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导读教学大纲(上)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三、体验式教学的课程特色1、主线贯穿、全景展现5大模块1632、合见其大,分见其精3、情感体验,形式多样本课程为老师配备了精美的教学课件,为学生配备了文本生动、图文并茂的“导读”课本。课本叙述生动、可读性强,适合学生做体验式阅读。课本在重点四、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绪论中华文化的力量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是传承发展了五千多年,在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一脉相承的文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是中华民族凝聚和团结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的底气、底蕴和力量的源泉。教学要求1、认知对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基本的认知,对中华优秀传统2、情感态度观念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3化熏陶中体会中华文化以文化人的力量。教学内容1、 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1)中华文化自黄帝开篇,釜山合符和中国龙(2)中华文化凝聚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在民族大融合中发展壮大,(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球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2、 一帆数千年,还在路上(1)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数度辉煌(2)中华文化既持续传承又革故鼎新(3)中华民族具有持续不断的文化创造力3、 文以教人、文以化人(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文化人、以文教人的文化(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凝聚人心、滋养品性的巨大力量(3)当代中国青年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正能量第一教学板块——价值观念篇第一课思想与精神:中华文化之魂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是中华文化之魂。中国人讲道、讲气、讲心,讲道德情族的民族性格,成为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第一节 天人合一:中国人之道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道的民族了解“天人合一”是中国人遵循和实践了几千年的“大道”。教学要求12、情感态度观念3、体验运用教学内容1、天地人共存共生(1)中国古代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思想(2)中国人能动地追求天人和谐(3)天人合一是为人类提供的生存大智慧2(1)以人的生命和行为为中心的天人之学(2)对自然取之有道,用之有度(3)天人合一既是理念、理想又是行为、实践第二节 阴阳和合:中国人之气教学目标教学要求1(宇宙之气(人的精气神;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阳刚之气、浩然之气;以凡事都有阴阳正反的3、体验运用教学内容1、阴生阳,阳生阴(1)万物有对,凡事都有阴阳正反两面(2)阴阳互生互含,阴中有阳、阳中有阴(3)阴阳此消彼长,物极必反、否极泰来2、和实生物,和而不同(1)不同事物彼此为他,以他平他谓之和(2)天地万物生于和,不同质的事物相融合产生新事物(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第三节 正心笃志:中国人之心教学目标神。教学要求1、认知对什么是中国人讲的“心”有基本的认知,了解人是由心神主2和表里如一之心,具有心正、心强、志高、志远的人生态度。3、体验运用教学内容1、心者生之主(32、志者气之帅(1(2)过,四曰责善。其中,立志是第一位的。(志存高远是君子必须具备的性格(论语)延伸阅读辜鸿铭 中国人的精神 上海:译林出版社,2012 黄寿祺,张善文 周易译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张岱年 中国国学传统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张岂之 中国儒学思想史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第二课 道德的力量:中华传统美德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提高辨别善恶、是非、美丑的能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教学要求1、认知 对由“修身养德“立己达人“家国情怀”等方面构成的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规范体系有基本的认知对中华传统美德当中包含的诚信无私、慎独知耻、君子人格、推己及人、仁爱共济、义在利先、孝为人本、先国后家、以天下为己任等丰富的内容有基本的认知。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抑恶扬善的道德情感,养成以善为美,以恶为3体验运用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明礼诚信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勤俭节约、爱国爱民;能够自觉运用中华传统美德来指引、约束自己的行为,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第一节 修身养德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诚信无私、慎独知耻和君子人格是修身养德的基本内容,懂得修身养德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修身养德。教学要求1、认知 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当中“修身养德”的内容和道德规范有基本的认知,对什么是诚信无私、慎独知耻和君子人格有基本的认知。2、情感态度观念端正做人的态度,懂得诚信无私、慎独知耻是中国3体验运用 搜集关于君子的名言说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验何为君子何为小人体验为什么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人要学做君子,远离小人。教学内容1、诚信无私(1)诚信是全部道德的基础,有诚才有德,无诚则无德。(2)有一己之私必无诚,有诚必无一己无私(3)诚信无私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2、慎独知耻(1)君子在独处时也十分谨慎,人前人后一个样(2)小人平时伪装自己,遇闲居(在人后)则为不善(3)知耻是中国人的道德底线,有了羞耻之心就接近勇敢了3、君子人格(1)君子品行高尚、胸怀坦荡,气节崇高(2)君子自强不息,有宏大坚毅的人格(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第二节 立己达人教学目标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当“立己达人的内容和道德规范,知道什么是推己及人、仁爱共济和义在利先;懂得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学要求1、认知对什么是推己及人、仁爱共济和义在利先有基本的认知;对孔2、情感态度观念3、体验运用教学内容1、推己及人(1)以自己的好恶、感受去推想别人的好恶、感受(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仁爱共济(1)仁即爱人,是对同类生命基本的同情和关怀(2)共济是仁爱的外在表现,意为共同度过(3)仁爱共济即与人为善、和谐共存、互利共赢3、义在利先(1)义指道义、仁义,指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2)中国古人的义利之辩(3)见利思义,以义为利,义在利先第三节 家国情怀教学目标教学要求1、认知对孝的核心要求,以及为什么中国古人认为“孝为人本”有基2、情感态度观念让青年从小培养树立爱家爱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任。3体验运用 通过日常生活体“家是一个“国“国是一个大教学内容1、孝为人本(1)百善孝为先,孝为立身之本(2(3)孝是一切善行的开始和根本2、先国后家(1)家是小国,国是大家(2)无国则无家,先国而后家(3)忠于祖国,忠于人民3、以天下为己任(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位卑未感忘忧国(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延伸阅读陈桂蓉 中国传统道德概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张怀承邓名瑛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创新研究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罗国杰 中国传统道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王正平朱敏彦 善的智慧中国传统道德论探微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第三课 有容乃大:中华传统宗教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对儒释道三教的形成和发展,及儒释道三教的文教学要求1、认知了解儒释道既是三种宗教,也是三种教化;了解三教在中国大地上融合发展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养成所起的重要作用。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宗教,剔除有神论和宗3、体验运用(第一节 佛教与佛教文化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佛教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社教学要求1、认知 了解中国佛教及其形成,了解禅宗是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了解佛教的人文精神及其主要表现,了解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感受中国佛教的人文情怀。3、体验运用 学会区分民风民俗中的佛教信仰糟粕与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佛教人文精神,对佛教艺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形成保护意识。教学内容1、 佛教入华与佛教华化(1)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佛教的形成(2)中国佛教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3)禅宗——典型的中国佛教的教派2、佛、佛法、佛经和佛寺(1)佛教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教化(2)佛法、佛经——佛教教化的手段(3)佛寺——中国佛教的创造3、佛教的佛文化及其影响(1)佛教的佛和佛文化(2)佛教文化的人文精神(3)佛教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第二节 道教与道教文化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了解道教教学要求1、认知2、情感态度观念 从道教的神仙传说感受追求自由的仙人精神,从道术的呼风唤雨、驱妖斩邪,感受道教文化的想象力精神和创造力。3体验运用 从你家乡的关公庙城隍庙以及家家过年过节的各种民俗,实地了解体验道教文化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教学内容1、 中国的本土宗教(1)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与联系(2)道教的形成与发展(3)以关公为首的中国民间道教的各路“神”2、神仙、修炼、道术和道观(1)道教的神仙追求和修炼方法(2)道教贵术重术(3)道观及其文化价值3、道教的仙文化及其影响(1)道教的神仙文化(2)道教与中国的科学技术(3)道教与中国的文学艺术第三节 儒学的宗教化与三教合流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儒学的宗教化过程;了解儒释道三教学要求1、认知2、情感态度观念 感受三教注重人身修养,注重施善爱人的人文精神;感受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胸怀。3、体验运用教学内容1、从儒学到儒教(1)儒学的宗教化过程(2)儒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宗教(3)儒教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影响2、儒释道融合的过程(1)佛教和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2)道教学习佛教思想完善自身(3)儒学汇集三教思想形成新儒学3、三教鼎立、三教共弘(1)佛修心、道养生、儒济世——三教鼎立(2)止恶扬善——三教共同的价值观(3)殊途同归,三教融合共存延伸阅读任继愈 中国佛教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卿希泰 中国道教史:第1卷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方立天 中国佛教文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方立天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詹石窗,盖建民 中国宗教通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二教学板块——精神涵养篇第四课璀璨的瑰宝:中华诗文小说诗文小说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内容丰富,众体兼备,如长江大河,汪洋恣肆,始终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创造,是中国人贡献给世界的文化瑰宝。中国人创造了中华诗文小说,又用诗文小说涵养自己的身心,使自己气质高华、言行优雅。第一节诗是主流:心灵的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中国古代诗是人格修养的必修课学生需要了解在中国诗不是专属于诗人的老百姓也都会诵诗、背诗、吟诗,甚至作诗;要使学生在熟读中国古诗词、背诵中国古诗词、鉴赏中国古诗词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优雅气质和人格修养。教学要求1、认知对诗是中国文学的主流有基本的认知;对唐诗、宋词和元曲所重要媒介。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诵读、背诵中国古诗词,感受中国古诗词所体3体验运用 搜集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的生平故事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体验好诗是怎么写出来的积累整理总结自己读过的中国古诗词挑选和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古诗词体验诗人的道德情操并把其中的好诗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教学内容1、从“兴观群怨”到“诗文取士”(1)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经》与《楚辞》(2)兴、观、群、怨——诗的社会文化功能(3)诗文取士与唐诗的繁荣2、唐诗、宋词、元曲(1)唐诗的辉煌——成就和世界影响(2)宋词的魅力——豪放与婉约(3)元曲的光彩——散曲和杂剧3、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与旨趣(1)中国诗的意境——情景交融的审美想象空间(2)造境抒情——中国诗的情感与逻辑(3)思与境谐——中国诗的文化旨趣第二节文以载道:千年美文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人重视文章,认为文章是“经教学要求1、认知对简练含蓄的先秦散文、汪洋恣肆的汉赋与骈文、明道致用的2情感态度观念 诵读和背诵中华优秀文章散文熟悉中华散文的各3体验运用 体验中华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和哲思美在诵读学习中华美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儒雅气质。教学内容1、中华美文(1)简练含蓄的先秦散文(2)汪洋恣睢的赋和骈文(3)明道致用的唐宋古文2、政论与史笔(1)文以载道、史以鉴今(2)政论——鞭辟入里析时势(3)史笔——既是史学又是文学3、中国散文之美(1)语言美(2)意境美(3)情感美(3)哲思美第三节晚成的奇书:章回小说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章回小说的特色和文学成就,了“评书这一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文化及其社会文化功能通过完整阅读中教学要求1、认知2、情感态度观念听一段老艺人说的评书,感受说评书、听评书3、体验运用小说中体验中国的忠义文化、好汉文化、英雄文化。教学内容1、忠义的大旗——历史演义小说(1)从宋元话本到章回小说(2)英雄的史诗——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3)评书——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化2、侠义情怀——英雄传奇小说(1)仗义行侠的英雄传奇(2)为好汉立传的巅峰之作——《水浒传》(2)忠义价值观的载体3、另类的国度——神魔与世情小说(1)具有超级想象力的神魔小说——《西游记》(2)天下第一奇书——世情小说《金瓶梅》(3)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延伸阅读钱穆,叶龙 中国文学史 成都:天地出版社,2018 俞平伯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夏承焘 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刘文忠 汉魏六朝文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蒋星煜 元曲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金圣叹 天下才子必读书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第五课 灵动的意境:中国书法、绘画第一节笔墨情志:书画同源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了解中国书法教学要求1认知 对中国书法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进程有基本的认知了解中国2、情感态度观念学习临摹中国名家书法,学习鉴赏中国名家书法3、体验运用教学内容1、 笔墨与汉字的结合:中国书法艺术(1)汉字是中国书法的根(2)书法的书体、气势和神韵(3)书法的练字与练心2、 书法与绘画:同源异流(1)书法与绘画同起源、同形源(2)书法与绘画同神源、同心源(3)书法与绘画相脱离——书离于画、画异于书3、 气势、意态、韵律:中国书法大观(1)书法的气势(2)书法的意态(3)书法的韵律第二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进程,了解教学要求1、认知2、情感态度观念学习鉴赏中国名家绘画作品,体会中国画以形写神的意蕴和美感。3、体验运用教学内容1、浓淡湿枯,墨出五彩(1)干、湿、浓、淡、黑(2)墨出五彩(3)积墨与破墨2、人物、花鸟、山水——国画三门(1)人物画——传神(2)山水画——写意(3)花鸟画——象征3、以形写神,形神兼备(1)形在似与不似之间(2“神”是中国画的魂(4)中国传统书画是古人用“心”凝聚而成第三节 达意传神:境生象外教学目标教学要求1认知 了解什么是中国文人画了解文人画的内在精神追求了解文人画的意境与格调,以及文人画表达“心灵之境”的特殊方式。2、情感态度观念 感受文人画所表现的超凡脱俗的人的心灵世界和阔大胸襟。3、体验运用 走进博物馆仔细观察中国画,尝试区分“文人画”和化素养和人文情怀。教学内容1、 文人画(1)追求中国画内在精神的“文人画”(2)文人画的意识与情怀2、 意境与格调(1)重意境、重格调、重学养(2)超越尘世、超越世俗3、 境生象外,遗貌取神(1)心灵之境的表达(2)士人精神的寄托延伸阅读苏文 中国古代书画家图典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15 王文祥 书画源流 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 侯文正 傅山论书画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苏东天 徐渭书画艺术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陈德富 中国书画鉴定基础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宋民 中国古代书法美学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葛路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第六课 雅俗共赏:中国古代音乐、舞蹈、戏曲中国灿烂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艺术,其源头在民间。经由民间艺术家、第一节宫廷雅乐与民间古曲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作为礼乐之邦,自古具有以典雅教学要求1、认知2、情感态度观念 感受中华传统音乐的典雅之美,感受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感受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独特的韵味。3体验运用 欣赏中华古典名曲体“立于礼成于乐的中华文化传统;学唱自己家乡的民歌或演奏自己家乡的乐器,传承中华优秀音乐文化。教学内容1、 金声玉振的宫廷雅乐(1)华夏正声——中国雅乐(2)诗乐舞相结合——歌舞大曲(3)少数民族音乐的融入2、 声明远扬的中华古曲(1)清丽雅致的民族古典音乐(2)中国十大古典名曲(3)家喻户晓的《二泉映月》3、 独特优美的各族民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Web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车辆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陕西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2025甘肃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2025安徽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扬州慢公开课课件2
- 《菱形的判定方法》课件
- 安全风险管控课件
- 《管理学院简介》课件
- 棉鞋里的阳光课件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废气处理系统改造及废水处理系统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企业形象设计(CIS)战略策划及实施计划书
- 2023-2024学年广西桂林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xx公路与天然气管道交叉方案安全专项评价报告
- 露营基地商业计划书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31-01-09 工程机械维修工(堆场作业机械维修工)人社厅发202226号
- DB11∕T 1077-2020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
- GB/T 19963.2-2024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第2部分:海上风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