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教学设计_第1页
呼风唤雨教学设计_第2页
呼风唤雨教学设计_第3页
呼风唤雨教学设计_第4页
呼风唤雨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风唤雨教学设计呼风唤雨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册的一篇课文。众所周知,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即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学习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一、齐读课题,确立中心上节课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课文请同学们:1、齐读课题。2、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哪个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吗?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1、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句话生动地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边读边画。(这里随机,学生讲到那一段我就从哪段开始讲,根据学生情况而定)2、古今对比感受成就:(一)交流第4自然段:预设:(1)生:我是从“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20世纪人类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20世纪的科技十分发达。老师出示第四自然段字幕(相机变字体为红色)。(2)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读出来,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变成了一个村子。让我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视新闻让我们了解世界;电话使人们的联系更方便。不管你在那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电话来交流、沟通;网络就更方便了,在网上可以和地球上所有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我们班转学温州的田王磊,老师就在网络上与她聊天。还可以通过视频看到她。这网络比千里眼还千里眼。地球真成了一个“村子”。)(3)看课件感受20世纪的伟大成就。(我们一起来看看20世纪的科技成就。)师:20世纪真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为20世纪自豪吧!你能读出自豪感来吗?(4)指名读、齐读。20世纪取得这么伟大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二)交流第3自然段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1)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类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指名读。(2)祖先的愿望是什么?是啊,他们的生活这样贫乏。多么希望有一双千里眼能看得更远,有一对顺风耳能听得更远,会腾云驾雾能走得更远。20世纪都帮他们实现了吗?课件箭头显示“千里眼“------望远镜、网络视频;“顺风耳”------电话、耳麦;腾云驾雾------航天飞机。何止这3个幻想,人类上百万年的很多幻想20世纪都一一实现了。你随便代祖先说一个幻想,现在一定能实现。嫦娥奔月------宇宙飞船;去海底------潜水艇等。20世纪上天入地、咫尺天涯都变成了现实。人类上百万年的幻想,20世纪在短短的100年的时间里都实现了。所以说(手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3)古今对比分组对比读3、4段跟祖先比,20世纪的科技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生:舒适和方便师:和我们的祖先比比看,哪儿更加舒适,哪儿更加方便?(引导学生第3和4自然段对比,联系生活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体会现代生活的方便和舒适。)从电视、因特网、mp3、mp4带来精神生活变化。电话、手机通讯发达。火车、飞机出行方便!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师:是啊,20世纪的科技成就,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幸福。课文中用了一句诗来赞扬20世纪的成就。大家一起读出来。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齐读诗句。这句诗讲的是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如果把20世纪的科技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怎样?感受20世纪变化快、大。感情朗读(把变化快变化大读出来。)(4)20世纪还有很多成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拓展内容)如此伟大的成就让我们不得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5)了解说明方法师:这两段话为了说明20世纪的科学成就,作者用了什么办法来说明的呀?举事例和作比较那些是举事例哪些是作比较?(祖先的幻想就是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课文中还有哪里有对比?跟王公贵族比,说明现在生活的美好。)师: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师:这些方法、这些例子在说明的时候,更为形象,更加生动了。对比两段话,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简洁。三、回应开头,突出中心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引用诗句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哪一句话?能一起告诉我吗?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师: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预设:生自豪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生激动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生高兴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1、同学们,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已经来到。21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从小学科学,爱科学。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是路甬祥先生特意为少年儿童写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请大家去读读。2、“21世纪是______________的世纪。”请你说一说,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呼风唤雨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呼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导言,生自读导读,明确单元任务。2、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八组,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的课文。首先,学习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3、释题师: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你首先想到了谁?生:查词典理解并选择在课题中选哪种解释?汇报。4、汇报搜集资料,介绍作者。二、提出问题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学要求:⑴轻声读文,把你不认识的字词划下来,与同桌交流或查字典解决;把课文读通顺。2、检查学习情况出示本课生字词,反馈学习效果(屏幕出示字、词),预设理解抽象难解的字词。3、默读课文,借助下面的填空(见屏幕)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汇报完善,准确了解。4、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要求:⑴找出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具体事例,划出重点词句,认真品读,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2)在读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咱们共同研究。生按要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成果。三、整合问题(梳理问题)师:小组汇报,你组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生:汇报预设问题:1、“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句中带点词语什么意思?3、为什么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的成就?师梳理问题:你们能结合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深入学习课文中进行解决。现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四、解决问题1、学习第4自然段。看看这段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生:汇报出具体事例。师:请结合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师追问:为什么说“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生:汇报,朗读这段话。师:你能举出20世纪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吗?生:汇报,说说感受。师:欣赏一组20世纪科技成就的图片。小结:生活在这样现代化的时代,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受?表达这种情感,用喜欢的方式介绍现代科技成就。(读四自然段)呼风唤雨教学设计3【设计思路】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谈出初步的阅读感受,结合所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深入学习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第四自然段入手,教学课件展示,学生通过朗读,感受20世纪的科技发展。在谈到人类生活的改变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人类的生活从古至今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同时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到古人的许多幻想都已经成为了现实,从而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通过理解“发现”和“发明”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科技造福于人类的现实意义。最后,在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畅想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受,体会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并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方法正确文中词语的意思。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3、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重、难点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准备1、查找相关资料。2、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1、阅读“单元导读”。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点。二、谈话交流,激发兴趣。1、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过去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2、引入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三、检查预习,解析题目。1、检查读书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评价朗读。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2)全班交流。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2)交流“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的意思。4、理解题目中“呼风唤雨”的意思。(1)“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2)如何理解题目的意思?四、交流资料,了解作者。(1)学生交流所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2)教师总结。五、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感兴趣的句子,在句子旁边简单写出感受。3、交流感受。4、全班交流查阅的资料。在交流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人类生活的变化。5、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六、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在20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20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七、布置作业。1、继续查阅相关资料。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第二课时一、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谈收获。3、引入对新课的学习。(设计意图:通过谈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对学习内容进行再次整理,做以简单的回顾,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二、提出学习要求。请大家阅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进行简单的批注,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讨论。(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获得初步的学习体验。)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课文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自己学习之后,通过和小组其他同学的交流,完善自己的学习收获,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体会。)四、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1、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1)读到这句话,你都想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3)课件展示文中所列举的典型科技成就:看到这么多成就,你心情怎么样?(4)再读这句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5)谁还能举出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6)20世纪人类取得了这么多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设计意图:这一句子,展示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科技成就。引导学生联系所查阅的资料,想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事情的意义,想到电视、电话等事物的飞速发展;再通过课件出示有关文中列举例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发达;同时,通过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2、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2)课件展示电视的发展变化:感受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3)指导朗读。(4)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到底有什么改变,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一谈。A、以前是农耕社会,依赖自然;现在,人类利用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图片对比)B、以前,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汽车等,现在这些事物都有了。C、以前,人们的很多美好愿望只能寄托在神话中;现在,很多愿望都实现了。(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和“人类登月”以及“嫦娥一号”图片对比)(5)指导朗读。(设计意图:这组句子展现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体会,但一般比较空泛。因此,通过课件展示“电视”这一常见事物的发展,再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生活的变化,感性地认识到科技改变了生活。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三自然段,在三、四自然段的对比中感受生活的变化,并通过一些图片的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力量。)3、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1)课件出示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2)指导朗读。(3)从这句诗中能感受到科技发展的什么特点?(4)课件展示20世纪的一些科技成就:用心看,谈感受。(5)如果让你在这些科技成就的后面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想加上什么?(6)再读诗句,加深体会。(设计意图: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20世纪的科技发展。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速度惊人、成就喜人。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用课件展示一些科技成就,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更深的感受。让学生加标点符号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学生对科技的发展获得更真切的认识。)4、学习写法。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生活的改变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两段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并初步学习到课文的一些方法。)5、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设计意图:将第三、四自然段放在一起学习,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内容,获得整体上的阅读体验,避免出现理解上的琐碎现象。两个段落同时学习,学生在对比中的感受更深刻、更真切。这一部分的学习,建立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之上,通过交流、朗读等方式逐步加深理解。)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2、学生谈,教师板书。3、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理解“发现”和“发明”。(1)“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课文中举的这些例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中讲的内容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联系?4、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设计意图: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要让学生弄清“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与联系,辨析用词的准确性,体会科技在人类生活改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课件出示句子: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2、进入21世纪,你觉得科学技术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3、学生畅想。(设计意图:学习了课文之后,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感受,激发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六、总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了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课文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我们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又告诉我们正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发现和发明,才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然后作者用农耕社会和20世纪做以对比并举了许多科技成就的例子,用准确的语言展现了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最后,指出在未来的时间里,科学还将继续改善我们的生活。3、朗读全文,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4、再读课文第一句话。你想怎么读?(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学习收获,理清思路,回顾课文的内容,感受文章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读全文,进行整体的感受。让学生再读文章的第一句话,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和大家分享。)七、布置作业。课下,同学们将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设计意图:这项作业是课后“小练笔”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生总结学习收获的好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拓展到生活中,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板书设计:29、呼风唤雨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发现、发明↖↙人类【分析】接下来,我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教学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对文中出现的新事物名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他们也通过上网,知道了作者路甬祥。这些对上好这篇科普性文章是很有帮助的。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节课上是相当踊跃的。我在这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首先,让学生质疑感悟,让教学简单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提炼问题,听与说、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句展开,让课堂教学简单化。同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出疑问”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引导,这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也体现了教学中以生为本,与文本对话的特点。其次,适时抓住言语训练点,让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学中,我抓住“发现与发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教学,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与扎实,这样摆脱了以往科普性文章的教学中,单一地围绕“20世纪科学技术是如何呼风唤雨的?”等类似的常识性问题转圈的困境,而忽视了语文学习实践本身。有人认为:科普性的文章一般对朗读指导不必过分要求我并不同意。教学中,首先,通过“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什么?”的提出,为学生的朗读找到了情感基点。抓住文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第四五自然段等重点句段进行了有效的朗读指导。诸如“你从他的读中听到了什么?”都是对自主阅读、个性化朗读的诠释。教学中教师一再强调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感情,既是对阅读的引导,也是对朗读训练的指导。语言训练的扎实。在教学中,我从文本中选取具有语言学习与品悟价值的重点词句进行言语训练;有拓展性的、有运用表达型的、有想象发挥的。如对“发明”、“发现”的学习品悟,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还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明晰地看到学生理解与表达,思想与言语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忽略了课后问题。课后题提出:“课文写得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这里表明课文的文字简短也是一种语言美。这和我们平时认为的语言美有所偏颇,因此我有些忽略对文章语言美的感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本应该在重点感悟词句的基础上,把握住文章的整体。总之,只有认真的及时的总结每个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用高层次和高水平来思考,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教学,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1、我觉得:骆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的语言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高涨。他不同于一些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无论学生回答得怎么样,都会始终如一地用上了“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语句,这是我们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语句,往往有意无意间给学生的一些赞赏和“鼓励”过头的情景:造成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听不到些微的瑕疵,唯恐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有时还未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赞叹之语就已经脱口而出,匆匆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在实践中发现,开始的课堂气氛热烈,愈到后面愈冷清。分析原因,除预设环节之类的问题外,这种激励性评价的过于频繁和泛化,使评语的激励性和导向作用大打折扣。而骆老师在教学中,只是通过自己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的语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也使学生获得了自我成长的快乐,体验到学习的意义。这一点真值得我在今后教学中学习。此外,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倾听,善于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当学生达到理解水平时,教师激励性评语及时准确,并富有激情。“听到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断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这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骆老师还常常通过肯定性和描述性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并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理解和表达所带来的积极效果。我觉得: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并不能靠赞扬就能保护和维系。若教师的引导能触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其思维和情感真正“动起来”,让思维与文本共舞,让精神律动,那也是入心的鼓舞和激发。教师应当在充分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大胆陈述时,通过对学生的意见的恰当回应,为学生们指名学习的方向,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行反思,评价甚至调整。我在教学时努力做到这一点。如:“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而学生在读时,总是读成“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在此我引导讨论两种读法不同的效果。孩子们在比较朗读后,说:“上百万年时间比百万年时间更长,使我们更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成就之多之大。”仅朗读而言,针对学生朗读的重音、速度、时间更长,使我们更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成就之多之大。”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评价,再如:“刚刚这位同学读时,我怎么就没有听出他惊喜快乐的心情呢?谁愿意再读一读?让大家听了就好像亲眼看到科技的迅速变化。”“你读得很认真,如果声音再大些,就更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惊喜。”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我会坚持让学生通过“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的程序去读懂一篇课文。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呼风唤雨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1、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2、分组讨论: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3、自主学习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4、检查自学情况: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奇、之美好)。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四、布置作业(选做)1、练笔:未来的。2、绘画:科幻画。3、办小报:科技之光。呼风唤雨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主题1、解读“呼风唤雨”同学们请看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里“呼风唤雨”什么意思?(呼唤风雨,想让它来,它就来;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师:说得没错,这是神仙借助法力,支配自然。我也会呼风唤雨,你信吗?拍照,快传。我这下你信了吧。我是真的呼风唤雨吗?不是,我是用手机拍照再用无线网络把照片传到计算机上。所以,呼风唤雨在现代社会是指借助科学技术来实现发展。2.一个世纪有多少年?(一百年)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板书:20世纪)从哪里知道的?(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和题目的意思一样,这个句子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要表达的意思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的写法叫做开篇点题。也就是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师:是呀,整整一百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太多了变化,多么神奇,多么令人惊叹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个神奇的世纪。二、检查预习,指导书写1、解决会读的生字。2、指导书写。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最难写的哪个,要提醒同学的?师:耕: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边是个“耒”字表示的是掘土的农具,右边“井”表示的是农田,合在一起一起,表示把田犁平,犁得整整齐齐。书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潜、程、赖、核,有些字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捺改成点。幻:注意和“幼”区分开来。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来,完成第一题。(选择易错的3个字写在田字格了。)写完的同桌互相检查。三、细读课文,感受奇迹。1.同学们刚才我们说课文是围绕第一自然的“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来写的。也就是强调20世纪人类可以呼风唤雨。那么第二自然段哪个词意思和它相近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出和“呼风唤雨”意思相近的词语。生:呼风唤雨、奇迹、出乎意料师板书:奇迹2.哪个句子里有奇迹这个词,请你读出来?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及时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3.师:同学们,这一句话里有两个词很接近,是——发明和发现,你们知道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吗?板书:发明发现生1:生2:生3:PPT出示两个词语区别同学们会理解词语,一下子就分清了。是呀,发现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强调的是本来存在的;而发明则是创造出了新事物、新方法,强调的是本来就不存在的。这篇课文中有些发现和发明,谁来区分下,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4.这些发现和发明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有,从那句话看出来?生读: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5.指导朗读:PPT出示: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同学们这个句子比较不好读,我们一起来用斜线来画出该停顿的地方。批注功能,师划节奏,在“人类历史上百万年”部分停下来。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这里记得把“上百万年”合在一起读,因为它表达的意思是超过百万年,而不是刚好百万年。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6.同学们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看到大家纳闷的神情,看来这句话不仅不好读,还不好懂。我们一起来画个线段图,就会比较清楚了。我们画一条线段来表示人类历史长河,上百万年肯定是在这条线段的大部分,而20世纪只是一个点。20世纪一百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超过了上百万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它带来了奇迹。如果作者就这样停止了写作,你会同意他的观点吗?嗯,你会觉得有点儿疑惑:真的是这样的吗?7.那么我们接着来学习,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在练习纸上填上“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填关键词就可以。师抓拍学生作业,WIFI快传至大屏幕。请展示的同学来说一说:你写的人类上百万年的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又是怎样的?师板书:上百万年没有没有没有通过这张图表,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以前人类的生活太辛苦了。师:是呀,就在9月份,我们厦门受莫兰蒂台风影响,我们似乎回到了农耕社会,没有电,没有水,实在太不方便了。生:20世纪的变化太大了。多,快。师:是呀,这上百万年的时间很长,但是人们获得成就很少,20世纪时间很短,人们获得的成就却很多,所以我们说——生接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五、关注表达,学习方法师引导:是呀,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的成就的伟大,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感受这么强烈呢?1.先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些词组,说说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学生谈体会:登上、潜入感觉比较有劲,要花费一定的力气,有技术含量。观察指的是看的这个动作,没有表明看的结果,洞察说明已经了解的较为透彻。探索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真好!作者作为中国科学院院长,他写起科普类文章可真是用词讲究呀。2.同学们,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不多呀?你还知道哪些?(生答)那作者为什么不写你们说的那些,偏偏要选择这些呢?为什么不多写一些?生1:登上月球,是向上的,生2:潜入深海,是向下的——向上登天——向下入海(形成对比)生3:洞察的天体是庞大的,遥远的生4:探索的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是微小的,深入的师:所以,作者就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他的看法,这些事例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把20世纪的伟大成就都概况出来了。不是的,如果都写出来就太啰嗦了。那写上百万年的社会,作者是不是也是这样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是的,也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其实,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但是,作者没有一一列举,也是为了使表达更简洁。3.除了举典型事例,作者还用了什么写法,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的伟大成就。生: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农耕社会,第四自然段写的是20世纪,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第三自然段写农耕社会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只能靠幻想寄托美好愿望,20世纪,人们的幻想都实现了。我们来合作着读读这些句子,你就会有更深的感受。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师:人们生活不便,信息闭塞)男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师:人们出行方便,不出门也可知天下事)女生:上百万年的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师:只能幻想,除了幻想,还是幻想)男生: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师:挑战一个个不可能,人类真棒!)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师:诸多不便)男生:20世纪,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师:我们都过得比过去的王公贵族幸福呀)师:这么一读,你是不是感受到了什么?(这对比实在太强烈了!)师:嗯,这对比实在太巧妙了。(板书:巧对比)3.这么悬殊的对比,作者是怎么把它写到一起的呢?用什么话把它们连接起来?生答。PPT出示: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师:嗯,没错,谁来说说,这两句话在文中的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启示下文,上文是?下文是?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把承上启下的句子叫过渡句。师:写作文时如果适当地运用过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严谨,更有条理。(板书:巧过渡)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完成第三题,圈出表示过渡意思的关键词。(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赵州桥》(2)他们都照自己的话做了。十年以后,他们又在水井旁边相遇了。——《幸福是什么》(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白鹅》同学们各个都是学习的小能手。六、小结课堂,布置作业。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预设:通过把文字转化为图片,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知道了写作文时要“巧对比,巧过渡”。2.师:看来同学们在这一堂课里收获满满,一起来看看课后作业。(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说说感受,再写下来,最好能做到“巧对比,巧过渡”的其中一点。(2)阅读《小牛顿科学馆》第19册《电磁悬浮列车》或其他科普书籍。呼风唤雨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习文章对比的说明方法。【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探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2、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3、交流感受: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1、打开课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⑴读读写写: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己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⑵想想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记。2、小组检查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法。3、全班交流反馈:⑴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⑵检查自学情况:①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②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③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④指名轮读课文,学生评议。⑶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四、紧扣课题,学习第1、2自然段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2、学习第2自然段:⑴指名读第1句:“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什么呼风唤雨呢?是现代化科学技术”。⑵出示句式: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什么呼风唤雨呢?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类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学生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⑶齐读第二自然段。⑷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⑸练习: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①爱迪生()了电灯。②地质学家在这里()了大油田。③由于下雨,我们()了郊游计划。④在大家的努力下,校园环境得到了大大的()。⑹小结: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3、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自由口头填空:20世纪是个()的世纪。〖板书设计〗29、呼风唤雨的世纪改观改变发现发明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生活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复习导入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创造奇迹、幻想变成现实、人类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探究。二、独立阅读,拟小标题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调查访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的第3、4、5自然段。2、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3、选择自己最喜欢或信息储备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1、教师出示三个专题:⑴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⑵今天的现实(第4自然段)。⑶明天的畅想(第5自然段)。2、出示研读方法:⑴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⑵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⑶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⑷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⑸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材料。3、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4、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四、专题汇报,全班交流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⑵“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⑶猜想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⑷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⑸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理解重点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现实”:⑴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就事例,涉及哪些方面?⑵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捷?⑶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理解重点句子: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畅想”: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⑵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1、为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己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师总结全文: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成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考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六、选做作业1、小练笔: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古代的幻想,今天的现实。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板书设计〗登上月球电视潜入深海20世纪程控电话洞察天体呼风唤雨的世纪因特网民航飞机探索原子核高速火车远洋船舶呼风唤雨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难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看图片,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声、快速、准确地说出来。2.导入课题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生:刚刚过去的20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3.全班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问题:生:怎样呼风唤雨?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生:呼风唤雨靠什么?生: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师:谁来帮助解决?生:一些神仙的一些法术。师:呼风唤雨,原本指人想象中的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就是支配自然的能力。在电视中、故事里,你知道谁具备了呼风唤雨的能力,能为我们介绍?生:孙悟空观世音……一、预习探究:过渡:呼风唤雨在课题中可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只要用心读课文就可以体会。为什么这个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在读了课文时候,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板书问号)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2.边读边思考:20世纪的百年间,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二、合作交流:1、师:读准词语是读准课文的关键,这一课的词语你会读吗?(1)自己读一读词语。(2)学一学:2.师:词语读得好,课文读得怎么样?我找五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生1:(读课文,一个学生读一个自然段)生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总和。”生3:“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来形容。”师:孩子们读得非常努力,听得也很认真。3、小组讨论交流:三、品读体验:1.师:我们读了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请哪位同学说说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生:20世纪。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生读,师评价。2.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谁来呼风唤雨?生答:当然是人类。3.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4.师:上节课老师让你们课下思考: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谁来说说。师过渡: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上节课我们提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边学课文一边来解决。1、师: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把幻想变成现实,使得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大声读课文。2.交流。(1)生各自谈感受,师做引导。生: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生: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师生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想象“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这些都是人们的幻想。而20世纪,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3.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而以往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同学们,这说明了什么?你们来想一想。4.师:好了,谁来说说?生1:20世纪的成就很大。生2: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以前人们的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真厉害。5.师总结:是啊,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是哪句诗呢?指名学生回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结合课文理解句子: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6师: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如果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自己试一试。7.指导朗读: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再请你读本文第一句话,你会怎么读?8、区别“发现”与“发明”(1)师:请同学们看板书,20世纪,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类发现了很多,也发明了很多。你能说说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板书:人类登上月球人造飞船人造卫星潜入深海潜水艇电视远洋船舶飞机原子核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师:我来综合一下你们两个人的意见。人类靠人造飞船登上月球,人造飞船这是发明;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月球已有奥秘,这是发现。师:如果请你给“发现”与“发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会找谁?(4)师总结:例:发现原子核(5)师:把你的正确答案写在表格里。发现发明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人造飞船人造卫星电视潜水艇飞机远洋船舶四、巩固延伸:1.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朗读一遍,再一次感受一下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畅想讨论交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未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2.师:我们在享受20世纪成果的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板书设计:呼风唤雨教学设计8(一)教学目标:1.会读文中的五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2.通过“联系上下文”“补充资料”“合理想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3.知道是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了人类生活,并感受到百年之间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唤起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并有感情读文。(二)教学流程:一、揭题,质疑1、揭题,齐读课题。2、说到“呼风唤雨”让你想起了谁?3、我神奇呀,就让我们带着这股神奇劲儿读读课题。4、读过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释疑:哪个世纪?谁?靠什么?(2)留下疑问: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5、你瞧,你们提出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1.在读课文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两个词:(课件提示:潜入深海、远洋船舶)(1)指名读准字音。(2)用“潜”组词。(3)再读读带有“潜”的易错词语。(4)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课文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不好读,同桌之间互相读读,如果他读得不够好,就请你帮帮他。3.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听一听他能否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师随机指导)(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孩子把课文读得准确而流利,对于这篇课文来说,难点不是词语,而是句子。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重视了难读句子的训练。)三、整体感知文章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预设:学生自由交流,变化之大,变化之快。(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多留心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梳理出变化巨大、变化迅速。)(设计意图:由于本文是一篇议论性质的科学小品文,所以,一般课型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用在本课已经不太合适。所以,从整体谈谈读完文章后的感受,也就是孩子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了。)四、体会文章论点: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变化之大、变化之快。1.课文中哪儿写出了它的变化很巨大、迅速呢?默读课文找一找,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2.我看到同学们画出了很多句子,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彼此的感受吧。3.谁在第3自然段画出了句子呀?(1)“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