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改变的、无规律的D.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系统调整限制的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是一个动态的改变过程,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内环境的存在,肯定程度上说明白生命诞生的历史,内环境稳态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代谢的正常结果,也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前提条件C.内环境是由高等动物机体内全部液态物质组成的,其稳态是动态的、相对的D.内环境稳态也是生物圈稳态的一部分解析:内环境的某些成分与海洋中的成分相像,可以说明生命起源于海洋,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不是由高等动物机体内全部液态物质组成的。生物圈的稳态包含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D)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eq\o\al(-,4)/HPOeq\o\al(2-,4)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改变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整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解析: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汲取,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削减;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的稳态与H2POeq\o\al(-,4)/HPOeq\o\al(2-,4)等构成的缓冲体系有关;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环境的任何改变,都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整器官和系统的活动。4.关于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D)A.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得病解析:血液成分稳定,只是机体稳态的一个方面。血液成分保持稳定,其他方面稳态被破坏,也会出现相应病症。5.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B)A.是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整下实现的B.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行缺少的条件解析:解答本题时,须要抓住“稳态”两字,进而推理“内环境的什么处于稳态之中?”,即可得出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温度、pH等理化性质处于稳态之中,呈现动态平衡。6.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内环境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B.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毛细血管壁细胞干脆生活的环境为组织液D.钙离子、呼吸酶、葡萄糖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解析:内环境是由血浆(非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A错误;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正确;毛细血管壁细胞干脆生活的环境为组织液和血浆,C错误;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错误。7.利用教材中的试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中的试验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坐标原点表示pH为7,画出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在滴加酸或碱后的pH改变,据此得出的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B)A.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后pH的改变更像缓冲液B.生物材料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的调整来维持pH稳定C.假如只用自来水和生物材料比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中有类似缓冲液中的缓冲物质D.假如只用缓冲液和生物材料比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对酸碱物质具有缓冲作用解析:生物体pH稳定的机制,能通过缓冲液对酸碱度的改变起缓冲作用,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整来维持pH稳定,但离体的组织材料不能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整来维持pH稳定。8.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C)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D.Na+、K+以重汲取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解析:内环境是由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等组成。当血浆流到组织毛细血管时,血浆进入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由于血浆渗透压的存在,部分组织液回流入血浆,同时还有部分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由淋巴循环再回流入血浆,所以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通过血液中存在的缓冲对消耗。Na+、K+主要通过主动运输从消化道汲取,重汲取是肾小管的功能。9.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解析:渗透压是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蛋白质和无机离子都是溶质,所以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离子含量都有关;H2CO3/NaHCO3是酸碱缓冲物质,能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Na+出细胞的方式、K+进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Na+、K+的汲取和排出有一套平衡机制,尽管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10.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B)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加维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整实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加其调整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解析:参加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A正确;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整是有肯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改变超过这一限度时,内环境稳态就会失调,B错误、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1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淋巴、组织液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多B.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大于无机盐的含量,故蛋白质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更大C.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酶促反应速率加快D.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解析:假如仅从蛋白质的含量角度看,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要多于淋巴和组织液,故A错误;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中蛋白质的质量比无机盐大,但分子数目要少,故B错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后,酶促反应速率不肯定加快,故C错误;机体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故D正确。1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内环境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干脆可相互转化,成分相同C.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恒定不变D.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有效协作对维持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解析: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A项错误;血浆和组织液可干脆相互转化,淋巴通过淋巴回流返回血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B项错误;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C项错误;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有效协作对维持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在正常状况下,动物和人体内环境是能够相对稳定的,这种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不行缺少的。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缓冲物质(缓冲对)。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的pH将略有降低,这是因为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eq\a\vs4\al(酸,同时CO2排出不畅)。(2)若某人长期养分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内环境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组织液,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3)对人体来说,体温恒定也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必不行少,这是因为各种酶的催化须要相宜的温度。解析:血浆中有缓冲物质,使血浆的pH保持相对稳定。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的pH将略有降低,缘由是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若长期养分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体温恒定有利于酶的催化。1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下表为人体体液与海水中几种离子的含量,其中将人体体液中Na+含量作为100,其他离子比例就可以计算出来,其比例如下表所示:离子Na+K+Ca2+Mg2+Cl-海水1003.603.9012.10181.00人体体液1006.803.100.70129.00材料二:血浆是红细胞生存的内环境,血浆中化学成分特别困难,血浆的理化性质会干脆影响到红细胞形态结构,假如将红细胞置于高渗溶液中(如1.5%NaCl溶液)则因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低于高渗盐溶液的渗透压,使红细胞失水而发生皱缩。假如将红细胞置于低渗盐溶液中(如0.6%NaCl溶液),则水分过多进入红细胞中,引起红细胞膨胀;当盐溶液浓度降到0.4%时,有一部分红细胞将由于过度膨胀而起先裂开,发生渗透性溶血现象;当NaCl溶液浓度降至0.34%~0.32%时,则引起全部溶血。(1)从材料一的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哪些离子的浓度最高,这些离子有何重要作用?从本质上看,人体的细胞外液与海水有何异同?Na+、Cl-;维持渗透压稳定;细胞外液本质是一种盐溶液,近似于海水,但人体细胞外液的化学组成更稳定,成分更困难。(2)从上表可以看出,人体体液各种离子的比例与海水中几种离子的比例近似,你对此有何揣测?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3)材料二中说“血浆成分特别困难”,你如何将血浆中化学物质归类?血浆的成分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多种无机盐离子、气体分子;有机物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质等,还含有调整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4)材料二中“血浆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指什么?“渗透压”是指什么?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血浆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指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是指溶质分子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5)正常状况下人体血浆渗透压约770kPa,与0.9%盐水相当,据材料看:只要环境盐溶液浓度低于0.9%,红细胞就会裂开吗?这说明白什么?人体在正常状况下会发生红细胞渗透性溶血现象吗?不会。正常人的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具有肯定的反抗力,并不是只要遇到低渗溶液就裂开。正常状况下,人体内不会发生溶血现象,因为人体内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渗透压是相对稳定的。15.(15分)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为探究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试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试验材料及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滴管若干支。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改变的主要物质是碳酸钠、乳酸。此外,还必需以pH试纸作试验用具。(2)试验步骤:①设置A、B两个试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②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蒸馏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文化产业银行借贷合同
- 2025年度违约赔偿协议书:虚拟现实内容制作违约赔偿及版权保护合同
- 2025年度高性能纤维材料货款预付买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合同法企业员工劳动保护与安全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返聘劳动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解聘劳动关系协议书-文化创意产业员工离职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西餐厅合作经营合同
- 2025年度自愿离职员工离职通知及离职证明合同
- 2025年仓储租赁合同规范设定
- 2025年仓储货物产品配套合同
- 城市基础设施修缮工程的重点与应对措施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规范
- 【牛客网】2024秋季校园招聘白皮书
- 肿瘤中医治疗及调养
- 术后肺炎预防和控制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中石化高级职称英语考试
- 小学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带答案)
- 2024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种类和设定(行政法课件)
- 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控制
- DB34T 4510-2023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洁净区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