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思考题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思考题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思考题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思考题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思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中国文化概论》思考题文化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一)传承功能

文化忠实地记录人类的活动历程。在文字出现前,人们通过口头语言,将经验、知识口耳授受,代代相传。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极大地扩大了文化的记录功能。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这种记录功能更是无所不在。教化功能首先,通过认知能力的提高,达到教化。人类通过文化,不断改进思维方式,提高认知能力,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认识世界。一部人类文化史既记载着人类成长发展的心路历程和伟大创造,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人类认识史。其次,通过教育促进教化。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文化的核心功能就在于教化,提倡一种文化,也就是倡导一种教育。再次,通过环境营造促进教化。文化被人们创造之后,就成了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不同于自然的人造环境,即为文化环境。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展现教化功能,使人按照社会理想和价值标准实现社会化,最大限度地削弱其动物性而成为社会人。凝聚功能文化可使一个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在同一文化类型或模式中受到教化,并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从而紧紧团结在一起,产生巨大的认同抗异力量。文化凝聚功能体现为多种层面。凝聚功能核心内容就是民族认同(爱国)。爱国主义是价值观念的体现,属于精神文化,凝聚范围大、程度深、最稳固持久。基于共同爱好、职业、习惯、经历等,属于表层、中层文化,凝聚功能趋于表面化。调适功能第一,对生存环境不断调适。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一种对本民族的改造与调适功能。改造是为了更好地去把握各种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调适是文化适应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变化的需要。第二,通过民族精神促进调适。作为一种群体理念的民族精神,能渗透进民众的理想追求乃至信念中,并通过民众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来,这就是民族精神的无形影响。第三,通过规章制度的主动调控。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发展,自然要求其成员必须遵守某一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形成一定的社会规范,保证社会在一定秩序中运行发展。2.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东西,一切文化都是属人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类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形式,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人工产品同自然界相区别的根本标志。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及审美人。人类的全部文化史,就是人的感觉的不断解放,不断人化,不断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从而走向审美人的过程文化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文化”是复合词组。汉语中的“文化”一词,既是中国语言固有的传统词汇,又是近代以来学者赋予新内涵的翻译语汇。在中国语言中,“文化”是“文”与“化”两个字的复合词组。殷商甲骨文的“文”字,像一个袒胸而立、身有花纹文饰的人。《易·系辞》中称:“物相杂,故曰文”;进一步引申为文字典籍、精神修养、礼乐制度、德行美善、文德教化等含义。因为与五色成文有关,“文”字又有了与“质”“实”相对的含义。如《论语》中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指人类朴素的本质,“史”: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实际“化”字本义指事物动态的变化过程。《易》所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因而又衍生出造化、大化等义。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将文化诠释为“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4.文化如何进行分类?不同视角进行分类:从时间维度上,可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当代文化;从空间视角上,可分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贵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从社会功能上,又可分为礼仪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学术界对文化分类目前学术界一般接受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对文化分类。分别是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心理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是什么?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什么?专制集权,民本主义民本思想与集权政治相反相成,是由中国农耕经济决定的。农业社会由千万个相互雷同、极端分散的村庄组成。为抵御外敌,维持社会安定,需要君临一切的君主政体,建立统一、权威巨大的帝国,所谓“东方专制主义”安土重迁,绵延不绝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崇尚中庸,注重现世强调用缓和、和谐、适度的方法解决矛盾,达到中和状态。一种生存智慧,把无过无不及作为天下定理,凡事要适中、适度,不偏不倚。外圆内方,外柔内刚多样统一,有容乃大在农耕文明日益发展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在不断繁衍生存,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促进彼此经济文化互补和民族融合。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善战、粗犷强悍,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中原农耕民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游牧民族社会形态的变化(五)循环往复,凝重厚实

农业生产周而复始、四季循环,是中国文化中循环论产生基础,制约着国人的思维方式。《易传》称:“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便是循环论的表现。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稳定安居成为农耕社会发展的前提。追求安宁和稳定,以“耕读传家”自豪,以穷兵黩武为戒中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1.历代王朝所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2.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统治者的残酷的经济剥削3.传统儒学说灌输的重农抑商思想,养成人们的思维定式: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不敢冒险4.社会视商人为不义之人宗法制与自然经济的关系自然经济巩固血缘宗法制度。落后的自然经济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血缘宗法制度,血缘宗法制度又巩固了自然经济制度9.血缘宗法制的主要特点父权系统父权系统与孝道观念是宗法社会的基础,也是其一大特点,家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家庭成员必须服从家长的意志和家长的是非观念,一套严格的贵贱等级尊卑制度,按辈分大小,严格区分嫡庶长幼尊卑关系,夫权是宗法社会的第二大特点丈夫对妻子有支配和占有的权利,妻子处于从属依附的地位妻子没有财产继承权,没有读书做官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只能在家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严守“三从四德”的律条君权是宗法社会的第三个特点。国家成为皇帝“家天下”的个人财产,臣民均是皇帝的奴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老百姓把皇帝看成“天之子”,当作自己的主宰、心目中的偶像,顶礼膜拜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只有绝对遵从,不能有丝毫的不敬10.血缘宗法制的主要构成宗法制度涵盖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祭祀制度等三个方面11.血缘宗法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一)看重家庭,孝敬祖辈“孝亲”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本位,成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对先人的祭奠以及祈求他们保佑后代人丁兴旺、家族昌盛,对活着的长辈的绝对顺从、孝敬,所谓“百善孝为先”。推崇伦理,尊重传统国人情感依托中,祖先亡灵能护卫家人。高度重视血缘延续,重男轻女,以保证传宗接代、香火不断。通过扫墓祭祖、追忆先人,在情感上净化心灵、团聚族人。清明节,祭祀逝去的祖先和家人,寄托哀思,流传至今父系承传,家国同构始终以父系家长制为核心,父亲在家庭“君临一切”,父权神圣不可侵犯。君主是全国的君父,君权成为父权延伸。权力继承上,信奉嫡长子继承制,依照“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继位,第二,家族制度长期延续。家族是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性组织,构成中国社会的基石。因同一祖先而聚集在一起的家族成员,由于其经济利益和文化心态一致,所形成的社会实体通常较为稳定,成为社会机体生长不息的细胞第三,“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源于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不完全而遗留下来的血亲关系。家与国的组织系统和权力配置都严格按照父系家长制。血缘宗法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宗教化中国没有产生犹太、基督或伊斯兰那样的宗教,没有像欧洲那样的宗教战争。中国神明是世俗的,关帝、妈祖都是由人而神,没有唯我独尊的绝对权威性。许多寺庙里,儒、道、释三教并列,和谐相处,接受各自的信徒参拜,凸显讲究实际效用、不僵硬地执著于特定信仰。(二)忠君恤民

国人“孝亲”意识强烈,为历代统治者所提倡,成为中国政治伦理的一大特色。国人普遍敬奉的牌位,在于崇君。对君的崇敬是对父的崇敬的延伸道德人生由于宗教意识淡薄,中国多数思想家都以社会及人生的问题作为研究中心。中国古代先贤以追求“圆融无憾的人生”为目标,具有鲜明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这种文化与希腊以“求真”为目标的“科学型”文化不同。(四)法古循道

“道统”观念和“法古”意识,一直贯穿于中国社会生活中。政治上讲“正统”;思想学术上讲“道统”;文学上讲“文统”;艺术流派乃至手工业行邦也讲“家法”“师传”。积极意义在于强化文化延续力,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上少有未曾中断过的典范。服膺政治中国传统政治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位,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教育上,“读书做官”或“学而优则仕”。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科举考试,读书求学不仅为传授和接受知识,更成为走仕途、入官海的必经之路。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南迁第一次:西晋末年。晋朝统一中国,太平了十几年之后就爆发了“八王之乱”,使得晋朝国力损失大半。而此时原漠北地区的五胡(匈奴、鲜卑、羌、羯、氐)乘机纷纷来攻打晋朝。在此过程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苍天又有不测风云,西晋末年关中、三晋地区爆发大面积的旱灾、蝗灾,农民颗粒无收,饿死之人无数,甚至发生食人的悲剧!在这种天灾人祸的双重灾难下,北方人民大多数由淮河以北迁至到淮河以南。

第二次:唐朝“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公元755年农历十一月胡人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唐朝政府军与叛军对抗死伤无数,这还不算。安禄山叛军每攻下一座城池便开始大规模屠城,造成尸骨成山的局面。但是“安史之乱”的七年零二个月的时间里主要战场基本上都是在北方,而南方则繁荣依旧。南方重镇如金陵、广州等很多地方,照样有着大批来自波斯和阿拉伯的商人来大唐做生意,没有因为北方战乱而终止了他们和大唐的贸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北方人迁移到了南方。

第三次:北宋“靖康之耻”。北宋末年,金邦女真人乘宋朝国力空虚,乘机大规模南下,一路上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几乎到了见人就杀的现象。而宋朝政府软弱无能,一个劲地往南逃。因此山东、河南等地区纷纷落入金邦手中,山东、河南等地的汉人因无非忍受金邦的屠杀和高压政策,所以有很多北方汉人跟随着宋朝朝廷大批大批地迁移到南方!!!!14.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地形多样地球上的一切地形中国都有,但以高山大河为标志,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三级地势,西高东低,大山大河体系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中华文化的生命、性格就孕育于大陆的万里河山之中。气候复杂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到内陆,各种气候都有。山上山下不同春,河南河北不同秋。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深厚蕴含、博大胸怀以及适应性和包容性皆源于此。造就中华文化成为大国文化、大民族文化。中原文明带有封闭性西部、北部辽阔的草原孕育了游牧民族。中原以至江南河谷平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合生产生活。被东南大海、西北荒漠、西南边崇山峻岭包围,使中原文明带有封闭性。中国文化的连贯性中国文化因地理环境形成相对封闭,从而能够长期连贯,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连绵性文化典范。相对封闭既具有护卫、保存文化的功能,又会滋长封闭自守意识。中国文化的一元与多元东亚大陆的地理格局,中国文化既多元又一体,既能独立发生、发展,又能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保持一以贯之。中国文化自其发生起,即因环境的多样性而呈现多元状态。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由于中国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各地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文化多元与文化的“大一统”倾向相辅相成正如《易经·系辞下》所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即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与考虑,但都可以达到一样的结果)尤为广阔的回旋之地

大漠、高山包护的东亚大陆,腹地辽阔,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回旋之地。当中原受到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尚有向东南转移。唐以后,长江流域殷实,“东南财赋”与“西北甲兵”共同支撑国家的两大柱石。北京有“漂来的城市”之称虽然中国的政治、军事重心长期保留在北方,但唐宋以后,处在北方的京师,依南北大运河从江南源源不断供应米粮丝帛,才得以昌盛繁华,北京有“漂来的城市”之称。东南沿海得风气之先东南沿海虽在古代处于边缘,却在近代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得风气之先。古代文化传播是由西北向东南,近现代文化传播的大势则是由东南向西北,长江中游是其交汇处,故两湖/四川/安徽在近代成为人文荟萃、事件聚焦点。有退路可供周旋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国虽然丧失了黄河流域,但仍有退路可供周旋徘徊。其他古文明地区一旦沦亡于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唯独中国能逐渐感化、教化、同化边缘民族,始终保持完整系统,绵延不绝。15.中华民族远祖的三大文化集团是什么中华民族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

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中部及北部部分地区,首领有黄帝、炎帝(炎黄子孙),属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东夷集团活动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首领有蚩尤、后羿等,属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首领有伏羲、女娲等,属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向东延伸则有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殷墟甲骨文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它以象形、假借、形声为主要造字方法。今天的汉字,仍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因此甲骨文已具备后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中国文化的人本精神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官为本。“以人为本”四个字最早出现在《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讲的是君民关系。要求为政必须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官为本,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士大夫阶层解决官民矛盾的一种政治主张,被视之为中国古代农本社会中缓解阶级矛盾、德化君臣关系、约束君权、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之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子》的“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修己以安百姓”孟子的“民贵君轻”,无不是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基本思想的大力宣扬。历史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在人身依附关系严重、阶级对立的封建社会,这种民本思想对于抑制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历史的进步性。但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与广大民众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就不可能逃脱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窠臼,那种将实现“民本”思想的良好愿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的想法,已被历史反复证明,只是一种幻想。重人伦,远鬼神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表明关怀现实,关注此生天人合一精神天是万物的起源,也生成了人类社会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体现着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天人合一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礼治精神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特征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人君之礼,人臣之礼,人子之礼,男女之礼,少长之礼,主客之礼,等等礼中最重要的是孝繁琐的礼仪,不仅依靠个人的实践,而且依靠教育去推广实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智慧之路>中提出一个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的观点,他认为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的中,出现了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德莫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老子、孔子等一大批哲人,他们排除了人类神秘的"原始思维"对宇宙的神话解释,开始用理性思维对自然、社会和人进行审视和沉思诸子百家与三教九流"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汉书·艺文志》中的刘歆《七略》的诸子略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不谈,所以称"九流十家"。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只有儒、道、法儒家文化的主要特点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①在天道观方面继续从神本走向人本。儒家承继“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路,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声明“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把超自然信仰放到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②历史观标榜"信而好古"。每每试图恢复“周公之礼”,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作神圣使命,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③在社会伦理观方面以"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又曰:"克己复礼为仁。"④在修身治国方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

21.墨家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①兼爱,提倡无差别之爱;②非攻,否定非正义战争,肯定正义战争;③尚贤,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应唯贤是用;④尚同,“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达成社会的统一;⑤节用,即节约财物;

⑥节葬,反对奢侈的丧葬;⑦非乐,反对当权贵族的“繁饰礼乐”和颓废淫荡的靡靡之音;⑧天志,把一切自然现象看成是上天爱人的表现;⑨明鬼,以为“鬼神之有”;⑩非命,反对"命定论",认为"执有命是天下之大害"。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是什么?法家人物有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等人。主要代表有两人,一位是李斯,战国时楚人,拜荀子为师;另一位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战国时韩人,也师从荀子,口吃。

法家的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和郑国的子产,他们力主强化法令刑律,使民"畏威如疾",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李悝著《法经》,商鞅实行“法治”,申不害、慎到相继提出重“术”轻“势”的思想,韩非集法(政令)、术(策略)、势(权势)之大成,建构成完备的法家理论。商君书》是中国战国中后期反映商鞅及其后学与其他法家思想言论的著作。专谈峻法和刑赏,提出了“重刑少赏”的原则,要求建立法官、法吏等制度,论述了"弱民强国"的观点,即必须采取严刑和愚民等手段,使民众不敢犯法,而使国家强大起来。韩非则结合了法、术、势,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是什么?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在许多方面都是和儒家对立。道家尊崇天道,即天道自然,所以否定一切人为的秩序,鼓吹恢复到蒙昧时代。他们反感文饰,向往质朴自然。道家主张无为,他们批评儒家和法家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把法呀礼呀这些东西全都抛弃,天下就太平了。道家的超脱最典型的如《庄子·逍遥游》,追求一种对外物对社会规范的超脱状态。24.法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法家对历代王朝的巨大影响。法家是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派,如果说儒、墨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学术的"显学",那么,法家当时则在政治上独步天下。

现代的学者描述传统政治的特点,有几种说法:儒表法里,儒法互补,儒道互补。法家思想借鉴。如“废私立公”的道德追求,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公无私"的公私观是一致的,是最高尚的公私观,它曾把我们民族的"利他"精神,推到了最高位置,对后世及及现在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如《管子》中提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齐法家所说的“四维”(礼义廉耻)作为四大传统美德,今天也依然有它们的独特价值。"礼"指文明礼貌;"义"指正义行为;"廉"指廉洁奉公精神;"耻"指有羞耻感。墨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墨家与侠文化

墨家精神孕育了古代任侠精神,中国武侠文化与墨家大有关系。“墨子之门多勇士”;《淮南子》:“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梁启超:“墨学衍为游侠之风。”鲁迅:"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如何认识中国文化视域中的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七种形象第一种形象:“圣化”。一介布衣的孔子被初步塑造成圣人,中间经历了四五百年的过程。吴国大夫曾向孔门弟子子贡发问:“你老师莫非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道:“上天赋予他做圣人的资质,所以他多才多艺。”子贡把孔子赞美成“天纵之将圣”,首次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天赋“圣人”第二种形象:“矮化”。

“矮化”孔子可以说是自老子开始。孔子当年西行,向老子问礼。老子认为周礼的创始人周公早已死了,要复周礼必须要估量时代潮流是否允许。老子告诫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史记·老子列传》)说明孔子身上有两大不足:趾高气扬的神态(骄气、态色),过多的欲望与理想(多欲、淫志)。第三种形象:“正统化”。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来,孔子的形象就逐渐趋于正统化。董仲舒声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第四种形象:“神化”。孔子在汉代除了被官方及御用学者董仲舒等人独尊而“正统化”之外,还受到另一批公羊学派儒生的高度“神化”。从孔子的出生、相貌至行为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精心编造的“神化”。第五种形象:“僵化”。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渐渐被理学家所“僵化”。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僵化”是“正统化”难以避免的逻辑结果。宋代皇帝进一步制造了尊孔的社会氛围,宋太祖赵匡胤多次去国子监主持盛大的祭孔仪式,宋真宗赵恒亲自去曲阜祭孔,追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有了统治者政治上的大力倡导,理学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维护天理、极力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第六种形象:“维新化”。康有为搞“戊戌变法”,需要发掘古代思想资源作为变法的理论支撑。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亲自写成的作品。这些言论无疑是康有为的“夫子自道”。第七种形象:“丑化”。晚清以来,孔子的形象江河日下,或被严重扭曲,或被无情抨击。太平天国洪秀全率领农民起义,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阶层,对于所谓“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的孔子本人及其思想自然全无好感,他说:“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总追究孔丘教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