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三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手册_第1页
农业生产三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手册_第2页
农业生产三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手册_第3页
农业生产三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手册_第4页
农业生产三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三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手册TOC\o"1-2"\h\u24990第一章新能源概述 2248231.1新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2215641.2新能源在农村的应用前景 310862第二章太阳能资源开发 3194662.1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376942.1.1光伏电池原理 3228222.1.2光伏发电系统组成 3213492.1.3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259242.2太阳能热水系统 4256682.2.1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 4261352.2.2太阳能热水系统分类 4199942.2.3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204332.3太阳能照明技术 4222372.3.1太阳能照明系统组成 4125022.3.2太阳能照明技术分类 4231732.3.3太阳能照明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26584第三章风能资源开发 5197573.1风能发电技术 5122733.2风力提水技术 5243953.3风能供暖技术 523163第四章生物质能资源开发 6237154.1生物质能的类型与特点 632504.2生物质能发电技术 6255704.3生物质能供暖技术 718279第五章地热能资源开发 7174145.1地热能的分布与特点 7290075.2地热能供暖技术 7301985.3地热能发电技术 88362第六章氢能资源开发 871676.1氢能的制备与存储 818896.1.1节将介绍氢能的制备方法,6.1.2节将探讨氢能的存储技术。 8322686.1.1氢能的制备方法 8155586.1.2氢能的存储技术 8288886.2氢燃料电池技术 9149996.2.1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9182786.2.2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特点 9202276.3氢能应用前景 910627第七章新能源与农业设施 1050367.1新能源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 10161667.2新能源在灌溉系统中的应用 10148577.3新能源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1024542第八章新能源与农村生活 11162788.1新能源在农村供电中的应用 11119588.2新能源在农村供暖中的应用 11288458.3新能源在农村交通中的应用 123637第九章新能源政策与法规 1258899.1新能源政策概述 12300549.2新能源法规与标准 13227969.3新能源补贴与优惠政策 1313832第十章新能源推广与培训 141484310.1新能源推广策略 14136710.1.1政策引导 142607010.1.2宣传普及 142561510.1.3示范引领 14510510.1.4技术创新 141013710.2新能源技术培训 142302110.2.1建立培训体系 141369210.2.2开展培训活动 142351410.2.3培养专业人才 141934410.3新能源项目评估与监测 152718310.3.1项目评估 151702410.3.2监测体系 152577810.3.3定期评估 15第一章新能源概述1.1新能源的定义与分类新能源是指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具有可再生、清洁、低碳等特点的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旨在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太阳能:太阳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势。太阳能的利用形式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照明等。(2)风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风能的利用形式主要有风力发电、风能供暖和风能提水等。(3)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生物质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储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利用形式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质供暖、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肥料等。(4)水能:水能是指自然界中的水体所具有的能量。水能的利用形式主要有水力发电、水能供暖和水利提水等。(5)地热能: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地热能的利用形式包括地热发电、地热供暖和地热温泉等。1.2新能源在农村的应用前景新能源在农村的应用前景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村能源自给能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能源自给能力,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赖,保障农村能源安全。(2)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新能源具有清洁、低碳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4)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新能源的应用,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农村居民对能源的需求,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5)促进农村现代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新能源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对新能源的科研投入,优化新能源政策体系,推动新能源在农村的普及与应用。第二章太阳能资源开发2.1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具有清洁、无污染、可持续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1.1光伏电池原理光伏电池是一种基于光生伏打效应的半导体器件,主要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当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表面时,光子能量使电池内部的电子空穴对分离,从而产生电动势,实现光能到电能的转换。2.1.2光伏发电系统组成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控制器、储能装置和负载等部分组成。光伏电池组件负责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控制器负责调节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储能装置用于储存多余的电能,负载则消耗电能。2.1.3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光伏发电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为农业生产提供电力,如灌溉、农产品加工等;为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用电;与风力发电等其他新能源技术相结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2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利用太阳光能将水加热的一种设备,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2.2.1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由集热器、储热水箱、管道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集热器负责吸收太阳光能,将水加热;储热水箱用于储存热水;管道将热水输送到用户;控制系统负责调节整个系统的运行。2.2.2太阳能热水系统分类按照集热器类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分为平板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平板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但热效率相对较低;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效率较高,但成本相对较高。2.2.3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为农业生产提供热水,如温室大棚灌溉、农产品加工等;为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热水。2.3太阳能照明技术太阳能照明技术是利用太阳能为照明设备提供能源的一种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安装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农村地区。2.3.1太阳能照明系统组成太阳能照明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控制器、光源和灯杆等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负责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蓄电池储存电能,控制器调节照明系统的运行,光源提供照明,灯杆支撑整个系统。2.3.2太阳能照明技术分类按照光源类型,太阳能照明技术可分为LED照明、荧光灯照明和太阳能路灯等。LED照明具有节能、寿命长等优点;荧光灯照明适用于室内照明;太阳能路灯适用于农村道路、广场等户外照明。2.3.3太阳能照明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太阳能照明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为农业生产提供照明,如蔬菜大棚、果园等;为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照明。第三章风能资源开发3.1风能发电技术风能发电技术是利用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风力驱动风轮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风能发电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是当前农村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风能发电系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塔架、基础、控制系统和电力输出系统等部分。其中,风力发电机是系统的核心部件,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可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两种类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风力发电机类型。其优点是风能转换效率高、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但是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启动风速较高,对风向变化敏感,需要配置风向跟踪系统。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具有启动风速低、对风向变化不敏感等优点,但风能转换效率相对较低。技术的发展,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功能不断提高,逐渐在农村地区得到应用。3.2风力提水技术风力提水技术是利用风力驱动水泵提取水源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适用于农村地区水源丰富、风力资源较好的地方,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用水问题。风力提水系统主要包括风力机、水泵、输水管道等部分。风力机是系统的动力源,通过风力驱动叶轮旋转,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水泵则是提取水源的关键设备,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式水泵和叶片式水泵两种类型。风力提水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农田灌溉、人畜饮水等问题,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耗。3.3风能供暖技术风能供暖技术是利用风能转换为热能,用于建筑物供暖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适用于农村地区风力资源丰富、供暖需求较高的地方,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耗,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风能供暖系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热泵、供暖管道等部分。风力发电机负责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热泵则将电能转换为热能,通过供暖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部。风能供暖技术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减少农村地区的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同时风能供暖系统还可以与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实现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第四章生物质能资源开发4.1生物质能的类型与特点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来源于生物质,是通过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生物质能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木质纤维素类: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2)油脂类:主要包括植物油、动物油等,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好的燃烧功能。(3)糖类:主要包括淀粉、纤维素等,可通过发酵转化为酒精、沼气等能源产品。(4)蛋白质类:主要包括动物粪便、屠宰废弃物等,具有较高的氮含量和能量密度。生物质能的特点如下:(1)可再生性: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能,可通过植物的生长不断补充。(2)清洁性:生物质能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可实现碳中和。(3)广泛分布:生物质资源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分布,有利于就地开发和利用。(4)多样性:生物质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热能、生物燃料等多种能源形式。4.2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和生物质沼气发电等。(1)生物质直燃发电:将生物质原料直接燃烧,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该技术成熟可靠,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需要处理。(2)生物质气化发电:将生物质原料气化,产生可燃气体,再驱动发电机发电。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和较低的污染物排放。(3)生物质沼气发电:利用生物质发酵产生沼气,驱动发电机发电。该技术适用于处理动物粪便、屠宰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4.3生物质能供暖技术生物质能供暖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锅炉供暖、生物质颗粒供暖和生物质沼气供暖等。(1)生物质锅炉供暖:将生物质原料燃烧,产生热量供暖。该技术适用于大型供暖系统,如工业园区、学校等。(2)生物质颗粒供暖:将生物质原料制成颗粒,燃烧产生热量供暖。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较低的污染物排放。(3)生物质沼气供暖:利用生物质发酵产生沼气,燃烧产生热量供暖。该技术适用于农村地区,可充分利用当地生物质资源。第五章地热能资源开发5.1地热能的分布与特点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地热能的分布特点表现为:一是地域性,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四川、广东等地区;二是温度性,地热资源按温度可分为低温地热资源、中温地热资源和高温地热资源;三是深度性,地热资源埋藏深度从几十米到几千米不等。5.2地热能供暖技术地热能供暖技术是一种利用地热资源进行供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直接供暖技术:通过地热泵将地热资源提取出来,直接用于供暖。(2)间接供暖技术:通过地热发电站产生的电力,驱动热泵进行供暖。(3)复合供暖技术:将地热能与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实现供暖。5.3地热能发电技术地热能发电技术是一种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闪蒸法:将地热资源中的高温水或蒸汽引入闪蒸器,降低压力使其迅速蒸发,产生的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2)双循环法:将地热资源中的低温水加热,使其产生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同时将排放的冷却水用于供暖或养殖等其他用途。(3)干热岩发电技术:利用高温干热岩体中的热能,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产生的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4)地热泵发电技术:利用地热泵将地热资源中的低温水加热,产生的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同时排放的冷却水可用于供暖或养殖等其他用途。地热能发电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将在农业生产和农村新能源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第六章氢能资源开发6.1氢能的制备与存储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氢能的制备与存储是氢能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6.1.1节将介绍氢能的制备方法,6.1.2节将探讨氢能的存储技术。6.1.1氢能的制备方法(1)水电解制氢:利用电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该方法具有制备过程清洁、原料丰富等优点,但能耗较高,制氢效率有待提高。(2)光解水制氢: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该方法具有原料丰富、无污染等优点,但光解水制氢效率较低,尚需进一步研究。(3)生物制氢:通过微生物发酵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氢气。该方法具有原料广泛、无污染等优点,但制氢效率较低,成本较高。(4)其他制氢方法:如煤炭气化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等,这些方法在制备氢能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不符合清洁能源的要求。6.1.2氢能的存储技术(1)气态存储:将氢气压缩至高压气体瓶中存储。该方法具有存储密度较高、充装速度快等优点,但氢气泄漏风险较大,安全性有待提高。(2)液态存储:将氢气冷却至253℃以下,使其变为液态。该方法具有存储密度高、泄漏风险较小等优点,但液化过程能耗较高,成本较高。(3)固态存储:将氢气吸附在金属氢化物、碳纳米管等材料中。该方法具有存储密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但吸附和解附过程能耗较高,尚需进一步研究。6.2氢燃料电池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是将氢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技术,具有高效、清洁、无污染等优点。6.2.1节将介绍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6.2.2节将探讨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特点。6.2.1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氢燃料电池通过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具体过程如下:(1)氢气在阳极释放电子,氧化成氢离子;(2)氢离子通过电解质到达阴极;(3)氧气在阴极接收电子,还原成水;(4)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形成电流。6.2.2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特点(1)高效率:氢燃料电池的转换效率可达60%以上,远高于传统内燃机。(2)清洁环保:氢燃料电池的产物仅为水,无污染排放。(3)可靠性:氢燃料电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且维护成本较低。(4)灵活性:氢燃料电池可根据需求调整功率,适应不同场景。6.3氢能应用前景氢能制备、存储和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氢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以下为氢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几个应用方向:(1)农业机械动力:氢燃料电池可作为农业机械的动力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农村分布式能源:利用氢能构建农村分布式能源系统,提高农村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清洁性。(3)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氢能技术处理农业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4)农业生产过程优化:氢能技术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氢能技术可应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第七章新能源与农业设施7.1新能源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其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新能源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这些新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环保等特点,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温室大棚中,新能源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太阳能照明: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为温室大棚提供照明,降低电力消耗。(2)太阳能供暖: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为温室大棚供暖,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3)风能发电:利用风力发电机为温室大棚提供电力,降低能源成本。(4)生物质能供暖:利用生物质锅炉为温室大棚供暖,减少化石能源消耗。7.2新能源在灌溉系统中的应用新能源在灌溉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用水和能源消耗,提高灌溉效率。以下为新能源在灌溉系统中的几个应用实例:(1)太阳能水泵: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为灌溉系统提供电力,驱动水泵进行抽水,降低能源消耗。(2)风能水泵:利用风力发电机为灌溉系统提供电力,驱动水泵进行抽水,减少化石能源消耗。(3)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收集技术,将雨水用于灌溉,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采。(4)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利用新能源为灌溉系统提供电力,实现灌溉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灌溉效率。7.3新能源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新能源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产品附加值。以下为新能源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几个应用实例:(1)太阳能干燥:利用太阳能干燥设备对农产品进行干燥处理,降低能源消耗。(2)生物质能锅炉:利用生物质锅炉为农产品加工提供热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3)风能发电:利用风力发电机为农产品加工设备提供电力,降低能源成本。(4)太阳能冷藏:利用太阳能冷藏设备对农产品进行冷藏保鲜,延长产品保质期。通过新能源在农业设施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第八章新能源与农村生活8.1新能源在农村供电中的应用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供电体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新能源在农村供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在屋顶或开阔地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农村家庭提供照明、家电等生活用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还具有投资回报期短、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清洁、可靠的电力来源。风能发电在农村地区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农村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通过建设风力发电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周边农村提供电力。风力发电具有投资相对较低、运行稳定、环境友好等特点,有助于推动农村能源结构的优化。生物质能发电在农村地区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进行厌氧消化,产生沼气,再通过沼气发电,为农村提供电力。生物质能发电既解决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又提供了清洁能源,实现了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8.2新能源在农村供暖中的应用新能源在农村供暖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太阳能供暖系统在农村地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将水加热,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农村家庭的供暖系统。太阳能供暖系统运行成本低,且不会产生污染物,为农村地区提供了绿色、环保的供暖方式。生物质能供暖在农村地区同样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将生物质颗粒燃料作为供暖能源,通过生物质锅炉进行供暖。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值高,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传统化石燃料相当,实现了碳中和。生物质颗粒燃料来源广泛,可以有效降低农村供暖成本。地热能供暖是利用地下热源为农村地区提供供暖的一种方式。通过地热泵技术,将地下热量提取出来,为农村家庭提供供暖。地热能供暖系统运行稳定,且具有很高的能效比,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清洁、高效的供暖方案。8.3新能源在农村交通中的应用新能源在农村交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和太阳能照明等。电动汽车在农村地区的应用逐渐增多。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动汽车在农村交通领域的普及将更加广泛。电动摩托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地区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电动摩托车具有节能、环保、成本低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居民的出行问题。太阳能照明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为农村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提供照明。太阳能照明系统运行成本低,且具有很好的环保效果,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夜间照明条件。第九章新能源政策与法规9.1新能源政策概述新能源政策是我国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旨在推动新能源科技创新,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新能源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支持新能源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培育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2)推广应用政策:推动新能源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村新能源利用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投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产业,加大新能源产业投资力度,优化新能源产业结构。(4)税收政策:对新能源企业实施税收优惠,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9.2新能源法规与标准新能源法规与标准是我国为规范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这些法规与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依据。(2)政策文件:包括《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等,明确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3)技术标准:包括新能源产品、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标准,如《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范》、《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规范》等。(4)产品认证:对新能源产品实施认证制度,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消费者信心。9.3新能源补贴与优惠政策新能源补贴与优惠政策是我国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而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激励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补贴政策:对新能源发电项目、新能源设备购置等给予财政补贴,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新能源产品竞争力。(2)电价补贴:对新能源发电企业实行优先上网、优先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