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名师教案识字1 春夏秋冬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名师教案识字1 春夏秋冬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名师教案识字1 春夏秋冬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名师教案识字1 春夏秋冬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名师教案识字1 春夏秋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识字第1课春夏秋冬内容分析本课主要采用词串的形式,展现不同季节的代表性事物,表现不同气象的特点。在识字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自主读,然后通过师生问答读词串,使学生学会停顿,体会节奏感。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拍手读等形式,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说出类似的短语,鼓励学生结合经验,发挥想象,说出一年四季的其他代表性事物的特点。语文要素本课是看图识字,适合图文对照,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积累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并仿照课文练习说话。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运用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教学难点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认读“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春、冬”2个字。2.通过结合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学习生字1.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它?它有哪些特别之处?板书课题。学生认读。(2)学习生字“春、冬”。①观察“春”字,数一数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②教师范写,讲解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匀,中间一横最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写一个“日”字,贴住撇,不碰捺。③学生练习书写。④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中线上。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全班齐读课题。2.图文识字。(1)展示教材中的扇形春风图、夏雨图、秋霜图、冬雪图。①说说你们分别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②全班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说出完整的话。(2)展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卡。请学生根据拼音自由读一读,再指名读。重点指导“霜”的读音。(3)你们见过大自然里的秋霜吗?它是什么样子的?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展示秋霜图片)(4)比较“霜、雪、雨”。(用田字格展示“霜、雪、雨”)(5)“霜”和“雪”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雨”字作偏旁后有什么变化?提示:“雨”字作偏旁后变扁了,第一竖变为左点,横折钩变为横钩。用雨字头作偏旁的字一般和天气有关,如“雷、雾”等。(6)再次出示词卡,学生认读。学生读一个,教师就将词卡贴在黑板上。3.学习认读短语。(1)四季的风霜雨雪是怎样来到人间的呢?指名读,注意“降”字的后鼻音。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2)怎么记住“吹、落、降、飘”这4个生字?①演一演,体会“飘”与“落”“降”的不同。②师提示要点:A.“吹”,要用上口,所以左边是口字旁。B.“落”,意思是从天上掉下来。“降”和“落”的意思差不多,这两个字可以组成“降落”一词。(展示“降”的甲骨文)左边是一座土山,右边是沿着山势向下走留下的一串脚印,左边的土山慢慢演变成偏旁“阝”。C.“飘”,结合“冬雪飘”这个短语来识记。雪轻轻柔柔的,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所以“飘”字右部是风字旁。(3)填一填。飘吹降落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小结:春风很轻柔,所以用了“吹”;夏雨力气大,从空中往下掉,所以用“落”;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因此用“降”;雪花很轻盈,在空中飘来飘去,因此用“飘”。(4)请学生将生字卡贴到词卡下面,如“春风”——“吹”,并带读短语。(5)再读短语,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设计意图】秋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借助图片进行介绍,可以加深学生对秋霜的认知。借助动作演示落实四个动词,巧妙地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二、借助插图,识记生词。1.观察插图,认读词语。【语文要素】(1)说说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图中都有哪些植物和动物?(展示插图)请学生根据拼音读一读。qīnɡcǎohónɡhuāyóuyúfēiniǎo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师:读到“青草”“红花”时,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是哪两个字让你脑海中的画面美起来的?(青、红)又是哪两个字让你脑海中的画面动起来的?(游、飞)做一做游和飞的动作。你是怎么记住“游”字的?联系生活,模仿小鱼儿游水;组词“春游、旅游、游客”。因为“游泳”与“水”有关,所以“游”字的偏旁是三点水。2.识记短语。(1)观察图画,说说小草长在哪里,红花开在哪儿,鱼儿在干什么,小鸟飞向了哪里。(展示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2)指名认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池、入”。(3)你是怎么记住“池”的?“入”与熟字“八、人”有什么区别?(4)将4个短语分类,可以怎么分类?为什么?预设:“池草青”“山花红”写的是植物;“鱼出水”“鸟入林”写的是动物。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师生合作读,注意节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引导学生发现构词、节奏规律)【设计意图】将观察图画和识字结合能将字形、字义融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将短语分类意在强化其整体性。三、朗读课文,把握节奏。1.师生对读。读出节奏感,按短语结构停顿。2.师范读,注意恰当停顿。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3.生齐读,注意读出节奏。4.分组读,读出画面感。5.男女生分组拍手读。【设计意图】问答式的合作读,揭示了短语的结构,学习了语文知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有节奏的朗读中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风、雪”等5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仿照课文,练习说话。教学过程一、借助插图,熟背课文。【语文要素】1. 填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草()花()鱼()鸟池草()山花()鱼()鸟()2.结合图片,背诵课文。(1)展示5幅课文插图,同桌互相背诵。(2)全班齐声背诵。【设计意图】搭建支架背课文,既降低了背诵难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背诵全文,也更好地渗透了关于短语结构的语文知识。二、仿照课文,练习说话。1.课文插图中还藏着很多美丽的四季景物,你能找出来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注意把话说完整。预设:美丽的荷花、长长的柳枝、红红的树叶、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等。荷花()柳枝()树叶()树木()天空()河水()2.你还知道春夏秋冬的其他事物吗?预设:冰雪融、燕子归、桂花香、梅花开……【设计意图】语言的学习在于举一反三地运用,让学生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插图,练习刚刚积累到的短语结构,训练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说话能力。整个说话练习由扶到放,学生自由地说话更能感受到四季的美好。指导书写,把握要点。【语文要素】1.书写“风、飞”。(1)(用田字格展示“风、飞”),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书写要点:重点指导横斜钩。横斜钩要写得稳当,起笔横画左低右高,斜钩呈弧形斜着滑下来,滑到底部往上钩。(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2.书写“雪”。(1)书写要点:雨字头宜扁平,比下部稍宽,第四笔竖在中线,左右各两点,方向一致。(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3.书写“花”。(1)师范写“花”,提示草字头先写横,再写两竖,两竖下部略向里斜。(2)学生描红、临写。(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4.书写“入”。(1)师范写“入”,提示捺笔起笔的位置,起笔要轻,到接近收笔处顿笔再提起,像一把汤勺才好看。(2)学生描红、临写。(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笔画和偏旁进行指导,能让学生练习书写有“法”可依,有利于他们在今后把握同类汉字的普遍书写规律。板书设计1.春夏秋冬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随堂练习完成《核心课堂》/《一本好卷》本节课习题。教学反思1.本课识字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想象画面,让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短语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适合放手让学生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