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学科素养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学科素养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学科素养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学科素养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学科素养调研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素养调研测试八年级历史(合卷)说明:1.全卷分为两部分,共12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3.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用蓝色或黑色的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考号贴在指定的位置。4.本卷选择题1-12题、15-31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规定的笔将其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非选择题13-14题、32-33题的答案用规定的笔,对照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的答题区内。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历史卷一、选择题(共17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34分)1.赤湾左炮台位于南山区蛇口半岛的深圳鹰嘴山顶端,现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导游介绍:1839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时,曾重修赤湾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利用炮台,在伶仃洋、穿鼻洋大败英军。这让你联想到的事件是()A.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林则徐”“关天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故与此有关的是鸦片战争,C项正确;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与“林则徐”“关天培”无关,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与“林则徐”“关天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下表呈现了近代历史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从口岸的地理位置分布可以看出()时间条约通商口岸1842年《南京条约》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1858年《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A.列强最早入侵长江流域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C.口岸开放与侵略路线有关 D.通商口岸刺激中国经济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均位于东南沿海地区,1858年《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遍布沿海地区,并且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侵略势力已深入到长江上游地区或中国腹地,说明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从沿海不断深入中国腹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B项正确;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均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说明列强最早入侵的是东南沿海地区,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侵略路线均没有深入长江流域,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开放不同地理位置的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势力随之侵入,导致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而不是通商口岸本身对中国经济的刺激,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年在海口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海外文物回归成果展。保利文化携保利艺术博物馆馆藏牛、猴、虎、猪四件圆明园兽首铜像(仿制品)与观众见面。圆明园兽首流失海外的原因是()A俄国侵占我国领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三元里抗英斗争 D.英法联军的入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馆藏牛、猴、虎、猪四件圆明园兽首铜像”“圆明园兽首流失海外”,结合所学可知,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国联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十二生肖丢失,英法联军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故造成兽首铜像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英法联军入侵,D项正确;俄国侵占我国领土是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排除B项;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人民抗英,排除C项。故选D项。4.商务印书馆编《复兴历史教科书》(第2册)写道:“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所颁政令,颇多破除迷信,提倡人权,改正风俗之处。”该书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深受辛亥革命的影响 B.体现近代中国发展要求C.具有先进思想的指导 D.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纲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所颁政令,颇多破除迷信,提倡人权,改正风俗之处”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推翻清朝统治,破处迷信,提倡人权等具有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性质,体现了近代中国发展要求,B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晚于太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以宗教发展起义力量,说明太平天国缺乏先进思想的指导,排除C项;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排除D项。故选B项。5.19世纪60年代以后,他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他兴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一系列军事和民用企业。材料表明其变法策略是()A.发展教育 B.改革制度 C.自强求富 D.变法图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他兴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一系列军事和民用企业”可知,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内须变法”体现了洋务派的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强兵富国,通过创办军事工业达到自强目的,通过创办民用企业达到求富的目的,C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和民用企业,没有涉及教育上的措施,排除A项;洋务运动没有触及制度改革,排除B项;变法图存是维新派改革政治制度的主张,和李鸿章的“变法”不是一个领域,排除D项。故选C项。6.从1867年之后,清政府朝廷上下就为应不应该修建铁路吵翻了天。福建巡抚李福泰指责电线、铁路都是“惊民扰众,变乱风俗”的有害之物,而且,修建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惊动山神、龙王的不祥之物,会惹怒神灵,招来巨大灾难。这说明了()A.近代化艰难 B.修筑铁路技术的不成熟C.洋务派的固执 D.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清政府朝廷上下就为应不应该修建铁路吵翻了天”“福建巡抚李福泰指责”可知,洋务运动遇到了来自中央和地方的阻力,说明近代化的艰难,A项正确;福建巡抚李福泰的观点说明阻止修筑铁路不是因为修筑铁路技术的不成熟,而是思想守旧,排除B项;修建铁路是洋务派的主张,题干体现的顽固派的固执,排除C项;修筑铁路体现不出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7.著名学者张海鹏认为“1865-1895年,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与失败时期,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成型期,和中国朝野酝酿变法和改良的时期”。下列选项能解释这一观点的是()A.《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 B.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C.《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 D.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国朝野酝酿变法和改良的时期”,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也掀起了新一轮的救亡图存的探索活动,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体现了维新派变法图强的改良主张,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魏源写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排除A项;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排除C项;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俄《辛丑条约》造成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8.据麦美德记述,1900年6月30日和7月1日河北保定的15名传教士全部被杀以后,该地区正好开始下雨,这在义和团看来,恰好证实他们的理由和行动都是正确的。这说明义和团()A.带有迷信色彩 B.宣传“扶清灭洋”口号C.打击帝国主义 D.得到清政府支持与默许【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这在义和团看来,恰好证实他们的理由和行动都是正确的”可知,义和团把杀害15名传教士的行为看成是他们上天的支持与默许或把天下雨看作他们杀害传教士的理由和举动是否正确的的依据,说明义和团带有迷信色彩,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义和团看待杀害外国传教士与“正好下雨”的关系,体现不出义和团的口号,排除B项;杀害传教士是打击帝国主义之举,但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义和团看待杀害外国传教士与“正好下雨”这一现象的联系,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及清政府,义和团把天下雨看做他们杀害传教士的理由和举动是否正确的的依据,排除D项。故选A项。9.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可用于佐证这种情况的是()A.《民报》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宋教仁遇刺 D.《青年杂志》【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结合所学可知,宋教仁遇刺说明民主政治的尝试依然没有取得成功,与题干相符合,C项正确;《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刊物,与材料“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不相符,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对共和制的维护,不能看出追求的民主政治十分遥远,排除B项;《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与材料“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10.1912-1916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八十多项。主要内容有: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实行专利制度;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设立各种示范场所,推广技术。这表明北洋政府()A军阀割据混战 B.重视发展经济 C.利用外国资本 D.政策朝令夕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北洋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八十多项”可知,北洋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北洋政府重视发展经济,B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北洋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属于发展经济的措施,军阀割据混战发生在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的情况下,排除A项;“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实行专利制度;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设立各种示范场所,推广技术”没有体现利用外资的内容,排除C项;题干列举了发展实业的政策,没有体现政策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11.过去我们的书面语采用文言文,比较难懂,阅读与书写成了少数读书人的专利。新文化运动时,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1920年,政府顺应形势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根据材料,推广白话文有利于()A.启蒙民众思想 B.否定传统文化 C.建立民主政治 D.革新教育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鲁迅等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即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这有利于启蒙民众思想,A项正确;推广白话文是为了启蒙民众思想,并非否定传统文化,排除B项;建立民主政治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排除C项;“革新教育制度”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李大钊在《中国学生界的“MayDay”》谈道“五月四日这一天,是中国学生界的‘MayDay’。因为这一天中国学生界用一种直接行动,反抗强权世界,与劳动界的五月一日,有同一意味,所以要把他当作一个纪念日。”这一天的纪念意义在于()A弘扬爱国主义,传承五四精神 B.敢于身先士卒,追求社会进步C.践行忠诚为民,感悟红船精神 D.纪念五四运动,发扬艰苦创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五月四日”“中国学生界用一种直接行动,反抗强权世界”可知,1919年5月4日,因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北京3000多名学生发起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5月4日被定为“青年节”,以此弘扬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反抗强权”的反帝爱国精神,而不是突出青年学生作为运动的先锋而体现的身先士卒,追求社会进步的精神,排除B项;“践行忠诚为民,感悟红船精神”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形成的红色精神,排除C项;五四精神内涵不包括艰苦创业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图中正在讲话的人是周恩来,他讲话的主题可能是()《南昌起义》(油画)A.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转变策略,撤出南昌C.宣传革命思想,号召开展北伐战争 D.独立掌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南昌起义》油画和所学知识,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掌握革命武武装的开始,这一天也成为人民军队建军节的由来,因此周恩来讲话的主题可能是独立掌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宣告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开展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但是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排除A项;题干的主旨应该是南昌起义的主要意义,因此并不是转变策略、撤出南昌,排除B项;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北伐战争,但是随着国民党内部蒋介石等人背叛革命,国共合作走向破裂,由此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等多次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4.某班正在策划寒假研学旅行活动,搜集了《“红色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变迁史》中的一幅图片。请你判断研学地点和研学内容对应正确的是()A.瑞金——扭转时局的关键 B.遵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延安——确立建党建军原则 D.西柏坡——“百万雄师过大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的地位,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项正确;“扭转时局的关键”指的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A项;“确立建党建军原则”指的是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古田会议,排除C项;“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渡江战役,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15.1936年1月,东北抗日联军先后建立11个军,其中有汉、满、白、朝鲜、蒙古等近10个民族的成员。云南10多个民族的数十万民众,付出巨大的鲜血和生命代价,用287天完成了工程浩大的滇缅公路的修建,保障了中国抗日物资的运送。材料体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一项重要因素是()A.强大的物资保障 B.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C.全民族团结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东北抗日联军先后建立11个军,其中有汉、满、白、朝鲜、蒙古等近10个民族的成员”“10多个民族的数十万民众,付出巨大的鲜血和生命代价”说明全国各民族团结抗战,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C项正确;材料“东北抗日联军先后建立11个军,其中有汉、满、白、朝鲜、蒙古等近10个民族的成员”没有强调物资保障,排除A项;材料重点强调全国各民族共同抗战的作用,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排除B项;1942年1月1日,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16.党报的发展演变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办报活动就与党的政治活动紧密相连。观察《1919-1956年党报党刊数量分布图》,党的办报活动最高峰时服务的政治活动是()1919-1956年党报党刊数量分布图A.国民大革命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红军长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1919-1956年党报党刊数量分布图》,党的办报活动最高峰时服务的政治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1949年中国共产党党报党刊数量较多,这一时期为解放战争时期,C项正确;国民大革命时期是1924-1927年,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是1931-1945年,排除B项;红军长征时期是1934-1936年,排除D项。故选C项。17.对比两则资料,结合历史发展的事实,可以推测出的结论是()根据新华社电讯和各地方报纸材料,晋冀鲁豫边区到1946年10月间已有2000万农民获得土地,每人所有土地可达三至六亩。——摘编自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1947》1947年4月,天津一个低层政府职员的月收入是20万法币,这笔钱仅能支付他的伙食费和其他生活杂费,但不包括房租。——摘编自(美)胡素珊《中国的内战》A.中国共产党完成土地改革 B.城乡经济生活差距缩小C.国民政府政策变化较频繁 D.解放区的群众基础牢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晋冀鲁豫边区到1946年10月间已有2000万农民获得土地,每人所有土地可达三至六亩。”可知,解放区农民获得土地,可推测出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的拥护,解放区的群众基础牢固,D项正确;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开始于1947年,题干推测不出中国共产党完成土地改革,排除A项;“月收入是20万法币,这笔钱仅能支付他的伙食费和其他生活杂费,但不包括房租。”体现了国统区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推测不出城乡经济生活差距缩小,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国民政府的政策,无法推测出国民政府政策变化较频繁,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32题18分,33题18分,共36分)18.习近平总书记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某班围绕“中华英雄谱”主题开展一次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戏剧中的英雄】材料一: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目睹外国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飞扬跋扈的邓世昌,怀着保卫祖国海疆的理想,考入了马尾船政学堂……并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素质被直接任命指挥军舰……无奈朝廷腐败,军饷都发不出,以至于军心涣散,军官们斗志锐减,端烟枪等。尽管颓败之势非邓世昌辈所能改变,但他与刘步蟾等顶着巨大压力,甚至冒着被撤职的风险去舰队争取军备拨款。邓世昌后在日舰围攻下拼死一搏,慷慨就义。——摘编自刘祯《情怀与情结:沪剧<邓世昌>的当代镜像》等【音乐中的英雄】材料二:百年痛史湿战衣,千堆忠骨掩萃旗。万里危城风飘絮,烽火南关存一息。龙潭卧虎听风雨,短衣草履古来稀。迟幕丹心驻战马,再听一声,卖荔枝。山河破碎,英雄无觅,残花遍地重收拾。冲冠而起,我在这里,断鸿声中吼一句。笑谈生死,何畏何惧,但求无愧对天地。十万众山,听我号令,誓用狼血祭龙旗。——摘编自《冯子材•南关令》(作词:谢勇云;作曲:方舒;演唱:周澎)【家书中的英雄】材料三:赵一曼,四川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受党中央派遣到东北进行抗日斗争,在日军非人折磨中未透露任何情报,1936年英勇就义,年仅31岁。在给儿子的遗书中写道:“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摘编自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重读抗战家书》第5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沪剧《邓世昌》演绎了一个怎样的英雄形象?(2)材料二中“烽火南关存一息”指的是哪场反侵略斗争?在排练这首歌曲时,小坪同学认为采用悲愤、舒缓的旋律,小山同学认为采用铿锵有力的旋律。你认为应采用怎样的旋律才符合老将冯子材的心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材料三中“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传递了赵一曼对儿子怎样的期待?折射出了怎样的抗战精神?(4)如果你是一位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宣讲员,任选一位英雄(示例除外),撰写宣传稿,表达你的崇敬之情。(100字左右)示例:大家好!这里展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年轻英烈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内战爆发后,还未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刘胡兰在山西农村领导土地改革。她被国民党军队和当地地主武装认出,不幸被捕,从容就义,牺牲时未满15周岁。年轻的她自觉担负起一名党员的使命,我们也要担负起时代使命,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答案】(1)形象:热爱祖国,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英雄形象。(2)战役:镇南关大捷。旋律:铿锵有力旋律;理由:冯子材临危受命,决心坚决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等。(3)期待:热爱祖国,抵抗侵略的期待;精神:不怕牺牲,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4)宣传稿:示例:大家好!这里展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勇事迹。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我们要学习邓世昌热爱祖国,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要以邓世昌为榜样,勤奋学习,学好科技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好基础,把我国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解析】【小问1详解】形象:根据材料“怀着保卫祖国海疆的理想,考入了马尾船政学堂,并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素质被直接任命指挥军舰。但他与刘步蟾等顶着巨大压力,甚至冒着被撤职的风险去舰队争取军备拨款。邓世昌后在日舰围攻下拼死一搏,慷慨就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沪剧《邓世昌》演绎了一个热爱祖国,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英雄形象。【小问2详解】战役:根据材料“烽火南关存一息”可知,“难关”指的是镇南关,1895年3月,在老将冯子材的指挥下,取得镇南关大捷,并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中法战争的战局。旋律及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由是冯子材临危受命,应以铿锵有力的旋律才能表达他坚决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决心。【小问3详解】期待:根据材料“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可知,赵一曼希望用行动传递赵一曼对儿子热爱祖国,抵抗侵略的期待;抗战精神:根据材料可知,“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为国而牺牲”折射出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小问4详解】宣传稿:根据题意,任选一位英雄人物,宣传稿内容应包括两部分,先介绍英雄人物事迹,再号召大家学习英雄精神,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如选择邓世昌,介绍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的事迹,如,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邓世昌与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接下来号召大家学习邓世昌热爱祖国,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要以邓世昌为榜样,勤奋学习,学好科技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好基础,把我国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19.历史学习要善于总结方法。制作三维坐标,将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可有助于认识历史阶段特征。【师范学习】材料一:——选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年第5期第27页【方法运用】材料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出歌曲《松花江上》。◆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持久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939年,冼星海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建立起以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业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摘编自统编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感悟历史】(1)根据示意图,指出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时间。在“文化”坐标上,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成果是什么?举例说明民主共和浪潮下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2)方法学习重在迁移运用。根据材料二,请你提取关键信息,参照范例,完善三维坐标图。(3)经过以上历史学习方法的体验,请你围绕“政治、文化、经济之间的联系”自拟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价值观正确,论述充分。【答案】(1)时间:1924年。革命成果: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理论。变化: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等。(2)观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论述:日本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加紧侵略中国,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使东北三省沦陷,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出歌曲《松花江上》。1937年的七七事变后,日本从东面和北面全面侵略中国,七七事变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的观点,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持久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938年武汉、广州失守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处境日益艰难。1939年,冼星海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歌曲慷慨激昂,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在中国抗日战争时起到鼓舞作用。综上所述,一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决定这个时期的思想文化,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解析】【小问1详解】时间:根据材料一示意图中的“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1924年”可知,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时间是1924年。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