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年12月高一大联考语文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长期以来,大家都热衷于讨论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转变,没有注意到我们已经进入了后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像“有线电视新闻网”这种新形态的传播媒介拥有更广大的观众和读者,其传播的辐射面变得更为宽广。针对特定读者群的杂志则是窄播的例子,所迎合的是特定的较小人群的口味。所以大众传媒在这段时间内变得既大又小。在后信息时代,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人们普遍认为,个人化是窄播的延伸,其受众从大众到较小和更小的群体,最后只针对个人。当传媒掌握了我的地址、年龄、收入、购物习惯等时,它也就掌握了“我”——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单位。这种推理完全忽略了窄播和数字化之间的差异。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我”包含了一些在人口学或统计学上不具丝毫意义的信息和事件。你无法从我的岳母住在哪里、昨晚我和谁共进晚餐,以及今天下午我要搭乘几点的班机到弗吉尼亚州去这类事情中,找出关联性或统计学上的意义,并且从中发展出适当的窄播服务。但是,这些与我有关的信息却决定着我想要的新闻服务可能和某个不知名的小镇有关。人口统计学不会关注数字化的个人,假如你把后信息时代看成超微的人口统计学或高度集中化的窄播,那么这种个人化和汉堡王广告词中所标榜的“按你喜欢的方式享受汉堡”没什么两样。(摘编自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材料二:1996年,《数字化生存》在中国大陆出版。当时中国互联网产业处于萌芽期(上网人数不足2万),各类媒体以这本书的出版为契机,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进行了大量想象性描述。但这本书并不是为当时刚刚兴起的网络大潮而写。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认清界面代理人的构想和目前大众对互联网络的狂热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网络用户可以在这种新媒体上冲浪,但它只是行为的一种而己,更像在直接操纵,而不是授权代理。简言之,相对于“直接操纵”的上网行为,作者更关心的是“界面代理人”的构想。二者之间的差别何在?信息的互联互通只是互联网最直观的表象,当移动互联网逐渐将传统互联网(以PC为终端)边缘化的时候,人们才逐渐意识到互联网与其说是信息的传输,不如说是人与人的连接。传输、搜寻、获取信息只是手段,比信息更重要的是我们用信息来做什么,最重要的,是无需我们去做,有“代理人”帮我们去做。从搜索引擎到无人驾驶汽车,这是一个信息的功能份额递减,而智能的功能份额递增的过程。换言之,这是一个从“直接操纵”到“授权代理”的过程。二十年后再来读《数字化生存》,我终于明白了尼葛洛庞帝在书中特别强调的概念——“后信息时代”。在他看来,在后信息时代里,人们并非不再需要信息,相反,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只不过,他们需要的不是数量巨大但相当粗放、个人针对性甚微的信息。比如说,人们还会需要看新闻,但既非在电视上、报纸上看新闻,也不是“上网”去看新闻,而是通过私家编辑(智能传输端)或私人秘书(智能接收端)来获取新闻。在这里,最重要的不是信息,而是智能——对个人需求的深度认知,并基于这种认知进而对信息进行的精准识别。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而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说得更直接些,在信息、产品、服务变得“极端个人化”的后信息时代,每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拥有极度善解人意的“代理人”。如果是这样,那么所谓“信息产业”的主要任务就不再是生产和传输信息,而更像是“裁缝业务”,以信息为原材料,量身定制各种产品和服务。设计问题将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但这种设计远不同于通常的工业设计,而是围绕设备如何善解人意而展开的界面设计。(摘编自吴伯凡《“后信息时代”的来临:从信息到智能——重读〈数字化生存〉》)材料三: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1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视频致贺。习近平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兴未艾,大幅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我们应当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加快推动网络空间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信息革命发展的历史主动,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当日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开幕,主题为“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11月21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息时代的传媒可以从“我”的地址、年龄、收入等信息中,找到关联性或统计学上的意义,但不能从中发展出适当的窄播服务。B.汉堡王广告词所标榜的“按你喜欢的方式享受汉堡”,是一种高度集中化的窄播现象。C.在后信息时代,由于信息极端个人化,所以人们应该更加注重通过设计问题而发挥“界面代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D.采用“授权代理”,就意味着人们通过“界面代理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我们可以通过私人秘书来获取自己关注的新闻事件。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有关《数字化生存》一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该书中所提到的“我”与“子集”的差异,就等同于哲学上“小我”与“大我”的区别。B.该书是针对当时的网络大潮现象写的,提出应当更加关注“界面代理人”的构想,这引发中国各类媒体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进行大量想象性描述。C.该书认为人们将实现从“直接操纵”到“授权代理”的转变,智能的功能份额明显增加,因此,智能会逐渐取代人的作用。D.在中国大陆出版时,读者因缺少知识基础而对该书出现了理解偏差,其理论的创新性在经过了一定时间后才被认识。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A.腾讯、芒果等影视APP努力以更细化的分类,如战争片、爱情片、伦理片等,来获得特定群体的青睐。B.小红书、抖音等APP接纳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大数据为不同用户推送各自喜欢的作品。C.微信、QQ等社交软件开发、升级越来越多的功能,以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更多需求。D.学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着力打造音乐、体育、美术等特色教育。4.窄播与数字化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里?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5.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我们怎样才能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答案】1.A2.D3.B4.①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我”包含了一些在人口学或统计学上不具丝毫意义的信息和事件;②在窄播情况下,“我”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不会关注数字化的个人。5.①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②创新发展(或“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通过持续创新,增添新动力;③安全发展(或“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④普惠发展(或“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解析】【导语】这三篇材料共同探讨了后信息时代的特征与影响。材料一阐述了信息传播从大众到个人化的转变,强调了数字化生存下个体的独特性。材料二则进一步分析了从“直接操纵”到“授权代理”的趋势,突出了智能在信息处理中的核心作用。材料三结合时事,提出了在数字化浪潮中应把握的创新、安全和普惠原则,展望了数字未来的全球合作与发展。【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A.“但不能从中发展出适当的窄播服务”错误。材料一中提到,“但是,这些与我有关的信息却决定着我想要的新闻服务可能和某个不知名的小镇有关”,由此可知,信息时代的传媒也可以从中发展出适当的窄播服务。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A.“就等同于哲学上‘小我’与‘大我’的区别”错误。由“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而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可知,材料二中提到的“我”与“子集”的差异是信息容量上的,而不是哲学上的区别。B.“该书是针对当时的网络大潮现象写的”错误。材料二中提到,“1996年,《数字化生存》在中国大陆出版。当时中国互联网产业处于萌芽期……但这本书并不是为当时刚刚兴起的网络大潮而写”,这表明该书不是针对当时的网络大潮现象写的;而且“大量想象性描述”与“授权代理”无关。C.“因此,智能会逐渐取代人的作用”错误。材料二说“设计问题将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其实是强调了人的重要性。选项说法于文无据。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二段观点:大众传媒在这段时间内变得既大又小。A.指传媒覆盖面越来越小;B.“接纳越来越多的受众”体现覆盖面越来越大,“推送各自喜欢的作品”是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的体现,体现越来越小;C.指传媒覆盖面越来越大;D.学校不属于大众传媒。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由“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我’包含了一些在人口学或统计学上不具丝毫意义的信息和事件”可知,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我”包含了一些在人口学或统计学上不具丝毫意义的信息和事件;②由“当传媒掌握了我的地址、年龄、收入、购物习惯等时,它也就掌握了‘我’——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单位”“人口统计学不会关注数字化的个人”可知,在窄播情况下,“我”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不会关注数字化的个人。【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由材料三“我们应当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可知,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②由材料三“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可知,创新发展(或“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通过持续创新,增添新动力。③由材料三“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可知,安全发展(或“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④由材料三“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可知,普惠发展(或“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北汉江两岸【注】枫亚陈中全看着火红的晚霞,想找个地方歇一歇,吃点东西再赶路。就在这天晚上,王进山的眼睛一下模糊起来,啥也看不见。他又急又惊地对陈中全说:“副班长,怎么我一下子变成瞎子啦,这是咋闹的?”“害夜盲眼啦。”陈中全担心起来。“昨晚上还是好好的,怎么今天会生起这个鬼病来了呢?”王进山不解地咒骂起来。“俺也说不清道理,卫生员说过,是缺少一种什么‘味烫面’(维他命),才害这个病的。”“那不是真成了瞎子了!”“这还用愁?三天五天,回到连里,吃上些‘味烫面’就好了。”过了照阳江上的浮桥,沿着公路,向西走了一程,天越来越亮堂。忽然,西边不远的地方,响起坦克的轰鸣声。他们登上山腰时,公路上出现了坦克。陈中全透过树林看了看,坦克上涂着白色的星徽,这明明是敌人了。他以指挥员下达命令的果断口吻说:“俺们立即拐进树林。”王进山累得张着大嘴,回头一见敌人坦克,火就冲了上来,说:“副班长,给我一支枪,揍它!”“现在不是揍它的时候。快拐进树林,不要暴露目标。”王进山粗气喘得接不上口了,向上攀了几步,一个前栽,扑倒在地,陈中全过去接过马友富。此时,马友富觉得自己像有了不是似的,噙着泪,哀求说:“副班长,你们走,不要顾我!”“别出声!发什么愁,有俺和王进山就有你!”陈中全说着,把马友富往背上顶了顶,迈着大步,钻进树林。个把钟头工夫,三个人登上了山顶。陈中全将马友富放在石板上,用衣袖抹了抹汗,道:“歇一歇,判判方向再走,过了北汉江,就可找到俺们的队伍。”王进山脱下钢盔,搔了搔头:“可是我们没有个向导,没有指北针,又少一份地图,找个老百姓问问路,话又听不懂,方向也摸不准。”“就看星斗,北极星总是在正北。”“看星斗?这季节三天有两天下雨,哪有星斗!”陈中全两手捧着脸,眼睛盯着面前的一只蚂蚁,它正在往树上爬。他两手往腿上一拍,大声说:“有啦!我们看树!向南的树身,光滑、纹细;向北的树身,拉手、纹粗。这个办法还是一位侦察员告诉我的。”“这法子好!”马友富又提出问题,说:“敌人追上山来,怎么办?”陈中全说:“没有这回事,天衣还能找出缝哩!敌人哪能个个山头都安上兵,就说它安上兵,俺们还有三支枪,八九个手榴弹呢。再退一步说,即使一时出不去,俺们也不怕。在这里打游击,山上到处是野菜,不愁吃的;俺们坚持一月两月,大军就又打过来了。”“要说打游击,条件多着哩,朝鲜人民对我们这样拥护,还怕什么。”王进山也挺有信心。走了七八里路,来到了一个深山沟。王进山饿得胸膛里像有爪子在抓,就建议搞东西吃。陈中全也同意。王进山检查一下粮食,总共只有三四斤炒面,一两碗大米,就问副班长:“先吃米,先吃面?”“照俺说一样都不吃,今天先找些野菜吃。”“这里没人没烟,哪里找野菜?”陈中全随手拔了棵肥胖的野药芹,道:“这不是吗?”王进山看了看,一阵欢喜,动手就拔。一气拔了四五斤。陈中全说“够了”,王进山说“再搞一点”。拔够了野芹,王进山洗菜,陈中全找干柴火,马友富拖着伤腿,搬了两块石头,架了个“锅台”。王进山小时候跟厨师做过伙计,烧得一手好饭菜。他把柴火架好后,先点着烟卷,然后点着柴火。柴火很潮,他不断把脸伸到“锅台”边上吹火,烟熏得他眼都不好睁。好容易才把水烧开,他舀了两碗开水给陈中全、马友富。陈中全没接碗,说:“锅小,一共烧三四茶缸水,俺不喝开水。你快把芹菜下锅吧,早吃早赶路。”“哪有锅,还下锅?就说下罐头筒得了。”王进山说着,便转身回到“锅台”旁工作起来。陈中全边瞭望着四周,边寻思着王进山的罐头筒。那只罐头筒,是缴的美军二十四师的,当时只是为了打饭打菜便当,可没想到今天有这么大用处。三个人开饭时,马友富受到了优待,得了一把炒面。没油没盐的白水煮芹菜,味道虽然不怎么好,大家还是吃得挺满意。陈中全吃了一碗,装第二碗时问道:“王进山,你怎么煮的,一点苦味都吃不出?”“烧这东西,要用开水先泡一遍,把苦水倒了,再加水煮,就没有苦味了……”天暗下来了。白天还晴朗的,偏在夜晚打雷下起雨来。开头,他们借着闪电的白光走;后来,不打闪电了,只是下着黄豆大的雨点。天黑得像锅底。他们认不出哪是东哪是西了,只是在荒凉的山岭上乱转圈。陈中全背着马友富,跌倒爬起,跌倒爬起,身上沾满了泥。王进山每走一步,都得拉着陈中全的衣角,陈中全摔跤,他也陪着摔跤。可是,他们谁也不埋怨谁。这时节,他们只觉得同着一个命运,同着一个理想,他们的心贴在一起成了一个整体。风雨越来越紧。陈中全转来转去,找到了一个陡崖,陡崖下面有一个石窟。他们决定在这里歇一会。穿着湿衣服的三个人,不时地打着寒噤。一只小松鼠,爬到石窟边,见石窟里蹲了人,又回转头消失在风雨中。夜,长得没有尽头,三个人眼巴巴地望着黎明的到来。乏极了的马友富,倚在战友身上入睡了,王进山也拉起鼾声来,而陈中全的血丝丝的眼睛,却始终在风雨中睁着。(有删改)文本二:徐怀中谈军事题材创作我们的战争文学,当然要写金戈铁马,要写血与火的考验,但不能一味局限于此沦为套路。军事文学写英雄豪情,也写人之常情。不光是反映炮火连天、硝烟纷飞,普通基层官兵的日常工作生活,军人的坚守和本色,乃至人性的至纯和脆弱,都可以写。(选自《文汇报》,有删改)【注】文本一节选自枫亚的中篇小说《北汉江两岸》。小说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为背景,着重叙述志愿军某部七班副班长陈中全和战士王进山、马友富组成的三人小组的经历。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友富负伤后离不开战友的照顾和帮助,他认为自己会成为累赘,心理包袱很重。B.朝鲜人民拥护暗示了抗美援朝是一场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C.文中提到缴获美军罐头筒,插叙了之前在与美军二十四师的遭遇战中我军取得的胜利。D.“哪有锅,还下锅?就说下罐头筒得了”既可看出当时条件的艰苦,也表现出王进山对战友心生不满。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叙述王进山突然患了夜盲眼,强化三人小组面临的困难,渲染紧张氛围,也为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B.小说中有多处环境描写,既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同时也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C.小说运用工笔手法,以细腻的笔墨叙述故事进展,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志愿军英雄形象。D.小说中各种场景交替出现,行军场面扣人心弦,生活场面富有情趣,有力地表现了主题。8.请结合语境,赏析画横线的句子。9.根据文本二徐怀中的观点,你认为《北汉江两岸》“煮野菜”的情节是否多余?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答案】6.D7.C8.①人物方面:画线句子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比如陈中全在风雨中睁着眼睛可以看出他作为三人组主心骨的机智勇敢、勇于担当。②情节方面:马友富和王进山都睡着了,陈中全的眼睛也布满血丝,与前文情节照应,暗示三人组行军的艰难和极度疲倦。③主题方面:通过对三个人不同状态的描绘,可以看出我军战士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④艺术效果方面:画线句子作为结尾句,引发读者对风雨中三人组境况的担忧,言有尽而意无穷。9.不多余。①徐怀中认为军事文学不能沦为套路,要既写英雄豪情,也写人之常情,还可以写基层官兵的日常生活、军人的坚守和本色,乃至人性的至纯和脆弱。②“煮野菜”不是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而是生动有趣的生活场面,与行军场景交替出现更能展现三人小组至纯至真的人物性格。③同时,“煮野菜”的情节也能看出我军战士的机智乐观、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能更好地表现主题。【解析】【导语】这篇阅读文章摘自中篇小说《北汉江两岸》,通过描绘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中艰苦行军与生活片段,突显出战士们的坚韧不拔和团结互助精神。小说真实再现了战斗环境的艰险和物资的匮乏,同时刻画了战士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与勇气的性格。文中提到的“煮野菜”生活细节,生动描绘了他们在和平时光中的朴素与顽强。这种写作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也深刻表现了人性在战争中的淳朴力量。【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也表现出王进山对战友心生不满”错误,该句可以看出王进山性格直率,且根据前后文王进山“拔野菜”“煮野菜”等情节,足可见他对战友的体贴照顾。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运用工笔手法,以细腻的笔墨”错误,应是运用了白描手法,笔墨简单平实。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通过“血丝丝”这一神态细节,展现出陈中全已极度疲惫。而“始终睁着”这一动作,表明他不顾自身劳累,时刻警惕着周围环境。在之前遭遇敌人坦克时,陈中全果断指挥大家隐蔽,如“俺们立即拐进树林”,凸显其机智勇敢。如今在战友入睡后仍坚守,体现他勇于担当,是三人小组的主心骨,在艰难处境中守护着集体。②前文里,他们在黑夜中“认不出哪是东哪是西了,只是在荒凉的山岭上乱转圈。陈中全背着马友富,跌倒爬起,跌倒爬起”,经历了迷路、负重前行的艰难。结尾处马友富和王进山入睡,陈中全眼睛布满血丝却未合眼,正照应了此前的种种艰辛,暗示出这一系列困境让他们身心俱疲。同时,陈中全强撑着不睡,也暗示了他们处境依然危险,后续充满未知,情节在此处虽暂歇,却留下诸多悬念与伏笔。③从三人的状态可看出,马友富受伤、王进山饥饿疲惫,他们相互扶持,如陈中全背着马友富,王进山积极准备食物等。陈中全在风雨中坚守,表明在困境面前,他们毫不退缩。“他们只觉得同着一个命运,同着一个理想,他们的心贴在一起成了一个整体”,体现出志愿军战士不畏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贯穿于他们的经历中,也正是作品要传达的核心主题,展现了军人在艰难战争环境下的高尚坚守与英雄本色。④结尾描绘出一幅风雨交加、人物状态各异的画面。读者看到此景,会因陈中全未眠而担忧他们能否熬过风雨,是否会遭遇敌人等。且此时画面戛然而止,未说明后续,给读者留下了无尽想象空间,使故事在结束处仍余韵袅袅,让读者在合卷后依然沉浸于对三人命运及战争残酷性的思考之中,强化了作品的感染力与艺术魅力。【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①材料二徐怀中提出“当然要写金戈铁马,要写血与火的考验,但不能一味局限于此沦为套路”“也写人之常情”“普通基层官兵的日常工作生活”,即军事文学创作应突破局限,不应仅聚焦于金戈铁马、血与火的考验等常规套路内容,而是要多元呈现军人的各方面状态。在《北汉江两岸》里,“煮野菜”这一情节恰恰符合这种多元创作的理念。它跳出了传统军事文学只着重刻画战斗场面的窠臼,将视角转向了基层官兵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从日常的找野菜、生火、烧水、煮野菜等环节入手,展现了志愿军战士在战争间隙的生活状态,丰富了军事文学的内容维度,契合徐怀中所倡导的军事文学创作方向,使作品的呈现更加立体、全面。②根据材料二“不光是反映炮火连天、硝烟纷飞,普通基层官兵的日常工作生活”即军事文学创作不只写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还要写生动有趣的生活场面。文本中,“煮野菜”情节里,王进山“小时候跟厨师做过伙计,烧得一手好饭菜。他把柴火架好后,先点着烟卷,然后点着柴火。柴火很潮,他不断把脸伸到‘锅台’边上吹火,烟熏得他眼都不好睁”,通过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把王进山认真做饭、尽力为大家准备食物的状态展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他质朴、热心的一面;陈中全在一旁操心着赶路,又关注着做饭的情况,体现出他的沉稳与顾全大局。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围绕着煮野菜这件事,展现出彼此之间自然的相处状态,凸显出三人至纯至真的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饱满,而不是仅仅作为战争中的“符号化”英雄存在,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③在“煮野菜”这一情节中,虽然没有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但能深刻体现出我军战士的内在品质。当时物资匮乏,粮食稀少,他们选择依靠野菜来解决饥饿问题,面对这种艰难的条件,没有丝毫抱怨和沮丧,而是积极地去寻找野菜、动手煮野菜,并且还能把没油没盐的野菜煮得让大家吃得满意,像陈中全询问王进山煮野菜的技巧,这一细节反映出战士们即便身处困境,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有着积极应对困难的机智。同时,他们坚信能够克服当下的艰难,最终找到队伍、迎来胜利,这种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在“煮野菜”的日常点滴中得以彰显,更好地呼应并深化了作品想要表达的我军战士不畏艰难、团结协作、坚守信念等主题思想,让主题表达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生活情节自然地传递给读者。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材料二: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节选自苏轼《与苏辙书》)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吾前后A和其诗B凡百C数十篇D至其E得意F自谓G不甚愧H渊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而畜素琴一张”,与《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是同一类特殊句式。B.材料一“但识琴中趣”中“但”,意为“只、只是”,与《短歌行》中“但为君故”的“但”字含义不相同。C.材料二“然其诗质而实绮”中“而”,表转折,与《劝学》中“而见者远”的“而”用法相同。D.材料二“此所以深服渊明”中“所以”,指“……的原因”,与《师说》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所以”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潜做彭泽县令时,一开始命令公田全部种秫谷,后来在妻儿的请求下才决定一半种秫谷一半种粳米。B.陶潜做彭泽县令时,因不愿意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向权贵低头,就归隐田园,并创作了《归去来兮辞》。C.陶潜的亲朋好友中有好事的,有时带着酒肉到他家去,他也不推辞。每次喝醉了,就感觉舒适快意。D.苏轼认为追和古人的诗从他开始;在历代诗人中没有谁是他非常喜爱的,他唯独喜爱陶潜的诗。13.把《师说》中的句子和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2)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14.苏轼为什么写了众多追和陶渊明的诗歌?【答案】10.BDF11.B12.A13.(1)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低于圣人也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2)州里征召他担任主簿,他不去任职,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因此患上了瘦弱的病。14.①苏轼认为陶诗表面看起来质朴简单,内涵却丰富饱满,超过历代诸多名家诗作;②苏轼对陶渊明的为人处世深为钦敬,通过写和诗能更好地感受其人格魅力。【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呈现了陶渊明生平和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通过不同视角展现出陶渊明的高尚品格和隐逸生活。材料一中描述了陶渊明不屈服于权贵、喜好淡泊自适的生活态度,塑造了一个超然物外的隐士形象。材料二则记录了苏轼对陶渊明诗歌风格的高度赞赏,并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为人处世态度的共鸣。【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前后追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吾前后和其诗”是主语,“凡百数十篇”是谓语部分,为了表强调,可在主语后断开,故在B处断开;“凡百数十篇”是和其诗的数量,表意完整,故在D处断开;“至其得意”是状语,可单独断开,表示强调;“自谓不甚愧渊明”主谓宾齐全,故在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都是定语后置句,应为“而畜一张素琴”“蚓无利爪牙”。句意:但是收藏有一张素琴。/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B.错误。都是“只,只是”的意思。句意:只要懂得琴中的乐趣。/只是因为您的缘故。C.正确。句意:但他的诗看上去朴实而实际上华美得很。/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D.正确。……的原因/用来……的。句意: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的原因/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一半种秫谷一半种粳米”错误。根据原文“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可见是大部分种秫谷,小部分种粳米。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众人”,一般人;“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而耻于师学”。(2)“就”,就职、任职;“抱”,得了、患上;“自资”,宾语前置句,养活自己。【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①根据原文“独好渊明之诗”可知,苏轼对陶渊明的诗歌有着特别的偏好。他评价陶渊明的诗歌“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意即陶诗表面看似质朴无华,实则内蕴丰富,意境深远;根据原文“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可知,他认为陶渊明超越了包括曹植、刘琨、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在内的历史上诸多著名诗人。②根据原文“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可知,苏轼不仅喜爱陶渊明的诗歌,更对其为人处世的态度深有感触。在信中,苏轼引用了陶渊明临终前对子女的告诫,表明自己在性格上与陶渊明有相似之处,都具有刚直不阿的性格,且在世俗中难以适应;根据原文“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可知,苏轼意识到自己也有类似的问题。因此,他晚年深感与陶渊明心灵相通,通过写和诗能更好地感受其人格魅力。参考译文:材料一:陶潜,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中有高洁的节操,知识渊博善于作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为乡里邻居所看重。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解职回家了。州里征召他担任主簿,他不去任职,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因此患上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可以吗?”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可酿酒),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于是命令一项五十亩种秫谷,五十亩种粳米。(陶渊明)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属县,他的下属说应该穿上官服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地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兮辞》。陶潜的亲朋好友有喜欢多事的,有时带着酒肉到他家里去,他也不推辞。每次喝醉了,就非常舒适快意。陶潜不经营产业,家中的事务全部都交给儿女和奴仆。他从来没有过高兴或愤怒的神色,碰到有酒就喝,有时候没有酒,也常常吟咏不停。他曾经说夏季安闲无事,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吹来,自己觉得是羲皇时代的人。陶潜生性不懂音律,但是收藏有一张素琴,琴上系弦的绳子和标记都不完整,每当有朋友聚会,他就抚琴应和,说:“只要懂得琴中的乐趣,不用弹出弦上音!”陶潜在宋元嘉年间去世,当时六十三岁,所有文集都流行于世。材料二: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实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很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刘桢、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先后酬和渊明的诗,总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外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结果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和他同样的忧患,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的原因,想在晚年学习他一点长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①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②?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①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苏东坡被贬黄州的第三年。②营营:周旋、忙碌。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前两句生动地表现出词人纵情豪饮的情状,“仿佛三更”写出饮酒之兴、醉意之浓。B.家童雷鸣似的打鼾声和江流声是借环境的杂乱喧嚣,烘托词人内心的情绪。C.“夜阑风静縠纹平”这一景物描写反映了词人心灵的超越,自然地引出后文。D.文末两句余韵深长,展现了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1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两句如何理解?请结合该词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5.B16.这两句大意: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周旋忙碌、追逐名利?这两句直抒胸臆,写出苏轼多年来在仕途上周旋思虑、身不由己的苦闷。也是苏轼屡屡受挫后向往自由、渴望解脱的心声。【解析】【导语】苏轼在《临江仙》里借醉酒之境,抒发被贬黄州后的无奈与超脱。上片写醉酒归家的情景,体现闲适与落寞。下片表达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以“江海寄余生”的潇洒形象,传达出超脱尘世的哲思。【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借环境的杂乱喧嚣,烘托词人内心的情绪”错误。词中“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描述了词人敲门时家童已酣睡如雷鸣,无人回应,词人只好倚杖听江声的场景。这里的“雷鸣似的打鼾声”和“江流声”并不是借环境的杂乱喧嚣来烘托词人情绪,而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借这样的景色来衬托夜晚的静谧和词人内心的孤寂。词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找到归宿感,反而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要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长恨此身非我有”,这里的“恨”是遗憾、不满的意思,词人感叹自己的身体和命运并不完全由自己掌控,而是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使他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无奈。“何时忘却营营”,“营营”原指往来盘旋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词人为了生计和名利而奔波忙碌的状态。词人渴望有一天能够摆脱这种忙碌的生活,忘却世俗的纷扰,过上自由自在的日子。整首词通过描绘词人夜晚饮酒、归来无人应门、倚杖听江声等场景,营造出一种孤寂、宁静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被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他一方面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生活;另一方面又无法完全摆脱这种束缚,只能无奈地面对现实。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得这两句话的表达更加深沉和有力。作答时,分两段回答,分析表达效果时要答出手法“直抒胸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数字入诗隐含着古人的时空观和生命体验,比如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上下数字对举,成为开拓时间和空间的有效工具。【答案】①.榆柳荫后檐②.桃李罗堂前③.故不积跬步④.无以至千里⑤.万里悲秋常作客⑥.百年多病独登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荫、檐、跬、至、常、作、频烦。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下几丈远。我的脚烂了,路又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我想喊他等等我,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不叫他,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哎!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等我(A)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噔噔噔地自个儿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甩下几丈远。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我走快,①;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块头,个子不大,但从他那幅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儿,他穿了洗淡了的一身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②,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没有赶上他,但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这时,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B),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我们到包扎所,已是下午两点钟了。这里离前沿有三里路,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长了许多野草,显然,③。我们到时,屋里已有几个卫生员在弄着纱布棉花,满地上都是用砖头垫起来的门板,算作病床。我们刚到不久,来了一个乡干部,他眼睛熬得通红,用一片硬纸插在额前的破毡帽下,低低地遮在眼睛前面挡光。他一肩背枪,一肩挂了一杆秤;左手挎了一篮鸡蛋,右手提了一口大锅,呼哧呼哧地走来。他一边放东西,一边对我们又道歉又诉苦,一边还喘息地喝着水,同时还从怀里掏出一包饭团来嚼着。我只见他迅速地做着这一切,他说的什么我就没大听清,好像是说什么被子的事,要我们自己去借。我问清了卫生员,原来因为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哪怕有一二十条棉絮也好。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C)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我那位同乡,请他帮我动员几家再走。他踌躇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一处字形错误和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出修改。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下列各项中的引号跟例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A.《说文》里讲:“匠,木工也。”B.对中小学生来说,钟杨可以称作“科学队长”了。C.包身工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答案】18.示例:A紧走慢赶B局促不安(忸怩不安、如坐针毡)C自告奋勇(毛遂自荐)19.①“幅”改为“副”;②“现在背后看去”改为“现在从背后看去”;③“高挑挑的块头,个子不大”改为“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④“洗淡了的一身黄军装”改为“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20.示例:①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②这要说是伪装(这与其说是伪装)③小学已有多时不开课了21.C【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文中“我”因为脚烂路滑赶不上通讯员,但又不想被落下太远,所以只能加快脚步尽力去追,可填“紧走慢赶”。紧走慢赶:快速地走和缓慢地走相结合,形容加快脚步努力追赶的状态。B文中通讯员见“我”挨他坐下后,表现得很紧张、不自在,不知如何是好,可填“局促不安(忸怩不安、如坐针毡)”。局促不安: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忸怩不安:不好意思,心里慌乱。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C“我”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主动积极地讨要借被子这件差事,根据语境可填“自告奋勇(毛遂自荐)”。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辨字形、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幅”用于布帛、图画等的量词,“副”用于成双、配套等的量词,形容肩膀用“副”,所以“幅”改为“副”。②成分残缺:“现在背后看去”缺少必要的介词,加上“从”使表意完整,改为“现在从背后看去”。③搭配不当:“高挑挑的块头,个子不大”偏正短语不搭配,正常表达应是先描述个子情况,再描述块头情况,所以“高挑挑的块头,个子不大”改为“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更合理。④语序不当:“一身”是数量短语,“洗淡了的”应修饰“黄军装”整体,改为“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根据前文“我走快”以及后文“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的对应关系,这里应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体现出他根据“我”的速度调整自己的行走状态,保持距离。②处:从“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以及后文“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可看出,是对树枝作用的一种判断,填“这要说是伪装(这与其说是伪装)”合适,说明树枝起不到实际伪装作用,更像装饰。③处:前文提到包扎所设在小学里,中间空地长了很多野草,由此推断小学应该有段时间没正常开课了,所以填“小学已有多时不开课了”。【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例句“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中引号表示强调突出房屋排列的形状。A.引号是直接引用《说文》里的话语内容,作用是引用。B.引号是特定称谓,称钟杨为“科学队长”。C.这里引号是强调突出“做”与“不做”这两种行为,和例句引号作用相同。D.“大师”加引号是反语讽刺意,“发扬国光”加引号也是反语讽刺。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4分)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烟涛微茫信难求②金就砺则利③假舆马者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答案】①确实、实在②接近、靠近③借助④并列、排列,引申指“(与之)同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句意:烟波浩渺,水雾迷蒙,实在是难以找到啊。②句意:金属用磨刀石磨砺后就会变得锋利。③句意:借助车马的人。④句意: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是君子不屑与之并列的。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那么,仅仅靠“质疑”就能取得进步吗?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学贵有疑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谓之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谓之习。这就是学习的诠释。清初理学家、教育家陆稼书,在为官期间与诸生讲读书时说:“要无疑看到有疑,有疑看到无疑。”此二言揭示读书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