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版)_第1页
1.3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版)_第2页
1.3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版)_第3页
1.3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版)_第4页
1.3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教师题库--物质科学二(化学)1水和水的溶液1.3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一、单选题1.

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304050溶解度/gKCl34.037.040.042.6KNO331.645.863.985.5A.

20℃时,KCl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

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

40℃时,5gKCl加10g水可得到33.3%的溶液

D.

50℃时,10g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答案】C【解析】解:A、由溶解度数据表可知:20℃时,KCl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正确;B、根据表格可以看出,KCl与KNO3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正确;C、在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10g水中最多溶解4g,溶液的最大浓度可达到4g4g+10gD、在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在50℃时,将10gKNO3中加20g水,全部溶解,在30℃时,20g水中最多溶解9.16g,故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正确;故选C.根据已有溶解度的意义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溶质质量分数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据此解答.2.

KCl的部分溶解度数值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溶解度(g)20℃3430℃37A.

常温下,KCl微溶于水

B.

20℃时,100g饱和溶液含有34g溶质

C.

将30℃的饱和KCl溶液降温至20℃,会有KCl晶体析出

D.

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KCl,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同【答案】C【解析】解:A、常温下,KCl的溶解度是34g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A错误;B、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有34g溶质,B错误;C、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30℃的饱和KCl溶液降温至20℃,会有KCl晶体析出,C正确;D、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KCl,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同,若是都在同一温度下形成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错误;故选C.根据已有的溶解度的概念以及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解答.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

B.

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

t2℃时,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D.

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答案】C【解析】(1)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当它们的溶解度相同时,溶质质量分数才会相同;

(2)当物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明显时,才可以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3)将30g与甲的溶解度进行比较,确定溶液是否饱和,再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即可;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比较即可。

A.根据图像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时,温度在0~t1之间,那么此时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图像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因此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甲,故B正确不合题意;

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因此50g水中最多溶解度甲物质25g。因为30g>25g,所以此时溶液饱和,那么溶质质量分数为:25g50g+25g×100%=33.3%,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t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

图甲表示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

图乙表示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量的关系

C.

图丙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图于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A、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固体质量不可能减少到0,不符合题意;

B、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再增加,不符合题意;

C、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质量从一开始就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不再变化为止,不符合题意;

D、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先反应,然后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沉淀要在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之后才开始生成,直到反应结束不再改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答案】C【解析】A.根据图像确定溶解度大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判断;

B.根据图像确定甲和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C.查表得到溶解度,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g,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可知,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A正确不合题意;

B.4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乙的溶解度为40g,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由图可知,4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此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g100g+40g×100%≈28.6%,故C错误符合题意;

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温度高于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

2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两物质,加热到40℃时,甲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乙溶液是饱和溶液,且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40℃时,3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可配制500g30%的甲溶液

D.

40℃时,分别在50g水中加入40g甲、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B【解析】(1)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2)如果溶质质量大于或等于溶解度,那么溶液饱和,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3)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溶质,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4)首先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判断。

A.当温度高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那么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错误;

B.4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乙的溶解度为40g。因为50g>40g,所以甲溶液不饱和,因为40g=40g,所以乙溶液为饱和溶液。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可知,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4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那么300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300g×50g100g+50g=100g;500g3%的溶液中甲的质量:500g×30%=150g;

7.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食盐,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食盐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水的质量/g50505050所取食盐的质量/g15202530剩余食盐的质量/g02712A.

20℃时,50g食盐饱和溶液中含有18g食盐

B.

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

相同温度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答案】A【解析】(1)当溶液中出现剩余的食盐时,溶液达到饱和,用加入食盐的质量减去剩余食盐质量得到水中溶解的食盐质量;

(2)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剂;③改变温度;

(3)将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作比;

(4)根据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判断。

A.在第二组食盐中,出现剩余的食盐,则食盐溶液饱和,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食盐的质量为:20g-2g=18g。而50g饱和食盐溶液中,水的质量肯定小于50g,其中食盐的质量肯定小于18g,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第二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18g:50g=9:25,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8.如图甲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乙烧杯中的某饱和溶液的溶质为A、B、C三种物质中的一种,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B.

在t2℃时,30gA加入到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C.

将t2℃下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D.

生石灰与水反应完全后,如图乙烧杯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C【答案】D【解析】(1)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指明温度,否则没有比较的意义;

(2)根据图像确定A在t2℃时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出5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然后与30g比较,确定溶液是否饱和,进而计算溶液的质量;

(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据此比较;

(4)根据现象确定乙烧杯中的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它的物质种类。

A.根据甲图可知,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三者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误;

B.A在t2℃时的溶解度为5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为25g。因为30g>25g,所以此时溶液饱和,溶液质量为:25g+50g=75g,故B错误;

C.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则当溶液降温时,A、B仍然为饱和溶液。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溶质质量分数B>A。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C温度降低到t1℃时变成不饱和溶液,它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为t2℃时C的溶解度小于t9.t℃时,将一定量的某物质的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再降温到t℃。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掉的溶剂分别为10克、20克、30克,析出的晶体分别为a克、b克、c克,则“a、b、c三者关系为

(

)A.

c=a+b

B.

c=a+2b

C.

c=2a+b

D.

c=2b-a【答案】D【解析】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可知,从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所分成三等份溶液是一模一样的.由题意可得,将其分别蒸发掉10g水,而析出ag晶体后都变成了饱和溶液;如果将其中的两份分别继续蒸发掉10g和20g溶剂(即题干中所说的蒸发20g和30g溶剂),那么它们所析出的晶体也一定会成倍数关系析出的.并且,还可以推断出将其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溶剂时,会析出(b-a)g晶体.因此,蒸发掉20g溶剂时,会析出2(b-a)g晶体.这样即可进一步推断出c=a+2(b-a)=2b-a。根据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以及不饱和溶液蒸发掉多余的水后,就会变成饱和溶液;如果继续蒸发水,就会有晶体析出的原理,并结合题意可得:

将其中的任意一份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就会析出ag晶体,并且,将其中的另两份分别继续蒸发掉10g和20g溶剂(即题干中所说的蒸发20g和30g溶剂),那么它们又析出的(b-a)g和2(b-a)g晶体;致使它们析出晶体总质量分别是bg[即ag+(b-a)g]和cg[即ag+2(b-a)g]。因此,可以得出c=a+2(b-a)=2b-a。

故选D10.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产品,小陈用它和50g的水配置了一杯约为50℃的溶液给患糖尿病爷爷应用,结合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

)温度℃305070溶解度/g708493A.

爷爷想要糖水再甜一点,小晨可以把糖水降温或加入木糖醇

B.

若想把这杯糖水配置到最甜,最多可以溶解木糖醇42g

C.

小晨又配置了70℃和50℃最甜糖水各一杯,两者溶质质量分数之比为93:84

D.

爷爷拿到糖水后发现杯底无固体,小晨判断糖水还未饱和【答案】B【解析】(1)糖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糖水的甜度越大;

(2)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分析;

(3)根据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解答;

(4)根据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分析。

A.把糖水降温不能增加溶液中糖的溶质质量,不能增大溶质质量分数,自然不能使糖水再甜一点;若糖水原来已经饱和,不会继续溶解糖,此时糖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甜度不变,故A错误;

B.饱和糖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因此糖水最甜。50℃木糖醇的溶解度是84g,50g的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木糖醇42g,故B正确;

C.配制了70℃和50℃最甜糖水各一杯,那么它们都是饱和溶液,两者溶质质量分数之比为

93g100g+93g:84g100g+84g≠93:84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常温下,乙易溶于水②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③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④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大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D【解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状态;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①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5.7g,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35.7g,即大于10g,属于易溶于水的物质,故①正确;

②甲、乙溶液温度和是否饱和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不能确定,故②错误;

③从t2℃降至t1℃,如果甲溶液达到饱和,那么溶液中可能会有晶体析出,但是甲是否饱和无法确定,故③错误;

④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陡,所以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大,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④。

故选D。12.某硝酸钾样品中不含可溶性杂质。现将这些样品平均分为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中,使之充分溶解,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实验残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温度/℃104070溶解度/g2065140残留固体质量/g25512020A.

该硝酸钾样品为纯净物

B.

三次实验所用的水均为300g

C.

70℃时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

D.

40℃时溶于水的硝酸钾为135g【答案】B【解析】析该题首先要对溶解的蒸馏水的质量进行求解,依据不同温度溶解度列比例式即可,然后依据40℃的溶解度对溶解的硝酸钾质量进行计算,依据40℃到70℃的溶解度对多溶解的硝酸钾质量进行分析。

从10℃到40℃,溶质溶解了135g,根据溶解度计算,每100g水中,多溶解45g,

设蒸馏水的质量是x,得x/135=100/45,解得x=300g

则40℃时溶解的溶质质量=(300g×65g)/100g=195g

从40℃到70℃,每100g水中多溶解75g,则300g水将多溶解溶质=3×75g=225g,但是从提供的数据可知溶质只增加了120g-20g=100g,所以70℃溶液不是饱和的,剩余20g为杂质。

故该硝酸钾样品为混合物,A错误;三次实验所用的水为300g,B正确;70℃时KNO3溶液为饱和溶液时可溶解的溶质的质量=140×3=420,而这里溶解的质量=255g+20g×3-20g=295g,是不饱和溶液,C错误;40℃时溶于水的硝酸钾的质量=135g+20g×3=195g,D错误。

故答案为:B13.20℃时,有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A和质量分数为26.47%的食盐溶液B,下列有关A、B两种食盐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向mg溶液B中加入x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则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

B.

等质量的A,B中,溶剂质量:B>A

C.

m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为100m26.47g

【答案】D【解析】(1)加入食盐后,溶液质量不变,说明加入的食盐没有溶解,即此时溶液饱和,然后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计算溶解度;

(2)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溶质质量大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比较即可;

A.向mg溶液B中加入x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说明加入的xg食盐没有溶解,溶液B是饱和溶液。设20℃时的食盐溶解度为S,SS+100×100%=26.47%,解得S≈36g,则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不是36,故A错误;

B.因为A的浓度小于B,所以等质量的A、B中的溶剂质量:B<A,故B错误;

C.m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为:

m×26.47%=26.47m100,故C错误;

14.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

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

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

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1)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判断;

(2)如果溶液都是饱和溶液,则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如果溶液不饱和,那么无法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3)根据溶液质量大小进行判断;

(4)根据t1℃时,二者的溶解度大小进行判断。

A.t根据图像可知,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g,缺少单位g,故A错误;

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则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大于乙。题目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则无法比较,故B错误;

C.温度从t2℃降至t1℃时,如果溶液质量相等,则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题目没有说明溶液质量的关系,因此无法比较,故C错误;

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则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D。15.甲、乙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分别在A、B试管中,其溶解度如图。先向两个试管中各加入200mL的蒸馏水,当温度为t2℃时,向A、B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为m的甲、乙物质,A试管无明显现象,B试管有固体未溶解,此时对两试管进行降温,在由t2℃到t1℃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乙物质随温度上升,溶解度变小。所以B试管降温至t1℃时,未溶解固体会被全部溶解

B.

甲物质可能是氯化钠,乙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钙

C.

若温度为t1℃时甲、乙均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则m取值为40g<m≤60g

D.

温度为t1℃时,A,B试管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为20%【答案】C【解析】(1)根据t1℃和t2℃时的溶解度,结合固体的溶解情况分析加入的物质质量m的取值范围;

(2)根据氯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判断;

(3)开始加入的两种物质质量相等,而t1℃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根据A的溶解情况推测B的溶解情况即可;

(4)根据t1℃时的溶解度计算出溶液饱和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图像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200mL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质量为60g。因为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即全部溶解,因此加入的质量m≤60g。t1℃时的溶解度明显减小为20g,则200mL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质量为40g;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此时肯定会有晶体析出,即m≥40g,那么m的取值范围为40g≤m≤60g。因为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乙也会存在未溶的固体,故C正确;

加入的乙的质量>40g,而B试管降温至t1℃时,200mL水最多溶解乙物质40g,因此固体不会全部溶解,故A错误;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非常小,则甲不可能是氯化钠,故B错误;

温度为t1℃时,两种物质都有剩余,则它们都达到饱和,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0g20g+100g×100%≈16.7%,故D错误。16.物质M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2.615.320.025.038.2A.

0℃时,15.9gM溶于1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B.

20℃时,M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是15.3g

C.

80℃时,138.2g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20g

D.

若要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20%的M饱和溶液,对应温度必须是60℃【答案】D【解析】(1)根据0℃时的溶解度计算出15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的质量,然后与15.9g比较;

(2)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判断;

(3)80℃时,首先用溶液质量-溶解度计算出溶剂水的质量,再根据40℃时的溶解度确定最多溶解该物质的质量,最后将溶质质量相减即可;

(4)计算出物质M的溶解度范围即可。A.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2.6g,则15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12.6g×150g100g=18.9g。因为15.9g<18.9g,所以15.9gM溶于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20℃时,M的溶解度为15.3g,即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质的质量为15.3g。由于没有指明饱和溶液的质量,因此无法确定溶质质量,故B错误;

C.80℃时,该物质溶解度为38.2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38.2g,那么138.2g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就是38.2g,水的质量为100g。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则10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20g,因此析出晶体的质量:38.2g-20g=18.2g<20g,故C错误;

D.若要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20%的M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为:200g×20%=40g,

则此时溶解度为x,

40g200g−40g=x100g17.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此数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37.037.3硝酸钾20.931.645.863.985.5110A.

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63.9g

B.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在20℃-40℃温度范围内相交

C.

在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

在2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100g,恒温蒸发,先析出的晶体一定是氯化钠【答案】D【解析】(1)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分析;

(2)观察表格中,哪个温度范围内二者的溶解度有可能相等即可;

(3)根据表格确定60℃时硝酸钾溶液的溶解度,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计算出21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

(4)溶解度越大的物质,越不容易析出晶体。

A.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6.9g,即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63.9g,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表格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而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就大于氯化钠。由于二者的溶解度曲线都是连续的,所以二者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肯定有交点,故B正确不合题意;

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那么21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x,

110g100g=x210g−x;

解得:x=110g;

加入10g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0g210g+10g1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

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

将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a物质【答案】D【解析】(1)根据图像确定溶解度,然后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计算即可;

(2)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①加溶质;②改变温度,注意分析是升高温度还是降低温度;

(3)物质的溶解度越大,它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比较三者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即可;

(4)根据图像,确定t3℃和t1℃时a物质的溶解度,然后将它们相减即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0g,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g120g×100%≈16.7%,故A错误;

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的方法。但是由于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另一种方法是升温而不是降温,故B错误;

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a、b两种物质在t2℃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仍然为饱和溶液,但有晶体析出,此时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由t1℃时的溶解度决定,即b>a;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c物质在t2℃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它的溶质质量分数由t2℃的溶解度决定,因此t1℃时溶液的质量分数a>c,那么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排序是:b>a>c,故C错误;

D.将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19.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上述三种物质中A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

B.

在t1℃时,130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物质30g

C.

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

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温度/心【答案】D【解析】(1)哪条图像起伏变化更明显,它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2)根据图像可知,在t1℃时,A的溶解度是30g,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判断说法是否正确;

(3)溶解度相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相同;

(4)比较t2℃~t1℃时三者的溶解度变化,溶解度变小的,溶质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变小;溶解度变大的,溶质质量不变,即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A.图像中A的溶解度曲线起伏变化最明显,因此它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图像可知,在t1℃时,A的溶解度是30g,那么这时水的质量是100g,即溶液的质量是130g,因此“130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物质30g”

的说法正确,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此它们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从t2℃~t1℃时,只有C的溶解度是增大的,因此C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20.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

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答案】B【解析】该题结合化学反应与图像的分析,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强;A、氧化钙溶于会与水反应,消耗水;对于饱和溶液来说,溶剂减少,溶质会析出;故A错误;

B、横坐标是硫酸的质量,纵坐标为氢气的质量,相同质量的锌和铁来说,铁产生的氢气质量多;故B正确;

C、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产物的质量,故气体的质量应该相等;故C错误;

D、胃液呈现酸性;所以应该从pH<7开始反应,慢慢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B。21.下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不带结晶水。M、N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①都升温10℃后,M、N点均向右平移②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N点均不会移动③都降温10℃后,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点向左平移④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点不动,N点左平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N点都不动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答案】B【解析】(1)固体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的是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2)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①由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温时,M代表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而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就会变得更不饱和,但升温后两溶液中的各个量没有发生变化,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M、N点均均向右平移,故①正确;

②由于加水稀释并不影响物质的溶解度,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即浓度变小了,因此两点应是向下移动了,故②错误;

③降温时,M点代表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但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因此M点会沿曲线向左下移;而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则会逐渐的变成饱和溶液,直至有晶体析出,因此N点先是向左平移,然后沿曲线向左下移,故③正确;

④由于是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溶剂,因此M点代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发生变化,因此M点不动;而N点代表的不饱和溶液随着水分的蒸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越来越大,直至溶液达到饱和不再发生变化,因此N点是先向上位移达到曲线后不再发生变化,故④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①③。

故选B。

22.图甲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烧杯中盛有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00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升高温度,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C.

在t℃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晶体析出

D.

在t℃时,该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是a克【答案】D【解析】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同一温度下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还可以判断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情况。A、从图像中可以看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知,升高温度,该物质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将变成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在t℃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溶剂减少,则溶质将析出,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在t℃时,该100g溶液中含有a克A物质,则说明100克水达到饱和时溶解的A物质的质量将大于a克,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2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相同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同

B.

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

将100g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到t1°C,可析岀10g甲物质

D.

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到t1°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答案】B【解析】(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即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两种物质的溶质质量相同;

(2)如果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明显,那么可以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如果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可以使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结晶。

(3)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对温度下降时析出的甲物质的质量进行判断;

(4)当溶液饱和时,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据此分析比较。

A.根据图片可知,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同,即相同质量的二者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而题目没有提及是否饱和,故A错误;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乙的溶解度则变化较小,因此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B正确;

C.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即140g饱和溶液中含有甲40g;同理,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即130g饱和溶液中含有甲30g。那么只有140g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才会析出10g甲物质,而不是100g,故C错误;

D.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那么t1℃时,有溶质析出,二者都还是饱和的,溶解度乙大于甲,那么溶质质量分数乙>甲。

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丙从t2℃到t1℃,溶解度减小,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等于t2℃时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那么溶质质量分数甲>丙。

三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故选B。2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点表示t°C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

t2°C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

D.

将t1°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答案】D【解析】(1)如果两个图像相交,那么该点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2)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3)根据t2℃时a的溶解度计算出5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溶剂质量计算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

(4)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A.P点时,a、b的溶解度图像相交,它表示t°1C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不合题意;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则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故B正确不合题意;

C.t2°C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质量为25g,因此得到:25g+50g=75ga的饱和溶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C时a、b的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因此溶质质量分数都等于t1°C时a、b的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为t1°C时b的溶解度大于a,因此t2℃时溶质质量分数b>a。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t1°C时c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因为t1°C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所以t2℃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最终三者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b>a>c,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25.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

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

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

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

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答案】D【解析】(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分析;

(2)当温度不变时,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物质的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4)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判断即可。

A.①溶液变化为②溶液,没有晶体析出,所以图①和图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但溶剂水的质量减少,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可知,溶质质量分数②>①,故A错误;

B.②③都是恒温蒸发得到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故B错误;

C.在③→④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④>③。根据水的质量分数=1-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剂水的质量分数④<③,即水的质量分数减小,故C错误;2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

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答案】C【解析】(1)两个图像相交,说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根据图像分析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3)(4)饱和溶解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A.根据图像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图像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t1℃时,丙的溶解度为40g,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0g100g+40g×100%≈28.6%,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后,它们仍然为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丙的温度降低到t1℃时变成不饱和溶液,它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t3℃时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较三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其实就是比较t127.熟石灰在8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2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常压下取80℃时熟石灰饱和溶液ag,蒸发掉wg水,趁热滤去析出的固体,再恢复到20℃,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z,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y=z

B.

z>x>y

C.

y>x>z

D.

x=z【答案】D【解析】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据此分析判断。

熟石灰在8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2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因素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x<y。

常压下取80℃时熟石灰饱和溶液ag,蒸发掉wg水,趁热滤去析出的固体此时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也就是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再恢复到20℃,此时有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变成了低温的不饱和溶液,但是溶质和溶剂没有变化,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所以x=z。

综上所述,z=x<y。

2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

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剂质量比乙小

C.

6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

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答案】D【解析】(1)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说明温度;

(2)根据溶解度的大小确定溶质质量的大小,再用溶液质量减去溶质质量比较溶剂质量大小;

(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4)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分析溶液是否饱和,根据“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不饱和溶液”的规律分析判断。

A.根据图像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也可能小于乙,二者还可能相等,因为没有指明温度,因此无法比较,故A错误;

B.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即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质量比乙小,则甲溶剂质量大于乙,故B错误;

C.6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5g25g+100g×100%=20%二、填空题29.

如图是A、B、C(均不含结晶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4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物质间用“>”连接);(2)将3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

(物质间用“<”连接);(3)现有一定质量的B溶液,将该溶液在50℃下恒温蒸发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体,再恒温蒸发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体,则B物质在50℃时的溶解度是:

.【答案】A>B>C;C<A<B;40g【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在4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故填:A>B>C;(2)将3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最小,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溶解降低而减小,会析出晶体,在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关系是C<A<B,故填:C<A<B;(3)将B溶液在50℃下恒温蒸发10克水后析出了2克B晶体,形成饱和溶液,再恒温蒸发5克水后,又析出了2克B晶体,说明5g水中最多溶解2gB,故100g水中溶解B的质量为:2g5g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当升高温度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据此解答.30.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烧杯甲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3)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A.甲(状态2)>甲(状态1)

B.乙(状态1)>甲(状态3)

C.甲(状态1)<乙(状态2)

D.乙(状态1)>丙(状态3)【答案】(1)20-30

(2)c

(3)B,C【解析】(1)根据图2确定满足溶解度关系的温度范围;

(2)根据图1确定40℃是甲的溶解度大小,然后与图2进行比照即可;

(3)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根据图2可知,b>a的温度范围为<30℃,而a>c的温度范围为>20℃,因此b>a>c的温度范围为20℃~30℃之间;

(2)根据图1可知,40℃时,甲中剩余的固体质量最大,因此溶解度最小,因此烧杯甲里是c物质;乙烧杯内全部溶解,溶解度最大,因此乙内为a物质;而丙烧杯内为b物质。

(3)A.甲状态2和状态1时都是20℃的饱和溶液,因此二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A错误;

B.乙为20℃时的饱和溶液,甲状态3为40℃时的饱和溶液;根据图2可知,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40℃时甲的溶解度,因此前者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大于后者,故B正确;

C.甲的状态1为20℃时的饱和溶液,乙的状态2也是20℃的饱和溶液;根据图像可知,因为前者的溶解度小于后者,所以前者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后者,故C正确;

D.乙的状态1为20℃时的饱和溶液,丙的状态3为40℃的饱和溶液;因为前者的溶解度小于后者,所以前者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后者,故D错误。

故选BC。31.如表是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5.836.036.336.637.037.3KNO320.931.645.863.985.5110.0(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2)60℃时,按图示操作:A中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__克。(3)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分别加热蒸发10克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答案】(1)KNO3

(2)不饱和;167.6

(3)大于【解析】根据题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由硝酸钾和氯化钠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出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由此确定所给物质是否全部溶解,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解的固体质量与溶剂质量和。(1)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0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3g,A溶液是100克水中加入40克硝酸钾,为不饱和溶液,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C溶液是60℃时100g水中溶解了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的B溶液降温到20℃形成的,氯化钠和硝酸钾都不能全部溶解,C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31.6g+36.0g=167.6g;(3)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0g,所以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分别加热蒸发10克水后,再恢复到50℃,硝酸钾析出的固体质量大于氯化钠析出的固体质量,剩余溶液的质量氯化钠溶液大于硝酸钾溶液。32.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

10

20

30

40

50硝酸钾13.320.93245.86485.5氧化钙35.735.83636.336.637温度/℃6070

80

90

100硝酸钾

110

138

169

202246氯化钠

37.7

37.8

38.43939.8(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2)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克。(3)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氧化钠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4)对(3)中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I.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II.剩余溶液一定是氯化钠不饱和溶液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IV.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硝酸钾(5)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克硝酸钾、18克氯化钠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改变温度使硝酸钾析出,氯化钠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答案】(1)氯化钠

(2)45.8

(3)降温结晶

(4)I,IV

(5)20℃≤T℃<70℃【解析】(1)根据表格确定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小的物质;

(2)根据表格确定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明显,而乙的溶解度变化不太明显,因此提纯甲的方法是改变溶液温度;

(4)从硝酸钾溶液中去除氯化钠后,溶液中只存在硝酸钾,没有氯化钠,据此分析判断;

(5)对于饱和溶液来说,只要溶解度减小,那么肯定会有晶体析出,分别计算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然后找到二者之间的温度范围即可。

(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

(2)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克。

(3)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明显,而氯化钠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因此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氧化钠时,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4)因为溶液中有晶体出现,所以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I正确;

剩余溶液是否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无法判断,故II错误;

上述方法不能将二者完全分离,肯定会剩余一部分硝酸钾,故III错误;

氯化钠没有析出,只有硝酸钾析出,故IV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I和IV。

(5)如果69g硝酸钾溶于50g水形成饱和溶液,那么溶解度为138g,此时温度为70℃;

如果18g氯化钠溶于50g水形成饱和溶于,那么溶解度为36g,此时温度为20℃。

因此温度范围为20℃≤T℃<70℃。3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1)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并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2)P点的含义是

。(3)将t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由大到小顺序是

(填序号)。【答案】(1)75

(2)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b>a>c【解析】(1)根据t2℃时的溶解度计算出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溶液质量;

(2)P点为两个图像的交点,根据图像的意义说明此点的含义;

(3)物质的溶解度越大,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据此对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即可。(1)根据表格可知,t2℃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50g,那么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25g,因此形成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

(2)P点的含义是: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根据图像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则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它们仍然为饱和溶液。因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所以此时溶质质量分数b>a。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c从t2℃降低到t1℃时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不变,即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等于t2℃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溶质质量分数a>c。

那么最终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排序为:b>a>c。

34.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10℃20℃30℃40℃50℃60℃70℃80℃氯化钠溶解度/g35.836.036.336.637.037.337.838.4硝酸钾溶解度/g20.931.645.863.985.5110138169(1)20℃时,将100克氯化钠加入到2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2)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3)将含有不溶性杂质的硝酸钾加入到一定量20°C的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100g固体没有溶解。继续升高温度至60℃,充分搅拌后仍有60.8g固体没有溶解。然后将混合物升温到80℃,再充分搅拌,恒温过滤,得到滤渣34.74g则这一定量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答案】(1)9:25

(2)蒸发结晶

(3)50g;70%。【解析】(1)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分析计算;

(2)根据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分离提纯氯化钠的方法;

(3)根据20℃、60℃溶解度分析出升高温度时100g的水中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关系,计算出一定量水的质量;根据一定量的水计算出硝酸钾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1)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将100克氯化钠加入到200克水中,能溶解72.0g的氯化钠,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72g:200g=9:25;

(2)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①硝酸钾的溶解度在20℃为110g,60℃是31.6g,

那么在100g的水中由20℃升高到60℃时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110g-31.6g=78.4g;

将硝酸钾加入到一定量20℃的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100g固体没有溶解。继续升高温度至60℃,充分搅拌后仍有60.8g固体没有溶解,

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100g-60.8g=39.2g。

设一定质量水的质量为x,则:100g78.4g=x39.2g;

解得:x=50g。

②由硝酸钾在80℃的溶解度是169g可知,

100g的水中由60℃升高到80℃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169g-110g=59g;

若是50g的水多溶解的硝酸的质量是:29.5g>60.8g-34.74g=26.06g,

这说明了升高到80℃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即杂质的质量是34.74g。

由6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可知,

在50g的水中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55g,

那么硝酸钾的总质量为:55g+26.06g=81.06g;

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35.现有20℃时的100g某溶液,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了2g溶质,第二次继续蒸发10g水,析出了5g溶质,根据以上情况判断,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是

g,原来的溶液中溶质有

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50;31.3【解析】(1)当温度不变时,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即饱和溶液的溶剂和溶质的比值不变,据此计算出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

(2)当温度不变时,同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首先用原来溶液的质量-第一次蒸发水的质量-第一次析出溶质的质量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然后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最后加上原来的2g,就是原来的溶质质量。(1)20℃时,100g该溶液,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可以知道剩余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继续蒸发10g水,析出5g晶体,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水和溶质质量比为10∶5=2∶1,即这种溶质的溶解度为50g。

(2)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10g-2g)×510g+5g36.某甲粗制品50克,内含5%杂质乙(15℃时,每100克某溶剂能溶解乙10克,溶解纯品甲3克),将该粗制品溶解在200克热水中,待冷却至15℃,然后过滤,滤液中含纯品甲

克,可提纯得纯品甲晶体约

克,将滤液蒸干,残渣用40克溶剂溶解,冷却至15℃,又提纯得纯品甲,两次共得纯品甲

克【答案】6;41.5;46.3【解析】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据此分析计算即可。

(1)50g粗制品中含有杂质乙=50g×5%=2.5g,

则纯品甲=50g-2.5g=47.5g;

200g溶剂溶解全部粗制品后,冷却至15℃,

从甲和乙的溶解度可以推出,此时温度下200g溶解可以溶解6g甲和20g乙。

(2)乙实际有2.5g,甲有47.5g,

那么该温度下溶解了6g纯品甲,2.5g乙,

还有47.5gg-6g=41.5g纯品甲未被溶解而结晶析出,

所以可以直接提纯得到41.5g纯品甲。

(3)剩下的母液也就是200g溶剂内有溶解的6g纯品甲;

把全部溶剂蒸发后,得到6g纯品甲;

40g溶解在15℃下能够溶解1.2g纯品甲。

所以溶液中溶解了1.2g纯品甲;

又有4.8g纯品甲析出,

所以两次提纯得到纯品甲=41.5g+4.8g=46.3g。

三、实验探究题37.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硝酸钾13.320.93245.86485.5氯化钠35.735.83636.336.637温度/℃60708090100硝酸钾110138169202246氯化钠37.337.838.43939.8(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2)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克。

(3)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

(4)对(3)中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Ⅰ.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Ⅱ.剩余溶液一定是氯化钠不饱和溶液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硝酸钾(5)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克硝酸钾、18克氯化钠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改变温度使硝酸钾析出,氯化钠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答案】(1)氯化钠

(2)45.8

(3)降温结晶

(4)Ⅰ

(5)20~70【解析】根据题中所给数据分析,找出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确定结晶的方法分析;根据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分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2)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3)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4)Ⅰ.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正确;Ⅱ.因采用的是硝酸钾结晶的方法,析出的是硝酸钾晶体,所以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而氯化钠可能达到饱和,也可能没有达到饱和,错误;Ⅲ.上述方法不能将两者完全分离,剩余溶液中仍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错误;Ⅳ.析出的晶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钾,也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错误;(5)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38g,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69g,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18g,所以将含69克硝酸钾、18克氯化钠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改变温度使硝酸钾析出,氯化钠不析出,则温度的范围是20~70。38.

硫酸铵和氯化钾是化工生产的副产品,直接作为肥料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或影响作物的生长,工业上往往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如图1是硫酸铵等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归纳硫酸铵等物质溶解度﹣温度曲线变化规律:①________

;②温度相同时,________

.(2)(2)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的流程如图2: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产品(无氯钾肥)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④操作Ⅰ主要是趁热过滤,过滤后的产品中________

(NH4)2SO4晶体析出(填“有”或“没有”).(3)(3)苯甲酸(C6H5COOH)通常用作定香剂或防腐剂,也用作果汁饮料的保香剂,合成苯甲酸晶体常伴随有氯化钾等副产品生成,某同学加热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并测定其熔点,发现其在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资料:苯酸钾熔点122.4℃;纯净固体一般都有固定熔点;在常温时苯酸钾溶解度很小.小于0.4g.【提出问题】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

想】猜想1:苯酸钾;猜想2:氯化钾,猜想3:________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蒸馏水、AgNO3溶液、稀硝酸.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Ⅰ将白色固体A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滤液Ⅱ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________

________

白色固体A中含有KClⅢ取白色晶体,________

熔点是________

结合实验Ⅱ,猜想3成立【答案】(1)硫酸铵等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各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2)K2SO4;没有

(3)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滴加2﹣3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122.4℃【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硫酸铵等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温度相同时,各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故答案为:硫酸铵等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温度相同时,各物质的溶解度不同;(2)流程图2中,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产品(无氯钾肥)的是硫酸钾,操作Ⅰ主要是趁热过滤,过滤后的产品中没有(NH4)2SO4晶体析出,因为在较高温度下,硫酸铵的溶解度较大;故答案为:K2SO4;没有;(3)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1:苯酸钾;猜想2:氯化钾,猜想3: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实验操作:Ⅱ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2﹣3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是白色固体A中含有KCl;Ⅲ取白色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熔点是122.4℃,说明有苯酸钾,因此结合实验Ⅱ,猜想3成立;故答案为: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滴加2﹣3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122.4℃.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硫酸铵等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温度相同时,各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流程图2中,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产品(无氯钾肥)的是硫酸钾,操作Ⅰ主要是趁热过滤,过滤后的产品中没有(NH4)2SO4晶体析出,因为在较高温度下,硫酸铵的溶解度较大.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1:苯酸钾;猜想2:氯化钾,猜想3: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实验操作:Ⅱ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2﹣3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是白色固体A中含有KCl;Ⅲ取白色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熔点是122.4℃,说明有苯酸钾,因此结合实验Ⅱ,猜想3成立.39.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1)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2)现需要使用①的溶液配制200克10%的R的稀溶液,需要

g①的溶液。(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

(写名称)。(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

。A.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C.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答案】(1)60

(2)80

(3)硝酸钾

(4)A、B【解析】(1)根据图1确定硝酸钾的溶解度;

(2)首先计算出溶液①的溶质质量分数,然后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保持不变”列出方程,计算出需要溶液①的质量;

(3)根据图2确定R的溶解度的大小,然后与图1进行比较即可;

(4)根据图1的溶解度信息,结合图2的实验过程,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

(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0g60g+180g×100%=25%;

使用①的溶液配制200克10%R的稀溶液,需要①的溶液的质量为x,

200g×10%=25%x;

解得:x=80g。

(3)根据图片可知,180g水蒸发80g水后,剩余水的质量为100g。此时将溶液升温到t2℃时,没有固体析出,即t2℃时,100g水能够溶解60gR。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氯化铵的溶解度是40g,所以R是硝酸钾;

(4)A.①和②的溶液中,烧杯底部没有固体剩余,所以硝酸钾完全溶解,溶质质量相等,故A正确;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故B正确;

C.②烧杯中,t2℃时,100g水中可以溶解60g硝酸钾,是饱和溶液;③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③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比较,不能确定,故D错误。

四、解答题40.如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