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第四单元 高频选择题50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第四单元 高频选择题50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第四单元 高频选择题50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第四单元 高频选择题50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真题复习 第四单元 高频选择题5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精选高频考题50题·选择题考点概览考点01三国鼎立考点02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考点03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考点04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考点05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考点01三国鼎立1.(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中国典故渊源流长。与如图知识卡片相关的成语典故是()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歇后语:刘备访贤灯

谜:刘备请孔明A.纸上谈兵 B.揭竿而起 C.破釜沉舟 D.三顾茅庐2.(2023秋·安徽·七年级统考期末)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图中①②③政权名称分别为()A.蜀,吴、魏 B.魏、蜀、吴 C.魏,吴、蜀 D.吴、魏、蜀3.(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张仲景结合临床写成《伤寒杂病论》 B.楚汉之争的双方是项羽和刘邦C.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D.东汉黄巾起义军领导人是张角4.(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弄错的是()①书桌上面放着一卷竹简

②墙壁上挂有《魏国疆域图》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④书柜中收藏着《洛神赋图》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2023秋·安徽阜阳·七年级统考期末)这一战役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该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6.(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在这场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曹操亲自率领一支轻骑兵切断了袁绍的粮道,烧毁了袁军的粮草,借助于对手军心不稳时机,对其主力发起了致命的攻击,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争()A.为秦统一六国扫除了障碍 B.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C.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D.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7.(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关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小明认为是历史的进步,小华认为是历史的倒退。下列能印证小明观点的是()A.破坏民族团结,不利民族交融 B.战乱频繁,社会经济严重倒退C.政权割据,形成国家分裂局面 D.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条件考点02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8.(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某同学绘制了图2政权更迭图,图中“?”处的朝代是()A.秦朝 B.西汉 C.西晋 D.北魏9.(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材料中的“变乱”是()A.七国之乱 B.楚汉之争 C.八王之乱 D.国人暴动10.(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这个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承袭了曹魏领土,统一后占领孙吴疆域。这个王朝是()A.西晋 B.东晋 C.北魏 D.前秦11.(2023秋·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完成全国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第二代皇帝昏庸无能,其内部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后被内迁的少数民族所灭。”材料描述的是哪一政权的衰亡()A.秦朝 B.东汉 C.前秦 D.西晋12.(2023秋·安徽·七年级统考期末)我国曾经出现一个政权,根据提示语“4世纪后期”“任用王猛改革”“氐族人建立的”,说出这个政权的名称()A.西晋 B.后赵 C.北魏 D.前秦13.(2023秋·安徽蚌埠·七年级统考期末)西晋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完成统一后不久就灭亡了。你认为造成西晋“骤灭”历史事件是()A.八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北人南迁 D.七国之乱14.(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西晋各地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造成社会混乱,导致西晋从此走向衰落。其中破坏性最大的历史事件是()A.七国之乱 B.五胡乱华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黄巾起义15.(2023秋·安徽·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人口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形成于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是在(

)A.东汉后期 B.三国时期 C.西汉中期 D.西晋时期考点03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16.(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这段描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A.目的 B.原因 C.结果 D.意义17.(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成语“击楫誓清”,“闻鸡起舞”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春秋战国动荡 B.汉武帝大一统 C.东汉末年纷争 D.祖荻统一梦想18.(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东晋初期,大贵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堂兄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司马睿即位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共坐御床,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反映了东晋时()A.社会阶层有序流动 B.经济发展政局稳定C.门阀士族权力过大 D.皇帝权力至高无上19.(2023秋·安徽阜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的景象。材料表明当时()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商品经济发展迅速C.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20.(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这说明A.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交流 B.北魏统治者不重视农业C.北方经济开始落后于南方 D.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21.(2023秋·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汉代以后许多帝王都颁布过禁止屠牛的禁令,违者将受到重罚,例如梁代谢谖“官至司徒右长史,坐杀牛于家,免官”。上述禁令主要是为()A.彰显法律权威 B.宣扬仁政理念 C.加强君主专制 D.保障农业生产22.(2023秋·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反映了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A.江南地区社会安定 B.北方人口的南迁C.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D.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23.(2023秋·安徽六安·七年级统考期末)420年,刘裕废晋自立,此后至589年,江南地区有四个政权相继更迭,总称南朝,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A.陈 B.晋 C.齐 D.宋24.(23-24九年级上·广东佛山·七年级统考期末)“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汉人,他们从黄河流域历经几次大迁徙,到达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客家人”南迁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地区战乱频繁 B.北方自然环境恶劣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南方政权更迭频繁考点04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25.(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历史事件,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赤壁之战②巨鹿之战③官渡之战④淝水之战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④③26.(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面食(烙饼、馅饼)传入到南方,南方的酿酒、豆制品制作、菜肴烹饪术传入北方。这主要说明的问题是()A.民族交融 B.国家统一 C.文学繁荣 D.社会稳定27.(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北魏太武帝时期,墓葬壁画醒目地绘着毡帐星布、宰羊饮酒的宴饮场面;文成帝时开始出现养殖耕牛的画面;到孝文帝时期,墓葬出土物中反映农业生产的器物、画面数量日益上升,集体狩猎等场面逐渐减少。这反映了当时北方地区()A.墓葬壁画风格多元 B.农耕技术取得突破C.游牧文化完全消失 D.民族交融趋势明显28.(2023秋·安徽宿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改革措施中,孝文帝把都城迁到()A.长安 B.洛阳 C.建康 D.开封29.(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A.北魏孝文帝 B.汉光武帝 C.汉武帝 D.秦孝公30.(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魏晋以来,北方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逐步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下列哪些物品或者事物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①胡床

②种植小麦

③放牧牛马

④胡饼

⑤窄袖短衫

⑥汉语为通用语言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31.(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战争是()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淝水之战32.(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面学习笔记,归纳的学习主题是()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民族大交融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33.(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这是宋朝抗金名臣李纲对4世纪末期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的描述。此战役()A.黄帝部落最终战败 B.形成三足鼎立局面C.晋军的主力被消灭 D.导致前秦土崩瓦解34.(2023秋·安徽淮南·七年级统考期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很多成语的形成往往与历史事件或人物有关。与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楚汉之争 B.秦灭六国 C.八王之乱 D.淝水之战35.(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的生活。据此可知,()A.胡汉矛盾已经消除 B.民族交融有所加强C.少数民族逐渐汉化 D.北魏物质生活丰富36.(23-24六年级上·山东烟台·七年级统考期末)《魏书》载:“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这一号令()A.削弱了北魏统治基础 B.推动了北魏统一全国C.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D.阻碍了中原社会发展考点05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与文化37.(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国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晋时期,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A.钟繇 B.王羲之 C.顾恺之 D.郦道元钟繇是曹魏时书法家,郦道元是地理学家,排除ACD项。故选B项。38.(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祖冲之环形山是月球背面一座相对较小的撞击坑,其名称取自中国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1961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命名。我们纪念祖冲之是因为他()A.提出人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B.打败匈奴维护中原的稳定C.具有高深的书法绘画艺术 D.对圆周率和历法具有贡献39.(2023秋·安徽马鞍山·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中分别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云冈石窟大佛和龙门石窟壁画《帝后礼佛图》(局部)。这一时期佛教石窟艺术的发展,体现了()

云冈石窟第20窟的主佛

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A.商业贸易的繁荣 B.中外文明的交流 C.书法艺术的成熟 D.中央集权的强大40.(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A.张仲景 B.郦道元 C.王羲之 D.祖冲之41.(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著名的旅游景点中,与佛教息息相关的是()A.青城山B.山东曲阜孔庙 C.秦兵马俑 D.云冈石窟42.(2023秋·安徽·七年级统考期末)2023年6月2日,中国书法大会在央视科技频道首次播出。期间,主持人在讲述中国书法发展历史时,提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创作这一作品的书法家是()A.钟繇 B.范缜 C.顾恺之 D.王羲之43.(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B东汉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他被后世称为“医圣”C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D佛教从欧洲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A.A B.B C.C D.D44.(2023秋·安徽阜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他根据三国曹植所著而创作,画卷描绘了曹植从京师(洛阳)东归封地途经洛水时见到洛神女的情景。虽是虚构的梦幻境地,但画卷忠于赋文的结构顺序,选择重要情节加以描绘,成为流芳千古的画作。“他”是()A.王羲之 B.祖冲之 C.顾恺之 D.贾思勰45.(2023秋·安徽六安·七年级统考期末)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A.张仲景 B.刘徽 C.王羲之 D.祖冲之46.(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下列图片,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7.(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说明在农业生产中贾思勰主张()A.改进生产工具 B.改良作物品种 C.规范畜牧生产 D.顺应地利天时48.(2023秋·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至九年正月,用祖冲之所造《甲子元历》颁朔。……陈氏因梁,亦用祖冲之历,更无所创改。”材料中描述了祖冲之的成就是()A.计算圆周率 B.创制《大明历》 C.制造指南车 D.发明千里船49.(23-24九年级上·江苏扬州·阶段练习)2023年暑假出圈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反映了对流失海外文物早日回家的期盼。“以形写神”的珍贵画卷摹本《女史箴图》,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其原作可追溯至(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隋朝50.(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它位于山西大同,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这里评论的是()A. B.C. D.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精选高频考题50题·选择题考点概览考点01三国鼎立考点02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考点03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考点04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考点05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考点01三国鼎立1.(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中国典故渊源流长。与如图知识卡片相关的成语典故是()近义词:礼贤下士

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歇后语:刘备访贤灯

谜:刘备请孔明A.纸上谈兵 B.揭竿而起 C.破釜沉舟 D.三顾茅庐【答案】D【解析】根据卡片“礼贤下士”“刘备访贤”“刘备请孔明”,结合所学可知,刘备三次登门求见诸葛亮,恳请其出山辅佐,体现他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这就是“三顾茅庐”的典故,D项正确;纸上谈兵的典故出自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排除A项;揭竿而起的典故源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排除B项;破釜沉舟的典故源于巨鹿之战,排除C项。故选D项。2.(2023秋·安徽·七年级统考期末)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图中①②③政权名称分别为()A.蜀,吴、魏 B.魏、蜀、吴 C.魏,吴、蜀 D.吴、魏、蜀【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故①是魏;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②是成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故②是蜀;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③是今江苏南京,古称建业,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故③是吴,B项正确;根据上述可知,①是魏,排除A、D项;②是蜀,排除C项。故选B项。3.(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张仲景结合临床写成《伤寒杂病论》 B.楚汉之争的双方是项羽和刘邦C.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D.东汉黄巾起义军领导人是张角【答案】C【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属于对官渡之战的历史解释,C项正确;“张仲景结合临床写成《伤寒杂病论》”属于对张仲景贡献的陈述,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项;“楚汉之争的双方是项羽和刘邦”属于对楚汉之争交战双方的客观陈述,属于历史事实,排除B项;“东汉黄巾起义军领导人是张角”属于对黄巾起义的客观陈述,属于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C项。4.(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弄错的是()①书桌上面放着一卷竹简

②墙壁上挂有《魏国疆域图》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④书柜中收藏着《洛神赋图》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弄错的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操是东汉末年人,曹操去世后,曹丕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国,因此曹操的书房不可能出现《魏国疆域图》;《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绘画作品,根据史实判断其中弄错的是②④,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竹简起源于商周,《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①③可以作为曹操的书房情景的道具,但是不符合题意,A包含有①,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C都包含有①③,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D包含有③,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5.(2023秋·安徽阜阳·七年级统考期末)这一战役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该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火攻大破曹军,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发生的战略决战,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排除A项;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排除B项;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在这场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曹操亲自率领一支轻骑兵切断了袁绍的粮道,烧毁了袁军的粮草,借助于对手军心不稳时机,对其主力发起了致命的攻击,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争()A.为秦统一六国扫除了障碍 B.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C.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D.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战争是官渡之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D项正确;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排除B项;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7.(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关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小明认为是历史的进步,小华认为是历史的倒退。下列能印证小明观点的是()A.破坏民族团结,不利民族交融 B.战乱频繁,社会经济严重倒退C.政权割据,形成国家分裂局面 D.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条件【答案】D【解析】根据“小明”的观点,结合课本所学,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进入分裂局面。魏、蜀、吴三国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局势稳定,各国之间都在努力发展经济,为以后西晋短暂统一奠定了条件,所以能印证小明观点的是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条件,D项正确;破坏民族团结,不利民族交融不能体现历史的进步,排除A项;战乱频繁,社会经济严重倒退属于消极影响,排除B项;政权割据,形成国家分裂局面属于消极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考点02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8.(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某同学绘制了图2政权更迭图,图中“?”处的朝代是()A.秦朝 B.西汉 C.西晋 D.北魏【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公元317年,镇守建康的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因此,空格处应该填的朝代名称是西晋,C项正确;秦朝结束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排除A项;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排除B项;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排除D项。故选C项。9.(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材料中的“变乱”是()A.七国之乱 B.楚汉之争 C.八王之乱 D.国人暴动【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因此,材料中的“这次变乱”指的是八王之乱,C项正确;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排除A项;楚汉之争是刘邦、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排除B项;国人暴动是发生西周周厉王统治时期的平民起义,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这个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承袭了曹魏领土,统一后占领孙吴疆域。这个王朝是()A.西晋 B.东晋 C.北魏 D.前秦【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承袭了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结合所学可知,266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A项正确;东晋是西晋后的王朝,且东晋不是统一王朝,排除B项;前秦和北魏都是西晋灭亡后一度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排除CD项。故选A项。11.(2023秋·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完成全国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第二代皇帝昏庸无能,其内部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后被内迁的少数民族所灭。”材料描述的是哪一政权的衰亡()A.秦朝 B.东汉 C.前秦 D.西晋【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完成全国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第二代皇帝昏庸无能;其内部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后被内迁的少数民族所灭。”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西晋的衰亡。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由于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为争夺皇位,皇族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D符合题意;秦朝亡于农民起义,排除A项;东汉亡于曹魏逼位,排除B项;前秦未实现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12.(2023秋·安徽·七年级统考期末)我国曾经出现一个政权,根据提示语“4世纪后期”“任用王猛改革”“氐族人建立的”,说出这个政权的名称()A.西晋 B.后赵 C.北魏 D.前秦【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4世纪后期”“任用王猛改革”“氐族人建立的”可知是4世纪后期,氏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D项正确;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排除A项;319年,石勒自称赵王,史称后赵,319年是4世纪初期,排除B项;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13.(2023秋·安徽蚌埠·七年级统考期末)西晋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完成统一后不久就灭亡了。你认为造成西晋“骤灭”历史事件是()A.八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北人南迁 D.七国之乱【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败。281年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能治理国家。西晋的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从此西晋衰落,A项正确;西晋建立初期,定都洛阳,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北人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4.(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西晋各地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造成社会混乱,导致西晋从此走向衰落。其中破坏性最大的历史事件是()A.七国之乱 B.五胡乱华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西晋”、“破坏最大”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惠帝在位时,各地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八王之乱”,D项正确;“七雄混战”是战国时期,排除A项;五胡乱华是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政权对峙的时期,排除B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15.(2023秋·安徽·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人口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形成于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是在(

)A.东汉后期 B.三国时期 C.西汉中期 D.西晋时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魏、晋时期,氐族和羌族,由西南东迁入陕西关中;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其中西晋时期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D项正确;西汉中期、东汉后期、三国时期尚未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排除ABC项。故选D项。考点03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16.(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这段描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A.目的 B.原因 C.结果 D.意义【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即上述材料记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B项正确;江南地区开发的目的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项;江南地区开发的结果、意义主要表现在: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民族融合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社会的进步,排除CD项。故选B项。17.(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成语“击楫誓清”,“闻鸡起舞”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春秋战国动荡 B.汉武帝大一统 C.东汉末年纷争 D.祖荻统一梦想【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成语和所学可知,东晋时期的祖逖为恢复中原作出巨大努力,他夜半闻鸡起舞,随时准备报效国家。313年,祖逖渡江北上,站立船头,慷慨激昂地击楫书“祖逖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以上就是成语“击楫誓清”,“闻鸡起舞”的由来和反映的现实,D项正确;成语的主人公是生活在东晋时期的祖逖,与春秋战国动荡、汉武帝大一统、东汉末年纷争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8.(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东晋初期,大贵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堂兄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司马睿即位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共坐御床,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反映了东晋时()A.社会阶层有序流动 B.经济发展政局稳定C.门阀士族权力过大 D.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大贵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堂兄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司马睿即位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共坐御床,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东晋建立后门阀政治的发展,门阀士族权力过大,C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出东晋社会阶层有序流动,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政治方面的情况,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情况,排除B项;通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门阀士族的出现造成君主权力弱化,排除D项。故选C项。19.(2023秋·安徽阜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的景象。材料表明当时()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商品经济发展迅速C.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几乎家给人足的景象,A项正确;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但材料中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北方战乱社会动荡,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南迁,但材料中没有涉及北方战乱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此时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D项。故选A项。20.(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这说明A.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交流 B.北魏统治者不重视农业C.北方经济开始落后于南方 D.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水利工程得以兴修,D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水利工程,未涉及丝绸之路,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水利工程南方对于北方,不能说明北魏统治者不重视农业,排除B项;南方经济水平没有超越北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1.(2023秋·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汉代以后许多帝王都颁布过禁止屠牛的禁令,违者将受到重罚,例如梁代谢谖“官至司徒右长史,坐杀牛于家,免官”。上述禁令主要是为()A.彰显法律权威 B.宣扬仁政理念 C.加强君主专制 D.保障农业生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汉代以后许多帝王都颁布过禁止屠牛的禁令,违者将受到重罚”所学可知,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动力来源是牛,材料中禁令主要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开展,D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禁令主要是为保障农业生产,“彰显法律权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宣扬仁政理念”,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禁令主要是为保障农业生产,没有涉及加强君主专制,排除C项。故选D项。22.(2023秋·安徽滁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反映了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A.江南地区社会安定 B.北方人口的南迁C.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D.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南方社会安定,没有体现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没有涉及人口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等,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南方社会安定,没有体现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比如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等,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南方社会安定,没有体现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比如兴修水利,轻徭薄赋,排除D项。故选A项。23.(2023秋·安徽六安·七年级统考期末)420年,刘裕废晋自立,此后至589年,江南地区有四个政权相继更迭,总称南朝,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A.陈 B.晋 C.齐 D.宋【答案】B【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可知,东晋灭亡后,从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称为“南朝”,晋不属于南朝政权,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陈、齐、宋都属于南朝政权,ACD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24.(23-24九年级上·广东佛山·七年级统考期末)“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汉人,他们从黄河流域历经几次大迁徙,到达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客家人”南迁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地区战乱频繁 B.北方自然环境恶劣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答案】A【解析】由材料“‘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汉人,他们从黄河流域历经几次大迁徙,到达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并结合所学可知,“客家人”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大量南迁,A项正确;北方自然环境恶劣,表述错误,排除B项;魏晋时期,南方经济没有超过北方,排除C项;北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考点04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25.(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历史事件,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赤壁之战②巨鹿之战③官渡之战④淝水之战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④③【答案】A【解析】根据战役发生的时间可知,①赤壁之战发生于208年;②巨鹿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07年;③官渡之战发生于200年;④淝水之战发生于383年;因而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②③①④,A项正确;其余三项排序不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6.(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面食(烙饼、馅饼)传入到南方,南方的酿酒、豆制品制作、菜肴烹饪术传入北方。这主要说明的问题是()A.民族交融 B.国家统一 C.文学繁荣 D.社会稳定【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北方的面食传入南方,南方的饮食传入北方,说明了南方与北方的民族交融,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是政权并立时期,战乱频繁,排除BD项;题干并没有涉及文学繁荣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A项。27.(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北魏太武帝时期,墓葬壁画醒目地绘着毡帐星布、宰羊饮酒的宴饮场面;文成帝时开始出现养殖耕牛的画面;到孝文帝时期,墓葬出土物中反映农业生产的器物、画面数量日益上升,集体狩猎等场面逐渐减少。这反映了当时北方地区()A.墓葬壁画风格多元 B.农耕技术取得突破C.游牧文化完全消失 D.民族交融趋势明显【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北魏早期墓葬壁画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后期墓葬壁画则更多描绘汉族生活场景,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改革,学习汉族制度文化,大力推动民族交融,鲜卑民族越来越多地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因此壁画内容也越来越多地描绘汉族生活场景,D项正确;材料所述不是同一时期壁画内容的多样,而是前后两个时期壁画内容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具体说明壁画中描绘哪些农业生产器具,不能断定农耕技术取得进步,排除B项;“完全消失”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8.(2023秋·安徽宿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改革措施中,孝文帝把都城迁到()A.长安 B.洛阳 C.建康 D.开封【答案】B【解析】据题干“孝文帝把都城迁到”和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B项正确;长安、建康、开封都不是孝文帝迁都的地点,排除ACD项。故选B项。29.(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A.北魏孝文帝 B.汉光武帝 C.汉武帝 D.秦孝公【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更为了接受汉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迁都之前,进行了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和家属穿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汉化政策,这次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A项正确;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他起兵反抗王莽,建立东汉,重新统一全国,开创“光武中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汉武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秦孝公是战国时期的秦国第二十五位国君,秦孝公较为彻底的完成了对秦国的封建体制改革和封建制度的完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为其后代秦始皇嬴政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而推动了华夏文明的进步,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30.(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魏晋以来,北方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逐步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下列哪些物品或者事物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①胡床

②种植小麦

③放牧牛马

④胡饼

⑤窄袖短衫

⑥汉语为通用语言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北方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物品或者事物”,结合所学可知,胡床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具,放牧牛马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胡饼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物;窄袖短衫的服饰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①③④⑤符合题意,C项正确;小麦是汉族人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的农作物,少数民族学习汉族人从事农业生产,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语是本民族的语言,不是少数民族语言。②⑥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31.(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战争是()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号三国,迄两晋”“南朝”“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指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83年,东晋与前秦在淝水展开决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D项正确;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关键战役,排除A项;长平之战和马陵之战均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役,排除BC项。故选D项。32.(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下面学习笔记,归纳的学习主题是()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民族大交融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学习笔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指的是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并立,西晋短暂统一后,中国又陷入分裂混战之中,进入了十六国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大批北方人南迁,既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由此可知,题干学习笔记的学习主题可归纳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项正确;北京人、半坡人等体现了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与题干学习笔记无关,排除A项;夏商周是我国的早期国家,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期。由此可知,“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这一主题与题干学习笔记无关,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应是秦朝时期的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33.(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这是宋朝抗金名臣李纲对4世纪末期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的描述。此战役()A.黄帝部落最终战败 B.形成三足鼎立局面C.晋军的主力被消灭 D.导致前秦土崩瓦解【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阿坚”“4世纪末”和所学可知,383年,前秦苻坚发动了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导致前秦土崩瓦解,D项正确;阪泉之战中黄帝部落最终战败炎帝,排除A项;赤壁之战后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排除B项;宁平城之战晋军的主力被消灭,排除C项。故选D项。34.(2023秋·安徽淮南·七年级统考期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很多成语的形成往往与历史事件或人物有关。与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楚汉之争 B.秦灭六国 C.八王之乱 D.淝水之战【答案】D【解析】据材料“投鞭断流”“草木皆兵”并结合所学可知,与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相关的历史事件是383年的前秦苻坚进攻东晋的淝水之战,D项正确;楚汉战争是刘邦与项羽之间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秦灭六国的战争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统治者之间的内乱,持续了十多年时间,加速了西晋的灭亡,排除C项。故选D项。35.(2023秋·安徽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的生活。据此可知,()A.胡汉矛盾已经消除 B.民族交融有所加强C.少数民族逐渐汉化 D.北魏物质生活丰富【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的生活”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汉族士大夫一日的生活中,食物、生活用具、娱乐活动等,处处包含有少数民族的元素,故题干体现了民族交融有所加强,B项正确;胡汉矛盾已经消除,表述太过绝对,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汉族接受和适应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没有涉及少数民族逐渐汉化的情况,排除C项;题干没有特意说明北魏物质生活丰富,排除D项。故选C项。36.(23-24六年级上·山东烟台·七年级统考期末)《魏书》载:“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这一号令()A.削弱了北魏统治基础 B.推动了北魏统一全国C.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 D.阻碍了中原社会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知,这是说汉话,体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C项正确;说汉话会增强民族认同感,不会削弱了北魏统治基础,排除A项;北魏没有完成全国统一,排除B项;改革促进了中原社会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05三国两晋南北期时期的科技与文化37.(2023秋·安徽淮北·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国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晋时期,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A.钟繇 B.王羲之 C.顾恺之 D.郦道元【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东晋时期,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当时的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B项正确;顾恺之以绘画见长,钟繇是曹魏时书法家,郦道元是地理学家,排除ACD项。故选B项。38.(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祖冲之环形山是月球背面一座相对较小的撞击坑,其名称取自中国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1961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命名。我们纪念祖冲之是因为他()A.提出人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B.打败匈奴维护中原的稳定C.具有高深的书法绘画艺术 D.对圆周率和历法具有贡献【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祖冲之是南北朝的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在数学方面,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测定一年的时间,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因此,祖冲之环形山的命名是因为他对圆周率和历法具有贡献,D项正确;提出人要顺应自然的思想的是老子、庄子,排除A项;打败匈奴维护中原的稳定有秦朝蒙恬、西汉卫青霍去病等,排除B项;祖冲之是科学家,书法绘画艺术与之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9.(2023秋·安徽马鞍山·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中分别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云冈石窟大佛和龙门石窟壁画《帝后礼佛图》(局部)。这一时期佛教石窟艺术的发展,体现了()

云冈石窟第20窟的主佛

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局部)A.商业贸易的繁荣 B.中外文明的交流 C.书法艺术的成熟 D.中央集权的强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给的两幅图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壁画《帝后礼佛图》,可以知道,佛教石窟艺术既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因此石窟艺术将中国石刻艺术与外来佛教文化相结合,体现了中外文明的交流,B项正确;佛教石窟艺术属于文明领域内容,无法体现商业贸易的繁荣,排除A项;佛教石窟艺术属于雕刻方面的文化,而不是书法艺术的成熟,排除C项;佛教石窟艺术体现的是佛教在中国传播,无法体现中央集权强大,排除D项。故选B项。40.(2023秋·安徽合肥·七年级统考期末)“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A.张仲景 B.郦道元 C.王羲之 D.祖冲之【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圆周小数点分明”并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与材料“圆周小数点分明”相符,D项正确;张仲景是医学家,并未进行天文计算,排除A项;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其并未计算圆周率,排除B项;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书法家,其并未进行天文计算,排除C项。故选D项。41.(2023秋·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著名的旅游景点中,与佛教息息相关的是()A.青城山B.山东曲阜孔庙 C.秦兵马俑 D.云冈石窟【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D项正确;青城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排除A项;山东曲阜孔庙是祭祀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排除B项;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与佛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42.(2023秋·安徽·七年级统考期末)2023年6月2日,中国书法大会在央视科技频道首次播出。期间,主持人在讲述中国书法发展历史时,提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创作这一作品的书法家是()A.钟繇 B.范缜 C.顾恺之 D.王羲之【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字被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D项正确;钟繇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不符,排除A项;范缜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代表作是《神灭论》,排除B项;顾恺之是东晋时的著名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3.(2023秋·安徽安庆·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B东汉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他被后世称为“医圣”C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D佛教从欧洲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A.A B.B C.C D.D【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字被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A项正确;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东汉名医张仲景,而不是华佗,排除B项;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排除C项;西汉末年,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国文化,而不是从欧洲传入,排除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