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在北大素材_第1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在北大素材_第2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在北大素材_第3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在北大素材_第4页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在北大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民国最终一位才女张充和在北大提起张充和,不少人会想起"民国最终一位才女"这个称号。虽然她已于2024年在102岁高龄时逝世,但回忆她的文章仍时常见诸报端。而笔者最近在北大查阅到张充和当年的一些档案,对她在北大求学时的一些状况有了一些了解。1934年9月,以国文满分、数学零分考取北京高校试读生的张充和,起先了在文学院国文系的求学生活。当时的人们没有想到,这位私塾出身的聪慧女子,后来成为陈寅恪、胡适之、张大千等一代大家的同时代好友兼诗友,在戏曲、书法和诗词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当时她还没搬进北大女生宿舍,而是借住在三姐张兆和(沈从文之妻)位于西城达子营胡同28号一套简陋的院落中。每天早晨,她戴个小红帽,脚踏自行车,飞跨位于北海与中南海之间的那座桥,经过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来到沙滩路红楼文学院上课。这条路途她早已熟稔,自1933年到北平,她曾每天至北大旁听一些课程。两年多后,回忆起这段唯美、梦幻的跑堂生之路,她写道:"自行车行过北海桥,一清早迎着太阳,晚上行过北海桥又是迎着太阳,北方的老晴天是个个都透亮,爽直,找不出一点曲折处使人愁闷。那条路是一条平坦的柏油大路,从炎炎的烈日直到满地的冰雪,每天走过那路总是红墙、黄瓦,若是下了次雪,黄色琉璃就变为白琉璃了。冬天的北方最干净的时候,很少有风沙吹迷你的眼睛。我一手提着书包袋,一手把住车把,每天走那样美丽的路。帝王的宫殿,金碧朱红映着斜晖,映着水。那时离开家,离开姊妹与挚友,成天看书,成天听讲,别人看我生活得很孤独,很无聊,我自己却把生活过得又傲慢又好玩,避去很多无味的酬应,一切都是为所欲为,自由得像一只小鸟儿,轻快得像条游鱼。"惋惜,这样的日子在次年仲春,因骑车时出了事故,就戛然而止。入院检查后,却查出她患有严峻的肺病,不得不休学调养。而好转以后,她也没再回来。现存在北大档案馆的三份卷宗里的有关信息记载,张充和当年用的是"张旋"这个名字,别名为"充和",年龄为19岁,籍贯是宁夏中卫,后由试读改为旁听。虽然在北大的时间并不长,但北大的胡适、钱穆、闻一多等众多名师对她影响深远,使张充和的国学基础更为扎实。张充和的一生也以弘扬国学为己任,她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高校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静默地耕耘了一生。1档案记载的假身份我们现在有了比较多的精确材料,知道北大现存的档案中对张充和的记载有好几处错误。比如,张充和生于1913年5月,入学北大当时为21岁,并非19岁。她也和宁夏毫无关系,那不过是她的大弟张宗和托挚友给她伪造的一份中学学历。姓名"张旋"是临考时现起的,"充和"才是她的真名,而非别名。张充和祖籍合肥,1913年5月17日诞生于上海,曾祖是曾任两广总督的晚清名臣张树声,父亲是思想开明的教化家张武龄,她与三个姐姐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出身名门、兰心蕙质。张充和在10岁时随一代宗师吴昌硕之高足朱谟钦习古文和书法,17岁起跟昆曲世家出身的名角沈传芷、张传芳等学昆曲,又跟着"江南笛王"李荣忻学吹笛。虽然她的国学功底特别扎实,但数学却极差,因此在报考北大时用了假名。不过,在校时,人们了解真相前,是叫她"张旋"的。比如,胡适就给她打官腔,恐吓她说:"张旋,你的算学不大好!要好好补!"直到离开学校后,胡适才知道她的真名及与沈从文、张兆和的关系。但这样一来,可把不了解其中曲折的人们搞糊涂了。以致人们传来传去,有的以为她叫"张玄",比如抗战时与她在重庆北碚作邻居多年的"江南才子"卢前,还附会一番称,"'张玄',就是'张黑女',她或许因为皮肤有一些黑,所以袭了黑女之名";有的以为她曾名"张仲和",比如郑天挺、吴宓就在日记中这样写。或许人们把她与同擅长唱昆曲的大弟张宗和弄混了。这份档案最大的价值在于供应了张充和因病休学的详细时间。此前的相关文章中,有的说是1936年初,有的又说1935年读大二时,但休学时间应据患病时间推定。据1935年她写于卧病香山时的一组词推想,她患病时间,至少在当年暮春。档案说她"二十四年四月:改旁听",除非她学业极差,才从试读生被降为旁听生(是否存在这一制度暂且不论,即使学业真差,即上学期好多科考试成果相当糟糕,那也是新学期起先就确定的,似不应等到期中)。那么,结合她骑车发生事故及后来查出患病一事,可以揣测她是因病改"旁听",实际即休学,时为1935年4月。有关张充和在校的这段时间(加上旁听那段时间)的听课受教状况,没有一份比较完整的记录,只能从她的零散回忆、文字碎片,她日后的行迹,当年国文系课程表,当时在校其他师生所留记录中,连缀出一个近似的张充和课堂学习状况。2胡适讲课深化浅出晚年的张充和记得,她听过国文系主任胡适的文学史和哲学史课程。在1934年,对胡适来说,讲授中国哲学史驾轻就熟,但中国文学史却是个具有挑战性的起先。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今年起先讲授'中国文学史概要',是我第一次'改行',虽然吃力,颇感觉爱好。有很多问题,始终不留意的,此时经过一番探讨,都呈现新的意义。或许我的文学史是可以写的了。"他的中国文学史,实乃白话文学史。作为以"白话运动"而爆红的大人物,他高扬"白话文学"的大旗,从被庙堂之上、高人雅士把持的"僵化了的死文学"所遮掩的中国数千年文学中,挖空心事,刻意搜求,整理出一部"由民间兴起的生动的活文学"组成的白话文学史。对此,赞成者如鲁迅,誉其为"警辟之至,大快人也",反感者如钱钟书,讽刺其为"仿佛野孩子认父母,暴发户造家谱,或封建皇朝的大官僚诰赠三代祖宗"。不管如何,经胡适的处理,困难纷繁几千年的文学现象被给予某种所谓的条理,变成线性发展,简单理解,便利记忆,加之胡适超群的口才,引来经久不息的叫好。对于胡适的讲授,张充和点评道:"他讲得不错的,深化浅出。"这一感受,可引当时在校的大四学长张中行的回忆作为印证。张中行在《胡博士》一文写道:"现在回想,同学们所以爱听,主要还不是内容新奇深刻,而是话讲得美丽,不只是不催眠,而且使发困的人不想睡。"岂止如此,据另一位回忆者朱海涛回忆,胡适所讲的文学史,"是一门极叫座的课。他讲《诗经》,讲诸子,讲《楚辞》,讲汉晋古诗,都用现代的话来说明,逸趣横生,常常弄到哄堂大笑"。学长严薇青还补充道:"他上课不发讲义,自己也没有讲稿。每次上课都是抱一大摞书,讲到须要引书的地方,就打开书向学生宣读其中有关的章节。学生只能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即使这样,沙滩红楼最大的教室还是人满为患,有的是本系的,有的是外边来旁听的。因此,不少学生事前拿书去占'座'。"张充和后来写诗,绝少用生僻字眼,基本不用古代典实,写了今典,也会特地备注出来,便利读者理解,绝不有意设置迷障,让人猜哑谜,并擅长将日常生活和感悟入诗,以清浅文字写出蕴藉诗意。她说:"我不喜爱把诗写得曲里拐弯的,费解,让别人看不懂。其实,文字的浅白,也可以写出诗味来。古人的好诗,大都是明白晓畅的。"她的这一观念与胡适的文学史观相当吻合,确否受到胡适的深刻影响,不宜妄自揣测。或许,张充和的写诗生涯中,她天性中的直率活泼让她更偏好这种诗风,而面对诗坛派别林立的纷繁扰攘局面,胡适的主见支持或坚决了她的选择。在学校时,胡适曾数次赞许张充和的学问,后来她因病离校,胡适还劝告她不要放弃。因此,留在北大档案中的"张旋"最终的信息,是"改旁听",而非"休学"等字眼。当然,由于张充和不久南归苏州,旁听也就无从谈起了。其后二十多年的岁月中,他们往来不断,胡适日记中,也多次出现"张充和"之名,兹不赘述。3钱穆的腔调不成问题另一位在晚年回忆录《师友杂忆》里记了"北大旧生张充和"一笔的是胡适的学术对头、时任北大史学系教授的钱穆。钱穆所教为国文系可以选修的中国通史。他的无锡腔调很重,很多学生不简单听懂。虽然如此,据何兹全回忆,钱穆的课还是很有吸引力:"钱先生讲课,很有声势,也很有特点。虽然一口无锡方言,不怎么好懂,但仍旧吸引人。我听过他的先秦史、秦汉史。他讲先秦史,倒着讲,先讲战国,再往上讲春秋、西周。我听他一年课,战国讲完,也就到学年结束了。他讲课每讲到得意处,像和人争辩问题一样,高声辩论,面红耳赤,在讲台上龙行虎步,走来走去。"当然,钱穆的腔调对张充和而言并不成问题。她的其次家乡苏州,与无锡毗邻,两地方言相差不大,虽然她从17岁起才在此居住,但耳濡其间,早已熟习。二人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仍保持往来。1958年1月,钱穆年仅29岁的妻子胡美琦欲赴加州伯克利高校教化探讨院进修一年,钱穆写信给"充和同学",托其照看。当时张充和早已赴美定居,直至2024年她102岁高龄时在美国去世。1960年7月,钱穆携妻子游美,途经旧金山,受到张充和夫妇款待,住了一晚。钱穆其后不久致信表示感谢道:"此次来西部,在尊府下榻一宵,诚为此游程中大堪惦念之事。贤伉俪情意殷浓,尤深感动,惟恨匆忙,未获聆充和一曲清唱,大以为憾耳。"除钱穆外,从清华高校过来兼职讲授楚辞的闻一多,也给张充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晚年回忆道:"闻一多在北大上课,给我们读楚辞。他似乎是湖北人吧,用老辈人的吟诵法给我们吟唱,很好听,那是真正的楚声呀……"这"楚声",引发张充和内心经久不息的共鸣。她的成长地合肥也是楚地,她特请王壮为治一枚印章,叫"楚人"。她应当特别喜爱这一自我称谓,因此把它钤在了她的很多字画作品上。楚辞中,她尤其偏爱《离骚》,曾以其劲秀的小楷在人生不同阶段一再书写这一鸿篇。目前所见,至少有1946年、1971年两个版本。从北大分别后,1939年初,师生又相遇于战火中的昆明。得知张充和在学写字,闻一多就用云南当地特有的黄藤给她治了一方印,上刻"张充和"三字。带着这枚留有恩师手泽余温的轻细却坚硬的圆藤,她辗转西南,飘泊异域,一生坚持着书艺的锤炼。由闻一多,张充和又想到另一位同样吟唱的老师罗庸:"罗膺中(罗庸)的吟唱也很好听,他教词,从清华过来兼课,他的唱词法也很受学生欢迎,后来我们就在一起唱昆曲。"她应当将闻一多和罗庸的职位讲混了,罗庸才是北大国文系教授,1934年秋冬这一学期,他开有中国中古文学史、李白与杜甫、宋词等三门课,还指导着一门课堂实践。来年暮春,张充和卧病香山,写出了人生第一批高水准的诗词作品。后来她曾拿给罗庸教授看,罗指着《浣溪沙》一阙末句"驻篙低唱牡丹亭",提出疑问:一个"低唱牡丹亭"的闺秀尽然撑篙?张充和遂改"驻篙"为"倚舷"。晚年张充和回忆中提及的名师还有俞平伯、沈兼士、冯友兰、刘文典等人。据当年国文系课程表,或许还有罗常培、傅斯年、唐兰、马衡等人。这些人在张充和以后的人生中,还将以各种因缘与她发生交集。4张充和的同学们说了老师,该到同学了。1934年,北大文学院录用了132名新生,其中女生四人,除张充和外,还有魏蓁一、曹美英、严倚云。进入录用名单的人,后来并非都上了北大。因有人考取多个院校,经选择后去了其他高校。如魏蓁一,即后来长期担当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晚年以所撰《思痛录》产生深远影响的韦君宜,就进了清华哲学系。这样,整个北大文学院,与张充和同级的女生只有曹美英、严倚云二人。三人后来保持了终身的友情。严倚云是严复的长孙女,入北大教化系,1947年赴美,先后任南加州高校、西雅图华盛顿高校教授。1961年元旦,严倚云携夫君高叔哿教授来到张充和位于斯坦福的家共度新年。严倚云用海蟹做了一菜,张充和又以蚌肉做了一道"还珠",意谓珠还合浦,有一天大家都回国的意思。曹美英与张充和同系,后来参与了张充和在1948年11月匆忙实行、亲友不多的结婚典礼。1986年,张充和回国时,参与"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年活动周"在政协礼堂的《游园惊梦》演出,赠以曹美英及夫君何兆武戏票。台上台下,共享此时。至于何兆武讲解并描述中一再称1934年国文系录用了三位女生张充和、容婉和曹美英,且三人友情甚笃云者,实为何氏误记。容婉是1935年考取的,入学时张充和已经离开北大。两人或许压根就不相识,或许后来同在昆明,经曹美英居间介绍相识。此点有必要澄清。至于与男生的往来,据大张充和四届、时刚离校的学姐马珏晚年回忆,当时男女虽然同学,却不轻易交谈,相互不知姓名,因为注册室的人每堂课来点名是看椅子上有人即在点名册上画"到"。马珏还谦逊地写道,"六十年前我正好十八岁,当时女生很少,所以我显得很突出",于是遭到不少男生这样的"欺压":或被人在书桌上写"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暧昧语,或一封封地收信。马小姐见信就不兴奋,不兴奋还爱看,看完了又哭,哭完了还装订成册。信的内容,从不知她的名"珏"字怎么念说起,然后介绍自传,直至求婚。还有一个常常来信而不署名,发信地址又老变的。最终马珏写道:"事隔多年,这些信始终留在我脑子里,我的看法可是大变了。"可谓沧桑之语。学妹张充和,亦如学姐当时,"万绿丛中一点红",才貌双全,难免没有这样子的"受欺压"之事,况且早有她的三姐张兆和在中国公学的"遭受"作为镜鉴。然而,虽有卞之琳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