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 (网络)_第1页
中国法制史 (网络)_第2页
中国法制史 (网络)_第3页
中国法制史 (网络)_第4页
中国法制史 (网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法制史主讲人马建红双马:一家主流媒体把砀山“家庭反腐”称之为“人伦之殇”,借用伦理学、法学专家之口,引经据典地提倡“亲亲相隐”。其中一位专家说,纵容、鼓励或迫使嫌犯的至亲作证、告发、检举,对眼下办理具体案件当然是有好处的,但却有长远的、深刻的危害——可能会伤害作为人类社会和谐秩序第一基础的伦理亲情。亲亲相隐:回归人伦与人性古代有关的规定同居相隐不为罪唐律《名例律》规定:“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父,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泄露其事及擿语消息,亦不坐。”当然,若犯谋反、谋大逆、谋叛罪时不得相为隐,不用相隐之律。清末修律中“干名犯义”条的存废问题明清律中子孙控告祖父母、父母的行为为“干名犯义”,属十恶之条。礼教派认为“中国素重纲常,故于干名犯义之条,立法特为严重”,应在新刑律中有所反映。关于子孙卑幼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的问题等。孔子:父子相隐伦理法的特征中国古代法以礼为原则,强调维护纲纪伦常,根据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亲属尊卑确定社会等级及行为规范。三纲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均有体现。伦理法的特点使行为人之间的关系成为罪与非罪、罪轻罪重的判断标准。参考书目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清代地方政府》刘馨珺:《明镜高悬—南宋县衙的狱讼》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马小红:《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徐忠明:《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阅读书目:林达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有关权力与权利的;《总统是靠不住的》,有关权力的;《我也有一个梦想》,有关权利的;《如彗星划过夜空》,有关宪政的;《扫起落叶好过冬》,法律故事系列《带一本书去巴黎》,有关法国大革命的;《西班牙旅行笔记》,有关西班牙政治变革的总论中华文明起步较早,源远流长,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神,且一直没有中断过。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一直保持着发展的连续性和主体的纯洁性,成为东方文化的主流,与西方文明并存于世界。中国传统法制的总体成就立法:每个朝代在建立之初,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制定过大而全的基本法典,以为国家法制的基础。除基本法典外,还出现过令、格、式、科、比、典、敕、例、指挥、故事等法律形式,作为成文法典的补充。立法规模之宏大,立法内容之丰富,法律形式之多样,中国古代法制在整个世界古代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司法体制极富特色:从秦朝开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司法体制,以及一系列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审判制度就已经建立起来。并在汉魏晋以后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伦理法特征:儒家学说与实际政治的相互作用,一系列富于浓郁东方农耕社会特色的道德价值观念逐渐被渗透到中国传统法律中,塑造了富有特色的“伦理法”性格。由简略的习惯法状态到充满哲理思维的成文法体系;由充满浓郁古代特色的早期法制,发展到近现代世界同行的法律模式,形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法制遗产。一、中国法制史的内涵作为历史概念:指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法律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作为学科概念:指研究、介绍和传播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法律文化的一门独立学科,属于历史学和法学的交叉学科。学好它,需要更扎实的基本功。研究对象二、中国四千年法制发展概述按照发展阶段及风格特色等标准,中国法制的历史大致可分为早期法制、古代法制和近现代法制三个大部分(一)中国早期法制一般指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制(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特点为以习惯法为基本形态,法律时不公开、不成文的。4、隋唐时期(581~960),是中国传统法制的成熟、定型阶段。隋朝的《开皇律》、唐朝的《贞观律》、《永徽律》为其代表。内容方面,礼法结合,“一准乎礼”成为唐律的最基本特征,“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得到充分体现。以《唐律疏议》为代表,五刑、十恶、八议等制度完全定型化,并且影响了周边国家法律的发展,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华法系。5、宋元明清时期(960~1840),中国古代法制走向专制的时期。基本法典方面,有宋朝的《宋刑统》、元代的《元典章》、明朝的《大明律》、清朝的《大清律例》;皇权得到加强,敕、条例等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维护皇权、加强专制的特质也越来越明显,刑罚的残酷性得以增强;元、清时期法律带有民族歧视性,出现了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2、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3月):存在时间短,但进行了一系列立法创制活动,颁布了大量的社会改革法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3月~1927),继续进行法制的改革,大多无果而终。宪法方面,有1914年反映袁世凯意志的《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1923年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中华民国宪法》,即曹锟的“贿选宪法”。发展演变过程夏:《禹刑》→商:《汤刑》→周《九刑》“周公制礼、吕侯制刑”→春秋时期:子产铸刑书→战国:李悝《法经》,商鞅改法为“律”→秦:《秦律》(睡虎地秦墓竹简)→汉:《汉律九章》→魏:《魏律》(新律)→晋:《晋律》(泰始律、张杜律)→北朝:《北魏律》、《北齐律》→隋:《开皇律》→唐:《贞观律》、《永徽律疏》→宋:《宋刑统》→元:《元典章》→明《大明律》→清《大清律例》清末以后(四)中华法系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1、法系及中华法系的概念法系:一是必须有一个风格独特、特征明显、体系完整的母法系统;二是必须有若干接受该母法影响、具有与母法相同特征的子法系统,有其他国家来仿效母法系统,在母法影响下建立起具有共同特征的法律体制。中华法系:指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为母体,在东南亚早期封建国家之间形成的一个影响广泛的法系。2、中华法系的形成及主要特征中华法系在唐代形成。中华法系的特点,有不同角度的认识:从立法和法典结构上看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从司法体制上看的“行政兼理司法”;最具特色的即是“礼法结合”,即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完全融为一体,表现为亲属相容隐、存留养亲、准五服以制罪等)3、中华法系的解体。近代以后,作为中华法系的外围,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进行西方化改革,标志着子法系统开始解体;清末变法以后,中华法系的主体开始走向解体。三、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发展(一)前学科的法制史研究研究法制历史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渊源。每一个朝代在立法建制方面,都会注意研究和吸收前代的法制经验。东汉班固修《汉书》,首次专设《刑法志》,集中总结一代法制的沿革变迁,此后二十四史的官修正史中,都有此设。个人研究法制的也大有人在,曾产生过著名的律学家。明朝以后有专门的法制史研究者。清末如沈家本即是。(二)近代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初步形成与发展。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法制史作为法学领域的一门基本课程的地位得以确立。从25年到45年之间,是中国法制史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学科发展较为迅速的时期,法史学者有程树德、杨鸿烈、陈顾远、徐朝阳、丘汉平等。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对本学科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积累整理了大量的法制史研究资料。(三)新中国法制史学的曲折发展,可以分为1966年以前、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改革开放以后三个阶段。前17年的缺陷:教条主义与苏联模式影响,“中国国家和法权通史”;具体法律制度研究成果少;阶级分析方法影响,理论批判成分多,实事求是的评价少。文化大革命期间:法律虚无主义盛行,对历史上儒法两家及相应法律制度做简单、拙劣甚至歪曲的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排除左倾思潮的影响,完善了法制史学科的体系和结构,法制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了空前进展。四、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一)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1、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法律文化。如刑法中的死缓制度、诉讼中的调解制度,被称为“良法美制”。2、有利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二)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对传统法律文化的伦理特性的认识。重家族、重血缘、重伦理是中国文化的固有特征,决定了法律“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性格特征。2、注意儒家学说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儒家的理论和价值观影响了古代立法、司法的诸多方面。3、注意探索法律制度与社会土壤的关系。古代的农耕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自然地理环境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独特土壤。第一章夏商的法律制度夏朝: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共传14世、17王、471年。禹是创始人,其子启继承王位,为“家天下”开端。活动范围: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入河北。商朝:前16世纪~前11世纪,汤击败夏桀而建国,至纣王自焚,17世31王,约600年左右。中期有盘庚迁殷。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二、中国法的起源及其依据三、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几种观点中国法起源的一般特点:(一)法出于礼;(二)刑起于兵。“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法出于礼”之“刑起于兵”四、法、刑、律、法制的含义(一)法:古文作“灋”。两种含义:一为废除、免除。如《秦律》中的灋是一种处罚方式,指官吏终身免职,永不录用;二为特定的行为规范形式。《说文》中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代表了公平和正义。另外,古代的法即刑,是单一的刑事规范。(二)刑(三)律律,为“聿”之繁文,具有行列、标准、规矩之义。甲骨文中“师惟律用”之律,有纪律、军法、战时号令之义。将其作为一个行为规范的概念,始于商鞅。商鞅变法,“改法为律”,正式将律引入法律领域,取代了原来的法。用以概括包括刑事法和其他法律在内的所有具有国家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也有人认为此说不可信,应始于公元前260年左右。“法制”第二节夏代的法律制度二、夏代的《禹刑》(一)《禹刑》的由来《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即为夏朝法律的总称。以禹命名,一方面纪念大禹,另一方面,表明该法是继承大禹时期的有关规定制定而成。(二)《禹刑》的性质和内容性质方面,相当于现代的刑法典。内容方面:“昏、墨、贼,杀”。昏是自己做了坏事而窃取他人的美名;墨即贪得无厌,败坏官纪;贼是肆无忌惮地杀人。这三种罪都要处以死刑。三、中国古代最早的军法《尚书·甘誓》记载了夏代的军法。《甘誓》除了列数有扈氏犯下的“罪行”外,主要规定了对军士的作战要求,“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第二节商代的法律制度商朝:前16世纪~前11世纪,汤击败夏桀而建国,至纣王自焚,17世31王,约600年左右。中期有盘庚迁殷。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可靠文字考证的王朝。一、商代法律思想的发展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在商代发展到了高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通过占卜向上帝请示,定罪量刑也要诉诸鬼神,“敬鬼神,畏法令也。”依然是“代天行罚”。甲骨卜辞的说明,使神职人员地位高二、《汤刑》及商代的主要法律形式(一)立法概况1、《汤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可能是商代时期制定的刑事法律。是商代的基本法律,整个商代一直适用。关于太甲不遵行“汤法”、“汤之典刑”的记载,都说明商汤曾制定过刑事法律。盘庚迁殷时,可能对汤刑进行了补充、修改,增加了有关严惩大臣不遵行法律的内容。祖甲时也对汤刑重新修订。《汤刑》可能有三百多条,最重的是“不孝罪”。2、《汤之官刑》,商代初期的单行刑事法规。3、“弃灰之法”,对此有不同的传说。(二)商代的主要法律形式刑:商代的刑法;王命:商王所发布的命令,具有较高法律效力;单行法规:针对某一具体事物或人所发布的命令。三、主要罪名及刑名(一)主要罪名1、不吉不迪:如果行为不善,不按盘庚所说的正道行事,就将其本人处以死刑,灭绝其全家。2、颠越不恭:狂妄放肆,违法乱纪,不服从国王命令3、暂遇奸宄:诈伪、奸邪、犯法作乱4、不孝,实际上要求尊祖敬宗5、巫风:官吏沉醉于歌舞,处以罚丝6、弃灰于公道:向公道上扬灰四、商代的民事、婚姻、继承制度五、商代的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与审判活动“神兽断狱”即皋陶的独角神兽,到商代仍有一定的影响。甲古文中“御廌”,为职官名商王享有最高的司法权,王命就是最高的法律。但由于商朝实行“内服”、“外服”制度,商王最高司法权主要限于内服地区,外服地区的司法权掌握在诸侯王手里。中央专职司法机构为“司寇”(设有正、史等审判官);基层为“士”、“蒙士”。卜者也是商朝司法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第二章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西周:前11世纪~前770年,武王伐纣,西周结束于前771年,12王280余年;前770年平王东迁,是为东周。第一节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一、“以德配天”、“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德的体现就是“敬天保民”,而敬天最终要落实到保民上,即要“怀保小民”。明德:要尚德、敬德,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慎罚: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滥杀无辜,立法司法要慎重从事,任用法官、审理案件、施用刑罚都不可轻率。二、礼治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特征“亲亲”:对亲人亲爱,是处理亲情关系的准则,血缘越密切,应该越亲近。它要求同一宗族相亲相爱,和睦共处。表现为“亲亲父为首”、“万善孝为先”等。分封和任用官吏必须“任人唯亲”,按嫡长继承制世袭。强调“孝”。“尊尊”:对尊贵者敬奉,是处理等级关系的准则,地位越高,应该越受尊重。王依血统亲疏确定人们的身份贵贱,使亲者贵,疏者贱。居下位者必须服从在上位者,表现为“尊尊君为首”、“臣事君以忠”等原则,建构“贵贱有等”的社会秩序。强调“忠”。(续)“长长”:对长者侍奉顺从。要求晚辈必须敬重长辈,同辈中的年幼者应顺从年长者。表现为家族内的“长幼有序”,社会中的“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等。强调“宜”,进而为“义”。“男女有别”:既指“男尊女卑”的地位差别,也指“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还包括“男女授受不亲”的性别界限与行为限制等。强调“节”。(续)“亲亲”是宗法原则,“尊尊”是等级原则。亲亲旨在确立家长制,尊尊旨在维护君主制。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西周以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制。礼制的基本特征:1、“礼不下庶人”,指礼所赋予各级贵族的世袭特权,平民和奴隶一律不得享受。2、“刑不上大夫”,指刑罚的锋芒不是针对大夫以上的贵族,而是指向广大平民。第二节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及礼刑关系一、西周的立法概况1、周文王之法“有亡荒阅”,有关搜捕逃亡奴隶的法规。2、《九刑》:《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一种解释为“九刑”指一部刑书;另一种解释认为九刑之古老的五刑再加上鞭、扑、流、赎,共九种刑罚。3、吕侯制刑《吕刑》:西周中期穆王命司寇吕侯制作的《吕刑》。强调用刑适中,“轻重诸罚有权”,要崇德、司法必须慎重。赎刑的制度化。4、周公制礼:据文献记载,周公姬旦把夏商以来所实行的典章制度、家族宗法、风俗习惯、品节仪式加以整理、修订、增补,使之成为新的系统的行为规则与思想原则。礼中的制度规范,如分封制、世袭制、嫡长继承制、世卿世禄制、土地井田制、王公统军制等,是西周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西周的主要法律形式1、礼2、刑3、誓:周王或诸侯发布的战前动员令,“牧誓”、“费誓”4、诰:训诫词,周王对诸侯发布的命令,“康诰”5、命:王命,周王对某一具体事务临时发布的命令三、周礼的主要内容(五礼)(续)宾礼:即宾客之礼,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称为“以宾礼亲邦国”,要求礼貌。嘉礼:主要是冠婚之礼,是饮宴冠婚、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冠礼西周的五礼,已不专指祭祀时的礼仪制度,而是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大都具有法律效力,起着规范人们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并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作用,具有“法”的性质。四、礼与刑的关系第三节西周时期的刑法制度二、西周的主要罪名(一)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和偶犯眚为过失,非眚即故意,非终为偶犯,惟终为惯犯。故意、惯犯从重;过失、偶犯从轻。(二)罪人不孥。反对族诛连坐,主张罪止一身。“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三)“罔厉杀人”。不要杀无罪者,有不乱罚无辜、罪刑相应的意义。第四节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一)所有权的转变1、土地制度:“封土建邦”,分级“采邑”。按大宗小宗、贵族平民的不同身份分封土地、民众和奴隶,形成周王-国君-卿大夫-士的四级土地所有制。对各级贵族“授民授疆土”。周公把弟弟康叔封到原来商王统治的中心地区,以朝歌为都(今河南淇县),分给他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锖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多是些有某种手工艺专长的氏族。“井田”西周中后期,出现了土地交换、赔偿、赠与等现象。(二)契约关系2、借贷契约“凡有责(债)者,有判书以治,则听。”“责”为借贷所产生的债务。凡因借贷债务纠纷而要求官府处理的,必须持原来订立的“判书”才能受理。判书“傅”即债券,是写有借贷文字的竹木简,一分为二,双方各执其半,称“别”,作为债权债务凭证。“不信者,刑之。”即将赖账不还或借机敲诈者处以刑罚。3、租赁契约二、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自称于君曰小童。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士以下平民实行一夫一妻制,“匹夫匹妇为庶人也,别无媵妾,惟夫妇相配而已。”(三)婚姻成立的条件及限制(1)条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限制:“同姓不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娶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四)“六礼”1、纳采:男方通过媒氏把愿与女方结亲的意愿告知女方,女方如若允婚,男方便会派人交纳采择礼品。礼品用雁,因大雁“木落南翔,冰泮北徂”,有“顺阴阳往来”即妇人从夫之义,并且因为大雁一雌一雄终身相守,“不在匹配”,暗喻女子一旦成婚,必须忠贞不二。2、问名:询问女方的姓氏及生辰八字等,几乎与纳采同时进行,“宾执雁,请问名”。避免同姓为婚,同时占卜婚姻的吉凶。3、纳吉:问名之后,男方对婚姻的吉凶进行占卜,如求得吉兆,便将结果告知女方,称“纳吉”。“纳吉用雁,如纳采礼”,其程序如同纳采,也用大雁。4、纳征:征及成的意思。纳币后,两家婚姻关系成立,女子不可以再另聘他人。5、请期:纳征之后,男方会再行占卜,求得良辰吉日,再派人到女方家,告知婚期,请求女方家认可。还需要用雁,履行与纳征相同的礼仪。6、亲迎:男方按父命去迎接女方到男方家,再经过成妇礼,该女子就正式成为男方家庭的一员了。宋朝民间简化为“纳采、纳征、亲迎”三道程序。(五)婚姻的解除:七出无子:妻子不能给夫家生育后代,有违婚姻传宗接代的重任,自然要休弃。淫佚:女子不贞节,即违背了女子对丈夫要忠贞的义务,又会导致子嗣身份不明,引起家庭内部辈分不清,为宗法所不容。不事舅姑:不孝顺公公婆婆。婚姻不是当事人双方的事,而是两个家庭间的事,婚姻的存续与否与家长意志有关,如果公婆不满,即使夫妻恩爱,也要休弃。孔雀东南飞口舌:妇女多口舌,会引起家族内部的不和睦和不团结。妒忌:妻妾之间争风吃醋,会破坏家庭内部的稳定。盗窃:指女子藏有私产,甚至娘家所带来的财物在嫁入夫家后都要归夫家所有,不允许女子私自享有和处分。恶疾:女子患有恶性、传染性疾病,有可能传染给家族的其他人,又有可能影响后代健康,也要休弃。(六)三不去:对七出的限制有所取无所归,不去。娶妻时女子娘家有人在,但要休妻时,娘家父兄俱无,不可休妻。与更三年丧,不去。女子与丈夫一起为公公婆婆服丧三年,这是尽了孝道的,不可休弃。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娶妻时生活贫困,妻子陪同丈夫苦度日月,在生活好转后,丈夫不可以休弃妻子。三、西周时期的继承制度主要是宗祧继承:对祖先的祭祀是周人生活中的大事,这种祭祀须由大宗亲自履行,大宗去世时,就产生确立祭祀继承人的问题,即宗祧继承。与宗祧继承相伴的是对被继承人的身份地位和财产的继承,即爵位继承和财产继承,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庶子财产只能由嫡长子分给,女子可得嫁妆。第五节西周的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中央有周天子→大司寇→小司寇(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士师;地方行政长官即地方司法官。二、诉讼种类:“争罪曰狱,争财曰讼”三、起诉和受理:口头和书面交纳诉讼费:民事案件要“入束矢”,缴纳一束箭;刑事案件“入钧金”,缴纳三十斤铜。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都城至雒邑,史称“东周”,到公元前476年的290年间,与孔子编订的鲁国史书《春秋》的起止年代相当,是为“春秋”时期。“战国”得名于秦统一前七雄征战的年代(前475年-前221年)。法律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其标志即为成文法的制定和发布。第一节社会变迁与儒、法学派的主要法律思想一、春秋以后的社会变迁及其影响可以用“礼崩乐坏”来概括社会的基本特点1、井田制的破坏。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等,荒地被开垦,大量私田涌现。诸侯国为保证财政收入,相继改革田制:齐国“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的肥瘦征收赋税;晋国“作爰田”,改变井田制度,把土地赏赐给国人;鲁国实行“初税亩”,以按亩收税的方式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土地制度的动摇,带动社会全方位的改革。2、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诸侯王势力增强,纷纷起来争夺霸权,“王室独尊”局面不再。周天子虽为天下共主,但王室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削弱,政治权威显著降低,改“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变乱旧章”,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分封制遂逐渐被郡县制所取代,地方的相对独立性降低,中央集权则逐步加强。3、礼治的衰落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上,进入到从“神事”到“人事”、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大兴的新时代。出现了儒墨道法等各派,形成了礼治、德治、人治、法治的对立,礼治开始衰落。礼治的根本原则是“亲亲”、“尊尊”,而春秋之世则遭到破坏,“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礼崩乐坏的表现:“周郑交质”:王子狐至郑、公子忽至周。周桓王伐郑,王师败绩,祝聃之箭后,天子成为诸侯手中工具,“挟天子以令诸侯”。“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鲁国公主季姬与鄫子相遇,两人情投意合,季姬私下让鄫子派使臣来朝拜鲁君,借此说服鲁君成全两人的百年之好。违礼:男不亲求、女不亲许。子产:允许女子自行择亲—公孙楚为武将,公孙黑为文臣,二人强送聘礼。子产建议徐吾犯之妹自行择婿:“夫夫妇妇,所谓顺矣”。二、儒家学派及其主要法律思想儒:指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精通周礼并以从事教育、执掌礼仪为业者。创始人为春秋末期孔子、战国中期孟子和战国末期荀子。主张为政以德的“德治”;为国以礼的“礼治”和为政在人的“人治”。德刑关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三、法家学派及其主要法律思想汉代将战国时期主张变法、要求以法治国、一断于法的人士统称为“法家”。先驱为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鼻祖可以推为战国初期的李悝。时间上可划分为前期法家和后期法家。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后期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韩非、李斯、齐法家。第二节春秋末期的“铸刑鼎”事件一、郑、晋等国的制刑活动(一)郑国1、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这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2、公元前503(?时间上不能确定)年,郑国执政驷颛杀邓析而用其“竹刑”。便于携带和流传。邓析之死一种观点:认为驷颛杀邓析是因为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违背了“法自君出”原则。《吕氏春秋》记载另一种“死法”:“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郑国大乱,民口讙哗,子产患之,于是杀邓析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二)晋国约公元前513年,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范宣子所作的法典铸在鼎上,公之于众。(孔子反对:“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即“贵贱不愆,所谓度也。”)二、公布成文法引起的争论晋国大夫叔向反对子产公布刑书:1、先王时期的法律不公开;2、法律公开使老百姓弃礼而征于书,凡事都要争个明白;3、将会亡国。晋国公布成文法,孔子反对:“晋其亡乎!失其度矣”、“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百姓依法律行事,贵族的尊贵无从体现,贵贱无序,必将招致亡国。争论的原因在于,此前虽有成文法,但却是秘密的,并未公之于众。“铸刑鼎”在形式上,违背了先王“不为刑辟”的传统,内容上则与周“礼”相背。叔向与孔子都将其看作是关系到国家政权存亡的重大事件。“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铸刑鼎的社会条件,在于个诸侯国的进步及教育制度的变化。三、公布成文法的意义是中国法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事件。法的公开成为历史潮流,秘密法再也无法延续。标志着刑依法定的局面逐渐打开。成文法的公布,打破了礼治传统,法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贵族特权受到限制,为新的法律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法学伴随着成文法的公布及由此带来的争论而初步萌芽,私家法律教育逐步兴起。第三节战国时期封建法律制度的发展及《法经》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到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战国时期。诸侯国由原来的一百多个,只剩下二十多个,最强大的为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法律方面,人们不再局限于法的公开,而是更关注公开的法律的内容问题,即法律内容的变革问题,“变法”。一、战国时期法制发展概况(一)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继郑、晋之后,各国都在制定成文法:韩国的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颁布大量法令,“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赵国:《国律》;魏国:《法经》、《大府之宪》;楚国:《宪令》;秦国:《秦律》(二)各诸侯国法律制度的转型1、法律性质的转变:(1)维护封建财产所有权。(2)以封建等级制取代奴隶制等级制。(3)建立并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3、司法组织及其活动(1)司法组织的独立:卫国、虞国的“司寇”、宋国有“大司寇”、“小司寇”之别;楚国有“司败”;晋国有“尉氏”等(2)司法活动:周天子的最高司法权下移至诸侯(3)各诸侯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司法组织(国君;专门执掌司法的官吏,如秦国的廷尉、楚国的廷理、齐国的大理、魏国的司寇等;地方由郡县行政长官兼理。)。依据是各自的法律和习惯。二、《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一)李悝变法魏文侯任李悝为相,推行新政。内容有(1)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剥夺旧贵族特权。(2)“尽地力之教”,“善平籴”。鼓励开荒,防止旧贵族和大商人囤积居奇。(3)制定《法经》以维护新政权所建立的统治秩序。(二)《法经》的主要内容(三)《法经》的历史地位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为以后历代法典的滥觞。编纂体例方面:《法经》本身篇章结构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具有系统性和合理性;编纂思想方面:具有明显的刑事法特征,即通过立法打击危害政权及社会的行为来维护统治,这种刑事立法特色成为日后各朝代主要的立法思路,对中华法系以刑为主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第四节商鞅变法与秦国法制的发展商鞅依据李悝的《法经》,结合秦国实际,制定出变法方案,先后两次进行变法。第一次是在秦孝公三年(前359年),主要以剥夺旧贵族特权为主,兼及其他;第二次是在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以废除旧贵族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为主,兼及其他。商鞅徙木立信一、商鞅变法的主要过程和主要内容(一)第一次变法1、以《法经》为蓝本制定《秦律》,制定“连坐法”,实行连坐:邻伍连坐、军事连坐、全家连坐、职务连坐。奖励告奸。2、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取消世卿世禄制及一切特权,实行按军功予爵。3、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二)第二次变法1、“废井田,开阡陌”,削夺旧贵族经济上的优势;2、普遍推行县制,集权中央,统一度量衡;3、按户口征收军赋:颁布《分户令》,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农业生产→富国→强国→王天下,所以要富国强兵,从事农战。“使民之所苦者无耕,危者无战,二者孝子难以为其亲,忠臣难以为其君。今欲驱其众民,与之孝子忠臣之所难,非劫以刑而驱以赏莫可。”重刑:“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大量适用酷刑(族刑、凿颠、抽胁、镬烹);惩罚未遂或有预谋的行为:“刑用于将过”。凿颠商鞅被车裂二、商鞅变法的意义及其历史地位商鞅变法,使秦国政治经济很快得到发展,法制完备起来,国家得到统一,逐渐具备了雄厚的政治经济实力,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东汉王充评价:“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第四章秦代的法律制度(前221年~前20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富强之国。前230年~前221年的十年间,秦国先后灭掉韩、魏、楚、赵、燕、齐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统一后,将法家理论推向极端,实行严刑峻罚,无限制役使民力,终使民众不堪忍受,揭竿而起,曾经辉煌一时的秦朝二世而亡。第一节统一后秦代法制发展概况一、秦代法制的指导思想1、重刑主义商鞅的重刑主义理论是秦代的法制指导思想。法家主张“任法而治”,“一断于法”。由此而使秦立法上越发细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调整范围非常广泛。“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专任刑罚”、“乐以刑杀为威”表现:摒弃礼义(颁布《焚书令》);严刑峻罚(赭衣塞路,囹圄成市)2、统一法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一是国家立法权掌握在君主手里,其他人不得篡夺,皇帝“制作明法,臣下修饬”;二是“一法度”,即把秦的法律制度推行于全国。(焚书坑儒)泰山刻石:“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确立“事皆决于法”的原则。“以吏为师”:学习、宣传法律,让臣民都知法。二、云梦秦简与秦代主要法律形式(一)云梦秦简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发掘了十二座战国末至秦朝的墓葬,11号墓出土大量秦朝竹简。墓主人名喜(前262~前217年),生前历任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及狱吏等司法职务,死后以法律文书殉葬。云梦秦简共1155支,内容丰富。内容:六类1、私人摘抄的秦律;2、法律答问:官方对法律的解释说明;3、封诊式:国家对治狱、讯狱的一般原则和法律公文程式的规定;4、地方长官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告;5、私人记录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经历中的大事,以及要求遵守的一些行政规则和要求,如《为吏之道》;6、类似后世的农历、卜筮的书籍等。(二)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1、律: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由朝廷正式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2、令:制诏(命为制,令为诏)皇帝针对某事发布的带有规范性质的命令。其效力一般高于其他法律形式,甚至凌驾于成文法典之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3、式:关于国家机关在某些专门工作中的程序、原则及有关公文程式的法律文件。(封诊式)4、廷行事:是一种成例,是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先例,可作为审理判决案件的法律依据。“廷”即“廷尉”,司法机关的判例,即已行的成例。5、法律答问:是以问答的形式,利用案例的方式,对法律内容、法律适用及诉讼程序等问题作出具体说明。既是对律文的详细解释,也是对律文的补充,具有法律效力。三、秦代法制的基本特色1、轻罪重罚:以刑去刑2、法网严密第二节秦代的行政法律规范(四)官吏的考核:1、上计法2、考课法(五)关于行政强制(六)行政处罚第三节秦代的刑事法律一、主要罪名1、盗窃罪:处罚极重,对“群盗”处罚尤重。2、贼杀伤罪:危害人身安全的行为。3、诽谤罪:讥评皇帝过失的言论构成此罪。4、不敬皇帝罪:“听命书,不避席立。”5、以古非今罪6、非所宜言罪:说了不该说的话。7、妄言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言论。二、刑罚体制(一)生命刑1、绞:用绳索将犯人勒死保持肢体完整的生命刑。2、枭首:把犯人的脑袋割下来悬之于木上。3、腰斩:将犯人拦腰折断以毙其命的刑罚方法。4、磔:裂其肢体而杀之。5、阬:活埋。(坑儒)6、定杀:把人活着投入水中淹死。(二)体刑(肉刑)黥布(三)劳役刑(作刑)1、城旦、舂:男性服早起筑城的苦役,女子服舂米的劳役。城旦一般在处肉刑后再服役,不加肉刑但男子须剃须鬓的叫“完城旦”。(汉朝确定刑期为5年)2、鬼薪、白粲:强制男性犯人为宗庙祭祀砍运柴草、女性犯人服择米等劳役的刑罚。处刑者皆“赤其衣”,即穿红色囚服。(汉朝确定刑期为3年)3、隶臣、隶妾:强制犯人从事不同场所劳役的刑罚。(汉朝确定刑期为3年)4、司寇、作如司寇:司寇即伺察寇贼,强制男性犯人到边远地区服劳役,并以防外寇,女犯服相当司寇的劳役。(汉朝为2年)5、候:轻于司寇的劳役刑,属秦最轻的劳役刑,将犯人发往边地伺望敌情的刑罚。赀戍:罚犯人戍边的有一定期限的劳役刑。(四)财产刑1、赀刑:缴纳财物或以劳役抵偿的刑罚。赀金、赀物、赀劳役。2、赎刑:以铜、盾、甲等财物或力役赎抵原定刑罚。3、没刑:没收财产充入官府。“收”:没收财物和没收人口。收:收孥,将有罪者的妻、子收为官奴婢。(五)身份刑1、夺爵:削夺爵位,剥夺其特权者地位。2、废:废除官籍,开除公职,终身不得重新叙用。3、籍门:剥夺全家及子孙后代政治权利的刑罚。(六)流刑(七)耻辱刑1、髡:剃去犯人头发、鬓毛的一种刑罚。2、耐:保持犯人头发完好只剃去鬓须的刑罚。3、完三、刑法原则5、共犯加重。6、合并论罪。7、自首减刑:秦律中为“自出”,自首者可略微减轻罪行。第四节秦代的民事、经济法律规范一、主要民事制度1、所有权土地:“使黔首自实田”,原六国居民要呈报土地数量。不得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其他财产:重惩(计赃定罪)户赋:《分户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匿户”罪。徭役:男子17岁以上到政府登记,即“傅籍”。二、主要经济法律规范1、有关农业生产管理的规定有《田律》、《仓律》的规定2、有关官营手工业管理的规定:《工律》3、有关市场贸易管理的规定:《金布律》《效律》4、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规定:《田律》第五节秦代的司法诉讼制度一、司法机构皇帝拥有最高审判权和最终裁决权。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皇帝之下,中央常设司法机关为廷尉,职责有二:一是审理皇帝交办的诏狱等重大案件,二是审核平决各郡上报的重大或疑难案件。地方为郡、县两级,由郡守和县令兼掌司法职能。县→乡→亭→里:基层机构都有一定司法权。二、诉讼审判制度(二)审讯(三)判决与再审审讯后必须作出判决,宣读判决书,“读鞫”。若当事人不服判决,允许要求重新审判,为“乞鞫”。重审要求的时间上限为“狱已断”,无下限规定。三、监察制度监察机关为御史,御史大夫地位低于丞相而高于廷尉。御史在秦始皇时期已成为最高监察机关。第五章汉代的法律制度(前206~220)汉承秦制,坚持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同时注意吸取秦亡教训,“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约法省刑,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思想上,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基本法典是《九章律》:“历代之律,皆以汉九章为宗,至唐始集其成”(立法)文景废肉刑:使刑罚由野蛮走向文明(刑罚)《春秋决狱》:使法律儒家化(司法)第一节汉代法律指导思想的变化一、汉初的政治形势与黄老学派“无为而治”的思想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实行统治,治国的根本在于安民而非扰民,法律的作用是兴利除害,尊主安民,即要顺民之情,与民休息。“黄老之学”:黄老是黄帝和老子的简称。以《黄帝四经》为其代表,主张治国德刑并用,但须以德为主,先德后刑,重德轻刑。代表人物:陆贾《新语》,刘安《淮南子》三、汉律的“儒家化”及其影响儒家思想的法律化:皇帝的诏令中体现了诸多儒家思想(惠帝、平帝的诏令,尊老怜幼,抚恤鳏寡、残疾之人)两篇简文的佐证:儒家“尊尊”思想的影响;董仲舒的“春秋决狱”;汉代儒家士大夫还根据其他儒家经典断狱,即“引经决狱”;导致“引经注律”(大杜律、小杜律);导致律学的产生,东汉“郑氏章句”(郑玄的法律注释之作),为“纳礼入律”奠定了基础。第二节两汉的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二、东汉对西汉法律继承和改造总方针是“解王莽之繁密,还汉室之轻法”,沿袭西汉《九章律》,“后汉二百年间,律章无大增减”。改造:1、光武帝多次颁布释奴法令;2、多次颁布减刑诏令。三、汉代的主要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一)律:“汉律六十篇”1、《九章律》:在《法经》六篇基础上,参照秦律,增加户律(规定户籍、赋税等事)、兴律(规定征发徭役等事)、厩律(规定牛马畜牧驿传等事)三章,合为九章,构成汉律核心内容,是汉朝最重要的一部法典。2、《傍章》十八篇:主要内容为朝觐、宗庙、婚丧等方面的礼仪制度及法律规定。(四)法律注释著作:得到皇帝认可的法律注释著作,也可成为审判的依据,如东汉郑玄所注释的法律“郑玄章句”。(五)《春秋》经。遇有律无正条或虽有正条却不合乎儒家道德的案子,司法官就依《春秋》经义断案,其效力类似于今日的宪法。由董仲舒开其端。汉代律、令、比、《春秋》经及法律注释著作之间的关系:律是国家的常规法典,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的适用性;令是皇帝随时颁布的诏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比是指典型的案例,较律更为灵活;法律注释著作是对律的一种解释;《春秋》经在理论上具有最高效力。第三节汉代的刑法制度及刑罚改革一、汉代对秦代刑法的继承与发展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惠帝:除《挟书律》;高后元年“除三族罪、妖言令”;汉文帝“除收孥相坐律令”、“除诽谤律”、“除肉刑及田租税律”刑罚:死刑(出现“殊死”)、肉刑、徒刑(增加“女徒顾山”)、罚金刑、徙边(减死罪一等发配边疆服役)新增罪名:(一)大逆无道罪:包括多种严重损害封建政权的行为。祝诅上罪、迷国罔上罪、左道罪、漏泄省中语、赃百万以上罪、诬罔主上罪、上僭罪、谋反罪、巫蛊罪、怨望诽谤政治罪、妖言罪、殴辱王杖主罪(二)不孝罪:不孝者弃市(三)不敬罪:一种有违君道尊严的失礼行为。包括:失礼罪、醉歌堂下罪、戏殿上罪、不下公门罪、不朝不请罪、挟诏书罪、废格罪、非所宜言罪(四)见知故纵罪,(监临部主罪)(五)欺谩罪:欺骗君主之罪(表现为:呈报计簿时弄虚作假,在战场上多报所斩敌人首级数字,向皇帝上书所言内容失实,核查田亩数字虚假)(六)不直罪: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七)选举不实罪二、西汉中期的刑罚改革文帝改革:改黥刑为髡钳城旦舂,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弃市。景帝改革:两次减少笞的数量,再是颁布《箠令》,规定刑具尺寸、重量、规格,行刑时中途不得更换人。意义:使刑罚制度由野蛮残酷走向人道文明。保护了劳动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三、法律原则的发展3、关于贵族官僚有罪先请的原则是对儒家所提倡的宗法道德的一种维护。“上请”(特权制度化):两汉时期,公侯及其嗣子和官吏三百石以上者在法律上均享受有罪“先请”的特权,凡经上请者,一般都可得到减免刑。西汉时,对犯了法的贵族官僚,必须首先向皇帝报告,“请”其作出减免的决定,以保护贵族官僚的特权。导致同罪异罚的结果。第四节汉代的行政、民事、经济制度二、民事制度婚姻方面:规定女子结婚年龄“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五算。”男子可以一妻多妾,“内多怨女,外多旷夫”;妇女在丈夫去世或被休弃后,可以再嫁他人家庭关系方面:对不孝罪处罚较重,“弃市”;“轻侮法”;提倡同居共财:不与父母、祖父母分居析财;财产继承:已采用诸子均分制,庶子、女儿也有财产继承权。出现了收养关系。三、经济制度第五节汉代的司法制度一、主要司法机关(一)中央司法机构1、皇帝:享有司法最高决断权(疑案的审断、贵族官员的上请、大赦特赦)2、丞相、尚书参与审判3、廷尉:专门司法机关,一是审理皇帝交办的诏狱,二是受理地方上报的疑难案件,并审批地方的死罪案件。4、御史大夫:“举劾按章”,享有广泛的审判权(二)地方司法机关地方为郡县两级。汉武帝时,建立十三个监察区,设置十三部刺史;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审级变为州、郡、县三级。郡守、县令兼任主要司法审判官,下属专职司法佐吏,郡为“决曹掾史”、县为“狱掾”,负责具体审理办案,东汉时郡之上有州牧。二、具体诉讼制度(二)逮捕和羁押(三)鞫狱:审理和判决(四)覆案:复审与上报1、“乞鞫”:即复审,被告或其亲属对判决不服,可要求重审。汉代规定“乞鞫”期限为三个月,超过期限不能提出复审要求。2、报:法律规定需要上报的案件(死刑、被告具有特殊身份等),要等到上级批准才能使判决生效。3、奏谳:汉朝创设的疑狱评议、上报复审制度:逐级上报直至廷尉,仍不能决时,上奏皇帝,附上相关法律,供皇帝裁决时参考。三、春秋决狱指以儒家思想作为判案的指导思想,直接引用《春秋》等儒家经义或事例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罪犯的根据。原则:原心定罪“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乞养子杖生父”甲有子乙以乞丙,乙后长大,而丙所成育。甲因酒色谓一曰:“汝是吾子”。乙怒杖甲二十。甲以乙本是其子,自告县官。仲舒断之曰:甲能生乙,不能长育,以乞丙,于义应绝矣。虽杖甲,不应坐。“为亲者讳”、“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妇人无专制擅恣之行”、“君亲无将,将而必诛”四、秋冬行刑司法判决作出后,一般案件由郡、县执行。“秋冬行刑”制度:将死刑的执行安排在秋冬两季进行的制度。源于阴阳家“赏以春夏,刑以秋冬”的理论。董仲舒发展为“天人感应”:“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春夏是万物生长季节,不宜执行死刑,秋冬有万物肃杀之气,应申严百刑。东汉章帝:“王者生杀,宜顺时气”。大赦五、录囚制度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在押犯人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以平反冤狱及督办久系未决案件的一项制度。录囚始于西汉。有皇帝录囚、刺史录囚、郡守录囚东汉明帝开始亲自录囚。六、监察制度的发展(一)御史台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汉初,中央设御史大夫,每朝会“举不如仪者”。中期以后,改为“大司空”,东汉初改为“司空”,掌管土木工程,监察职权由御史中丞担任,御史中丞成为专职的最高监察长官。原御史府更名御史台(兰台),成为专门的监察机构。(二)设州部刺史和司隶校尉(三)监察规则“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案,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薄,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祆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国号为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三分天下局面正式形成。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统一全国。316年,匈奴兵俘虏西晋皇帝,西晋灭亡,中国进入一个长达二百余年的战乱时期。南方,先后有东晋和南朝政权,317年,司马睿南迁,在建康(南京)称帝,是为东晋。420年,大臣刘裕废晋帝自立,南朝开始,先后由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至589年,隋政权灭陈,南朝结束。北方有“五胡十六国”及北朝政权。439年,鲜卑族拓跋氏统一北方,建立北魏。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0年,北齐取代东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取代周静帝建立隋朝,北朝宣告结束。法制状况三国时期:法制成就有限;西晋时期:法律儒家化程度加深,律学取得重要进展;东晋时期:沿袭西晋法律;南朝时期:沿袭西晋法律;北朝时期:继承传统汉族法制,法律形式和内容均有创新,法律儒家化程度继续加深,形成以《北齐律》为代表的北朝法制。纳礼入律,法律走向儒家化,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第一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概况一、主要立法活动及其成果(一)曹魏《新律》指导思想:曹操“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制定《甲子科》。229年,魏明帝下诏改定刑制,兼采汉律,制定魏法,“作新律十八篇”即《魏律》。体例上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属我国古代法典编纂体例上的一次重大创造,成为日后法典编纂体例的基本思路。内容方面,有“八议”入律,贵族官僚特权制度化。(二)西晋的《晋律》指导思想:“纳礼入律”晋律(泰始律):于晋武帝泰始三年完成。律学发展,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称为“张杜律”;法典增至20篇;体例上,将《新律》首篇的《刑名》改为《刑名》《法例》两篇,置于律典之首;内容方面:“准五服以制罪”入律,设立“杂抵罪”等文字简约,法律概念进一步规范化。(三)北朝的《北魏律》和《北齐律》指导思想:礼律进一步融合南朝:或疏于立法,直接沿用西晋法律;或以西晋律为基础,简单修订自己的法律。“参酌前代”北朝:北魏的《北魏律》、东魏的《麟趾格》、西魏的《大统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北齐的《北齐律》二、法律形式的发展律;令:“律以定罪名,令以存事制”,规定国家各方面的行政管理制度,《晋令》内容涵括了国家官制、财政、司法、教育、民政、军事等各个方面;“律”与“令”有了明确的划分:“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违令有罪则入律”。律是侧重于从消极层面进行规范的有关定罪量刑的法典,令是侧重于从积极层面进行规范的政令法规,违反了令要纳入到律的制裁范围。格:为定罪科刑的单行法规,东魏《麟趾格》;式:西魏《大统式》,使“式”上升为当时主要的法律形式。第二节法律制度的主要发展变化二、世族门阀特权的法律化2、“官当”制度三、“重罪十条”的确立及其影响四、“五服制罪”原则及“存留养亲”制度的形成“五服”:五种丧服,分别为斩衰(音崔)、齐衰、大功(功同工,指做工,大功即做工粗)小功(做工细)、缌麻。斩衰是用很粗的生麻布做成,不缝边,像斧斩一样;齐衰则是缝边的生麻布做成;大功和小功用熟麻布制成,只是做工不同;缌麻是细的熟麻布做成。五种丧服还代表着服丧时间的不同,从三年、一年、九个月、五个月到三个月,依次减少。存留养亲:非犯十恶死罪或应判处流、徒刑的罪犯,若祖父母、父母老病应侍,身边却无成年子孙及期亲可以照料生活,允许通过上请,暂不执行原判刑罚,准其奉养老人,直至去世后再继续执行或予以改判。最早见于《北魏律》。根植于儒家的“孝”观念。“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五、刑罚制度的发展2、徒刑、流刑的进一步完善徒刑:秦(黥为城旦)—汉(髡钳城旦舂)称为“刑徒”—北魏、北齐正式以“徒”为主刑刑名—北周时徒刑年限日益规范(5年至1年)流刑:北魏、北齐时“赦死从流”,流刑成为法定刑之一,适用于罪行重于徒而轻于死的罪犯。北周首创流刑五等之制。(2500~4500里)第三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一)中央审判机关名称的演变:吴国称“大理”,北周为“秋官大司寇”,北齐则改称“大理寺”,扩大机构编制。隋唐时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均称“大理寺”。(二)曹魏明帝时,在廷尉下设“律博士”一职,专门负责教授法律知识,提高司法官的专业素质与办案水平,培养司法人才,成为我国最早设置的专门从事法律教育的机构。律博士教授法律,保管法令,使律学立于官府,使研究后继有人。二、诉讼制度的发展1、死刑复奏制对于已判定死刑的案件,最后决定权应属于皇帝,行刑前请皇帝再次核准,待核准后,再下达死刑执行的命令。始于魏明帝,南朝宋时死刑奏报皇帝批准渐成惯例。一方面显示对死刑重罪的慎重,另一方面,使得皇帝可直接控制大案要案,地方的死刑决定权收归中央,是皇权加强的表现。北魏时期:重枷南梁的“测罚”(持续十天十夜为止)南陈的“测立”:用土垒成高为一尺,上面呈圆形,面积仅能容纳双足的墩子。执行时,将罪犯鞭二十下,打三十板,手脚戴上刑具,令其站在土墩上。每上一次近俩小时,当天罚站两次,后每逢三日和七日再上测,隔七日再鞭打,打满一百五十仍然不招供者,免死。通过对人精神和肉体的折磨迫使招供。3、“登闻鼓”直诉制度的建立西晋时期出现了允许有重大冤屈者可以不受诉讼级别的限制,将冤屈直接诉于皇帝或者钦差大臣的直诉制度。(晋武帝时设“登闻鼓”与朝堂外,有冤屈者可击鼓向皇帝直诉)第七章隋唐的法律制度隋朝(581~617):隋文帝制定《开皇律》,隋炀帝制定《大业律》。唐朝(618~907):“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从“安史之乱”后走向衰亡。此一时期的法律制度,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集以往各朝法律制度之大成,并为以后封建朝代的法律制度所借鉴、沿用。第一节隋代法制概况一、隋代的立法活动及其成果隋朝沿革了汉魏以来的法律形式,最终确定律、令、格、式为其主要法律形式,由大臣苏威所定。隋朝共两部法律:《开皇律》及《大业律》。后者改12篇为18篇,用刑更轻,不过真正实施的却是严酷的法律,“天下窃盗以上,罪无轻重,不待奏闻,皆斩。”二、《开皇律》的主要内容1、篇章体例更加简要:共12篇,500条。形成整部法典总则在前、分则在后、实体在前、程序在后的体例格局。2、刑罚简明宽平,确立了新五刑制度:减少了条数,死刑只保留斩、绞两种;废除前代酷刑,对流刑的距离、徒刑的年限及附加刑数额做了减轻规定。确定了死、流、徒、杖、笞的轻重有序、规范完备的五刑体制。三、隋朝法制建设的得失隋文帝晚年“用法益峻”,“喜怒不恒,不复依准科律”;隋炀帝“更立严刑”。王夫之评价:“隋无德而有政,故不能守天下而固可一天下,以立法而施及唐宋,盖隋亡而法不亡也。”沈家本:“盖法善而不循法,法亦虚器而已”。第二节唐代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一、唐初立法指导思想1、“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礼是治国的主要手段,“礼者君之柄”,治国“礼义为急”;同时法是治国不可缺少的工具,“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治国要礼法并用,德主刑辅:“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2、法律要“简约”“法应简约,使人易知”。“用法务在宽简”,“国家法令,惟须简约”。3、法律内容要统一、稳定法律要保持一致,“不可一罪作数种条”,否则会给奸吏以可乘之机,“若欲出罪即引轻条,若欲入罪即引重条”;稳定:“若不常定则人心多惑,奸诈益生”,“法令不可数变,数变则烦,官长不能尽记,又前后差违,吏得以为奸。”4、强调执法严明魏征: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太宗李世民自觉接受臣下的劝谏,督促各级官吏不分亲疏贵贱,一律严格执法。二、唐代主要立法活动及其成果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前期的立法活动以修律为主,兼及令、格、式,后期主要是编敕和刑律统类。1、《武德律》2、《贞观律》3、《永徽律》及《律疏》4、《开元律》及《开元律疏》5、《大中刑律统类》:唐宣宗大中七年,将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有关的格敕令式,编成《大中刑律统类》12卷,宣宗诏令刑部颁行。6、《唐六典》是一部有关唐朝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法规大全。其职官分卷,以当时施行的令、式等条文按类排列,内容涉及到国家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等方面。(被保存至今)三、唐代的法律形式第三节《唐律疏议》的主要内容二、名例律的主要内容“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体例”(一)五刑:笞刑,自笞十至五十分为五等。杖刑,自杖六十至一百五等。徒刑,自徒一年至三年五等。流刑,自二千里至三千里三等。三流(常流);五流:加役流、反逆缘坐流、子孙犯过失流、不孝流、会赦犹流(不可用铜赎罪)。死刑,绞刑和斩刑两等。(二)十恶(三)八议等贵族官僚的特权3、减:犯流罪以下例减一等。(七品以上)4、赎:犯流罪以下,均可以铜赎罪。犯不孝流、反逆缘坐流、会赦犹流者不适用此规定。(九品以上)5、当:即官当。“罪轻不尽其官,留官收赎;官少不尽其罪,余罪收赎。”唐律“优礼臣下,可谓无微不至矣。”(四)其他原则1、划分公罪和私罪:私罪从重,公罪从轻。公罪是“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私罪“不缘公事私自犯者”及“虽缘公事,意涉阿曲”。2、老幼废疾减免刑罚原则:废疾(折一肢、盲一目、痴哑、侏儒等)、笃疾(折两肢、双目失明、癫狂等)4、自首减免刑罚:凡自首者,都可得到减免刑罚的待遇。有自首不实或不尽的规定。三、《唐律疏议》其它各篇的主要内容第四节唐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二)维护贵族官僚特权贵族、官员依法享有种种特权(三)维护不平等的封建等级社会秩序严格划分良贱,奴婢“律比畜产”。良贱之间不得通婚。有专门的贱民侵害良人的罪名。良贱相犯,处罚标准不同。诉讼上良贱之间也有区别。二、维护宗法伦理道德(一)在家庭关系中,严格维护父权,全面确认家长的权威1、确保尊长的教令权。严惩“不孝”,要“无违”与“善事”父母;2、确保尊长在家族中的财产权。不许“别籍异财”。3、确保尊长对卑幼的主婚权。(二)维护夫权,确保丈夫的优越地位结婚方面:使纳妾制度化,对乱妻妾位、有妻更娶妻、同姓为婚、良贱为婚、立嫡违法等予以刑罚制裁。以六礼为程序。离婚方面:和离;七出;义绝(强制离婚)三、维护小农经济1、以令的形式从正面规定了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均田法、租庸调法、赋役令、两税法等。2、以律的形式从反面规定违反国家土地赋役制度应受到的刑罚制裁。3、州县长官的责任。4、手工业、商业的管理。对犯“六赃”者的处罚较重:1、严究犯有六赃者本人的刑事责任,强盗、受财枉法者的最高刑是死刑,窃盗、受财不枉法及受所监临的最高刑是流刑,坐赃最高刑为徒刑。2、追缴赃物、赃款。“官物还官,私物还主”3、官吏犯有赃罪的,还要被罢官,“官除名,吏罢役”第五节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二、唐律的历史地位1、对后世法典的影响2、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第六节唐朝的主要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中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遇特别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三司推事”地方:州县行政长官兼理,州的佐吏有法曹参军、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二、诉讼审判制度(三)不合要求告诉的处罚1、禁止诬告:反坐2、禁止用匿名书信告:流二千里3、禁止疑告:笞五十(四)审判期限的规定为了防止拖延案件的审判,唐朝曾对司法机关的审判期限作出明确规定,尤其是对中央司法机构的审判和复核期限。大理寺检断,不得过20日,刑部覆下,不得过10日等。(五)审判官回避的规定中国古代,法律明确规定法官回避的制度,始于唐朝:有亲属关系或仇嫌关系的,都应回避。亲属指五服以内的亲属和大功以上的姻亲属。(七)判决与上诉的规定法官依律令格式正文判罪;判决后,当面宣读判决书;允许本人及家属“服辩”,即申述其是否服罪及对判决的意见;不服判决的,准其赴京城上高,甚至直诉。死刑案件在核准以后、行刑以前,必须再次奏请皇帝批准,即“死刑复奏”。(八)司法官的责任审判责任:要求严格依法审判,不可“出入人罪”,即司法官把无罪断成有罪、轻罪断成重罪;或把有罪判为无罪、重罪判为轻罪。处理原则:反坐司法官。监管责任:涉及罪犯所带的刑具、官府应给的衣粮、病后应给的医药等,违者应受罚。请君入瓮第八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1126年,徽钦二帝被掳,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在临安(杭州)即位,南宋开始。至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南宋灭亡。法制方面,中央集权的强化程度超过唐朝,民商事法制进一步完善。916年,契丹部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947年改国号大辽,1125年为金所灭。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阿骨打建大金国,1153年迁都中都(北京),1234年为蒙古军所灭。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宣布建国,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北京。1279年灭南宋,正式统一中国。1368年,元政权被明朝逐出中原。元朝建立统治后,不断改革蒙古旧制,吸收汉文化和先进的法律制度,着手建立自己的政治法律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律制度。第一节宋代法律制度二、宋代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一)《宋刑统》的编纂及其特点建隆四年(963年)完成《宋建隆重详定刑统》,刻板模印,颁行天下。是宋代开国以来第一部法典,也是宋代最基本的一部法典,“终宋之世,用之不改”,也是我国古代社会第一部刻板印行的法典。其渊源是唐《大中刑律统类》及后周《显德刑统》1、篇下设门:12篇的每篇中,将调整同类社会关系的条文汇编为一门,共213门。其中,“一部律内余条准此条”门,就某些概念进行界定,适用于其他律条中出现的同一概念,即“余条准此”。2、“起请条”:一些条文后附有以“臣等参详”、“臣等议曰”等,是对某些律、律疏或“准”条的补充,作为参照,也具有法律效力。与《唐律疏议》不同之处:删除每篇篇首的篇名沿革史;增设“折杖法”;对官吏犯赃罪处罚轻;对盗罪处罚重;增加民事、商事方面的立法。(二)编敕及其他法律形式的特点1、编敕:“敕”是皇帝在特定时间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临时发布的诏旨,称为“散敕”。不具普遍性,要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须经特定编修程序,即“编敕”。“编敕”是宋代最重要的立法活动,是宋朝调整、变革法律的主要形式,神宗时有专门的“编敕所”。敕律并行→“以敕代律”→“敕令格式”2、条法事类:南宋中后期的主要立法活动。指以公事性质为标准,把统编的敕令格式分门编纂的法规大全,有《淳熙条法事类》等,其中的《庆元条法事类》保存有部分残卷。3、编例宋朝后期主要的立法活动,指将原本临时性的具体的案例经过编修程序,上升为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指挥和断例。指挥:中央尚书省等官署对下级官署的指令,对下级官署有约束力。断例:审断案件的成例,表现为法律形式时与诏敕一样,需经编纂的程序。三、宋代法律内容的主要变化(一)行政法律规范1、中央“二府”与“三司”机构及其相互关系(1)中书,中央最高行政机关,相权削弱;(2)枢密院:中央最高军事行政机关;(3)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为中央最高财政管理机关,纵览全国贡赋和钱粮出纳。2、中央监察与司法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门下省设谏院;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太宗时增设审刑院,神宗时撤销。3、地方政权机构及其与中央的关系路:经略安抚使(帅司);提点刑狱使(宪司);转运使(漕司);提举常平使(仓司)府州军监,州有知州(设通判);县设知县4、职官的管理与任用(1)考选与任用;终宋之世,“明法科”相沿不断。行任官考试制,监考官回避制度,发明了“糊名”和“誊录”制度。恩荫法(2)考课与奖惩:“磨勘院”、“审官院”,考课重视“年资”。(3)致仕。七十岁致仕。5、两宋行政律法的特点(1)皇帝君权的集中与臣僚事权的分割。“官与职殊”、“名与实分”(2)“异论相搅”的用人原则即参用政见不同者,使彼此“各不敢为非”;“不任官而任吏”(二)刑事法律规范(3)凌(陵)迟:五代时西辽已有,宋朝仁宗年间开始使用,引入编敕,上升为带有普遍性、经常性的刑罚,即法定刑。南宋宁宗制《庆元条法事类》,凌迟成为与绞、斩并行的生命刑。“丘陵之势渐慢也”,“死之徐而不速也”。(4)管置。将犯人安置到一定地区进行改造的刑罚方法。(三)民事经济法律规范1、所有权方面的法律规定(1)土地所有权,“垦田即为永业”,规定红契和税契制度,保护土地交易的合法性。(2)物权:物主权和业主权的划分,不动产所有权转移须订立书面契约。(3)典权:严禁一物两典。2、债法与契约关系的发展3、婚姻法规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禁止五服以内亲属结婚,但对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并不禁止。离婚的变通: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准妻改嫁或离婚;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减一等。4、继承法规兄弟均分为常态。允许在室女享受部分继承财产权,同时承认遗腹子与亲生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绝户财产继承:有立继(夫亡而妻在)和命继(夫妻俱亡)之分。继子与绝户之女均享有继承权。在室女四分之三,继子四分之一;出嫁女三分之一,继子三分之一,另三分之一收归官府。5、禁榷律法盐、酒、茶、矾、铁、煤均属禁榷物。盐法、茶法、酒法的禁榷最为重要和完备。酒:榷酤,酒曲由官府垄断。四、宋代司法制度(一)司法机构的发展变化1、中央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审刑院:皇权加强的表现2、地方:路一级为“提点刑狱司”、“提刑司”;州级司法属吏为司法参军和司理参军,分掌检法议罪和调查审讯;县级为“县尉”。(二)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1、皇帝多亲自断案,徽宗常以御笔手诏断罪。2、重视证据和现场勘验。翻异别勘制:犯人推翻原口供时,应该改换审判官重新审理的制度。翻异:凡人推翻原来的口供;别勘、别推、别鞫、移推等,指改换审判官重新审理。3、“务限法”务限法即为农忙时停止民事诉讼的制度。“务”即农耕,每年二月初一入务,到九月三十日为“务限期”,十月一日起为务开。务限期内停止受理有关田宅、婚姻、债务、地租等民事案件。(三)审判监督制度的特点鞫谳分司制:即审与判分离,分别由不同的官员担当的诉讼审判制度,审问机关为“狱司”或“鞫司”,判决机关为“法司”或“谳司”。从州到大理寺都实行鞫谳分司制。检法断刑的官员无权过问审判事务,负责审判的官员无权检法断刑,两司独立活动,不得互通信息。理雪制度,推勘院第二节辽金两代立法概况及法制特点一、辽代的立法概况及特点“以国法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后改为“一等科刑”。二、金代《皇统新制》、《泰和律义》等。第三节元代法律制度忽必烈一、元代法制沿革及特点(一)元代主要的法律部落时期:蒙古部族第一次将习惯性、一般性的法律规范汇编成系统的法律是在1203年,即《大扎撒》,是在成吉思汗主导下完成的蒙古族第一部成文法,实际上是习惯发法汇编。大量适用死刑,带有较多的蒙古族习惯法,立法具有原始性。蒙古建国时期:“循用金律”,即后金的《泰和律》;制定《条画五章》,成吉思汗建国后的第一次立法,也是第一次“汉化”立法。元朝建立以后1、《至元新格》:元朝建立后制定并颁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在行政、财政和民事方面稍有侧重。十目:公规、选格、治民、御盗、理财、赋役、课程、造作、仓库、察狱等。2、《风宪宏纲》3、《大元通制》: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编成,是一部法律集成,元代法典至此定型。是一部由法规和判例组成的汇编,是成文法和判例法的结合。4、《元典章》:是由地方官员自行编集的元朝中期以前的法律汇编。其编纂体例开启了明清律六部分篇之先河。5、《至正条格》:未及实施(二)元代的法律基本形式以条格和断例为主,因没有统一的成文法典,这些条格和断例有时会互相矛盾,加之民族矛盾,导致元朝法制出现不同程度的混乱。二、元代法律的主要内容特点(一)以法律维护民族间的不平等蒙古人:“国族”、“自家骨肉”,享受种种特权,朝廷的主要机关和重要官位,都由蒙古人担任,地方上各级权力机构的长官也由蒙古人担任。色目人:包括西夏、回回、西域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色目商人由商而官,垄断了许多商品贸易,获得许多利益和特权。汉人:原金国统治区域里的汉族人、契丹、女真、高丽、渤海人,地位不高,被贱称为“汉子”。南人:原南宋统治区域里的汉族人与其他民族人,贱称为“南蛮”。1、科举考试上不平等2、任职上的不平等(二)定罪量刑上的民族差异“杀人者死”仅适用于汉人杀蒙古人及汉人之间,蒙古人殴死汉人,只赔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