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科技跨学科微课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1页
初中信息科技跨学科微课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2页
初中信息科技跨学科微课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3页
初中信息科技跨学科微课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4页
初中信息科技跨学科微课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信息科技跨学科微课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目录1绪论 [15]。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往往依据课时安排而定,总体上服务于整个学年的进度安排。在教学策略选择上,不同教学策略各有优劣,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在课程目标确立上,课程目标选择要与课标相符,综合考虑多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制定时要采用具体明确的句式并保证其可行性。课程目标的制定要有可量化的评价标准以帮助测评学生学习成果。在信息科技课程上,课程目标的设计还应该具有相当的时效性以符合目前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在美术课程上,课程目标的设计要始终立足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以及相应艺术技能的掌握之上。在一个跨学科项目之上,课程目标的设计本着全面的原则,要充分涵盖多方学科的发展需求,服务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意图。一言贯之,课程目标要明确、清晰、与学生学情适配、具备可测量的评价标准且服务于多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知识点的选择与组织微课资源中的知识点可以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也可以选取知识技能的实操视频或是所学操作的效果展示。在选择上要贴合微课内容小而精的特点。而知识点的组织可以采用教学内容的原有顺序,也可以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重组,如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等,重点是知识点组织的过程中要照顾到学生的基本学情与发展状况。微课脚本设计微课整体结构可概括为导入、讲解、演示与总结四个步骤,在时间划分上,导入的时长应该在一分钟以内,讲解与演示的部分注重教学策略,以引导与分析为主,演示时注重讲解易错点,在微课中应避免过于细致全面的演示,要体现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而结尾总结时应当做到清晰有条理,能够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回忆微课的内容。在结尾时也可添加课后拓展与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或是帮助课堂环节过渡。4.2.3开发阶段微课制作素材准备根据前定的设计准备素材,一般微课所需的素材为课程内容讲解的视频或录屏。以真人出镜讲解的视频类微课为例,这类微课的素材要求教师讲解语言清晰,肢体动作与讲解内容配合并能够突出讲解的重点。微课制作软件选择可用于微课制作的软件多种多样,以软件功能为标准进行划分:视频编辑类:CamtasiaStudio、剪映、storyline等。动画制作类:Focussky、万彩动画大师等。录屏演示类:EV录屏、超级录屏等。在进行微课制作的软件选择时教师应当考虑的是所需的教学效果以及自身的技术水平,一个合适的微课制作软件能够大幅地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微课课件制作微课制作过程中技术实现主要体现在微课内容讲解录制与后期视频编辑两个步骤上,在经过前两个步骤之后便可以进行发布或是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运用了。微课内容讲解的录制可分为真人出镜与动画讲解,前者需要使用相应的摄像设备进行视频录制,后者可以通过focussky等同类的动画制作软件实现。视频的后期编辑包括对于录制视频的剪辑、字幕、音轨等多种后期制作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微课的制作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拍摄技巧与后期技能,动画类的微课省去了拍摄这一步骤,可以采用虚拟人物代替真人教师的形象进行讲解,其视频制作的难点也在于对于动画元素的操纵上。4.2.4实施阶段微课的实际应用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将微课作为课堂辅助,直接在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互的过程中进行应用;第二种则是将微课上传至网络平台,微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或是教师课后作业等形式的一部分帮助提升学习。两种方式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取。4.2.5评价阶段初中信息科技课程的课程评价应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前进,时刻遵循客观与科学两项原则,以激励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并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体学情状况之间的差异,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评价反馈。同时,教学评价要与学生的成长与时间的发展相配合,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初中阶段也可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了解自身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与优缺点。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与信心建造。4.3以“探索数字艺术”为题的跨学科项目微课资源设计与开发4.3.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海南省七年级信息科技课程与七年级美术课程整合教学项目。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内容偏向基础,主要可包分为软件的简单应用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两类。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实用与网站网页设计等。在计算机软件的学习上会涉及到Photoshop、flash、office系列等多个软件的基本认识与基础实用。总体上初中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为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目标服务,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也偏向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实践操作的要求。教师在进行知识性讲授与实践指导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伦理道德方面的指导,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打下持续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初中阶段的美术课程包括艺术鉴赏、艺术理论以及一定的艺术创作。在培养绘画、版画等艺术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综合素质。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与美术课程的跨学科项目之中,课程教学内容要服务与学生信息意识与艺术素养的培养的目标。4.3.2学习者分析授课对象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介于12岁与16岁之间,他们在经过小学阶段六年的教育之后,智力与逻辑都到达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对于问题会有一个自己的思考。该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并渴望独立的人格姿态,这种期望又与其青涩的处事经验相冲突,在面对教师与家长一类的角色时往往会出现尊敬与反抗两种极端姿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使得其情绪起伏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这样的变化在学习上的影响要求教师对于课堂有较高的控制度,该阶段学生的情绪起伏不定也表现在他们对于课堂的三分钟热度,信息科技课程在该阶段学生看来便是“电脑课”,在课前学生的兴奋情绪很大程度是“接触电脑”这一行为引起的,在理论知识讲解开始时学生往往就失去对课程内容的关注,也是信息技术课程不纳入考试范围的事实让学生对信息科技课程抱有轻视的态度。在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动态,在知识讲解时采用更为生动丰富的形式以丰富课堂并吸引学生注意力,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实操的机会,实现更好的信息科技课程教学。4.3.3跨学科项目微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过程为: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资源选取、教学评价设计、教学实践与反思。课程名称《探索数字艺术》作者李贝学校海南师范大学所属课程信息科技/美术教学对象初一/初二内容来源新世纪出版社信息技术/人教版美术授课时长40分钟教学用途□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教学内容本节课为新世纪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五课图像的合成与人教版美术七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课色彩的魅力的整合。本次课时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对于图片素材的获取与重新组织,在利用不同素材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更好的发展其综合素养。教学目标分析学科核心素养信息科技美术1.学会利用素材合成图片(重点)能够自主获取素材,建立网络文件库。(信息意识)拓宽美术活动的方式,领会不同形式的美。(美术表现、创意实践)2.学会通过调整色阶使图片和谐(难点)体会Photoshop软件的修图功能,判断合成作品的价值。(信息意识)通过不同的色阶变化使图像呈现不同的情感与风格。(审美判断)3.通过学习后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字艺术能够判断素材组成,辨别图像价值,理解这一艺术形式并保有尊重与欣赏。(信息社会责任)能够在日常中发现多种样式的艺术形态,欣赏多样的艺术。(文化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授Photoshop软件中画笔工具及色彩属性的使用方法演示法:通过实拍视频展示常见的数字艺术,以微课的形式为学生讲解数字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步骤解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学导入屏幕广播,播放微课:通过实现录制的由教师创作的微课实施导入,吸引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注意力。吸引学生注意。抛出问题视频中哪些作品能够在第一眼就抓住观众眼球?该作品在色彩与构图上有什么特点?引起学生思考,回顾一些美术知识,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知识点讲解微课重播。着重关注下图,以此为实例讲解色调。知识讲解,让学生对色彩构成及几何构图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知识点应用提问:如果将该图的绿色改为红色,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操作:屏幕广播,软件实操,以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的方式进行图片色阶调整变换的制作,采用多种方法达成目的。抛出问题,红色与绿色的冲突对比使得色彩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两种色调的简单转换与图片表达情感的转换能更加直观的向学生展示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知识点讲解着重关注下组图,以此为实例讲解构图。知识讲解采用黑白的图片以排除色彩对视觉焦点的影响。知识点相关提问在这组图中,你第一眼注意到的是什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以更好的引入之后有关构图以及如何构图等知识的讲解。知识点讲解讲解:中心构图是突出图片重点的常见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多种方法能够加深观者印象,突出画面美感,如三分法、对称法等。知识讲解,通过众多图片素材讲解构图,为之后实操环节学生作品创作打下地基。实践将众多图片素材传输给子机,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对图片素材作出创造性的改变。教师在教室内巡查,同时可讲解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作品上交,教师评价:选取部分上交作品进行点评,从作品完成度及操作等角度进行评价。以实践操作的方式直观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4.3.4跨学科项目微课课件开发微课脚本设计下表微课用于课堂导入,主要进行数字艺术概念及制作步骤的简单介绍。步骤页面内容配音1标题《探索数字艺术》探索数字艺术2数字艺术概念数字艺术就是数字化的艺术,目前数字艺术的创作与多种技术相结合,出现了诸如虚拟现实设计等多种新兴形式,有着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3优秀作品赏析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中国好创意大赛等多种赛事相互衔接,国内国际相衔接,充分发展与培养学生的数字媒体技术与美术设计能力。4图片创作过程该图创作所需素材为:天空风景图、海洋风景图、火烈鸟图、云朵图。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图片中将符合以上要求的素材截取出来,使用Photoshop软件的魔棒选区便可以达到大致效果。5图片创作过程在获取不同素材后,按照案例将素材置于不同图层并调整上下顺序。6图片创作过程这样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极具设计感的作品便被创造出来了,大家也来动手试试吧!微课开发工具的选择根据本课时教学目标来看,本次微课课件制作主要采用以下软件进行制作:(1)剪映:剪映是一款国产的视频编辑软件,其简易的操作界面与全面的功能选取能够满足微课制作的大部分需求。本次微课课件制作的视频录制与音轨添加剪辑将使用该软件进行操作。(2)CamtasiaStudio软件:Camtasia是一款专业的视频录像软件,具有强大的编辑与压缩功能。本次微课课件制作字幕添加与视频压缩将使用该软件进行操作。微课的录制本微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软件操作过程的录屏,另一个是教师真人出镜的视频录制。(1)录屏:本次跨学科项目中有关Photoshop软件操作的部分使用剪映进行录制,屏幕部分操作及效果在录屏中进行展示,涉及到键盘的按键及鼠标以照片的方式进行插入。具体录屏操作为:点击运行CamtasiaStudio软件、点击“新建录制—REC”进行录制、浏览录屏文件,考察录制效果、分享文件至本地。(2)真人出镜:该部分的视频录制需要更为专业的演播厅,在正式开始录制前需准备好视频讲稿,但追求更为真实的视频效果时可以选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录制,前者与后者的区别在于教师人体抠图效果。由于设备限制,本次微课课件选用手机摄制,选用抠图操作较简单的白墙与黄布为背景。后期编辑与完善,在视频及相关素材准备完毕后便开始对视频素材进行编辑操作,主要分为音轨与字幕两部分。(1)音轨添加与编辑微课制作的音轨添加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声解说,主要对视频内容进行讲解;另一部分为背景音乐与音效,背景音乐用于人声空白处以柔和视频的节奏,音效的作用多样,可以用于提问句或是重点句等多处场景。此处操作使用剪映软件达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运行剪映软件。②背景音乐添加。将录屏文件添加至时间轴轨道,在剪映软件自带的素材库中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后拖动添加到时间轴上的另一轨道,调整该文件在轨道上的位置以及音量大小和淡入淡出的效果,在反复试听调整至理想效果。③音效添加。在剪映软件自带的素材库中选择合适音效,另选一个空白轨道,插入到时间轴的相应位置,注意音效大小的调节。=4\*GB3④保存项目。(2)字幕添加视频字幕减轻了教师可能存在的口音问题,也为吵闹地区的听众提供了更好的听课体验。此次使用的字幕添加软件为CamtasiaStudio,字幕添加步骤如下:=1\*GB3①运用CamtasiaStudio软件。=2\*GB3②点击工具栏中的“修改”—“字幕”—“添加字幕”。=3\*GB3③拖动出现的字幕条至合适位置,将想要的文字编辑至字幕中,改变其长短与字幕之间的衔接。反复调试至理想效果。=4\*GB3④保存项目。5微课教学在初中信息科技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5.1跨学科项目微课的应用5.1.1课前准备在正式上课前应结合实际课程条件对微课进行适当修改。(1)实施对象选取本次实施选取了海南省海口市某初中七年级的部分学生作为实施对象。(2)效果验证工具选取本次微课实践应用效果分析的工具采用作业考察与访谈的方式。主要通过课后即时的针对学生的访谈以及不同班级上课前后作业上交情况表进行分析教学效果。5.1.2教学实施(1)实施前调查分析对实施学生进行学情了解,本次项目式学习内容均为七年级下册内容,信息科技课程部分的操作需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及操作,美术课程部分为学习过的内容。本次微课作为课堂导入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2)实施过程所选的海南省海口市某中学每班配备电子黑板,始终连接网络,教师在课前将微课课件上传至电子黑板,在课堂导入环节将微课进行播放。授课场所为电脑教室则选用屏幕广播的方式进行微课播放。(3)实施后效果验证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抽选访谈,收集访谈回答并总结;调用不同班级信息科技课程作业收集表进行比较。5.2跨学科项目微课效果分析5.2.1作业分析以学生所提交的作业作为参考检验本堂课教学效果,采用多方参与的方式进行打分,每项作品教师评分占比60%,由5名学生一起的平均评分占比40%。总分高于85为“优秀”。教师学生A学生B学生C学生D学生E总分学号190858078808586.64学号280708580907079.6学号375806070806073学号460808070857066.8…表1评分表根据以往班长的汇总表制作出作业上交及评优对比图,如下图3:图3对比图通过访谈及作业情况可以对本次课程结束后的即时教学效果有一个初步了解,大部分同学都肯定本次课堂的趣味性以及相关内容与技能的习得。与以往课程相比,此次教学效果有了不小的提升。5.2.2访谈分析在教学结束后通过访谈的方式对同学进行询问,结果显示相较于单一的信息科技课程授课,将信息科技课程与美术课程进行整合教学的授课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下表2为将部分学生回答进行概括整理后的表格。表2课堂效果访谈表访谈对象学生访谈问题1你觉得自己对本堂课内容掌握怎样?访谈回答1课堂教学内容基本掌握,对于Photoshop软件中的画笔工具能够正确应用,但是在创造自己作品方面仍需努力练习。访谈问题2相较于以往课堂,该教学方法是否更能吸引你的兴趣?访谈回答2同学们能够将目光集中在屏幕之上,从授课环节到上机实操环节的学生参与度都有一个显著提升。访谈问题3能否说说你对于信息科技应用的新理解?访谈回答3信息科技在艺术方面的应用,一直能够看到像是奶茶广告这样的例子,没想到自己也能够作出类似的效果。6研究总结与展望6.1应用研究结论本次在信息科技课程的跨学科教学中使用微课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将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与初中美术课程相连接,帮助同学们更加直观的感受计算机编码的美感以及计算机艺术的基础形式。本次的综合性活动主要集中在学生作品创作上,鼓励学生以计算机为平台进行艺术创作,以作画以及二次创作的方式进行艺术作品创作。研究结论如下:(1)跨学科项目中微课的使用范围广阔,该微课设计时仍旧以单个/少量知识点为主体其知识点选择根据具体项目而定,在课堂过程中发挥导入、答疑等作用。在进行设计时更要注意其内容的正确性与衔接性。(2)通过本次研究及实践发现,微课作为教学资源对教学效果有一个显著的提升,尤其涉及一些需要直观展示的知识及操作步骤时,微课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3)微课资源同时也是实用的教学辅助,在学生实操环节可以反复观看以回顾操作细节要点。可以很好地减轻教师答疑负担。在进行课堂实践时可以准备多个微课资源,以其涵盖知识点为题,着重讲解课堂重难点,将微课资源以资源库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以供学生解惑。6.2应用研究不足与策略微课不能涵盖所有课堂上所有知识点,尤其是在跨学科项目这类涉及知识面广的情况下,在学生实操过程中会出现教师为单个学生答疑是无法抽身解决另一名学生疑惑的情况。对待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制作多个微课,以知识点的方式进行命名,单个微课涵盖一个知识点,而在讲课过程中可以使用微课进行解说,也可以进行教师实操讲解,微课是作为学生实操环节的教学辅助,以缓解教师学生之间的数量差,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6.3展望目前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科技课程同样为了迎接时代新挑战而努力,信息科技课程与其他各科领域的融合以及微课资源等多种教学资源的引入都是提升教学效果而采取的策略,信息科技课程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教学策略完善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微课资源的使用是一个尝试,希望信息科技课程能够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一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不懈努力。参考文献张继梁,张桂玲.格局之变——山东“双减”这一年[J].人民教育,2022,(23):51-55.钱松岭,董玉琦.国际视野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趋向[J].教育科学论坛,2015(11):5-8.王敏.国内教育技术伦理相关研究的进展——基于2000年至2021年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中小学电教,2023,(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