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分类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是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内容在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承接了前面关于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知识,通过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使学生对遗传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学习生物的变异以及遗传育种等知识奠定基础。教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阐述了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规律,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等,注重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构建遗传学的基础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二、核心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认识到性状遗传是有规律可循的,形成遗传物质在亲子代间稳定传递的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等实例,学会运用归纳与演绎、逻辑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3.科学探究:尝试设计简单的遗传实验,探究性状遗传的规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4.社会责任:了解遗传知识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认识到遗传育种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以及预防人类遗传病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关注生命科学发展、利用科学知识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1)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概念。
(2)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以及遗传规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1)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理解和分析,尤其是基因分离定律的推导过程。
(2)运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遗传问题,如遗传病的预测等。四、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模型构建法相结合。通过讲授法讲解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利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采用探究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模型构建法(如遗传图解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遗传规律。
2.
学习策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和查阅资料,对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分析实验数据、构建遗传模型、讨论遗传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动画演示、遗传图解的示例、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准备实验材料,如不同颜色的卡片代表不同基因,用于模拟遗传实验。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等基本概念;收集生活中有关性状遗传的实例,如家族成员的某些性状特征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家庭亲子照片,提问学生:为什么子女会与父母在某些性状上相似?引导学生思考性状遗传的现象和原因。
展示不同性状的动植物图片,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兔子的白毛和黑毛等,让学生回顾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亲子照片和动植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然地导入新课,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讲解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例如,控制豌豆高茎的基因用D表示,控制矮茎的基因用d表示。
展示基因控制性状的示意图,说明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基因是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为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遗传规律奠定基础。
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介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选用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子一代(F1)全部表现为高茎。然后让F1自交,得到的子二代(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且高茎与矮茎的比例接近3: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F1都是高茎,而F2中会出现矮茎?通过动画演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分离和组合。
讲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在相对性状中,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如D),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如d)。当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显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会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则被掩盖。
让学生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教师巡视并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这一经典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遗传图解,加深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
4.基因型和表现型
讲解基因型是指生物个体基因组成,如DD、Dd、d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矮茎。
举例说明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DD和Dd基因型表现为高茎,dd基因型表现为矮茎,即基因型决定表现型,但表现型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生活中,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表现型受环境影响?例如,同一种基因型的小麦,在肥沃土壤中生长可能比在贫瘠土壤中生长得更高大。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
5.遗传规律的应用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常见的遗传病案例,如白化病(隐性遗传病)、多指(显性遗传病)等,让学生根据所学的遗传规律分析这些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概率。
遗传咨询模拟:设置遗传咨询情境,让学生扮演遗传咨询师,为有遗传困惑的“咨询者”(由教师或其他学生扮演)提供遗传咨询服务。例如,一对夫妇中一方为多指患者(基因型为Dd),另一方正常(基因型为dd),他们的子女患多指的概率是多少?如何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引导学生思考: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利用遗传规律培育优良品种?例如,通过杂交育种获得具有高产、抗病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品种。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和遗传咨询模拟,让学生将所学的遗传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6.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遗传规律及其应用等。
强调性状遗传是有规律可循的,遗传规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性状遗传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7.课堂练习
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教师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加以解决,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七、板书设计《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板书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性状。
2.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纯种高茎×纯种矮茎→F1高茎(Dd);F1自交→F2高茎(DD、Dd):矮茎(dd)≈3:1
显性基因(D)与隐性基因(d):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3.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型:基因组成(DD、Dd、dd)
表现型:性状表现(高茎、矮茎)
基因型决定表现型,受环境影响
4.遗传规律的应用
遗传病分析与遗传咨询
农业育种中的应用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对性状遗传的规律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遗传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绘制遗传图解和分析复杂遗传问题时仍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流程再造之路
- 色彩魔法课堂
- 硕士之旅:理论探索与实践
- 增材制造与创新设计:从概念到产品 课件 第4、5章 增材制造前处理及工艺规划、增材制造后处理及经验总结
- 农业盛季财务透析
- 垃圾分类你我共建
- 迈向明日启航梦想
- 外汇质押合同(2篇)
- 2024深圳二手房购房定金及房屋维修保养服务合同3篇
- 标准格式离婚协议书
- 《战略三环 规划 解码 执行》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GB/T 42249-2022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 2023年百一测评-房地产企业岗位招聘工程副总经理笔试试题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口算题和应用题
- 扶梯吊装方案
- GB/T 26846-2011电动自行车用电机和控制器的引出线及接插件
- GB/T 18015.1-1999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
- 期末家长会(小学生一年级期末家长会课件)
- 【高教版周绍敏】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
- 企业数字化建设-采购平台规划方案PPT
- 2020-2021学年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