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黑龙江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黑龙江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黑龙江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黑龙江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黑龙江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届黑龙江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个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作为情感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人的情感是自然天生的还是后天习俗培养的,换言之,基于生命科学的情感自然说或基于社会人类学的情感建构说,给情感学研究打开了广阔的视野。正是借鉴了这样的研究视野,使得我们面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关于从“礼仪之家”的人物身上延伸出的“大旨谈情”的主题,有了新的思考。在《红楼梦》中,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人的情感关系,常被视为木石姻缘与金玉姻缘的象征性对峙。木石表示质朴,金玉表示富贵。但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金项圈之于薛宝钗、通灵宝玉之于贾宝玉,是摆在故事主体的明面中,而金与玉的相配,又是被薛宝钗的大丫鬟莺儿在小说中直接提及的。但草木之于林黛玉、顽石之于贾宝玉的关系,却并没有在贾宝玉和林黛玉出生后的人间直接提及,也并不为世人所知晓,毋宁说,这是作为两人的前世传说,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这样,贾宝玉最多也只能在梦中,以自己对木石姻缘的认同,来抗争世人熟悉的金玉姻缘。同样,当我们解释贾宝玉对林黛玉倾情相许时,固然可以从理性角度,来分析林黛玉不说让贾宝玉追求功名富贵的混账话,以说明叛逆者的共同志趣是感情的基础。但他们第一次见面,彼此都有久别重逢的熟悉感,似乎又不是理性所能解释得清楚的,从而让这种近乎神秘的感觉,给男女情感互生爱慕的非理性留出了空间。男女之情在《红楼梦》中虽然占有最大的比重,但没有缺席的亲情、友情,在《红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王熙凤与秦可卿虽是亲戚关系,但感情之深,又非比寻常。当秦可卿不幸夭折时,王熙凤为宁国府协办丧事,其中有一段写早起进宁国府而先到可卿灵前祭拜,极为传神: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伺候烧纸。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了,放声大哭。于是里外男女上下,见凤姐出声,都忙忙接声嚎哭。一时贾珍尤氏遣人来劝,凤姐方才止住。当凤姐看见棺材,眼泪如断线之珠滚落下来时,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她开始发声哭泣,这可以说依然有真情的宣泄,但也是礼仪的呈现,并以这种外现的礼仪,给了周边人一个暗示,需要有相应的礼仪来配合。于是接下来写一句“里外男女上下,都忙忙接声嚎哭”,注意,“忙忙”还有“接声”,加上重在声音而非泪水的“嚎哭”,似乎也暗示了周边之人的哭,似乎在礼仪的实践中,已经缺少了相应的情感内核。与此相对照的是,探春对自己的生身母亲赵姨娘包括舅舅赵国基等并不流露出丝毫的同情,那种基于主子立场而对本质上是奴才身份的人自觉划清界限,完全恪守了礼仪规范的言行,是否也有着对内心自然情感的压抑?而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时,探春又以主子身份保护自己的丫鬟,这里仅仅是考虑了礼仪要求的主奴互相支撑,还是有情感因素在?类似的问题,成了《红楼梦》对主要人物的人伦情感关系的基本思考。其实,人的恰当言行出于生命的自然还是外在礼仪的建构,或者如何让情感与礼仪两者没有违和感,也是早期儒家学派创立者所思考的。《礼记·檀弓》中记录下一个生动的事例:鲁人有朝祥(“祥”指服丧期满)而莫(暮)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即子路)!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瑜(超过)月则其善也。”据史书记载,子路是一个自觉恪守礼仪之人,这种恪守是那么彻底,也许已经跟他内心的情感没有任何违和感,所以他会讥笑一个早晨刚刚服丧期满的人,晚上就急不可耐地去唱歌娱乐了。既然相距时间这么短,那么守制服丧,似乎就成了一种纯然外在的强迫,其内心的悲伤情绪,应该已经荡然,由此不得不让人怀疑其服丧的虚伪性。但孔子对待此事的态度十分微妙,他一方面批评子路对别人的苛责,认为一个人能够坚持服丧三年,已经很不容易。但同时,他又希望人们能够在服丧期满和娱乐活动间,有一个更长的时间间隔,因为只有娱乐的时间延宕,才多少说明了,不但其悲伤的情感是真实的,就是对服丧礼仪的执行,也是真诚的,是丝毫不勉强的。正是早期儒家倡导的礼仪与情感的二元组合,那种在现实的对峙紧张乃至断裂中依然思考可能的和谐关系,经过文化历史的递相嬗变,成为《红楼梦》小说展开的基本命题,并呈现为丰富多彩的人物谱系,形塑成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摘编自詹丹《“情感学转向”与对〈红楼梦〉的再认识》)材料二:在情感社会学看来,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形成社会纽带和建构复杂社会结构时对情感的依赖”。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有些作家关闭了文学与现实火热生活同频共振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广大世界相连接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人民群众喜怒哀乐共鸣的情感通道,而是一味沉溺于“技术主义”营造的精致套盒中,以“冷酷到底”的模式,追求“零度情感写作”,或者干脆背向情感世界,放弃了情感的温润与热度,从而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正如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所说:“文学最终是处理人的情感事务的,如果不在人的情感领域深入探索,如果对人的情感没有诚恳的体会,技术无论怎样先进或奇异,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主张重提“诗缘情”的创作理念,就是期待当下的文学创作尊重内在基本规律,辩证处理好理、事、情之间的关系,充分描摹现实世界中的情感脉动,不煽情,不滥情,更不冷酷无情,而是以激情面对时代,以深情面对人民,以热情面对生活,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文质兼美、情理兼备的优秀作品,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摘编自米彦青《开掘更为饱满的情感世界——“诗缘情”理念的当下启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情感自然说是基于生命科学的,而情感建构说是基于社会人类学的,这两者是作为情感学研究的主要问题。B.《红楼梦》中宝黛的木石姻缘未直接提及,是因为这是两人的前世传说,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C.凤姐见到秦可卿的棺材,泪如断线之珠,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则是礼仪的呈现。D.作家关闭了文学与广大世界相连接的情感通道,一味沉溺于“技术主义”会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宝黛倾情相许,可以从理性角度来分析,也可以从他们初见时久违的熟悉感的非理性角度分析。B.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时,探春以主子身份保护自己的丫鬟,这是深厚的主仆之情的情感因素体现。C.孔子认为服丧期满和娱乐间隔时间的长短,多少说明其悲伤的真实性,及对服丧礼仪的执行的真诚性。D.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红楼梦》在人的情感领域进行的深入探索,使其意义更为重要。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辩证地看待“人的情感是自然天生的还是后天习俗培养的”的这一观点。B.材料一在论证“亲情、友情在《红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时,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C.“诗缘情”创作理念的重申,就是期待当下的文学创作尊重内在基本规律,辩证处理好理、事、情之间的关系D.材料二中得出了创作的目标,即以丰富的情感,创造出文质兼美、情理兼备的优秀作品,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推断当下的文学创作存在怎样的现象。5.如何理解“《红楼梦》是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D2.B3.B4.作家一味沉溺于艺术创作手法,忽略了作品的情感营造,忽略与读者的情感共鸣,创作内容空洞生硬,作品缺少情感。5.(1)《红楼梦》中充斥着大量的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大家族的繁文缛节,礼仪规律,是构成这部作品的枝枝叶叶。人物的言行很多是出于外在礼仪的建构。(2)《红楼梦》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合体。不仅是作为主线的爱情,还有主仆情、亲情、友情。在情感社会学看来,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红楼梦》中众多人物,也是靠情感联结在一起。(3)《红楼梦》的内容也体现了儒家倡导的礼仪与情感的二元组合,和在现实的对峙紧张中依然思考可能的和谐关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主要问题”错。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作为情感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人的情感是自然天生的还是后天习俗培养的,换言之,基于生命科学的情感自然说或基于社会人类学的情感建构说”,这两者只是情感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选项以偏概全。B.“是因为”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但草木之于林黛玉、顽石之于贾宝玉的关系,却并没有在贾宝玉和林黛玉出生后的人间直接提及,也并不为世人所知晓,毋宁说,这是作为两人的前世传说,发生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里”,可见两者未构成因果。C.“而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则是礼仪的呈现”错。材料一第一段“当凤姐看见棺材,眼泪如断线之珠滚落下来时,这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她开始发声哭泣,这可以说依然有真情的宣泄,但也是礼仪的呈现”,可见当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同样也有真情在内。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这是深厚的主仆之情的情感因素体现”错。材料一第七段“而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时,探春又以主子身份保护自己的丫鬟,这里仅仅是考虑了礼仪要求的主奴互相支撑,还是有情感因素在?类似的问题,成了《红楼梦》对主要人物的人伦情感关系的基本思考”,说明有无情感因素未有定论,是阅读时的思考方向。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未使用对比论证。“男女之情在《红楼梦》中虽然占有最大的比重,但没有缺席的亲情、友情,在《红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同样”表明应该是类比。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由材料二第二段“有些作家关闭了文学与现实火热生活同频共振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广大世界相连接的情感通道,关闭了文学与人民群众喜怒哀乐共鸣的情感通道,而是一味沉溺于‘技术主义’营造的精致套盒中,以‘冷酷到底’的模式,追求‘零度情感写作’,或者干脆背向情感世界,放弃了情感的温润与热度,从而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可推知:作家“一味沉溺于‘技术主义’营造的精致套盒中”,表明他们一味沉溺于艺术创作手法;“以‘冷酷到底’的模式,追求‘零度情感写作’”“放弃了情感的温润与热度”可见他们忽略了作品的情感营造,忽略与读者的情感共鸣;“使得一些创作陷入空洞生硬的境地”,是创作内容空洞生硬,作品缺少情感。【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1)先理解“是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红楼梦》中充斥着大量的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材料一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王熙凤哭秦可卿,尽管她们感情很好,但王熙凤在吊唁时却不能不顾礼仪放任情感,如“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了,放声大哭”,她吩咐烧纸,丧乐奏响时,开始发声哭泣,这就是礼仪的外现,“并以这种外现的礼仪,给了周边人一个暗示,需要有相应的礼仪来配合”;其次是探春对生母赵姨娘和娘舅赵国基的态度,她是以主子的身份看待身为奴仆的他们,“基于主子立场而对本质上是奴才身份的人自觉划清界限,完全恪守了礼仪规范的言行”。除文中所写之外,《林黛玉进贾府》中关于拜见、吃饭等诸多礼仪,也写得十分详尽。总之,《红楼梦》中各种大家族的繁文缛节,礼仪规律,是构成这部作品的枝枝叶叶。人物的言行很多是出于外在礼仪的建构。(2)再看“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合体。材料一先介绍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情感线索,然后过渡“男女之情在《红楼梦》中虽然占有最大的比重,但没有缺席的亲情、友情,在《红楼梦》中同样有着耐人寻味的呈现”,并以王熙凤和秦可卿、探春对待赵姨娘和赵国基为例进行论证,可见《红楼梦》中的情感丰富,不仅是作为主线的爱情,还有主仆情、亲情、友情。在情感社会学看来,“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形成社会纽带和建构复杂社会结构时对情感的依赖’。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情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黏合剂,《红楼梦》中众多人物,也是靠情感联结在一起。(3)最后看二者的结合。“正是早期儒家倡导的礼仪与情感的二元组合,那种在现实的对峙紧张乃至断裂中依然思考可能的和谐关系,经过文化历史的递相嬗变,成为《红楼梦》小说展开的基本命题,并呈现为丰富多彩的人物谱系,形塑成传统社会晚期的礼仪文化,也是情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的内容也体现了儒家倡导的礼仪与情感的二元组合,和在现实的对峙紧张中依然思考可能的和谐关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木牌儿肖复兴进天鹅岛农场不远,路边立着一块水曲柳的木牌儿。常年风雨的剥噬,牌牌上面的油漆早已斑驳脱落,木质纹也磨平、发白,失去了光泽。上面刻有几行字,要仔细辨认,才可以依稀看清:“天鹅岛上的第一个小公民梁月鹅生于此地。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章理,站在木牌牌前,眯缝起眼睛仔细地望着它。纵横的鱼尾纹,象木牌牌的木纹,紧紧包围着他的眼角。啊!木牌牌还在!还在!二十多年了,它还立在天鹅岛的路口,象个路标,指着进岛的方向。章理的心中注入一股激动的心绪。二十多年前,这块木牌牌,是章理亲手把它立在这里的!那时候,十万转业官兵由王震将军带队,浩浩荡荡开进了北大荒。那时这个岛的四周被几条河环环围住,仿佛象岛,其实,不过是一片荒草甸子,哪里有个名字?队伍刚进岛时,唿啦啦,从草甸子里飞出一群天鹅,拍着洁白的翅膀,遮住了半边蓝天。那景象,煞是壮观!再看草甸子里,一个个晶亮晶亮的天鹅蛋,象一颗颗闪亮的白珍珠,镶嵌在湛绿湛绿的乌拉草、七节草和芦苇之中。“场长!我给咱们这个岛起个名字咋样?”开着一百马力拖拉机的梁立山脱下军装,包起一大包天鹅蛋,笑呵呵地跑到章理跟前说。“好呀!”“就叫天鹅岛怎么样?”天鹅岛,就是这么叫起来的。就在这一年春天,梁立山开荒探路时,连人带拖拉机一起掉进草甸子中的“大酱缸”里,常年积聚在一起的淤泥和烂草毫不留情地吞没了他。他的身后是两排履带刻下的凹凸不平的辙印。这就是通往天鹅岛深处的第一条路。也是这时候,梁立山的妻子拖着怀孕的身子,从家乡湖南来了。住在岛外面的家属接待站里。没人敢把这消息告诉给她,只是劝她暂时先不要进岛。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一辆拖拉机拉着一爬犁面粉和青菜进岛时,她悄悄地爬上爬犁。北大荒的春天好漂亮哟!草在迎风摇曳,一层层绿色的波浪,一直滚向遥远的地平线,草尖上升起淡淡的水雾,朦朦胧胧,影影绰绰,象披上一面透明的轻纱。一轮桔黄色的月亮,象一盏辉煌的大灯笼,永远在爬犁前面晃动着,洒下柔媚的清辉,轻轻地抚摸着她和腹中一个劲踢蹬的小家伙。也许是环境太美了吧?也许是她太激动了吧?怀中的孩子急不可耐了。拖拉机刚刚驶进天鹅岛不远,小家伙就在“路”上呱呱坠地了。一听到消息,章理提前散了党委扩大会,带上卫生员,抱着被子、毯子,急忙赶来了。孩子、大人双双平安。是个小女孩,大大的眼睛,还长着一对小酒窝哩。蛮漂亮!这时,天已经亮了,玫瑰色的晨曦飘散在天边。从晨曦中飞来一群洁白的天鹅,绕着拖拉机顶翩翩飞舞着,飞去了。仿佛也在庆贺天鹅岛的第一个小公民的诞生。这真是一个吉祥的征兆。大月亮地生下来的,这是天鹅岛几千名转业官兵中第一个出生在岛上的后代呀!就叫小月鹅吧!章理给起的名字。梁立山的爱人知道了丈夫牺牲的消息后,要求带着小月鹅留在天鹅岛。章理的眼睛里蓄满泪水,点了点头,他说不出一句话。就在小月鹅出生的地方,章理亲手树起了这块木牌牌。“让天鹅岛的后来人看看,这是我们天鹅岛上诞生的第一个小公民!我们要作为永远的纪念!等小月鹅长大后,我们一定让她生活得更幸福!”吉普车开到场部。恢复了副局长工作的章理,第一件事就回老家天鹅岛看看。当章理问起梁月鹅时,新场长竟然不知道她是谁。章理心里不是滋味,他的脑子里装的全是那块木牌牌,全是小月鹅。二十多年前,她父亲是个英雄,她是天鹅岛上的一颗明星。眼下呢,人们竟忘却了她。场长很快查到梁月鹅在六队开拖拉机,是个拖拉机手,同她父亲一样。梁月鹅和章理一起来到垦区总局,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先被安排到妇联工作。歇了两天,梁月鹅走马上任了。她坐在桌前的一把椅子上,一切,都挺舒适,唯独这椅子不大舒服。木头的,硬硬的,远不如拖拉机驾驶室里的皮座椅软乎。倚着靠背,踩着离合器,扶着操纵杆,望着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原野,那滋味儿……梁月鹅坐在椅子上,真不舒服。她想让章叔叔给自己换换工作。可是,又觉得说不出口,人家章叔叔也是好心。好不容易才把自己调到局里来。天鹅岛上多少小姐妹吐着舌头,咋着牙花子,羡慕不够呢!局里要召开青年新长征突击手大会,章理让小月鹅上台发言,讲讲她父亲的牺牲,讲讲她这个天鹅岛第一个小公民的诞生,以激励青年们。梁月鹅犯难了。她在台底下还说不出几句囫囵话呢!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妇联主任足足帮她熬了一个通宵,发言稿终于准备出来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足有五大页纸。梁月鹅捧着它们,象捧着沉甸甸的石头。二十多年了,她第一次尝到了天鹅岛上诞生的第一个小公民的滋味。现在,她才觉出了路口那块木牌牌的意义。虽然,木牌牌被风雨冲刷破旧了。但是,一旦人们重新认识了它的价值,它便又重新焕发出光彩。她马上意识到,这份光彩不属于她,仅仅属于父亲,属于天鹅岛,属于北大荒。这一宿,梁月鹅翻来覆去,久久没有睡着,她觉得对不起章叔叔。更觉得这份工作对她太不合适了。第一个小公民,可以是一种荣誉,一种骄傲,却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坐大机关,上台演讲呀!她更愿意开着拖拉机在甩手无边的原野上尽情地奔驰,泥浪在身后翻滚,豆香在身边飘溢。二十来年,她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过来的。一到收获时节,她都会有一种溢满全身的愉快。一想起天鹅岛,她感到充实。她感到激动。她感到有了底气和信心。第二天一清早,刚刚上班,她扣响了章理办公室的房门。“章叔叔,我想回去了。”“回去?回哪儿?”章理有些莫名其妙。“回天鹅岛。”“为什么?”章理惊异了。为什么?她一时说不清。她只知道木牌儿是可以树起来的,人却不可以。至少她不行。她还是愿意回到那块坚实的土地上去。(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中木牌儿的油漆脱落、失去光彩、字迹辨认不清,与后文人们遗忘了当年的拓荒英雄的遗孤相照应。B.即使陈旧,木牌牌依然挺立,象个路标在道口,暗示了虽时过境迁,但拓荒英雄们的精神力量依然还在指引人们的主题。C.来到局机关的梁月鹅并不满意章理给她安排的工作,她觉得这个工作不能发挥她的才能,她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D.章理让梁月鹅在全局青年新长征突击手大会上发言,目的是想用梁立山的事迹激励一下当时的青年人。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通过对木牌牌的描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及故事发生的时间。标题“木牌儿”是北大荒精神的象征。B.文中将天鹅蛋比喻作了一颗颗闪亮的白珍珠,象征着天鹅的纯洁美好,也象征着北大荒精神的纯洁。C.梁月鹅回忆驾驶拖拉机时,连用了“倚”“踩”“扶”“望”几个动词,写出了其驾驶拖拉机的熟练。D.本文语言朴实无华,却又细腻生动。语言既富有生活气息,地域特点,亲切自然,又运用散文化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景色的优美。8.试分析本文描写的北大荒春天的夜景,与《荷塘月色》里的景色描写有何异同。9.你是否支持梁月鹅放弃局机关的舒适的工作,回到北大荒继续开拓种地呢?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答案】6.C7.C8.(1)相同点:A两则语段在描写夜景时,运用了一系列的叠词写出了景色的恬静、朦胧;B均运用了比喻手法,使景色生动形象。(2)不同点:A本文选取的是草甸里的草和月亮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荷塘月色》中选取的是院中的荷塘和月色。B本文中的月亮是明亮的,月光如清辉,象征着未来北大荒生活的美好;《荷塘月色》中的月色是朦胧的,象征着作者当时迷茫的心境。9.(1)支持。(2)从人物上看,梁月鹅是个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人,即便章理把月鹅调到了局机关,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给予她机会,培养她,但这不是梁月鹅所追求的。(3)从情节上看,局机关的工作不适合梁月鹅。梁月鹅生长在北大荒,她太熟悉北大荒的生活,她是要传承北大荒的精神,踏踏实实地种地,认认真真地生产,丰丰盈盈地收获。(4)从主题上看,本文诠释的是继续发扬父辈们开荒拓土的北大荒精神,让父辈们的精神得以传承,让北大荒更加富饶。只有回到北大荒,才能做到。【解析】【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她觉得这个工作不能发挥她的才能,她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错误。梁月鹅不是不满意现在的工作,而是她觉得这个工作不适合她,她更适合在北大荒那片土地上开荒种田。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写出了其驾驶拖拉机的熟练”分析不全面。几个动词的使用,不仅勾勒出梁月鹅驾驶拖拉机的熟练,更是与坐办公室的情况相对比,表现梁月鹅在北大荒工作的踏实。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的鉴赏能力。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在第三段“队伍刚进岛时,唿啦啦,从草甸子里飞出一群天鹅,拍着洁白的翅膀,遮住了半边蓝天。那景象,煞是壮观!再看草甸子里,一个个晶亮晶亮的天鹅蛋,象一颗颗闪亮的白珍珠,镶嵌在湛绿湛绿的乌拉草、七节草和芦苇之中”,以及第五段“北大荒的春天好漂亮哟!草在迎风摇曳,一层层绿色的波浪,一直滚向遥远的地平线,草尖上升起淡淡的水雾,朦朦胧胧,影影绰绰,象披上一面透明的轻纱。一轮桔黄色的月亮,象一盏辉煌的大灯笼,永远在爬犁前面晃动着,洒下柔媚的清辉”。两篇文章都用了叠音词,如“晶亮晶亮”“朦朦胧胧,影影绰绰”“淡淡”“亭亭”“田田”等,写出了夜色的朦胧,月下景物的美。两篇文章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象一颗颗闪亮的白珍珠”“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景物的洁白、美丽。不同的是,两篇文章借不同的景物表达不同的情感。本文写了草甸里的草、天鹅、天鹅蛋和月亮柔媚的清辉,小说中的人物是去开垦北大荒的,他们有着壮志豪情,有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即使是荒草甸子,也显得格外美丽,这草甸月色也就象征着生活的美好。《荷塘月色》表现的是作者在困境中欲解脱而不能,所以笔下的荷塘曲曲折折,月色是淡淡的,不能朗照,都象征了他迷茫的心境。【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首先明确观点:支持。阐述自己观点时,结合小说的三要素去分析。首先是主题,小说的背景是开垦北大荒,歌颂的是北大荒精神,“放弃局机关的舒适的工作,回到北大荒继续开拓种地”能使这种精神得到传承,更利于表现主题。其次是人物,原文“一切,都挺舒适,唯独这椅子不大舒服。木头的,硬硬的,远不如拖拉机驾驶室里的皮座椅软乎。倚着靠背,踩着离合器,扶着操纵杆,望着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原野,那滋味儿……”“一想起天鹅岛,她感到充实。她感到激动。她感到有了底气和信心”等多处心理描写形成对比,可知梁月鹅是一个踏实肯干的人,不追求清闲享受,也不会在父辈的荣耀躺平,她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光彩”。“放弃局机关的舒适的工作,回到北大荒继续开拓种地”也符合人物形象设定。最后从情节上看,不适应妇联工作、青年新长征突击手大会上发言让她犯难等情节铺垫下,“放弃局机关的舒适的工作,回到北大荒继续开拓种地”也就顺理成章。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荀子·宥坐》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倘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高听卑,何得不畏?群公卿士,皆见瞻仰,何得不惧?以此思之,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征曰:“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贞观政要·卷六》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人言作天子A则得自B尊崇C无所畏惧D朕则以为E正合F自守G谦恭H常怀I畏惧。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覆”含义,与《促织》中“覆之以掌”中“覆”含义不一致。B.文中“被”的含义,与成语“被甲枕戈”中的“被”含义不相同。C.文中“矜”的含义,与《陈情表》中“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中的“矜”含义相同。D.文中“克”的含义,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中的“克”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在鲁桓公的庙里参观,看到那里有一只倾斜的器皿,引发了他对谦虚态度的看法。B.往欹器里注水,注入一半时就端正了,注满后就翻倒了,空了就又恢复倾斜了,体现器物的精巧。C.魏征以《易经》之理告诫唐太宗:君子的准则是厌恶自满而以谦逊为贵。D.从材料二中可见唐太宗为人处事大度,能参省吾身,并时刻提醒自己。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2)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14.两则材料中孔子和唐太宗的观点各是什么?魏征又有怎样的认识呢?【答案】10.CDH11.C12.C13.(1)聪明睿智,就要用笨拙来保持它;功劳遍布天下,就要用谦让来保持它;勇敢盖世,就要用怯懦来保持它;富有天下,用谦虚来保持它。(2)我常常在想,帝王每讲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必定要向上畏皇天,对下惧群臣。14.孔子的观点:用谦虚来保持盈满。唐太宗观点:天子更应该谦逊恭谨,经常心怀畏惧。魏征认为:希望皇上保持常谦常惧的准则,一天比一天更谨慎,国家则可太平。【解析】【分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人们说,是天子就可以认为自己尊贵崇高,无所畏惧了,我却认为天子更应该自己保有谦逊恭谨之德,经常心怀畏惧。“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是“言”的宾语,“自尊崇”,是宾语前置,中间不能断开,可在C后断开。“朕”做下面句子的主语,前面D处要断开。“正合自守谦恭”做“以为”的宾语,“谦恭”做“守”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可在H处断开。故选CD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倾倒/覆盖上。句意:注满水后就会翻倒/用手掌去罩住它。B.正确。遍布/穿着,后作“披”。句意:功劳惠及天下/身穿坚甲,头枕兵器,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C.错误。夸耀/顾惜。句意:你只要不骄傲、自我夸耀/本来希图宦达,不顾惜名声节操。D.正确。能够。句意: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结束/能够坚持到底人大概很少了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魏征以《易经》之理告诫唐太宗”错误,张冠李戴。由原文“太宗谓侍臣……又《易》曰”可知,这些道理是唐太宗自己看《易经》后的收获。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守”,保持;“以”,用,领起的介宾结构做状语,状语后置;“四海”,天下。(2)“每”,常常;“上”,向上;“下”,对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由材料一中子路的问题“敢问持满有道乎”以及孔子的回答“守之以谦”可知,孔子认为保持盈满,就要用谦虚的态度。由材料二中太宗对大臣的话“自守谦恭,常怀畏惧”“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可知,唐太宗认为皇帝要谦虚,常怀敬畏之心。由材料二中魏征对唐太宗的劝谏“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可知,魏征认为太宗如果做到坚持谦虚,有敬畏之心,就可以像尧舜一样把天下治理得太平。参考翻译:材料一孔子参观鲁桓公的庙,看到那里有一只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人:“这是什么器皿?”守庙人说:“这大概是君主放在座位右边来警戒自己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皿,不注水的时候就会倾斜,倒入一半水时就会端正,注满水后就会翻倒。”孔子就回头对弟子说:“注水吧!”弟子取了水注入到里面。注入一半的时候就端正了,注满后就翻倒了,空了就又恢复倾斜了。孔子因深有感慨而叹息说:“唉!哪有满了不翻倒的呢?”子路说:“我想问一下有保持盈满的方法吗?”孔子说:“聪明圣智,就要用笨拙来保持它;功劳惠及天下,就要用谦让来保持它;勇敢盖世,就要用怯懦来保持它;富有天下,就要用节谦虚来保持它。这就是所谓的谦退并减损自己的方法啊。”《荀子·宥坐》材料二: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人们说,是天子就可以认为自己尊贵崇高,无所畏惧了,我却认为天子更应该自己保有谦逊恭谨之德,经常心怀畏惧。从前舜告诫禹说:‘你只要不骄傲,天下就没有人和你争能;你只要不自夸,天下就没有人和你争功。’而且《易经》上说:‘君子的准则是厌恶自满而喜欢谦逊。’凡是做了天子,如果只认为自己尊贵崇高,不保持谦逊恭谨的态度,倘若自己有做的不对的事情,谁还会冒犯尊颜向他提意见呢?我常常在想,帝王每讲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必定要向上畏皇天,对下惧群臣。天帝虽高高在上,却能听到下面人世间的言语,而察知其善恶,怎能不畏惧天呢?公卿百官,都在下面注视着我,这怎能不让人畏惧呢?由此深思,帝王即使常怀谦逊恐惧之心,恐怕还是不能称上天之心和百姓之意啊。”魏征接着说:“古人讲:‘做事情无不有个开始,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结束。’希望陛下保持常谦常惧的准则,一天比一天更谨慎,那么宗庙社稷就会永远巩固,不会倾覆。唐尧、虞舜之世之所以天下太平,实际上就是用的这个方法。”《贞观政要·卷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唐〕李商隐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惟灯见,濩((huò)落【注】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注】濩落:原谓廓落。引申谓沦落失意。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开头两句,是用宴会之所周围环境的凄清,衬托诗人心境的凄楚。下面两句,则是借环境景物,抒发人生的感叹。B.“浮世”,此处谓世事不定、生命短暂。“聚散”虽兼含两义,重点是在“聚”(欢快)上,表明此次宴会亲朋会饮,实为乐事。C.下第五句上承上句的“聚散”,写对妻子的深切思念。“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归梦”又和“灯”联系起来,意味深长。D.第六句上承第三句的“浮世”,是说因为失意无聊,只好以酒浇愁。句中用一“知”字,使酒带上人情,似乎也在为诗人的坎坷遭遇痛惜不平。16.清代学者钱良择评此诗特色为“情深”。请根据此评论,结合全诗内容,写一则12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答案】15.B16.本诗因情见景,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融为一体,读之撼动人心。风露塘竹之悲,触动加深了人之悲切;红荷的离披,也象征着人的别离;客中苦酒,像在悲叹一样;寒夜孤灯,仿佛也在凄惋幽思;即使是嵩山的松雪,好像也在召唤着诗人归去。总之,没有一物不解人意,不含着深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重点是在‘聚’(欢快)上,表明此次宴会亲朋会饮,实为乐事”错,“聚散”虽兼含两义,但重点是在“散”(别离)上。从诗的后半看,这里主要是对妻子而言,同时也兼指筵上之人,因为筵终席散,大家又当别去。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情感、手法的能力。题目形式虽然是写“文学短评”,但本质还在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的考查。关注教材必修上册的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学写文学短评,从分析本诗的主要情感入手,写出本诗的主要手法、内容及情感。本诗诗人因情见景,先情后景,借景抒情,将个人情感融入景色当中。所写之景以着诗人的个人感情观,已不再是景的本意。分析时,应把情景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此诗的前半写初秋崇让宅的景象。清池前横,修竹环绕,地方可谓清幽已极。但诗中用“风”“露”点染,立刻使之带上浓重的悲切气氛。诗人把主观的强烈感情赋予客观事物,所以见得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般。开头两句,是用环境的凄清,衬托诗人心境的凄楚。下面两句,则是借环境景物,抒发人生的感叹。第四句上承首句的“风”,意谓:“人生固然常多分离,池中的红荷,为什么也被风吹得零落缤纷呢?”不用直叙而用反问,可以加强感叹痛惜的语气;红荷的离披,也象征着人的别离,对红荷的痛惜,正是对人生难得团聚的痛惜。第五句上承第三句的“聚散”,写对妻子的深切思念。“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归梦”又和“灯”联系起来,意味深长。读这句诗,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的景象,幽微的灯光,好像在向人诉说诗人梦中与妻子相会的情景,比起直叙梦中思念来,意境更美,更富诗意。第六句上承第三句的“浮世”,是说因为失意无聊,只好以酒浇愁。句中用一“知”字,使酒带上人情,似乎也在为诗人的坎坷遭遇痛惜不平。失意之悲,别离之痛,郁结在诗人胸中,终于宣泄出来:“难道直到白头都只是这样下去吗?归隐嵩山之南的苍松白雪之中,才是我的夙愿啊!”“松雪”喻高洁的品性和节操。诗人于无可奈何之中想到归隐山林,这只是仕途坎坷、壮怀未成的幽愤而已。总之,没有一物不解人意,不含着深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据说是从《归去来兮辞》的“______,______”这两句中得到启发,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傲然自得的精神追求。(2)《列子·汤问》中的“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极写音乐之美妙,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两句都是化用此句。(3)即将到来的2024年是龙年,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龙”在古代诗词中多有出现,比如“______,______”等。【答案】①.倚南窗以寄傲②.审容膝之易安③.老鱼跳波瘦蛟舞④.舞幽壑之潜蛟⑤.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⑥.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倚、傲、蛟、幽壑、壶。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周遭的环境,是低端村俗的最底层,在马路边的骑楼下,摩托车与脚踏车林立的空隙中,放置了两张折叠桌。往前是两三家落了铁闸的店家,再往前就是永和的老菜场永安市场,平时总是①,喧嚣如哪吒闹海,现在却寂静得有点诡异。清晨五点钟,天蒙蒙亮,我就坐在街边,吃起了我的早餐。破落的街区,毫无装潢的豆浆铺,披着围裙站在油锅前面炸油条的中年妇人,烤炉边上伸着长铗掏烧饼的男子,与记忆中六十年前豆浆铺的景象,②、丝毫没变。那酥松爽脆沾满了芝麻的烧饼,一触就如③的饼壳,入口绵密却酥脆得恰到好处的油条,勾起了六十年代贫瘠岁月中最丰润的品味乐趣。还有那咸豆浆,用汤匙搅动一下,凝结如天女散花,葱花、虾皮、肉松、榨菜碎粒,伴随着红彤彤四散的辣油,形成一幅精彩绝伦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星云幻化图。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19.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答案】18.①车水马龙;②如出一辙;③落英缤纷。19.比喻。把被搅拌后的咸豆浆比作一幅精彩绝伦的星云幻化图。比喻新奇,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碗咸豆浆的满足感。【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语境修饰的是市场,由后文“喧嚣如哪吒闹海”可知这里平时人多车多,非常热闹,可填“车水马龙”。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一般,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②由“丝毫没变”可知,前面描写景象与六十年很像,可填“如出一辙”。如出一辙: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③语境指烧饼的饼壳酥脆,一碰就掉渣,联系后文咸豆浆“如天女散花”,这里可用比喻句,填“落英缤纷”。落英缤纷:意思是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地散在地上。【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比喻。“凝结如天女散花”,把豆浆用汤匙搅拌之后豆花四散的样子比喻成“天女散花”;“葱花、虾皮、肉松、榨菜碎粒,伴随着红彤彤四散的辣油,形成一幅精彩绝伦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星云幻化图”,把各种颜色、形状的作料被搅拌后的咸豆浆比作一幅精彩绝伦的星云幻化图。效果。“豆浆”与“星云图”本来完全不搭界,而这个比喻把二者组合到起义,令人感觉新奇,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碗咸豆浆的满足感。(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风雨霜雪等气象生态,既是一种自然现象,①,还可能是作者心灵的镜像,形成一种丰富复杂的文学景观。如梅尧臣《襄城对雪》说“登城望密雪,浩浩川野昏。谁思五原下,甲色千里屯”,充满现实关怀,写面对受寒挨冻的士兵,想到风雪漫天。欧阳修《夜闻风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夜半群动息,有风生树端。飒然飘我衣,起坐为长叹”,②。曾巩《咏雪》说“朝含沧海满天云,暮断行人千里雪……壮夫抚剑生锐气,志士扁门养高节”,写雪中壮怀与诗情。而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则写江南春天风雨杏花的典型景致,③。可见无论春夏寒暑,内地边塞,气象书写都是宋诗中极具特色的题材。20.下列选项中双引号的用法,同选段中相同的是()A.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B.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C.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D.陆羽是唐朝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被誉为“茶仙”。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