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七律·长征 第2课时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1页
5 七律·长征 第2课时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2页
5 七律·长征 第2课时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七律·长征第2课时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一、教学背景

授课内容:《七律·长征》

授课年级:六年级

教材版本: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七律·长征》是我国著名诗人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场景。本节课旨在通过诗歌鉴赏,让学生深入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豪情壮志,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怀。二、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目标设定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朗读、解析《七律·长征》,理解诗歌意象,感受诗歌韵律,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长征的历史意义,了解长征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审美鉴赏与创造:体验诗歌的情感魅力,激发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诗歌概念、韵律和修辞手法,对诗歌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初步学习,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有了基本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诗歌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具有历史背景的诗歌更加好奇。他们在语言表达和文学理解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喜欢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对视觉和听觉辅助教学材料反应积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在理解《七律·长征》中的深层含义和历史背景上遇到困难,对于诗歌中的抽象意象和修辞手法可能难以把握。此外,由于长征距离现代生活较远,学生可能难以完全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和精神。在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技巧时,学生也可能感到挑战。四、教学资源与技术支持

1.多媒体资源:播放《七律·长征》的朗诵视频,展示长征路线图和相关的历史图片,以及诗歌中所提及的自然景观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阅读材料:提供与长征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背景介绍,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延伸阅读中,更深入地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诗歌鉴赏的相关资料和练习题,帮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同时使用互动讨论区促进生生互动。五、教学实施过程

1.导入新课

方式:通过播放《七律·长征》朗诵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力量,同时提问:“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你们对长征有什么了解?”

目的:激发学生对长征历史事件的兴趣,为学习诗歌内容和理解长征精神打下基础。

2.讲授新知

概念讲解:解析《七律·长征》中的关键词汇,如“五岭”、“乌蒙”、“金沙江”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演绎推理: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对仗和排比句式,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技巧。

归纳推理: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如何共同构成长征的壮阔画面,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让学生尝试归纳诗歌的主题。

逻辑谬误:分析诗歌中可能存在的逻辑陷阱,如“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诗歌中的夸张和比喻。

3.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以长征为主题的短诗,要求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和象征意义,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深化理解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四渡赤水、翻越高黎贡山等,让学生理解长征的艰难和伟大。

辩论活动:组织辩论,题目为“长征精神是否过时”,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

5.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诗歌鉴赏方法,强调理解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的重要性。

学生反馈: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体验,讨论长征精神的现代意义,反思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六、教学反思与改进

1.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于《七律·长征》的诗歌意象理解较为深入,但在逻辑推理和修辞手法运用方面的掌握仍有不足,部分学生在创作短诗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教学改进: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小组合作探究和角色扮演,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提供更多样化的练习题,以及结合现代语境来讲解长征精神,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七、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评价

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发言次数和讨论积极性均达到预期。小组合作能力表现良好,能够积极分享观点并倾听他人意见。

准确性: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完成练习时,对《七律·长征》的理解和逻辑推理的运用基本准确,但部分学生在细节上仍需提高。

2.作业与测试评价

作业质量:学生的作业质量整体较好,能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逻辑分析,表达清晰,但在归纳推理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不足。

测试成绩: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对诗歌鉴赏和逻辑推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提升,但在演绎推理和逻辑谬误识别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3.反馈与改进

学生反馈:学生普遍反映诗歌创作环节较有挑战性,希望能有更多实例分析和实践机会。针对反馈,教师计划增加相关教学内容。

教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到对逻辑推理的讲解尚显不足,未来将加强这一部分的教学,同时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八、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相关诗词:《沁园春·雪》、《七步诗》、《登高》等,这些诗词同样出自毛泽东之手,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毛泽东的诗歌风格和时代背景。

-历史资料:关于长征的历史书籍和纪录片,如《长征记》、《长征:伟大的转折》等,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诗歌鉴赏:提供《七律·长征》的鉴赏文章,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相关文学作品:如《红岩》、《激流三部曲》等反映中国革命斗争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文学背景下理解《七律·长征》。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与《七律·长征》相关的历史书籍和文学作品,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历史背景的认识。

-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模仿《七律·长征》的风格,创作一首以现代生活为背景的诗歌,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诗歌形式的理解。

-研讨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研讨会,讨论长征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这种精神。

-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长征路线上的纪念地,如遵义会议会址、长征胜利纪念碑等,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长征历史的体验和理解。

-跨学科学习:结合历史、地理等学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以及它们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对《七律·长征》的理解和感悟,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比较阅读:将《七律·长征》与其他时期或风格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时代背景。

-逻辑思维训练:通过逻辑谜题、辩论赛等形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与诗歌中的逻辑推理相呼应。九、结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了《七律·长征》这首诗歌,感受了红军长征的壮志豪情,也领略了毛泽东主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