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世界跨文化教化理论流派综述【内容提要】跨文化教化是当今世界的教化探讨热点之一。它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探讨领域,涉及到教化人类学、比较教化学、民族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并形成了很多理论和流派。本文拟就其中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如“文化变迁”、“文化同化”、“文化融合”、“文化适应”、“跨文化沟通”、“跨文化理解”、“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教化”等理论流派,作一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关
键
词】世界/跨文化教化/理论/流派
【
正
文】
跨文化教化(intercultural
education),
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一种教化。在英语当中,与之相近的词汇还有“cross-
culturaleducation
”(多种文化的教化)和“trans-culturaleducation”(异文化的教化)等。
从教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人类的一切教化活动都是建立在某种特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教化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换言之,每一个人都具有肯定的民族所属,而每一种教化也都与特定的民族文化密不行分。根据教化的民族属性,它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单一文化教化”和“跨文化教化”两大类。前者是指受教化者所受教化基本上仅局限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单一的民族属性,如早期的美洲印第安民族教化等。而后者,则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如移民教化、殖民地教化、留学生教化、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教化和多元文化教化等,均属于跨文化教化的范畴。也就是说,在单一层民族教化的背景上实施异文化教化的现象,都可以视为跨文化教化。
跨文化教化的实践,在人类历史上久而有之。但人类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科学探讨,则始于本世纪。特殊是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里,各界学者自20世纪上半叶起对跨文化教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探讨,并从不同的立场、目的和学科角度提出各自的观点和主见,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派流。时至今日,跨文化教化探讨已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扩展到加拿大、前苏联、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及中国等诸多国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择选一些影响较大的跨文化教化及相关理论流派作一简略介绍,供我国有关教化探讨人员借鉴和参考。
一、文化变迁论
1、文化人类学派的观点本世纪初期,
伴随西方殖民地的扩大和传教士的布教等活动,西方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世界各地。很多非西方国家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后,其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快速瓦解崩溃。以此为背景,有关文化变迁的探讨进一步引起世界各国人类学界的剧烈关切。在早期的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功能学派、历史学派等探讨的基础之上,美国人类学会于1935年在其下属的社会科学探讨委员会(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SSRC)当中,
指派罗伯特·莱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赖福·林顿(Ralf
Linton)、米尔维勒·赫斯克维兹(Melville
Herskovits)3名人类学者负责成立了一个特地从事“文化变迁”(或称“涵化”)探讨的委员会,对有关文化变迁的概念、探讨课题、探讨方法等进行探讨整理。经过1
年左右的细致深化探讨,于1936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文化变迁探讨备忘录》的探讨报告。虽然该报告仅有4页,
但却给文化变迁下了一个特别精辟的定义,并将到当时为止的有关探讨课题和涉及领域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对后来的文化变迁探讨产生很大影响。
该报告书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首先,
他们将文化变迁(acculturation)定义为:“不同文化集团持续而干脆接触的结果,
使其中的一方或双方的原有文化发生改变的现象。”(注:江渊一公著:《异文化间教化学序说》,第68页,日本九州高校出版社,1997
年第2版。)其次是探讨的路途,包括有参考价值的论文索引、资料的分类、分析的方法。第三是对文化变迁问题的分析,包括民族间接触的类型划分、文化变迁的状况、文化变迁的过程。第四是在文化变迁过程当中文化选择和融合的心理结构,包括个人的作用、对相异文化实行接受或拒绝看法,人们的人格类型特征、因性别及社会地位、信仰、职业等不同所导致的看法差异、在文化变迁过程的初级阶段时的抗拒与妥协心理、伴随抛弃固有行为方式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忧虑。第五是文化变迁的结果,包括接受、调整和拒绝。
这一探讨虽然还不能构成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但却在相当程度上为以后的文化变迁学说及跨文化教化探讨供应了一种基础的理论框架。例如,指出不同文化集团持续而干脆接触所导致的文化变迁,并不肯定局限于一个文化集团,可能会导致双方都发生某种改变。也就是说,文化接触的作用和影响往往具有双向性。而且,接触的结果除同化、拒绝同化外,其中所说的“调整”事实上指出了文化融合及创建一种新文化的可能性。另外,正确地指出了对待异文化的看法还会因个人的人格特征和详细状况而产生差异。而在探讨报告中出现的很多术语,如传播(diffusion)、选择(selection)、
适应(adaptation
)、变迁(acceptance)、调整(adjustment)、融合(integration)等,
至今仍被学术界所广泛运用。
但文化变迁学说的真正形成,是距此约20年后由文化变迁探讨特地委员会的一些新成员,在过去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大量新的调查探讨来完成的。他们于1954年提出了一个新的探讨报告。它与1936年的探讨报告相比,除强调系统的理论体系构成外,还具有如下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与前者以西方以外的不发达民族和国家为探讨对象不同,新探讨报告侧重于探讨美国国内的移民和少数民族集团的文化变迁;其二,与前者强调文化变迁的消极改变过程不同,后者更侧重它创建新文化的主动的一面。
首先,新探讨报告认为文化是一个具有“自律性的体系”(autonomous
cultural
systems);继而,
提出文化变迁是“通过两个以上的自律性的文化体系的结合”而产生的文化变迁。将文化看作为一种体系,对于把握文化变迁的结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相识和推断处于变迁过程中各个文化体系所具有的特性特征。如对外部的“开放性”或“封闭性”;在内部结构上的“僵硬性”或“松软性”;以及在文化环境改变状况下的体系复原实力等。他们认为,在文化的接触和变迁过程当中,传统文化的“放弃”和“丢失”,决不是通向一种“虚无”的过程,它必定要被新的文化所“补偿”。因此,对传统文化的主动放弃,事实上意味着对新文化的选择。而在多数状况下,当把某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引入到另一种自律性的文化体系中并与之结合成为一体,便会导致一种新文化的创建。另外,该探讨报告中出现了一个叫做“反向适应”(reactive
adaptation)的概念。
即当来自另外文化集团的排斥威逼过大时,有时会产生与同化恰恰相反的“撤退”(withdrawal)过程,从而对自身集团的诸种文化形态产生更剧烈的认同感并予以强化。他们认为,这种反向适应是一种“后向”的适应;而“融合”和“同化”是一种“前向”的适应。融合(fusion)是指两种文化处于大致对等的关系,是一种双向过程(bilateral
)。同化(assimilation),则处于与融合完全相反的一极,即一个集团接受另一个集团的文化的单向过程(unilateral)。融合与同化,分别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极。但无论是融合还是同化,其结果都是使一方或双方的原有文化丢失。而既不完全融合和同化,又在相当程度上使各文化体系保持相对的自律性,则成为所谓的“共生的多元主义”(stabilizedpluralism)。
2、心理人类学派的观点
与上述文化人类学派注意文化变迁中文化集团的质的改变不同,二战后兴起的心理人类学派的文化变迁探讨更侧重于不同文化接触过程中个人的认知、适应途径、行为方式及人际关系等的定量分析。如作为其代表人物的哈勒威尔(Hallowell),
于50年头起先将文化变迁的过程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并采纳心理测定法对文化变迁的程度进行测定。几乎与此同时,另一名学者沃盖特(Voget
)认为,将文化的改变作为同质的单位来处理是不正确的。作为一个“改变着的连续体”中的变异形态,他将之划分为土著型(native)、土著改良型(native-modified)和白人型(American-marginal)。与此相像,布鲁那(Bruner)提出了非文化变迁型(unacculturated)、境界型(marginal)、文化变迁型(acculturated)。紧接着,闻名学者斯宾德勒(Spindler)又使专心理人类学的方法,对向异文化(白人文化)适应过程后的不同结果,即不同人的行为的改变进行了整理。他认为这种“变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划分为保守的传统倾向派、部分传统信仰保持派、过渡中间派、被白人文化同化了的文化变迁上层派及其下层派五种变异。进入60年头后,斯普拉德利(Spradley)在参考斯宾德勒的类型探讨基础上进一步将不同人们划分为五种行为类型:①固守传统文化,对西洋文化持完全拒绝看法类型;②对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均实行拒绝看法创建出全新的信仰和价值体系的类型;③拒绝传统文化而被西洋文化的价值体系同化了的类型;④立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