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学课题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背景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其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外部形态、生理机能以及它们如何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等知识点。(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增强对动物形态结构和生态适应性的认识,提高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培养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掌握相关的生物学知识。(2)通过观察、对比、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热爱,形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科学观念,增强保护动物栖息地的意识。重难点(1)重点:掌握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外部形态及主要特征。(2)难点:理解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关系。教学方式与策略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实验法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教师活动: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课本中的“身边事”来引入主题。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或家人是否养过蝌蚪或青蛙,并请他们描述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以此引出对蝌蚪和青蛙生活习性的探究。学生活动:学生们积极回忆并分享自己或家人关于蝌蚪和青蛙的饲养经历,激发学习兴趣。(生:我家养过蝌蚪,它们喜欢在水中游动,长大后变成小青蛙,能够跳到陆地上。)二、讲授新课(1)两栖类的特点—以青蛙为例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学生按照实验小组观察青蛙标本,让他们细致观察青蛙的身体结构,并体会其体表的粘滑感。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两栖类在外形和结构上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帮助它们适应水陆两栖生活。(教师展示青蛙标本,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并提问:青蛙的体色为什么是绿色?皮肤为什么总是湿润的?)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青蛙的体色与环境有什么关系?湿润的皮肤有哪些功能?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青蛙标本,识别其各部分结构,并讨论其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特征。(生: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可以隐身;皮肤湿润,减少了游泳时的阻力。)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两栖类的基本特征: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近,具有保护色。皮肤:裸露且湿润,分泌黏液,减少游泳时的阻力;皮肤内富含血管,可辅助呼吸,适应陆地生活。头部:呈三角形,减小水中游泳的阻力;头部有口、鼻孔、眼、鼓膜等发达的感觉器官,适应陆地复杂环境。四肢:后腿强壮,前腿短小,适合在陆地上跳跃;后肢五趾,趾间有蹼,适于游泳。呼吸系统:青蛙有肺,能从空气中吸收氧气;皮肤湿润,在水中和陆地上均可辅助呼吸。学生活动:通过讨论,整理两栖类的主要特征。(生:青蛙的体色、皮肤、头部、四肢和呼吸系统的特征都适应了它在水陆两种环境中的生活。)(2)爬行类的特点—以蜥蜴为例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蜥蜴的外部形态特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爬行类的基本特征。(教师展示蜥蜴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并提问:蜥蜴的皮肤有什么特点?它的四肢又有哪些不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蜥蜴的皮肤干燥和鳞片的作用是什么?四肢短小对它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蜥蜴的外部形态特征,归纳总结爬行类的基本特征。(生:蜥蜴的皮肤干燥,有鳞片,防止水分蒸发;四肢短小,适合在陆地上爬行。)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总结爬行类的基本特征:体色:通常有保护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皮肤:干燥,有鳞片,防止水分蒸发。头部:通常呈三角形,感觉器官发达,适应陆地复杂环境。四肢:通常短小,适合在陆地上爬行。呼吸系统:完全依赖肺呼吸,适应陆地生活。学生活动:通过讨论,整理爬行类的主要特征。(生:蜥蜴的体色、皮肤、头部、四肢和呼吸系统的特征都适应了它在陆地上的生活。)(3)其他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不同的两栖类标本、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列举本地存在的两栖类动物,并完成两栖类的特征总结。(教师展示多种两栖类动物的标本、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征。并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其他的两栖类动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两栖类动物如蟾蜍、树蛙等,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活动:学生认识青蛙以外的其他两栖类动物,并观察它们的外形。(生:还有蟾蜍、树蛙等,它们也有湿润的皮肤和四肢。)教师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不同的爬行类标本、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列举本地存在的爬行类动物,并归纳总结爬行类的基本特征。(教师展示多种爬行类动物的标本、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征。并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其他的爬行类动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爬行类动物如蛇、龟等,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活动:学生认识蜥蜴以外的其他爬行类动物,并观察它们的外形。(生:还有蛇、龟等,它们都有干燥的皮肤和鳞片。)三、课堂小结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基本特征,并总结它们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哪些主要特征?这些特征是如何帮助它们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形态结构如何帮助它们在各自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学生活动:综合“探究竟”中得到的结论,总结两栖类和爬行类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特点。(生:两栖类的湿润皮肤和四肢蹼可以帮助它们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爬行类的干燥皮肤和鳞片可以帮助它们在陆地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3 Wrapping Up the Topic-Project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糖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
-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资源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7 校园绿化设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
- 冀中职业学院《书法艺术与欣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学设计-5.1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信号分析与处理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微波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儿科护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转运铁水包安全风险告知卡
- 31863:2015企业履约能力达标全套管理制度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时分》教案(无锡公开课)
- 打造金融级智能中台的数据底座
- 工程合同管理教材(共202页).ppt
- ANKYLOS机械并发症处理方法
- 道路桥梁实习日记12篇
- 第十章运动代偿
- 氩弧焊机保养记录表
- 明星97iii程序说明书
- 《企业经营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