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活动》习作指导及例文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活动》习作指导及例文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活动》习作指导及例文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活动》习作指导及例文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活动》习作指导及例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活动》习作指导及例文

习作:多彩的活动

【课前解析】

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多彩的活动"。

教材的第一部分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点明话题,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参加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打开学生的思路。课文呈现了“拔河”“看京剧表演"看望老人”三幅图片,提示了活动的范围——主要指校内外举办的各种集体活动。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唤醒集体活动的回忆,搜索相关素材,进行筛选,确定自己要写的活动。

教材的第二部分提出了习作要求:一是活动过程,要把过程写清楚,重点写活动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二是写场面时,要注意点面结合,在点的描写上,要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写出来;三是要写出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这里的“印象深刻"指的是学生在选材时要选择让自己真正有印象、有感触的活动。

第三部分是习作的交流与修改。一是写好之后的交流,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通过交流,了解自己是否把活动过程写清楚了,是否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了,明确习作的修改方向。二是在修改自己习作的时候要用上修改符号,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教学重点】

如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难点】

怎样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解读习作要素

1.情境导入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过无数次活动,这些活动成了我们美好记忆的一部分。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活动有哪些?

2.阅读习作要素,了解习作重点

(1)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先来翻开单元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本单元的习作素养是什么。

预设: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整体叙述或概括性描写有机结合。把活动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写出体会。

(3)接下来让我们观察下面这三幅图画,他们都在做什么活动,又有怎样美好的回忆呢?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就自己喜欢的活动来谈一谈参加活动的好处,为习作搭桥。引发学生共情,接着出示3张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言,感受多彩活动的快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呈现话题,明确习作内容

1.“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校园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演出、植树、端午节看龙舟、看望孤寡老人……这些校内外活动,你参加过哪些?

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板书课题。

(板书:多彩的活动)

2.明确写作要求。

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

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教师引导:写完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指导审题,关注习作重点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本次习作的重点吧。

预设1:选择一次活动,把过程写清楚,突出重点内容。

预设2: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把活动写生动、写具体。

预设3:把活动中自己的体会或感受写下来。

教师总结:这次习作要把过程写清楚,有重点,整体描写和局部描写,有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有体会。

教师板书:活动过程写清楚运用点面结合活动中体会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内容、习作重点及具体要求。)

四、拓展思路,指导选材技巧

1.根据习作提示,指导学生选材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类型:“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学校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演出、植树、端午节看赛龙舟、看望孤寡老人……这些校内外活动,你参加过哪些?

教师指名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过渡:每个人参加过的活动都不同,即使参加过同一个活动,不同的人对活动的印象也会有所差别。

(2)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我们可以这样来写:

◆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注意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习作提示中的校内外活动,旨在让学生明确活动可以有很多选择,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交流与分享的兴趣。)

(3)巧用导图,总结思路

教师引导:根据这个思维导图,我们知道了多彩的活动内容一共包括哪两个部分?

预设1:校内活动。

预设2:校外活动。

教师引导:“校内活动"都包括什么活动呢?

预设1:体育活动:跳绳比赛、接力赛、足球比赛……

预设2:传统文化活动:汉字大会、诗词大会、国学阅读会……

预设3:其他活动:升旗仪式、歌咏比赛……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校外活动”则包括公益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植树活动……

和非公益活动:参观博物馆、踏青……

2.指导学生照样子,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活动。

①学习小伙伴想变成的事物

学习小伙伴1: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是去年学校举办的运动会,我参加了400米接力跑。比赛时我脑子一片空白,只听到风在耳边“呼呼"地刮着,接棒以后整个人像射出去的利箭,拼命地向前跑去,最后我们赢得了比赛。

学习小伙伴2: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是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我懂得了要关爱老人。我给一个老奶奶剪指甲的时候看到她的指甲很长,跟她交谈的过程中才知道她不愿意麻烦别人,所以一直没有剪。当时我的心里十分难受,至今难忘。

学习小伙伴3: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是参加全市的散打冠军争夺赛。我苦练散打五年,对这次比赛充满了期待,当我信心满满地站上擂台时,才发现厉害的选手很多,每一场比赛都进行得格外艰难。虽然最后我输掉了比赛,但从对手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新动作,还是收获满满。

②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是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根据学习小伙伴的提示,说清楚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活动,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小伙伴的表达与分享,让学生明确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活动,选择这些活动的理由是什么,并勾连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教师过渡: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活动真丰富多彩啊,理由也都十分充分。我们应该如何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明白呢?下面我们一起跟着课本学一学写作方法吧。

五、研读课文片段,学习写作方法

1.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明白

(1)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描写活动的过程要有序,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等,择取最精彩的内容呈现给读者,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2)我们来看一下课文中的例子,了解描写的顺序。

课文示例顺序表达效果

《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事情发展顺序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层次分明

《开国大典》早上六点钟→下午三点整→阅兵式开始→阅兵式完毕→晚上九点半时间先后顺序

教师提问:在这个表格中,这两篇文章分别按什么顺序写的呢?预设:《狼牙山五壮士》按事情发展顺序。《开国大典》按时间先后顺序。

2.把活动的场面写详细、具体

(1)点面结合,增强表达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描写的过程中,既要对多个场景、人物进行概括描写,形成整体面;又要对典型场景、人物进行详细描写,突出个体性。点面结合,可以是多点一面的结合,也可以是多面一点的结合。

示例:

教师提问:这段描写中,哪些时整体描写?哪些是个体描写呢?

预设:对五位壮士整体的描写,对班长马宝玉个体的描写,点面结合,增加了描写的层次感,表现了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2)选材典型,突出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场活动中往往会有很多人,我们在描写时要突出重点,详细描写主要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

教师出示《狼牙山五壮士》语段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作者通过语言、动作描写,着重突出班长马宝玉的英勇果断、有勇有谋,为这支队伍增色不少。

(3)注重对比描写,展现细微差异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同一场活动,不同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自然会有差异,活动所呈现的氛围、情景也会有所区别。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呈现人物及场景的前后变化,这既是情节曲折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直观表现。

教师出示《狼牙山五壮士》语段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同样是动作描写,五个人物的四套动作各有所侧重,展现了人物各自职责、性格的不同,塑造了人物的英勇形象。同时,片段运用侧面描写,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形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如何通过点面结合、选取典型材料、采用对比描写的方式把活动的场面写详细、具体。结合课文典型语段进行解读,让内容表达更加真实可感。)

3.借助片段学技法

教师过渡:学习完这么多推荐方法后,我们一起去看看学习小伙伴写的片段吧,边读边分析小伙伴们运用了哪些技法。

片段一

期待已久的运动会终于开始了!锣鼓声响,口号震天,各班穿着极具特色的服装,如游龙浩荡,似彩凤飘舞,像决堤的春潮涌动在操场上。我们班踏着整齐的步伐经过主席台时,同学们个个深吸一口气,群情激昂,熟练无比地高声喊道:“六(3)六(3),非同一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只顾着大声喊,却不想耳朵早已嗡嗡作响。我用眼睛的余光一瞥,只见许小可满脸通红,他的声音比我的要大上好几倍!

为开幕式助兴的还有我们班的十人空竹表演,他们一出场就成为全校关注的焦点,千百名师生围着他们。只听“呼啦啦"的声音响彻云霄,他们尽情地抖动着,“飞龙入海”“海底捞月"……各种花样,叫人羡慕不已。

预设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贴切。

预设2: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把开幕式的场面写得生动形象。

预设3:片段的描写顺序值得我们学习,从整体到部分,层层推进。

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继续看一下片段二,边读边思考小伙伴运用了哪些技法,片段中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

片段二

比赛开始了!哨声一响,蓄势待发的运动员们立刻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只见我们班的种子选手——400米“跑神”,他咬紧牙关,鼓起腮帮,使出全身的力气,他的两只脚像贴地翻飞的翅膀,又像高速运转的搅拌机,直看得我眼花缭乱。他像一阵风似的,转眼间已经超出别人两米远的距离了。被甩在后面的人顿时慌了神!他们憋得满脸通红,埋起头来,紧绷着身子,提着一口气朝前赶。但他们哪里是“跑神"的对手,紧赶两步又顿时偃旗息鼓,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摇摇晃晃,乱作一团……

预设1:“蓄势待发的运动员们立刻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运动员们的速度之快

预设2:句子“他咬紧牙关,鼓起腮帮,使出全身的力气"是“点”的描写如果能增加一些动作或神态描写,会更形象、具体。

教师追问:同学们评价的真是有理有据,除此之外,文中还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

预设:接连的阴雨天让我感觉浑身无力,我想我快要烂掉了。一天,一只凶狠的大黑虫向我扑来,它留着口水说:“你好,我的午餐”,这时一只青蛙救了我……

教师过渡:这位同学修改后的句子确实更加优美,更有意境,这个语段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技法呢?

预设:“被甩在后面的人顿时慌了神!他们憋得满脸通红,埋起头来,紧绷着身子,提着一口气朝前赶。”这通过写其他运动员慌了神,侧面烘托出种子选手的厉害。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习小伙伴所写的片段进行解读,旨在让学生明确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写作技巧,通过评改习作片段,为完成和修改整篇习作作铺垫。)

六、佳作欣赏,学习技巧

教师过渡:在学习完选材方法和写作技法后,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例文《运动会》。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习作例文,边读边思考例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思考完后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运动会

今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迎来了学校秋季运动会。

放眼望去,操场上,彩旗飘飘,人头攒动。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

同学们用他们特有的热情等待着运动会的开始,而运动健儿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似乎信心十足。比赛开始了,操场上顿时人声鼎沸!

你瞧,那边是男子100米短跑。随着裁判老师“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坐在旁边的观众高声大喊:“加油!加油!”运动员们你追我赶,奋勇向前,快到终点的时候,他们更是使出全身的力气往前冲,每个运动健儿都不甘落后,那股为班级争光的冲劲儿,真让我们感动。

再看,操场的另一角是垒球比赛区。只见我们班的小钱同学也在那里等候着,一个接一个的同学扔着垒球,终于轮到我们班了。只见小钱同学拿着垒球,然后身体往后微微一仰,最后快速地将垒球扔了出去。这个垒球呈抛物线形状在空中飞了一段时间,就掉了下来。哇!扔得这么远呀!小钱同学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竟然拿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真是厉害!大家欢呼起来,为他喝彩。

时间过得真快,运动会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在这次运动会中,我们有收获,当然也有失败,我们应该重整旗鼓,期待着在下一次的运动会中再创佳绩。

各小组汇报交流,全班评议。

预设1:开头交代运动会的时间和天气,用“漫长的等待"来表现同学们对运动会期待已久。

预设2:第3自然段场面描写,从“面”上描写运动会的盛况和同学们的心情。

预设3:第4、5自然段用两段文字进行“点"的描写,突出运动员为班级争光的劲头。

预设4:结尾照应开头,点明这次秋季运动会的意义。

……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习小伙伴的佳作,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本单元的习作要求,通过对本篇习作方法和技巧的分析,旨在让学生参考与借鉴,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教师小结:这篇习作围绕运动会一事展开叙述,采用“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将同学们在运动会中的表现描写得详细具体。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是一篇比较好的习作。

七、巧拟题目,学列提纲

1.自主交流拟题方法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为本次习作拟题?

预设1:直接以活动名称拟题。

赛龙舟一场足球赛国庆联欢会

预设2:结合活动特点、自己的感受拟题。

精彩的篮球赛难忘的义卖活动有趣的班会

2.依照范例,学习写作提纲

教师引导:写作前拟好提纲,不仅能够厘清写作思路,还能让作文的结构清晰。

出示写作提纲范例,思考:以上提纲开头、中间、结尾分别介绍了什么内容?写作提纲都采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结合课件,交流如何列写作提纲,重点引导中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如何做到层次清晰,使活动完整。

师生讨论并归纳:

(1)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2)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注意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3)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学生自主列写作提纲,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列完提纲后,师生交流提纲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帮助学生完善提纲内容。

学生修改提纲。

八、积累素材,动笔写作

教师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如何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注意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还从学习小伙伴的习作片段中学会了如何写自己印象深刻的活动、选该活动的理由。如何让我们的习作语言优美,让我们的文章结构别出心裁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习作素材,请大家读一读。(出示课件39-48)

学生自主阅读习作素材。

教师引导: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照拟定好的习作提纲,把自己心中的好地方形成习作吧。

学生动笔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例文赏析)

【教学过程】

一、根据习作要求,进行修改

1.对照要求,评价修改。

评价内容自评他评

写清楚了活动的过程☆☆☆☆☆☆☆☆☆☆

活动中有自己的体会☆☆☆☆☆☆☆☆☆☆

关注整个活动的场景☆☆☆☆☆☆☆☆☆☆

关注个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对照评价表,给自己评评星,并试着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2)对照要求,同学互评。

对照评价表,给同学评评星,并试着用修改符号帮他改一改。

(设计意图:自评互评修改环节,老师先出示评改要求,给学生必要的引领,保证学生评价修改时能有样可学,有法可依。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问题,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明显的错误。同时还可以吸取组内成员的优点,充分发挥同学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二、佳作欣赏,全班共评

1.例文一:龙舟赛

师生共读,读后交流:

这篇文章哪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

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习作开篇点题,语言极富感染力。中间描写了节日里的场面,烘托出节日热闹的气氛,生动地刻画出龙舟的样子。小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指挥员指挥船只向前奋进的场面,将比赛场景描写得扣人心弦,并且写出了自己在这场激烈的比赛面前激动的心情和比赛的结果。结尾表达了自己对这次比赛的留恋。全文语言生动形象,值得一读。

2.例文二:难忘的拔河比赛

指明学生读,读后交流: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好在哪里?

预设:

(1)倒序开篇,用排比句写出拔河比赛的热闹场面,突出“难忘”,引出下文。

(2)生动具体,对赛前操场上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描写,生动形象。

(3)点面结合,把活动场景写得活灵活现。

(4)详略得当,详写第一场比赛,略写第二、三场比赛,用简洁的语言丰富了习作内容。

(5)深化主题,结尾写出了自己的感悟,深化了文章主题。

教师总结:这篇习作,小作者以回忆开篇,运用排比句式概括出比赛的“难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中间写操场上的场面,重点对比赛过程进行描写,抓住了全体学生的表现和典型人物的细节,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了刻画,做到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活动场景活灵活现,让人读后仿佛身临其境。

3.例文三:操场真热闹

这篇文章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小组内讨论交流。

预设:

(1)交代背景引出下文对活动场面的叙述。

(2)点面结合把跳绳活动写得很具体

(3)场面描写介绍了操场南面低年级同学踢毽子的情形。

(4)自然收束结尾点题,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小作者在习作开头交代了活动背景,引出下文对活动场面的叙述。中间部分按方位顺序分段把操场上不同地点、同学们不同的活动情况作了具体描写,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在介绍同学们的活动时,点面结合,突出了操场上的热闹场景和同学们的愉快心情。结尾表达了小作者的感受,使文章结构完整,中心明确。

(设计意图:欣赏优秀例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掌握写作的方法,写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二、小组合作,评议修改

习作原文:惊险刺激的游乐园之行

1.小组內自由读习作原文然后给出意见。

(1)我的修改建议是:______。

(2)这篇文章最吸引我的段落是:________。

小组內共同修改习作。

2.出示修改后的习作,学生对比阅读体会。

三、欣赏名家作品

窗边的小豆豆(节选)

教师诵读,学生欣赏。

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本文截取的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中运动会的一个片段,讲了两个有趣又特别的比赛活动,过程清晰、生动,既有场面描写,又有个体描摹,点面结合,从侧面反映出巴学园独特的教育理念。

四、继续完善习作

继续完善自己的习作,然后把它誊写到作文本上。

【例文】

龙舟赛

每当蝉鸣荔熟、稻花飘香的时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到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富有民族特色的龙舟赛。

端午节那天,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插着鲜艳的彩旗。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如潮水般地涌向河两岸。此时,人声鼎沸,彩旗飘扬,好一派热闹的节日景象。

看,三枚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十几条龙舟头咬着尾、尾接着头,从上游鱼贯而下。两岸顿时沸腾起来了,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汇成一曲动人的交响乐。龙舟颜色各异,龙头千姿百态,长着犄角,睁着双眼,栩栩如生,犹如条条真龙在戏水。龙舟上的健儿们穿着红背心,头上用白毛巾扎着英雄结,个个如出征的战士,格外精神。

“轰隆隆”,礼炮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般在水面上飞驰。岸上的人们欢呼雀跃,击掌喝彩。龙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那奋勇争先的场面激动人心,令人振奋。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蒲葵扇,双脚不停地上下跳动,使出浑身解数,鼓舞队员向前奋进。

站在岸边观看龙舟赛,我的内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健儿们不负众望,他们沉着、镇定,挥动着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地划着。有一条龙舟遥遥领先,成了群龙之首,最终夺魁。顿时,岸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龙舟赛在欢乐的氛围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进的锣鼓声仍在我的耳边回荡,健儿们奋勇拼搏的情景也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难忘的拔河比赛

那天,同学们挥汗如雨,团结一心;那天,同学们使出吃奶的劲儿,嗓子都喊哑了;那天,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场精彩的拔河比赛。

盼星星,盼月亮,拔河比赛终于开始了。操场上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同学们一窝蜂似的围在赛场上,只见一条大粗绳子压在赛场当中的两条白线上,绳子中间扎着一块红布条儿。我们六年级(4)班对战六年级(5)班,大家纷纷走上前去,拉住绳子,排成“柳条”形。我的朋友赵思佳紧张极了,心一直“扑通扑通"地跳。我在旁边看出了她的心思,对她说:“没事,别紧张,放轻松点儿……”

“嘟——"哨声响了,大家把身体一齐向后仰,一个个涨红了脸。同学们的手像一把大钳子,紧紧地抓住绳子不放。我们班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脚一步一步吃力地向后退。可谁知六年级(5)班的劲儿也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