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燃料的燃烧(讲义)(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2 燃料的燃烧(讲义)(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2 燃料的燃烧(讲义)(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2 燃料的燃烧(讲义)(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2 燃料的燃烧(讲义)(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一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题02燃料的燃烧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考点一燃烧的条件考点二燃料燃烧的调控考点三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考点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燃烧条件的探究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题型一燃烧的条件►考向01燃烧的定义►考向02燃烧的条件►考向03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考向04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题型二燃料燃烧的调控►考向01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重要性►考向0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考向03火灾的预防与自救►考向04常用的灭火器相关知识题型三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考向01易燃易爆物的使用和储存►考向02消防安全标志题型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考向01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考向02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应用实验燃烧条件的探究

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燃烧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理解燃烧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变量控制思想设计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方案。常见的考向有:燃烧的条件、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原理、燃料的充分燃烧、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等。燃烧的条件考查一般以选择、填空或实验探究的形式进行,可直接考查,也常结合生活生产实际中常出现的各种形式的燃烧情境,如火炬、酒精灯、燃气灶、柴火灶燃烧等;燃料燃烧的调控考查一般从灭火的原理、燃料的充分燃烧、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三个方面进行。灭火的原理可单独在选择题中考查,也可结合其他知识点在填空题中考查;燃料的充分燃烧和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一般是穿插在填空题中考查。考查形式可结合各种燃烧和爆炸现象及灭火方法,家庭用电、用气及不同材料燃烧引起的火灾与施救,面粉厂、煤粉厂、加油站、矿井等的防燃防爆措施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般是穿插在选择题、填空题等题型中考查。燃料燃烧的调控理解灭火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结合实例认识合理利用、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性。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了解各种燃烧和爆炸现象,了解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中的防燃防爆措施。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考点一燃烧的条件一、燃烧的定义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注意:发光放热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3.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一般不改变。【特别提醒】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1\*GB3①H2在Cl2中的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方程式:H2+Cl22HCl②Na在Cl2中的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方程式:2Na+Cl22NaCl=3\*GB3③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2Mg+CO22MgO+C二、燃烧的条件1.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可燃物;(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燃烧的应用:(1)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更容易点燃。(2)与燃烧有关的成语的含义:煽风点火、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空气)火上浇油、抱薪救火——增加可燃物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或事实)有的物质可以燃烧,如红磷、酒精;有的物质不能燃烧,如水、大理石;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对比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前与通氧气后对比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前,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结论可燃物是燃烧的条件之一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分析铜片的作用导热、放置药品;热水的作用使水中白磷与空气隔绝②为薄铜片上的药品提供热量3.教材实验改进改进原因现象P2O5有毒,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实验用药品较多。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左边气球先胀大后变瘪。试管中的红磷和水中白磷不燃烧。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闭环境防污染。1.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错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不是燃烧。2.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正确。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3.可燃物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错误。可燃物与氧气反应时,不一定会发生燃烧,如铝在常温下便可与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铝。4.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并放出热量()错误。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有氧反应,并放出热量,不一定有火焰产生,故错误。1.【新考法】(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向粘有蜡烛的烧杯中加入水并点燃蜡烛,装置如图。蜡烛燃烧至水面处时熄灭,其主要原因是A.蜡烛与氧气隔绝 B.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C.蜡烛没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答案】A【详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蜡烛燃烧至水面处时熄灭,其主要原因是水使蜡烛与氧气隔绝,故选:A。考点二燃料燃烧的调控1.燃料的充分燃烧(1)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燃料燃烧不充分的缺点:产生黑烟,生成CO等。使燃料利用率降低,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3)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1\*GB3①要有足够的空气(氧气);=2\*GB3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4)生活应用=1\*GB3①烧柴火时,不停的向炉膛扇风,增大氧气的量;篝火晚会,架空木材,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旺。=2\*GB3②天然气灶做饭时,火焰呈黄色或橙色,锅底有黑色固体出现,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此时应该将炉具的进风口“调大”,增大空气的进气量。【特别提醒】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就越剧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2)灭火的方法: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如森林着火砍掉树木,开辟隔离带;煤气罐着,火关闭阀门等;②隔绝O2;如油锅着火,盖锅盖;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熄灭酒精灯,灯帽盖灭等;③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油锅着火,放青菜;水灭火;吹灭蜡烛等;(3)应用: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杯水车薪——水太少了,不能使温度降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3.简易灭火器的原理(1)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浓盐酸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装置中的压强增大,喷出混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4.常见灭火器灭火器灭火原理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隔绝空气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电器着火,先断电再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降温;隔绝空气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灭火时不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水基型灭火器隔绝空气扑灭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的失火1.为什么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2.判断对错:(1)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2)室内起火,打开门窗。(ⅹ)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3)吹灭蜡烛,是隔绝了氧气。(ⅹ)吹灭蜡烛,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蜡烛火焰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新素材】(2024·湖南·中考真题)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答案】B【详解】A、风箱拉动过程中提供了充足的氧气,而氧气并不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风箱拉动过程中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有利于煤充分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考点三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1)概念: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2)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3)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4)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有: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常见的可燃性粉尘有:面粉、煤粉、纺织厂的粉尘等2.防爆注意事项(1)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消防安全标志。(2)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3)部分消防安全标志1.煤气泄漏需要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窗户通风。(不能用火种照明;不用用电设备,如不在室内拨打电话、不能开电灯、不能开排气扇等)2.若燃气管道泄漏,不能用燃着的蜡烛检査,可用涂肥皂水的方法去检查或用仪器检查。3.爆炸的条件是: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充分混合,且有明火。4.几种可燃性气体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而是安静的燃烧。只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明火才会发生爆炸。1.【新考向】(2024·北京·中考真题)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B. C. D.【答案】B【详解】A、该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不符合题意;B、该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符合题意;C、该标志是爆炸品标志,不符合题意;D、该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物质在发生变化时还伴随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吸热或放热现象。还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电能。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做饭、取暖、发电、烧制陶瓷、冶炼金属、发射火箭等开矿采煤、开山炸石、定向爆炸、拆除危旧建筑等1.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只是有些明显,有些不易察觉。2.条件为加热或高温的反应很多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不是,加热或高温不是判断吸热反应的依据。1.【新考向】(2024·广西南宁·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不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答案】A【详解】A、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或放热现象,正确;B、化学反应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除燃烧外,还有很多反应也放热,例如缓慢氧化,生石灰与水的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等,错误;D、人类利用的能量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法获得,错误;故选A。实验燃烧条件的探究1.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学会控制变量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运用2.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火柴、酒精、小木块、煤块、蜡烛……3.实验步骤:(1)取大小和形状相似的干燥的小木块和小煤块,分别用坩埚钳夹住,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2)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氧气参加。常见的设计实验方案: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有氧气参加。4.其他利用常见物品设计的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可燃物验证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验证燃烧的条件:有氧气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需要控制变量。控制氧气、温度不变,通过不同可燃物的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控制温度、可燃物不变,通过有无氧气存在的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有氧气;控制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不变,通过可燃物和不能燃烧的物质,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1.化学学习小组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甲是探究燃烧需要。(2)如图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蜡烛熄灭,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3)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朝下插入热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丙所示),结果观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水火相容”奇观。则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答案】(1)可燃物(或物质具有可燃性)(2)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3)氧气/O2/空气【详解】(1)图甲中小石头不燃烧,小木块燃烧,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故填:可燃物(或物质具有可燃性)。(2)如图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氧气消耗后,蜡烛便熄灭,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故填: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3)如图丙所示,结果观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水火相容”奇观,则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氧气或空气,故答案为:氧气或O2或空气;题型一燃烧的条件►考向01燃烧的定义1.(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因此它们的性质相同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C.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因此燃烧必须要有氧气参与【答案】B【详解】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选项推理错误;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在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选项推理正确;C、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D、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但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如镁在二氧化碳燃烧,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B。2.(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酸雨的pH<7,但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该物质组成中一定含硫元素C.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D.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答案】D【详解】A、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所以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A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所以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该物质组成中一定含硫元素。B正确;C、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水是纯净物,所以水不是溶液。即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C正确;D、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电灯通电也有发光、放热,则不是燃烧。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D错误。综上所述:选择D。►考向02燃烧的条件3.【新考向】(2023·湖南湘潭·中考真题)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 B.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答案】C【详解】A、“木燧”是指摩擦生热,使木柴燃烧,其中的“木”是可燃物,选项正确;B、钻木过程中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选项正确;C、钻木生热,使木柴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而不是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错误;D、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氧气,氧气是助燃物,选项正确。故选C。4.【新考法】(2023·辽宁·中考真题)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的着火点变低 B.水隔绝了氧气C.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答案】C【详解】水在沸腾过程中,尽管继续吸热,但温度总保持在沸点不变,而纸盒没有燃烧,说明水沸腾时的温度没有达到纸燃烧时的温度,即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故选C。►考向03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5.【教材素材题】(2024·重庆·中考真题)利用红磷和白磷进行燃烧条件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处物质为白磷 B.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C.a、b两点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c处通入氧气白磷能燃烧【答案】C【分析】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详解】A、a处物质能燃烧,为白磷,故说法正确;B、b处物质没有燃烧,是红磷,跟氧气接触,没有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故说法正确;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能说明燃烧时温度需达到着火点,故说法错误;D、c处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燃烧,故说法正确。故选C。6.【创新实验】(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a处通入氧气,管①中白磷未燃烧,b处通入氧气,管②中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料带起隔离作用B.实验推知燃烧只需要氧气C.实验推知白磷着火点(T)的范围:20℃<T≤80℃D.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减少污染【答案】B【详解】A、生料带起隔离作用,可以将管①、管②隔离开,说法正确;B、通入氧气管①中,白磷未燃烧,管②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管②中白磷通入氧气前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说法错误;C、实验推知白磷着火点(T)的范围:20℃<T≤80℃,说法正确;D、白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可以被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则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减少污染,说法正确。故选:B。►考向04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7.【教材素材题】(2023·青海·中考真题)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以下是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已知着火点:白磷40℃、红磷240℃)(1)装置A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请解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2)装置B中通入O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3)装置C若要出现与装置B相同的现象,通入O2前需要的操作是。【答案】(1)红磷的着火点高,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白磷燃烧(3)给冷水加热,温度稍微高于40℃即可【详解】(1)已知着火点:白磷40℃、红磷240℃,在盛有热水的烧杯口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红磷,一端放白磷,现象是装置A中白磷燃烧,红磷未燃烧,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高,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装置B中通入O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3)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装置C若要出现与装置B相同的现象,通入O2前需要的操作是给冷水加热,温度稍微高于40℃即可。8.【新考法】(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控制条件可以调控化学反应。“启航”小组以“调控化学反应”为主题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生火有道】(1)观察生活:小组同学观察到天然气、木炭能燃烧,而水和石头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实验探究:为继续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图1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磷燃烧时产生污染空气的五氧化二磷白烟。【现象与结论】(2)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②小红根据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评价与反思】(3)①实验中小组同学认为图1装置存在不足,于是设计了图2所示装置。图2装置的优点为。②小明对小红的结论提出质疑,设计了图3所示装置,对燃烧过程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测定,得到图4所示图像。结合图像分析,“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应准确地表述为。【调控有术】化学反应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小组同学分别取足量且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完成了下列实验。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二氧化锰粉末的质量/g温度/℃10秒共收集到氧气的体积/mL①3%010几乎无②5%020几乎无③5%0.52014④10%0.52080(4)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序号是;对比实验③和实验④,可得出的结论是;上述实验无法探究出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写一条即可)。【应用有方】(5)通过探究,小组同学认识到,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控制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①用天然气做饭,发现炉火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这时需要(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②炒菜时如果油锅着火,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写一条即可)。【答案】(1)可燃物(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环保可燃物与足够浓度的氧气接触(4)②③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的种类(5)调大用锅盖盖灭【详解】(1)小组同学观察到天然气、木炭能燃烧,而水和石头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天然气、木材具有可燃性,而水和石头不具有可燃性。(2)①白磷和红磷都属于可燃物,且都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②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属于同一种物质,且着火点相同,小红根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①实验中小组同学认为图1装置存在不足,白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污染环境,图2所示装置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实验,不会污染环境,装置的优点为环保。②由图3和图4可知:白磷燃烧消耗试管中的氧气,氧气的含量逐渐减少,当氧气浓度小于10%时,白磷不在燃烧,结合图像分析,“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应准确地表述为可燃物与足够浓度的氧气接触。(4)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变量是有无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反应时的温度必须相同,应选择的实验序号是②③;比实验③和实验④,催化剂粉末质量相同,反应时温度相同,只有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越大,可得出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上述实验无法探究出催化剂的种类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5)①用天然气做饭,发现炉火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说明氧气不充足,燃烧不充分,这时需要调大灶具进风口,使燃烧更充分。②炒菜时如果油锅着火,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用锅盖盖灭,对应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题型二燃料燃烧的调控►考向01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重要性9.(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生活处处即化学,对下列生活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可燃物浓度B.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油锅着火放入青菜后熄灭—降低油的着火点D.移除炉灶内木柴后灶火熄灭—隔绝空气【答案】B【详解】A、煤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大了氧气的浓度,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油锅着火放入青菜后熄灭,是因为降低了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移除炉灶内木柴后灶火熄灭,是因为移除了可燃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0.【新情境】(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2024年春节期间,广饶县孙子文化园举办的“孙武归来—春秋奇妙夜”沉浸式夜游项目在全国引起轰动,现场表演的非遗项目“打铁花”不仅有“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的古老浪漫,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1)“打铁花”就是将生铁熔化后的铁水打向空中,形成铁花。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中的主要原理:。(2)表演者将铁水打得又高又散的主要原因是。(3)从合金的性质角度分析:打铁花用生铁而不用纯铁的依据是。(4)炼制铁水需要生铁,请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炼铁的化学方程式:。(5)为了探究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一取两根同样的铁丝,各在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在酒精灯上引燃后,一根在空气中,一根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二取等质量的铁丝和铁粉,分别将铁丝、铁粉放在或撒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现象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铁粉在空气中【实验反思】(6)有同学认为不做实验二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你认为他的依据是。【答案】(1)(2)增大铁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3)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的熔点低(4)(5)氧气浓度可以影响铁燃烧(合理即可)立即燃烧接触面积可以影响铁燃烧(合理即可)(6)“打铁花”的原理和现象已经验证了接触面积可以影响铁燃烧(合理即可)【详解】(1)“打铁花”过程中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打铁花”过程中铁和氧气反应,表演者将铁水打得又高又散的主要原因是:增大铁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3)合金的熔点比组分金属的熔点低,生铁比纯铁更容易燃烧;(4)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实验一:取两根同样的铁丝,各在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在酒精灯上引燃后,一根在空气中,一根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浓度可以影响铁燃烧;实验二:取等质量的铁丝和铁粉,分别将铁丝、铁粉放在或撒在酒精灯火焰上;铁粉和空气接触面积比铁丝大,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铁粉在空气中会立即燃烧;说明接触面积可以影响铁燃烧;(6)“打铁花”的原理和现象已经验证了接触面积可以影响铁燃烧,所以不做实验二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考向0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1.(2024·内蒙古兴安盟·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可燃物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可燃物灭火D.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是隔绝氧气灭火【答案】B【分析】灭火的原理有: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详解】A、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有属性,不能降低,A选项错误;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B选项正确;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隔绝氧气灭火,C选项错误;D、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是因为空气的迅速流动会降低蜡烛的温度,导致燃烧停止,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选项错误。故选:B。12.(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生命宝贵,安全第一”。下列情况的灭火方法或原理错误的是选项实例方法原理A森林发生火灾开辟隔离带隔离可燃物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C酒精洒在桌上起火用湿毛巾盖灭降低温度,隔绝空气D图书馆图书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降低温度,隔绝空气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的目的是使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故选项说法正确;B、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以免发生触电危险,故选项说法错误;C、酒精洒在桌上起火,用湿毛巾盖灭,可以起到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图书馆图书失火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起到降低温度,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考向03火灾的预防与自救13.【新情境】(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②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寻找安全出口

③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④跳楼

⑤打湿床单,披在身上

⑥携带贵重物品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答案】D【详解】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过滤有毒烟尘,正确;②二氧化碳受热后密度变小,故高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故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寻找安全出口,正确;③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不易逃离,可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正确;④发生火灾时,不能跳楼,防止引发更大的危险,错误;⑤发生火灾时,可打湿床单,披在身上,防止皮肤被灼伤,正确;⑥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撤离,不能因携带贵重物品而耽误时间,错误。故选D。14.【新考法】(2024·海南·中考真题)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从化学的视角解释下列应急措施的原理。(1)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了,可用锅盖盖灭。(2)逃离火灾现场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答案】(1)隔绝氧气(2)过滤掉烟尘和有害物质【详解】(1)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从而灭火。(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过滤掉烟尘和有害物质,防止烟尘以及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考向04常用的灭火器相关知识15.【新素材】(2023·四川宜宾·中考真题)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答案】C【详解】A、加压液化时,气体变成液体,则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正确;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正确;C、灭火时,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不是降低着火点,同时二氧化碳能隔绝空气,错误;D、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痕迹,也不会使物体损坏,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正确;故选:C。16.(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判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C.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D.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答案】B【详解】A、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还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错误;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然后再灭火,故B正确;C、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C错误;D、二氧化碳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的失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以免产生的水损坏图书、档案,故D错误;故选B。题型三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考向01易燃易爆物的使用和储存17.(2023·山东济南·二模)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家中天然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乘坐公交时,禁止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试验D.煤炉旁放一盆水可有效预防煤气中毒【答案】D【详解】A、家中天然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A正确;B、乘坐公交时,禁止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B正确;C、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容易积聚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试验来检验地窖中二氧化碳浓度是否过高,故C正确;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旁放一盆水不能有效预防煤气中毒,故D错误;故选D。18.(2024·河北廊坊·二模)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B.廊坊龙河水用活性炭处理后就可以直接饮用C.易燃易爆物品不与其他物质混存,隔离贮存D.常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和腈纶线【答案】B【详解】A、酒精灯不慎碰倒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可以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做法科学;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廊坊龙河水用活性炭处理后,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可以直接饮用,故B做法不科学;C、易燃易爆物品不与其他物质混存,以防止发生爆炸,必须隔离贮存,故C做法科学;D、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线属于合成纤维,灼烧产生特殊气味,因此常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和腈纶线,故D做法科学;故选:B。►考向02消防安全标志19.(2024·山西·中考真题)为保护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运输危险化学品火药、汽油、浓硫酸等的车辆,必须使用重要的警示标志,其中在运输火药的车辆上应该张贴的是A.腐蚀品 B.爆炸品C.易燃液体 D.自燃物品【答案】B【详解】A、图示为腐蚀品标志,火药属于易燃易爆品,因张贴爆炸品标志,不符合题意;B、图示为爆炸品标志,火药属于易燃易爆品,因张贴爆炸品标志,符合题意;C、图示为易燃液体标志,火药属于易燃易爆品,因张贴爆炸品标志,不符合题意;D、图示为自燃物品标志,火药属于易燃易爆品,因张贴爆炸品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B。20.(2024·河南·中考真题)警示标志能传达安全信息。下列物质运输时应张贴如图标志的是A.白磷 B.汽油 C.苛性钠 D.浓硫酸【答案】B【详解】A、白磷易自燃,属于固体,不应该张贴易燃液体标志,不符合题意;B、汽油属于易燃液体,应该张贴易燃液体标志,符合题意;C、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不属于易燃液体,不应该张贴易燃液体标志,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应该张贴腐蚀品标志,不应该张贴易燃液体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型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考向01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21.(2024·山东菏泽·二模)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中放出热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碳与氧气的反应 B.镁与盐酸的反应C.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D.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答案】ABC【详解】A、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放出热量,符合题意;B、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出热量,符合题意;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热量,符合题意;D、碳与二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会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ABC;22.(2024·安徽宣城·三模)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A.木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所以甲烷燃烧也是化合反应B.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只要破坏其中一个条件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所以一切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答案】C【详解】A、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只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A项错误;B、金属铜属于不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后,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B项错误;C、燃烧需要同时具备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灭火只要破坏其中之一即可,C项正确;D、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但有的吸热,有的放热,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需要吸热,D项错误。故选C。►考向02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应用23.(2024·西藏·中考真题)阅读科普材料,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现代社会依赖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气。然而,化石燃料不仅终将会被耗尽,也会引发如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新一代能源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我们对新能源的期待中,燃料电池登场了。许多人都学习过电解水这一科学实验,即对水通电以获得气态的氢气和氧气()。燃料电池扭转了这一反应,它让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来获取电能。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因为其唯一的生成物是水。然而,尽管有“电池”之名,燃料电池却并不能像锂电池那样可以储存电能。由于能够直接以氢气作为燃料来发电,燃料电池还有“小型发电厂”之称。(节选自《科学世界》)(1)写出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来获取电能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燃料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3)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的原因:。【答案】(1)化合(2)电能(3)生成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详解】(1)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2)燃料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因为其唯一的生成物是水H2O,对环境无污染。24.(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为氢能开发与利用的示意图。(1)制氢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电能→能。(2)燃料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化学(2)【详解】(1)由图示可知,制氢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电能→化学能;(2)燃料电池中氢气燃烧生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