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一战”对欧洲带来的影响有①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欧洲许多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②欧洲不再是世界格局的中心③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④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2、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国主B.领主C.盟主D.君主3、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走向灭亡,一般是因为上层统治者的腐化堕落。据此,柏拉图提出()A.统治者应兼具理智与美德B.各城邦应实行民主政体C.城邦公民应具有充分自由D.城邦应实行严刑峻法4、李大钊在《青春中华之创造》一文中号召青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由来之历史,一举而摧焚之,取从前之文明,一举而沦葬之,变弱者之伦理为强者之人生,变庸人之哲学为天才之宗教,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这说明李大钊()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明B.全盘肯定西方资产阶级文明C.对东西方文明存在偏激认识D.主张有选择的吸收西方文明5、《历史的教训》一书中写道:“法国大革命的到来,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为了他们的企业与贸易,他们需要立法的自由,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这表明,法国中产阶级期望()A.对君权的制约B.强调主权在民C.对权力的监控D.突出依法行政6、戊戌维新之前,主张维新的人,发表各自意见。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请皇帝“结百姓之心”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依据这些资料,下列叙述何者最为适宜()A.两位维新者,都抱有新思想,都反对旧观念B.认同维新者,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主张民主C.严复思想激进,谭嗣同思想保守D.严复思想保守,谭嗣同思想激进7、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的回应;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两人思想分歧的认识正确的是()A.康德侧重于自由而卢梭更侧重于平等B.分歧主要是实行人民主权的途径C.康德反对人民主权而卢梭提倡人民主权D.分歧根源在于两人阶级立场不同8、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他虽然没有达到梦想中的亚洲,但他却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这位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判断题:正确与错误分别用“A”和“B”表示)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名句。上述语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是唐诗、宋词、楚辞。10、克里斯提尼将地区部落改为血缘部落,并建立五百人议事会,实施陶片放逐法,进一步铲除了贵族特权,使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确立起来。______(判断对错)1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从此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______(判断对错)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12分)。社会思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6分)主要原因(6分)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维新思潮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13、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源出于黄宗羲14、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这一做法打破了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的地位。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演说,释放了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16、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17、斯大林时期,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原料等条件,促进了苏联工业化的实现。()18、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也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19、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开始形成,当时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______。(判断对错)20、文人画的特点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代表作品有王冕的《墨梅图》。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解析题(共1题,共7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04年3月21日,立法院通过并经拿破仑签署正式颁布实施,这就是著名的《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明确规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保证个人得以自由支配属其所有的财产,这是法典的核心。第二,否认封建等级制度及特权,否认人身依附关系,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确认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于封建贵族及教会土地的剥夺,不准封建势力反攻倒算。第四,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世界近代史》“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仑(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拿破仑为什么认为他的《民法典》将“永垂不朽”?材料二1814年拿破仑被流放后,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写到:“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全球通史》(2)材料中“法国人鲜血的价值”指什么?但他为什么又说“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快乐”?材料三“人们并不否认他的天才和荣誉,但可悲的是如此卓越的天才和巨大的荣誉却仅仅造就了一个人的个人伟大,而不是奉献于造福世界。他蹂躏法国和欧洲达14年,而没有给他们自由、道德或一种思想。他使世界战栗而未能使之焕然一新。”——《全球通史》(3)材料三体现了作者对拿破仑持什么态度?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评卷人得分五、单项填空(共4题,共8分)22、梭伦改革中消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威胁的是A.惩罚游手好闲之徒B.废除严刑峻法C.颁布解负令D.确立财产等级制度23、1932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他们的政治要求是呼吁国民政府:A.释放政治犯,保障人民抗日民主权利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C.制订宪法,给人民自由民主权利D.废除一党专政,实现民主自由24、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A.实施的条件B.所有制结构C.经济管理模式D.产品分配方案25、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这主要是指A.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B.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C.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D.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评卷人得分六、辨析题(共2题,共1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在西方,是率先把人放在万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凭每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是十足的主观唯心的感觉主义真理观。

——马执斌《关于中西人文精神的主客对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作者的观点。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在西方,是率先把人放在万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凭每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是十足的主观唯心的感觉主义真理观。

——马执斌《关于中西人文精神的主客对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作者的观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欧洲许多国家走上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尽管欧洲实力有所下降但其依旧是世界格局的中心,所以①②两项说法错误,一战之后美国实力增强快速崛起,极大挑战了欧洲的霸主地位③④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答案选B。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解析】【答案】B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商代的内外服制的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的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内外服制下,商王与邦国既有平等的关系,又是附属国与盟国的关系,在对邦国的支配地位商王实质上是盟主身份,所以答案选C;国主即君主,是针对本国而言的,没有揭示与方国关系,所以排除AD;领主是封建社会中受封领地或采邑的封建主,所以排除B。故选C。

【解析】【答案】C3、A【分析】通过读题可知人们认为上层统治者“腐化堕落”会导致国家灭亡;据此柏拉图认为统治者应兼具理智和美德,即应由“哲学王”来统治.故B;C、D选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A.

本题考查柏拉图的政治主张.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曾到过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在哲学上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公元前387年在阿加德米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建者,始创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其著作《理想国》一书蕴涵着欧洲心理学史上最早的分类雏形:知、情、意三分法.【解析】【答案】A4、C【分析】“取由来之历史;一举而摧焚之,取从前之文明,一举而沦葬之,变弱者之伦理为强者之人生,变庸人之哲学为天才之宗教,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说明李大钊对东西方文明存在偏激认识,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取由来之历史,一举而摧焚之,取从前之文明,一举而沦葬之,变弱者之伦理为强者之人生,变庸人之哲学为天才之宗教,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解析】C5、C【分析】“为了他们的企业与贸易;他们需要立法的自由,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表明法国中产阶级期望对权力的监控,故C正确;

对君权的制约;主权在民、依法行政材料未体现;故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传播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C6、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严复和谭嗣同主张各异,严复主张皇帝实行开明专制,思想较为保守,而谭嗣同思想激进,近与革命,认为按照社会契约论可以解除君主统治,故答案选D,AB两项表述正确但不如D项概括具体准确,C说法错误。

【点评】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基础上维新变法思想得以兴起并快速在中国传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维新变法活动,但维新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并不完全相同,有的较为激进而总体上他们都赞成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发展资本主义。7、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两人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故A项的说法错误;两人都反对专制,主张民主,故B项的说法错误;两人都主张重视公民的权利,故D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两人都重视民主、自由、平等,但在获得这种权利的方式上有分歧。因此选C。8、C【分析】从材料中他虽然没有达到梦想中的亚洲;但他却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可以看出应该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解析】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判断信息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唐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宋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的楚辞。故本题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文学成就·文学体裁【解析】【答案】A10、B【分析】克里斯提尼将血缘部落改为地区部落;故材料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以城邦为中心的城邦民主制。【解析】B11、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但国王只是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题干说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有关君主立宪制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从此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偏低。【解析】B12、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联系他们的具体主张来总结;其原因主要应时代潮流、阶级力量对比,斗争或宣传策略、代表的阶级利益等等方面回答。考点: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解析】【答案】。社会思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维新思潮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反封建思想基督教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13、略

【分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顾炎武的基本主张有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批判君主专制、众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所以题干所说名言出于顾炎武,所以题干说法错误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顾炎武【解析】【答案】B14、A【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纳董仲舒思想,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起用儒生参政,设立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提高了儒学地位,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汉代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结合所学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汉代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结合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思考。【解析】A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946年的丘吉尔铁幕演说,要求美国领导世界反抗共产主义的扩张,揭开了冷战的序幕。考点:铁幕演说【解析】【答案】对16、A【分析】【分析】在中央与地方军事权力分配中,行省似乎应该是地方军事势力的代表,行省掌握较多军事权,也应是意味着军事方面的地方分权了。然而,由于行省所具有的朝廷派出机构的性质,由于行省掌军时与朝廷的上述特殊关系,在实际效果上行省并未能构成名副其实的地方军事机关和独立的地方军事势力。行省所掌军事,既体现军事权力分配给地方的部分,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朝廷控制地方军事。其为元廷中央集权服务和倾向于地方分权的双重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从总体上看,行省受委付提调军马,并没有对中央集权带来多少危害,反而主要发挥了某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作用。故正确。17、A【分析】【分析】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运动的必然继续,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深刻的农业社会主义革命。苏联富农阶级被消灭,农业生产方式完成了由个体小农经济向集中的大生产的转化,农业由原来的经济生产部门变为了听从于党政机关指挥的部门。这一变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它使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料的供应量得到一定的保障;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故题目说法正确。18、√【分析】与历史事实相符合。【解析】【答案】对19、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故题干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京剧演变的相关知识。对京剧形成过程的正确掌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解析】B20、A【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文人画的特点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代表作品有王冕的《墨梅图》,故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需要掌握文人画的特点及其作品。解题的关键是对文人画特点和作品的识记和理解。

本题考查对文人画的特点及其作品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解析】A四、材料解析题(共1题,共7分)21、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拿破仑的《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之所以会永垂不朽,可以从《民法典》的意义角度加以考虑;从对法国大革命和后来资本主义法制建设的影响两个方面加以考虑。(2)本题主要考查对拿破仑对外扩张的评价的认识和理解。材料“法国人鲜血的价值”强调的是拿破仑对外扩张给被侵略国家带来的客观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对外扩张过程中,将法国先进的文化带到所到之处,客观上有利于被侵略国家的发展。第二问,主要是从侵略扩张所带来的灾难的角度加以考虑。(3)本题主要考查对拿破仑的评价的认识和理解。据材料“他蹂躏法国和欧洲达14年,而没有给他们自由、道德或一种思想。他使世界战栗而未能使之焕然一新”可知材料对拿破仑进行了全盘否定。结合第二问的回答,可知不能认同材料观点,应一分为二的看待,不能否认其历史功绩。【解析】(1)《民法典》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成为世界法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价值:法军侵入意大利沉重地打击了意大利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加速了意大利封建制度的崩溃,有利于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和奴役欧洲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性质,必然遭受道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反抗。(3)态度:彻底否定拿破仑。不认同。

理由: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虽然具有侵略性和争夺欧洲霸权的非正义性,但是他毕竟捍卫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进程。这是值得肯定的。五、单项填空(共4题,共8分)22、C【分析】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公元前594年,古城雅典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宣布的一项重要法律。即旨在打击没落氏族贵族,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的法律“解负令”,为了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防止获得自由的雅典人重新沦为奴隶,梭伦颁布法令,规定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解析】【答案】C23、A【分析】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是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为反对蒋介石的法西斯统治、争取人民民主自由权利而建立的一个进步政治团体,成立于1932年12月29日。同盟的任务是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援救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争取人民的出版、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解析】【答案】A24、D【分析】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注意题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而战时共产主义在产品分配方案则是取消商品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解析】【答案】D25、C【分析】主要考查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一环打开一个缺口,诞生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解析】【答案】C六、辨析题(共2题,共10分)26、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判卷时可参考以下内容。这条材料反映了古希腊智者运动中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作者对其进行了评价;一方面肯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是万物的尺度”,从而冲破了传统的人与神关系的思想束缚,否定了神的存在,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把人置于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心,提高了人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作用。所以人们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