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约4500年的湖北石家河古城,拥有内城、城壕、外郭城、祭祀场所、宫殿建筑、手工作坊、墓葬场地等;距今约43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石城,也存在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A.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复杂社会组织可能存在 D.进入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新石器时代的湖北石家河古城遗址和陕北神木石峁石城遗址,出土了“宫殿建筑”“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规模较大的建筑,据此可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出现了许多较大规模的建筑,C项正确;题干所述两地遗址的文化遗存具备一定的相似性,但不能得出不同区域文化交流“频繁”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陶寺古城遗址和陕北神木石峁石城遗址的诸多文化遗存,但是并没有将这两地的文化遗存进行比较,也就不能得出其“多元一体”的结论,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国家产生的两大标志是阶级的出现以及公共权力的设立,但是题干并没有述及有关这两方面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2.魏晋时期,封爵是获得政治权势的重要途径,“公侯之子孙”能轻易获得上品。从下表出仕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该时期()朝代父祖或本人有爵者(出仕)父祖或本人无爵者(出仕)西晋81人183人东晋130人108人A.中正品评、评议权力削弱 B.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C.地方豪强出仕途径被拓宽 D.官员选拔封闭性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晋至东晋,父祖或本人有爵者(出仕)人数增多,父祖或本人无爵者(出仕)人数大大减少,且少于前者,说明九品中正制下,“公侯之子孙”能轻易获得上品并出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官员选拔的封闭性加强,D项正确;材料主要说魏晋时期官员的来源途径,看不出中正官权力问题,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使用九品中正制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项;材料体现父祖或本人有爵者人数增多,表明普通的地方豪强出仕途径变窄,排除C项。故选D项。3.明朝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深得明熹宗信任,先后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钦差提督东厂太监,爵封上公,人人媚尊其为“九千岁”。后明熹宗病死,继位的崇祯皇帝下旨查抄魏忠贤一党,不久下令将其逮捕入狱。这反映出当时()A.中枢机构发生变化 B.内阁权力逐渐失控C.君主专制不断成熟 D.专制体制比较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天启年间,魏忠贤拥有很大的权力,崇祯初年,魏忠贤立即遭到查抄,这表明宦官专权并未发展到失控地步,这说明皇帝能够削弱专权太监的权力,温蒂国家政局,D项正确;明朝皇帝逮捕魏忠贤一党无法使中枢机构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皇帝和太监权力的制约,与内阁权力增减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说明魏忠贤一事,故不能体现君主专制不断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4.梁启超的“新民说”对中国人的性格、习性、智能上的弱点做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博考各国民族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以取之,以补我之所未及”,以便在激烈竞争的世界上建设自己的民族国家。其主要意图是()A.提倡变法改良,推动社会进步 B.主张中国全面学习西方C.提倡思想启蒙,呼吁救亡图存 D.宣传“中体西用”思想【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主张对国人进行思想启蒙,培养国人民族民主意识,以挽救民族危机,C项正确;梁启超虽是维新派主张变法,但材料主要说明要培养国人思想,排除A项;“汇择其长者以取之”可知,主张学习西方的长处,并非全面学习,排除B项;“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1954年宪法的这一规定()A.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 B.反映了三大改造成就C.坚持了的领导 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54年宪法规定建立公有制的主要目的是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A项正确;根据材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可知,这是三大改造的目标,而不是成就,排除B项;“坚持了的领导”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6.中古时期,法国国王把铸币权授予诸侯。12世纪中期,享有铸币权的诸侯有300余人。14世纪初,保有铸币权的诸侯有30余人。至15世纪只有7位诸侯留有铸币权。上述材料可以佐证法国()A.封君封臣制度根深蒂固 B.封建王权日益强化C.封建庄园经济快速发展 D.货币贬值日益加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法国)。据材料可知,法国国王将铸币权从地方收归中央,说明封建王权不断强化,B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是与封土联系在一起,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材料未涉及其起源问题,排除A项;封建庄园经济逐步走向衰弱,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货币的数量和价格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7.16世纪的欧洲思想家在发掘、整理、颂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对其教育、体育盛况极为憧憬,盛赞希腊(特别是雅典)体育注重身心和谐发展,引发了欧洲新体育思潮的兴起,教师经常组织学生练习骑马、角力、击剑、射箭、游泳运动、赛跑和做各种游戏。该思潮的勃兴()A.摧毁了封建教会的思想专制 B.宣扬了理性与自由的精神C.反映了对人自身价值的重视 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欧洲体育思潮兴起,体育活动盛行,突出体现了受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人的价值和作用受到重视,C项正确;摧毁了说法绝对,排除A项;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开展于17—18世纪,排除B项;文艺复兴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兴起,排除D项。故选C项。8.列宁指出:“很多人认为为了保卫俄国革命必须护国,必须继续战争。而资产阶级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转移群众斗争视线的,资产阶级以进行战争为名组织反动武装力量,伺机镇压人民。”列宁提出这一观点意在()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时机已经成熟B.强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C.揭露帝国主义间战争的罪恶本质D.指出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紧迫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俄国)。根据材料可知,列宁揭露资产阶级利用爱国主义欺骗人民,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其实质是转移群众斗争视线,以战争为名组织反动武装力量,伺机镇压人民,意在强调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B项正确;材料并未明确俄国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排除A项;揭露帝国主义间战争的罪恶本质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列宁是要在强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排除D项。故选B项。9.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制度。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这些制度()A.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B.降低了官僚集团的行政效率C.体现了民主的特征 D.提升了文官集团的政治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皇帝通过听取官员集团的讨论结果进行最后的裁定,这样有利于集思广益,从而减少决策的失误,A项正确;这一制度有利于提升官僚集团的行政效率,排除B项;这一制度要由皇帝进行最后的裁定,属于君主专制,并不是实现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排除C项;廷议、朝议等制度下,最终的讨论结果由皇帝来裁定,因此这些制度并不能提升文官集团的政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0.雅典末期的阿吉纽西审判中,议事会被精英操纵,公民大会的出席人员来自精英的安排,民主成为非法审判的帮凶,最终偏激的判决使雅典失去了几乎所有海军将领,之后仅两年雅典就彻底输掉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说明()A.民主政治无法制约精英 B.民主与法治的关系紧张C.民主程序无法确保正义 D.直接民主必然走向衰败【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雅典时期(欧洲)。根据材料“议事会被精英操纵,公民大会的出席人员来自精英的安排,民主成为非法审判的帮凶”可知,精英实力强大,采用民主程序影响司法判决,通过控制民主机构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这说明民主程序无法确保正义,C项正确;材料仅能说明这次审判精英表现出对政治和司法的强力控制,不能说明民主政治没有办法制约精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陶片放逐法就是制约精英的手段之一,排除A项;阿吉纽西审判表现出来的不是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紧张,而是所谓精英对公民大会的非法操控,排除B项;材料说明直接民主存在固有的弊端,但不能说直接民主必然走向衰败,排除D项。故选C项。11.管仲在齐国为相时,采取“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的“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的治国之策,深受齐国人民拥护,因而齐国“下令如流水”。这说明管仲改革()A.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B.顺应了礼崩乐坏的时代要求C.践行了早期民本思想 D.极大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春秋时期。根据材料“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与俗同好恶”“令顺民心”可知,管仲采取顺应民心的治国策略,百姓想要的就给予,百姓不想要的就去除,体现了重民、安民的特点,说明管仲改革践行了早期民本思想,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管仲改革对齐桓公称霸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旧有的统治秩序被破坏的信息,无法体现“礼崩乐坏”,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各民族融合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2.《隋书·刘炫传》载:“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材料可以用来佐证,隋代()A.通过地方官的任命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整顿吏治C.通过完善地方行政体制提高效率 D.完善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的县令由中央的吏部任命,并定期考核,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监察,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体制的完善,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科举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13.美国公务员制度中没有设立像英国那样高级别的行政公务员岗位,没有常任的下属秘书,其等级界限也不像英国那样清晰,且保留了一部分总统“政治任命”的公务员岗位。相较于英国,美国公务员制度更()A.不利于文官参与决策 B.容易助长政党斗争C.有利于减少财政负担 D.能够防止腐败滋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公务员制度与英国相比,在组织结构、岗位设置、社会公平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缺陷和弊端,极易导致政党之间斗争的加剧,给政府工作带来消极影响,B项正确;不是所有文官都参与决策,排除A项;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需要浪费大量的财政资金,加大财政负担,排除C项;美国公务员制度,缺乏监督和管理,极易导致腐败滋生,排除D项。故选B项。14.从明太祖“六谕”到康熙帝“圣谕十六条”,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这一现象反映了明清统治者()A.开始确立儒家正统地位 B.重视基层治理教化C.剥夺基层宗族自治权力 D.注重各级政令传达【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圣谕”是教化的重要手段,B项正确;儒家的正统地位在汉朝得以确立,排除A项;明清统治者并没有剥夺基层宗族自治权力,这一表述也与“圣谕”其教化作用这一主旨不相关,排除C项;“政令传达”与“圣谕”宣传儒家观念不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15.以吉、嘉、军、宾、凶为礼目的五礼制度始于西晋武帝时,此后直到唐宋都使用五礼制度。在《大金集礼》和《金史·礼志》中反映出的五礼体系以及两书礼目、礼文与《新唐书》《宋史·礼志》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反映了()A.金宋的政治联系较强 B.金朝的等级色彩浓厚C.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D.礼制文化的相互借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族政权使用的五礼制度对金朝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体现了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即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金宋文化联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金朝学习汉族的礼制文化,而不是其社会等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借鉴汉族的文化,而不是相互借鉴,排除D项。故选C项。16.1968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108号墓的郧县贺思敬庸调布,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上有墨书“郧县光同乡贺思敬庸调布一端”“开元九年八月□日”,并铃朱色官印。此文物从侧面印证了()A.唐朝对吐鲁番地区的管理 B.实物税到货币税的转变C.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渐减弱 D.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代中央政府正在吐鲁番地区推行租庸调制,从侧面印证了唐朝已经对该地区实行行政管理,A项正确;实物税到货币税的转变是明代一条鞭法,排除B项;材料只能看出吐鲁番地区实行租庸调制,不能看出人身依附是否逐渐减弱,排除C项;材料主要说明吐鲁番实行的是租庸调,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7.考古研究表明:距今约1.1万年至8500年的浙江浦江县的上山人已开始栽培水稻经测量,上山遗址出土的一粒已炭化的人工栽培的米粒,长3.732毫米、宽1.667毫米、厚1.723毫米,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同时,还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据此可知()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铁犁牛耕技术推动了水稻种植业的发展C.古代中国形成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 D.中国原始农业获得较高程度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据材料“上山遗址出土的一粒已炭化的人工栽培的米粒……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同时,还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可以看出在上山遗址中,有人工栽培的米粒,有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证据链,说明此时已经出现原始农业,且农业发展状况较好,D项正确;无数据对比,无法得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排除A项;铁犁牛耕技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耕作技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水稻,无法得出粟的种植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18.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番薯、番茄、番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这种命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贸易高度发达 B.华夷观念不断改变C.贸易体系逐步转换 D.朝贡关系强弱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上由多用“胡”到多用“番”再到多用“洋”,反映了我国对其他民族态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基于贸易体系的转变,即由朝贡贸易到近代化的商品贸易的变化,C项正确;“对外贸易高度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华夷观念”的改变在近代,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贸易体系的变化”,而“朝贡关系强弱变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19.如图为东汉田庄画像石拓片。拓片图案分三层:上层为山间猎鹿,一人正弯弓射鹿;中层为兵器林立,两侧各有一妇女操作织机;下层为完整的酿酒过程,周围散养猪狗鸡鹅等家禽家畜。此画像石拓片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时期()A.小农生产比较普遍 B.农业与手工业相分离C.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D.渔猎与农耕已经结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材料“东汉田庄画像石拓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田庄规模较大,生产活动包括渔猎、耕织,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强大,C项正确;仅从石拓片,无法得出“小农生产比较普遍”,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东汉田庄的发展,无法得出农业与手工业相分离,排除B项;材料没有相关渔猎与农耕已经结合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20.在宋朝,纸币印刷和设计的巅峰是四色铜版印刷技术。先用4块铜版印刷基本的文本和面额,再用蓝色和红色双色版印刷特制的装饰设计:带有金鸡图案的敕字以蓝色印刷;红色版印刷合欢万岁藤图案;龙龟负书图案用黑色墨水印刷。纸币印刷过程中的精心设计从本质上反映了()A.市场管理规范有序 B.纸币防伪功能较强C.金融秩序整体良好 D.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四色铜版印刷技术主要是为了提升纸币的防伪功能,规范市场秩序,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而非市场管理规范有序,排除A项;纸币防伪功能较强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印刷纸币的过程,无法判断金融秩序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21.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注:德国为1872年数据),下表内容反映了年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1870年22%8%13%10%—1913年15%11%13%8%4%A.英国丧失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B.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C.德国的统一促进了贸易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B【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1913年与18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相比,由1870年英国的绝对优势地位发展到英法美德等国相对平衡,故B符合题意;据材料信息可知,1913年英国的占比依然最高,故A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与德国统一没有必然联系,C错误;材料信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不能推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错误。22.营缮令是唐朝建筑工程营建和修缮的法令,《唐会要》卷31记载“准营缮令: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这些规定反映出唐朝A.市民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 B.建筑工艺水平高超C.等级制度在建筑上的反映 D.建筑工程立法完善【答案】C【解析】根据“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可得出,不同身份的人,其建筑规格及样式也不同,反映的是等级秩序,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市民,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等级,而不是技艺和立法,排除BD项。故选C项。23.下表数据反映出当时英国()全伦敦各等级比例(1889年)各等级人数占比合计最穷的一类376100.9%30.7%处于贫困状态非常穷的一类3168347.5%穷人938293223%生活不错的工人216650351.5%69.3%生活相当不错中产阶级或中产阶级以上的人74993017.8%A.城市贫富差距仍然存在 B.阶级对立和矛盾大大缓解C.贫富分化得到有效抑制 D.建立工人政权的条件成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和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但城市贫富差距依然存在,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城市贫富差距,没有体现出阶级对立的信息,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贫富分化依然严重,而非有效抑制,排除C项;材料描述贫富分化,与建立工人政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4.2023年4月12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2023年《全球贸易和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全球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分化的增长路径、不断扩大的不平等、日益集中的市场和不断加重的债务负担,都给全球经济的未来蒙上了阴影。这表明()A.发达国家是全球化主要受益者 B.反全球化已成为主流趋势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D.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3年4月12日(中国)。据材料可知,当前全球经济和贸易正遭遇一些阻碍,分化的增长路径、不断扩大的不平等、日益集中的市场和不断加重的债务负担,可见旧的经济秩序已经造成全球经济的阴影,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迫在眉睫,D项正确;发达国家是全球化主要受益者是正确的史实,但不符合材料表达的内容,排除A项;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主流趋势,B项史实错误,排除B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是描述的事实,但体现不出材料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和未来的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5.人类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了其中重要的篇章。总结大国成功的经验,吸取大国衰败的教训,是所有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望的国人所必需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回顾英国从崛起到衰落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英国从一个岛国变成欧洲强国,最终成为世界霸主,凭借的是它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制度文明,而这种文明一直引领着人类进步的潮流,吸引着世界各国争相效仿。1870年以后英国开始衰落,也是因为他文化中的保守因素阻碍其继续创新,因而慢慢落伍,成为二流国家。我们研究英国的崛起,正是要研究导致其崛起的各种因素,并且揭示它们的必然性和它们的内部联系。——唐晋《大国崛起》材料二:当你致力于分析美国的现实境况并探索他的未来时,由于两个重要的区别,有必要牢记苏联所面临的困难。这两个区别是:第一,尽管有人会说,在以往的几十年里,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比苏联衰落得相对快些,但他的问题远不如他的对手苏联严重。况且,美国的绝对实力(特别是在工业和技术领域)远比苏联雄厚。第二,与同一个僵化且控制甚严的大国相比,美国社会那种结构松散和自由放任的特性,有可能在适应变化的环境方面赋予他更好的机会。——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崛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联衰落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美国衰落进程中依然存在的优势。【答案】(1)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是第一个全球金融资本中心,商业发达;率先建立了现代意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并不断完善;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掌握了海洋霸权;较早开展对外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任答三点即可)(2)苏联: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单纯依靠工业化建立起来的国防军事体系缺乏强大的国民经济支撑;改革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政治体制僵化,个人崇拜盛行,民主和法治不健全;东欧各国改革进程缓慢,离心力不断增强。(任答两点)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实力长期领先世界;长期保持较强的军事力量;不断调整经济政策,更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凭借强大实力不断加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控制。(任答两点)【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原因:根据材料“英国从一个岛国变成欧洲强国,最终成为世界霸主,凭借的是它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制度文明,而这种文明一直引领着人类进步的潮流,吸引着世界各国争相效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是第一个全球金融资本中心,商业发达,率先建立了现代意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并不断完善,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掌握了海洋霸权,较早开展对外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小问2】本题特点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世界。苏联:根据材料“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比苏联衰落得相对快些,但他的问题远不如他的对手苏联严重。况且,美国的绝对实力(特别是在工业和技术领域)远比苏联雄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单纯依靠工业化建立起来的国防军事体系缺乏强大的国民经济支撑,同时改革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政治体制僵化,个人崇拜盛行,民主和法治不健全,东欧各国改革进程缓慢,离心力不断增强。美国:根据材料“与同一个僵化且控制甚严的大国相比,美国社会那种结构松散和自由放任的特性,有可能在适应变化的环境方面赋予他更好的机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实力长期领先世界,长期保持较强的军事力量,不断调整经济政策,更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凭借强大实力不断加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控制。26.近代中国人民为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华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大事记时间事件1921年11月—1922年2月在华盛顿召开的九国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8项要求:“关税自主、撤销领事裁判权、退还租借地、撤退外国军警、撤废无线电台、交还山东、取消‘二十一条’等”。1924年下半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取消所有不平等条约的宣言,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帝废约运动。1928年7—11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一场同列强“改订新约”的运动,并先后签订《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美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原则。是年德国、英国、法国等10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掀起一股要求立即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热潮,国民政府与英美分别签订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材料二:直到1949年,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庄严宣告“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外交原则,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取得了她应有的尊严。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也获得了解决,不平等条约留下的最后一点污斑将被清除干净。——摘编自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1995年9月第一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取得的突出成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平等条约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的主要原因。【答案】(1)成就:收回山东主权;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实现关税自主;收回治外法权;收回台湾。(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新中国提出了“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外交原则(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坚强领导;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在华盛顿召开的九国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让日本交还山东,于会后于日本协商收回山东,可得出收回山东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国民政府在国民大革命期间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一场同列强‘改订新约’的运动,并先后签订《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美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原则。是年德国、英国、法国等10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可知,实现关税自主;据材料“国民政府与英美分别签订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可知,收回治外法权;1945年抗日战争,中国胜利,中国收回台湾。【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主要从政治、经济、外交、政权领导等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原因。政治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据材料“直到1949年,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庄严宣告‘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外交原则,”得出外交上新中国提出了“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外交原则(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政权领导上的坚强领导;经济上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起源于商,形成于西周,经后世不断发展完善。《商君书·画策》云:“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户籍也是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法定凭证,政府希冀通过国家户籍制度,将百姓紧紧地束缚在特定区域和特定职业上,以此达到严格控制流民的数量和规模的目的。明朝严格规定路引制度,允许农民在百里之内自由通行,但超出百里范围必须检验路引。清承袭明制,严密的保甲制不仅使百姓噤若寒蝉,也充分加强了邻里之间的互相监督,遏制了人口的流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在很多时候不是作为一种单独的制度存在和发挥作用。如西周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捆绑在一起发挥作用,春秋战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兵制捆绑在一起发挥作用。——摘编自威阳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束缚下的人口流动》等(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产生的影响。【答案】(1)特点:起源早,持续时间长;在前代基础上继承与创新;政府高度重视;管理不断强化;户籍制度与其他管理制度相互依存。(2)影响:户籍制度是专制政府加强对国家治理的有力武器;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征收赋税,保证封建国家的财税收入;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借鉴;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由材料“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起源于商,形成于西周,经后世不断发展完善。”可得出起源早,持续时间长;在前代基础上继承与创新;由材料“户籍也是社会等级和身份的法定凭证,政府希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成都装修合同
-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里的11首经典古诗词赏析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 2025年度海洋工程钻井平台安全协议3篇
- 2024影院装修工程合同书
- 《煤矿电气系统的安全检查》培训课件2025
- 2024年鱼塘场地租赁及渔业资源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高端住宅区联合开发合同3篇
- 《名人传记史玉柱》课件
- 2024房地产开发商与承建商建设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物业管理合同标的的管理内容和质量要求
- 企业年终总结表彰大会模板 76
-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第五章课件
- 2024年国网公司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环境监测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
- 企业总经理管理培训
- 2024院感年终总结报告
- 消防培训课件
- 04S206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图集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