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河北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河北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河北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河北省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四单元综合复习目

录CONTENTS01时空线索02思维整合03综合拓展04中考面对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统一和民孕育族交融政权分立东汉·魏·①_____②_______·吴蜀西晋·十六国·③________东晋促进民族交融·十六国·③________东晋东魏→北齐④_______西魏→北周北魏北朝宋→⑤_____→梁→陈齐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统一和民孕育族交融民族交融促进政权分立·北方各族的⑥_______·北方人口

⑦_______人口迁徙内迁南迁与汉族杂居,逐渐交融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政治改革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交融科技文化繁荣1.阶段特征: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2.主要表现(1)政治:国家大分裂,各种矛盾交织,政权分立下孕育着统一的趋势。(2)经济:⑨______________

得到初步开发,南北经济

趋于平衡。(3)民族关系:北方各族不断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

各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⑩___________。江南地区交融1.中国古代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对比名称时间战况影响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军队战胜秦军主力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军队战胜袁绍军队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名称时间战况影响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战胜曹操军队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淝水之战383年东晋军队战胜前秦军队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项目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同点背景封建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鲜卑习俗治理国家困难重重特点创设新制度(县制等)

仿效汉制侧重富国强兵移风易俗项目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同点目的使秦国富强,取得兼并战争中的优势地位巩固统治,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作用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项目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同点背景处于中国分裂割据、社会动荡的时代;面临着增强国力、击败外敌的任务阻力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性质封建化性质的改革作用增强了国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功的原因(1)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因时改革。(2)改革措施都符合当时的实际,行之有效,都能促进政权的封建化。(3)改革者都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23456789101112131411.A.发生于2世纪初B.导致前秦统治土崩瓦解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D.实现了长江以北地区的统一《后汉书·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208年)的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该战役(

A

)C23456789101112131412.A.《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B.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C.《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D.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2023山东临沂中考]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A2345678910111213141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经过艺术加工,所以有“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A项符合题意;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说法错误,排除B项;《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不一定可靠,排除C项;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23456789101112131413.A.秦朝B.西晋C.北魏D.南朝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某学生绘制了如下政权更迭图,图中“?”处的朝代是(

A

)B23456789101112131414.A.农业发展B.海外贸易C.朝政腐败D.民族关系下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从该印文可以了解西晋的(

A

)D2345678910111213141点拨:根据题干中“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颁发印章,说明内迁少数民族归属西晋,民族交融趋势加强,因此从题干印文可以了解西晋的民族关系,故D项正确;题干信息说明的是西晋的民族关系,与农业发展、海外贸易、朝政腐败无关,排除A、B、C三项。23456789101112131415.A.人口迁徙B.北魏孝文帝改革C.大运河的开通D.经济重心的南移[2023北京中考]以下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某单元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A

)A23456789101112131416.A.八王之乱的爆发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江南地区的开发D.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2024湖南中考]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期,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这推动了(

A

)C23456789101112131417.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2023山东临沂中考改编]“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这是宋朝抗金名臣李纲对4世纪末期一次以少胜多著名战役的描述。这次战役是(

A

)C2345678910111213141点拨:由材料中的“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4世纪末期一次以少胜多著名战役”可知,这描述的是淝水之战,C项符合题意;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排除A项;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排除B项;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排除D项。23456789101112131418.A.汉文帝以德化民B.汉武帝尊崇儒术C.光武帝释放奴婢D.孝文帝改用汉语[2023山东济南中考]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这段记载,反映的是(

A

)D23456789101112131419.A.北方人大量迁往南方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C.南北方饮食基本一致D.民族之间相互交融[2023广东深圳中考]貊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在炙肉时,将整只动物放在火上烧烤,再分块分食。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南齐高帝曾赐给江淹鹅炙和美酒,奖励他草拟诏书有功。说明这一时期(

A

)D234567891011121314110.A.汉族在民族交融中居主导地位B.民族交融方式多样C.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D.胡汉之别观念淡化[2023湖北荆州中考]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以上材料说明(

A

)B234567891011121314111.A.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B.强调因地制宜C.开创农书撰写的先河D.注重工具革新据表可知,《齐民要术》(

A

)A时期农书内容主要来源东汉《四民月令》日常农事活动北魏《齐民要术》收集整理的百余种古书明朝《农政全书》大量引用《齐民要术》234567891011121314112.A.鲜卑族的农业生产水平B.魏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C.魏晋南北朝政权的并立D.汉文化对北魏社会的影响[2024重庆中考A卷]在山西大同北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漆屏风,绘制有包括帝舜、周太姜、晋文公、汉成帝等人物故事其画风,与《女史箴图》有共通之处。这反映了(

A

)D234567891011121314113.A.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C.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D.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下图是中国历史某单元的目录,该目录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

)B1.三国鼎立2.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3.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4.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2678910111213141345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摘编自《魏书》2678910111213141345(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材料一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1分)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4分)2678910111213141345答案:政权:魏。(1分)措施:组织流亡农民和士兵,开垦荒地,实行屯田;采取恰当的战术取得官渡之战胜利;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南许多地区出现一派田美土肥之象的原因。(4分)2678910111213141345答案: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或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一点2分,共4分)(3)

根据材料三,指出材料中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4分)267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