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阳市八中2021级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旷晓辉审题人:单佳慧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为150分,时量为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尽管年轻的中国军队首次亮相异国战场,就让世界大吃一惊,却似乎没有影响到“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自信。此时的“联合国军”,仅是地面部队就达22万之众。美军投入朝鲜战场的作战飞机有1100多架,还有虎视眈眈盯着朝鲜半岛的3个航母战斗群。倚仗强大的实力,麦克阿瑟以东西两大集团“钳型攻势”向北推进,企图赶在鸭绿江冰封之前抢占朝鲜全境。东西两线的指挥官:一个是担任过麦克阿瑟参谋长的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一个是绰号“斗牛犬”的美军二战名将、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麦克阿瑟面对众多记者夸下海口:“我已经向小伙子们的家人打了包票,圣诞节让他们回家过节!”他还狂妄宣称:鸭绿江并不是不可跨越的障碍,中国人也并不是一支“不可辱的力量”。麦克阿瑟有着狂妄的资本。1919年6月,人民军队诞生前8年,39岁的麦克阿瑟已是西点军校校长。两个月前几乎置朝鲜人民军于死地的仁川登陆,更是把这位美国五星上将推上了军事生涯的巅峰。然而,麦克阿瑟轻视了所面对的对手,忽视了这是一支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向敌人屈服的军队,忽视了这是一支从诞生之日起就一路披荆斩棘、在严酷环境中逆势成长壮大的军队,虽然没有飞机、缺少大炮,但从不缺少以弱胜强的战争经历。毛泽东为志愿军选配的指挥班子,都与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一样,是从长征路上拼杀出来的赫赫战将。11月25日黄昏,志愿军的西线反攻在漫天飞雪中开始。那是战争史上少有的一次内外双重迂回作战。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面对的是年长他两轮的美军“进攻专家”沃克。两支战功卓著的部队——第38军和第40军承担穿插突击重任。前者,是在平津战役中参与39小时攻克天津城的“攻坚劲旅”;后者,是跟随韩先楚从东北征战到海南岛的“旋风部队”。这是战将与战将的较量,也是王牌对王牌的比拼。仅仅一天一夜,“联合国军”东西两“钳”之间就被志愿军撕开了一道口子。沃克没有料到,飞机坦克编织的立体火力网都无法阻挡中国军队排山倒海般的攻势,当他意识到已经陷入重重包围之时,赶紧命令突围撤退。第38军113师创造战史上的奇迹:用双腿跑过了敌人的汽车轮子——14小时,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袭72.5公里,先敌5分钟挡住了退路。正是这5分钟,赢得了胜利的先机。空前激烈的争夺战在山谷间展开。成群成群溃退下来的“联合国军”蜂拥而来,争取最后一线活路。雨一样的炮弹和航空炸弹密集爆炸,阵地上的岩石化成了粉末,志愿军始终坚守在阵地上……撤退和接应的两支“联合国军”,相隔不到1公里,最终也只能相望而未能汇合到一起。狭路相逢,勇者无敌。如果说,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没有料到志愿军如此勇猛无畏,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则没有料到志愿军如此坚韧不拔。天寒地冻,50年不遇的严冬伴着暴风雪横扫朝鲜北部盖马高原的长津湖,夜间最低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战斗打响的时候,宋时伦率领的志愿军9兵团,已经在茫茫雪野中设伏6天6夜。这支从华东急赴朝鲜战场的部队中,不少人还穿着单衣,而他们的对手则是美军中装备最精良、保障最充足的第七师和陆战一师。长津湖之战,美第七师31团被全歼,上校团长麦克莱恩受伤被俘后身亡。这是一支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攻入俄国西伯利亚被授予“北极熊团”称号的美军精锐,“北极熊旗”成了志愿军的战利品。虽然陆战一师最后在美国舰队强大的海空火力支援下,侥幸从长津湖地区撤退,这支号称美军“王牌之中的王牌”却付出了总减员11731人的惨重代价。战后多年,美陆战一师作战处处长鲍泽仍对仓惶逃离长津湖的那一幕心有余悸,“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在死鹰岭,穿着鸭绒防寒装的美军见到了令他们震惊的一幕:129个已经冻成“冰雕”的年轻志愿军保持着战斗姿势,年轻的士兵与手中的武器冻在了一起,129杆枪都朝着同一个方向……长津湖之战时的志愿军第27军79师235团一营副教导员迟浩田,43年后成为了中国国防部部长。1996年12月,迟浩田上将率团访美,接待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克鲁拉克上将对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肃然起敬。原来,他的父亲维克托·克鲁拉克就是当时的陆战一师副师长。父亲告诉他:“打了一辈子仗,没有遇到过这么厉害的部队。”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闪耀着人民军队独特的军事智慧光芒,标志着人民军队战争经验与战略战术在现代战场上走上了新的高峰。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争传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善战与伟大精神,树立起了敢打必胜的典范。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材料三:抗美援朝战争,是决定新中国国际地位的关键一仗。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大长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志气。这一仗,不仅使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也使美国领教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厉害。正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挂帅出征的彭德怀元帅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麦克阿瑟狂妄的资本是在人民军队诞生前他就已是西点军校校长,两个月前的仁川登陆几乎置朝鲜人民军于死地。B.令麦克阿瑟感到自信的因素有参战部队人员众多,军事装备先进、充足,手下的指挥官都是二战名将,整体实力十分强大。C.麦克阿瑟忽视了志愿军具有不畏强敌、永不屈服的顽强意志和以弱胜强的超强战力,忽视了志愿军没有飞机、缺少大炮。D.麦克阿瑟狂妄的表现是战争期间就给士兵放假回家过圣诞节,认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是好欺负的,并向媒体夸下了海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长津湖之战中联合国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军队不惧伤亡、舍生忘死的狠命攻击。B.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除了在战斗中有牺牲外,因天气严寒、装备不足也有了极大的牺牲。C.抗美援朝精神实质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D.如果我们今天想要在对敌作战中取胜,还要像志愿军一样,只凭顽强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就行。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抗美援朝战争重要意义的一项是()A.决定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让美国不敢再冒犯中国C.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D.确立了党威、国威、军威4.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志愿军在长津湖之战中取胜的原因。5.请从表达技巧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表现志愿军的不惧困难、不畏强敌、英勇善战的?【答案】1.A2.D3.B4.①美军狂妄轻敌,②志愿军指挥员的具有高超的军事智慧,③志愿军官兵具有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④志愿军官兵具有坚韧顽强、不怕吃苦的精神,⑤志愿军官兵具有忠诚爱国的精神,⑥志愿军纪律严明。5.(1)运用对比手法。将美军和志愿军的人数、装备、指挥员进行对比。(2)点面结合。既有总体的情况的介绍,也有歼灭“北极熊团”、坚守死鹰岭等具体点的介绍。(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既有正面介绍志愿军的英勇无畏,又有从对方口中表达出来的由衷的敬佩。【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手下的指挥官都是二战名将”错,依据文本“一个是绰号‘斗牛犬’的美军二战名将、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可知是沃克中将是二战名将,未提及其他指挥官是二战名将,选项以偏概全。C.“忽视了志愿军没有飞机、缺少大炮”错,依据文本“在严酷环境中逆势成长壮大的军队,虽然没有飞机、缺少大炮,但从不缺少以弱胜强的战争经历”,可知“没有飞机、缺少大炮”是志愿军面临的恶劣条件,并非麦克阿瑟的忽视,选项张冠李戴。D.“战争期间就给士兵放假回家过圣诞节”错,依据文本“麦克阿瑟面对众多记者夸下海口:‘我已经向小伙子们的家人打了包票,圣诞节让他们回家过节’”,可知原文意思是圣诞节就可以结束朝鲜战争,选项曲解文意。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只凭顽强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就行”错,依据文本“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可知顽强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是抗美援朝胜利的条件之一,并且在现代战争中,在对敌作战中要想取得胜利,除了精神之外,需要的条件很多,如战略战术、先进的武器等,选项过于绝对。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让美国不敢再冒犯中国”错,关于抗美援朝战争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材料三,“抗美援朝战争,是决定新中国国际地位的关键一仗。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大长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志气。这一仗,不仅使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也使美国领教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厉害”,可知是教美国领教中国人民的厉害,并非不敢再冒犯中国,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概括志愿军在长津湖之战取胜的原因”,答案分布在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从美军和志愿军两方面进行分析。从美军方面,从“他还狂妄宣称:鸭绿江并不是不可跨越的障碍,中国人也并不是一支‘不可辱的力量’”“麦克阿瑟轻视了所面对的对手,忽视了这是一支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向敌人屈服的军队,忽视了这是一支从诞生之日起就一路披荆斩棘、在严酷环境中逆势成长壮大的军队”,是美军对志愿军的轻视和狂妄,成为志愿军取胜的原因之一,可得出答案①“美军狂妄轻敌”;从志愿军方面看,先看指挥员在取胜中的作用,材料一“毛泽东为志愿军选配的指挥班子,都与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一样,是从长征路上拼杀出来的赫赫战将”“仅仅一天一夜,‘联合国军’东西两‘钳’之间就被志愿军撕开了一道口子”“第38军113师创造战史上的奇迹:用双腿跑过了敌人的汽车轮子——14小时,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袭72.5公里,先敌5分钟挡住了退路。正是这5分钟,赢得了胜利的先机”,从志愿军取得的战果和战机看,可得出答案②“志愿军指挥员的具有高超的军事智慧”;再看志愿军官兵在取胜中的作用,从材料二“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可得出答案③“志愿军官兵具有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从材料一“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没有料到志愿军如此勇猛无畏,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则没有料到志愿军如此坚韧不拔”,材料二“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可得出答案④“志愿军官兵具有坚韧顽强、不怕吃苦的精神”;从材料二“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可得出答案⑤“志愿军官兵具有忠诚爱国的精神”;从材料一“在死鹰岭,穿着鸭绒防寒装的美军见到了令他们震惊的一幕:129个已经冻成“冰雕”的年轻志愿军保持着战斗姿势,年轻的士兵与手中的武器冻在了一起,129杆枪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志愿军战士冻成“冰雕”,不改战斗姿势,枪口方向高度一致,可得出答案⑥“志愿军纪律严明”。【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先明确表达技巧,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从对比角度,“仅是地面部队就达22万之众。美军投入朝鲜战场的作战飞机有1100多架,还有虎视眈眈盯着朝鲜半岛的3个航母战斗群”“东西两线的指挥官:一个是担任过麦克阿瑟参谋长的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一个是绰号‘斗牛犬’的美军二战名将、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写美军在人数、装备、指挥官占有的强大优势,“没有飞机、缺少大炮”“不少人还穿着单衣,而他们的对手则是美军中装备最精良、保障最充足的第七师和陆战一师”,写志愿军面临的恶劣条件,与美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点面结合角度,“这是一支从诞生之日起就一路披荆斩棘、在严酷环境中逆势成长壮大的军队,虽然没有飞机、缺少大炮,但从不缺少以弱胜强的战争经历”,从总体角度介绍志愿军的特点,“天寒地冻,50年不遇的严冬伴着暴风雪横扫朝鲜北部盖马高原的长津湖,夜间最低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战斗打响的时候,宋时伦率领的志愿军9兵团,已经在茫茫雪野中设伏6天6夜。这支从华东急赴朝鲜战场的部队中,不少人还穿着单衣”“在死鹰岭,穿着鸭绒防寒装的美军见到了令他们震惊的一幕:129个已经冻成“冰雕”的年轻志愿军保持着战斗姿势,年轻的士兵与手中的武器冻在了一起,129杆枪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详细叙写志愿军歼灭“北极熊团”、坚守死鹰岭的场面,与总体介绍构成点面结合,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展现志愿军的特点。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角度,歼灭“北极熊团”时,志愿军在天寒地冻中设伏6天6夜,穿着单衣,战胜了美军精锐,这是对志愿军正面描写,表现出志愿军的英勇无畏,“接待他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克鲁拉克上将对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肃然起敬。原来,他的父亲维克托•克鲁拉克就是当时的陆战一师副师长。父亲告诉他:‘打了一辈子仗,没有遇到过这么厉害的部队’”,通过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查尔斯•克鲁拉克上将的父亲维克托•克鲁拉克的称赞,从侧面表现志愿军的不畏强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抉择林语堂战争开始之时,木兰正和全家在牯岭避暑。牯岭是长江沿岸的名胜。阿眉现在已经是十七岁的少女,在南京一所教会中学念书。阿通已经大学毕业,正在上海附近政府电信局的无线电台做事。这个电台能以强大的电力越过太平洋把信息发到旧金山。他请了六个礼拜的假,随家到牯岭。在七月十七号,终于达成了最重要的决定,蒋介石向全国广播抗战到底的国策。他警告全国,必须准备重大牺牲,中途绝无妥协可能,否则其恶果更为不堪。荪亚说:“他这个人,别人做不了的事他都做成了。北伐战争这项空前艰巨的任务,他必须要担当起来,他已经完成了。现在他又遇到更艰难的任务,要领导中国对抗日本。”阿通说:“我愿给他做个渡船夫。”木兰喊道:“什么?”她的脸突然沉下来。“妈,怎么?您不恨日本吗?”木兰看着荪亚,默不作声,荪亚也一言不发。阿通又问:“您不赞成?现在国家需要人人奋斗哇。”但是木兰却走开了,依然没说话。又经过一个钟头,她也一句话没说。她失去了心情的平静。她突然的感觉,就犹如战争来临时普天下的父母的感觉一样。战争已经来到门前。为什么过去她没想到呢?中国现在向她来有所索取,索取她的儿子。她和丈夫商量这件事。一个钟头之后,她和荪亚把阿通叫去,有话和他说。她问:“你已经决定去打仗了吗?”阿通回答说:“我若不去,我受教育有什么用?妈,我不了解您的意思。”“你不能了解……我只是问你是不是已经决定。”阿通说:“是,我已经决定。”木兰心里在挣扎交战,她眼中流出泪来。她说:“阿通,我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说着哭起来。荪亚说:“儿子,你现在年轻,你不懂父母的心……”木兰喊道:“我宁愿自己死,不愿看见你死。我受不了。”他父亲又说:“阿通,你听着。你妈和我已经商量过。国家若需要你,你必须要去。可是你要知道,在我和你妈这方面忍受的牺牲比你的牺牲要大。年轻的爱国志士在战场上死得光荣快乐——他也有他的战友——可是他年迈的父母在家里活着,怎么受得了。我们并不是阻拦你。你也要为家里想一想。”阿通说:“国若亡了,家还有什么用?”父亲很有耐性地说:“这个我自然知道。我现在若像你那么年轻,我自己也是要去打仗。但是我们家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我们已经把你大姐献给国家了。你妈和我都上了年纪,再不能有儿子。”阿通两手很紧张的攥住椅子的两臂,他说:“爸爸,妈,我知道您两位老人家难过……可是我不得不去。”木兰脸上流着眼泪,抬头看了看儿子,她说:“好,去吧!我命里是要受罪,是要伤心的。”第二天,荪亚和木兰带着儿子回杭州。阿通在家和父母过了几天,回到上海去办公。不久,他父母接到他一封信,说无线电台的高塔,都在日本第一次轰炸下毁灭了,其他一同遭受摧毁的还有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江湾市民活动中心的体育场。他们只能尽量抢救设备,以供将来在公共租界恢复电台的活动。中国大批援军进入吴淞地区,在上海附近长江三角洲上将要进行大规模的阵地战。战事已发展成为全面的,范围势将越来越广。京沪铁路沿线的城市时常遭敌机空袭,乘火车旅行已经不安全了。杭州已遭轰炸数次。很多上海杭州的居民四散逃难。杭州人往上海的外国租界逃,以求安全,上海居民则往内地逃,逃离日渐扩展的战事地区。他们出发的头一天晚上,接到阿通的一封信:父母大人尊前,敬禀者,儿已从军。念及国若不存,家有何用?若为人子者皆念父母儿女之私情,中国将如何与日本作战?祈勿悬念。不驱倭寇于东海,誓不归来。儿阿通木兰看完信愣住了,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情绪,是一种快乐感,一种光荣感,她想那是必然无疑的。她的激动为从前所未有。这种激动,只有个人融进伟大的运动中,才会感觉得到。她感觉到一个民族,由于一个共同的爱国的热情而结合,由于逃离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跋涉万里;她更感觉到一个民族,其耐心,其力量,其深厚的耐心,其雄伟的力量,就如同万里长城一样经历千年万载而不朽。这就是人类精神的胜利。再大的灾难,人的精神都能克服,能超而上之,由于精神的坚强弘毅,能改变而成为伟大荣耀,光辉万丈。(节选自《京华烟云》,湖南文艺出版社)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插入阿通写给父母一封信的具体内容,将阿通忠勇爱国、牺牲自我、勇于斗争的精神展现出来,非常具有真实感。B.木兰和荪亚之所以一开始不同意阿通从军打仗,是因为他们首先是站在父母角度来考虑孩子的人身安全,这是人之常情。C.阿通请了六个礼拜的假,随家到牯岭,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告诉父母自己要参军,参与到抗战之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D.木兰看完阿通的来信,心中更多的是充满了光荣感、快乐感。对阿通的担心烟消云散,爱国热情不由自主地涌现出来。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叙述发生了战争,木兰正和全家在牯岭避暑,为后面阿通从军打仗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B.小说以塑造人物为突破口,借人物来表现抗战的风云,紧紧围绕“牯岭”选材、组材,显示边地特色。C.“我命里是要受罪,是要伤心的”,这个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木兰的矛盾心理,也反映出她更多地担心阿通的安危。D.文章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一个小家庭在大背景之下的抉择与成长,展现了国难当头时刻国人的爱国精神。8.本文的情节构思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9.请结合文本分析木兰的形象。【答案】6.C7.B8.①先抑后扬。从开始的不同意儿子上前线到后来决定同意,是经过艰难的抉择,突出主人公深明大义。

②通过信件巧妙安排,虚实结合,以虚写实,详略得当,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完整丰满。

9.①木兰是一位有着爱国情怀的母亲形象。

②她爱护自己的孩子。面对残酷的战争,她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战场,希望孩子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

③她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她忍痛同意儿子参战,并在接受这件事情后感受到了一种由衷的激动与光荣。【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告诉父母自己要参军”错误。选项过于绝对,告诉父母参军不是阿通随家到牯岭的唯一目的,从文中看,也是阿通上战场前最后陪伴家人并且希望通过劝说得到家人理解支持的意思。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显示边地特色”错误。根据原文“牯岭是长江沿岸的名胜”,选择牯岭更多体现抗战前线的紧张与战争的激烈。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构思特点的能力。依据原文“但是木兰却走开了,依然没说话。又经过一个钟头,她也一句话没说。她失去了心情的平静。她突然的感觉,就犹如战争来临时普天下的父母的感觉一样。战争已经来到门前。为什么过去她没想到呢?中国现在向她来有所索取,索取她的儿子”“木兰看完信愣住了,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情绪,是一种快乐感,一种光荣感,她想那是必然无疑的。她的激动为从前所未有。这种激动,只有个人融进伟大的运动中,才会感觉得到。她感觉到一个民族,由于一个共同的爱国的热情而结合,由于逃离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跋涉万里;她更感觉到一个民族,其耐心,其力量,其深厚的耐心,其雄伟的力量,就如同万里长城一样经历千年万载而不朽”,先抑后扬。国难当头,一开始木兰夫妇是不同意儿子上前线的,但经过艰难抉择,最终做出了深明大义的决定,符合人之常情,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依据原文“不久,他父母接到他一封信,说无线电台的高塔,都在日本第一次轰炸下毁灭了,其他一同遭受摧毁的还有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江湾市民活动中心的体育场”“他们出发的头一天晚上,接到阿通的一封信”,做出决定之后的故事,作者通过信件的巧妙安排,用虚写的方式呈现,有利于突出主人公,详略得当。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木兰是阿通的母亲,当听到阿通要去参军的时候,她作为母亲是不愿意的,“又经过一个钟头,她也一句话没说。她失去了心情的平静。她突然的感觉,就犹如战争来临时普天下的父母的感觉一样。战争已经来到门前。为什么过去她没想到呢?中国现在向她来有所索取,索取她的儿子”,听到儿子已经决定了时,“木兰心里在挣扎交战,她眼中流出泪来。她说:‘阿通,我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说着哭起来”“木兰喊道:‘我宁愿自己死,不愿看见你死。我受不了。’”这些描写写出她对孩子的爱,面对残酷的战争,她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战场,希望孩子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同时她也是一个有着爱国情怀的母亲,最后“木兰脸上流着眼泪,抬头看了看儿子,她说:‘好,去吧!我命里是要受罪,是要伤心的。’”。由此可以概括出木兰是一位有着爱国情怀的母亲形象。甚至在文章最后,当收到儿子参军前写的信的时候,“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情绪,是一种快乐感,一种光荣感……她的激动为从前所未有。这种激动,只有个人溶进伟大的运动中,才会感觉得到……再大的灾难,人的精神都能克服,能超而上之,由于精神的坚强弘毅,能改变而成为伟大荣耀,光辉万丈”,从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她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她忍痛同意儿子参战,并在接受这件事情后感受到了一种由衷的激动与光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节选自韩愈《师说》)[乙]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B.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C.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D.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士大夫,古代中国对于官吏和士人的统称。B.古文,指秦汉以来用文言写的散体文,是相对于骈文而言。C.经传,经,是指儒家经典;传,是指解释经书的著作。D.赋,本文指辞赋,《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部诗歌总集。1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世人对“好为人师”的指责,韩愈表现得勇敢而柳宗元则显得顾虑重重。B.韩文和柳文都对唐代士大夫之族以相互学习为耻的世风进行了批判。C.柳宗元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为喻,说明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生动形象。D.韩愈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多种方法,论证了“行古道”重要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14.对于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韩愈与柳宗元态度是一致的,但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流露的情感又不尽相同。请结合上面的节选文字,简要说明。【答案】10.D11.D12.D13.(1)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遗漏了,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2)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14.韩愈(《师说》)主要通过三组对比,分析阐明“耻学于师”原因,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习气;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从先秦孟子的话,到魏晋以来的世风,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通过申述自己不敢为师的理由,以驳斥时人对韩愈的诋毁,对韩愈“抗颜为师”进行声援。【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辱书云”是古代信件开头的固定格式,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道不笃”中“仆道”是“我的道德”,在句中作主语,其谓语为“不笃”,整个是主谓短语;“业甚浅近”也是主谓短语;两个主谓短语之间要断开,故应在“笃”后断开,排除A项。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是屈原创作”错。《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故并非屈原一人的作品。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论证了‘行古道’的重要性”错﹐《师说》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行古道”是指学习秦汉时期的文章,不受骈文的影响。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题得分点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均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或”,有的;“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方面;“明”,明智。(2)题得分点有:“非独”,不仅;“见”,表被动;“病”,名词作动词,辱骂;“岂”,难道;“顾”,表示轻微的转折,不过。【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观点及探究艺术手法的能力。先看韩愈是如何批判“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师说》节选的这部分用了三组对比来批判这种风气,第一组对比是把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耻学于师”的结果是“圣益圣,愚益愚”;第二组对比是把对待儿子和对待自己的做法进行对比,得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第三组是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进行对比,得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结论。这样就分析阐明了“耻学于师”的原因,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习气;而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部分开篇即针对韦中立提出的“欲相师”明确作答,说自己“不敢为人师”。接着追述“不事师”的缘由:“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接着连举两例,陈述不敢、也不愿为师的理由。其一是韩愈为师之例,二是狂犬吠日之例,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二例共同说明一个问题:流俗不问是非,见怪即吠,倘若独为众所不为之事,必然招致厄运。可见此文是通过申述自己不敢为师的理由,以驳斥时人对韩愈的诋毁,对韩愈“抗颜为师”进行声援。参考译文:[甲]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作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作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乙]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做您的老师呢?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成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送春苏轼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辉。酒阑病容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的“青春”语意双关,内涵丰富;“可得追”的反问,强化了诗人的情感。B.颈联后句写诗人虽两鬓斑白,但卧于禅榻亦可淡泊宁静,不把老病放在心上。C.颔联前句直接描写其生病思睡之态;后句以物衬人,以黄蜂之懒反衬自己写诗读书之勤。D.中间两联颇富变化,情和景相互交织,运用手法贴切自然,有“神妙流动”之感。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对美好春景、青春年华逝去的感伤。“梦里青春可得追”体现了诗人对“青春”消逝的惋惜。②个人(仕途)的失意。诗人生病在床,酒兴衰微,整日思睡,表现了他心灰意懒、百无聊赖之态。③渴望忘却是非、超然物外。诗人修禅明理,读佛书《法界观》,暂时获得内心的宁静。【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C.“以黄蜂之懒反衬自己写诗读书之勤”理解错误,以黄蜂之懒比己之懒。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首联“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语意双关,既可说是惜春,又可说是伤时,感伤整个“青春”的虚度。上句以反问语气开头,一“可”字,表示“青春”已无可挽回地消逝了,感慨青春年华和美好春景一样都已逝去;下句“欲将诗句绊余晖”说诗人已把功名事业一类浮名排除在外了,雄心壮志早已过去了。颔联“酒阑病容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进一步写自己的心灰意懒。前句说生病在床,酒兴不高,整日思睡,心灰意懒之态可见一斑;后句以黄蜂之懒比己之懒,表明自己百无聊赖,无所事事。诗人个人(仕途)的失意,表现了他心灰意懒、百无聊赖之态。颈联“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上句写景,对应首句的伤春,“俱扫尽”的“俱”字说明春色已荡然无存;下句是“酒阑”句的进一步发挥,抒发自己淡泊宁静,泯除机心,不把老病放在心上的意绪。尾联“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进一步抒情,作者想要借《法界观》里的“圆融无碍之说”洗刷世间之烦恼,表现自己渴望忘却是非、超然物外。(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因病戒酒;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漫江碧透②.百舸争流③.潦倒新停浊酒杯④.一尊还酹江月⑤.故不积跬步⑥.无以至千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舸”“潦”“尊”“酹”“跬”“至”。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群青年,皮肤黝黑、身体结实的青年,在________的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他们迎面驰来,青春和急切,都写在脸上。在楼道的拐角、电梯口,提着快餐袋,低头看手机的他们差点与我撞个满怀,()。他们曾被人称为邮差、信使、物流员,现在,他们有一个公认的名称——快递小哥。这是一个青春的群体,不但有着健康的肤色和发达的肌肉,也怀揣美好的梦想,________着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的速度和效率以分秒计算,飞驰和奔跑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很多时候,人们对此已经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他们来他们走,他们像风一样,飘过后一切如常,不带走一片云彩。每天清晨上班,我都会遇到一群快递小哥在一处阒静的街角,他们冬天抱着头盔、戴着遮阳帽在夏天,齐刷刷地站着,很像一群即将出征的战士。他们的身后,是一排________的电动自行车。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在想,在接下来漫长的一天里,他们会去哪里?会遇见什么样的人?他们在哪里吃饭、睡觉?他们车载电池的动力够用吗?他们一天会跑多远的路?如果把他们的行动________用线连起来,会不会就是一个“毛线团”?每天,我们和他们抬头不见低头见,或者收件签单,或者扫码寄件,门铃响时,猫眼里是他们拎着饭盒等你开门的急迫。匆匆忙忙,若即若离,司空见惯却又保持神秘。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车水马龙洋溢如箭在弦足迹B.门庭若市充斥整装待发轨迹C.车水马龙洋溢整装待发轨迹D.门庭若市充斥如箭在弦足迹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匆匆的神色和雪白的牙齿一下子冲进眼帘B.一下子冲进眼帘的是他们匆匆的神色和雪白的牙齿C.一下子就把他们匆匆的神色和雪白的牙齿尽收眼底D.他们匆匆的神色和雪白的牙齿一下子就被映入眼帘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一处阒静的街角我都会遇到一群快递小哥,他们抱着头盔在冬天、夏天戴着遮阳帽,很像一群即将出征的战士,齐刷刷地站着。B.我都会遇到一群快递小哥在一处阒静的街角,他们冬天抱着头盔、夏天戴着遮阳帽,齐刷刷地站着,很像一群即将出征的战士。C.我都会在一处阒静的街角遇到一群快递小哥,他们冬天抱着头盔、戴着遮阳帽在夏天,很像一群即将出征的战士,齐刷刷地站着。D.我都会在一处阒静的街角遇到一群快递小哥,他们冬天抱着头盔,夏天戴着遮阳帽,齐刷刷地站着,很像一群即将出征的战士。【答案】18.C19.A20.D【解析】【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组,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往来的人很多。二者都有“热闹”的意思,前者偏重于街道车马多,后者偏重于门口和庭院人多。语境指城市的车辆很多,应选“车水马龙”。第二组,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如文盲充斥。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语境中“勇往直前”是褒义词,应用“洋溢”。第三组,整装待发:整理行装,等待出发。如箭在弦:箭在弦上。二者都有“准备好”意思,前者偏重于准备好了,后者偏重于势在必行。根据语境,快递小哥们“齐刷刷地站着,很像一群即将出征的战士”,还没有出发,故应选“整装待发”。第四组,足迹:指脚走路留下的痕迹,其后引申到文化等诸多领域。轨迹:比喻人生经历的或事物发展的道路。“行动”的“足迹”不能搭配,应选择“轨迹”。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作答此题,重分析给出的选项的具体内容与语境的关系。括号前后表述的主体是“他们”,快递小哥,所以括号内承接说他们的神色和牙齿更紧密;“神色”和“牙齿”冲进眼帘比“被映入眼帘”表达效果更好,“冲进”有突然之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印象更深刻。故选A。【2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错误:第一处错误,“在一处阒静的街角”表示地点,做状语,应放在“遇到一群快递小哥”之前,即“都会在一处阒静的街角遇到一群快递小哥”,排除A;第二处错误,根据前面的“冬天抱着头盔”,后面应该是“夏天戴着遮阳帽”,句式保持一致,排除C;整个句子强调的是快递小哥们的状态,“冬天抱着头盔,夏天戴着遮阳帽,齐刷刷地站着”更能满足这一特点,排除B。故选D。21.下面是某校文学社一则征稿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当(表达和标点),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青春是最美丽的岁月,青春中的人是最可爱的人,青春中的事是最值得回忆的事,青春是用来记住的。在此,以《青春校园》为主题,我社向广大师生征稿。稿件内容要求积极向上,文体形式不限,提倡抒写个性。有疑问请质询我社,我们将对您的问题进行不胜其烦的解答。欢迎各位朋友踊跃参加征文活动。【答案】“记住”改为“怀念”;《青春校园》改为“青春校园”;“质询”改为“咨询”;“不胜其烦”改为“不厌其烦”;“朋友”改为“师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简明、得体能力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记住”为口语,应改为书面语“怀念”。“《青春校园》”中书名号使用错误,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而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青春校园》改为“青春校园”。“质询”有“质疑盘问”的意思,所以改为“咨询”。“不胜其烦”意为不能忍受烦恼,应该为“不厌其烦”。征稿面向的是广大师生,所以把“朋友”改为“师生”。22.我校十一月将开展以“跃动的青春”为主题的校园体育艺术节活动,现面向全体学生招聘主持人。请你以应征者的身份,完成如下任务。(1)为本次体艺节拟一副对联。(2)为体艺节开幕式写一段有文采的开场白,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必须使用两种及以上的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60字。【答案】(1)(示例)重德育,重智育,重体育,振兴八中育人才:强毅力,强智力,强耐力,闯出雁城扬神威。演绎校园才情你我齐上阵,荟萃文艺精英青春正当时(2)(示例)青春是一首嘹亮的歌,等待着你我演奏;青春如划过蓝天的羽翼,蓬勃的生命正待奋起。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在十一月的校园,动起来、跳起来,书写自己的灿烂青春……【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对联的能力。解答此题需注意内容契合“艺术节”和“跃动的青春"这一主题,并符合对联的特点:上下两联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考生可以围绕“校园”“青春”“文化”等主题词写作。例如以“校园”和“青春”为主题,可以扣住艺术节是学生们施展才华的好途径,青春应该在这场活动中绽放这一主题来写:演绎校园才情你我齐上阵,荟萃文艺精英青春正当时。【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开场白要点:①称呼语,②引入语,③主题语,④过渡语。本题要求“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就是要面对特定听众,具有简洁明了、鼓动性强、针对性明确等特点。“有文采”,就是要适当运用修辞手法,突出文采。本题是为艺术节写开场白,以“跃动的青春”为主题,可以比喻的形式将“青春”与“歌曲”“舞蹈”等联系起来,号召大家动起来、跳起来。开场白开头可以先用比喻句描绘青春是什么,如“青春是一首嘹亮的歌,等待着你我演奏;青春如划过蓝天的羽翼,蓬勃的生命正待奋起”;再引入称呼,点明本次活动的主题。如“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在十一月的校园,动起来、跳起来,书写自己的灿烂青春……”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在日本首都东京举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从历史的角度看金牌,113年前,我国还未取得举办奥运的资格,但我们企盼金牌;89年前,刘长春只身代表中国参加奥运空手而归,我们渴望金牌;37年前,许海峰一枪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辉光乍现;13年前,我们举办奥运,金牌数达到世界第一,举国欢腾,却逐渐陷入对金牌的“魔怔”;2016年里约,中国金牌数大幅下滑,舆论哗然;中国队金牌失落,拒绝反感者有之,亦不乏鼓励安慰之声。金牌的确重要。它是中国运动员优秀的表征,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望、是民族自豪和自信的来源,亦是一定程度上国家强大的体现。但金牌也不重要。如今我国国力增强,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我们不必再为奥运会上得几块金牌而揪心。我们应更享受奥运的过程,更接近奥运精神的本真。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现实,就“过程”与“结果”,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不忘初心得始终,不唯结果重过程当今,时代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结果。不可否认,生活要高效,结果很重要。因结果能体现出价值,但如果结果不如人意,难道我们就能忽视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吗?所以我想说,不唯结果重过程,过程的成长更让人刻骨铭心。我们关注金牌,更应该关注金牌背后运动健儿的拼搏与付出。不久前女排在东京奥运会惨遭失利,舆论一片哗然。虽不乏有温暖鼓励之声,但也有无端的指责和怀疑。真相就是比赛前朱婷已经受伤严重,可她依旧硬撑着参加比赛。与过程之中的拼搏相比,金牌早已不是最重要的。即使明知前方荆棘遍布,依旧初心不改;即使未能取得金牌,依旧永不言弃。这种精神力量的价值早已超过了金牌本身。与结果相比过程难道不是更重要吗?不唯结果重过程,蓄力定可再扬帆。山重水复之后的柳暗花明,离不开过程。胡适曾经说过:“生命本无意义,你赋予它什么,它便有什么意义”。26岁的湖北外卖小哥王威,高考623分考上重点大学。他用十年的努力过程,创造了别人眼中不可能的结果。接受采访时,王威说感谢自己打工的过程,在其中磨砺了意志,耐力和毅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待时间分配也有了很好的经验,这些都为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