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预算与控制指南_第1页
企业财务预算与控制指南_第2页
企业财务预算与控制指南_第3页
企业财务预算与控制指南_第4页
企业财务预算与控制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财务预算与控制指南TOC\o"1-2"\h\u29982第1章财务预算概述 390571.1预算的概念与作用 3132361.2预算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4326591.3预算编制的流程与组织 431459第2章财务预算编制 5112292.1收入预算编制 5125722.1.1收入分类 556392.1.2预测销售收入 545452.1.3预测投资收益 5178772.1.4预测其他业务收入 5327062.1.5收入预算编制 5111822.2成本预算编制 5179812.2.1生产成本预算 5228542.2.2销售成本预算 5325092.2.3管理成本预算 573162.2.4成本预算汇总 6220262.3资金预算编制 6306362.3.1资金筹集预算 6232102.3.2资金运用预算 610732.3.3资金分配预算 6208712.3.4资金预算汇总 619092.4财务预算汇总与审批 6227342.4.1财务预算汇总 6257342.4.2财务预算审批 6303442.4.3预算发布与执行 617334第3章预算控制基本原理 6108773.1预算控制的概念与目的 6172563.1.1预算控制的概念 7103293.1.2预算控制的目的 7256293.2预算控制的类型与方式 7174023.2.1预算控制的类型 7128273.2.2预算控制的方式 7104963.3预算控制的基本环节 72953.3.1预算编制 8313.3.2预算执行 8294743.3.3预算分析 8306593.3.4预算调整 82194第4章预算控制方法 848634.1预算执行分析 8128864.1.1预算执行监控 8309544.1.2预算执行分析内容 8220384.1.3预算执行分析报告 840434.2预算调整与追加 98224.2.1预算调整的必要性 9191424.2.2预算调整的程序 9174884.2.3预算追加 915224.3预算考核与评价 965264.3.1预算考核的目的 9276344.3.2预算考核指标 9189434.3.3预算考核流程 9311164.3.4预算评价 1028667第5章预算编制与控制的关键环节 1058495.1预算编制的关键环节 10305785.1.1目标设定 10150975.1.2数据收集与分析 10208935.1.3预算科目设置 10303285.1.4预算编制方法 10266895.1.5预算分解与下达 10250295.1.6预算审批与发布 10309265.2预算控制的关键环节 1162465.2.1预算执行监控 11320605.2.2预算分析 11283675.2.3预算调整 11145945.2.4预算考核与激励 11164015.2.5预算控制报告 11293455.3预算编制与控制的协同 11229555.3.1信息共享与沟通 11262555.3.2制度保障 11325865.3.3人员协同 1198745.3.4流程优化 1133965.3.5技术支持 1128864第6章预算在各部门的运用 12143406.1营销部门的预算编制与控制 1291576.1.1预算编制 1260866.1.2预算控制 12251246.2生产部门的预算编制与控制 12274806.2.1预算编制 12175346.2.2预算控制 1245396.3采购部门的预算编制与控制 12151486.3.1预算编制 12311816.3.2预算控制 124426.4研发部门的预算编制与控制 121166.4.1预算编制 12232856.4.2预算控制 1314551第7章财务风险管理与预算控制 13170697.1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13142507.1.1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13272357.1.2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134137.1.3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则 13164957.2预算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 14323577.2.1预算编制与风险防范 14321117.2.2预算执行与风险防范 1474237.3预算控制与内部审计 14209797.3.1内部审计在预算控制中的作用 14315177.3.2加强内部审计的建议 1424258第8章预算信息化管理 15125048.1预算信息化管理概述 15133688.2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15110398.3预算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与优化 1614722第9章预算编制与控制的案例分析 1647369.1成功案例分析 1688999.1.1预算编制 16269319.1.2预算控制 1754849.2失败案例分析 1788549.2.1预算编制 17215809.2.2预算控制 18183009.3案例启示与建议 1822819第10章预算编制与控制的持续改进 18562810.1预算编制与控制的不足与挑战 181221610.1.1预算编制的不足 181654310.1.2预算控制的挑战 191811910.2持续改进的策略与方法 192051410.2.1优化预算编制流程 191978310.2.2强化预算控制手段 19106410.2.3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19993010.3预算编制与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19第1章财务预算概述1.1预算的概念与作用预算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预期经济活动进行数量化和系统化描述的财务计划。它通过规划、指导和控制经济活动,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预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目标:预算有助于企业明确短期和长期目标,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2)资源分配:预算有助于企业合理分配资源,保证资源得到有效利用。3)风险防范:预算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降低经营不确定性。4)激励与约束:预算通过设定业绩目标,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同时通过预算控制,对经营活动进行约束。5)业绩评价:预算为业绩评价提供标准,有助于分析企业经营成果,为决策提供参考。1.2预算编制的原则与方法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规性原则:预算编制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符合企业发展战略。2)真实性原则:预算数据应真实可靠,反映企业实际情况。3)全面性原则:预算应涵盖企业所有经济活动,保证预算的完整性。4)灵活性原则:预算编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变化。5)动态调整原则:预算应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及外部环境变化进行适时调整。预算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增量预算:以上一年度预算为基础,根据预期变动进行调整。2)零基预算:从零开始,重新评估各项开支的必要性和金额。3)固定预算:在一定时期内,预算数额保持不变。4)弹性预算:根据业务量变动,对预算进行调整。5)滚动预算:预算期不断向前滚动,每过一个预算期,就补充一个新的预算期。1.3预算编制的流程与组织预算编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预算目标设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预算目标。2)预算编制:各部门根据预算目标,编制本部门预算。3)预算审批:企业领导层对各部门预算进行审批。4)预算下达:将审批通过的预算下达至各部门执行。5)预算执行:各部门按照预算要求开展经济活动。6)预算控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7)预算调整: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对预算进行适时调整。预算编制组织应遵循以下原则:1)统一领导:企业应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编制的组织与协调。2)分级管理: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负责。3)全员参与:全体员工应参与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4)协同配合:各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加强沟通与协作,保证预算的完整性。第2章财务预算编制2.1收入预算编制收入预算是企业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企业在预算期内的预期收入情况。以下是收入预算编制的步骤和方法:2.1.1收入分类根据企业业务特点,将收入分为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类别。2.1.2预测销售收入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预测预算期内的销售收入。2.1.3预测投资收益分析企业持有的各类投资资产,预测预算期内的投资收益。2.1.4预测其他业务收入考虑企业非主营业务收入,如技术转让、租赁收入等,预测预算期内的其他业务收入。2.1.5收入预算编制将预测的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进行汇总,形成收入预算。2.2成本预算编制成本预算是企业财务预算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等。以下为成本预算编制的步骤和方法:2.2.1生产成本预算根据生产计划、物料需求、人工成本等因素,预测预算期内的生产成本。2.2.2销售成本预算结合销售收入预算,预测预算期内的销售成本,包括销售折扣、返利等。2.2.3管理成本预算考虑企业日常运营所需的管理费用,如人力资源、行政、财务等部门的费用,预测预算期内的管理成本。2.2.4成本预算汇总将生产成本预算、销售成本预算和管理成本预算进行汇总,形成成本预算。2.3资金预算编制资金预算是企业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资金筹集、运用和分配等方面。以下为资金预算编制的步骤和方法:2.3.1资金筹集预算预测预算期内的资金筹集需求,包括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等。2.3.2资金运用预算根据企业投资计划,预测预算期内的资金运用情况,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2.3.3资金分配预算考虑企业利润分配政策,预测预算期内的资金分配情况。2.3.4资金预算汇总将资金筹集预算、资金运用预算和资金分配预算进行汇总,形成资金预算。2.4财务预算汇总与审批在完成收入预算、成本预算和资金预算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财务预算的汇总和审批。2.4.1财务预算汇总将收入预算、成本预算和资金预算进行合并,形成企业财务预算。2.4.2财务预算审批将汇总后的财务预算提交给企业高层管理者和董事会审批,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4.3预算发布与执行审批通过后,正式发布财务预算,并指导企业各部门按照预算要求进行经营活动。第3章预算控制基本原理3.1预算控制的概念与目的预算控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根据预算计划,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调整和评价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经营效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3.1.1预算控制的概念预算控制是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对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的一种管理活动。3.1.2预算控制的目的(1)保证企业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2)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3)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4)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有力保障。3.2预算控制的类型与方式预算控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控制内容、控制主体和控制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以下对预算控制的类型与方式进行分析。3.2.1预算控制的类型(1)按控制内容划分:收入预算控制、支出预算控制、成本预算控制等;(2)按控制主体划分:上级对下级的预算控制、同级之间的预算控制、下级对上级的预算控制等;(3)按控制时间划分:事前预算控制、事中预算控制、事后预算控制等。3.2.2预算控制的方式(1)制度控制:通过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等环节的责任与权限,保证预算控制的有效性;(2)组织控制:设立专门的预算控制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3)技术控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预算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提高预算控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人员控制:加强对预算执行人员的培训和激励,提高预算执行效率。3.3预算控制的基本环节预算控制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和预算调整。3.3.1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预算控制的基础,要求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和市场预测,结合历史数据和现有资源,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预算计划。3.3.2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预算控制的关键环节,要求企业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进行经济活动,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3.3.3预算分析预算分析是对预算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为预算调整提供依据。3.3.4预算调整预算调整是根据预算分析结果,对预算计划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和预算目标的实现。通过以上环节的实施,企业可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提高经营效益,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4章预算控制方法4.1预算执行分析4.1.1预算执行监控预算执行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有效的预算执行监控系统。该系统应包括定期的预算执行报告,对比实际业绩与预算计划,分析偏差的原因及程度。还需关注关键预算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4.1.2预算执行分析内容预算执行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1)收入分析:对比实际收入与预算收入,分析收入增长或下降的原因;(2)成本分析:分析各项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找出成本超支或节约的原因;(3)利润分析:结合收入和成本分析,评估预算利润的实现情况;(4)现金流分析:关注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保证企业现金流稳定。4.1.3预算执行分析报告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应定期编制,内容包括:(1)预算执行概况:概括性地描述预算执行的整体情况;(2)预算执行详细分析:对各项预算指标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3)改进措施:针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4.2预算调整与追加4.2.1预算调整的必要性预算调整是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内部管理需要的重要手段。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重大事项或突发情况,导致原有预算计划不再适用,企业应及时进行预算调整。4.2.2预算调整的程序预算调整应遵循以下程序:(1)提出预算调整申请:由相关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预算调整申请;(2)审批预算调整:预算管理部门负责审核预算调整申请,必要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3)执行预算调整:经批准的预算调整方案,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4)通知相关人员:将预算调整结果及时通知相关人员,保证预算执行的准确性。4.2.3预算追加预算追加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经营需要或特殊原因,对原有预算计划进行补充。预算追加的审批程序与预算调整相同。4.3预算考核与评价4.3.1预算考核的目的预算考核是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旨在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4.3.2预算考核指标预算考核指标应包括:(1)财务指标:如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等;(2)非财务指标:如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生产效率等。4.3.3预算考核流程预算考核流程如下:(1)收集预算执行数据:由财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提供预算执行数据;(2)计算预算考核指标:根据预算考核指标,计算实际完成情况;(3)评价预算执行效果:结合预算考核指标,评价预算执行效果;(4)反馈预算考核结果:将预算考核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并提出改进建议。4.3.4预算评价预算评价是对整个预算管理过程的全面审查,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考核等方面。预算评价应关注以下方面:(1)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预算执行的效果;(3)预算调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4)预算考核的公正性和激励性。第5章预算编制与控制的关键环节5.1预算编制的关键环节5.1.1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的第一步是明确预算目标,包括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目标应具有可量化、可衡量和可实现性,以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5.1.2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与预算相关的历史数据和行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企业运营的规律和趋势,为预算编制提供可靠依据。5.1.3预算科目设置根据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合理设置预算科目,保证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5.1.4预算编制方法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如增量预算、零基预算等,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5.1.5预算分解与下达将预算目标分解至各部门和岗位,明确责任主体,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性。5.1.6预算审批与发布预算编制完成后,需提交至预算审批部门进行审查,保证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批通过后,正式发布预算。5.2预算控制的关键环节5.2.1预算执行监控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5.2.2预算分析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原因,为预算调整提供依据。5.2.3预算调整根据预算执行分析结果,对预算进行适时调整,保证预算的适应性。5.2.4预算考核与激励建立预算考核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将预算执行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激发员工积极性。5.2.5预算控制报告定期编制预算控制报告,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决策层提供参考。5.3预算编制与控制的协同5.3.1信息共享与沟通加强预算编制与控制环节的信息共享与沟通,保证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的有效衔接。5.3.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保证预算编制与控制各环节的规范运作。5.3.3人员协同加强预算编制与控制环节的人员协同,保证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的顺利实施。5.3.4流程优化不断优化预算编制与控制流程,提高预算管理效率。5.3.5技术支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财务软件、大数据分析等,为预算编制与控制提供技术支持。第6章预算在各部门的运用6.1营销部门的预算编制与控制6.1.1预算编制营销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公司战略目标等因素。预算内容应包括广告费、市场推广费、业务招待费等。编制过程中,应采用零基预算方法,对各项费用进行逐项审查和评估。6.1.2预算控制营销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对各项费用的监控,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具体措施包括:设立专门预算管理人员,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对超出预算的部分进行严格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算。6.2生产部门的预算编制与控制6.2.1预算编制生产部门预算主要包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编制预算时,应结合生产计划、物料需求等因素,采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进行预算编制。6.2.2预算控制生产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生产成本的控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优化生产流程等方法,实现成本降低。同时加强对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监控,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6.3采购部门的预算编制与控制6.3.1预算编制采购部门预算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库存成本等。在编制预算时,应充分考虑市场价格波动、供应商信用等因素,合理预测采购成本。6.3.2预算控制采购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优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加强对库存的监控,合理安排库存,减少库存积压,降低库存成本。6.4研发部门的预算编制与控制6.4.1预算编制研发部门预算主要包括研发人员工资、研发材料费、研发设备折旧等。编制预算时,应结合公司战略目标和研发计划,合理预测研发支出。6.4.2预算控制研发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对研发项目的管理,保证项目进度与预算相符。同时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对研发成果进行评估,保证预算投入产出比。通过以上各部门预算的编制与控制,企业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营效益,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7章财务风险管理与预算控制7.1财务风险管理概述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可能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过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规避潜在的财务危机,保障企业的稳健经营。本节将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目标、原则等方面进行概述。7.1.1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财务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四个环节。风险识别是指找出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风险控制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风险监测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价。7.1.2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前提下,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7.1.3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则(1)全程管理原则:财务风险管理应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投资、融资、运营和分配等环节。(2)预防为主原则:财务风险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及时发觉并解决潜在风险,避免风险扩大。(3)分类管理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4)动态监控原则:财务风险管理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需根据市场环境和内部状况的变化,不断调整风险管理策略。7.2预算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预算控制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预算编制、执行和调整,有助于企业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7.2.1预算编制与风险防范(1)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企业应结合市场环境、行业特点和自身发展战略,合理预测各项经营指标。(2)强化预算编制的参与度:企业应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应关注潜在风险,设置预警指标,防范风险。7.2.2预算执行与风险防范(1)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企业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2)完善预算调整机制:企业应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预算,以适应市场变化。(3)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应密切关注风险因素,保证风险防范措施得到有效实施。7.3预算控制与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预算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觉并纠正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7.3.1内部审计在预算控制中的作用(1)评估预算管理的合规性:内部审计应检查预算编制和执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2)评价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应分析预算执行情况,评价预算管理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3)提出改进建议:内部审计应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7.3.2加强内部审计的建议(1)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权限和程序。(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3)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企业应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使其能够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4)落实内部审计结果的应用:企业应将内部审计结果作为预算管理改进的重要依据,保证审计建议得到有效实施。第8章预算信息化管理8.1预算信息化管理概述预算信息化管理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控制过程进行系统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管理。实施预算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加强预算执行的实时监控,提升预算分析的质量,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本章将从预算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作用及必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8.2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预算编制模块:支持企业按照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资金预算等,实现预算编制的自动化、智能化。(2)预算执行模块: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保证预算执行的合规性。(3)预算分析模块:对预算执行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多种分析维度和指标,为决策提供依据。(4)预算调整模块: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和企业战略调整需要,对预算进行动态调整,保证预算的适应性。(5)预算控制模块:通过设定预算控制策略,实现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实时控制,防止预算超标。(6)预算报告模块:各类预算报告,包括预算执行报告、预算分析报告等,为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7)系统管理模块:负责对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日常维护、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等工作。8.3预算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与优化预算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与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制定预算信息化管理规划: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预算管理需求,制定预算信息化管理的中长期规划,明确预算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任务、路径和时间表。(2)选择合适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结合企业实际,选择功能完善、功能稳定、易于扩展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3)系统实施与培训:在系统实施过程中,保证各环节的顺利进行,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提高系统应用水平。(4)建立预算信息化管理制度:制定预算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预算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权限职责。(5)加强系统运维与安全保障:保证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防范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6)持续优化预算信息化管理:根据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7)强化预算信息化管理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预算信息化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保证预算信息化管理的顺利实施。第9章预算编制与控制的案例分析9.1成功案例分析在本节中,我们将分析一家国内知名企业A公司的预算编制与控制成功案例。A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以下是A公司在预算编制与控制方面的具体做法。9.1.1预算编制A公司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明确: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明确预算编制的目标,保证预算与企业战略相一致。(2)数据准确:收集充分的内部和外部数据,进行严谨的分析,保证预算数据的准确性。(3)全员参与:鼓励各部门和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和透明度。(4)灵活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指标。具体操作如下:(1)设定预算目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设定销售、利润、成本等关键预算指标。(2)编制预算草案:各部门根据预算目标和实际需求,编制本部门的预算草案。(3)审核与协调:财务部门对各部门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协调解决预算冲突,保证整体预算的合理性。(4)发布正式预算:将审核通过的预算方案报董事会审批,通过后正式发布。9.1.2预算控制A公司在预算控制方面,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预算监控机构:设立专门的预算监控机构,负责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与监督。(2)制定预算执行制度:明确预算执行的责任、权限和程序,保证预算执行到位。(3)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分析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原因,制定改进措施。(4)严格预算调整:对于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整,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9.2失败案例分析本节以B公司为例,分析其预算编制与控制失败的原因。B公司是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在预算编制与控制方面存在以下问题。9.2.1预算编制(1)目标不明确:预算编制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导致预算目标不符合实际需求。(2)数据不准确:预算编制过程中,数据收集和分析不充分,导致预算数据失真。(3)缺乏全员参与:预算编制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参与度不高,导致预算执行困难。9.2.2预算控制(1)监控不到位:缺乏专门的预算监控机构,预算执行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