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智慧中彰显人文之美《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例赏鉴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在科学智慧中彰显人文之美《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例赏鉴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在科学智慧中彰显人文之美《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例赏鉴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在科学智慧中彰显人文之美《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例赏鉴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科学智慧中彰显人文之美——《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例赏鉴摘要:本课设计重点是训练学生严密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世界眼光,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方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探求阅读、写作方法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词:科学美;人文美;思维;阅读【设计缘由】学习本文,带领学生在自然科学小论文中获取科学知识的启迪,培养严密的思维品质;感受科学美感与人文美感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作方法归纳和知识补充,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课例描述】师:同学们都知道毕节的“龙门”吧。有三合院——一正房、两厢房,有四合院——一正房、两厢房再加对房,石阶、天井、围墙、青瓦、木墙、檐窝、堂屋……这些,都是我们对黔西北“龙门”文化的记忆。毕节城隍庙,旧名广惠祠,在古城北门内,即今司法路与广惠路的交叉口,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指挥柳楫建。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要介绍这两类建筑吗?因为它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关——“龙门”文化,最能体现我们的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毕节城隍庙则与本文的作者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有过一次短暂的邂逅,因为种种原因,林徽因最终没有进入毕节城隍庙,这是林徽因的遗憾,更是毕节人民的遗憾。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师:第一个问题《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标题包含哪些信息?生1: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生2:按照上一单元钱钟书《谈中国诗》的特点,本文谈中国建筑,应该要和外国建筑作比较。师:从标题中了解文章内容,写作的技法,还运用学过的课文解决新问题,很好!师:第二个问题,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特征。生1:文章第3段总写中国建筑有九个特征,下文就分九点来分写,因此,这里可以看成一部分。第1、2段是一个部分,最后的是一部分。所以,全文分三个部分。生2:文章1、2段是开头,第3至13段写了中国建筑的特征,第14至19写它为什么具有这个特征,第20段是结尾。我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议论文模式来思考文章的结构的。生3:我觉得这篇文章应该是说明文。师:总体上,文章是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而第二部分又运用说明的方法说明特征,回答“是什么”,第三部分14至19段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最后第20段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所以,按照四部分来理解它的层次比较合理一些。师:第一部分比较简单,可以算是文章的引论部分,写了中国建筑体系的范围、形成时间以及发展、影响。请同学们重点阅读第二部分,然后填写下表:图片自学提示:①结合生活思考,小组讨论完成。②人文美:一切由人的文化活动而给人以美感的,都可称为人文美。让人们感受到人类文化中的精华,感受到人文的关怀(重视、尊重、关心、爱护人),这就是人文美的体现。③科学美:是指存在于人类创造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活动中的美。生1:特征——台基、房屋、屋顶为主要构成;科学美——厚实的台基防潮、防水,使建筑更坚固;人文美——台基使原本矮小的建筑高大,屋顶营造的气势使建筑显得雄壮。生2:特征——平面布置以“所”为单位,对称,朝南,天井;科学美——利于采光、房间独立,减少相互间的干扰;人文美——曲径通幽,与自然和谐统一。生3:特征——木材结构;科学美——立柱、横梁、枋、檩结构,均匀分布重力,减轻负重,减少建材;人文美——让人感觉温暖。生4:特征——斗拱;科学美——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保护横梁;人文美——造型美。生5:特征——举折,举架;科学美——形成斜面,易排水、采光;人文美——稳健大方。生6:特征——屋顶;科学美——排水人文美——曲线美、雄壮美。生7:特征——大胆使用朱红;科学美——保护木质;人文美——热情、喜庆。生8:特征——局部装饰;科学美——(没有发现)人文美——和谐美。生9:特征——建筑材料的装饰;科学美——(没有发现)人文美——精致美。师:中国建筑在选址、建材、结构、色彩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科学智慧。合理利用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曲径通幽,对称美、朦胧美、动静美、人情美……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思想和厚重的人文情怀。在科学中渗透人文之美,在人文中蕴涵科学精神,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文章在说明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的时候,是怎样说明的?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部分的说明方法:(幻灯片展示)1.分类别:将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分类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例如,文章将中国建筑分为九大特征来说明,行文过程中,又兼顾由主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就起到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效果。2.作诠释: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作用:作诠释能使说明语言更全面、更充分、更具体。例如:“个別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3.举例子:是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实例,反映事物的一般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作用:使语言通俗易懂,更直观,更具有说服力。例如:“如回廊、抱厦、廂、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4.打比方:打比方是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明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作用:在于生动形象地说明对象的特征。例如:“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分划内部空间而已。”5.摹状貌:是指对事物形状相貌的特征进行描摹,使读者容易认识所要说明的事物。作用:使说明语言富有形象性,直观性。例如:“在一付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6.作比较: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作用: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例如:“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窿顶得到特別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7.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作用:使说明语言科学、准确,让读者在具体了解被说明对象前,能对被说明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例如:“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柁墩)总是逐渐加高的。这叫做‘举架’。”8.作引用:是借用别人已说过的话来进行说明。作用: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来说明,更容易让人信服。例如:“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文章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充分体现作者乃至中国文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这是应该积淀与每个同学内心的东西,希望同学们找出其它的语句细细品味,用心感悟。师:逻辑的严密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写作特征。作者在介绍了中国建筑九大特征之后,又更进一层,深入探讨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也就是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个问题的,请同学们根据下表的提示深入学习。问题要求:1.根据表格内容标出对应段落。2.概括什么是中国建筑的“文法”“词汇”?3.超越文本,举几个你熟悉的例子,说明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4.阐述此处如何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生1:问题1“文法”“词汇”概念对应第14自然段;“文法”特性对应第15自然段;“文法”“词汇”产生的根源对应第16自然段;对砖石建筑、新建筑发展的影响对应第17自然段;与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对应的是第18、19自然段。生2:问题2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別建物与个別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构件和因素,叫“词汇”。生3:问题3法国的凡尔赛宫和中国的故宫。生4:问题3意大利的波波里花园与中国的豫园。生5:问题4作者借语言文字中的“文法”来比喻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的构成原理。生6:问题4作者用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作对比,说明它们是同一体裁的“文章”。这是求同对比。师:通过同学们回答,可以判断同学们的学习很成功。我给同学们的表格和四个问题,旨在给同学们建立科学合理的思路,有条理、有重点地思考问题。在平时的阅读中,同学们也尝试用这种方法解决疑难文章或文章片段,提高阅读能力。师:请同学们自学最后一段,概括一下主要内容。生:结尾段告诉我们今天该怎么做。师:对,这是议论文比较常规的结尾方式,请大家结合全篇,再次感受一下本文的结构模式,体会科学小论文严密的逻辑。师:学习这一课,同学们对中国建筑的科学智慧和人文美感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大家运用这种精神和情怀去研究一下黔西北民居,写一篇小论文介绍它的特征。【评价与反思】1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有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人才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