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_第1页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_第2页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_第3页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_第4页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

教案的编写应注重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以便

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写好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八

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3)清楚优先提取公因式,然后考虑用公式

中考考点:正向、逆向运用公式,特别是配方法是必考点。

预习作业:

1.完全平方公式字母表示:.

2、形如或的式子称为

3.结构特征:项数、次数、系数、符号

填空:

(1)(a+b)(a-b)二;

(2)(a+b)2=;

(3)(a-b)2=;

根据上面式子填空:

(I)a2-b2=;

(2)a2-2ab+b2=;

(3)a2+2ab十b2二;

结论:形如a2+2ab+b2与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a2-2ab+b2=(a-b;2a2+2ab+b2=(a+b)2

完全平方公式特点:首平方,尾平方,积的2倍在中央,符号看前方。

例1: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2-4x+4(2)9a2+6ab+b2

(3)m2-(4)

例2、将下列各式国式分解:

(1)3ax2+6axy+3ay2(2)-x2-4y2+4xy

注:优先提取公因式,然后考虑用公式

例3:分解因式

(1)(2)

(3)(4)

点拨:把分解因式时:

1、如果常数项q是正数,那么把它分解成两个同号因数,它们的符号与一次

项系数P的符号相同

2、如果常数项q是负数,那么把它分解成两个异号因数,其中绝对值较大的

因数与一次项系数P的符号相同

3、对于分解的两个因数,还要看它们的和是不是等于一次项的系数P

变式练习:

(1)(2)

(3)

借助画十字交叉线分解系数,从而帮助我们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

叫做十字相乘法

口诀:首尾拆,交叉乘,凑中间.

拓展训练:

若把代数式化为的形式,其中in,k为常数,求m+k的值

已知,求x,y的值

当x为何值时,多项式取得最小值,其最小值为多少?

回顾与思考

学习目标:

(1)提高因式分解的基本运算技能

(2)能熟练进行因式分解方法的综合运用.

学习准备:

1、把一个多项式化成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要弄清楚分解因式的概念,应把握如下特点:

(1)结果一定是的形式;

(2)每个因式都是;

(3)各因式一定要分解到为止。

2、分解因式与是互逆关系。

3、分解因式常用的方法有:

(1)提公因式法:

(2)应用公式法:①平方差公式:②完全平方公式:

(3)分组分解法:an+an+bm+bn=

(4)十字相乘法:=

4、分解因式步骤:

(1)首先考虑提取,然后再考虑套公式;

(2)对于二次三项式联想到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3)对于二次三项式联想到完全平方公式,若不行再考虑十字相乘法分解因

式;

⑷超过三项的多项式考虑分组分解;

1、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

因式。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

(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

二、提公共因式法

1、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

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如:

ab+ac=a(b+c)

2、概念内涵:

(1)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应当是“积

(2)公因式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3)提公因式法的理论依据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即:ma+mb—me初

(a+b-c)

3、易错点点评:

(1)注意项的符号与器指数是否搞错;

(2)公因式是否提“干净”;

(3)多项式中某一项恰为公因式,提出后,括号中这一项为+1,不漏掉。

三、运用公式法

1、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

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2、主要公式:

4、运用公式法:

(1)平方差公式:

①应是二项式或视作二项式的多项式;

②二项式的每项(不含符号)都是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的平方;

③二项是异号。

(2)完全平方公式:

①应是三项式;

②其中两项同号,且各为一整式的平方;

③还有一项可正可负,且它是前两项累的底数乘积的2倍。

5、因式分解的思路与解题步骤:

(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

(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

(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运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

的目的;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

(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3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关系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二: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

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三:不等式的两边都乘(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

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不等式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

①含义: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

是1

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①一般地,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

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相等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

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4

一、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

动称为平移。

1.平移

2.平移的性质:

⑴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⑵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⑶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4)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

①确定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的条件:

⑴需要原图形的位置;

⑵需要平移的方向;

⑶需要平移的距离或一个对应点的位置。

②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⑴找出关键点;⑵作出这些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⑶将所作的对应点按原来方式顺次连接,所得的;

二、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

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1.旋转

2.旋转的性质

⑴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

(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⑵旋转过程中,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⑶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

的距离相等。

⑷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⑴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点,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⑵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线段,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⑶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三、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

①确定组合图案中的“基本图案”

②发现该图案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探索该图案的形成过程,类型有:⑴平移变换;⑵旋转变换;⑶轴对称变

换;⑷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

⑸旋转变换与轴对祢变换的组合;⑹轴对称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5

一、课堂引入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

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艰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

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

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

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

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

二、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X)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V)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X)

(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X)

(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V)

(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X)

(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J)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J)

指出:

(1)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

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例2(补充)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0,AAOB是等边三角形,

AB=4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AAOB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

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AC,BO=BD.

VAO=BO,

/.AC=BD.

・・・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在RtZ\ABC中,

*.'AB=4cm,AC=2A0=8cm,

/.BC=(cm).

例3(补充)已知:如图(1),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

F,G,II.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分析:要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由于此题目可分解出基本图形,如图(2),

因此,可选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证明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6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反映了线段垂直平分

线的性质,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依据;逆定理反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是

证明某点在某条直线上及一条直线是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依据.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定理及逆定理的关系.垂直平分线定理和其逆定理,题设与

结论正好相反.学生在应用它们的时候,容易混淆,帮助学生认识定理及其逆定理

的区别,这是本节的难点.

2、教法建议

本节课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让学生

想,设计问题让学生做,错误原因让学生说,方法与规律让学生归纳.教师的作用

在于组织、点拨、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总结规律,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具体说明如下:

(1)参与探索发现,领略知识形成过程

学生前面,学习过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这样由复习概念入手,顺其自然提

出问题:在垂直平分线上任取一点P,它到线段两端的距离有何关系?学生会很容

易得出“相等”.然后学生完成证明,找一名学生的证明过程,进行投影总结.最

后,由学生将上述问题,用文字的形式进行归纳,即得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这样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积极参与发现,激发了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克服思维和

探求的惰性,获得锻炼机会,对定理的产生过程,真正做到心领神会.

(2)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获取逆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理及逆定理的证明都比较简单,学生学习一般没有什么困

难,这一节的难点仍然的定理及逆定理的关系,为了很好的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时

采用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对照,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

认识这两个定理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学

会引申、变更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7

一、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

动称为平移。

1、平移

2、平移的性质:

⑴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⑵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⑶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4)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

①确定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理的条件:

⑴需要原图形的位置;

⑵需要平移的方向;

⑶需要平移的距离或一个对应点的位置。

②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⑴找出关键点;

⑵作出这些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⑶将所作的对应点按原来方式顺次连接,所得的;

二、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

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1、旋转

2、旋转的性质

⑴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

(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⑵旋转过程中,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⑶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

的距离相等。

⑷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⑴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点,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⑵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线段,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⑶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三、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

①确定组合图案中的“基本图案”

②发现该图案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探索该图案的形成过程,类型有:

⑴平移变换;

⑵旋转变换;

⑶轴对称变换;

⑷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

⑸旋转变换与轴对弥变换的组合;

⑹轴对祢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建构函数“模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发展抽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变量与对应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函数观点,体会一次函数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2.难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3.关键:从数形结合分析思路入手,提升应用思维.

教学方法

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地熟悉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5】小芳以200米/分的速度起跑后,先名加速跑5分,每分提高速度20

米/分,又匀速跑10分,试写出这段时间里她的跑步速度y(单位:米/分)随跑

步时间x(单位:分)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例6】A城有肥料200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

I)两乡.从A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城往C、

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24元,现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

肥料260吨,怎样调运总运费最少?

解:设总运费为y元,A城往运C乡的肥料量为x吨,则运往D乡的肥料量为

(200-x)吨.B城运往C、D乡的肥料量分别为(240-x)吨与(60+x)吨.y与x

的关系式为:y=20x+25(200-x)+15(240-x)+24(60+x),即y=4x式0040

(0WxW200).

由图象可看出:当x=0时,y有最小值10040,因此,从A城运往C乡。吨,

运往D乡200吨;从B城运往C乡240吨,运往D乡60吨,此时总运费最少,总

运费最小值为10040元.

拓展: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200吨,其他条件不变,又应怎样调

运?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H9练习.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表现.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20习题14.2第9,10,11题.

板书设计

14.2.2一次函数(4)

1、一次函数的应用例: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二、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

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

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

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

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

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

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

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

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三、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

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

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

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

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己有公式的基础_L,通过分析和具体运

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

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

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10

教学内容分析:

⑴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正方形,它的特殊的性质和判定。

⑵前面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类比他们的性质与判断,有利于对正方

形的研究。

⑶对本节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分类研究的思想,并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类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梳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正方形,并且本节课之前,学生又学习了几种平行四

边形,已经具备了观察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与知识基础。

⑵学生在上几节已有了推理的经历,但是对于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成

熟,有待于提高。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掌握它的性质和判定,会利

用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说理。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前边的四边形的研究,探索并归纳正方形的性质与判

定。通过运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正方形的完美性,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喜

悦与自信。

重点:

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

探索正方形的判定,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教学方法:

类比与探究

教具准备:

可以活动的四边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建立联系。

【教师活动】

问题设置: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各有哪些性质?

②()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是菱

形。()的四边形是矩形。()的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并举手回答,对于填空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说出更多的答案。

【教师活动】

评析学生的结果,给予表扬。

总结性质从边角对角线考虑,在填空时也考虑这几方面之外,还应该考虑三者

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演示平行四边形变为矩形菱形的过程。

二:动手操作,探索发现。

活动一:拿出一张矩形纸片,拉起一角,使其宽AB落在长AD边上,如下图所

示,沿着KE剪下,能得到什么图形?

【学生活动】

学生拿出自备矩形纸片,动手操作,不难发现它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①什么是正方形?

观察发现,从活动中体会。

【教师活动】:演示矩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菱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变化过程,思考之间的联系,举手回答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②正方形是矩形吗,是菱形吗?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分组回答。

【教师活动】

总结板书:

(一)(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③止方形有那些性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举手抢答。

【教师活动】

表扬学生发言,板书学生发现,㈡正方形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活动二:拿出活动•得到的正方形折•折,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

称轴?

学生活动

折纸发现,说出自己的发现。得到正方形的又一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活动

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擦去板书㈠中的括号内容,出示一下问

题:你还可以怎样填空。

()的菱形是正方形,()的矩形是正方形,()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的四边

形是正方形。

学生活动

小组充分交流,表达不同的意见。

教师活动

评析活动,总结发现: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

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四边相等且有一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

边形是正方形。

以上是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正方形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平行四边形呀?大家互相说一说,它的完美体现在哪

里?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正方形的例子?

学生交流,感受正方形

三,应用体验,推理证明。

出示例一: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交与0,AB长4cm,求AC,A0长,

及的度数。

方法一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NABC=90°(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BC=AB=4cm(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是45°)

,利用勾股定理可知,AC==4cm

•・・AO=AC(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A0=X4=2cm

方法二:证明A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证。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写出推理过程,再进行小组讨论,并且各小组指派代表写在黑板

上,共同交流。

教师活动

总结解题方法,从正方形的性质全面考虑,准确利用条件,减少麻烦。评析解

题步骤,表扬突出学生。

出示例二:在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在它的四条边上,且

AE=BF=CG=DH,四边形EFGH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分析题意,整理思路,指名口答。

教师活动

说明思路,从已知出发或者从已有的判定加以选择。

四,归纳新知,梳理知识。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举手谈论自己的收获。

请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别填写在下图的ABCDC处,说明它们

的关系。

发表评论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1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地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等腰三角形内角的角度。

2.熟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2.通过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总结代数法求几何角度,线段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简洁的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叙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它是怎么得到的?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也可以简称“等边对等角“。把等腰三角形对

折,折叠两部分是互相重合的,即AB与AC重合,点B与点C重合,线段BD与CD

也重合,所以NB=N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

线合一”。由于AD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所以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ZBAD=ZCAD,AD为顶角平分线,ZADB=ZADC=90°,AD又为底边上的高,因

此“三线合一”。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其周长为多少?

二、新课

在等腰二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边与腰相等,这时,二角形二边

都相等。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呢?

1.请同学们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的度数,并提出猜

想。

2.你能否用已知的知识,通过推理得到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等功对等角的性质得到/A=

ZB=C,又由NA+NB+NC=180°,从而推出NA=NB=NC=60°。

3.上面的条件和结论如何叙述?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祢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

例1.在A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ZB=30°,求N1和NADC

的度数。

分析:由AB=AC,I)为BC的中点,可知AB为BC底边上的中线,由“三线合

一”可知AD是AABC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从而NADC=90°,Nl=

ZBAC,由于NC=NB=30°,NBAC可求,所以N1可求。

问题1:本题若将D是BC边上的中点这一条件改为AD为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

线或底边BC上的高线,其它条件不变,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

问题2:求N1是否还有其它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判断下列命题,对的打“,错的打“X”。

a.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b.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其它两个内角也为60°()

2.如图(2),在aABC中,已知AB=AC,AD为NBAC的平分线,且N2=

25°,求/ADB和NB的度数。

3.P54练习1、2o

四、小结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推出等边三角形的各角相等,且都为60°。“三线

合一”性质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推出其中一个结论成立,其他两个结论一样成立,

所以关键是寻找其中一个结论成立的条件。

五、作业:1.课本P57第7,9题。

2、补充:如图(3),ZiABC是等边三角形,BD、CE是中线,求NCBD,ZE0E,

ZBOC,NE0D的度数。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12

教材分析

1、本节课首先从最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入手.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函数关系

式、引入次函数的概念。

2、八年级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

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

习初、高中其它函数和高中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的基础。

学情分析

1、虽然这是一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学生没有接触过。但是,孩子们已经具

备了函数的一些知识,如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性质,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好了

铺垫。

2、八年级数学中的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

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

月其它函数的基础。

3、学生认知障碍点: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在探索过程中,发展

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体验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3、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

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

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1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D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一一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

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

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

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

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

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及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1:复习引入

看谁算得快:用简便方法计算:

(D7/9X13-7/9X6+7/9X2=;

(2)-2.67X132+25X2、67+7X2、67=;

(3)992-1=0

设计意图:

如果说学生对因式分解还相当陌生的话,相信学生对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应该

相当熟悉。引入这一步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一因数分解这

一特殊算法,使学生通过类比很自然地过渡到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上,从而为

因式分解的掌握扫清障碍,本环节设计的计算992-1的值是为了降低下一环节的

难度,为下一环节的理解搭一个台阶。

注意事项:学生对于(1)(2)两小题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的方法是很

熟悉,对于第⑶小题的逆向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运算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

要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所学过的整式的乘法运算中的平方差公式,帮助他们顺利地

逆向运用平方差公式。

活动2:导入课题

P165的探究(略):

2、看谁想得快:993-99能被哪些数整除?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这个式子分解成几个数的积的形式,继续强化学生对因数分解的理

解,为学生类比因式分解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

活动3:探究新知

看谁算得准:

计算下列式子:

(l)3x(x-l)=;

(2)(a+b+c)=;

⑶(+4)(-4)=;

(4)(-3)2=;

(5)a(a+l)(a-l)=;

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l)a+b+c=;

(2)3x2-3x=;

(3)2-16=;

(4)a3-a=;

(5)2-6+9=o

在第•组的整式乘法的计算上,学生通过对第•组式了的观察得出第二组式了

的结果,然后通过对这两组式子的结果的比较,使学生对因式分解有一个初步的意

识,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逐步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活动4:归纳、得H新知

比较以下两种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a(a+l)(a-l)=a3-a

a3-a=a(a+l)(a-l)

在第三环节的运算中还有其它类似的例子吗?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

子吗?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过程,掌握有关画图

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能按要求把所给出的图形补成以某直线为轴的轴对称图形,能依据图形的

轴对称关系设计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本节课重点是掌握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要画出点A关于L的轴

对称点的画法,在此基础上掌握有关轴对称图形画图的操作技能,并能利用图形之

间的轴对称关系来设计轴对称图形,掌握有关画图的技能及设计轴对称图形是本节

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讨论。

教学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轴对称的相关的性质: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______,那么

这个图形叫做,这条直线叫做

2.轴对称的三个重要性质

二、提出问题:

二、探索练习:

1.提出问题:

如图:给出了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

你能画出这个图案的另一半吗?

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难点的想法。

2.分析问题:

分析图案:这个图案是由重要六个点构成的,要将这个图案的另一半画出来,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只要画出这个图案中六个点的对应点即可

问题转化成:已知对称轴和一个点A,要画出点A关于L的对应点,可采用如

下方法:'

在学生掌握已知一个点画对应点的基础上,解决上述给出的问题,使学生有一

条较明确的思路。

三、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

1.如图,直线L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试画出与线段AB关于直线L的线段

3.如图,已知直线MN,画出以MN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如何画出它的对应点,以及如何补

全图形,并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知道如何设计轴对称图形。

教学后记: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掌握比较好,但对于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来设计

图形觉得难度比较大。因本节课内容较有趣,许多学生上课积极性较高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15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1、图形的平移

①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

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②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

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③一个图形依次沿x轴方向,y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图形,可以看成是由原来的

图形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

2、图形的旋转

①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按某一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

运动称为旋转,这个顶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

形状和大小

②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任意

一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中心对称

①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说

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它们的对称中心

②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线段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

③把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16

第四章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

①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因式分解,因式分解

也可称为分解因式

2、提公因式法

①多项式ab+bc的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b,我们把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

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如b就是多项式ab+bc各项的公因式

②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

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3、公式法

①A2-b2=(a+b)(a-b)

②当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时,通常先提出这个公因式,然后再进一步因式

分解

③a2+2ab+b2=(a+b;2。a2-2ab+b2=(a-b)2

④根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公式把某些多项式因式

分解,这种因式分解叫做公式法

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篇1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

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

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

三、课堂引入:

下表显示的是上海20_年2月下旬和20_年同期的每口最高气温,如何对这

两段时间的气温进行比较呢?

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