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点的利与弊》3700字(论文)_第1页
《论教学点的利与弊》3700字(论文)_第2页
《论教学点的利与弊》3700字(论文)_第3页
《论教学点的利与弊》3700字(论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教学点的利与弊目录TOC\o"1-2"\h\u14316论教学点的利与弊 11460关键词:教学点;乡镇;义务教育 19171一、乡镇教学点开办现状 225599二、乡镇教学点开办的有利方面 2270(一)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218840(二)切实解决偏远乡镇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 210121(三)减少了乡镇学生上学成本 325339三、乡镇教学点开办的弊端 332005(一)师资能力短缺,教学观念落后 39526(二)基础设施缺乏 430563三、小结 422410参考文献 5摘要:教学点是指学生数量较少的小规模学校,在国内乡镇农村中均有广泛的分布,对于乡镇农村的中小学生学习有一定积极意义。随着当前乡镇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如何正确看待教学点的利与弊成为当前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当前乡镇教学点开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教学点的利与弊,以指导未来乡镇教学点的开设。关键词:教学点;乡镇;义务教育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文件,暂时叫停了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政策,乡镇义务教育也因此步入“后撤点并校的年代”。怎样解决以前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出台后出现上学远问题、上学难、上学贵的后遗症,成了当前乡镇义务教育开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教学点总的来说很好的解决了偏远地区因人口稀少、居住分散而引起的教育发展问题,尽管区别于一般学校典型特征,但却是学校的一种形式,不论绝对数量或相对数量,乡镇教学点数量均为绝对数,其原因在于教学点与偏远乡镇的特殊地理位置相对应。在乡镇地区,教学点大量存在,有其必然性,尽管当前政府已对乡镇中小学布局进行了调整,使得乡镇教学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调整。只有正确认识乡镇教学点的利与弊才能正确开展教学,促进乡镇中小学生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基于当前乡镇教学点的开办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教学点的利与弊。一、乡镇教学点开办现状我国始终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原则,在乡镇教学点建设中一直很受重视,以达到使偏远乡镇适龄入学儿童同样享受义务教育。乡镇教育教学点在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便于低段学生就近入学,减轻父母的负担,降低教育成本,因此,小规模学校与教学点得以存在与留存,它是我国乡镇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义务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教学层面上,乡镇教学点的特点是办学规模不大、在校生数量偏少等问题,教师日常教学生活,能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这对于教学活动的进行非常有益。站在学生立场,乡镇学生就学难问题较好地解决,部分适龄偏远地区的学生可以做到就近入学,节约各项费用支出,减少上学成本,还减少因成本问题无法上学导致的失学、辍学所占比重较大,因此乡镇教学点设置在某种程度上起了重要作用。二、乡镇教学点开办的有利方面(一)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央政府对普及义务教育给予更大的关注,但是,这一关注还是更多地反映到了政策制定中,缺乏实质性资金投入,教学点的开设,在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教育的漫长发展历程中,教学点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着,并且对乡镇·教育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古代私塾为教学点之雏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拓展平民受教育途径;近现代以来,普及义务教育理念扎根中华大地,由于长期以来财政不足,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群众办学长期以来一直是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办学模式——村学和简易小学办学、不正规学校和其他多种形式教学点,在普及义务教育中起着决定性作用[3]。(二)切实解决偏远乡镇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从便于学生就近入学,教学点的设置,有助于解决偏远地区的学生就学距离遥远的问题、上学很困难;就教学组织形式而言,教学点和中心学校、完小同为乡镇义务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就现状而言,多数教学点的老师都很负责任,教学效果良好,且教学点的规模不大,只要投入较少,教学质量便能得到保证。所以说教学点是教学组织的有效途径。在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进程中,很多地区一味取消教学点,对本地学生的入学带来入学距离的影响、上学很困难,子女入学“路还远不够安全”,成了当地父母最忧虑的事情。调查显示,广大家长、教师普遍认为要适当预留教学点,确保学生就近入学。并预留教学点,使学生就近入学,能降低学生及家庭教育成本及生活开支,这样就避免了因贫困而辍学。(三)减少了乡镇学生上学成本教育成本的主要内容是公共教育支出、私人直接成本与家庭促进教育,然后伴随着布局调整,教学点的撤并和取消,偏远地区的学生转到距离较远中心或完小就读,不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而更多地是关于上学成本的提高。私人的直接费用主要是住宿费、生活费、交通费。目前,乡镇小学住宿费每人每学期100元,每年200元;关于生活费,我们考察的学生,多数是带着米,咸菜回家,基本上不会出现现金支出,但是同学们都会在周末回到家里,所以每个同学每周准备几元零花钱,多的几十元;交通费是相当大的支出[4]。在贫穷的农村地区,机会成本问题是个绝对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低收入家庭来说,每一个劳动力对于维系一个家的经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若不是小孩放羊,父母们只好放下别的活计去放羊了,这样无疑加大了学生上学的成本,而乡镇教学点设置,有助于学生入学时降低该领域机会成本。总之,学校撤并导致偏远地区的学生就学遥远、上学难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不少学生,家长,教师对此给予了重视,还都提出了教学点预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实教学点既有利于解决偏远地区的学生入学遥远的问题,并能确保偏远地区的学生能顺利接受义务教育,预防由于上学遥远和困难造成辍学,降低乡镇学生入学成本。三、乡镇教学点开办的弊端(一)师资能力短缺,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点的教师们出现老龄化,知识老化,精力不足,“储备库”里储藏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要求。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繁杂艰巨的教学工作,不理想的教学效果,让老黄牛式辛勤耕耘的教师们不堪重负、身心俱疲、日渐衰老。很多老教师没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适应新课程,专业能力严重不足,还是照搬陈旧落后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进行教书教人。教师如同课堂的统治者,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简单枯燥、效益不高、毫无生气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心。面对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制作课件等现代信息技术,农村教学点老教师更是一筹莫展,无从下手[5]。乡镇教学点中,有些老师觉得学生年龄太小了,识字不多,自控能力差,缺乏充分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不能达到预期预习效果。所以老师并没有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预习,没有注意对学生预习成果进行考查,没有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落实。长此下去,就会使学生预习兴趣降低,有敷衍了事之嫌,预习便逐渐形同虚设、可有可无。学生在课堂教学内容中直面生字新词,文章重点、中心思想如茫然,觉察不出问题所在,很难诱导,激发求知欲,只会一味被动的去听,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得无味。(二)基础设施缺乏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动与静适宜的呈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之不足,使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多媒体设备就像为寂静的课堂教学带来了鲜活的活水,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学习有了强烈欲望。然而,乡镇教学点的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却望而却步,全新的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落满尘埃的陈设[6]。当前多数教师都面临着用分数衡量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紧张的问题,仍然沿袭传统,单调乏味、“催眠式”教学方式等:单凭一本,一张口、一枝粉笔,用说教式传道授业。他们认为教案是最高法典,其目的是实现教案的目标,用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填满了语文教学课堂,在应试教育泥沼中愈陷愈深。学生自主探索欠缺、合作交流等机会,导致思维僵固,遏制着学生创造性发展。另外教学点用房不足。不少教学点的教师宿舍之间以帘子相隔兼作办公室;年级稍有教学点实验室、大队部活动室里、会议室等,均设在同一套住宅内,当地教师称“四部一室”;许多教学点不设食堂,就连为同学们热饭菜的厨房也成了危房[7]。三、小结目前乡镇教学点的开办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弊端,因此尽早认清乡镇教学点开办的利与弊才更有利于乡镇中小学生获得更为良好的教学环境。本文对乡镇教学点的利与弊进行分析,认为乡镇教学点的有利方面主要体现在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切实解决偏远乡镇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减少了乡镇学生上学成本,而其弊端主要在于师资能力短缺,教学观念落后、基础设施缺乏,因此只有对这部分进行完善才更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参考文献[1]李建忠.“专递课堂”助力农村教学点开齐开好课程[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2,(08):37.[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2,(Z2):41-53.[3]胡博.广西成人教育校外教学点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探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33(04):79-82.[4]詹金容,丁坤.推进农村教学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