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实践操作指导书TOC\o"1-2"\h\u6384第1章网络信息安全基础 3173241.1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3188961.2常见网络攻击手段与防护策略 324441.3安全防护体系架构 425676第2章操作系统安全防护 553462.1操作系统安全设置 5216502.1.1基本安全设置 595592.1.2安全配置指南 5140702.2安全更新与漏洞修补 571682.2.1安全更新管理 5281892.2.2漏洞修补流程 6182462.3系统安全防护工具 650552.3.1防火墙 649052.3.2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IDS/IPS) 6246672.3.3安全审计工具 6267922.3.4恶意代码防护工具 618821第3章网络设备安全防护 775033.1网络设备安全配置 7214393.1.1基本安全配置 772193.1.2高级安全配置 7153543.2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7317263.2.1防火墙配置 7322993.2.2入侵检测系统配置 844363.3虚拟专用网(VPN)的部署与防护 8106623.3.1VPN部署 8197063.3.2VPN防护 814610第4章应用程序安全防护 8250284.1应用程序安全风险分析 949124.1.1风险识别 9258784.1.2风险评估 9171144.2安全编码与漏洞防范 9239004.2.1安全编码原则 9102014.2.2漏洞防范措施 966624.3应用程序安全测试与评估 10121644.3.1安全测试方法 10184744.3.2安全评估流程 1023369第5章数据安全防护 1044555.1数据加密技术 10195985.1.1对称加密 10160685.1.2非对称加密 1121905.1.3混合加密 11265255.2数据备份与恢复 11317685.2.1数据备份策略 11135325.2.2备份介质与设备 11180185.2.3数据恢复测试 11171665.3数据库安全防护 11192715.3.1访问控制 11169175.3.2加密存储 11206525.3.3安全审计 11101265.3.4数据库防火墙 12184075.3.5定期维护与更新 1212565第6章网络边界安全防护 12110826.1边界安全策略制定 1277056.1.1策略制定原则 12228686.1.2策略制定流程 1212446.2入侵防御系统(IPS) 12251026.2.1IPS概述 1212246.2.2IPS部署方式 1383466.2.3IPS配置与管理 13267086.3网络流量监控与异常检测 1325666.3.1网络流量监控 1369106.3.2异常检测 1391796.3.3流量分析与异常检测系统部署 1315401第7章无线网络安全防护 13266257.1无线网络安全概述 1376507.1.1无线网络安全概念 14186737.1.2无线网络安全威胁 14140427.1.3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方法 14246547.2无线网络安全设置与优化 1423237.2.1修改默认密码 14254297.2.2关闭WPS功能 14192177.2.3启用WPA3加密协议 1550637.2.4禁用QSS功能 15203757.2.5更新固件 15228477.3无线网络接入控制与认证 15184807.3.1MAC地址过滤 15199837.3.2802.1X认证 1584687.3.3VPN接入 1592317.3.4二维码认证 15269247.3.5访客网络 1510519第8章移动设备安全防护 1539068.1移动设备安全风险与防护策略 15122688.1.1移动设备安全风险 16178228.1.2移动设备防护策略 1625358.2移动设备管理(MDM)解决方案 16101448.2.1MDM主要功能 16242358.2.2MDM部署与实施 16228078.3移动应用安全防护 17231958.3.1应用安全开发 17218628.3.2应用安全部署 1712786第9章社交网络与邮件安全防护 1753009.1社交网络与邮件安全风险 1796439.1.1数据泄露 1781239.1.2账号被盗 17247339.1.3钓鱼攻击 18120199.1.4恶意软件传播 18303209.2社交网络与邮件安全防护策略 1861859.2.1技术防护策略 18233929.2.2管理防护策略 1896699.3员工安全意识培训与防范措施 1889329.3.1员工安全意识培训 1834069.3.2防范措施 181198第10章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恢复 18995710.1安全事件分类与应急响应流程 182525810.1.1安全事件分类 192197210.1.2应急响应流程 19815410.2安全事件取证与调查 192109510.2.1取证原则与流程 192235010.2.2调查方法与技巧 191833910.3系统恢复与后续防护措施 191522910.3.1系统恢复 19296410.3.2后续防护措施 20第1章网络信息安全基础1.1网络信息安全概述网络信息安全是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行,数据完整、保密和可用性的关键环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安全涉及技术、管理、法律等多个方面,旨在保证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1.2常见网络攻击手段与防护策略网络攻击手段繁多,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及其防护策略:(1)拒绝服务攻击(DoS):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请求,占用网络资源,导致正常用户无法访问网络服务。防护策略: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对异常流量进行检测和过滤;合理配置网络设备,提高网络带宽和服务器功能。(2)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者控制大量僵尸主机,对目标发起协同攻击。防护策略:采用流量清洗、黑洞路由等技术对抗DDoS攻击;定期检查网络设备,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服务。(3)钓鱼攻击:攻击者通过伪装成合法网站或邮件,诱骗用户泄露个人信息。防护策略:提高用户安全意识,谨慎对待不明和邮件;部署SSL证书,验证网站身份。(4)SQL注入:攻击者通过在Web应用中输入恶意SQL语句,窃取或破坏数据库内容。防护策略: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使用参数化查询,避免直接拼接SQL语句。(5)跨站脚本攻击(XSS):攻击者在Web页面中插入恶意脚本,劫持用户会话。防护策略:对用户输入进行转义,避免在Web页面中直接输出用户输入;使用内容安全策略(CSP)限制资源加载。1.3安全防护体系架构构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物理安全:保证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的安全,包括防火、防盗、防潮等措施。(2)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过滤,防止恶意攻击。(3)主机安全: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主机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定期更新补丁,防范病毒和木马。(4)应用安全:对Web应用进行安全设计,采用安全编码规范,防范各种应用层攻击。(5)数据安全:采用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6)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通过以上措施,构建一个全面、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第2章操作系统安全防护2.1操作系统安全设置2.1.1基本安全设置在进行操作系统安全设置时,首先要保证系统的基本安全设置得到妥善处理。以下是一些建议:(1)账户安全:设置强密码策略,要求用户密码复杂度较高,定期更改密码;关闭不必要的服务账户,禁止管理员账户远程登录。(2)权限控制:合理配置文件系统权限,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仅授予用户必要的权限。(3)审核策略:启用操作系统审核功能,对关键操作进行记录,以便审计和追溯。(4)网络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使用防火墙限制远程访问。2.1.2安全配置指南遵循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标准和行业最佳实践,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以下是一些建议:(1)安装安全补丁:定期检查并安装操作系统安全更新。(2)系统硬化:依据安全配置指南,对操作系统进行硬化处理,降低潜在风险。(3)日志管理:配置系统日志,保证日志记录完整、及时,便于分析安全事件。2.2安全更新与漏洞修补2.2.1安全更新管理安全更新是保证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安全更新管理制度,明确安全更新的责任人和流程。(2)定期关注操作系统厂商发布的安全公告,及时获取安全更新信息。(3)测试和验证安全更新:在部署到生产环境前,对安全更新进行测试,保证其不会对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2.2.2漏洞修补流程漏洞修补是防止黑客攻击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漏洞修补流程,包括漏洞识别、评估、修补和验证等环节。(2)定期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发觉系统存在的漏洞。(3)对发觉的漏洞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修补优先级。(4)按照修补计划,及时对漏洞进行修补,并验证修补效果。2.3系统安全防护工具2.3.1防火墙防火墙是操作系统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以下是一些建议:(1)配置合理的防火墙规则,只允许必要的通信流量通过。(2)定期更新防火墙策略,以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3)使用防火墙日志,分析网络安全事件,及时调整防火墙规则。2.3.2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IDS/IPS)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可以有效识别和阻止恶意行为。以下是一些建议:(1)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2)定期更新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的特征库,提高检测准确率。(3)对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产生的报警进行及时分析,采取相应措施。2.3.3安全审计工具安全审计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员发觉和追踪安全事件。以下是一些建议:(1)部署安全审计工具,对操作系统进行实时监控。(2)配置合适的审计策略,保证关键操作得到记录。(3)定期分析审计日志,发觉异常行为,及时处理。2.3.4恶意代码防护工具恶意代码防护工具可以有效防止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的侵害。以下是一些建议:(1)选择知名厂商的恶意代码防护工具,保证其及时更新病毒库。(2)定期对系统进行全盘扫描,清除潜在威胁。(3)对恶意代码防护工具的报警进行及时处理,避免恶意代码传播。第3章网络设备安全防护3.1网络设备安全配置3.1.1基本安全配置在网络设备的安全防护中,基本安全配置是首要步骤。应保证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版本为最新,及时安装安全补丁。还需进行以下配置:(1)修改默认密码:新安装的网络设备应立即更改默认密码,使用强密码策略。(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关闭网络设备上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减少潜在攻击面。(3)配置访问控制:限制对网络设备的物理和远程访问,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策略。(4)启用加密协议:在网络设备间启用加密协议,如SSH、等,保证管理信息的传输安全。3.1.2高级安全配置在基本安全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以下高级安全配置:(1)配置ACL: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制定合适的访问控制列表(ACL),过滤非法访问和恶意流量。(2)配置QoS:合理分配网络资源,保证关键业务的带宽需求,防止网络拥塞。(3)配置安全策略:制定并实施安全策略,如防病毒、防攻击等。(4)日志审计:启用网络设备日志功能,定期审计日志,发觉并处理安全事件。3.2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3.2.1防火墙配置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基石,以下为防火墙配置的关键步骤:(1)确定安全策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制定防火墙的安全策略。(2)配置包过滤规则:根据安全策略,设置包过滤规则,过滤非法访问和恶意流量。(3)配置NAT:合理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隐藏内部网络结构,保护内网安全。(4)配置VPN:在防火墙上配置VPN,实现远程访问和跨地域互联。3.2.2入侵检测系统配置入侵检测系统(IDS)用于检测和报警网络中的恶意行为,以下为IDS配置的关键步骤:(1)选择合适的入侵检测系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入侵检测系统。(2)配置入侵检测规则:根据网络环境和业务需求,制定合适的入侵检测规则。(3)配置报警机制:设置报警阈值,及时响应和处理安全事件。(4)定期更新签名库:保持签名库最新,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性。3.3虚拟专用网(VPN)的部署与防护3.3.1VPN部署虚拟专用网(VPN)可以实现远程访问和跨地域互联,以下为VPN部署的关键步骤:(1)选择合适的VPN技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VPN技术,如IPSecVPN、SSLVPN等。(2)规划VPN拓扑:根据网络结构,规划VPN拓扑,确定VPN节点和路由。(3)配置VPN设备:在网络设备上配置VPN参数,保证VPN隧道建立成功。(4)测试与优化:进行VPN连通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调整。3.3.2VPN防护(1)加密算法选择:选择安全的加密算法,保证VPN数据传输的安全性。(2)身份认证:采用强认证方式,如证书、动态令牌等,保证VPN用户的合法性。(3)访问控制:对VPN用户进行访问控制,限制其访问内部网络的权限。(4)安全审计:对VPN隧道进行安全审计,发觉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第4章应用程序安全防护4.1应用程序安全风险分析4.1.1风险识别本节主要介绍如何识别应用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输入验证不足导致的注入攻击风险;会话管理不当引起的会话劫持风险;访问控制不严格导致的越权访问风险;敏感信息泄露风险;不安全的直接对象引用风险;功能滥用风险;不安全的第三方库或组件风险。4.1.2风险评估在识别出应用程序的安全风险后,本节将阐述如何对风险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如利用难度、影响范围等;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和攻击手段;根据风险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优先级。4.2安全编码与漏洞防范4.2.1安全编码原则本节将介绍安全编码的原则,包括:最小权限原则;输入验证原则;输出编码原则;安全会话管理原则;访问控制原则;错误处理与日志记录原则。4.2.2漏洞防范措施本节将详细阐述针对常见漏洞的防范措施,包括:SQL注入防范;XSS攻击防范;CSRF攻击防范;文件漏洞防范;远程代码执行漏洞防范;信息泄露漏洞防范。4.3应用程序安全测试与评估4.3.1安全测试方法本节将介绍以下安全测试方法:静态代码分析;动态漏洞扫描;渗透测试;代码审计;安全配置检查。4.3.2安全评估流程本节将阐述安全评估的流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设计评估方案;开展安全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提交安全评估报告;持续改进与监控。第5章数据安全防护5.1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是保护数据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将原始数据转换成不可读的密文,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数据加密技术:5.1.1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方式。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AES、DES、3DES等。在使用对称加密技术时,应保证密钥的安全存储和传输。5.1.2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密钥(公钥和私钥)的加密方式。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ECC等。非对称加密技术在保证数据传输安全的同时解决了密钥分发和管理的问题。5.1.3混合加密混合加密是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相结合的一种加密方式,既利用了对称加密的加解密速度优势,又发挥了非对称加密的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混合加密方式提高数据安全性。5.2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备份与恢复是保证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防止数据丢失、损坏等情况。以下介绍数据备份与恢复的相关内容:5.2.1数据备份策略制定合理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等,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备份需求。5.2.2备份介质与设备选择合适的备份介质和设备,如硬盘、磁带、云存储等,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存储。5.2.3数据恢复测试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保证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快速恢复。5.3数据库安全防护数据库安全防护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5.3.1访问控制对数据库的访问进行严格控制,包括用户身份验证、权限分配和审计等,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5.3.2加密存储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加密算法可选择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5.3.3安全审计对数据库操作进行审计,记录并分析用户行为,发觉潜在的安全风险。5.3.4数据库防火墙部署数据库防火墙,防止SQL注入、拖库等攻击行为,保护数据库安全。5.3.5定期维护与更新定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提高数据库安全性。第6章网络边界安全防护6.1边界安全策略制定6.1.1策略制定原则在网络边界安全防护中,边界安全策略的制定是的一环。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保证网络边界安全策略能够有效防范各类网络攻击,保障信息系统安全。(2)合规性原则: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保证网络边界安全策略的合规性。(3)实用性原则:根据企业实际业务需求和网络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边界安全策略。(4)动态调整原则:网络威胁的变化和企业业务发展,及时调整和优化网络边界安全策略。6.1.2策略制定流程(1)分析企业业务需求和网络环境,确定网络边界安全防护目标。(2)评估网络边界潜在的安全风险,识别需要保护的资产。(3)制定网络边界安全策略,明确安全防护措施和具体要求。(4)审核和批准网络边界安全策略。(5)部署和实施网络边界安全策略。(6)定期评估和调整网络边界安全策略。6.2入侵防御系统(IPS)6.2.1IPS概述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PreventionSystem,IPS)是一种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的设备,旨在发觉并阻止恶意行为和攻击。IPS通过分析网络流量,识别已知的攻击模式,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报警、丢弃攻击流量或阻断攻击源。6.2.2IPS部署方式(1)带内部署:将IPS设备放置在核心网络中,对关键业务流量进行监控和防护。(2)带外部署:将IPS设备部署在网络的辅助路径上,用于监控和防护非核心业务流量。(3)分布式部署:在网络的多个关键节点部署IPS设备,形成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6.2.3IPS配置与管理(1)根据企业网络环境和业务需求,配置合适的IPS安全策略。(2)定期更新IPS的攻击特征库,保证能够识别最新的攻击行为。(3)监控和管理IPS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及时处理报警信息。6.3网络流量监控与异常检测6.3.1网络流量监控(1)采集网络流量数据,包括实时流量、历史流量等。(2)分析网络流量,了解网络使用情况和潜在的安全风险。(3)监控关键业务流量,保证其正常运行。6.3.2异常检测(1)建立正常网络流量模型,作为检测异常流量的基准。(2)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技术,识别网络流量中的异常行为。(3)根据异常行为的特征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6.3.3流量分析与异常检测系统部署(1)在网络关键节点部署流量分析与异常检测系统。(2)配置合适的检测策略,保证系统准确识别异常流量。(3)定期评估和调整流量分析与异常检测系统,提高其检测能力。第7章无线网络安全防护7.1无线网络安全概述无线网络作为一种便捷的接入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但是无线网络由于其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相较于有线网络更容易遭受安全威胁。本节主要介绍无线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威胁及其防护方法。7.1.1无线网络安全概念无线网络安全主要指保护无线网络中的信息传输、存储和处理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窃取、篡改和破坏。无线网络安全涉及的技术手段包括加密、认证、访问控制等。7.1.2无线网络安全威胁无线网络安全威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未授权访问:指未经授权的用户或设备接入无线网络,可能导致信息泄露。(2)中间人攻击:攻击者在通信双方之间插入,窃取和篡改信息。(3)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数据包,导致网络设备瘫痪,无法正常提供服务。(4)无线网络窃听:攻击者通过无线窃听设备捕获空中的无线信号,获取敏感信息。7.1.3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方法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方法主要包括:(1)加密技术:对无线信号进行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2)认证技术:对用户和设备进行身份验证,防止未授权访问。(3)访问控制:限制用户和设备的访问权限,降低安全风险。(4)安全审计:定期对无线网络安全进行审计,发觉并修复安全隐患。7.2无线网络安全设置与优化为了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需要对无线网络安全进行合理的设置与优化。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7.2.1修改默认密码修改无线路由器的默认管理员密码,防止攻击者通过默认密码登录路由器进行恶意操作。7.2.2关闭WPS功能WPS(WiFiProtectedSetup)存在安全漏洞,建议关闭此功能,以防止攻击者利用此漏洞破解无线密码。7.2.3启用WPA3加密协议WPA3是新一代的WiFi加密协议,相较于WPA2,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建议使用WPA3加密协议,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7.2.4禁用QSS功能QSS(QuickSecuritySetup)功能可能导致无线网络密码泄露,建议禁用此功能。7.2.5更新固件定期检查并更新无线路由器固件,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7.3无线网络接入控制与认证无线网络接入控制与认证是保障无线网络安全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7.3.1MAC地址过滤通过MAC地址过滤,只允许已知的设备接入无线网络,防止未授权设备访问。7.3.2802.1X认证采用802.1X认证技术,对用户和设备进行身份验证,保证合法用户才能接入网络。7.3.3VPN接入对于远程访问用户,建议使用VPN(VirtualPrivateNetwork)接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7.3.4二维码认证采用二维码认证方式,简化用户接入流程,同时保证网络的安全性。7.3.5访客网络为访客提供独立的无线网络,与内部网络隔离,降低安全风险。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无线网络的安全性,保护信息不被泄露和破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第8章移动设备安全防护8.1移动设备安全风险与防护策略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其在信息安全领域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凸显。本节将分析移动设备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8.1.1移动设备安全风险(1)设备丢失或被盗:移动设备易丢失或被盗,导致设备内敏感数据泄露。(2)恶意软件攻击: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多样,安全更新不及时,易受到恶意软件的攻击。(3)网络钓鱼:用户在移动设备上访问假冒网站,泄露个人信息。(4)数据泄露:移动设备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数据可能被非法获取。(5)不安全的应用程序:用户安装未经安全检查的应用程序,可能导致安全风险。8.1.2移动设备防护策略(1)设备加密:对移动设备进行全盘加密,防止设备丢失或被盗时数据泄露。(2)安全更新:定期为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更新,修补安全漏洞。(3)安全配置:合理配置移动设备,如关闭不必要的服务、使用复杂密码等。(4)安全意识培训:加强用户对移动设备安全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5)应用程序管理:安装和使用经过安全检查的应用程序,避免潜在风险。8.2移动设备管理(MDM)解决方案移动设备管理(MDM)是一种企业级的安全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移动设备的集中管理和安全防护。8.2.1MDM主要功能(1)设备注册:对移动设备进行注册,以便进行统一管理。(2)安全策略配置:为移动设备制定安全策略,如密码策略、加密策略等。(3)应用管理:对移动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进行管理,包括安装、卸载和更新等。(4)数据保护:保护移动设备中的数据,防止数据泄露。(5)远程控制:远程锁定、擦除丢失或被盗的移动设备。8.2.2MDM部署与实施(1)选择合适的MDM解决方案:根据企业需求,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MDM产品。(2)制定MDM策略:根据企业安全需求,制定合适的MDM安全策略。(3)部署MDM服务器:搭建MDM服务器,实现对移动设备的集中管理。(4)移动设备注册与配置:引导用户注册移动设备,并根据安全策略进行配置。(5)持续监控与优化:定期检查MDM系统运行情况,优化安全策略。8.3移动应用安全防护移动应用作为移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不容忽视。本节将从移动应用的安全防护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8.3.1应用安全开发(1)遵循安全编码规范:开发过程中遵循安全编码规范,降低安全风险。(2)安全测试:对移动应用进行安全测试,发觉并修复安全漏洞。(3)数据保护:在移动应用中采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数据安全。(4)权限管理:合理申请和使用系统权限,避免越权访问。8.3.2应用安全部署(1)应用签名:为移动应用添加数字签名,防止被篡改。(2)应用加固:采用应用加固技术,提高移动应用的安全性。(3)应用商店审核:保证移动应用在官方应用商店上架,避免非官方渠道带来的风险。(4)用户权限控制:对用户权限进行合理控制,防止恶意操作。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移动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降低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第9章社交网络与邮件安全防护9.1社交网络与邮件安全风险本节将阐述社交网络与邮件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数据泄露、账号被盗、钓鱼攻击、恶意软件传播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课件
- 《孔子的简介》课件
- 人物访谈报告培训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员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人事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人力资源管理篇十篇
- 《神经收集电子教案》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汇编【人力资源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选集职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合集职员管理篇
- (沪教牛津版)深圳市小学1-6年级英语单词默写表(英文+中文+默写)
- 乐山英文介绍
- 工程量清单清单计价封面
- 压滤机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 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67条表情猜成语【动画版】
- 三战课件(舆论战、法律战、心理战)
- 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管理协议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句子练习专项练习题(试题)( 无答案)
- 上海市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0篇(2003-2021)
- 产品拆解:飞书多维表格怎么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