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考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六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首先,甲。费孝通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乡土伦理思想的影响下,个人最先牺牲的是天下,然后是国,再次是家,最后是牺牲“己”。然而,在现代化的推动下,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转变对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动力,能够激励国民的奋斗意志和责任感。在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优先考虑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体现出“有国才有家”的深刻认识。中国社会在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重要的重塑。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需要在尊重传统的同时,积极适应和推动现代价值观的发展,确保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之间能够达到平衡。另外,现代化国家要求团体中人人平等,而中国传统社会所遵循的人伦差序是与之相悖的。其次,乙。费孝通在其研究中强调,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人们依赖土地生活,为了保持和谐,他们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求来适应资源的稀缺。这种生活方式催生了中国文化中“知足常乐”的价值观,它不仅是道德的指导,也是解决资源有限问题的一种方法。然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为了应对新兴的挑战,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并且在文化和科技等方面持续创新。这种创新并非盲目模仿,而是在维护传统的同时注入新的元素。我们应该立足于时代精神和实践经验,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不断拓宽视野,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最后,是精神文明与物质发展之间的不协调。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社会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地方性的熟人社会和礼俗社会。人们因为聚居在一起,世代相传,彼此相识,形成了一个面对面的社群。在这个社群中,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隔阂,因此不需要文字作为沟通工具。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语言文字的普及成为必然趋势。(摘编自卢一丹《费孝通对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伦理观探究》)材料二:中国的社会转型是“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从传统走向现代、迈向更加现代和更新现代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几乎同义的。但是真正决定一个国家是【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否实现现代化的因素并不是与自身文化传统的决裂程度,而是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否。因为如果从深层意义上来理解,传统本身就是一个蕴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动态积淀过程。文化转型明确地告诉我们,人们在这快速的变迁之中如何构造出一种新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以及新的文化类型。我们要理解社会转型对于人的意义,关键还是在于对其背后的文化转型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文化转型是很难真正表述清楚的,不像社会转型可以借助于一种制度的安排,文化转型不可以这样去做,它在无意识之中影响你的价值判断。文化不仅是物质符号的变化,最根本意义上呈现的是关系的变化。在文化转型人类学的视野下,我们需要敏锐关注到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本土概念,重新拾回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展现的那样一种面对中国最基层社会的谦卑,重视我们生活中的日常概念所担负的时代重量。中国现代化的成就举世瞩目,其中经济结构发生的改变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频繁的社会流动带来了陌生的人群,虚拟网络中的交往产生了新型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础不再是传统乡土社会那样,乡土社会中人们基于熟悉和信任进行往来,而现在则是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随之而来的便是陌生感带来的信任危机和不安全感。与此同时,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环境塑造的不同价值理念发生碰撞的机会也不断增加。虚拟交往取代了很多面对面的交流,也为沟通带来了很多新的误解和冲突,冰冷的屏幕后面是更容易情緒化的用户。在互联网时代,具有“信息茧房”特征的网络社交媒体形成了基于戈夫曼概念的“关系剧场”,陌生人、朋友甚至亲人在观念上的“割席”成了一种寻常的社会景观。相比费孝通所希冀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信息社会下的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似乎背道而驰了。在当前,中国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青年心态的转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变化越来越呼唤我们将人类学对心态问题的关注转向一种“关系自觉”。这里,“关系自觉”既是个人议题,也是社会性的议题,更是国家和社会治理中需要面对的。费孝通晚年对差序格局的反思以及对心态的关注,表明他已经意识到中国在面对工业文明时会遭遇冲击,这种冲击也是乡土文明会面对的冲击。如何走向更加公共、多元的社会形态?对“关系”的理解相当重要。“关系”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也是更宏观的社会之间、国家之间的。无论在性别、家庭、社会还是在国家治理方面,形形色色的关系交织在一起,各种对立的、矛盾的、冲突的观念缠绕其中。如此,就需要以一种“关系自觉”来努力开辟在过渡和转型之中的边界与位置,为家与国、个人与社会、男与女、子女与父母等多重角色之间的关系确定边界以及未来发展的方位。(摘编自赵旭东、海子奕《费孝通学术思想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从乡土中国到转型中国的一种文化转型人类学的新探索》)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现代化的推动下,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应努力平衡二者利益。B.费孝通认为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是“知足常乐”,所以需要控制私欲,而现【高一语文第2页(共8页)】
代社会则没有这一需要。C.文化转型难以像社会转型一样借助一种制度的安排来完成,因为它在根本意义上呈现的是物质符号而非关系的变化。D.我国在面对工业文明时会遭受冲击,乡土文明也会受冲击影响,费孝通晚年的反思与关注表明他已意识到了这一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遵循的是人伦差序,而这和现代化国家的要求是不匹配的。B.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信任危机和不安全感,这和人与人之间自由空间的增多有关。C.与自身文化传统的决裂程度及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否,是决定国家是否实现现代化的因素。D.“关系自觉”可以帮助人们在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中确定边界,并确定未来发展的方位。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第三段中“陌生人、朋友甚至亲人在观念上的‘割席’成了一种寻常的社会景观”论点的一项是(3分)A.农村结婚时文化礼堂里张贴着喜字、父母致辞叮嘱传承家训家风,全村乡亲踊跃贺喜。B.某些地区在富裕起来了以后,新建了大量的家族祠堂,密切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C.数字社会背景下,亲戚间线上联系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交流成本,许多人选择“线上”走亲戚。D.当记者问当代年轻人是否会和父辈一样更愿意走亲戚时,年轻人纷纷摇头,表示不会。4.请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在材料一甲、乙两处填上合适的语句。(4分)5.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有什么启示。(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锦江边的时光陈兆平从故乡来到成都,一转眼已26年。在颇有历史的锦官城里,我在锦江两岸奔忙,日复一日地书写着光阴的故事;也时而流连在浣花溪畔,寄情于杜甫草堂……道不尽的蜀地风光,抑制不住的思古幽情,宛如穿城而过的汤汤锦江。一江锦水,让天府之国历千年而不竭。到成都头一年,我在位于水碾河的一家杂志社上班。今天的水碾河已没有了水,也没有了碾,但水碾河这个地名保留了下来。曾经的水碾河,是一条七八米宽的河,从一片茂密的树林中穿出来,流向水碾处,然后往九眼桥方向流去。水碾河离合江亭很近,闲暇时,我常去合江亭看水。南河自西向东逶迤而来,府河从北向南款款而至,两条河流在合江亭交汇后恢复岷江汹涌的野性,奔流到九眼桥,再奔流到黄龙溪,随后在眉山市江口镇重返岷江怀抱,然后直插乐山,再下宜宾,汇入浩浩长江。徘徊在合江亭,不见当年的竹和梅。早年亭外的水面上,停着大大小小的船,随时扬帆入长江。多少文人墨客曾聚在合江亭,或品茶吟诗,或送别友人。1923年,19岁的成都青年李尧棠在合江亭外的码头登船,顺水而下,过夔门,穿巫峡,一路到上海,他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文坛巨匠巴金。我一边梳理成都水系的变迁,一边默念着那些河流的名字。自从李冰父子建造了都江堰,【高一语文第3页(共8页)】
奔涌而来的岷江水就被分为内外两路,一路为岷江正流,叫外江,另一路引水至成都平原,叫内江。内江水系的柏条河经成都郫都区时与徐堐河汇合,然后在石堤堰再次分水,左边的叫府河。唐代,府河改道围城而行,与南河环抱成都成为护城河,千年来一直护佑着这座城。府河与南河,老成都人习惯将它们称为府南河。在岁月的变迁中,府南河慢慢变窄了,变脏了,水流也变小了。为了“濯锦清江万里流”,1994年,成都开始实施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这不仅是河流的脱胎换骨,更体现了一座城市在发展进程中进行环境改善的决心。后来,这一工程获得“联合国人居奖”。2005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成都市区段的府河和南河统称为锦江。那一年,我辗转去了报社,每天在电脑上飞速地输入一个又一个字。繁忙的工作之余,年少时开始做的文学梦重新被唤醒。我想起久违的诗歌,想起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浩浩汤汤的岷江水奔流到今天的杜甫草堂附近时,一改汹涌的野性,孕育出一条温和的浣花溪,成为老成都人眼里南河的起点。浣花溪这一段有着“濯锦”的功能,在此濯洗后的蜀锦,因色泽艳丽而成为上好贡品。蜀地自古有织锦传统。三国时期,蜀汉恢复设置锦官管理织锦,成都“锦官城”之名就来源于此。浣花溪多树,多修竹。树为桤木,竹多慈竹。颠沛流离大半生的诗人杜甫当年很看好这个地方,在浣花溪畔修了几间茅屋安家。成都给了杜甫安宁,杜甫回报给成都诸多诗篇。从公元759年冬天来到成都,先后寓居成都近4年时间的杜甫,留下了200多首关于成都的诗歌,其中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今天的浣花溪以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背景,已成为一座城市森林公园。成都被誉为诗歌之城,浣花溪公园里就有杜甫千诗碑,还有诗歌大道。我走进浣花溪公园,一遍遍地读着杜甫的诗,然而杜甫当年生活过的浣花溪,已消失在百花深处。我嗅着公园里绿树、青草、百花的气息,倍感清新舒适。今天有2000多万人共同生活在这座城,这里的生态环境一天比一天好。西岭雪山常常出现在城市天际线,成都成为在家门口就能看见雪山的公园城市。我上班的报社在锦江区。那些年,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我在其中一幢高楼里。在报社工作时,我多次到访府河,府河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桥多。府河长得很,府河向远方流淌的地方,油菜花田渐渐消失,稻田也失去了踪影。时光跑得很快。我在河流的上下游跑着跑着,就把成都住成了第二故乡,再也没想过要离开。我的家离府河很近,周末我常去河边看水。那一河好水,浸透千年月色。坐在河边的垂柳下,一杯绿茶在手,河水带着岷江的情意从眼前缓缓流过。再往上游走,一直到都江堰南桥时,离锦江的源头便越来越近了。好几个夏天的夜晚,我陪外地来的朋友在南桥吹晚风。大家一边喝啤酒,一边看桥下的岷江浪花高叠,江水发出轰隆隆的声响,直奔成都平原而去。滔滔岷江水进入成都后,不紧不慢地流过成都人家。成都人也和这水一样,过着不慌不忙的日子。“老板,来一碗三花儿。”岸上的茶坊里,铜壶的长嘴伸向青花盖碗,一碗花茶的浓香令人沉醉。成都人一有空闲便呼朋引伴去江边喝茶,看一眼锦江水,顿时眼明亮,心安然。这些年,我住在锦江上游,上班去锦江下游,来来回回,总是离不开锦江了。多少个夏天的傍晚,我站在锦江岸边看夕阳,夕阳泛着金光在天边一点一点西沉。我知道,这一刻的夕阳也落【高一语文第4页(共8页)】
在了数百公里之外的故乡。想故乡的夜晚,我便默念着锦江的水声,很快静下心来,然后安然入梦。直到第二天早晨的乌鸣喊醒我,太阳已经照在了锦江之上。(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以“一转眼已26年”的时间跨度,勾勒出“我”在锦官城生活的漫长画卷。B.“当年的竹和梅”借指合江亭的文化内涵,“不见”表明其文化内涵已随时光消逝。C.岷江水在杜甫草堂附近变得温和,并孕育出浣花溪,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D.“总是离不开锦江了”既指“我”现实生活中无法脱离锦江,也暗含情感上对锦江的依赖。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善用对比,如将过去与现在的水碾河进行对比,展现了城市的变迁和发展历程。B.文章多处引用古代诗句,语言富有诗意,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以及读者的阅读体验。C.文章写到成都人家的饮食生活时,夹杂当地人极为地道的口语表达,富有地方特色。D.文章结尾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一文章主题,引发读者的共情与思考。8.文章在书写“锦江边的时光”时,插入杜甫在浣花溪畔的生活,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聚”,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做到“神聚”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赉①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遨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②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卶可去!”其真率如此。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选自《宋书·陶渊明传》,有删改)【高一语文第5页(共8页)】
材料二:齐王网辟为大司马东曹豫。同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输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俄而問敗,人皆谓之见机。(选自《晋书·张翰传》,有删改)材料三:岂未仕之先,茫不知有束带谒见之时,孟浪受官,直待郡遣督邮,方较论禄之微薄,礼之卑屈耶?盖元亮生于晋祚将移之时,世道人心皆不可问,而气节学术无所用之,徒劳何益。五斗折腰之说,有托而逃,犹张翰因秋风而思莼鲈,断非为馋口垂涎起见。(选自林文铭《古文析义初编》,有删改)[注]①赍:携带。②异:抬。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渊明不解A音B律C而蓄无弦琴D--张E每酒F适G辄抚弄以寄H其意。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里的“会”与《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会”意思不同。B.“耻复屈身后代”与韩愈《师说》“不耻相师”的“耻”意思相同。C.因,表原因,与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因为长句”的“因”意思相同。D.“孟浪受官”与《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的“受”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渊明祖上做过高官,陶渊明也曾担任过州祭酒,做过建威参军和彭泽令,以及并未上任的主簿、著作郎,他多次自行离职或不接受官府的征召。B.陶渊明生性嗜酒,担任彭泽令时,想要在分配给他的公田中全部种上秫米,以供酿酒,在家人的坚持请求之下,才拿出一小部分公田种植供食用的粳米。C.江州刺史王弘想认识陶渊明,但没时间去陶渊明家中拜访。后来王弘趁陶渊明前往庐山,派人准备酒具在中途拦住他,王弘后来赶到,以此结识了陶渊明。D.陶渊明对来到家里的人,不论地位高低,只要有酒就拿出来待客。如果自己先喝醉了,便对客人说自己喝醉了,客人可自行离开,可见其性格真诚、坦率。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4分)(2)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4分)14.林文铭认为陶渊明与张翰自己所说的辞官原因不过是托词,请根据材料二、三简要说明陶渊明和张翰辞官的真正原因。(3分)【高一语文第6页(共8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春听琵琶兼简长孙司户①白居易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如言都尉②思京国,似诉明妃③厌虏庭。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注]①这是白居易写给一位姓长孙的友人的诗。简,书简,书信。司户,官名。②都尉:代指李陵。李陵,西汉将领,汉代名将李广之孙,因寡不敌众投降匈奴。③明妃:王昭君。西汉元帝时,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单干,促进了汉匈和平。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在春日听琵琶引发感慨,同时写下这首诗寄给一个姓长孙的朋友。B.乐声如同珍珠泻落和铃铛摇动之声,使诗人产生了不似听琵琶的错觉。C.“商风”一词以乐景衬哀情,“胡语”一词则直接点明琵琶声的异域风情。D.根据诗歌的内容,可以推测此诗可能与《琵琶行》的创作心境较为接近。16.后人评论此诗流露出了“迁谪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曹操《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久别重逢,欢饮畅谈,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2)《荀子·劝学》中“▲,▲”两句以良马设喻,来说明学习和做事都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勤于积累。(3)《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海水温度升高会带来什么影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在变暖时会轻微膨胀,(甲),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与此同时,洋流运动把温度升高的海水运输到南北极,使冰川从底部开始融化,由此导致的冰川消融,要比大气温度升高造成的融化严重得多。近些年来,关于大面积的冰川融化将导致的后果的报道越来越多,例如陆地被淹、极地动物生态平衡破坏、淡水资源减少,以及未知的远古微生物和病原体的释放,等等。但A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冰川消融加速的主因正是海水温度升高。海水温度持续性升高带来的海洋热浪事件也同样值得关注。海洋热浪是一种特定海域温度长时间异常偏高的极端高温事件,如果海域温度连续五天或五天以上超出过往气候平均态第【高一语文第7页(共8页)】
热土百分位阈值,就算作一次海洋热浪。海洋热浪的发生给海洋生物的生存带来了直接威胁。①对珊瑚礁来说,②海水温度的上升会导致与之共生的藻类大量减少,③从而导致珊瑚礁死亡甚至“白化”。④更糟糕的是,⑤由于海洋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⑥使得海水酸化严重,⑦珊瑚礁的生长将进一步减缓。除了珊瑚礁,海洋热浪也会造成其他一些海洋物种的迁移和灭绝。海洋中的食物链B一环接着一环,底层生物的迁移和灭绝都会对上一层级的生物产生巨大影响。例如海鸟由于没有食物大量饿死、鲸鱼为觅食改变往常的线路而被渔网缠绕、某些地区出现新型有毒海藻对渔业造成影响。()的最糟糕结果是什么?恐怕还不是海中的生物灭绝。在气候变化之下,洋流很可能会发生改变。如果没有洋流,各地区的气温将更加极端,赤道地区超高温,两极地区寒冷,地球上适合居住的陆地面积(丙)。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19.与“海水温度升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海平面上升”相比,文中加点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何优点?(3分)20.请将文中两处画横线的语句替换成合适的成语。(2分)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一个长单句。要求:以“海洋热浪是……”开头;不改变句子大意;不遗漏关键信息;语句通顺,意思完整。(5分)22.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中提到“虚拟交往取代了很多面对面的交流,也为沟通带来了很多新的误解和冲突,冰冷的屏幕后面是更容易情绪化的用户”。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么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一语文第8页(共8页)】高一语文考试卷参考答案1.D(A项错误,原文明确指出,在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优先考虑国家和集体的利益。B项错误,原文指出,乡土社会中人们因为资源稀缺而需要控制私欲,但并未说现代社会没有这一需要。C项错误,原文提到,文化转型不可以像社会转型一样借助于一种制度的安排,它在无意识之中影响你的价值判断;文化不仅是物质符号的变化,最根本意义上呈现的是关系的变化)2.C(真正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实现现代化的因素并不是与自身文化传统的决裂程度,而是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否)3.D(D项直接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年轻人与传统亲属关系的变化,能够有效支持论点,属于“陌生人、朋友甚至亲人在观念上的‘割席’成了一种寻常的社会景观”。其他选项虽然涉及亲属关系,但未能突出年轻人对传统亲属交往意愿的转变)4.甲:是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乙:是保守与创新的不协调。(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①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尊重传统,同时积极适应和推动现代价值观的发展,确保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之间达到平衡。②在应对现代化挑战时,需要在维护传统的同时注入新的元素,保持警觉并在文化和科技等方面持续创新。③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重视“关系自觉”,这有助于更好地处理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B(“借指合江亭的文化内涵”过度解读,“其文化内涵已随时光消逝”于文无据)7.D(文章结尾主要表达的是“我”对锦江的深厚情感,而非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虽然“我”提到了故乡,但主要是为了表达锦江带给“我”的安慰和宁静,而非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8.①内容上,表明成都这座城市是诗歌之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②成都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突出了成都的宜居,情感上,强化了作者对成都的喜爱之情。(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作者以“锦江”为线索,将文章串联起来,使文章各部分之间有着内在联系。②通过插入杜甫、巴金等文化人物的故事,借助文化和历史元素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成都的城市精神相联结。③无论是描绘成都的自然美景,还是回忆个人经历,都围绕着作者对成都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和记忆,达到了“神聚”的效果。(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CEG[(原文标点)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11.C(A项,前一句的“会”意为“恰逢”;后一句的“会”意为“终将”。B项,两句中的“耻”,都意为“以⋯⋯为耻”。C项,后一句的“因”意为“于是”,和前一句的“因”意思不同。D项,前一句的“受”意为“接受”;后一句的“受”意为“经过”)12.C(“但没时间去陶渊明家中拜访”错误,原文“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中的“致”是“招引、引来”的意思,即邀请陶渊明而陶渊明没有去)【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13.(1)陶渊明年少时便有很高的志趣,曾经著《五柳先生传》来自比,当时的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他的真实写照。(“自况”“谓”各1分,译出大意给2分。自况,自比;谓,认为)(2)有享誉四海大名的人,追求退隐是很难的。我本来是隐居山林之人,对时势不抱期望。(“良”“望”各1分,译出大意给2分。良,很,非常;望,期望)14.①陶渊明生活于王朝易代之际,气节学问无用,出仕无益;②齐王冏执政,张翰预料到天下祸乱不会停止,于是辞官。(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陶渊明,字元亮。也有人说他名潜,字渊明。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大司马。陶渊明年少时便有很高的志趣,曾经著《五柳先生传》来自比,当时的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他的真实写照。(陶渊明)家中贫困却有老人要赡养,不得不出仕做了州祭酒;因不能忍受官吏的职责约束,不久就自己解职回家了。州刺史召他做主簿,他不去上任。(陶渊明)辛勤劳作,种田自给,于是得了重病。后来陶渊明做过镇军和建成参军,曾对自己的亲友说:“我愿意暂时去弹奏那弦歌,为将来隐居生活做准备,可以吗?”当局者听说后,就让他去做彭泽令。公家的田地全叫下属种秫,说:“我只要常常能喝醉酒就知足了!”家人坚持要求种粳,陶渊明就种了二顷五十亩的秫,种了五十亩的粳。年末,恰逢郡里派遣督邮来视察,县吏请示陶渊明说:“应该穿礼服去迎接督邮。”陶渊明长叹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去向乡里小儿折腰!”当日立即解官辞职,作《归去来兮辞》。朝廷征召他做著作郎,他也不肯就职。江州刺史王弘想认识他,不能招他来。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叫陶渊明的朋友庞通之携带了酒具,在粟里邀请陶渊明。陶渊明的脚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二小僮抬着竹轿;到了以后,陶渊明很高兴,就一起饮酒。过了一会,王弘来了,陶渊明也没有反感。陶渊明不懂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得尽兴,就抚弄无弦琴抒发情意。凡是来拜访的人,不分贵贱,往往设酒共饮。陶渊明如果先醉了,就对客人说:“我醉了想小憩,你可以先回去了。”其待人接物竟是如此真诚坦率。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苦的生活,和陶渊明志趣相授。陶渊明认为自己曾祖父陶侃是晋朝宰辅,耻于屈身为后来的刘宋王朝微官。自从宋高祖的帝王之业逐渐兴隆,愈加不肯出仕。元嘉四年,正要回复朝廷的征命,恰巧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靖节先生”。材料二:齐王同征召张翰授予他大司马东曹掾的官职。同当时执掌大权,张翰对同乡顾荣说:“天下纷乱,祸难不断。有享誉四海大名的人,追求退隐是很难的。我本来是隐居山林之人,对时势不抱期望。您善于以明达之思防患未然,也善于以睿智谋虑未来。”顾荣拉着张翰的手,悲伤地说:“我也和你一起去南山采蕨菜,痛饮三江之水。”张翰见秋风刮起,就思念起吴地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可贵的是舒适自得,怎么能在几千里之外束缚为官来谋取功名爵位呢!”于是命人驾车回归故里。没过多时,齐王网失败,人们都说张翰能看准形势。【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材料三:难道没做官之前,就茫然不知有整理衣带拜见上级的时候,草率接受官职,直到州郡派遣督邮,才计较俸禄微薄、礼节卑下吗?大概陶渊明生活在晋朝气运即将转移的时代,世道人心都已衰落,而坚守气节、钻研学问都不能发挥作用,徒劳无功。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逃避做官的托词,就像张翰因秋风想起(家乡的)鲈鱼、莼菜,绝非因为嘴馋而生出这些念头。15.C(结合后文的“悲飒飒”可推知“商风”是指秋风,秋风常常令人产生凄凉哀婉之情,这里是以哀景写哀情,而非“以乐景衬哀情”,故选C项)16.①“商风”(秋风)令人感到凄凉哀婉,“胡语”暗示了诗人被贬谪到边远地区的遭遇,诗人借琵琶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哀怨与愁苦。②用李陵和王昭君的典故,写出心中充满对中原的怀念和对匈奴的厌恶,流露迁谪之思。③以“迁客”“春肠易断”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与长孙司户作为迁客的共同感受,二人都曾被贬谪,都想要劝谏朝廷,但无奈春肠易断,心中愁苦难以排解。(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1)契阔谈讌心念旧恩(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每空1分,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不得分)18.甲:体积增加乙:海水持续升温丙:将大大减少(每处2分)19.原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自问自答,既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又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了读者思考,而改句则没有这个效果。(设问1分,设问效果2分,意思答对即可)20.A鲜为人知B环环相扣(每替换正确一个成语得1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的,也可给分)21.海洋热浪是特定海域温度连续五天或五天以上超出过往气候平均态第九十百分位阈值的极端高温事件。(单句2分;不遗漏关键信息2分;语句通顺、意思完整1分)22.③句改为“从而导致珊瑚礁‘白化’甚至死亡”。⑥句改为“海水酸化严重”(每指出一处错误并修改正确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3.【写作提示】(一)材料解读材料引用了现代文阅读Ⅰ中关于“虚拟交往”的论述,指出随着互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电网建设股东合作协议3篇
- 电影剧组化妆师聘用合同
- 城市监控系统防水涂料施工合同
- 保险公司租赁合同
- 太阳能电站水电路施工合同
- 2024年跨境投资代持协议书3篇
- 国有企业采购项目招标
- 临时珠宝鉴定师聘用协议模板
- 跨界合作项目橱窗施工合同
- 医疗诊所场所租赁合约
- 南非的地理特点
- 2023年硬件研发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年工作展望
-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教代会提案表格
- 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策略研究
- JGJ406T-2017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附条文
-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全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附答案
- Unit1CulturalHeritage词汇讲解课件高中英语课堂精美课件(人教版2019)
- 《严以律已+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主题班会教育》
- 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量表)
- 【苏教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