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八省适应性考试(八省联考)预测试卷(1)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材料一:2024年8月下旬,《黑神话:悟空》犹如一颗惊世的“震撼弹”引爆了整个游戏行业。它的震荡波扩展至全社会,绵延至全地球。它拉动了一度低迷的高配置游戏主机装备的销售市场,带火了山西等多地的旅游,联名了众多知名品牌的产品,加上本身已超过30亿元的销售额,保守估计在短短一周内已创造超过50亿元的经济价值。若说未来这一款游戏能带动超过100亿元的消费,绝不是幻想。这款游戏成为“文化自信”颇有信服力的一个航标。对《西游记》创造性转化的改编,大量中国服装、建筑、道具的使用,超过40个景点的采风植入,陕北说书等非遗元素的融入,让作品洋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不少中国玩家因为这款游戏,重新去读《西游记》小说;不少西方玩家捧着汉语字典来玩游戏,受到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的感染。(摘编自宋磊《〈黑神话:悟空〉——游戏也能让人获得精神力量》)材料二:2020年,一只说书人模样的猴子出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平台,向屏幕前的观众预告他们耳熟能详的“西游神话”即将再次被讲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西游神话”是以电子游戏的形式现身大众面前。四年之后,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于2024年8月20日正式发售。作为中国游戏界第一部3A大作,自第一支预告片公布以来,《黑神话:悟空》就承载着玩家的无限期待。尽管已有《战神》《刺客信条》等国际3A大作的洗礼,但对各类异质文化“艰难吞咽”乃至“消化不良”的中国玩家们,仍然渴望能在自己熟悉的“中土世界”自由驰骋。在这一维度上,无论是游戏的前文本《西游记》还是游戏的主角——“一个酷似孙悟空的‘天命人’”都恰好契合了中国玩家集体意识中对“冒险”与“英雄”书写的共同想象。国内媒体更是直接将《黑神话:悟空》称为“一封写给中国玩家的情书”。当我们将游戏自身与围绕其产生的一系列争议并置讨论,会发现它们都可以被视为同一时代境况的“症候式表达”。白惠元在《英雄变格:孙悟空与现代中国的自我超越》一书中指出:近代以来,“孙悟空”这一形象的嬗变折射出的正是背后各异的时代精神。当代人对于“西游故事”及“西游形象”的记忆更多由86版电视剧《西游记》所塑造。在空间上的“旅行”与时间上的“成长”共同构建的叙事形态下,文本的终点便是旅途的终点,而于结尾处修成正果的完满形象则是文本所期待的时代精神的化身——一个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新时代主体。当时间推至90年代以后,以《大话西游》为代表的“大话”派则将叙事重心转移至“半路的英雄”。在这一阶段,“修正果”这一宏大叙事的重要性在文本中被有意消解,故事的主人公也不再认同将自我融入某项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在宏大叙事被消解的后现代社会,英雄人格的“超越性”也随之一同消解——他们不再是终点处的完美英雄形象,而是需要面对爱情、职场、生活琐事的平凡个体。尽管如此,此时作为宏大叙事的“西游”仍然只是被消解与下放,因而在文本最后,“半路的英雄”在迷茫之后仍要继续踏上西行之路。但当我们将视线转回当下的《黑神话:悟空》,上一阶段“半路的英雄”形象却在新时代的文本中被再度赋魅。在此,游戏中所建构的新西游故事似乎昭示着“宏大叙事”的回返,部分学者甚至将其视为“当代人在陷入无休止的虚无主义与精神危机后对稳定秩序与英雄主义的重新呼唤”。然而,当下对“英雄主义”与“宏大叙事”的重新呼唤却暗藏了一种更加激进的解构姿态:在这一阶段,就连“西游”本身的合法性都已被彻底否定。《黑神话:悟空》所设定的“西游”只是一个漫天神佛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捏造的阴谋,“修成正果”则意味着主人公亲手扼杀自身的反叛意识,成为天庭的奴隶。在这一叙述中,不仅第一阶段的“成长主题”被彻底消解,离西天越近越是变成奴隶;第二阶段的“迷茫主题”也无法继续维持,因为在“西游”本身的合法性都荡然无存的前提下,对于“西游”与爱情等个人情感的抉择已不具备任何意义。因此,当以“西游”为代表的成功叙事被彻底解构时,人们唯一能做的便只有回到“西游”前的世界,在“西游”之外重新呼唤一个未被驯化的“叛逆英雄”。这也是为何《黑神话:悟空》将游戏的真正结局设定为“天命人”拒绝戴上金箍,在吸收完孙悟空的前世记忆后,继续开始新的篇章。而在另一结局中,“天命人”则选择重新戴上金箍“重走西游路”。《黑神话:悟空》通过所谓“真”“假”两个结局刻意割裂了原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二重形象——大闹天宫的“革命者”孙悟空与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行者”孙悟空——并在二者之间作出了毫不妥协的价值判断:拒绝金箍的悟空是“真”,戴上金箍的悟空为“假”。由此,《黑神话:悟空》的孙悟空形象似乎又回到了86版电视剧《西游记》之前的时代,即革命年代“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革命者。但若我们对其内核进行细致考察,相较于诞生于1960年代的《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带有明确现实指向性的文本,当下西游文本中的“反叛”难以找到具体的指向,更多只是一种用于彰显自身主体性的姿态——每个人都强调自身的“叛逆”与“革命”,但反叛的究竟为何物?这一疑问似与《黑神话:悟空》最后通过结局传达给我们的疑问不谋而合:游戏将结局定格在“天命人”拒绝戴上金箍,吸收孙悟空记忆,开始新的篇章。至此,从“神话”到“黑神话”的逆写,由起初“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决心到“迷茫的半路英雄”,再到如今“西游”之旅一路“退行”至原点,而在拒绝“金箍”之后,一切又该何去何从?(摘编自吴颖慧《“逆写”的神话与“退行”的心灵:作为时代症候的〈黑神话:悟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黑神话:悟空》在发售一周内为游戏行业带来超过50亿的经济价值,未来可能达到100亿。B.有些中国玩家在玩国际3A游戏时呈现出“难以吞咽”的情况,这和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性有关。C.在众多版本中,86版电视剧《西游记》塑造了当代人对“西游故事”及“西游形象”的记忆。D.游戏《黑神话:悟空》对90年代以后“英雄主义”的重新呼唤,昭示着“宏大叙事”的回归。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20年互联网上就出现了《黑神话:悟空》的先导片,可见该游戏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准备。B.“症候”一词原为中医学术语,用在标题及文章中,能够引发人们对当代文化特征的思考。C.《黑神话:悟空》有“真假”两个结局,当玩家进入“假”结局时将脱下金箍“重走西游路”。D.孙悟空从古典名著闯入现代,不断“变形”,从某种角度看,“西游故事”也是“中国故事”。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将《黑神话:悟空》比作一颗“震撼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该游戏上市在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力。B.材料二将《黑神话:悟空》与1960年代的《大闹天宫》等文本作比对,反映出当代对个人主体性的关注。C.材料二以问句作结,引发了我们对于孙悟空形象之变的思考,同时使文章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站在文化反思的角度,讨论了游戏《黑神话:悟空》对“西游故事”进行的再创作问题。4.两则材料都是基于游戏《黑神话:悟空》的衍生文,其内容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4分)5.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在《电影批评》中写到“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因为每个时代都会赋予这个“神话”不同的时代精神。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6~9题。路标茹志鹃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行军路线是向北的。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一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肯定,快到铁路了。”“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是,慢!那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儿,一小点儿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儿。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儿轻盈迅速地爬去。这如豆的一小点儿光。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会安然无恙地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儿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着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着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看来,是一个听不见的人。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老乡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老乡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作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听不见,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听不见,还不会说话。伍原只得利用自己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撤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老乡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老乡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至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老乡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老乡。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老乡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老乡挣脱了出来,急忙提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转身走去。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原没看到任何路标,因为担心会暴露,所以想喊不能喊、不敢喊。B.“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正是这样死寂的环境让伍原几近崩溃。C.那“一小点儿黄黄的光”虽然微弱,但是让伍原不再孤独并燃起了希望。D.老乡听不见还不会说话,这让伍原立刻陷入绝望之中,完全无计可施。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没有”一词反复出现,强调了没有任何“路标”的迹象出现,与标题形成反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B.文中不只一次写到伍原的“泪水”,既串联起了前后的故事情节,也让伍原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纯粹和单一。C.“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作者用“不飘忽,不移动”的灯光,象征着伍原坚定不移的信念。D.文中对人物的刻画符合其身份特征,对迷路孤独的伍原多用心理描写,对“听不见不会说”的老乡多用动作描写。8.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简要概括文中波折,然后分析其效果。(4分)9.有评论说“茹志鹃的短篇小说避重就轻地跳过革命的宏大叙事,借杯水微澜反映时代及主题。”请结合本文分析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材料一: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往依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后转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于是归吴。周瑜、吕蒙皆共荐达,孙权加异,同于旧臣。宁陈计曰:“今汉祚日微,曹操弥骄,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权深纳之。遂西,果禽祖尽获其士众遂授宁兵屯当口。(选自《三国志·甘宁传》,有删改)材料二:先主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选自《三国志·隆中对》,有删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果A禽B祖C尽D获E其士众F遂授宁G兵H屯当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居南阳”与“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中的两个“因”的意思不一样。B.渐,指逐步,与成语“防微杜渐”中的“渐”字意思一样。C.“君谓计将安出”,宾语前置句,与“何为其然也”(《赤壁赋》)两句文言句式相同。D.胄,文中指帝王或贵族的后代;也可指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甘宁到吴国受到周瑜、吕蒙的共同举荐,得到孙权赏识,与之前在刘表、黄祖那里的遭遇完全不一样。B.甘宁劝孙权对南荆之地早点规划,而且要先从黄祖那里寻找突破口,认为孙权一定能打败黄祖。C.刘备在“凡三往”之后,才得以和诸葛亮见面;刘备先叫旁边的人退下,然后才进入正题。D.诸葛亮在对策中,先谋“可”之策略,再析“不可”之势,为刘备描绘出立足蜀汉,与魏、吴鼎足三分天下的蓝图。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14.甘宁虽是一名武将,对孙权的献策却直追诸葛亮的“隆中对”。请概括两者的相同之处。(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题弟侄书堂①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注】①这是一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作此诗时,恰逢黄巾军起义,战火纷飞。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B.首联对弟侄的直接赞赏,虽处境窘迫,仍埋头于前贤典籍之中悟道,这与“颜回之乐”的境界相似。C.颔联“干戈地”承“道不穷”,一边是战火纷乱,一边是弟侄们“常修礼乐”。D.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词,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16.诗歌最后一联富有哲理,“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暗含了求学要日积月累“寸功”才能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要如何才能做到积“寸功”达到质变。(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毕业纪念册上,小刚引用《离骚》中“
,
”两句,寄语同学要兼具“内美”与“修能”,提升自身的高度。(2)《红楼梦》中的谚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化用《阿房宫赋》“
,
”两句,写出了封建家族的富贵与奢华。(3)春华秋实春种秋收,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常把“春”与“秋”同时吟进诗词中,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2题。新鲜蔬果是平衡膳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体获取多种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临床营养学》发表了一份【a】“蔬果排行榜”,评出19种高代谢质量蔬果。①它们含有丰富的钾、镁、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和营养素,②通过影响与慢性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指标,③如胰岛素、炎症、内皮功能、脂肪因子、脂质的变化情况,④最终减缓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摄入的高代谢质量蔬果占比越高,患重大慢性病的风险越低;(甲),即使蔬果总摄入量高,也无法降低慢性病风险,□□还可能让糖尿病风险增加13%。因此,要想更好地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可以多选择【b】“高代谢质量蔬果”。要想更好地实现蔬果的防病价值,一定要养成每天吃蔬果的习惯,并且要【c】“会吃”。一方面保证餐餐有蔬菜,可多选择深色蔬菜,比如深绿色、红色、橘红色或紫红色的蔬菜,这类蔬菜富含Ʋ-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一大来源;另一方面可选择吃五颜六色的蔬果,保证花青素、叶黄素、叶绿素、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的摄入。不仅如此,(乙)。研究显示,生胡萝卜属于高代谢质量蔬菜,而煮胡萝卜和胡萝卜汁属于低代谢质量蔬菜。从营养角度来说,不同的蔬果都有各自的健康优势。因此很多朋友在减重过程中,总是把主食□□□□,但对蔬果却不限量,这种做法是否科学?水果含有果糖,果糖到底是【d】“敌”是“友”?果糖是所有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果糖代谢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代谢不依赖于胰岛素,也不会刺激胃分泌饱食因子和瘦素,也就是说,(推论)____________。所以,(结论)____________。18.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材料中【abcd】四处引号的作用均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人民日报》,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B.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夏衍《包身工》)C.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毛泽东《反对党八股》)D.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19.请在文中画方框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每个方框限填一个字。(3分)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1.请在文中甲乙两处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2.请根据文中最后一段的内容,分别写出合理的推论及结论。(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正如本试卷古代诗歌阅读中尾联“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所暗示的那样:“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求学要日积月累“寸功”才能从量变到质变。求学如此,人生亦如此。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导语】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文化影响与价值。材料一关注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对经济和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强调其带动消费和传播中国文化。材料二则分析了《黑神话:悟空》对“西游”故事的重新演绎,呈现出游戏在不同时代的文化需求和精神象征的变化。两则材料共同揭示了该游戏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传统故事创新表达的文化意义。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为游戏行业带来超过50亿的经济价值”错误。根据原文“保守估计在短短一周内已创造超过50亿元的经济价值”可知,材料中是“保守估计”,而且并未限定在“游戏行业”。C.“塑造了当代人对‘西游故事’及‘西游形象’的记忆”错误。根据原文“当代人对于‘西游故事’及‘西游形象’的记忆更多由86版电视剧《西游记》所塑造”可知,其中“更多”表明86版电视剧在这一记忆中的主要作用,但并未完全排他,选项过于绝对。D.“90年代以后‘英雄主义’的重新呼唤”错误。根据原文“部分学者甚至将其视为‘当代人在陷入无休止的虚无主义与精神危机后对稳定秩序与英雄主义的重新呼唤’”可知,对“英雄主义的重新呼唤”是部分学者的观点。故选B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辨析、推断的能力。C.“当玩家进入‘假’结局时将脱下金箍‘重走西游路’”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拒绝金箍的悟空是‘真’,戴上金箍的悟空为‘假’”“在另一结局中,‘天命人’则选择重新戴上金箍‘重走西游路’”可知,“假”结局是戴上金箍重走西游路,而不是脱下金箍。故选C。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站在文化反思的角度”错误。材料一主要聚焦于游戏的经济价值和文化影响,未站在文化反思的角度。故选D。4.①材料一侧重《黑神话:悟空》的影响和价值,尤其突出了文化上的价值。②材料二侧重写“西游故事”在不同时代中的“症候式表达”,尤其重点写《黑神话:悟空》的“表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原文“若说未来这一款游戏能带动超过100亿元的消费,绝不是幻想”“这款游戏成为‘文化自信’颇有信服力的一个航标”可知,材料一主要侧重于《黑神话:悟空》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巨大影响。它详细描绘了游戏对高配置游戏装备、旅游、联名产品等市场的拉动效果,以及该游戏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全球范围内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力。②根据材料二原文“当代人对于‘西游故事’及‘西游形象’的记忆更多由86版电视剧《西游记》所塑造”“当时间推至90年代以后,以《大话西游》为代表的‘大话’派则将叙事重心转移至‘半路的英雄’”“但当我们将视线转回当下的《黑神话:悟空》,上一阶段‘半路的英雄’形象却在新时代的文本中被再度赋魅”可知,材料二回顾了孙悟空形象在不同年代的演变,写了“西游故事”在不同时代中的“症候式表达”,尤其花了大量篇幅重点写《黑神话:悟空》的“表达”。5.①86版《西游记》塑造的修成正果的完满形象,背后是80年代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新时代精神。②90年代以后《大话西游》为代表的“大话”派所塑造的“半路的英雄”形象背后是迷茫之后依然坚持前行的时代精神。③《黑神话:悟空》在“西游”之外重新呼唤的未被驯化的“叛逆英雄”形象,背后是这个时代的人们自身主体性姿态的彰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二原文“结尾处修成正果的完满形象则是文本所期待的时代精神的化身——一个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新时代主体”可知,1986版《西游记》塑造了孙悟空“修成正果”的完满形象,映射出80年代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这一形象象征着在经历艰难险阻后实现最终成就的愿景,符合当时社会对集体进取和成就的推崇,体现了那个年代的奋斗信念。②根据材料二原文“‘修正果’这一宏大叙事的重要性在文本中被有意消解,故事的主人公也不再认同将自我融入某项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可知,当时社会对个人生活、情感和自我认同的关注,体现了人们在迷茫之后依然追求自我实现的精神。根据原文“他们不再是终点处的完美英雄形象,而是需要面对爱情、职场、生活琐事的平凡个体”“‘半路的英雄’在迷茫之后仍要继续踏上西行之路”可知,90年代以后,《大话西游》为代表的“大话”派赋予了孙悟空“半路的英雄”形象,这一形象反映了个体在迷茫中的自我探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此阶段,孙悟空的叙事重心从“修成正果”转向了个体在生活和情感中的挣扎和迷惘,在迷茫之后依然寻求自我价值的精神。③根据材料二原文“将游戏的真正结局设定为‘天命人’拒绝戴上金箍,在吸收完孙悟空的前世记忆后,继续开始新的篇章”“更多只是一种用于彰显自身主体性的姿态——每个人都强调自身的‘叛逆’与‘革命’”可知,在当代,《黑神话:悟空》赋予孙悟空“未被驯化的叛逆英雄”形象,象征着这个时代对个体主体性的彰显和对传统束缚的反叛意识。游戏中的孙悟空拒绝了既定的“西游”之路,选择摆脱金箍的束缚,以彰显个体的独立与自由,象征了现代人在虚无和精神危机中对个人主体性的重新呼唤,展现了当代对个体自由与反叛意识的重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导语】茹志鹃的短篇小说《路标》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情节设计,展现了人物在极端环境下的内心挣扎与希望的闪现。作品利用象征性的“路标”与“一小点儿黄黄的光”,传达了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和坚定信念的主题。小说以小见大,通过一个误打误撞的故事情节反映出革命时期的艰难与人性的光辉,突出人物的孤独、坚韧和乐观,巧妙地刻画时代的复杂性与个体的精神状态。6.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D.“这让伍原立刻陷入绝望之中,完全无计可施”错,伍原虽然绝望,但并不是完全无计可施,还是尽力想办法让老乡知道自己的身份,如“伍原捉住老乡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故选D。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B.“纯粹和单一”错,对伍原的“泪水”的描写应该是让人物形象更为真实,也更加立体。故选B。8.波折:①当伍原不知该往哪里走陷入听天由命的绝望时,看到了那如豆的一小点儿光,燃起希望。②当伍原靠近灯光发现老乡认为能顺利完成任务时,却发现老乡听不见也不会说,陷入新的困境。③当伍原苦于没有其他方法让这个聋哑老乡明白自己身份,疲惫至极甚至大哭绝望时,忽然老乡用手摸他的头、帽子来确认身份,最终帮他指路。效果:①制造紧张的气氛。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可读性。②强化了人物形象特点,伍原在一次次波折中,有过欣喜、失落,甚至绝望,但始终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重要情节和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①由“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但是,往哪里走呢?”“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是,慢!那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这一点儿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可知,当伍原不知该往哪里走陷入听天由命的绝望时,他看到了一小点黄黄的光。这光虽然微弱,却象征着生命的存在和希望的重燃,使他觉得世界不是死的,自己不再孤独,部队就在前面,任务也有望顺利完成。这点光犹如黑暗中的指引,为他的前行提供了信念的支撑。②由“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听不见,还不会说话”“伍原只得利用自己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撤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可知,当伍原在绝望中看到灯光时,象征着他找到了方向和希望,认为即将完成任务。然而,靠近发现老乡是聋哑人,听不见也不会说,这个新的困境让他面临无法沟通的障碍,加重了心理上的负担。③由“可是老乡并不理解”“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至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老乡身上,大哭了起来”“老乡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老乡挣脱了出来,急忙提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转身走去”可知,当伍原在极度疲惫和绝望中,因为找不到与老乡沟通的方式而感到崩溃。他因为无法让聋哑的老乡明白自己的身份而徒劳无功。他疲惫至极的情绪达到顶点,绝望地流泪。然而,在这种极端情境中,老乡用手摸他的头、帽子来确认身份,最终理解了他的意图,并帮助他指明方向。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的效果可从人物、情节等角度分析。①情节方面:小说中通过伍原内心的波动和不断出现的困难,层层铺垫,步步设疑,制造紧张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形成紧张且富有张力的叙述,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引发读者对伍原命运的关注,使小说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②人物方面:通过一次次波折,展现了伍原欣喜、失落,甚至绝望的心理变化,但无论心理发生怎样的变化,伍原始终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这样更好地展现了伍原的人物形象。9.①选材方面:文中没有描写某次大战役的宏大战争场面,而是选择写一个战士的迷路经历。②人物方面:文章没有选择刻画某个战斗英雄,而是选择写伍原这个普通的小战士。这样的选材与人物设置,展现了战争年代普通战士历经波折而不灭的责任感。③细节方面:当“老乡”知道了伍原的身份,就立刻给伍原提供了帮助。老乡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反映了战争年代让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①选材方面:本文主要叙述了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伍原,为了把档案和掉队战友的消息及时送到部队,在没有一点路标痕迹的情况下,始终坚定不移地前行。文中没有描写某次大战役的宏大战争场面,而是选择写一个战士的迷路经历。②人物方面:文章没有选择刻画某个战斗英雄,而是选择写伍原这个普通的小战士。伍原在一次次波折中,有过欣喜、失落,甚至绝望,但始终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伍原这一个人的形象代表着当时许多战士的形象,他身上的责任感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又是那个时代许多共产党人和八路军战士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这样的选材与人物设置,展现了战争年代普通战士历经波折而不灭的责任感。③细节方面:“老乡”虽然既听不见又不会说话,但内心明亮,当他知道了伍原的身份,最终给伍原提供了帮助。如“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表现了老乡对革命事业的支持。这样的事情在整个时代中虽然不起眼,但也以小见大地反映了战争年代让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导语】这两段文言文分别出自《三国志》的《甘宁传》和《隆中对》,展现了三国时期甘宁与诸葛亮各自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谋。甘宁分析南荆局势,提出早取黄祖为战略突破口,关注时势与地缘的重要性。诸葛亮则通过全面的战略分析,提出荆州、益州为刘备的立足之地,并为其描绘了与魏、吴三分天下的远大蓝图。两人均展现出卓越的战略视野和对历史趋势的深刻理解。10.CFH【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果然擒获了黄祖,并俘虏了他所有的士兵。于是孙权交给甘宁一支部队,驻扎在当口。“果禽祖”是状语加动宾短语的结构,“祖”作“擒”的宾语,句子结构完整,故在C处断开;“尽获其士众”也是状语加动宾短语的结构,“其士众”作“获”的宾语,句子结构完整,故在F处断开;“授宁兵”省略主语孙权,动宾结构完整,故在H处断开。故选CFH。1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因,于是/因此。句意:于是留在南阳。/因此就把这个作为号了。B.错误。意思不同。逐步/事物发展的开端。句意:然后就可以逐渐地去谋取巴、蜀。/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C.正确。均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分别是“君谓计将出安”“为何其然也”。句意: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箫声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D.正确。故选B。1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先谋‘可’之策略,再析‘不可’之势”错误。根据“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应是“先析‘不可’之势,再谋‘可’之策略”。故选D。13.(1)(甘宁)不被(刘表)重用,后来又转而投奔黄祖,黄祖又只把他当作一般的人来对待。(2)这大概是上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见”,表被动;“托”,投奔;“凡人”,一般的人;“畜”,对待。(2)“殆”,大概;“所以”,用来……的;“资”,帮助,资助;“岂……乎”,可否……呢。14.①都有明确目标:意图巴蜀之地。②都了然形势:甘宁熟悉刘表、黄祖的情况,了解曹操的势力;诸葛亮对天下形势尽在掌握。③都有具体对策:甘宁建议先取黄祖,西据楚关,再图巴蜀;诸葛亮则提出了明确而又完整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军事路线。④都陈述(思路)清晰:先析形势,再讲措施,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从目标上看,甘宁“渐规巴、蜀”,诸葛亮认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由此可知,二者都有明确目标,都是想夺取巴蜀这个战略要地。从天下形势上看,甘宁分析“汉祚日微,曹操弥骄,终为篡盗”“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洞悉曹操、刘表、黄祖情况;诸葛亮分析“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可以夺益州,三分天下。由此可知,二者都了然形势。从战略对策上看,甘宁建议“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一步步夺取;诸葛亮建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包括了四方的外交、“内修政理”的内政策略、两路进攻的军事方针,可谓面面俱到。由此可看,二者都有具体对策。从论辩逻辑上看,二者都是先分析天下形势,再讲具体措施,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陈述思路清晰。参考译文:材料一:甘宁字兴霸,是巴郡临江人。年少时就有才气,善于交往,有侠义。后来依附刘表,于是留在南阳,(甘宁)不被(刘表)重用,后来又转而投奔黄祖,黄祖又只把他当作一般的人来对待。于是归附吴国。由周瑜、吕蒙共同推荐,孙权对甘宁有着不一般的看待,就像对那些老臣一样对待他。甘宁(向孙权)陈述计策:“如今汉皇帝的地位日渐衰微,曹操越来越骄横,最终会成为窃取政权的人。荆州南部地区,山川交通便利,江河相互通达,实在是我们向西扩张的有利形势。我已观察过刘表,既没有远见,儿子又品行恶劣,不是能传承祖业的人。主上您应当趁早谋划,事不宜迟。谋划这件事的方法,应该先攻打黄祖。黄祖现在年老,已经非常昏聩糊涂,财物粮食也很匮乏,身边的人尔虞我诈,只追求私利,欺压苛求下级官吏与士卒,官吏士兵心生怨恨。舟船等战斗器具,废弃并年久失修,不重视农耕,军纪混乱。君主您如果发动进攻,一定可以打败他。打败黄祖后,乘胜向西,在西边占据楚关,形势就将更加广大,然后就可以逐渐地去谋取巴、蜀。”孙权完全接受了他的意见。于是西征黄祖,果然擒获了黄祖,并俘虏了他所有的士兵。于是孙权交给甘宁一支部队,驻扎在当口。(选自《三国志·甘宁传》,有删改)材料二:先帝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经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连,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州、益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宛地、洛阳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复兴了。”(选自《三国志·隆中对》,有删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颔联‘干戈地’承‘道不穷’”错。应是承“乱时”。“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故乡虽然饱受战乱之苦,可是弟侄仍然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可看出以战乱中社会的纷扰反衬出弟侄的勤勉好学的高洁品格。故选C。16.①求学需要沉心静气,不受外部环境影响。首联“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告诉我们不管局势再动荡,处境再窘迫,都要静下心来做学问。②求学需要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地追求。“常修礼乐风”可以看出即使身处“干戈地”,仍需要坚定志向,坚持修身养性。③求学需要勤奋,珍惜点滴光阴。尾联“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直接告诉我们,做学问就需要珍惜时光,积累“寸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到积“寸功”达到质变的方法:①求学需要沉心静气,不受外部环境影响。首联“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意思是“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我还是与往常一样”。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表达对子侄求学不受环境影响的赞美之情。据此看出,不管局势再动荡,处境再窘迫,我们都要静下心来做学问。②求学需要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地追求。颔联“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意思是故乡虽然饱受战乱之苦,可是弟侄仍然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家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也表明求学需要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地追求。。③求学需要勤奋,珍惜点滴光阴。尾联“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意思是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诗句直接告诉我们,做学问就需要珍惜时光,积累“寸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覆、隔、淹、序。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18.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引号的作用:a.引用;b.强调;c.强调;d.特殊含义。A.引用;B.强调;C.反语;D.特殊含义。故选C。19.①不可或缺②甚至③拒之门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①整句内容是说新鲜蔬果的重要性,结合前半句可知此处语境是说蔬果对于平衡膳食是非常重要、不能缺少的,故可填“不可或缺”。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②前面说“无法降低慢性病风险”,后面说“还可能让糖尿病风险增加13%”,句子间是递进关系,且后面情况更严重,故可填“甚至”。甚至: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③根据“很多朋友在减重过程中,总是把主食……,但对蔬果却不限量”可知,此处语境是说减重时拒绝吃主食,故可填“拒之门外”。拒之门外: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20.①修改为:它们含有丰富的钾、镁、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④修改为:最终降低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语序不当。“钾、镁、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和营养素”并列不当,“营养素”跟“钾、镁、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是种属关系,应改为“它们含有丰富的钾、镁、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④搭配不当。“减缓……发病风险”搭配不当,应改为“降低……发病风险”,故改为“最终降低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21.甲:如果摄入的是低代谢质量蔬果乙:烹饪方式也很重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前文说摄入高代谢质量蔬果的情况,后面说“即使蔬果总摄入量高,也无法降低慢性病风险”,甲句语境应该是假设摄入的是低代谢质量蔬果的情况,故可填“如果摄入的是低代谢质量蔬果”。乙:后文是在说烹饪方式对蔬果代谢质量的影响,所以乙句语境应强调烹饪方式的重要性,故可填“烹饪方式也很重要”。22.推论:果糖不易产生饱腹感,人们不知不觉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制品加工分包合同
- 商铺接盘协议书
- 业务销售保证书写作指导
- 定址选购协议格式
- 工程咨询服务造价招标文件编制
- 服务诚信保证书承诺
- 诚信可靠保证书
- 公司贷款合同范例
- 房产中介服务合同样式
- 电缆采购协议模板
- 2022幼儿园教师读书参考心得体会5篇
- 2024年《内科护理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江苏省常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卷(含答案)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招聘人员真题
- 考试安全保密培训
- 租赁部绩效考核制度
-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时事政治题库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 屠呦呦课件教学课件
- 护理肝癌的疑难病例讨论
- 消防车换季保养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