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结构与复制》课件_第1页
《DNA的结构与复制》课件_第2页
《DNA的结构与复制》课件_第3页
《DNA的结构与复制》课件_第4页
《DNA的结构与复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NA的结构与复制DNA是生命遗传信息的载体,它包含了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所有遗传信息。DNA的化学组成脱氧核糖五碳糖,是DNA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磷酸基团连接相邻脱氧核糖,构成DNA骨架。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DNA的双螺旋结构两条反向平行链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构成,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形成氢键连接。螺旋结构两条链围绕一个共同轴心旋转,形成双螺旋结构,如同螺旋梯。DNA合成的化学反应1脱氧核苷酸的连接DNA合成是通过将脱氧核苷酸逐个添加到正在生长的DNA链上完成的。2磷酸二酯键每个脱氧核苷酸通过其磷酸基团与前一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的3'羟基形成磷酸二酯键。3能量供应DNA合成需要能量,由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提供。DNA复制的基本要求1模板DNA复制需要一个模板,即原始的DNA双链。2原料复制需要四种脱氧核苷酸,分别是dATP、dGTP、dCTP和dTTP。3酶复制需要多种酶的参与,例如DNA聚合酶、解旋酶等。4能量复制需要能量,主要由ATP提供。复制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DNA复制过程中,每个子代DNA分子都包含一个来自亲代DNA分子的模板链,另一个是新合成的链。保持原样半保留复制确保了遗传信息的完整性,确保子代细胞继承了完整的亲代基因组。复制的起始和终止起始复制从特定的起始点开始,称为复制起点。延伸复制过程从起始点开始,双链DNA解开并合成新的DNA链。终止复制到达特定的终止点,两个新的DNA分子形成。DNA复制的酶类解旋酶解开DNA双螺旋结构DNA聚合酶催化新DNA链的合成连接酶连接DNA片段引物酶合成RNA引物引物和引导序列的作用1起始点引物是短的单链DNA片段,作为DNA聚合酶合成的起点。引导序列是在DNA模板上与引物互补的序列。2稳定性引物与引导序列的结合,为DNA聚合酶提供了稳定的起始位点,使DNA复制能够高效地进行。3方向性引物和引导序列决定了DNA复制的方向,确保复制过程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前导链和滞后链的复制1前导链连续合成2滞后链片段合成3DNA聚合酶5'→3'方向4复制叉双向移动DNA聚合酶的复制机制1模板引导D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引导新的核苷酸链的合成。2碱基配对遵循碱基配对原则,新链上的每个核苷酸与模板链上的对应核苷酸配对。35'→3'方向合成DNA聚合酶只能从5'端向3'端添加核苷酸。4校对功能DNA聚合酶具有校对功能,减少复制错误的发生。复制过程中的校正修复DNA聚合酶校对DNA聚合酶在复制过程中会检查新合成的链是否与模板链匹配,如果发现错误,会及时纠正。错配修复系统错配修复系统识别和修复复制过程中产生的错配碱基,确保DNA序列的准确性。核苷酸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修复由紫外线照射或化学物质引起的DNA损伤,包括碱基缺失、插入和修饰。复制过程中的突变产生DNA复制过程中,聚合酶可能出错,将错误的碱基插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导致突变。这些错误可能导致基因序列的改变,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性状。外界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也会损伤DNA分子,增加突变的发生率。5'→3'合成方式的原因DNA聚合酶的结构DNA聚合酶的活性位点只能识别和结合3'端的羟基,才能催化新核苷酸的添加。复制过程的机制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以5'→3'方向移动,不断添加新的核苷酸。错误校正机制DNA聚合酶具有3'→5'外切酶活性,可以识别和去除错误的核苷酸,确保复制的准确性。Okazaki片段的生成过程1DNA解旋解旋酶打开DNA双螺旋2引物合成引物酶合成RNA引物3DNA延伸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合成新的DNA片段4片段连接DNA连接酶将Okazaki片段连接起来拼接和连接Okazaki片段1DNA连接酶将片段连接成完整的链25'端磷酸基团连接酶催化连接33'端羟基形成磷酸二酯键复制叉的移动及其控制复制叉的移动DNA聚合酶沿模板链移动,打开双螺旋结构,形成复制叉。解旋酶的作用解旋酶将双螺旋结构解开,为复制叉的移动提供空间。单链结合蛋白单链结合蛋白稳定解开的单链DNA,防止其重新结合。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解除DNA超螺旋结构,保证复制叉的顺畅移动。其他复制模式:滚环复制滚环复制是一种特殊形式的DNA复制,在某些病毒和细菌中发现。循环结构滚环复制利用一个环状DNA模板,形成一个“滚环”结构,进行连续的复制。单链复制滚环复制每次只复制单链,形成新的环状DNA分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差异1细胞结构原核生物缺乏细胞核和膜结合细胞器,而真核生物拥有细胞核和各种膜结合细胞器。2遗传物质原核生物的DNA通常是环状的,并位于细胞质中的拟核区域,而真核生物的DNA是线状的,位于细胞核内。3复制过程原核生物的DNA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质中,而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内,并涉及更复杂的复制机制。细胞周期与DNA复制关系1G1期细胞生长,合成蛋白质和RNA,为DNA复制准备。2S期DNA复制,确保每个子细胞获得完整的基因组。3G2期细胞继续生长,合成蛋白质,为有丝分裂准备。4M期有丝分裂,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复制起始的分子机制识别起点DNA复制从特定的起点(ori)开始,这些起点富含AT碱基对,更容易解链。解旋解旋酶(helicase)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将DNA双链解开,形成复制叉。单链结合蛋白单链结合蛋白(SSB)结合到解开的单链DNA上,防止它们重新结合。引物合成引物酶(primase)合成一段RNA引物,作为DNA聚合酶合成的起点。DNA聚合酶结合DNA聚合酶结合到引物上,开始合成新的DNA链。复制延伸的分子机制1DNA聚合酶催化核苷酸添加到新链上2引物提供起始点3模板链提供复制信息4dNTPs提供构建新链的原料复制延伸是一个高度精确的过程,由DNA聚合酶催化。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移动,将与模板链碱基配对的dNTPs添加到新链上。这个过程需要引物,提供起始点,并以5'→3'方向进行。通过这种机制,新链被准确地复制出来。复制终止的分子机制1终止信号复制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存在特定的终止信号序列,指导复制过程的结束。2解旋酶解旋酶的活性降低或停止,导致DNA双链无法继续解开。3DNA聚合酶DNA聚合酶遇到终止信号序列,无法继续合成新的DNA链。4连接酶连接酶将Okazaki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链。DNA复制的调控机制时间控制细胞周期中特定的阶段,复制过程才被激活。空间控制复制起点的位置和数量,确保DNA被完整复制。速度控制复制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酶的浓度和温度。复制错误的后果及修复后果复制错误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导致疾病或性状改变。修复细胞拥有多种修复机制,例如错配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等,可以识别和修复复制错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保持复制准确性DNA复制是高度精确的过程,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完整性和稳定传递。遗传性状从亲代到子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确保了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得以延续。生物多样性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推动着生物多样性的发展。DNA复制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复制为表达奠定基础DNA复制确保遗传信息的完整传递,为基因表达提供准确的模板。转录依赖复制产物转录过程将DNA信息转录为RNA,依赖复制产生的DNA模板。翻译依赖转录产物翻译过程将RNA信息翻译为蛋白质,依赖转录产生的RNA模板。生命延续的分子基础新生儿从父母遗传的DNA,赋予了生命新的开始。细胞分裂DNA的复制确保遗传信息的精确传递,为新细胞的形成提供蓝图。DNA双螺旋结构D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