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探索_第1页
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探索_第2页
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探索_第3页
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探索_第4页
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探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2002年在清华等9所高校实施创业教育试点,创新课程开设较晚,需要引进新技术与新模式。在2015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把“互联网+”方案列入文件并提出实施政策,同年举办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国家也连续出台系列文件,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课确定为大学生必修课程。高等学校要探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发展,二者融入发展是深化高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顺应时代发展实用型人才的重要计划[2]。2021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正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单独的教育改革审核指标,正式成为文件审核标准的条例之一[3]。随着人们对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在持续推进,对于新时代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4-5],也对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因高等医学院校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培养时间长等特点,创新创业教育相对滞后,医学类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医学类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切入点,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契机。近年来,护理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围绕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探索。而如何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平台,驱动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对护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现状1.1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源自西方创业教育。我国根据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经济发展规律及教育发展规律,在西方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又丰富了其基本内涵,加强了创新能力教育,即将创业教育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也称“双创”教育)。教育部在相关工作意见中指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6]。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必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注重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思政教育对“双创”教育起着引领作用,用思政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保驾护航对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创新人才培育的战略要求推动着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然而,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设计、课程整合等方面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在教育过程中相互割裂,在教学上缺乏协同性。在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待深挖,内涵需深度融入。1.2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自我国提出创新创业战略以来,各高校相继开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医学院校也越来越多地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各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专业倾向。医学专业因其本身具有复杂性和严谨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医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上,使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较单一[7]。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实践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专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不全面、不充分,很少主动关注、了解相关政策,护理行业和市场发展动态,忽视了创新创业实践对护理事业和自身职业发展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学生毕业后,受社会和家庭传统择业观的影响,在职业选择上大多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很少选择风险较大的创业。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对创新创业不够重视,创新创业思维相对缺乏,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主动意识不强。1.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紧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实用型新型人才,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技能、心理素质及各方面综合素养,并面向全社会输送各个阶段和各种层次的不同类型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8]。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基础,以拓展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为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新技能和创新思维为目标,以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能为途径的实用新型教育理念,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9]。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学科专业知识为核心,以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水平一流的专业综合型人才为目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促进。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平台,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尽管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长期发展,但一部分院校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计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够,部分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狭隘性与局限性[10]。护理学专业是一门技能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护理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学专业紧跟时代经济的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变化,逐渐向学科理论知识更具科学性、专业技能更具时代性及多领域融合发展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为护理学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及更多更好的就业发展机会。对于创新创业型护理人才培养,要求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时,平衡好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发展关系,既要发挥好原专业的优势,也要兼顾好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遵循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同步发展的原则,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在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在护理学专业教育中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与发展,多体现为以创新方式指导临床实践,关注护理教育创新研究,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护理管理以及护理教育等方面[11-13]。但是,目前国内创新创业教育与护理学专业教育的融合仍有待加强。1.4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多由校内行政人员和思政、管理等相关学科教师承担,并非来自专业领域,普遍存在缺乏创业实践、知识结构局限、难以满足多元化教学要求的短板,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同时,由于日常行政事务繁杂,外出学习、深造或进入企业亲身感知的机会和时间非常有限,也限制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多倾向于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较单一,授课仅停留在理论指导层面,难以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也很难突破教学—实践的瓶颈,导致课堂的吸引力缺乏,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由于先天羸弱,导致难以在短时期建成优秀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可持续发展缺乏强大的后劲,对学生实践的指导有限。1.5实践平台功能单一传统教育存在教育硬件设施落后、教师整体综合素养不高和教学理念局限的缺点,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学还是以照本宣科方式为主,开展的创新创业课程也仅限于理论课程,不能满足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要求。开展课程改革必须结合线下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具有互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成果导向”“学生中心”和“持续改进”,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而是积极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者和创业知识的实践者。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借助实践平台,开展项目开发、项目申报、参赛等实践活动。尽管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中安排了创客、创业孵化等实践活动,但学生能参与实际操作的机会相对较少,且教学硬件设备也相对不足,加之由于认识的狭隘,学生大多停留在“看”的环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尽管学校也有针对性地建造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但护理学专业学生对基地的利用率不高。因此,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融入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的意义2.1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以创新引领创业,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再创造能力,鼓励学生立足专业,将专业知识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以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人才培养的内涵。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升专业学习兴趣,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2.2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随着创业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变,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指导能力。在创新创业教育课堂上,教师既是创业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又是学生自主创新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课程教改的实施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先进的教育理论、丰富的行业知识、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各项实践活动需要指导教师对学生开展融入性指导。项目方向的选择确定、参赛材料的整理汇报、项目的实施管理等环节都很难单纯依靠学生完成,需要指导教师高度融入,全程化、全参与式地开展指导。项目指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建立构建平台的正确思维和完成基础的框架设计,还要参与并指导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完成重难点任务及帮助引进外部市场资源。实战化的实务指导能高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2.3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我国正处于向教育强国转型、争取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新阶段,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国家的发展。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采用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具有授课方式较死板固化、教学内容单一乏味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缺点[14],难以紧跟现代化高等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步伐,也无法适应我校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的发展需求。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在飞速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我校护理学专业进行了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大赛的课程改革,采用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主实践为主的线上创新课程方式,利用网络平台更全面的信息内容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使学生掌握更多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技能,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综合素质,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提供了新路径。3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护理学专业“双创”教育改革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构建德、护、创一体化的“三位一体”专创融合教学模式,强化价值引领,深化专创融合。3.1深度融合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艾军等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中,针对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建议,以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效发展,也有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15]。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落实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可以认为其本质是素质教育。护理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借助“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平台,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立足专业特色,采用多形式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健康中国战略与大赛规则和要求相结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从护理学专业角度和人民实际需要出发,以科研创新小组为团队,激发新思维,开创新方法,主动参与大赛,实现价值引领,培养创新型护理专业人才的目标。3.2打破传统课程间壁垒,构建多元实践平台教育部前部长陈宝生指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项重要活动,已经成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互联网+”“双创”大赛项目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创新性。要确保护理学专业学生参赛的项目与专业、市场紧密对接,紧随专业发展和受众需求,那就要充分发挥临床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医疗健康产业等资源的“双创”育人作用。由学院牵头,通过整合各类实践基地资源,参考大赛的赛道设计,构建多元的专创融合实践平台,开展多形式实践活动。学生可依托实践基地,进行专创融合的“互联网+”大赛项目申报。多元实践平台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双创”思维,还可以推动实践基地的专创深度融合与可持续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既有开放性又有灵活性。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启师生共创新局面创新创业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