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高一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高一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高一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高一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高一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高一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7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①正确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②研究时采用单因素到多因素的方法;③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④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程序。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题文】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液的浓度及颜色变化是()A.浓度增大,颜色变浅B.浓度增大,颜色变深C.浓度降低,颜色变浅D.浓度降低,颜色变深3、下列哪个分裂时期,无同源染色体()A.有丝分裂B.无丝分裂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4、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对外物质交换速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5、下列有关“支架”或“骨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D.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6、下列生物或细胞中,不能自身合成蛋白质的是A.噬菌体B.烟草花叶病毒C.硝化细菌D.鸡的红细胞7、【题文】2007年7月25日,加拿大食品检疫局公布第10例疯牛病调查报告。报告认为,这起病例是由于使用受污染饲料所致。疯牛病病毒(朊病毒)是不同于细菌和病毒的生物形式,只含畸形蛋白质,没有(不利用)DNA或RNA进行复制,而是利用正常细胞中与其氨基酸排列顺序一致的蛋白质进行复制。下列方法中可以用来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朊病毒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牛饲料中的提取液B.用DNA探针检测牛饲料的提取液C.提取牛饲料中的蛋白质,然后进行氨基酸测序,看是否与朊病毒的氨基酸序列相同D.以上方法均不可取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7题,共14分)8、下列几种生物的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9、下列现象不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C.K2+通过原生质层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10、为了研究酵母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细胞核内不出现3H标记B.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C.培养30分钟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D.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1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把它们分解掉B.乳酸菌、霉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RNA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白菜根尖细胞中具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12、为了研究酵母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细胞核内不出现3H标记B.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C.培养30分钟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D.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13、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过程所用的解离液是以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配制而成的B.B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避免影响染色C.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D.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后,可以换用高倍镜继续观察14、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准备滤纸条时,需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个角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立即重复划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小麦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矿质元素;请设计实验证明镁元素是小麦的必需元素.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甲;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似的小麦幼苗、含镁的无机盐.

(1)方法步骤:

①将长势相似的小麦幼苗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编号A;B;

②将A组幼苗放在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____;

③将两组小麦幼苗放在____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

(2)实验预期:____

(3)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实A、B两组小麦生长状况的差异是由于镁元素供应不同引起的,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若一段时间后小麦幼苗恢复正常,其结论是____16、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和光照等条件适宜,O2、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和无氧呼吸不计):

步骤一:摘取外型正常;生长旺盛的菠菜叶若干;在叶上避开大型叶脉用打孔器打出直径为lcm的小圆形叶片30片;

步骤二:用适当方法使小圆形叶片内部的气体全部逸出;放入黑暗处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待用,此时叶片全部沉在水底;

步骤三:取3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富含CO2的清水;然后备放人10片小圆形叶片;

步骤四:分别对这3个实验装置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片浮起的数量.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

(2)将步骤二中的烧杯置于光照强度等均适宜的条件下,结果发现小圆形叶片仍全部沉在水底,试分析其原因:____

(3)农业生产上许多增加产量的措施,是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____.在实际生产中除了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来增加产量外,还可以通过____.17、下列各种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中,属于双层膜结构的是____,属于单层膜结构的是____;非膜结构的是____.

①高尔基体,②叶绿体,③中心体,④液泡,⑤细胞核,⑥线粒体,⑦核糖体,⑧内质网,⑨细胞膜.18、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实验原理: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无辐射损伤;乙组辐射损伤(Co照射;下同);丙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1L—18.

③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h;12h、24h、48h后,检测并计算细胞凋亡相对值.

(1)脾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____,1L—18是一种淋巴因子,由____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决定的____死亡,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

(3)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乙、丙两组的目的是____.

(4)科研小组还设置了丁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丙组相比,设置丁组的目的是____19、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____和一个____.20、如图甲是某高等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该生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该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通过甲图中的[____]____过程形成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进行[____]____过程.

(2)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

(3)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甲图中[____](填数字)阶段;图中有____个染色体组;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条.若乙图中2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____.

(4)如果乙图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乙图细胞的分裂方式与其他体细胞的分裂方式比较,其本质区别是____,具有这种细胞分裂方式的生物进行的生殖,其后代____.

(5)该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

(6)若图甲表示某一个体的发育过程,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③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为____,⑥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为____;基因A与a的分离发生在[____](填数字)阶段.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1、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2题,共6分)22、【题文】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B所示高等植物细胞区别于图A所示细胞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名称)。

(2)若图A为鸟的飞行肌细胞,细胞中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

(3)若B图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应该没有[]____和[]____。

(4)6表示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23、【题文】(12分)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__(填字母)。

(2)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__________(填字母)

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3)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4)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乙图_________(填字母)细胞中;

(5)乙图中②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6)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则B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________。

(7)若一次分裂产生的D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其可能原因是乙图中_____________(填编号)过程发生异常引起的。

(8)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__段。该段若对应甲图中某些细胞;则可对应____________细胞。

(9)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甲图中应为_________细胞。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实验的成功原因有:第一,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第二,在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分析时,孟德尔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第三,孟德尔在进行豌豆的杂交试验时,对不同世代出现的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和分析,并且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第四,孟德尔还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他在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提出了假说,并且设计了新的试验来验证假说,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第四个重要原因。考点:考查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解析】【答案】D2、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故浓度变大,颜色变深。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结果。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理解质壁分离过程。【解析】【答案】B3、D【分析】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

B;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存在的时期,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解析】D4、A【分析】【分析】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解答】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反之,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综上所述,A正确;BCD均错误。故选A。【解析】A5、D【分析】解: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

B;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B正确;

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C正确;

D;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为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D错误.

故选:D.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为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本题考查了生物结构或物质的“支架”或“骨架”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够将相关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解析】D6、A|B【分析】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都属于病毒,体内缺乏相应的酶,不能自身合成蛋白质。【解析】【答案】AB7、D【分析】【解析】考查物质检测知识。A,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存在,朊病毒是由蛋白质构成,但正常饲料也肯定也有蛋白质存在;B,DNA探针本质是DNA分子,不能与构成朊病毒的蛋白质杂交;C,题中有这句话:“利用正常细胞中与其氨基酸排列顺序一致的蛋白质进行复制”,因此,检测到与朊病毒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蛋白质,该蛋白质不一定就是来自朊病毒。【解析】【答案】D二、双选题(共7题,共14分)8、A|D【分析】试题分析:甲图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具有拟核和核糖体,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乙图细胞具有细胞核、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C图没有细胞壁,有细胞核,有中心体等细胞器,是动物细胞;D图有细胞壁,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具有拟核和核糖体,是蓝藻,属于原核细胞。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解析】【答案】AD9、A|C【分析】试题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植物细胞壁不是半透膜,是全透性膜,因此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属于渗透作用,A不属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属于渗透作用,B属于;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但是K2+在溶液中作为溶质分子,不符合定义,C不属于;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即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D属于。故以上现象不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C。考点:本题考查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解析】【答案】AC10、C|D【分析】试题分析:亮氨酸是用来合成蛋白质的,细胞核内也需要蛋白质,所以也可能出现3H标记,A项错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3H标记首先出现在核糖体,B项错误;培养30分钟后,细胞膜上也有蛋白质,所以也能观察到3H标记,C项正确;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所以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相关知识。分泌蛋白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在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在此过程中,由线粒体提供能量。【解析】【答案】CD11、B|D【分析】试题分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通过纤维素酶可以把细胞壁分解破坏掉,但细菌、真菌也有细胞壁,大多数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不能通过纤维素酶将其分解,A项错误;乳酸菌是原核生物,霉菌是真菌,是真核生物,无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和DNA、RNA,B项正确;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C项错误;具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白菜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项正确;故选BD。考点:本题考查多种多样的细胞、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答案】BD12、C|D【分析】试题分析:亮氨酸是用来合成蛋白质的,细胞核内也需要蛋白质,所以也可能出现3H标记,A项错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3H标记首先出现在核糖体,B项错误;培养30分钟后,细胞膜上也有蛋白质,所以也能观察到3H标记,C项正确;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所以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相关知识。分泌蛋白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在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在此过程中,由线粒体提供能量。【解析】【答案】CD13、A|C【分析】试题分析:解离液是以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而成,所以A错误;B过程即漂洗,其主要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避免影响染色,所以B正确;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每一个细胞都已被固定杀死,所以C错误;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后,可以换用高倍镜进行更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所以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实验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解析】【答案】AC14、B|D【分析】试题分析:实验中过滤研磨液是用纱布,所以A错误;准备滤纸条时,需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个角,以便各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起点相同,使各色素带避免重合,所以B正确;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吹干后再重复划线2-3次,所以C错误;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能使脂溶性色素溶解,且提取液对实验者没有伤害,所以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解析】【答案】B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B组小麦幼苗放在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相同且适宜小麦幼苗的生长的A组小麦幼苗不能正常生长,B组小麦幼苗能正常生长向A组缺镁的培养液乙中补充镁元素镁元素是小麦幼苗正常生长的必需元素【分析】【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液的种类,小麦幼苗的长势;数量、培养条件属于无关变量,因此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完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长势相似的小麦幼苗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编号A;B;

②培养液是自变量;一种是完全培养液,另一种是缺Mg;的完全营养液,因此如果将A组幼苗放在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B组小麦幼苗应该放在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

③培养条件是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且适宜,因此要将两组小麦幼苗放在相同且适宜小麦幼苗的生长的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

(2)预期实验结果:A组小麦幼苗由于缺乏Mg元素;叶绿素不能合成,因此不能正常生长,B组小麦幼苗能正常生长.

(3)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实A;B两组小麦生长状况的差异是由于镁元素供应不同引起的,还要向A组缺镁的培养液乙中补充镁元素,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如果一段时间后小麦幼苗恢复正常,则说明镁元素是小麦幼苗正常生长的必需元素.

故答案为:

(1)②B组小麦幼苗放在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甲中培养。

③相同且适宜小麦幼苗的生长的。

(2)A组小麦幼苗不能正常生长;B组小麦幼苗能正常生长。

(3)向A组缺镁的培养液乙中补充镁元素镁元素是小麦幼苗正常生长的必需元素。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目的是验证镁元素是小麦的必需元素,实验原理是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而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培养液的种类,因变量是植物的生长状况,其他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该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设计实验应该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进行设计,并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16、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的影响蒸馏水中缺乏CO2和O2,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全部沉在水底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适当提高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或适当提高温度【分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叶圆片上浮的数量,所以探究的题目是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的影响.

(2)步骤二中所用的是蒸馏水,其中缺乏CO2和O2;置于光照强度等均适宜的条件下,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全部沉在水底.

(3)农业生产上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以下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实际生产中除了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来增加产量外,还可以通过适当提高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或适当提高温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来达到增产目的.

【分析】本题是叶圆片沉浮法传递光合作用的实验,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叶圆片上浮的数量,即净光合速率.据此分析作答.17、②⑤⑥①④⑧⑨③⑦【分析】【解答】①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②叶绿体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

③中心体由垂直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无膜结构;

④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属于单层膜结构;

⑤细胞核的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具有双层膜;

⑥线粒体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

⑦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无膜的结构;

⑧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单层膜折叠体;

⑨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由单层膜组成.

故上述各种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中;属于双层膜结构的是②⑤⑥,属于单层膜结构的是①④⑧⑨;非膜结构的是③⑦

故答案为:②⑤⑥①④⑧⑨③⑦

【分析】细胞器的分类:

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

单层膜: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细胞膜;

无膜:核糖体、中心体.18、免疫器官T抗体或溶菌酶程序性溶酶体探究1L—18对辐射损伤的影响探究1L—18能否抑制核辐射损伤【分析】【解答】(1)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扁桃体、脾、淋巴结;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编程性死亡;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3)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乙、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4)与丙组相比;设置丁组的目的是探究核辐射前;后注射IL﹣18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分析】动物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效应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而人白细胞介素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9、氨基(﹣NH2)羧基(﹣COOH)【分析】【解答】解: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故答案为:氨基(﹣NH2)羧基(﹣COOH)

【分析】1)氨基酸的通式: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0、B受精作用C有丝分裂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⑥有丝分裂后期②116睾丸基因突变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异养型该生物有中心体,是动物AABB或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