5)图示A点和D点所在的经线正好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地方时12时。根据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C点,地方时为6点,计算B点位于C点以东30°,故地方时为8点。C点位于晨线上,此时处于日出。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晨昏线图综合分析的常规性试题,但考点较多,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的分布规律;②五带划分的基本规律;③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④正午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规律;⑤晨昏线图上分析时间问题的基本方法,即找出6点、18点或12点的位置等。【解析】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CDAB>C>A>DA、D8日出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给合图中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气候类型。1;2、3、4位于低纬度地区;为热带气候;1位于赤道到北纬10度之间的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2位于北纬10度到20度之间大陆西岸和内部,为热带草原气候;3位于北纬10度到25度之间的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4位于北纬20度到30度的大陆西岸和内部,为热带沙漠气候;5位于北纬25度到35度的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位于北纬30度到40度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位于北纬40度到60度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8位于北纬35度到55度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9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点睛】【解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9、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亚洲季风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季风的风向;气压中心名称、天气特点等基础知识。

(1)

l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因此风从陆地高压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东亚形成西北风,在南亚形成东北风,与甲图风向吻合。l月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切断的副热带高压带残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东亚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风;在南亚由于东南信风带北移,跨越赤道右偏为西南风,与乙图吻合。

(2)

l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称为亚洲高压;由于高压中心空气受冷,气流下沉,因此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

(3)

冬季风为偏北风;与D箭头相符,夏季风为偏南风,与B;C箭头相符。

(4)

东亚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季风。

【点睛】【解析】(1)甲乙。

(2)亚洲高压冷干。

(3)DB;C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10、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公转的地理意义。

【详解】

(1)由甲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和直射点位置可知,abcd分别为冬至、秋分、夏至、春分时地球的公转位置,b~a即为秋分到冬至;离近日点(1月初)越来越近,故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2)长郡中学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影最短。

(3)由图知MN为赤道面;EF为黄道面,故选C。

(4)黄赤交角为0°;则直射点不会南北移动而是直射赤道,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各地都无四季变化,故选ABD。各地太阳高度都无年变化,C错误。

(5)黄赤交角变为35°;则夏至日直射点位于35°N,热带寒带范围扩大。

(6)图中MN为赤道,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即为春分——夏至——秋分的过程,此时南极圈内极夜范围先变大,夏至日南极圈以内全部为极夜,而后极夜范围缩小。【解析】BCCABD35゜N热带寒带(或南寒带与北寒带)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扩大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全部为极夜出现极夜的地区逐渐缩小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点;涉及到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判断、昼长的计算等。要解答此题要掌握基本光照图和地球公转轨道图的判读方法,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规律和昼长的长短变化的关系,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和时差计算方法。

【详解】

(1)读图甲可知;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越过AB线时,由白天进入黑夜,判断为昏线。

(2)读图甲;A点所在纬线昼弧度数为60°,计算的昼长为60°除以15°,为4小时;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A;B、D所在纬度按照离南回归线线的距离远近,B最近,A最远,则三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BDA;B位于南半球,AD位于北半球,A的纬度高于D较高,A的昼长短于D,因此按夜长由长至短的顺序是ADB。

(3)图甲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为冬至;读图乙,图乙中a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为冬至。

(4)图乙中;②段运动中为从春分到夏至,则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运动,北京的白昼将变长。

(5)图甲中;最西侧的经线的时刻为12点,A地在左侧时刻大于两个小时的地点,则A的地方时刻为14时;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为90°减去23°26′的2倍,结果为43°08′。

(6)该日,C与A地同处于一个纬度上,则C的昼长约为4小时,D地的昼弧度数为150°,则昼长为10小时,计算日出为12减5,结果为7点。【解析】昏4BDAADBa变长1443°08′47点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季风气候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图为材料背景;主要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

图示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应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上陆地升温快形成印度低压(或者是亚洲低压),它割断了30°N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夏季风。

(2)

根据上题可知;该季节是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看图对比发现E图的气压带和风带靠北位置,所以对应E。北半球夏季时,环地中海气候区的气候是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

(3)

从图中风向和上题已知季节判断;B处盛行西南季风,成因是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半年后,即北半球冬季,A处盛行西北季风,是因为冬半年亚欧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所以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点睛】【解析】(1)夏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2)E高温少雨。

(3)西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西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亚洲季风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季风的风向;气压中心名称、天气特点等基础知识。

(1)

l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因此风从陆地高压吹向海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在东亚形成西北风,在南亚形成东北风,与甲图风向吻合。l月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切断的副热带高压带残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东亚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风;在南亚由于东南信风带北移,跨越赤道右偏为西南风,与乙图吻合。

(2)

l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称为亚洲高压;由于高压中心空气受冷,气流下沉,因此在其控制下,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

(3)

冬季风为偏北风;与D箭头相符,夏季风为偏南风,与B;C箭头相符。

(4)

东亚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季风。

【点睛】【解析】(1)甲乙。

(2)亚洲高压冷干。

(3)DB;C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14、略

【分析】【详解】

(1)从地质构造看;丁岩层上拱,是背斜;从地貌类型看,甲为山岭。

(2)乙处位于出山口;乙处的地貌类型为冲积扇,主要形成原因为流水的堆积作用。由于物质的粗细不同,河流的搬运能力不同,该地貌形成的物质组成分布特征为由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

(3)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断层有关。

(4)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在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交界处常形成岛弧链、海沟地貌。【解析】背斜山岭冲积扇(或洪积扇)流水堆积作用由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断层岛弧链海沟(注意是交界处的地貌)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17、×【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则是因为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导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而形成的。因此题目中的表述是错误的。

【点睛】18、×【分析】【详解】

河漫滩平原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枯水期,河漫滩露出水面,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发育在山前地带的流水沉积地貌是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据此分析可知,本题的结论是错误。19、×【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四、综合题(共3题,共24分)20、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区域地图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日期的判读;晨昏线的判读、时间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季风环流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当油轮途径时,其船上旗杆的影子指向西南方向,说明此时太阳位于东北方向,且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由图示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可知,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此时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

(2)

由第(1)题分析可知;图示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结合图示晨昏线走向可知,图中90°E以西的晨昏线为晨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直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读图可知为120°E。北京所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120°,即太阳直射经线,此时为正午12时。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昼越长夜越短,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北京纬度高于甲地,所以日出早于甲地。

(3)

由第(1)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时昼最长夜最短。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

(4)

读图可知,甲位于北印度洋海域,其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由前边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应盛行西南季风。其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而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成为西南风。【解析】(1)夏至远日点。

(2)晨线(23°26′N;120°E)12早于。

(3)昼最长;夜最短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减。

(4)西南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成为西南风。2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农业的区位条件、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1)

读图;AB两地纬度差异不大,但A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属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冷空气的影响强,冬季气温较低。B位于大兴安岭的东侧,属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大兴安岭对冬季西北风具有阻挡作用,B受冬季风的影响相对较弱,冬季气温相对较高。

(2)

注意抓住“绿色”这一关键词。黑龙江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气候严寒,虫卵不易越冬,病虫害较少,农药使用量少。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化肥的使用较少,产品绿色健康。同时,该区域人类开发历史相对较短,污染较小,环境质量较高,生态环境优良,农产品绿色健康。

(3)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注意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①支持。可从发展玉米深加工工业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的角度回答。黑龙江是中国第一产粮大省,玉米原料丰富,且黑龙江商品粮产业发达,表明其交通运输便利,相关的机械工业也较为发达,有利于玉米的深加工。同时,发展玉米深加工,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也增加了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利于更好地将当地的粮食优势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