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实施方案_第1页
环保行业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实施方案_第2页
环保行业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实施方案_第3页
环保行业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实施方案_第4页
环保行业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实施方案TOC\o"1-2"\h\u21052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 3136081.1工业废水处理的意义 3148431.2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分类 35358第二章废水预处理技术 4126102.1物理预处理方法 4226392.1.1格栅筛网 490532.1.2沉淀池 488012.1.3油水分离器 4251842.1.4气浮法 456192.2化学预处理方法 4247002.2.1混凝沉淀 4208092.2.2中和 4197352.2.3氧化还原 5288622.3生物预处理方法 5316192.3.1好氧生物处理 523592.3.2厌氧生物处理 5267562.3.3混合生物处理 514861第三章物理处理技术 574413.1过滤技术 5151973.2沉淀技术 6245473.3离心分离技术 613245第四章化学处理技术 6299184.1中和法 6144974.2氧化还原法 7246594.3吸附法 714080第五章生物处理技术 855385.1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8117605.1.1概述 8296565.1.2技术原理 8131405.1.3技术应用 8184825.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8150615.2.1概述 834945.2.2技术原理 965825.2.3技术应用 966365.3生物膜法 9220905.3.1概述 9111655.3.2技术原理 920665.3.3技术应用 910838第六章深度处理技术 9301586.1膜分离技术 9125606.1.1膜材料及分类 9186876.1.2膜分离工艺 10317466.1.3膜污染与控制 10109356.2吸附技术 10242666.2.1吸附剂种类及功能 10316576.2.2吸附工艺 10196376.2.3吸附操作与再生 10106986.3紫外线消毒技术 1031556.3.1紫外线消毒原理 10307346.3.2紫外线消毒设备 11145356.3.3紫外线消毒工艺 11289376.3.4紫外线消毒效果与影响因素 111647第七章工业废水回用技术 11172627.1回用技术概述 11117257.2回用处理工艺 11327167.2.1预处理工艺 11140567.2.2深度处理工艺 11104927.2.3回用工艺 12287907.3回用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12217797.3.1运行管理 12311177.3.2管理制度 12191627.3.3技术创新与优化 1214771第八章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与施工 12102678.1设计原则 12170198.2设计流程 13161968.3施工要点 1312059第九章工业废水处理项目管理与运营 1438879.1项目管理流程 14311319.1.1立项阶段 1435969.1.2设计阶段 14149899.1.3施工阶段 1422419.1.4竣工验收阶段 14121409.2运营管理策略 1487749.2.1组织架构 1413039.2.2人员培训 1568419.2.3运营管理制度 1538439.2.4质量管理 1510929.3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1564229.3.1安全生产 15317579.3.2环境保护 1512624第十章环保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152861310.1环保行业现状分析 152857510.2发展趋势预测 153189010.3行业发展展望 16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1.1工业废水处理的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渐增加。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因此,工业废水处理对于我国环保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废水处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环境污染:工业废水处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轻对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的污染。(2)保护水资源: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部分可以回用,减少新鲜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业废水处理有助于实现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保障。(4)提高经济效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2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分类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方法。(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重金属等污染物。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有格栅、筛网、沉淀、气浮、离心等。(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去除的物质。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絮凝、电解等。(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厌氧生物处理主要有UASB、EGSB等。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废水水质、排放标准、处理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以实现高效、经济的处理效果。第二章废水预处理技术2.1物理预处理方法物理预处理方法主要通过对废水进行物理手段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泥沙等杂质,为后续处理环节创造有利条件。以下是常见的物理预处理方法:2.1.1格栅筛网格栅筛网是一种利用筛孔大小筛选废水中固体颗粒的设备。通过拦截较大颗粒物,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系统,减少对设备的磨损和堵塞。2.1.2沉淀池沉淀池是一种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下沉,实现固液分离的设施。根据沉淀池的形状和作用原理,可分为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辐流式沉淀池等。2.1.3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是一种利用油水比重差异,通过物理方法将废水中的油脂分离出来的设备。常见的油水分离器有隔油池、斜板式油水分离器等。2.1.4气浮法气浮法是通过在废水中通入微小气泡,使悬浮物附着在气泡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一种物理预处理方法。气浮法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细小悬浮物、油脂等。2.2化学预处理方法化学预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易于处理的物质。以下为常见的化学预处理方法:2.2.1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等形成絮状体,然后在沉淀池中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聚合硫酸铁等。2.2.2中和中和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将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中和至中性,降低废水的腐蚀性。中和过程中,可根据废水的酸碱性质选择适当的中和剂,如石灰、氢氧化钠等。2.2.3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化为无毒或易于处理的物质。常用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等;还原剂有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等。2.3生物预处理方法生物预处理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以下为常见的生物预处理方法:2.3.1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常见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2.3.2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的过程。常见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有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EGSB(膨胀颗粒污泥床)等。2.3.3混合生物处理混合生物处理是将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常见的混合生物处理方法有A/O(厌氧/好氧)工艺、A2/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等。第三章物理处理技术3.1过滤技术过滤技术是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等杂质。过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普通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2)微孔过滤:利用微孔过滤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孔径较小,能有效地拦截微小颗粒和细菌等微生物。(3)超滤:采用半透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具有较高的截留效率,能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细菌。(4)纳滤:纳滤膜具有更高的分离精度,能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3.2沉淀技术沉淀技术是利用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然沉降,将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来。沉淀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自然沉淀:将废水静置一段时间,使悬浮物和固体颗粒自然沉降,然后进行撇除。(2)絮凝沉淀: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和固体颗粒聚集成较大的絮体,加快沉降速度。(3)气浮沉淀:通过向废水中通入微小气泡,使悬浮物和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浮至水面进行撇除。(4)斜板沉淀:利用斜板提高沉淀效率,使废水在斜板上形成薄层流动,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3.3离心分离技术离心分离技术是利用离心力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进行分离的方法。离心分离技术具有处理能力强、占地面积小、效率高等特点。离心分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水力旋流器: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分离。(2)管式离心机:通过高速旋转的管式容器,实现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的分离。(3)碟式离心机:采用多级碟片式结构,提高分离效率,适用于处理含有细微颗粒的废水。(4)卧式离心机:适用于处理大量废水,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在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过程中,物理处理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过滤、沉淀和离心分离等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等杂质,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创造有利条件。第四章化学处理技术4.1中和法中和法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将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中和至中性,以达到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目的。该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适用于处理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废水。中和法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预处理: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如调整pH值、去除悬浮物等,为中和反应创造良好的条件。(2)中和剂选择:根据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选择合适的中和剂,如氢氧化钠、硫酸等。(3)中和反应:将废水与中和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进行中和反应,直至达到预设的pH值。(4)后续处理:中和反应后的废水,还需进行絮凝、沉淀、过滤等后续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污染物。4.2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或还原为无害物质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氧化还原法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预处理: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如调整pH值、去除悬浮物等,为氧化还原反应创造良好的条件。(2)氧化剂和还原剂选择:根据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和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等)。(3)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与氧化剂或还原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直至达到预设的处理效果。(4)后续处理:氧化还原反应后的废水,还需进行絮凝、沉淀、过滤等后续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污染物。4.3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废水净化的一种化学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良好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吸附法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废水预处理: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如调整pH值、去除悬浮物等,为吸附反应创造良好的条件。(2)吸附剂选择:根据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如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3)吸附反应:将废水与吸附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吸附反应,直至达到预设的处理效果。(4)吸附剂再生与更换:当吸附剂饱和后,需要进行再生或更换,以保持吸附效果。(5)后续处理:吸附反应后的废水,还需进行絮凝、沉淀、过滤等后续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污染物。第五章生物处理技术5.1好氧生物处理技术5.1.1概述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该方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具有高效、经济、无污染等优点。5.1.2技术原理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吸附、氧化、分解等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CO2、H2O、NH3等无害物质。其主要过程包括:微生物吸附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代谢产生能量、微生物合成新的细胞物质等。5.1.3技术应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等。其中,活性污泥法是最为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其处理效果稳定,适用于各种低浓度有机废水。5.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5.2.1概述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容积负荷大等优点,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5.2.2技术原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通过还原、发酵、甲烷化等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CH4、CO2等无害物质。其主要过程包括: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甲烷化等。5.2.3技术应用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包括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工艺、EGSB(膨胀颗粒污泥床)工艺、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工艺等。这些工艺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5.3生物膜法5.3.1概述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的新陈代谢作用处理废水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各种浓度的有机废水。5.3.2技术原理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是微生物在固体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膜与微生物接触,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转化为无害物质。其主要过程包括:微生物吸附、生物膜生长、生物膜脱落等。5.3.3技术应用生物膜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包括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等。这些方法在处理有机废水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根据废水性质和排放要求选择合适的生物膜处理技术。第六章深度处理技术6.1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将溶液中不同组分进行分离的过程,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领域。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等优点。6.1.1膜材料及分类膜材料主要有无机膜和有机膜两大类。无机膜主要包括陶瓷膜、金属膜等,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抗污染等优点;有机膜主要包括聚砜膜、聚丙烯腈膜等,具有成本较低、易加工等优点。6.1.2膜分离工艺膜分离工艺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微滤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细菌;超滤可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纳滤和反渗透则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6.1.3膜污染与控制膜污染是膜分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会导致膜通量下降、处理效果降低。膜污染控制措施包括预处理、清洗和膜材料改性等。6.2吸附技术吸附技术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该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6.2.1吸附剂种类及功能吸附剂种类繁多,包括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沸石等。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功能,对有机物、异味和重金属离子等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离子交换树脂具有选择性好、交换容量高等特点;沸石则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功能。6.2.2吸附工艺吸附工艺主要包括固定床吸附、移动床吸附和流化床吸附等。固定床吸附适用于处理水量较小的场合;移动床吸附和流化床吸附则适用于处理水量较大的场合。6.2.3吸附操作与再生吸附操作包括吸附和再生两个阶段。吸附过程中,吸附剂与废水接触,污染物被吸附剂吸附;再生过程中,吸附剂被清洗,恢复吸附功能。6.3紫外线消毒技术紫外线消毒技术是一种利用紫外线照射废水,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该技术具有无二次污染、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6.3.1紫外线消毒原理紫外线消毒原理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微生物细胞内的DNA、RNA等遗传物质发生断裂,导致微生物死亡或失去活性。6.3.2紫外线消毒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主要包括紫外线灯、石英套管、控制器等。紫外线灯产生紫外线,石英套管保护紫外线灯免受污染,控制器控制紫外线灯的启停和照射强度。6.3.3紫外线消毒工艺紫外线消毒工艺包括直接照射法和间接照射法。直接照射法是将紫外线灯直接置于废水中;间接照射法是将紫外线灯置于废水处理设施外部,通过石英套管将紫外线传递至废水中。6.3.4紫外线消毒效果与影响因素紫外线消毒效果受照射强度、照射时间、废水水质等因素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废水水质和排放要求,合理选择紫外线消毒设备和技术参数。第七章工业废水回用技术7.1回用技术概述工业废水回用技术是指将经过适当处理的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的过程,旨在降低新鲜水资源消耗,减少废水排放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工业废水回用技术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主要包括预处理、深度处理和回用三个环节。7.2回用处理工艺7.2.1预处理工艺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格栅、调节池、沉淀池、气浮池等,其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泥沙等杂质,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为后续深度处理创造条件。7.2.2深度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膜生物反应器(MBR):MBR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工艺,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良好的水质。(2)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运行稳定的特点。(3)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离子污染物的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特殊污染物。(4)高级氧化: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可实现对难降解有机物的有效去除。7.2.3回用工艺回用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再生水回用:将处理后的废水直接用于工业生产、绿化、冷却等环节。(2)雨水收集回用:收集建筑物、场地等区域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于工业生产、绿化等环节。(3)再生水与雨水混合回用:将再生水与雨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用于工业生产、绿化等环节。7.3回用系统的运行与管理7.3.1运行管理(1)水质监测: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水质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处理效果稳定。(2)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操作水平,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7.3.2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废水处理设施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2)制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规程,保证系统正常运行。(3)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安全防护措施,预防发生。(4)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保水平。7.3.3技术创新与优化(1)不断研发新型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果。(2)优化现有工艺,降低运行成本。(3)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工业废水回用技术的正常运行与管理,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做出贡献。第八章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与施工8.1设计原则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及行业标准。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并遵循国家相关环保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保证废水处理设施满足环保要求。(2)科学合理。根据废水性质、排放标准、处理目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保证废水处理效果稳定可靠。(3)经济实用。在满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4)安全可靠。设计应充分考虑设施的安全功能,保证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5)灵活适应。废水处理设施应具备一定的适应性,以应对废水水质、水量变化等因素。8.2设计流程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调研。收集项目相关资料,包括废水来源、水质特点、排放标准等,为设计提供依据。(2)工艺选择。根据废水性质、排放标准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3)工艺计算。对选定的处理工艺进行计算,包括处理效果、设备选型、构筑物尺寸等。(4)平面布置。根据工艺流程、设备尺寸等因素,进行废水处理设施的平面布置。(5)设备选型。根据工艺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和规格。(6)电气设计。包括废水处理设施的供电、控制系统设计等。(7)给排水设计。包括废水处理设施的给水、排水系统设计。(8)构筑物设计。包括废水处理设施构筑物的结构、材料选择等。(9)施工图绘制。根据设计方案,绘制废水处理设施的施工图。8.3施工要点废水处理设施的施工应遵循以下要点:(1)严格遵循施工图纸。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2)施工材料检验。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保证材料质量符合要求。(3)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施工图纸进行,保证设备安装正确、牢固。(4)构筑物施工。构筑物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结构稳定、安全。(5)电气施工。电气施工应遵循相关规范,保证供电、控制系统正常运行。(6)给排水施工。给排水施工应遵循相关规范,保证给水、排水系统畅通。(7)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扬尘等。(8)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保证废水处理设施的质量满足要求。第九章工业废水处理项目管理与运营9.1项目管理流程9.1.1立项阶段在立项阶段,需对工业废水处理项目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废水来源、水量、水质、处理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工程投资预算等方面。同时需结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政策,明确项目目标、技术路线、环保要求等。9.1.2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应按照立项批复文件要求,进行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设计内容应包括工艺流程、构筑物尺寸、设备选型、控制系统、电气设计等。还需编制施工图纸、设备采购清单、施工组织设计等。9.1.3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管理。同时要保证项目进度与投资控制。9.1.4竣工验收阶段项目完成后,需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设施设备运行情况、环保指标达标情况、安全生产情况等。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使用。9.2运营管理策略9.2.1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废水处理项目高效运营。主要包括运营管理部、设备维护部、安全生产部、环境保护部等。9.2.2人员培训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培训内容包括废水处理技术、设备操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9.2.3运营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包括设备运行维护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保证废水处理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9.2.4质量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