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大连理工大学通识核心课程本章内容第1节越轨行为第2节社会控制的概念和类型第3节犯罪与越轨的社会学理论第4节犯罪的受害者与实行者第5节监狱:犯罪之解?最近一段时间,柏林警方被不断出现的毁坏豪华轿车的事件搞得焦头烂额——自从去年12月底以来,柏林街头已经出现了总共近百起毁坏豪华轿车的事件,肇事者以焚烧汽车、扎破轮胎、在车身上涂鸦等多种手段,对奔驰、宝马、奥迪和保时捷等高档汽车“下黑手”。此类事件几乎在柏林的各个城区都有发生,已经引起了居民不同程度的恐慌。警方为此成立了专项小组,目前的调查表明,可能是对社会心怀不满的左翼极端主义分子以及极右翼“新纳粹”成员所为。豪华轿车连续被毁
"仇富犯罪"让德国不安警方认为,愈演愈烈的破坏事件可能与目前失业率不断攀升有联系——根据2月份的统计数字,柏林地区的失业率达到了14.1%,几乎是德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警方担心,在德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时期,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通过焚毁汽车等手段来发泄心中的仇恨,这也将导致极端主义团体在德国赢得更多的支持。犯罪往往有着很复杂的社会原因,不仅仅出于个人层次上的原因(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之所以犯罪,主要出于他们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个人应负主要责任)。因此,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研究犯罪,对于理解犯罪、遏制犯罪都大有意义。越轨的定义及其类型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第1节越轨行为1.1越轨的定义越轨:不遵从正常的给定的社会或者组织规范的一系列行为。越轨所包含的内容大于违法、犯罪。很多东西是越轨,但不一定是犯罪。八十年代的喇叭裤、烫发在当时被认为是越轨。九十年代的纹身等在当时被认为是坏孩子干的,也是一种越轨。当然犯罪也是越轨。违法行为:违背法律违警行为违规行为:违反正常的社会组织规范1.2越轨类型心理学解释:心理上的变态容易导致人做出过激的、不合常规的行为。社会学解释:社会原因导致犯罪或者越轨行为的形成和出现。实际上,对于具体的犯罪或者越轨来说,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心理学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学方面的原因。越轨产生的原因第2节犯罪与越轨的社会学理论
功能主义亚文化标签理论冲突理论
2.1功能主义的观点
犯罪和越轨的社会根源:传统标准和规范遭到破坏,新的标准和规范又没有建立起来。涂尔干:1)调适且带来了变化,把新的观念和挑战引入社会,从而成为一种创新的力量。2)重新激发社会讨论和重视,进一步明确社会规范,促进社会中“好”与“坏”行为的界线维持。一定的越轨行为的存在是合理的,正常的。好坏默顿的观点将犯罪的根源定位到了社会结构本身,越轨行为是经济不平等和缺乏机会平等的一种副产品。什么是失范:个体所接受的社会规范与社会现实相冲突的时候,个体行为所承受的压力。社会成功的标准:经济上的成功。社会的现实:机会很少。由此引发巨大的社会压力,并导致可能采取越轨和犯罪行为。遵从主义者革新主义者仪式主义者退却主义者反叛主义者默顿五种可能的社会反应类型无论是否成功,都接受社会既有价值规范,也接受实现这些价值规范的手段。接受社会认可的价值观,但采取不合理的手段实现之。遵从社会所认可的价值观,尽管已经看不到这些标准背后的价值观。完全放弃了竞争的态度,不接受社会认可的价值规范,也不认可实现这些价值观的目的。拒绝现有的社会价值规范和实现他们的手段,希望用新的价值规范和手段来代替之,重建社会体系。社会整体上越来越富裕,为什么犯罪率还会持续上升?日益提升的欲求;持久的、日益扩大的不平等和由此导致的相对剥夺感是导致越轨和犯罪行为不断滋生的重要原因。默顿的问题“相对剥夺”(Relativedeprivation)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其后经R.K.默顿(R.K.Merton)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它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简单而言,相对剥夺是一种感觉,这感觉是我们有权享有但并不拥有。例如,某人看着邻居家买了一辆新车,他认为他也能有这辆车。但实际他并不拥有。默顿认为,当个人将自己的处境与其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并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夺。这种剥夺因人们不是与某一绝对的或永恒的标准相比,而是与某一变量相比,因此这种剥夺是相对的,这个变量可以是其他人,其他群体,也可以是自己的过去。有时,即使某一群体本身的处境已有所改善,但如果改善的程度低于其他参照群体的改善程度,相对剥夺感也会产生。相对丧失感会影响个人或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并可造成多种后果,其中包括压抑、自卑,引起集体的暴力行动,甚至革命。2.2亚文化亚文化:非主流文化。如一个非主流族群的文化,如非法社会团体的文化等。这些团体的规范鼓励挑衅和其他不遵从行为。科恩的观点,有些亚文化鼓励犯罪,如帮派。社会底层丧失信心,容易加入不法帮派,接受其所代表的非主流文化,进而容易犯罪。克罗尔德和奥林:青年人认可社会的价值观,也认可主流的手段。当通过巨大的努力仍达不到而且感到机会渺茫的时候,的时候,就特别容易走极端,会认为世界不公,会做出各种反叛行为来,会加入不法帮派。反面:洪秀全认可主流价值规范科举-多次应试失败-造反(受外来文化影响)。界定越轨理论功能主义认为越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埃里克松:一个地区的越轨数量很可能长期保持稳定。控制机构倾向于将越轨控制在一定的界线之内,而不是彻底清除。因此,社会需要一定的越轨。当越轨行为的数量超出了控制,社会如何应对?莫伊尼汉:《低位越轨》,重新界定什么是越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标准。“我们已经逐渐习惯了对于我们有害的大量的行为”。对功能主义理论的批评功能主义的假定:犯罪往往发生在弱势群体中,他们接受了社会正常的价值规范,却缺乏实现的机会和手段,有时采取犯罪、越轨方式。反对声音: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渴望富足,像主流社会那样成功是普遍的价值规范吗?上层社会同样存在着大量的犯罪和越轨行为,他们难道也是因为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机会和手段吗?2.3互动理论理论秉承了互动理论的一些观点,认为越轨是一种社会建构出来的现象。互动论者拒绝接受有些行为类型内在的具有“越轨”的性质这一观念,相反他们问的是:有些行为最初是如何被定义成犯罪的,为什么有些群体被贴上犯罪的标签,有些却没有?贴标签理论是互动理论的一种。标签理论标签理论家将越轨行为解释成越轨者和非越轨者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而不是个体或者群体的一个特征。贴标签的过程是代表权力的、握有法律和治安力量的人将有关传统道德和价值规范施加在其它人身上的过程,代表了社会的权力机构。规则是由富人为穷人制定,男性为女性制定,主要族群为少数族群制定,反映了一种社会不平等。贝克尔:我们习惯于往一个人身上贴标签,对其作出判断。越轨行为并不是越轨者成为越轨者的决定因素。社会如何对待一个出身于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的、初犯错误的年轻人?社会如何对待出身于贫民窟的、没受过良好教育、也是初犯错误的黑人子弟?勒默特:而一个人一旦被认定越轨或者犯罪,则会认可自己的身份,可能做出更多的越轨行为来。初级越轨:最初的逾越行为。次级越轨:人们逐渐接受自己越轨者的身份并由此导致的进一步的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对标签理论的评价:标签理论的假设:没有任何行为具有内在的犯罪性质,对于犯罪的界定是由权势群体做出的。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对于犯罪和越轨的评价确实有时很主观。但是对于越轨、犯罪的界定并不总是主观的贴标签,而是有着一定的、客观鉴别过程。过分强调主观实际上并不客观。另外,来自被剥夺地区的儿童,却是更有可能做出偷窃的行为来。最后,贴标签会导致破罐子破摔吗?2.4冲突理论新马克思主义:泰勒、沃尔顿和扬(1973)《新犯罪学》,突破了早期犯罪和越轨理论。认为犯罪是被有意选择的,其本质常常是政治性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理解: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个体为什么越轨?不是因为生物特征,不是因为人格特征,不是因为社会示范等,而是为了为了反抗资本主义的压迫和不平等。体制认定了什么是犯罪和越轨。新犯罪学的理论家们侧重于从社会结构和统治阶级的权力维持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犯罪和越轨的问题。法律的制定权掌握在有钱有权人的手中。有钱有权能搞定法律。法律镇压的是小偷和妓女等无依无靠的弱势群体。法律并不是中立的:有钱人操纵法律的制定,制定有利于自身的法律;即使违法犯了重罪,也不会受到像小偷妓女那样的追查。2.5左派现实主义与左派理想主义的区别。左派现实主义:公众对越轨和犯罪的描述并不仅仅是媒体操纵和放大的结果,也并不仅仅是反抗不平等。公众对之焦虑也是正常的。犯罪学需要重视的是遏制犯罪的社会政策,而不是抽象的社会讨论和批评不平等体制。呼吁人们关注受害者本身,认为受害者主要是贫困的弱势群体,相比较于社会上层他们更加容易受到犯罪的侵害。提出了改善治安的“现实主义”建议:执法部门需要更加关注社群,不能一味依赖武力治理;警察对社区市民负责,社区居民在治安问题上有更大的发言权;警察应该多花些时间调查犯罪、清理多年积累下来的案件,减少日常行政事务。对左派现实主义的批评:把焦点放在了受害者个体身上,依然处在政治和媒体驱动的、讨论犯罪问题的格局之内。看到了最为常见的犯罪形式,忽视了其他的犯罪形式,特别是权贵、富豪的违法行为。控制理论犯罪的发生是犯罪冲动与遏制他的社会控制和物理控制之间不平衡的结果。对个人犯罪动机不感兴趣,认为人是理性的,只要有机会,人人都会犯罪,许多犯罪都是“情景决策”。赫尔斯奇:人都是自私的,权衡、算计利益得失后,人人都有可能犯罪。过失者往往因为家庭或者学校的社会化不充分、自身的控制能力差而犯罪。社会化作为一种控制措施,通过“依附”、“责任”、“投入”、“信念”等将人们同社会和守法行为维系在一起。2.6右派现实主义右派现实主义:撒切尔、里根上台,导致这两个国家的犯罪治理出现“法律与秩序”的思路,被称为右派现实主义。小布什治下的美国:犯罪和过失不断攀升的原因被归根于福利社会和放任教育,认为这两者导致个人责任感衰微,家庭和社会的解体,以及传统观念的广泛消亡。越轨被描写成个人病理现象,是由于个人自私、缺乏自我控制,道德观念淡漠,拒绝接受先前的各种理论,特别是左派理论,拒绝将犯罪和贫困化联系在一起。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指的是一种政治—经济哲学,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主张自由放任。代表学术人物有哈耶克、弗雷德曼。里根和撒切尔上台后在西方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政策。新自由主义对当前世界经济影响很大,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影响很大。新自由主义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危害,很大程度上当前应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负责。右派现实主义眼中的犯罪根源:自私、不道德、由社会福利导致的不负责任、堕落,尤其不认为犯罪和社会不平等和贫困有联系右派现实主义的对策:强化执法活动,强化监禁,大量的钱被花在强化司法系统上。目标加固、环境监控是常见的治安管理思路。最容易见效果,选民最容易看到香港满大街的警察,社会监控体系极度完善,大量的钱被消耗在监控体系上。但是香港是亚洲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香港街头的陀枪警察与社会收入不公香港警察,合共近40000人的大部队(至2011年8月31日:有28269名正规人员),警民比例及编制均为世界上最高及最庞大之一。水警总区有142艘轮艇,共2424名人员,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警察水师。港警务处有近170年的专业经验,规模廉洁、警察力量规模庞大、高度效率及破案率,于1960年代开始,被国际上评定为亚洲最佳警队,为香港治安及社会稳定,奠定基础。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反映香港家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2011年“基尼系数”为0.475,与2006年的水平相若;但如果扣除税务及社会福利等因素,香港的实际基尼系数为0.537,较2006年高,显示香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一些控制理论专家认为,犯罪之所以增长是因为犯罪机会和犯罪的目标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小偷喜欢下手的商品,如金项链等。女性离家上班,越来越多的家庭白天无人看管。因此犯罪环境越来越多。最好的思路不是改造罪犯,而是采取实际的控制措施对犯罪行为进行控制,例如目标加固和“严打治安”。批评者:没有触及深层次的原因,而是意在保护和防止社会中的某些特定的部分不受犯罪的侵犯,社会变成了“装甲社会”,“堡垒心态”严重,只是将犯罪行为由保护较好的地区,引向较差的地区。控制犯罪的理论批评者:避而不谈引发越轨和犯罪的深层次社会原因,不消除社会两极分化,根本是治标不治本。相应的社会犯罪控制措施只会将社会犯罪赶到其它的领域中。人口中的某些被认为有犯罪倾向的人被排斥出一些公共空间,例如图书馆、银行等。英国的数据显示警察数量的提升和治安的良好之间并没有明显关系。良好的治安社会控制的概念社会控制的类型第3节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3.1什么是社会控制美国社会学家罗斯于1901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定义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统治。三种社会控制:对意志的社会控制;对情感的社会控制、对判断的社会控制。社会控制:广义说来是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以及价值观念等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控制体系越轨的心理和社会根源适度社会控制:制度控制、法律控制、文化控制、舆论控制等越轨行为社会规范+——社会运行状态3.2社会控制的特征普遍存在,而且体现为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3.2社会控制的特征社会控制的普遍性与阶级性古代社会:同情心、友善、正义感、之上的习俗、民风现代社会:企业等单位的章程、规章制度法律、法规3.2社会控制的特征社会控制的统一性与强制性各种控制手段目标一致、互补、协调强制性:对反社会分子进行控制3.2社会控制的特征社会控制的多重性与闭环性多重性:多样的控制手段,形成一个网络前馈网络,动态反馈网络闭环性:具有反馈回路,自我调节,自我修正3.3社会控制的类型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硬控制与软控制3.3社会控制的类型硬控制:强制性控制手段:政权、法律、纪律软控制:舆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外在控制:依靠社会力量内在控制:组织成员在内化规范基础上,约束和检点自己,自我控制3.4社会控制的功能目的是为了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目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调适人际关系,制约和指导社会成员的行为。荀子: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3.5社会控制手段组织控制手段各种组织规章制度制度控制手段国家政权法律文化控制手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信仰信念社会舆论第4节犯罪的受害者与实行者性别与犯罪青少年与犯罪富人犯罪企业犯罪有组织犯罪网络犯罪4.1性别与犯罪女性主义者批评犯罪学:忽略了女性。罪犯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大不相同。英国的统计数据表明女性仅占罪犯总量很小的一个比例男女性的犯罪类型很不相同。女性很少涉及暴力犯罪,更多的只是小偷小摸波拉克(1950)认为男女性在犯罪方面的差异可能不像官方统计的那样,女性犯罪类型往往不被记录在案,女性十分擅长掩盖自己的罪行,而男姓警官又往往采用骑士风度来对待女性违法者女性天生善于掩饰罪行?男性警官倾向采用骑士风度对待女性罪犯?犯罪与男性特质危机:男性为什么倾向于犯罪呢?男孩子常常从小就参加团伙。在这种亚文化中,某种形式的犯罪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例如讲究哥们义气,讲究冒险刺激等,容易导致男孩子的犯罪。而女性团伙不算多见社会普遍接受霸权式男性特质,所以暴力和攻击被认为是男性身上一个可以被接受的部分女性主义者指出,对于暴力的理解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别化性质,并且受到对风险和责任的常识感知的影响。由于女性不太能够保护自己,因此女性应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减少受到暴力侵害的可能性。而达不到这一点的女性如果遭受犯罪侵害就会被认为是咎由自取,甚至会成为对犯罪实施者减刑的考虑因素。例如舆论认为女性不应该穿着过于暴露。一位女性穿着过于暴露女性如果受到侵犯会被冠上“咎由自取”的名声,而犯罪者也可能会被适量减刑。4.2针对女性的犯罪4.2青少年与犯罪青少年犯罪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年少时血气方刚,初出茅庐,一语不合,大打出手,容易做出有悖于常理的事情。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都存在严重的青少年犯罪的问题。18岁是男孩的犯罪高峰期,女孩在15岁左右。青少年犯罪的形式:盗窃、打架斗殴、网络诈骗、等。近年来与毒品相关的青少年犯罪在西方发达社会日渐猖獗。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4.2青少年与犯罪差别交往理论是犯罪社会学家埃德温·萨瑟兰对现代犯罪学最重要贡献的之一,犯罪行为是在一种交际过程中与别人的相互作用中学会的,牢固确立了“犯罪行为是习得的”观点。萨瑟兰认为社会的变迁、竞争和冲突造成社会混乱而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又导致异质接触,使个人受到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无论任何人,如果与犯罪或犯罪集团有行为模式联系,使个人受到有害社会关系的影响,就会产生犯罪行为。差别交往理论认为少年犯罪是在同辈团体相互作用的情景中学会的,因此将一个由于与违法群体接触而产生犯罪理念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放到一群违法的人中进行改造,勿庸质疑,只会造成交叉感染和犯罪升级,从而不断印证“监狱是培养罪犯的学校”这一观点。因此,对未成年人罪犯的矫正,必须将他们吸收到强调有助于遵守法律的行为的价值的团体中去,同时,使其背离强调有助于犯罪的价值的团体。2003年我国司法部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列为司法行政工作六项改革措施之一,并于1月与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先行试点。这一举措是我国刑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差别交往理论则为该举措的科学性提供了理论支持。4.2青少年与犯罪美国犯罪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赫希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任何人都是潜在的犯罪人,个人和社会的联系可以阻止个人进行违反社会准则的越轨与犯罪行为,当这种联系薄弱时,个人就会无约束地随意进行犯罪行为。因此,犯罪就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薄弱或受到削弱的结果。从根本上讲人都是自私的,是否实施犯罪的决定是人们通过权衡潜在的利益与可能的风险的结果。而大多数人之所以从未犯罪,是因为有外在的社会控制机制,诸如学校、家庭、教会等社会力量对之予以了抑制。如果一个社会中这种控制机制受到削弱或消失,犯罪就会不受约束地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犯罪行为的发生与个人和社会的联系的纽带紧密相关,这种纽带是能使未成年人增强社会责任感,顺从社会传统规范,防止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很重要的原因。赫希把这种纽带具体归纳为四种:依恋(Attaclllnent)、奉献(Co~itment)、参与(Involvement)、信念(Belief)。当社会联系的纽带增强时,个人就会无法自由自在地违反规则,从而有助于维持社会控制;当社会联系的纽带薄弱时,个人就会无约束地进行不良行为和越轨行为,甚至产生犯罪行为。4.2青少年与犯罪4.2青少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脉瘤性骨囊肿》课件
- 轴承品牌框架合同范例
- 镀锌水槽转让合同范例
- 购房意向定金合同范例
- 酒店厨师长期雇佣合同范例
- 技术参股合同范例
- 消防销售合同范例
- 个人购买别墅合同范例
- 服装租赁合同范例范例pdf
- 农村田地运货合同范例
- 伟大的《红楼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2024年中储粮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本)》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高等数学(高职教育)全套教学课件
- 瑞幸咖啡品牌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医学科研的道德与伦理
-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口算训练题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期末试卷-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年1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法律咨询与调解》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