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中国的人口老龄化
与老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李国武本讲主要内容第一节、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成因第二节、老龄化带来的潜在问题第三节、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第四节、中国城市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其脆弱性第五节、中国养老保障体制的未来改革与选择第一节、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成因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aging)是指某亿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老年人口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而变化。老年人口基本可分为:低龄老人(theyoung-old,65-74)和高龄老人(theold-old,74岁以上)。第二,区分人口老龄化和年老型人口。一个动态,一个是静态。第三,人口老龄化不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而是老年人口相对于少儿组人口的增加,是一个年龄结构的相对变化。第四,人口老龄化不仅是社会结构性变化,还与个体衰老过程紧密联系。个体老化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与区别。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来势迅猛,速度快2、绝对数量大3、高龄化趋势显著4、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5、地区差异大、农村养老问题严重6、“空巢”老人迅速增加1、来势迅猛,速度快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4%需要的时间,法国是115年,瑞典是85年,美国为66年,英国为45年。中国大约需要26-27年。2000年达到7%,2008年达到8.3%。指标1953196419821990200020500-14岁少儿比例65岁以上老年比例老少比年龄中位数36.34.412.222.740.73.68.820.233.64.914.622.927.75.621.025.322.896.96
30.4116.0127.43127.5027.43表: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8979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15-64岁的人口为88793万人,占总人口的70.1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
个百分点。(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图: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资料来源:1982年、1990年为“三普”、“四普”数据;2000~2070年来自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国际比较研究课题》预算数据。
2000-2030年是高速期2、绝对数量大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1/5。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3、高龄化趋势显著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4、“未富先老”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40美元,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25%,在世界排名109位。而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高于发展中地区,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大提高(为3976美元),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3.62%。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目前平均达到2万美元左右。但同目前老龄化水平相近的韩国、新加坡、智利、巴西等国相比,中国的人均CDP水平明显偏低。即使在2020年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中国人均收入仍属于现在中下收入国家水平。但届时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已接近今天发达地区水平,仍是老年型人口中的穷国。
5、地域差异大,农村养老问题严重东部沿海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8%,其中上海达到11.46%,早在1982年既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与此同时,各地区老年人中的大部分分布于经济水平较落后的农村。2000年中国8827.4万65岁以上老年人中65.8%分布于农村,农村老龄化程度达到10.89%,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及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迁移流动,多达1.4亿的年轻农民涌向城市,加快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独立或只与配偶生活的老年人的比例还会上升,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将日益弱化。6、空巢老人迅速增加独居老人和仅与配偶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全国老龄办在大中城市进行的老年人居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的人口结构(一对夫妇同时赡养4个老人和1个小孩)愈加明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空巢老人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影响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有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年龄结构。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主要是由于生育率的下降造成的,与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关系。资料来源:从老龄化到高龄化:基于人口学视角的一项探索性研究。罗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75页。
第二节、老龄化带来的潜在问题第一,人口老龄化深深地影响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它会引起劳动力资源、劳动就业、劳动生产率、消费品构成等方面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第二,社会的福利制度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第三,社会资源分配和供给矛盾重重。公共支出中为老年人的增多。第四,引发新的老年贫困人口的出现。第五,人口老龄化可能会重塑社会文化、社会秩序和代际关系。养老保障压力较大在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与此同时,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基本没有养老保险。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1980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而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变成3:1。预计到2020年,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者将超过1亿人,届时抚养比例将达到2.5:1。医疗保障面临挑战老年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卫生部曾经有过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可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较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老年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尤为突出。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口甚大老年人对养老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全国几次较大规模调查的数据表明,我国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调查还表明,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且将逐步增加。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养老护理需求越高。但是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是“短线”之中的“短线”。第三节、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一、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1、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探索与停滞从1986年开始,农村探索性地开展了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这项试点率先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经过这个阶段的工作,1991年6月,民政部颁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定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此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各地推广开来,参保人数不断上升,到1997年底,已有7542万农民投保。但1998年以后,农村养老体制改革工作陷入了停顿状态。政府机构改革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1999年7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这个阶段由于受管理体制改革、利息持续下调及中央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动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2004年,农村劳动力参保数量为5378万人,比1997年减少了2164万人,下降幅度达到28.7%.农村劳动力参保数量占农村劳动力总量比例同步下降,由1997年的15.4%下降到11.0%。2005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4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万人,全年共有30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97万人。2008年末全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5595.1人,领取养老金人数为511.9万。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2、以家庭养老为主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很低,主要依靠农户家庭提供养老支持。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43.4%.在不参加工作的农村老年人口中,领取离退休金比例为8.2%、依靠家庭其它成员养老比例为86.2%、其它养老渠道为5.7%.另据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进行了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领取离退休的比例为5.4%,领域社会养老金的比例为1.5%,两者合计达到6.9%。二、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1、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推行之后,农村家庭类型由拓展型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人口规模逐渐缩小。农村家庭常住人口数量由1978年户均5.7人下降到2003年的4.1人。2、人口迁移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市更加严重。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是7.5%,而城市只有6.4%.在户籍制度限制下,农民举家流动的比例很小,人口向城市迁移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再加上家庭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难于与子女一起生活。加速城市化将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3、农村土地的收入和保障功能被不断削弱。虽然土地在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功能,但因规模狭小、流动性差和产权不稳定不仅难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而且也难以发挥其收入保障功能。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依靠非农就业收入来源。4、农村社会网络的作用也在下降。例如,农户家庭之间的转移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例由1980年的11.7%下降到2003年的3.7%.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日益弱化,无力为困难家庭提供帮助。第四节、中国城市养老保障体系的
现状及其脆弱性一、中国城市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1、中国养老制度改革过程1991年:退休费统筹在一些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退休费社会统筹正式在全国推广。文件要求,在企业缴费之外,职工个人也要缴纳养老保险费,由地方政府根据支付费用的实际需要和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统一筹集。文件明确提出,劳动部和地方劳动部门负责管理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工作。在筹资模式方面,文件首次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社会统筹和部分积累相结合的思路——在以支定收的同时,多收一些钱并积累起来,用于弥补老龄化高峰期收支缺口。这一“未雨绸缪”的朴素设想,其实只是在现收现付制的框架下作出的一种修正。1993年:统账结合当年底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企业养老保险体系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的重大决定。这是一种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相结合的筹资模式。1995年:个人账户试点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这是第一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要求各地建立个人账户,逐步提高个人缴费比例。文件同时提出两套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地政府选择试点。1997年:统一缴费比由于各地多种养老保险办法并存,养老保险水平差异大,管理相当困难。同时,基金统筹层次低,调剂能力弱,挤占挪用现象盛行。1997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6号文),决定建立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规定了统一的缴费比例和管理办法。城镇职工按职工工资的11%建立个人账户,其中个人缴费逐步从4%提高到8%,其余部分由企业缴费划入。企业缴费率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这种筹资模式实质上是传统的现收现付模式与完全积累模式的综合,属于部分积累式的基金筹资模式。社会统筹部分资金由企业和国家缴纳,用于国家统筹支付当代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现收现付”;个人帐户部分由职工个人缴纳,用于实名制积累,在职工退休后分期全额给付,“完全积累”。“26号文”成为正式确立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框架的纲领性文件,延续至今。1998年:“老人”、“中人”、“新人”绝大多数省份以1998年作为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分界之年。1998年之前参加工作并业已退休的职工,被称为“老人”,他们将按老规定领取退休工资;1998年之前参加工作但在1998年之后退休者,被称为“中人”,他们将按新制度领取养老金,但可获得适当的过渡期补偿;1998年后工作的“新人”,则完全按新制度施行。由于转轨前退休或者参加工作的职工并未建立个人账户,转轨后一方面要照常支付其养老金,一方面又要在并不增加缴费率的前提下为个人账户作出积累,因此需要支付巨大的转轨成本。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实行职工养老保险全国并轨,由市级统筹向省级统筹过渡,养老金的差额缴拨改为全额缴拨,实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1999:扩大征缴范围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扩大了社会保险费征缴范围。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范围不仅包括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而且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2000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成立国家设立战略储备金机构,以巨额财政一次性注入启动资金,期望通过增值运营,应对社保支付的巨大缺口。同时,国家确定了以减持国有股支付养老制度转轨成本为目标的方案。2001年:国有股减持和“做小做实”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减持国有股收入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此令推出后,股市大幅下跌,舆论归咎于国有股减持。次年6月,国务院叫停国有股减持,全国社保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失去下文。同在2001年,中央决定在辽宁试点“做小做实”个人账户,以“做小”来保证“做实”。即降低个人账户中缴费工资比例,所缴费用与统筹账户缴费基金分账管理,以确保个人账户真实积累。由此,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联系被切断,现收现付体系被彻底打破,统筹账户的支付压力远远超出预想。改革背负巨大成本。2003年:扩大试点“做小做实”试点扩大到黑龙江、吉林两省。鉴于辽宁试点沉重的财政负担,黑、吉两省选择了财务压力较小的“补账户”模式。这一模式仅是真实基金积累制的“修订版”,仍具现收现付制的特征。2005年:从11%到8%国务院颁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这是继1997年国务院决定之后,又一指明今后养老保险改革方向的纲领性文件。“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的思路被写入文件。文件同时指出,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并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2006年:试点再扩大,委托全国社保基金运营2006年9月,国务院对“做小做实”扩大试点方案作出批复。新方案事实上选择了“黑吉模式”,扩大至上海、天津、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新疆八个省(区、市),做实率自3%起步。除了“自掏腰包试点”的上海,中央财政补贴50亿元在12月初下发七个新增试点省份。2006年12月底,七个新增“做小做实”试点省份,以及首批试点的黑龙江、吉林两省,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正式签署了五年合约。他们将中央下拨九省份用于做实个人账户的财政补贴共计104亿元,委托给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运营,后者承诺3.5%的保底收益率。2、保障现状随着改革思路日益明晰,城市养老保障覆盖面稳步扩大。2005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4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312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367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870万人和264万人。年末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7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7万人。2008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891.1万人,其中职工16587.5,离退休人员为5303.6。城市老年人的养老保障程度高。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13%。在不参加工作的城市老年人口中,领取离退休金比例为56.2%、依靠家庭其它成员养老比例为38.8%、其它养老渠道为5.0%。但据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进行了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领取离退休金的比例为70.7%,领取社会养老金的比例为12.1%,两者合计达到82.8%.财政投入加大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提高,改善了城镇离退休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2003年城镇离退休人员的退休费用上升到9047元,比1990年增加了7734元,是1990年的5.3倍。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确保了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过去,我国一直实行养老金由退休人员所在企业发放的办法。1998年,我国养老金社会化率在30%左右。到2003年,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人数达3538.4万人,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9.5%,比1998年提高60.5个百分点。二、我国城市养老保障体制的脆弱性1、社保基金挪用、挤占和贪污问题2006年的上海社保基金案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在长期被掩盖的社保基金违规非法使用问题上。国家允许的投资方式是购买国债或存放银行。统计显示,在1986年至1997年间,全国有上百亿元社会保险基金被违规动用。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清理回收挤占挪用基金160多亿元,至2005年底,还有10亿元没有回收入帐。截至“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接到挤占挪用基金举报案件96件。问题的根源:社保基金运作及管理机制,地方社保机关集行政管理权与基金经营权为一身的体制,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管。目前,社保基金都由当地的社保基金管理中心代为管理。各级管理中心的归口管理单位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该中心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直属事业单位。各地管理中心目前都也为事业单位编制。而这些大大小小的管理中心却承担相当多的行政职能,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是政府的一个部门。这种“泛行政化”的制度设计,在没有法人资产和独立的经济利益约束下,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很难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的会计审计、信息披露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即使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也极易成为美丽的陪衬。既不是独立的金融企业,也不是政府机构,社保基金管理中心这一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面孔,使其既难以保障社保基金所有者的权益,又因缺乏监管而不具备承担金融风险的能力。而在实际运作中,社保基金的所有者——每一个社保基金的缴纳者始终无法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和监督权。因此,社保基金在地方或部门利益的驱使下,常常会被当作“准”政府资金支配使用。2、资金缺口导致的个人账户空帐问题缺口原因:社保体制改革和人口老龄化。对于改革前(1997年)退休的“老人”,以及改革前参与工作、改革后才退休的“中人”,由于他们当前工作时企业并未替其缴纳统筹养老金,也没有个人账户。国家承接了对这部分国企职工未尽的养老义务。这笔庞大的养老金成为国家的“隐性负债”。用于当期支付的社会统筹帐户存在巨大支付缺口,于是各地社会社保部门均调用个人账户用于当期支付,造成个人帐户“空转”。《法制日报》2005年5月8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承认,目前城市养老金缺口在2.5万亿元,在未来30年时间里将达到6万亿元。这个数据可能低估了养老金缺口的严重程度。世界银行估算养老金缺口3-4万亿元左右。如果假定在50年时间里分摊转轨成本,按3.7万亿缺口和平均利率为4%计算,每年分担的平均转轨成本将为1600亿元左右;如果利率提高到5%,每年的平均转轨成本将为1900亿元左右(孙祁祥,2001)。名存实亡的个人账户即令未来蒙受巨大风险,也严重打击了当代个人缴费的积极性,更背离统帐结合进入新参与主体的改革方向。就现实来看,城市养老金的积累和发放仍然采取现收现付制(见图3)。在面临企业缴费不足和养老金收支缺口的情况下,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的混账管理(2001年之前)使得只好挪用个人帐户积累来填补养老金缺口。1997年空账规模为140亿元,2000年上升到2000多亿,到2005年空帐规模累计达到8000亿元左右,而且每年还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
养老金拖欠容易诱发社会问题,国家迫于压力不得不动用财政资金来填补缺口。而且2001年开始进行“做小做实个人账户”和分账管理的改革,中央政府开始“补缺口”。例如,2001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就达982亿元,是1998年的5倍多。2005年中央政府对养老保险补助总额达到了500多亿元,5年来中央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金额达到了2093亿元。3、缴费积极性不足制度设计缺陷是企业缺乏缴费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在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下,差额收缴和差额拨付制度使得社会统筹实际上变成一种企业间的直接转移支付。新的企业因为退休职工较少,不愿意缴费,拖欠、拒缴的现象时有发生。老的企业没有完全剥离由社会承担的保障责任,缴费之后负担企业负担过重。企业平均缴费率高达30%.如果企业逃避缴费,相当于获得了一笔丰厚的盈利。这是非国有企业不愿意加入基本养老保险计划的主要原因。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以国有企业职工为主,大约占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的80%左右。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无力缴纳保险费。保费收入减少使得社会保障机构不得不提高缴费率,从而导致一种恶性循环。空账和预期收益率低同样削弱了个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计划的积极性。在世界银行推荐的“多支柱”养老保险模式中,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具有强制性,但其产权属于个人。中国没有明确个人账户的产权归属,对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实行统一管理,从而为社会统筹基金挪用个人账户提供了可能性。在个人账户只是一个名义账户的情况下,为了减轻未来支付养老金压力,政府压低了个人账户基金的回报率。当基金回报率低于其机会成本时,拒缴偷逃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赵耀辉、徐建国,2000)。这样,个人账户不仅难以做实,而且也不利于个人缴费和个人账户积累。4、社保基金收益率不高从基金运作情况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渠道单一、回报率低。2004年社会保障基金资产负债中,银行存款和长期债券比例为53.9%,委托投资比例为35.8%。2001年到2003年,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回报率均低于3%,2004年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回报率为3.3%。这都小于国际上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长期债券平均6%的实际收益率。5、覆盖范围有待提高1999年以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对象也没有大幅度提高覆盖范围。2004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只占城镇全部就业人员的46.3%,与1995年的水平(45.9%)基本持平。然而,城市人口结构变化却使得城市养老负担大幅度上升。1990年,城市离退休人员与城市职工数量比例为1:6.1,但2003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1:2.7。即使把未来年青农村转移劳动力计算在内,城市养老负担上升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五节、中国养老保障体制的
未来改革与选择一、城市养老保障制度的出路1、修补式做法各地对于社保基金被挪用、贪占的查处在深入;中央政府正以分期拨款做实个人账户的方式,逐步偿还巨大的养老金隐性债务;切断社保行政管理权和基金运营权的垄断性纽结,将基金积累性养老金导向市场化运营;社保主管部门正试图继续推进社保监督体制。2、做实个人账户,向完全积累过渡通过实行新人新办法、中人中办法的过渡方式,利用现收现付积累的养老金将中人到2035年前后完全消化掉,届时新体制即可覆盖全部城镇就业者。按照这种向新的养老体制的过渡方式,从现在就开始为新人和中人建立起个人账户,真正步入完全积累的养老保障体系,到2020年,养老负担率会比继续实行现收现付旧体制的情形大大降低,即从44%下降到32%。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如果将农村迁移劳动力吸纳到城市养老保障体系,并采取养老保障的新体制,2020年的养老负担率为25.3%;反之,如果把农村转移劳动力排斥在城市养老保障体系之外,并继续实行现收现付制,到2020年的养老负担率达到44.2%。因此,农村劳动力吸纳到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可以提高中人的供养能力,实现城市养老体制的平稳过渡。3、记账式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NDC)权衡很多社保专家认为,NDC适合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cn机构艺人合同范例
- 企业贴牌定制酒合同范本3篇
- 楼梯维保合同范例
- 装配楼梯租赁合同范例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家俱类购销合同范例
- 会计离职交接合同范例
- 建设大棚合同范例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大学生学习指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购酒合作合同范例
- 人工智能对中学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 闭合导线自动计算表
- 分管学校安全、德育、后勤等业务副校长述职报告
- 笔试考试:HSK笔试(三级)真题模拟汇编(共603题)
- 全国城市一览表-excel
- 国际金融课后习题答案(吴志明第五版)第1-9章
- 《WPS演示制作与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专科一等奖(含课件制作试题及答案)
- 《基于杜邦分析法周大福珠宝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报告(6400字)》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全真模拟试题二-2023修改整理
- 02R112 拱顶油罐图集
-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