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
戴”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找出课文中有新
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
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民族的图片,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民族的情况。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
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一画,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和同学交流。
2.指名读生字,观察生字的结构和个别易错字的笔画。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统一纠正。
注意:“绒”是左右结构,右边是“戎”,不要写成“戒”;“球”中“求”的
左右两边,均是两笔写成;“影”的三撇上下对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难读的词语或有新鲜感的词句画出来。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说说为什么觉得有新鲜感。
预设1:如果学生对课文描写边疆风貌时提到的事物或景物比较好奇,引导学
生观察“坪坝、铜钟”这两个词语的偏旁,帮助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了解
“绒球花、凤尾竹”等。
预设2:如果学生对民族名称比较陌生,可以结合课后“资料袋”引导学生了
解。
3.通读课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孩子们这一天的校园生活的?(“上学路上
一来到学校一上课一下课”的时间顺序。)
四、课堂小结。
学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教师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节
课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以及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场景是什么样子
的。
二、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
流。
2.组织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相机指导。
预设1:从山坡上……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山坡”高高低低的、草木
葱茏,“坪坝”平整、空旷,“小路上”开满了鲜花。)(板书:上学路上)
预设2: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根据“鲜艳”想象不同民族
的小学生服装的颜色、样子,再想象他们在葱郁的大树下、洁白的墙边,把学校打
扮得“绚丽多彩”。)
预设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敬礼。(想象学生到学校后
的情景,会怎样跟小鸟打招呼,怎样向老师问好,怎样向国旗敬礼。)(板书:来到学
校)
3.学习第2、3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
(1)找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
(2)边读边想象: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同学们在教室里学习,你看到了大
青树下的小学上课时的哪些画面?(板书:上课)
预设:铜钟敲响了,大家一起认真地朗读课文,两只小猴子躲在窗外听小学生
读书。
(3)思考:树枝为什么不摇了?鸟儿为什么不叫了?蝴蝶为什么停在花朵
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4)下课时大青树下有多热闹呢?(板书:下课)
预设:下课了,小学生们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引得小动物们
来看热闹。
指名说一说,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团结友爱的、欢乐的小学)从哪里看出
这是一所团结友爱、充满欢乐的小学?(“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大家在大青树
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4.学习第4自然段。
教师:从哪些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所可爱的小学?(铜钟、凤尾竹、
洁白的墙)
指名读:“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要求:重点体会“就是”“可爱”两个词语。
5.思考: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这是一所边疆的小学,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一起学习。校园里种植着漂亮的
凤尾竹,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上课时,同学们认真读书,窗外安
静极了,鸟儿、蝴蝶,甚至猴子都来听课。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玩耍,许多小动
物都来看热闹。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一所团结友爱的学校,
一所充满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你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板书:团结友爱的学校
欢乐的学校)假如你是这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自豪、骄傲)
2.联系生活,说一说,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
提示:选择自己熟悉的场景,如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
前、大树下等进行观察,然后与同学交流。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在自己的积累本上抄写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
》团结友爱的学校
上课
下课>
欢乐的学校
【教学反思】
2.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1.认识“荒、笛”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落、荒”等13个
字,会写“阵雨、荒野”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情景。
3.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样的表达
写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我们有自己的学校,可你们知道吗,就连花也有学校呢。花的学校是什么样
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了解泰戈尔的相关常识。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自学提示: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2.同桌互助学习生字,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教老师和其他同学。
3.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1)学生交流分享识字方法。
(2)同桌之间检查书写情况。检查书写是否正确,是否规范。如有写得不正确
或者不规范的字,及时圈出来。
注意:“荒”中间是“亡”,不要多写一点;“舞”上部有四笔小短竖,不要漏
写;,,臂”下部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4.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说说为什么有新鲜感。
(如“雷云、口笛”可以借助图片引导了解;“荒野”可以引导观察“荒”的
字形一一“荒”上面的草字头表示田地长满野草,“点”表声,“荒”的本义是“荒
芜”。“荒野”指的是“荒凉的野外”。)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第3~5自然段,第6自然段,第7~9自
然段,并圈画出关键词。说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第1、2自然段:风雨中的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画面。
关键词:跳舞、狂欢。
第3~5自然段:花孩子们在地下的学校里关了门做功课,雨一来,他们便放假
了。
关键词:做功课、放假。
第6自然段:在雨中,花孩子们穿了各色衣裳冲了出来。
关键词:冲了出来。
第7~9自然段:花孩子们急急忙忙地回家,他们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
关键词:家、急急忙忙、扬起双臂。
2.引导学生根据画出来的关键词,连起来说一说课文中描写的“花的学校”
的情景。
教师相机提供填空指导:当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一群一群的花在绿草上
()、()。平时他们是在(),雨一来,他们便()。花孩子们穿着各
色的衣裳,()。他们的家在(),他们急急忙忙地赶回去,对着妈妈()。
(跳舞狂欢在地下的学校里关了门做功课放假了冲了出来天上扬起
双臂)
四、课堂小结。
1.学生交流收获。
2.教师小结:认真地去读、去思考才能有收获。课下请同学们熟读课文,在自
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做笔记,摘抄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出示花的图片)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花的图片。其实,花也是有生
命的,这些漂亮的花和大家一样,有自己的学校,有自己的妈妈。泰戈尔以儿童的
视角、纯真的童心感受世界,那质朴的语言、奇妙的想象充满了童真童趣。现在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花的学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吧。(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
1.出示学习提示:找出课文中那些有新鲜感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走
过荒野”“吹着口笛”等)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新鲜感的句子,品味语言的精妙。
3.交流汇报。
(1)“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
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是什么词?(拟声词)
(2)“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学
生模仿,师生评议。)
(3)“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
欢。”
思考:从“跑出来"''跳舞”"狂欢”这3个词语中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六
月,阵雨一下,东风一吹,一簇簇的鲜花便一下子盛开了。)(板书:风雨中跳舞、狂
欢)
⑷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欢快)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交流汇报。
(1)为什么“我”会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觉得“他们关
了门做功课”?(以儿童的视角看问题,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自然事物。)(板
书: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2)看到墙角的小花,诗人想象到了什么?(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结果
被老师罚站墙角。)
3.再次读一读这一部分。
(三)学习第5~9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1)怎么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句话形象地刻画出了雨给花带来
的变化。一有雨的滋润,花就挣脱开土地的束缚,破土而出,自由自在地生长,而在
孩子的眼里,这是花孩子们“放假了”。)
(2)“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些词句是什么意思?(这
是模拟大自然中的声音。)
(3)你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写出了花朵色
彩缤纷、争奇斗艳的场面。)
(4)从“冲了出来”这一描写中你联想到了什么?(花孩子们撒欢的样子。)
(5)“我”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指名读一读。(天
上)
(6)说说第8自然段中的反问句的作用。(这是诗人的猜想,写出了花孩子们
想回家的急切心情,增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板书:急切回家)
(7)花孩子们急急忙忙去天上干什么?(回家找妈妈。)
3.学生带着感情朗读。
4.教师小结:多么奇妙的想象啊!诗人通过这奇妙的想象,描写出了活泼可爱、
美丽向上的花朵,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也要像诗人一样大胆想象,让生活充满乐趣。
(板书:活泼可爱美丽向上)
三、拓展练习。
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
写自己熟悉的事物。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希望你们也能像诗人一样永
远保持童心,用一种纯粹的眼光看世界,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
【板书设计】
花的学校
风雨中跳舞、狂欢)
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卜舌泼可爱
急切回家J
美丽向上
【教学反思】
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景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
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3.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认识“诵、例”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
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4.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大家认识画像里的人吗?他就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
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广东
省中山市〉。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确定了“驱除勒虏,恢
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提出了“三民主义”的主张。)今天,
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发生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拼音读准生字。
注意:背诵(b©i)(hu)途(tii)顼尺(ji©)挨打(di)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课文讲的是孙
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2.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四、结合文本,交流看法。
1.请学生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和同桌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2.学生交流看法,教师引导。
预设1:从同学的角度谈看法,如孙中山站起来问先生的时候,同学们都被他
的举动吓呆了,可见孙中山在学习态度上与众不同。
预设2:从私塾先生的角度谈看法,如私塾先生非常严厉,却破例把书中的道
理讲给同学们听,可见先生教书很负责。
预设3:从孙中山的角度谈看法,如私塾先生非常严厉,孙中山还要壮着胆子
问先生,说明孙中山求知的决心大。
3.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预设1: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
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
“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板书:背诵很快
糊里糊涂大胆提问)
预设2: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板书:勤学好问)
4.指导朗读。
(1)练习朗读,四人一组,相互评议。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五、理解体会,总结全文。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2.你觉得少年孙中山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勤学好问、追求真理)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吧。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
2.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述,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交际话题。
出示准备好的一些学生的暑假生活照片,如旅游、看电影、吃饭、游泳等。
教师:看一看,照片上的同学都在做什么?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试着想象一
下,和同桌交流。
导入主题:多么丰富的暑假生活呀!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举行一次“多彩暑
假展示会",说一说你们的暑假生活,比一比谁说得更有趣,说得更清楚。(板书课
题)
二、自主交流,交际练习。
1.启发回忆,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的暑假生活是怎样的?有哪些有趣或者特别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2.教师点拨技巧,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1)师生讨论,指导口语交际的方法与技巧。
(2)总结要点:①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②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③借
助图片或实物讲。(板书:感兴趣、讲清楚、借助图片或实物)
3.小组合作,自主练习。
(1)提出合作交流的要求:注意表达的语气、方式;尽量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说有趣;态度自然大方,声音洪亮。
(2)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评一评。再从组内推选代表,参加全班的口语交际
展示。教师参与各小组的交流讨论,重点从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和内容是否有趣两
方面来指导,引导学生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三、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成果。
1.师生评议,总结方法。
引导学生从“态度是否自然大方、故事是否完整、是否清楚明白、是否具体
有趣”几个方面进行互相评价。(板书:自然大方、故事完整、清楚明白、具体有
趣)
2.全班评选。
从上台展示汇报的学生中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等,并宣
布评选结果。
3.教师小结。
我们在介绍暑假生活时,可以先总体说说自己在暑假里做了些什么,发生了
什么趣事,再说说自己的心情、感受怎样,讲讲暑假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启发。
【教学反思】
习作:猜猜他是谁
【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一两点特别的地方,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
2.能注意写一段话时开头空两格。
【教学过程】
一、趣玩游戏,轻松导入。
1.游戏“猜猜他是谁”。
出示一段描写:一位大英雄,他头戴金冠,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手持从东海
龙宫取来的金箍棒,能上天入地、能降妖除魔,会七十二变。(学生答:齐天大圣)
学生自由上台发言,隐去姓名随意介绍班上的一名同学,说出其外貌特征、性
格特点等。其他同学根据发言猜测这个同学是谁。
2.猜对的同学要说一说你是从哪几个方面猜出来的。
3.教师小结:抓住人物最特别的地方,有的是外貌,有的是性格,有的是兴趣
爱好,能帮助我们快速猜出人物。
二、展示范文,打开思路。
1.教师朗读一篇介绍一位同学的范文,请同学们认真听,然后思考:
(1)范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这位同学的?
(2)为了能突出特点,范文中用了哪些具体事例?
2.课件出示范文。
3.学生自主交流。
4.教师小结方法。
(1)选好写作对象。我们差不多每天都和班里的同学见面,彼此都很熟悉,可
以作为写作对象的同学有很多。要仔细观察班上的每位同学,从中选择一名令你
印象最深刻的进行描写。
(2)巧妙安排写作顺序。行文前,要先梳理一下写作顺序,确定先写什么,再写
什么,最后写什么。本次习作可先写他(她)的外貌特征,再写他(她)的性格特点,
然后写他(她)的兴趣爱好,最后分析他(她)的品质。
(3)生动描述写作对象的突出特点。假如描写对象的特点有很多,不用一一列
举,可以抓住最突出的一两项特点来写,写的时候可以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让表述更生动形象。
三、作文格式展示。
四、品读欣赏。
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让学生猜猜每篇作文都在描写谁。看看学生
根据作文是否能猜出写作对象,如果能,那么让他们说出是依据哪一点猜出来的。
2.哪些同学的写作对象没有被猜出来,就把那篇作文展示出来共同修改。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
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所民族小学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与泰戈
尔一起欣赏了花在草地上跳舞、狂欢的情景,学习了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学求知
精神,也记录了自己的暑假生活。这一阶段大家的课余生活多彩而又有趣。今天,
我们就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课余生活的乐趣。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读句子。
(1)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单元 笔墨丹青寄我心《第15课 鹰击长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多媒体设计师考试的项目管理能力考察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汉语言文学自考快速记忆法与试题及答案
- 小自考行政管理复习方法评比总结试题及答案
- 重要档案识别与保护试题及答案
- 视觉传播设计思维训练试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效果试题及答案
- Unit6《Lesson 19 Colourful Natur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公共事业管理小自考练习题及答案
- 汉字的象形与表意特点试题及答案
- 颈部断面与影像解剖ppt课件精选
-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
- 供配电系统毕业设计
- 《艺术学概论考研》课件艺概绪论
- 中职一年级数学课外活动趣味数学基础知识竞赛课件(必答+选答+风险题含倒计时PPT)
- 班级共读《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 》班级读书会(课堂PPT)
- 启闭机房脚手架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 防毒面具使用说明
- 工艺评审记录表
- 浦东改革开放30周年(课堂PPT)
- 新加坡观赏鱼国际贸易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