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七年级上册高频辨析改错题30题1.(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巩固。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写正确;错误的在括号里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秦朝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刺史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2)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极大地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4)公元前119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管辖。2.(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庄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改正:________(2)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黄帝内经》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改正:________(3)贾思勰著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
)改正:________(4)西晋绘画名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图》,用笔细劲连绵,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改正:________【答案】(1)错误,改正:将“庄子”改为“墨子”(2)错误,改正:将“《黄帝内经》”改为“《伤寒杂病论》”(3)正确(4)错误,改正:将“西晋”改为“东晋”【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故原题错误,将庄子改为墨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故原题错误,将“《黄帝内经》”改为“《伤寒杂病论》”(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著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故本题正确。(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绘画名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图》,用笔细劲连绵,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故原题错误,将“西晋”改为“东晋”。3.(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把握时局,顺势而上,方能推动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在巨鹿之战中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改正:(2)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正:(3)230年,孙权派蒙恬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改正:(4)南朝时的成都,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改正:4.(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战国时期,老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2)西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3)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西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4)《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5)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5.(2023秋·安徽宿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东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2)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发展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祖冲之撰写的《齐民要术》。()(4)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张猛龙碑》,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6.(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城市的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中央政府正式统辖今新疆地区。()(3)“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东晋政权从此走向衰落。()(4)氐族人苻氏建立成汉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5)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宣扬道教,开凿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7.(2023秋·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周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2)韩非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3)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4)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晋四个王朝。()(5)东晋顾恺之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当时的人们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8.(2023秋·安徽马鞍山·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1)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河姆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中。改正:(2)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蔡伦在岷江流域修建了一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改正:(3)东汉末年爆发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改正:(4)北朝时期的农学家王羲之编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改正:9.(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宣扬道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改正:10.(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改正:11.(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秦始皇命人制定笔画规整的隶书,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改正:12.(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禅让制逐步确立,“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改正:13.(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改正:14.(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孟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15.(2023秋·安徽·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阪泉激战,最终打败蚩尤。()(2)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3)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晋四个王朝。()(4)孝文帝力排众议,494年迁都长安,并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5)祖冲之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16.(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辨析下列史实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战国时期,楚国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2)西域都护设立于公元前60年,它的设立,是今天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3)七国之乱削弱了西晋统治基础,后来它被内迁的匈奴所灭。()(4)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5)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云冈石窟和莫高窟。17.(2023秋·安徽阜阳·七年级统考期末)杰出人物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灵渠,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改正:________(2)秦始皇派大将卫青北击匈奴,并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改正:________(3)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改正:________(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推恩”建议,和平解除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改正:________18.(2023秋·安徽六安·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商鞅变法使秦朝的国力大大增强,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2)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3)七国之乱后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4)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19.(2023秋·安徽池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指事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2)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秦始皇命人制定笔画规整的隶书,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4)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5)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20.(2023秋·安徽淮南·七年级统考期末)判断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1)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打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2)秦朝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公元208年的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刘徽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21.(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辨别下列史实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钟鼎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2)春秋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3)《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实。()(4)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洛神赋图),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5)南北朝时期,顾恺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22.(2023秋·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临洮,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2)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3)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琉球,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道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23.(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殷墟出土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这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3)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表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4)西晋是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七国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5)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道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24.(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判断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大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改正(2)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改正(3)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改正(4)顾恺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
)改正25.(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辨析下列史实正误,在该题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四川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2)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汉朝的残暴统治。()(3)官渡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26.(2023秋·安徽六安·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改正。()(1)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汉武中兴”。()(2)张骞通西域有利于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3)秦末农民起义军攻占陈县后,吴广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4)西周王朝被“国人暴动”所亡。27.(2023秋·安徽黄山·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1)甲骨文的出土与释读,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孟子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奢侈生活,提倡节俭。()(3)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4)顾恺之代表作《兰亭集序》,收放自如、浑然天成,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28.(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达,对世界有着重大的贡献。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题号后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2)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为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3)东汉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出“治未病”。()(4)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文帝时的史实。()(5)贾思勰《齐民要术》总结了南朝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29.(2023秋·安徽蚌埠·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2)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世称为“医圣”。()(4)刘徽运用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30.(2023秋·安徽蚌埠·七年级统考期末)战国时期,楚国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改正:________
七年级上册高频辨析改错题30题1.(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巩固。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写正确;错误的在括号里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秦朝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刺史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2)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极大地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4)公元前119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答案】(1)错误,应将刺史改为御史大夫。(2)正确。(3)错误,应将董仲舒改为主父偃。(4)错误,应将公元前119年改为公元前60年。【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为加对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一套新的政治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统领,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故题干说法错误,应将刺史改为御史大夫。(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在地方上,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由中央直接管辖,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因此题干说法正确。(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故题干说法错误,应将董仲舒改为主父偃。(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故本题错误,应将公元前119年,改为公元前60年。2.(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庄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改正:________(2)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黄帝内经》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改正:________(3)贾思勰著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
)改正:________(4)西晋绘画名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图》,用笔细劲连绵,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改正:________【答案】(1)错误,改正:将“庄子”改为“墨子”(2)错误,改正:将“《黄帝内经》”改为“《伤寒杂病论》”(3)正确(4)错误,改正:将“西晋”改为“东晋”【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故原题错误,将庄子改为墨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故原题错误,将“《黄帝内经》”改为“《伤寒杂病论》”(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著有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故本题正确。(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绘画名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图》,用笔细劲连绵,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故原题错误,将“西晋”改为“东晋”。3.(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把握时局,顺势而上,方能推动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在巨鹿之战中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改正:(2)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正:(3)230年,孙权派蒙恬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改正:(4)南朝时的成都,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改正:【答案】(1)错误,“巨鹿之战”改为“牧野之战”;(2)正确(3)错误。“蒙恬”改为“卫温”;(4)错误,“成都”改为“建康”。【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展开决战,商军阵前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故原题错误,将“巨鹿之战”改为“牧野之战”。(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推动社会变革,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故原题正确。(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故原题错误,将“蒙恬”改为“卫温”。(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齐、梁、陈的都城都在建康,建康也是当时人口众多、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故原题错误,将“成都”改为“建康”。4.(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战国时期,老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2)西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3)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西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4)《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5)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答案】(1)错误,将“老子”改为“庄子”(2)错误,将“西汉”改为“东汉”(3)错误,将“西医学”改为“中医学”(4)错误,将“编年体”改为“纪传体”(5)正确【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因此是错误,将“老子”改为“庄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因此是错误,将“西汉”改为“东汉”。(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因此错误,将“西医学”改为“中医学”。(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因此错误,将“编年体”改为“纪传体”。(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的祖冲之,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著有《缀术》;创立大明历。因此是正确的。5.(2023秋·安徽宿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东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2)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发展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祖冲之撰写的《齐民要术》。()(4)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张猛龙碑》,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答案】(1)错误,东汉改为西汉。(2)正确(3)错误,祖冲之改为贾思勰。(4)错误,《张猛龙碑》改为《兰亭集序》。【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西汉时期的麻纸张,说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故原题错误,将东汉改为西汉。(2)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发展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故原题正确。(3)根据所学可知,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故原题错误,将祖冲之改为贾思勰。(4)根据所学可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故原题错误,将张猛龙碑》改为《兰亭集序》。6.(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城市的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中央政府正式统辖今新疆地区。()(3)“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东晋政权从此走向衰落。()(4)氐族人苻氏建立成汉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5)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宣扬道教,开凿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答案】(1)错误“城市的出现”改为“农作物种植”(2)正确(3)错误“东晋”改为“西晋”(4)错误“成汉”改为“前秦”(5)错误“道教”改为“佛教”。【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适合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题干所述为错误,应把“城市的出现”改为“农作物种植”。(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因此题干所述为正确。(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因此题干所述为错误,应“东晋”改为“西晋”。(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因此题干所述为错误,应“成汉”改为“前秦”。(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因此题干所述为错误,应“道教”改为“佛教”。7.(2023秋·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周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2)韩非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3)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4)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晋四个王朝。()(5)东晋顾恺之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当时的人们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答案】(1)错误,“周”改为“夏”(2)错误,“韩非子”改为“墨子”(3)正确(4)错误,“晋”改为“陈”(5)错误,“顾恺之”改为“王羲之”【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故原题错误,“周”改为“夏”。(2)根据所学可知,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故原题错误,“韩非子”改为“墨子”。(3)根据所学可知,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原题正确。(4)根据所学可知,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为“南朝”。故原题错误,“晋”改为“陈”。(5)根据所学可知,东晋王羲之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当时的人们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代表作有《兰亭集序》。故原题错误,“顾恺之”改为“王羲之”。8.(2023秋·安徽马鞍山·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1)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河姆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中。改正:(2)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蔡伦在岷江流域修建了一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改正:(3)东汉末年爆发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改正:(4)北朝时期的农学家王羲之编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改正:【答案】(1)错误;改正:将“河姆渡人”改为“半坡居民”。(2)错误;改正:将“蔡伦”改为“李冰”。(3)正确。(4)错误;改正:将“王羲之”改为“贾思勰”。【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子,主要种植耐旱作物粟。故原题错误,将“河姆渡人”改为“半坡居民”。(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筑了一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故原题错误,将“蔡伦”改为“李冰”。(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故原题正确。(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原题错误,将“王羲之”改为“贾思勰”。9.(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宣扬道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改正:【答案】错误;改正:把“道教”改为“佛教”。【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所以答案为错误,把“道教”改为“佛教”。10.(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改正:【答案】正确【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故原题正确。11.(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秦始皇命人制定笔画规整的隶书,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改正:【答案】错误;改正:把“隶书”改为“小篆”。【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秦始皇命李斯等人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所以答案为错误;把“隶书”改为“小篆”。12.(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禅让制逐步确立,“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改正:【答案】错误;改正:把“禅让制”改为“世袭制”。【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世袭制度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天下”,所以答案为错误;改正:把“禅让制”改为“世袭制”。13.(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改正:【答案】错误,改正:把“干栏式建筑”改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故原题错误,将干栏式建筑改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14.(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孟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答案】错误;把“孟子”改为“韩非”【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因此错误;把“孟子”改为“韩非”。15.(2023秋·安徽·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阪泉激战,最终打败蚩尤。()(2)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3)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晋四个王朝。()(4)孝文帝力排众议,494年迁都长安,并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5)祖冲之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答案】(1)错误;“阪泉”改为“涿鹿”。(2)正确(3)错误;“晋”改为“陈”(4)错误;“长安”改为“洛阳”。(5)错误;“祖冲之”改为“贾思勰”。【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故原题错误,将“阪泉”改为“涿鹿”。(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故原题正确。(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故原题错误,将“晋”改为“陈”。(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故原题错误,将“长安”改为“洛阳”。(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故原题错误,将“祖冲之”改为“贾思勰”。16.(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辨析下列史实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战国时期,楚国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2)西域都护设立于公元前60年,它的设立,是今天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3)七国之乱削弱了西晋统治基础,后来它被内迁的匈奴所灭。()(4)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5)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云冈石窟和莫高窟。【答案】(1)错误;把“楚国”改为“秦国”;(2)错误;把“西藏”改为“新疆”;(3)错误;把“七国之乱”改为“八王之乱”;(4)正确(5)错误;把“莫高窟”改为“龙门石窟”.【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故原题错误;把“楚国”改为“秦国”;(2)根据所学可知,西域都护设立于公元前60年,它的设立,是今天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故原题错误;把“西藏”改为“新疆”;(3)根据所学可知,晋惠帝时期,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八王之乱削弱了西晋统治基础,后来它被内迁的匈奴所灭。故原题错误,将“七国之乱”改为“八王之乱”;(4)根据所学可知,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故原题正确;(5)根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故原题错误,将“莫高窟”改为“龙门石窟”。17.(2023秋·安徽阜阳·七年级统考期末)杰出人物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灵渠,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改正:________(2)秦始皇派大将卫青北击匈奴,并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改正:________(3)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改正:________(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推恩”建议,和平解除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改正:________【答案】(1)判断:错误;改正:将“灵渠”改为“都江堰”。(2)判断:错误;改正:将“卫青”改为“蒙恬”。(3)判断:正确(4)判断:错误;改正:将“董仲舒”改为“主父偃”。【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故原题错误,将“灵渠”改为“都江堰”。(2)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故原题错误,将“卫青”改为“蒙恬”。(3)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史称西汉。故原题正确。(4)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和平解除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故原题错误,将“董仲舒”改为“主父偃”。18.(2023秋·安徽六安·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商鞅变法使秦朝的国力大大增强,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2)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3)七国之乱后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4)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答案】(1)错误,秦朝改为秦国(2)错误,编年体改为纪传体(3)错误,七国之乱改为八王之乱(4)正确【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故原题错误,将秦朝改为秦国。(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后世编写史书的范例。故原题错误,将编年体改为纪传体。(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在洛阳一带展开长达16年的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幸存的中原人口纷纷逃往南方,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故原题错误,将七国之乱改为八王之乱。(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故原题正确。19.(2023秋·安徽池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指事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2)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秦始皇命人制定笔画规整的隶书,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4)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5)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答案】(1)错误;改正:“指事”改为“象形”(2)错误;改正:“隶书”改为“小篆”(3)正确(4)错误;改正:“华佗”改为“张仲景”(5)错误;改正:“《女史箴图》”改为“《兰亭集序》”【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故本题错误,将“指事”改为“象形”。(2)根据所学可知,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秦始皇命人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故本题错误,将“隶书”改为“小篆”。(3)根据所学可知,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故本题正确。(4)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故本题错误,将“华佗”改为“张仲景”。(5)根据所学可知,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故本题错误,将“《女史箴图》”改为“《兰亭集序》”。20.(2023秋·安徽淮南·七年级统考期末)判断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1)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打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2)秦朝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公元208年的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刘徽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答案】(1)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而不是打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错误)(2)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而不是西周的分封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错误)(3)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正确)(4)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而不是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错误)(5)祖冲之(而不是刘徽)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错误)【解析】(1)据所学可知,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而不是打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错误)(2)据所学可知,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而不是西周的分封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错误)(3)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正确)(4)据所学可知,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而不是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错误)(5)据所学可知,祖冲之(而不是刘徽)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错误)21.(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辨别下列史实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钟鼎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2)春秋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都江堰,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3)《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实。()(4)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洛神赋图),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5)南北朝时期,顾恺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答案】(1)错误,将“钟鼎文”改为“甲骨文”。(2)错误,将“春秋”改为“战国”。(3)正确(4)错误,将“洛神赋图”改为“兰亭集序”。(5)错误,将“顾恺之”改为“祖冲之”。【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故原题错误,将“钟鼎文”改为“甲骨文”。(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故原题错误,将“春秋”改为“战国”。(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故原题正确。(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故原题错误,将“洛神赋图”改为“兰亭集序”。(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故原题错误,将“顾恺之”改为“祖冲之”。22.(2023秋·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临洮,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2)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3)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琉球,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道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答案】(1)错误;临洮改为陇西(2)正确(3)错误;琉球改为夷洲(4)错误;道教改为佛教【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故说法错误;临洮改为陇西。(2)依据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技》一书,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被誉为“医圣”。故说法正确。(3)依据所学知识,三国时期,公元230年,吴国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故说法错误;琉球改为夷洲。(4)依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化占的主要地位,故说法错误;道教改为佛教。23.(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殷墟出土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这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3)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表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4)西晋是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七国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5)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道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答案】(1)错误;将“夏朝”改为“商朝”(2)正确(3)错误;将“刘表”改为“刘秀”(4)错误;将“七国之乱”改为“八王之乱”(5)错误;将“道教”改为“佛教”【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大量商朝时代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原题错误,将“夏朝”改为“商朝”。(2)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因此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故原题正确。(3)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故原题错误,将“刘表”改为“刘秀”。(4)根据所学可知,西晋时期,晋武帝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晋惠帝时期,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故原题错误,将“七国之乱”改为“八王之乱”。(5)根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故原题错误,将“道教”改为“佛教”。24.(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判断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大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改正(2)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改正(3)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改正(4)顾恺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
)改正【答案】(1)错误;大秦改正为西域。(2)错误;主父偃改正为董仲舒。(3)正确。(4)错误;顾恺之改正为王羲之。【解析】(1)根据课本知识,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史实错误,所以答案为:错误;大秦改正为西域。(2)根据课本知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所以史实错误,所以答案为:错误;主父偃改正为董仲舒。(3)根据课本知识,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击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史实正确,所以答案为:正确。(4)根据课本知识,东晋书法家顾恺之,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史实错误,所以答案为:错误;顾恺之改正为王羲之。25.(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辨析下列史实正误,在该题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写错误;并加以改正。()(1)四川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2)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汉朝的残暴统治。()(3)官渡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答案】(1)判断:错误。改正:把“四川”改成“云南”。(2)判断:错误。改正:把“汉朝”改成“秦朝”。(3)判断:错误。改正:把“官渡之战”改成“赤壁之战”。(4)判断:正确。【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故原题错误,把“四川”改成“云南”。(2)根据所学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故原题错误,把“汉朝”改成“秦朝”。(3)根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原题错误,把“官渡之战”改成“赤壁之战”。(4)根据所学可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故原题正确。26.(2023秋·安徽六安·七年级统考期末)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改正。()(1)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汉武中兴”。()(2)张骞通西域有利于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3)秦末农民起义军攻占陈县后,吴广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4)西周王朝被“国人暴动”所亡。【答案】(1)错误;改正:汉武改为光武(2)正确(3)错误;改正:吴广改为陈胜(4)错误;改正:国人暴动改为犬戎族【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原题错误,汉武改为光武。(2)根据所学可知,张骞通西域有利于汉朝与西域各国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故原题正确。(3)根据所学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前沿及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戏曲史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历史学课程教学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当政府遇上互联网(复旦大学)学习通测试及答案
- 【优化探究】202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能检测:7-1电场力的性质-
- 【全程复习方略】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课时作业-2.2.1.2-分析法
- 永州市2025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地理试卷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寒假预习 第08讲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个知识点+6大考点举一反三+过关测试)
- 《产品知识讲解》课件
- 河南省周口市第三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部分)
- 2024-2025学年铜官山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18:“7支持-7.1资源”(雷泽佳编制-2025B0)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17:“6策划-6.6合作”(雷泽佳编制-2025B0)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16:“6策划-6.5组织结构”(雷泽佳编制-2025B0)
- GB/T 45016-2024发动机附件带传动系统机械式自动张紧轮试验方法
- 南宁市三好学生主要事迹(8篇)
- 2024版玻璃幕墙工程材料采购合同2篇
- 全国英语教师赛课一等奖七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Unit 7 Happy Birthday》教学设计
- 2025年妇产科工作计划
- 《寒假安全教育班会》课件模板四套
-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第一次联考 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